如果说要选我个人最喜欢的动画,一定会有有顶天家族,特别是第一季。
森见登美彦笔下的故事都很奇妙,这一部里面人类、天狗与狸猫的世界也不例外。
里面的人物都带着矛盾,甚至让人不能理解。
三郎对弁天隐隐约约的爱与她作为杀害自己父亲的元凶之一的隔阂,弁天对三郎的欣赏与恨不得吃掉它的感情,对红玉老师使她成为类天狗的爱恨,教授从喜欢就把它吃掉到改变自己的看法。
单就背景的设定,人类、天狗、狸猫的强弱关系,这个世界注定是奇怪的。
只有一点,即使生活在一个奇怪的世界,好好生活下去也是不变的主题。
父亲的离世,二哥变成青蛙,这个家现在的生活状态,三郎对弁天又爱又恨的感情是不是很奇怪。
但我总觉得喜欢这种感情,是很难受自己控制的,可能只有在喜欢以后才会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什么,甚至说不清具体喜欢的是什么。
喜欢甚至于爱是一件很自由的事,但这种感情不能成为做其他一些事情的借口。
三郎的行事是非常豁达的,他怀念父亲,关心家人,讨厌弁天作为天狗的一些行为,但又不自觉被独特的她吸引。
他自己当然能体会到这种矛盾,但他依旧想要好好生活下去。
所以他正视并接受了自己所有这些感情,不将他们混在一起,但也很清楚对弁天的这份感情不可能会有结果。
这样的他真的很聪明,豁达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只是有时候不得不去学会坦诚,学会放下,而他是真的做到了。
可以说故事里几乎每个人物都有着正反两面,红玉老师的任性与可怜,弁天的哀愁与冷漠,即使是做尽坏事的傻瓜兄弟两对妹妹也非常宠爱。
正是因为这样,这个故事在欢快的时候很欢快,悲伤的时候很悲伤,这个世界里发生一切都有源可寻,所以更加无奈。
PA的制作从画面到音乐真的都很合适,尤其是声优的演绎,每一集结尾矢三郎的自白,都非常打动人。
有太多的画面让我印象深刻了,大哥化作猛虎保护弟弟,二哥作为一只逃避现实的青蛙在井底谈心,弁天赤裸着在海浪中抓住鲸鱼,弁天三郎教授在深夜穿梭于屋顶、迷雾、枫叶中,父亲的身影消失在迷雾中再也不回头。
每次看完以后心情都很复杂,但只有一件事非常清楚,即使是在这个奇怪的世界,即使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过去,被留下的每个人都只能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继续。
失去了父亲的一家人依旧传承着父亲的人生准则,能够在飞屋里欢快地吃吃喝喝吵吵闹闹,而弁天的站队与孤独也是她自己选择的一条路,这个世界的齿轮将这样一直转动下去。
9片头和四叠半太像了吧晚了三年。。。
好吧第一次看是在一年前?
被大大的耳朵吸引了注意,看了半集就觉得过于清淡弃了。
这次重启,看完第一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感受。
然后被片尾曲的配图所吸引。
寥寥几张图讲述了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故事。
然后才注意到本作那精彩却又不喧宾夺主的艺术性。
cv演绎的也很好。
总之就是很好。
6 ep画的也太好了吧。。
首先狸猫,不提它们还可以变身这一神技,其智力已经和普通人类无差了。
然后他们接受了一个事实:狸猫就是会被人类吃。
这也许是仅此一例的食物链上下级和谐共生的科幻剧情了。。。
设想有一种生物(就叫巨人吧),与人类的智力相近,但是他们吃人。
就算我从小就被社会灌输:巨人吃人是合理的。
但我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刻绝对会发出疑问乃至哀嚎:“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相信是个人都会这样问。
两种生物太过相似,乃至狸猫沉浸于人类的繁华文化中,产生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动物狂想曲中兔子要冲进雷格西喉咙里的凄美的慕强式自尽?
(首先,有没有这种情况还另说。
其次,狸猫对人类会产生慕强心理吗?
)还有一点关于布袋先生。
我脱离理性的想到并不齿日本人捕杀鲸鱼等鱼类的行为。
但纯理性的想,人类站到了地球生物的顶点,想吃啥就吃啥只是一个小小的甜头罢了。
伪电气白兰是何物?
狸猫火锅确有其事?
师父对弁天所作的事,让我原谅了弁天所作的事。
下鸭是个什么地方配乐也非常的好也许是因为种群太小难以形成社会,道德伦理之上的法律,导致只能用道义去要求狸猫彼此,无法做到审判。
(但你们可以对人类有样学样啊。。。
)给我的感觉就很佛系,认命。
也许是日式处世哲学的一种提现?
就和四叠半一样的感觉,天马行空的设定,毫不讲理的剧情走向,难以捉摸的人物变化。
但就是觉得舒服,温和。
B站的一个评论把我点醒了:狸猫都是傻瓜。
重温了有顶天家族《寻觅红叶》一集,觉得非常有意思。
1.泛灵论教授在《寻觅红叶》当中说人类对着潜在的狸猫三太子讨论人类常吃世间许多东西这件事。
对于此他并站在弱者的角度多愁善感,而是以“既然非吃不可,也便无可厚非,无须假惺惺同情“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对逝去生命表达尊重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去品尝食物的滋味。
人类无所不吃,但站在对于生命尊重的角度去欣赏这些食物,即可成为一种”爱“。
——————接着跟上的是教授跟老狸猫的对话,狸猫右卫门对自己的死并不介意,因为”自己要做的事都已做了“。
仿佛也有“既然非死不可,也便无可厚非”的豁达,并希望自己死后留下的食物是美味的。
这段落包括两点:1.承接了对生命的尊重这一观点。
狸猫右卫门会说话,有生命有家庭有灵魂,这是整个有顶天家族的架构带来的泛灵论视角。
除了人类以外也有其他的生命,他们也有思想有感情。
人类,尽管身为万物之灵没有天敌,但应在驾驭的同时抱着尊重,教授对待狸猫母亲的温柔善良和对待狸猫父亲的食用一以贯之,活则令其好好活,死则令其死得其所。
2.生命的外部性狸猫死后尚可化作食物,且右卫门觉得对世界有价值有意义。
这种对自身生命的价值的认同,也是对整个客观世界和他者生命的存在、价值的认可。
即便自身不处于世界上,仍希望他人可以享用。
自己成为他人食物,重归于生命的循环的洪流中,彼此依存,互相尊重。
因此教授甚至觉得悲哀,人类死后不能成为他人的食物而成为微生物的食物,因为站在食物链顶端,因此几乎不参与循环,只能自我老死,成为体系的一个闭环。
索取价值却不提供价值,这与他的价值观相悖。
————————食物只是一个引子,人类作威作福滥杀生物,所行并不止于此,现实生活中如制皮,做药等等。
教授并不站在弱者的角度同情悲悯,而是用使用并尊重的态度,可以说较为现实而且不太无耻(评价口胡)。
————————————————————————————————————————————————————————————————————————————————————2.弁天此前教授对弁天如此说:我记得当时你对狸猫说,狸猫这可怜,可惜你就要被我吃了。
教授心中便觉得弁天这番话与自己心有灵犀,于是便坠入爱河。
弁天却说教授你也许误会了,我并未说过这番话。
教授说可是我明明记得。
紧接着便在红叶堆中睡着了。
弁天随后在红叶中望月悲伤,尔后随风飘散,缥缈孤鸿影。
1.所谓爱情教授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之能说出“我觉得你与我心有灵犀,因此瞬间坠入爱河”体现了一种落寞,正是世间并无知己,因此但凡能偶遇,便觉与众不同,此身真爱。
——正所谓“寻觅红叶”2.有没有说弁天却说“你也许误会了”,我并不记得自己如此说过。
记忆情景成幻影,虚实不再能辩。
a.没有说弁天是说过此话,但并非教授所意指;还是没说过,是教授所幻想。
这两个情景是一种。
太渴求一件事情但遍寻不觅,基于以我观物的片面性,会产生非客观的幻想性。
教授听后说”可是我记得自己明明听到了“,随即在满天红叶中睡去。
睡与梦也是与外界隔绝,如此,仍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种情形确实很符合其”教授“的人设,教授是做研究的人,正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孤单落寞却满怀热情地欣赏着、爱着世间的东西。
b.说了其实对于弁天而言,说了和没说是一样的。
也许她确实说了,且跟教授的想法一样,但是弁天仍然委婉地拒绝了教授的求爱。
在这种情形下,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红叶,可是弁天并不把教授当成自己的红叶,弁天自己的心未达到她”心有灵犀,觅得红叶“的阈值。
这是为什么呢?
她点了根烟,独自走到枫树林里。
三太子想询问,弁天孤绝地拒绝,并对月感伤起来。
为何感伤?
谜化的人物,朦胧的背景,与教授真诚坦率的表达不同,故事和作者禁止我们轻易地进入弁天的心。
与之对应的,场面成为魔幻非现实,氛围烘托并突出一个词。
绝美。
正是因为她在那刹那绝对的孤单,背后最迷离的神秘,才造就了这一绝美。
因为红叶注定孤孤单单地在天地间。
——————————————————————————————————————————————————————————————————————————————————————3.井底之蛙,管窥有顶天的艺术性可以看出教授、弁天都是高度抽象化具备符号意义的人,境界颇为高远。
但有顶天仍然具备相当程度的生活气息和具体性,如老二在井底说了一通大道理可是”我仍然很想念我的父亲“,毕竟他们尽管都是比喻和象征,到底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物。
这些细致具体的塑造避免了它落入下乘的,过于空幻的境地。
底处的青蛙望着天上的弁天,眼泪一滴滴地往下掉。
世间什么是最美的,什么是最孤单的,又是什么总也寻觅不得,却因其绝美,令人如痴似醉地去寻、去觅?
红叶而已。
很偶然的情况下碰到这部番。
一开头画女硬说男差点弃,然而,大哥一出来,嗯,诹访部顺一的配音令我有兴趣了。
再看了看评价,好像不错,于是开始了狸猫之旅(哪里不对。
其实看完全剧下来,我最喜欢是二哥和弟弟,特别是倒数第二还是第三集的时候,弟弟不顾雷声去找二哥,给二哥灌了一瓶酒,二哥开挂,一路狂奔,简直不能太帅!
然后在火车上(准确来说在二哥身体里),三兄弟回忆过往,二哥想起已逝的狸猫父亲对自己的寄望,哭了。
最后面对电话另一头的温柔的母亲,哭着喊了一声,我的眼泪也下来了。
中原麻衣配音点赞,萌萌哒。
一打雷就露尾巴,三哥给它扇子,说有什么事情轻轻一扇就好了,然后一个轻轻,真不要太萌233333 去找二哥那里,在井口很坚决地对懒懒散散的二哥说不要管,快张开口,灌酒好评!
智商好评!
二哥,狸猫变青蛙,逃避自己的过去。
其实父亲的死与自己的关系并不大,然而觉得失望、觉得没有了支柱,就一直以青蛙的形态生活下去,即使被说成井底之蛙,还是无动于衷。
如果不是家人都遇上困难,可能他就一直负罪、然后继续生活在井底吧。
后来变成了火车,在驰骋中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幡然醒悟。
以致后来面对温柔的母亲,哽咽了很久才敢ははうえ,来表达自己的悔意。
其实二哥是最贴近我们的生活的。
很多事情都想一逃了之,逃着逃着就变样了,想回到从前也找不到动力。
此时有人还愿意相信你,推你一把,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所以,我很喜欢二哥,虽然他颓废了很久,但最终的振作还是感人的。
最后,恭喜狸猫一家终于团聚,虽然少了爸爸,但是,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妈妈最可靠的人了。
JR京都站
京都站前高塔,地标建筑
靠近京大的一个路口,从这里转弯就是四弟打工的酒厂
夷川发电所可以远远看到
发点所前面的桥,两个傻兄弟第一次出场的地方
六道珍皇寺,藏在京都东面的一个小寺,二哥住的地方
六道珍皇寺内侧,二哥所在的井那里不让进,可能也只有狸猫能钻去吧
贺茂御祖神社(下鸭神社),京都的地标性建筑了,夏天来感觉很棒
下鸭神社里面的神殿
要勇敢地面对狸猫火锅!
鸭川边上的商店街,《玉子市场》原型也是在这里
藏在京都市中心(好像是乌丸几条附近)的脐石大人,偶然发现的当时高考完和同学(也是宅友)们一起去京都的时候,满怀热情做的圣地巡礼图,现在看来依然是青春气息满满啊去京都基本上就是照着有顶天家族和四叠半的场景走的圣地巡礼路线,一两天想要走下来也挺锻炼身体的...京都真是个好城市,让人想住在那里啊。
(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不出意外的同时看完了两部小说和一部动画因为实在是好奇动画的表现力,所以没忍住点开了,结果被弹幕剧透了海星的部分,失策。
第二季的动画没有找到资源,只好押后再看。
这是我看的第二部森见的小说,和长女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狸猫,天狗和人类的奇妙故事,但是一脉相承的天马行空光怪陆离,以及颇为奇妙的角色们的处事态度。
说实话以人类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真的很难理解这个故事,世界观还好,有趣即是正义的人生观才更不容易理解。
从外人看来,这是唯我独尊诱拐少女的怪老头,吃了熟人父亲,陷害诱拐犯和老师的女人,爱慕吃了自己父亲的人的少年,一会儿一套理论,吃了少年父亲救了少年母亲的诡辩教授。
他们凑到一起,危险又和谐的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而且他们之间没有憎恨,只有悲伤和爱,任何一个狗血剧都没有这么复杂又单纯的关系。
他们之间不以逻辑为纽带,不以利益为驱动,单纯是因为,“我喜欢”,“有趣”,“爱”为一切的出发点。
作为普通世界观的普通人类,很难接受他们的行动。
但当我想象自己是一只狸猫,就能理解狸猫们为何一边悲恸欲绝,一边若无其事。
当我想象自己是一只天狗,就能理解那种想要为所欲为的,同时又自艾自怜的心情。
而我是个人类,所以我很明白教授那种为了自己的心情选择对应的理论的行为模式。
『因为傻得严重,才更显崇高。
我们以此自豪。
跳舞的是傻子,围观的也是傻子,既然同样是傻子,那就跳舞吧。
我们一直努力跳好这支舞。
』森见登美彦真的很会表达情感和氛围,让人非常容易就接受了他的世界。
不过这本相对他的长女来说,对我还是艰难了一点,毕竟我不是狸猫,也不是天狗,我既没有傻瓜的血脉,也没有天狗的血脉。
那么我只好做一个努力心态豁达的人类了,『觉得牛肉饭美味的这份纯真之心,我希望永远不变。
』这个故事真的和下鸭总一郎的话一样,“有趣即是正义!
”顺便一提,动画版的BGM可太好听了,太符合这个奇妙又温暖的故事了
如果把故事转到银之匙,八轩换成教授,猪换成狸猫,同样的台词观众似乎就很好理解了。
终究是三郎的那句话,你们人类没有天敌,不用怕被吃掉,才能说的这么轻松。
猪肉饭即使有感情,我们还是要吃猪肉,如果说所有的动物都会说人话了呐?最后人还是会吃肉。
如果动物连形态也变成人的样子呢?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并不是虚构的。
我和一个朋友聊天,聊到了动物有没有感情的话题,我说我是个虚伪的人,我知道动物有感情,但我假装不知道,于是心安理得的吃肉,我的朋友说即使动物有感情,她依然选择吃肉,后面话题自然的引向了吃人,于是就尴尬的终止了。
虽然没有说,但我们终究是吃人的。
不是那种人血馒头的吃法,而是慢慢的啃食他人。
研究生时候的导师,我与她之间的关系最后算是直接对立了,也就不以我自身举例了,实验室的师兄,明明已经够数据毕业了,但是因为导师(大老板)要占通讯,主持课题的小老板只好占共一(经费申请,实验指导,文章写作都是小老板做的),无论是小老板还是师兄,都不愿意自己多年努力最后只是一个并一第二,于是商量好发两篇,每人一个并一第一,但大老板坚决不发二区文章。
结局就是我毕业的时候师兄已经博六了,现在怕是博九了?小老板没有文章一直是讲师。
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就这样被吞噬了。
难道这不是吃人么?
蜂蜜与四叶草里面山田的一句台词我记忆尤深,我得到幸福的话,是不是就必然意味着有一个人会不幸?即使我们以一颗爱着的心对待世界,终究还是会伤害别人的。
即使是好导师,也只是能站在学生角度,为学生的未来着想而已。
如果学生没有完成工作,再好的导师也会给延期的。
最后,人还是选择了吃。
温柔,不过是尽量让食物少些痛苦,做的好吃一点,吃的干净一点。
最大的温柔,不过也就是吃了这么多狸猫,最后也叫狸猫吃掉。
吃,还是要吃的。
撇去各种搞怪萌呆,本质却是个极TVB的治愈励志剧——并非贬低TVB,只是以此正说明TVB模式依然是这个残酷的大时代中小人物们借以疗治心灵的一剂温情脉脉的膏药。
“下火锅”是如此清晰地再现出那些信奉用双手不仅可以挣来饭吃更可以挣来尊严的社会中下阶层,在一个权贵资本横行的商品社会里那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
如果我们将下鸭总一郎理解为日式TVB中经常出现的那种正直能干的电器街商业领袖一类人物,并将其他人与妖怪按照其阶级身份一一对号入座,那么整个故事的核心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被我们遗忘脑后却每天每日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的“阶级冲突”。
片中没有一刻不在讲述权力关系——谁对谁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谁手里那点引以为傲的权力在谁眼中完全不值一提。
这其中最残酷亦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是下鸭总一郎与弁天的初见,这位在同伴与亲人眼中充满王者气度的大英雄,在一位年轻的女子身上感受到了那种可以将小人物们的小日子轻易碾碎的强大力量——资本/权力的力量(她是如此聪慧狡黠,如此野心勃勃,从而注定会在这个资本的世界里如鱼得水),正是这种力量将他瞬间打回原形。
小人物的尊严,原本就是这样不堪一击。
让我略不舒服的,是“下火锅”的残酷命运以“人吃狸猫是天经地义”这样的逻辑被如此顺畅地自然化和合法化,以至于发展出一套“有尊严地下火锅”的伦理学。
这种顺从背后有无奈和悲情,权力者的权力如此强大,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时,鱼肉亦只能带着几分自嘲笑对闸刀。
星期五俱乐部是现代资本社会中必然会生长出的毒瘤,弱势者们无法将其与整个社会体制一起捣毁,只好默认其存在,甚至当权贵伸来橄榄枝时,亦不妨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与吃人者们共坐一席喝酒吃肉——以矢三郎看来,鲁迅笔下那总怀疑自己亦吃过人肉的“狂人”必然是很可笑的了。
我并不想因此对作者的立场施以道德判断,应该说,这正是这一代丧失了抵抗空间的青年人所能够选择的生存方式吧,父辈的价值体系已然崩塌(唯有一根筋的大哥还在勉力支撑),又不愿像井底之蛙那样消极逃避,便也只能以这种近乎油滑的态度随遇而安,同时做好自己份内那一点微小却重要的事——譬如对亲友的关切与责任。
这亦是森见笔下那些不知自己究竟能做点什么的青年人们所能够呈现出的最具正能量的精神面貌。
或也正因为其正能量,使矢三郎这个角色显出几分无趣来——除去扮女装卖萌之外,少年在整个故事中连耍帅的瞬间都屈指可数。
这份无趣,或许正向我们暴露出对于弱势者的英雄化书写在今天已变成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话语及其背后那一整套旨在改变整个结构性不平等的社会动员已然失效时,无论我们怎样尽心尽力发掘底层人民的萌属性(这方面TVB或日式励志剧早已驾轻就熟),当社会转型以不可阻挡之势不断推进时,这些萌属性最终只能以某种温情脉脉的怀旧方式渐渐丧失光辉。
而真正能够在荧幕上大放光彩的个人英雄,是那些年轻貌美的野心家,当弁天裸身跳入海中去拉鲸鱼尾巴时,谁会不爱这种浮士德一般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或者说,谁会不爱这种浮士德般永不餍足的对于力量的渴望?
资本/权力,是打造我们这个时代男神和女神的最为核心的神话要素。
而在有顶天家族的呆萌爆笑背后,我看到的却是孤儿寡母艰辛的生存现实,是作为现代个人最后一方精神伊甸园的资产阶级小家庭在当下社会中的脆弱——自2008金融海啸之后,有多少电视电影是围绕核心家庭破碎和秩序重建展开的?
或许这份现实面前的脆弱才是一切呆萌搞笑的动力,以后者掩盖前者,才能令现世安稳的童话续写下去。
又或者唯有萌呆,才能令底层者赢得权力者的垂怜与不忍,从而一次又一次逃离那命中注定的滚烫铁锅。
(如果你从没看过这部动漫,有剧透!
有剧透!!
有剧透!!!
)看到的大部分讨厌弁天的人都是觉得她对爸爸做的事情太过分了。
我承认过去也只能是搁置这个问题转而去理解其他部分的剧情,或者是用生物链来解释。
但是昨天我在努力想怎么安利这番的时候灵感突来,感觉一下子找到了拼图中看似遗失的部分!
这个部分是如此的明显,我现在很惊讶自己过去竟然没有看出来。
那就是父亲和弁天是互相喜欢的。
是父亲喜欢弁天SAMA才在她面前无法维持变身,在喜欢的人面前太没有安全感,只有现原型。
所以父亲老是躲着弁天,不光是因为自己是有妻儿的人,也是因为这一份感情太强大而不知道怎么面对。
跨食物链的感情,不止是有爱,还有崇拜和彻底的臣服,这种爱也并不需要靠常常见面来维持。
通过剧情我们知道弁天和矢三郎是互相喜欢的,同时我们又知道矢三郎是最得父亲真传的孩子。
所以其实很明显,人喜欢的类型都是特定的,喜欢矢三郎就说明了喜欢父亲啊。
弁天不是说过对矢三郎喜欢得想要吃掉吗?
她对父亲的喜欢,正是以吃掉他来表现的。
吃与被吃,这是何其深厚的爱和羁绊啊。
还有一点就是弁天捕获父亲的时候,正处在仍然青涩想打入星期五俱乐部的阶段,需要一样这样的敲门砖。
父亲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加上自己对弁天的感情,也是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成全她。
正是因为情愿才能够这么从容。
正是因为平时活得尽兴,才可以随时去死没有遗憾;也正是因为是尽兴地活着的人,所以为了爱而死掉也是一种极致的尽兴。
不仅仅是食物链,这是爱,是爱啊!
傻瓜的血脉也是为了巅峰的狂喜而不计得失的爱啊!
对一个人爱到这个程度,就算只是作为一块敲门砖被对方吃掉,也是如此荣幸的事情,如此心甘情愿,从容不迫。
甚至或许心里会有一丝丝感谢,感谢命运能够让自己的命运和自己的女神有如此深的羁绊。
而傲娇如弁天,是不屑于随便捕一只不认识的狸来吃的。
被弁天吃掉,其实一项难以赢得的特权来着。
再者说加入星期五俱乐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正是重大的牺牲和羁绊加深了这件事情对于弁天的意义。
后来弁天变得更强大更女神了,可以无视天狗和人类教授了。
我想这里有一个双重的转变。
一个是那个人类教授既爱吃狸也爱狸,可是因为妈妈太可爱了而不忍心再吃了。
完成了从爱就要吃掉变成因为爱而不忍心吃掉的转变。
弁天对爸爸是爱就吃掉,对矢三郎是因为爱而舍不得吃掉,是同样的转变。
所以父亲是因为爱而被吃掉,母亲是因为爱而没有被吃掉。
这是何其精密的结构。
前一阵在youtube找英文字幕版的有顶天家族的时候看到一条评论说这个动漫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动漫之一,是work of art。
虽然是很随意的一条评论,但不得不深以为然。
虽然只看过一遍,但是这其中的爱与接受,吃与被吃,狂喜与狂悲,温柔和坚定都无法不让我一再动容。
而能想到这些,是因为一想到我想要安利的那个人,想到他就觉得,如果是他的话肯定能理解的。
正是因为有这么温柔的人,现实中这么温柔和善于接受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关于接受和拥抱命运的动漫。
说到底这都是爱啊。
“我已经养育了后代,他们大都成长起来,我对族群也做出了贡献,已经没什么了,没什么不满足的了,被吃掉大概算我最终的价值了。
”诸如此类,然而剧情反转,到最后我甚至觉得其实他是不甘心的,不论是托付给天狗药师傅来了,还是没有解决的儿子的恋爱纠葛,他心里难得放下,遑论是被亲弟弟背叛,交给人类涮火锅了,他难道心里不曾有失落、愤懑?
任何生命都是有情感的,要存活下去是最起码的感情了。
而那位教授在向他人解释他的喜欢时,“我喜欢狸猫,喜欢得要吃掉它。
”“我尝过许多种类的生物,我觉得正视生命,喜爱生命,包含在品尝的过程中了。
”结果还是不够珍爱,所谓的品尝生命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食,并且从来没有那样的说法的,所以当他遇到了妈妈,他珍爱,他说“唯独这个不可以”。
毕竟,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想为自己的贪食找借口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不要用“傻瓜的家族”来掩盖一切内心的不合时宜的期望。
毕竟隐藏的想法是变成青蛙也逃避不了的。
口里说的坐井观天,无所追求到底是对过去的,不为人知的故事的干扰。
所行之事即为有趣之事。
我竟然记不清了,有选择,有技巧,也算是满足自己的想法,随心而活——即使被人当成傻子。
第一季,弁天真迷人。
二哥怎么这么萌的?!
其实两季来说第一季也就一般,原型挺可爱的,但出现的太少了。弁天算是被掳走的么,作者似乎也不太面对这点吧。我不喜欢的是,对啊食物链是自然法则,高级动物吃低级动物,但说说算了,一直让低级动物不仅是说还自愿自主选择加入这条生物链,我真是人类真够自恋的。
第一集7分内就有超短裙附近的腿部特写,真令人恶心,还安排那小孩抱上他的大腿根部,更恶心了,这个男主穿着女装掀起裙底露给另一个男角色,接着又对一个老爷爷说“好心为他生活带来清风 瞧 这浑圆的双峰 纤细的腰肢 其他地方也一应俱全……”然后那个老爷爷脸红男主变装为女性,就来这些操作,真是令人作呕女性角色从胸部掏出/塞入物品的戏码到底要在日本动画里上演多少次?
到了最后我也没能理解这个家族的感情,更是不解弁天的做事逻辑,整个跟下来也是一直游离在故事外,是讲故事的问题还是电波不对?
背景画得明明很用心,可是人设……!久米田老师你是看了废萌片后交稿的么!!弁天完全没有小说中的气势……三郎四郎那个快有那个脸一半大的少女眼……还有上色!那么鲜艳是作甚!!艳可以艳出《化猫》的质感啊,也没有,剧本节奏也软怕怕的,相比之下四畳半各方面好太多……果然导演功力高下立分……
PA再现场景的能力非凡,无论是画面上的天马行空收放自如还是人物视角主观上打造的神秘感都让人耳目一新
久米田康治人设仍然不适;弁天的形象跟想象中相差甚远。故事精彩,paworks却呈现得温吞到底,为京都做旅游宣传倒是真
动画片不错,但是价值观变态。
后续就不需要了,外传倒是可以有(其实森见已经写了一堆。。
已弃坑。
傻瓜的血脉使然。
实在受不了这画风,弁天长得跟E.T.有啥区别
京都的狸猫没有京腔的么
故弄玄虚的女性向气氛系作品,很适合文青体验,但这玩意儿实在太无趣了,人物都是价值观的走狗,一个一个都是扁平得不能再扁平,只有一个男主姑且还算有趣,但也不过是混日子罢了。所谓精彩的段落,完全没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明明是很出色的的作画质量,只为提供一个玄之又玄的味道,实在是浪费。
原作党一本满足QAQ【虽然人设……不是不喜欢久米田的风格,但是四叠半的感觉更合适森见的妄想风_(:зゝ∠)_ 没看过小说的话肯定会觉得太天马行空了但是制作很良心!!BGM也赞……会动的矢三郎太可爱了呜嘤嘤,好像扯么弟的尾巴!吉野的二哥感觉也很合适的样子夏天不可缺的空调怪诞和森见哇QAQ
真心搞不懂弁天...
能打负星吗??什么喜欢到要吃掉啊!少TM把你自私变态的欲望说得那么文艺~~~明明就是诱拐少女的老师+脑残无能恬不知耻的男主+婊子还要装风雅的女主+一群自私的色老头变态龌龊的故事,却拍得好像这一切无下限的行为都是优美动人浪漫诗意的!!还有人说这番治愈,怕不是有病吧!三观和道德底线都被狗吃了吧!
各种即视感 只是换了个鬼怪妖力题材的外壳 放日据里算那种二三流水平 最大的硬伤是趣味性太弱 给我现在 完全看不下去 这分数不科学 得降
“面白くない世の中、面白くすればいいさ!”我想这个就是这部动画的主旨吧!在一个即使无趣的世界中,也要有趣地活下去呀!喜欢京都尤其去过京都的人,应该对场景充满了熟悉感。这一个天狗、人类、狸共存的世界中,其实正是现世的写照。期待再相逢。PS:超想喝伪电气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