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贱金属转化为金子,在心灵炼金中,就是一种向更高自己的转换。
最后女主救男主时,发现点金石需要转化石才能复活,最终她发现那个转化石就是我们自己。
能够改变我们命运 发展的也只有我们自己。
那些不能过去的恐惧源于我们的逃避和对自己的不能原谅。
当内心的魔鬼出现的时候,我们需要立马去战胜它,也算是在之后的路上轻装上阵吧我们想要成为更高的自己得先经历那些小我,自己的阴暗面,也就是面对真实的自己。
忐忑字面解釋心神不定、恐懼不安,算是一部心靈驚悚、恐懼密閉、冒險恐怖片,這部電影是以第一人稱拍攝的紀錄片,其實是訴說鍊金術師找尋賢者之石的經過,最好是看過鍊金術師來看比較好一開始女主角為了完成父願,尋找失藏已久的勒梅魔法石,其實就是鍊金術師的賢者之石,進入傳說就埋在巴黎地下萬人塚裡面,當她找到鑰匙時候,已經處在真理之門的路口了,當他們進入地下墓穴後,聽到邪惡宗教的禱告儀式的時候,已經在真理之門的門前了,當他們爬進去的時候,已經進入虛幻地獄的幻覺裡面,導演利用古人闡述地獄的方法呈現出了未知與恐懼的感覺,各種匪夷所思的似真似假事情,俱樂部外面的那個詭異女生、墓穴參觀介紹他們找巴仔的人、消失多久的夥伴羅本、兒時所彈過的鋼琴、地下墓穴中的電話聲、地下火燒車、鍊成失敗的怪物,這其實都是心裡的黑暗面真實的內心,其實賢者之石是以人練成的,自己的內心就是賢者之石,面對密閉空間逐漸露出真實人性,見錢眼開的私慾,害怕中夾雜著求生慾望,只有清楚自己真實的內心願望,了解肯面對自己過去的罪孽,不能成功的就被自己的罪惡吞噬,等你獲得真正石頭後(也就是矯正錯誤後的自己本身),其實隨便都可以出去,因為as above as below,越往下,其實就是往上,他們越來越深其實是錯誤的,只要心存矯正這上下錯誤的心,往下跳就會回到最上方但是這部片,失敗的是沒有為部分角色做出深入探討,讓他們有時間做出自省,根本是為了領便當存在,導致結尾很快的草草結束。
血也噴不多,嚇人的真的不多,大多都是搖晃的攝影鏡頭,製造害怕恐懼的恐慌畫面,說實在這無法嚇到
故事的背景是女主为了寻找一块魔法师拉来一队人进入巴黎的地下墓穴,其诞生于18世纪巴黎瘟疫横行,大量尸体无法处理,于是将近七百万的尸体被埋藏于底下的废弃采石场,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墓穴。
随着一行人的探索,他们发现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并来到了地狱的入口。
此片中的地狱来自于但丁的《神曲》中所描述的他的地狱之旅。
但丁的地狱一共有九层呈倒三角状,所以片中他们一直在往下走。
而但丁描述中的地狱九层分别囚禁着不同的罪人以及相应的惩罚。
《神曲》中,但丁在他的地狱之旅中发现,若要往上走,则必须往下走。
只有经过九层地狱,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罪并赎罪才能找到出口。
由于《神曲》中的地狱是但丁想像出来的,并无任何宗教根据,等于只是有一个文学价值,没有宗教价值,所以片中并没有提到但丁和《神曲》。
但片中的地狱确确实实是但丁的地狱。
他们遇到拉托,那个失踪已久的朋友时,已经到达了地狱的第一层,limbo,所以那时的拉托已经是一个飘荡在地狱中的孤魂野鬼了。
女主一直在说,we need to keep moving,被很多人吐槽。
这也是我想澄清的一点,由于片中的地狱是引用但丁的地狱,所以他们想要找到出口就必须往下走。
女主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何况他们也无法回头了,来时的路要么被封要么塌陷,他们不能坐着等死,必须往前走。
他们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的罪孽并赎罪,才能达到出口。
所以女主必须把石头放回去,这代表着她的赎罪,代表着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们才能到达最后一层,推开井盖回到巴黎,之后地心引力改变了,这正是但丁所描述的世界,地狱和天堂分别九层,呈沙漏状。
(这点不太确定,前两天看的外网分析,这部分没记清楚,现在那个网站找不到了) 此外,但丁描述的地狱也和片名“as above, so below”的概念相对应。
该句是来自公元3000年前的翡翠石板,被认为是“最接近真理”的古老智慧传承。
但更重要的是,翡翠石板上的十三局箴言是炼金术的原理。
此句原句为 “That which is below corresponds to that which is above, and that which is above corresponds to that which is below,to accomplish the miracle of the one thing.” 简化之后就是”As above, so below, as it is within, so it is without.” 翻译成中文是 “上形,下效。
存乎中,形于外。
” 其意于《中庸》的 “形而上学”相似。
塔罗牌的原理同时根据此句的象征原理。
(blablabla感兴趣的更多请百度) 片中女主寻找的魔法石就是根据该原理炼制的能化一切金属为金子使人起死回生返老还童青春永驻的philosopher stone。
最后一点,很多人认为女主的小伙伴都是女主作死的。
实际上并不是。
女主和男主两人本身就各有各的罪孽,或者说各有各的心魔。
他们两人进入地下墓穴并不是巧合,女主接到死去父亲的电话不是巧合,男主见到小时候经常和弟弟一起弹的钢琴也不是巧合。
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
男主和女主两人第一次进入地下墓穴的时候,是有人告诉他们去找papillion,但他们一转眼那个人就不见了。
只有可能那个人是撒旦的信使,pap一行人跟随他们进入底下墓穴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
所以一行六人都是注定的要进入地狱赎罪。
其中pap进入地下墓穴是为了女主口中的宝藏。
他为人狂妄自大,贪婪胆小。
当他在地狱的第八层遇到在燃烧的车中他死去的朋友时,他的口中还在一直否认自己的罪行,it wasn’t my fault。
所以被地狱的力量拖下黑洞并迅速被封结在水泥地中,只剩两条腿在地面上晃。
这和《神曲》中但丁描写的贩卖罪行豁免和来自天堂的物品的传教士的死法是一样的。
奉上对那些传教士的惩罚的描写,懒得翻译了。
“ In the rocky ground, they are buried upside down in holes the size of baptism basins and their feet protrude, only to be burnt by flames. Eternal suffocation and immolation.” 看过第一遍之后,有很多地方都不理解。
上来豆瓣看影评,却评价普遍偏低。
于是自食其力上外网查影片分析。
可能是文化差异,外国网友对此片评价一致较高,上映第一周排名第四,票房八百多万美金。
以上的背景信息都是在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才去看的。
我不是专业人士,对我来说,一部电影,能让我大笑也好,大哭也好,被震撼也好,就都是有价值的。
最有价值的则是能让我思考,能让我学习的。
这部影片本身没有什么哲学之处,但是它带给我了解以上知识的兴趣,并且带给我一场很棒的惊悚体验。
当然这部电影并不完美,片中关于soxie, 拉托等人的故事都没有交代清楚。
关于benji也是,能知道他的死是和那个白衣女人,也就是在地下墓穴唱歌的领头那个女人有关,具体的故事却并没有交代清楚。
但一个半小时的恐怖电影有这样的效果,我已经觉得很不错了。
只是有些可惜,如果片中六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的话,影片应该会更精彩。
如果了解了背景知识之后,你仍旧认为这是一部大烂片,我无话可说。
众口本就难调。
由于本人不是专业人士,以上均来源于网络及个人分析。
若有错误之处欢迎指出,但须有根有据。
对了,最后在椅子上戴帽子的那个人是撒旦。
剧情推进基本靠女主一路猛冲,队友犹豫?
老娘先往前冲了,你们自己看着办。
遇到2年多没有消息的人突然出现在封闭的洞穴里,大家没有一点怀疑就跟着一起走。
女二在拉图一开始倒塌后消失又突然出现时,居然没有一点怀疑,然后领便当。
女主后面超神的体力一路跑酷原路返回,真乃神人。
如果说女主等人后进入洞穴看见的是心中的幻象,那这克服也太随意了,而且有些场景和幻象也无关吧。
最后居然不是团灭。
如果能修正这些槽点,不急于推进,多交代清楚,会更好。
最后的最后,编剧真的不是把女主当劳拉写吗?
考古探险,父亲的死亡以及完成父亲的追求,还有劳拉标志性的“跑酷”,女主英国人。
作为伪纪录片电影(伪纪录片并非是贬义词,而是一种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故事的特定类型电影,类型片经典有:《科洛佛档案》、《女巫布莱尔》等)的拥趸,在阅片无数后不禁对由各种晦涩的宗教暗喻、骇然的灵魂冲击、诡谲的悬疑剧情和幽暗的画面撷取构成的《巴黎地下墓穴》痴迷不已!
本片讲述了一个各怀鬼胎的考古小组围绕欧洲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因中世纪黑死病肆虐而产生的地下墓穴进行考古探索的故事。
它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构建在欧洲文艺复兴巨匠但丁的《神曲》对炼狱描述之上的地下墓穴路径设计;而且指幽闭空间中由游荡着的腐尸、骷髅、幽灵、撒旦、孤魂、死神组成的恐怖氛围;还有主人公们经历的因贪婪、背叛、漠视、欺诈等人性弱点诞生的超自然现象考验;特别是结尾处巧妙独到的天壤颠倒、上下混沌的非凡设计无不让人震撼!
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惊悚电影。
片名As Above, So Below,正规的翻译应该是【上行,下效】意思就是外因都起源于内里,就是现在量子物理的因果律。
这句翡翠石板名言,现在是NEW AGE的核心教义。
不懂的去买NEW AGE的口水畅销作【秘密】来看。
NEW AGE是通读宗教符号的,所以里面会有这些元素,但拿这些元素解释电影的,都是既不懂术士也不懂NEW AGE的。
更是在夸夸其谈里面的宗教元素的。
请记住,以后再有什么书和电影,出现“As Above, So Below”这句话,你第一反映就要想到这是NEW AGE思想的玩意儿。
电影里,女主终于在最后意识到,苦苦寻求的“贤者之石”,是根本就不存的,那块硬邦邦的石头,是她渴求知识真相的欲望表象。
最后她得到的贤者之石是什么?
是铜镜里的自己。
是你的内里世界,包括你的意识,你的观念,你的执念。
你从来都不需要追求外在世界的一切因为外在的一切,都起源于你的内里。
你需要矫正的,从来就不是外在世界,而是你的内里世界。
一切外在世界的事件结果都是你内在世界与其互动的因果累积。
-最后,导演John Erick Dowdle就是NEW AGE的阅读者那些七七八八的奇怪解析,可以停住了。
可能出于对盗墓题材的个人喜好,很喜欢这电影,刚看了国产的一个叫盗墓江湖,简直是天差地别啊,伪记录的方式不能说不好,就是有点不习惯,看的脑袋疼,挺希望有盗墓笔记的那种效果的,希望国产的盗墓笔记不会让我失望,剧情设定挺有意思的,可惜还是依旧挖了很多坑,以及不要命的主角,还以为最后都得死,结果居然出来了,盗墓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整部电影构建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篇诗歌《地狱》但丁的地狱有九环:第一狱:边境 Limbo第二狱:色欲 Lust第三狱:饕餮 Gluttony第四狱:贪婪 Greed第五狱:愤怒 Anger第六狱:异端 Heresy第七狱:强暴 Violence第八狱:欺诈 Fraud第九狱:背叛 Treachery——————————————————————————————究竟是什么导致他们下地狱:为什么明明Pap以前走人骨的那条隧道都没事发生,偏偏这次就坍塌,而且饶了个弯回到原地,迫使他们只能走那条有着恐怖传说的通道呢?
爱思考的外国网友认为,是因为女主Scarlet对点金石的追寻(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贪婪)引发整个下地狱事件。
否则,她不会在伊朗找寻线索遇到爆炸的前一刻看见父亲上吊的画面。
这个画面实际上已经暗示着她即将要下地狱。
所以,连带着所有跟着她下去的人都开始了地狱之旅,以往的一切正常路径均失效。
——————————————————————————————每个角色的sin(罪)是什么:女主Scarlet的罪:女主爸爸当年是自杀的,爸爸在自杀前曾打电话给女主(可能想诉苦什么的),女主没有接,直接导致了爸爸想不开自杀。
所以女主在入地狱后的电话是她爸爸打给她的:“Why won't you talk to me(你为什么不接我电话)?
”这就是女主的罪。
黑人Benji的罪:黑人的罪一直不太明确,他三番四次见到白衣女。
第一次是在夜店门口,第二次在夜店窗外,第三次在地狱的唱诗班(领唱),第四次就是白衣女抱着一个“死婴”,把黑人吓到掉下井。
细心的外国网友发现,他和女主去教堂找翻译George的时候,黑人曾说那个小姐的腿很漂亮。
由此推测这个黑人可能容易产生邪念(即色欲),曾经搞大别人的肚子但逼人堕胎。
所以就出现了女人和死婴这个影射。
翻译George的罪:George的罪显而易见了,影片一直强调George的弟弟小时候在洞穴里溺亡,George因为迷路不能及时回去救弟弟。
弟弟的死也成为George的一个心结,所以在地狱出现他和弟弟弹过的钢琴,和骨头下边弟弟溺亡的幻影。
导游领队Papillon的罪:Pap有不止一个罪过1.女主和George、Benji参加观光团的时候,那个叫女主去找Papillon然后瞬间消失的男生,就是在车里被火烧的那个。
Pap在另一条通道的涂鸦有可能是这个鬼魂弄上去。
在出发的车上,特写了Pap手上的疤,就可能是Pap当时和小伙伴一起遇到起火,Pap顾着自己逃跑,任由伙伴烧死。
在地狱中,Pap在见到同伴被火烧的时候大喊:“It wasn't my fault(这不是我的错)”,不承认自己罪恶的人必须死。
2. 女主去夜店找Pap时说明自己闯入墓穴不是为钱,而Pap说要分摊宝藏,并在找到点金石的地方试图闯入藏宝室,这就是第八狱中的Simonist(买卖圣职者)。
买卖圣职者的惩罚方式是:So how are the Simonists punished? In the rocky ground, they are buried upside-down in holes the size of baptism basins and their feet protrude, only to be burnt by flames. Eternal suffocation and immolation.(如何惩罚买卖圣职者?
他们被上下颠倒埋在地里,只外露双脚以便焚烧,窒息死亡用以陪葬)。
所以Pap死的方式先是被同伴扯进火中,在处以第八狱中的惩罚。
英文摘自:http://www.shmoop.com/inferno/canto-xix-summary.html女导游Souxie的罪:就是La taupe失踪时没有去找La taupe,虽然说整个队伍都没有找,但是惩罚就落在这女的头上,因为其他人还有其他的罪。
其中,La taupe代表游离在地狱边缘Limbo的鬼魂。
男导游Zed的罪:最后在跳井时也坦承了自己的罪过:没有承认自己的亲生孩子,所以他也见到一个孩子的幻影。
——————————————————————————————镜像的地狱:电影标题As Above, So Below中的above并不是指地面,而是指上层的地狱,below是指下层的地狱,意思就是在地面下形成一个上下的镜像地狱。
在上层的地狱,拥有点金石就可以救死扶伤;在下层的地狱,实物的点金石就不起作用了,女主必须要意识到点金石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转变,就是拥有类似”相信自己就能行“的信念。
当女主在把点金石放回去,看到一面镜子后突然就明白这个镜像原理:What is within me is outside me —— 在上层地狱,你相信的东西在外界;在下层地狱,你相信的东西在内心。
所以她根本什么都没拿就跑回去,用手捂着George的伤口就治好了他的伤。
这个理念均存在于炼金术和印度教。
个人理解,上层地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地狱,下层地狱才是真正的地狱。
但是两者形成镜像。
镜像地狱的分界点就是藏宝室崩塌后,他们沿着地下的一个通道下去,到达了地狱之门。
那条通道就是分界点。
地狱之门题词为Abandon all hope, ye who enter here(入此门者,断绝希望。
出自但丁《地狱》第三篇)。
我隐约觉得地狱之门的题词与女主去参加观光团时在入口处叫摄像特写入口题词(Stop, this is the empire of the dead停!
这里是死亡帝国)相呼应的,可能那里就是上层地狱的入口。
从地狱之门开始,所有东西和上层地狱都是相反的,所以本来是入口的通道也被封死了,画是颠倒的,死尸是腐朽的,点金石也失效了,人也一个接一个地遭到报应,这就是和Souxie被La taupe整死后靠点金石救不回来的原因。
——————————————————————————————途中见到的不朽死尸是法国中世界炼金术师Nicolas Flamel尼可·勒梅,据说他可以利用魔法石而和他的妻子永远长生不老。
这一点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也有提到。
对于在另一面的死尸变老的原因,既然真正的点金石是在于人的心中,在下层地狱里点金石根本就是无效的,尸体腐烂不是因为女主拿走点金石,而是因为地狱是镜像的,上边是不朽的,下边是腐朽的。
——————————————————————————————在地狱里,唯一能离开的方法就是救赎和悔改,勇于面对自己最不想面对的事。
他们最后跳的井等于宗教中的“净界”,他们通过说出自己的罪过来洗脱,跳过了他们就无罪了。
大部分人和我一样都认为他们出来之后的世界是原来的世界,街上的景物都很正常。
但是从恐怖片的角度,如果结局是他们出来之后到另一个镜像的世界,那真的是锦上添花,把整部电影的诡异感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可惜导演没有这样做,可能他觉得这样有点残忍吧。
感觉女主作到一定境界,算是我见过的最会作死的主角了,特别是男主算是硬被她坑下去的。
还好到后期可以看到,她也兼具智慧与勇气,一巴掌直接把石头鬼(大概?
)拍开很酷。
非常喜欢结尾他们找到出口的设定,主角一行人没有全灭。
感觉影片非常精彩,虽然背景知识有限,但还是感觉其中蕴含着对于人性、自我剖析与认知、精神救赎等问题的讨论。
氛围营造得特别好,没有太多的恐怖镜头但让人深感压抑。
活下来的三个人在探险中完成了自我升华,就像女主在开头介绍自己获得了多少学位、会多少种语言,而结尾时则说自己只是个学生、寻找真相。
寻找点金石的过程走进了地狱又走出了地狱,非常喜欢。
比较好奇的是,最后他们找到那个出口的时候,如果是直接往下跳,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会直接倒立着飞出去然后又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跌回地面?
如果把井盖合上以后,又重新打开再看一眼,下面会是正常的下水管道还是之前所见的地狱?
又遗憾又庆幸的是,最后导演设计的情节是他们回到了正常的世界。
如果来到了另一个镜像世界的话,会更神秘,也更恐怖。
Dinanzi a me non fuor cose create Se non etterne, e io etterno duro. Lasciate ogne speranza, voi ch'intrate.我之前,万象未形只有永恒的事物存在来者啊,快将一切希望扬弃 但丁的《神曲》已经将舞台搭建完毕,接着人物出场,循着尼古拉·弗拉梅尔(Nicolas Flamel)贤者之石的指引,手握玫瑰之匙,开始了一场通往地狱“V”型之旅。
其实本片的叙事结构在电影标题显现的那一刻就有所显露,竖置的菱形,上下对称,也暗示了女主一行人将要开展的冒险的结构。
在进入到电影分析之前说一段题外话,电影本身的叙事及其简洁,毫不拖泥带水,情节推进也相当流畅,几乎是得到了上一幕的线索之后,马上就对下一幕进行展开,而这种不拖沓的叙事手法也和电影本身的拍摄概念相得益彰。
电影采用的是伪纪录片的拍法,人物手持摄像机和头戴灯具里的针孔摄像机的摇晃带来了异常的沉浸感。
本片的主要段落里用到了五台摄影机,并且随着故事的进行在不同机位之间高速切换,同时随着摄影机数量的变化,得以从不同视角观察这个探险团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
在我看来,导演的这些尝试既满足了伪纪录片视角下的真实,又保证了故事从始至终的张力,起码在为概念服务这一块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无意拉片,只想把电影中涉及到的神秘学概念以及导演对其的运用做一点浅显的分析,并揭示整部影片结构上的暗喻。
以下便是。
开篇是女主,一位取得了多个UCL学位的年轻学者(主要涉及到历史、考古、和神秘学,也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想要继承其父的遗志,找到传说中的贤者之石,踏上了去伊朗地下洞穴寻找玫瑰之匙的旅程。
随着在军方把洞穴炸毁之前她得到了密文,去到了巴黎,同时也是尼古拉·弗拉梅尔生活过的城市,找到了会亚兰语的前相好(以下都称乔治),在这位可能是最著名的炼金术士墓碑的背面用灼烧的方式解开了谜题,获得了一个不存在于绝大多数人记忆中的一个神秘地点——所谓的地狱之门。
女主在其父研究笔记和乔治经历了一系列怪异事情,比如一群赤身裸体的女邪教徒,不停响的老旧电话,吊死的人。
之后一行人到达了一个装满财宝的密室,女主按照指引也获得了伪贤者之石。
在取下石头的同时触发机关,误打误撞摸到了地狱之门的入口,进去后是一个镜像的密室,同时也迎来了地狱对众人的审判,随着同伴一个个的皈依于地狱,人数也只剩下三个人,之后这三人试图寻找到地狱的出口并逃出生天。
在逃跑的过程中遇到了可怕的幽灵和恶魔,咬开了乔治脖子上的血管,而在此时女主意识到了拿到的是伪贤者之石,随即返回那个镜像的密室,安装回了假的贤者之石,通过一面镜子获得了隐藏之石(The Hidden Stone),而镜子里的女主本人便是这隐藏之石——真正的贤者之石。
女主返回以自己的力量救了乔治,愈合了他的伤口,随即三人找到一个井盖,打开后返回地面。
伴随着女主一套不追求财富,只寻找真相的论述,影片结束。
整部影片看下来,给我的感觉主角团的这场冒险这是一次赫尔墨斯式的炼金过程。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要从赫尔墨斯文集开始说起。
简而言之该文集是传说中的希腊人物赫尔墨斯·特里斯梅吉斯托斯所著的文本,他是希腊神赫尔墨斯和埃及神托特的结合体。
这个文集分两大类,分别是技术类和宗教哲学类。
技术类涵盖了占星术、医学和药理学、炼金术和魔法,其中最出名的便是翡翠石碑(Emerald Tablet);宗教哲学类主要以一篇篇论文的形式阐述了人、宇宙、上帝的关系,所以涉及到人类学、宇宙学和神学。
而赫尔墨斯式的炼金术表面上看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转化将铅变为黄金,而实际上是一条把混沌灵魂转化为与永恒和神性合一的神秘哲学道路。
其理论认为“外在的金属转化不过是内在灵魂转化的投影。
真正的“大作”(Magnum Opus)是炼化人自身,使之升华为“神人合一”的存在。
”炼金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黑化(Nigredo)、白化(Albedo)、黄化(Citrinitas)和红化(Rubedo)。
分别对应了坠入黑暗、净化之光、心智之光和灵魂合一。
以上只是对于赫尔墨斯文集和赫尔墨斯式炼金的最简要介绍,而我们只需知道这个文集所带来的影响。
“赫尔墨斯主义”(Hermeticism 或 Hermetism)是一种结合了哲学、宗教、占星术、炼金术、神秘学和宇宙论的思想体系,源自公元前后希腊-埃及文化圈,是西方神秘传统的核心根源之一。
而影片的英文标题As Above, So Below也是出自于翡翠石碑,其拉丁文原文是“Quod est superius est sicut quod inferius, et quod inferius est sicut quod est superius.”英文翻译则是“That which is above is like to that which is below, and that which is below is like to that which is above.”接下来分析与影片结构的对应。
电影一上来是女主在伊朗寻找玫瑰之匙(Rose Key),那为什么是伊朗呢?
这就要从神秘学的起源讲起。
伊朗在1935年之前一直被外界称为波斯,而早在公元前600年,希腊人就将这一地区称为波斯,词语源自古伊朗语“Parsava”,大概是指“边界”、“边陲”的意思,用在地理上指称伊朗人。
插句题外话,伊朗在原始伊朗语写为aryānām,《波斯古经》的阿维斯陀语写作airyānąm,意思是属于雅利安人的。
在梵语中,「雅利安」的词源आर्य(ārya),就是指「光荣,可敬、高贵」的意思。
选择伊朗这个地方可能是导演有意为之,因为其地理与文化上,长期是神秘学、赫尔墨斯主义与炼金术的核心传播地带。
起源于该地区的祆教(Zoroastrianism,音译为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后来更为人所熟知的拜火教。
因其讲求的二元论,也就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所以其对于西方文化影响不可谓不深远。
不仅宗教方面影响了犹太教与其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神秘主义方面也奠定了炼金术的二元论基础。
女主所寻找的玫瑰之匙并不是一把具体的钥匙,其中玫瑰象征的是“真理之花”或“智慧的绽放”,钥匙则象征“通向神秘界域”的能力。
而女主整个在伊朗寻找钥匙的过程则象征了炼金术的第一个阶段——黑化。
而伴随着军方的轰炸这一背景则暗合了黑化所代表的解构与混沌、自我灵魂瓦解的夜晚。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钥匙的密文是刻在牛身上的,我个人理解是,牛是物质世界的象征,而物质世界中的钥匙可以开启通往内在世界的入口。
紧接着主角来到巴黎,解开了尼古拉·弗拉梅尔的秘密,指明了地狱之门就在巴黎地下墓穴的一条神秘通道里。
这里展开讲讲,之所以要提到尼古拉·弗拉梅尔,因为此人以其对炼金术中的大奇迹(Magnum Opus)——贤者之石的研究。
贤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也称哲人之石,是炼金术的终极大成,有点石成金,医治百病,使人长生不老等功效。
而尼古拉·弗拉梅尔在历史上宣称自己通过破译了一炼金书,此书原属于一位神秘的犹太炼金术士,其中记载着复杂的符号和文字。
尼古拉和妻子佩蕾奈尔在长期的实验中,探索了贤者之石的神秘过程。
他们研究了有关水银、硫磺、盐等元素的转化过程,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最终据称成功地制造出了能够转化金属的物质。
当然以上事迹皆为传说,但尼古拉这个人是真实存在于法国瓦卢瓦王朝时期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炼金术士,也被被许多现代炼金术士和神秘学研究者视为精神导师,他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许多现代的炼金术研究和神秘学探索中,J.K.罗琳笔下的魔法世界最伟大的巫师——尼可·勒梅也是以他为原型创作的。
说回电影,主角通过当地的一群地下墓穴爱好者的陪同,进入到了地下,经历了“鬼打墙”式的旅途,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地狱门前并取得了伪贤者之石,但这时主角还未意识到。
而这一过程象征了炼金术中的第二个阶段——白化。
这一过程通常的涵义是灵魂净化与对抗内在恐惧。
这也和影片故事对应上了,主角一行人各有各的小九九,女主是没有和她父亲自杀前好好讲最后一通电话;乔治是答应了去找人救溺水的弟弟,但为时已晚,弟弟溺死在洞穴的水中;而前面提到的墓穴爱好者的头头(Papillon)导演没有明说,但根据画面可以得知他是因为某些过失行为导致好朋友烧死在车里,之后他内心一直在抗拒是自己的原因导致朋友的死亡;而爱好者中另外一个人(Zed)这些人的悲剧经历多少都带有“背叛”的意味,这个在第三阶段会细说。
正如当时维吉尔与但丁在地狱之门前看到的一样,这几个人爬过了刻有那句名言“来者啊!
快将一切希望扬弃!”的甬道,终于来到了地狱。
但不像期待中的景象,是一个和地狱门前的密室呈镜像的一个密室,此时,上下颠倒,上如下,下如上。
当女主试图用手里的伪贤者之石救助第一名受地狱审判的队友时,并没有让她死而复生,所以他们接着朝着地狱深处前行,正如他们朝着人间前行。
这里做一个插入介绍,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界(Inferno)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总共分为九层,第一层(Limbo)是出生于基督之前未受洗的异教徒,在此等候上帝的审判。
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贪食、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奸、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刑罚。
在地狱中,每种罪恶都会遭到反向惩罚。
不过导演将地狱界做了电影化叙事的改造,变为了只有一层,那就是九层里面最严重的罪行——背叛。
但丁世界观下背叛等同于对神圣秩序的根本破坏,是灵魂最彻底的堕落。
深入地狱的路程其实是前面来到地狱之门前路程的镜像。
此时同行的只有四人,女主、乔治、Zed和Papillon,接下来接受审判的是Papillon,他由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而被眼前的幻像(前文提到的着火的车)拉扯着进入地狱。
最后三个人在通过本片最恐怖的场景时,乔治被墙上涌出的地狱头颅(参考暗黑4莉莉丝大战伊纳瑞斯时候的地狱之柱)啃下脖子上的一块肉,随即大出血,女主此时掏出假的贤者之石试图拯救乔治,但无果。
情急之下智慧之光闪烁,她想到了父亲笔记中的“重整乱象,乃可见隐蔽之石”,返回地狱入口归还伪贤者之石,在镶嵌假石头的石碑上擦除灰尘,发现了一面镜子,意味着真正的贤者之石就是女主自己,返回时遇到了上吊的父亲的幻像,女主拥抱了父亲并说出忏悔之词,随即幻像消失。
接着跑到乔治处以自己的双手复活爱人。
这一段象征了炼金术的第三个阶段——黄化。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智慧和灵知之火的显现,代表着智慧与光从内而生思想与精神整合。
只差最后一步了。
几个人即将迎来旅途的终点,地狱的最深处也是通向光明之处,炼金术的基础二元论又一次得到了印证。
三人来到最后的地方,出口的位置。
打开井盖,拥抱新生。
这一段虽然短,但是点了好几个题,我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也是炼金术的最后阶段——红化。
此时灵魂与身体、阳与阴、上与下合一,最后三人站在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的河边,同时也间接完成了奇迹之作(Magnum Opus)。
其次是点题片名As Above, So Below,通向地狱的旅程如同走出地狱的旅程,而走出去的关键是忏悔,忏悔这一动作乃是教徒的日常之事,这个过程中Papillon一直在否认,后果则是永远留在了地狱。
最后也是最深层次的点题,也就是“三”这个数字,代表着象征体系的统一性。
就是《神曲》、神秘主义和基督的内构一致性。
但丁的作品中,主角游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象征着从堕落到净化再到神圣合一的灵魂旅程,此为第一个“三”;炼金术代表的神秘主义中,从原料到转化再到Magnum Opus的过程,此为第二个“三”;基督教核心教义,一个上帝存在于三个永恒且同质的神格之中,所谓的圣父圣子圣灵,此为第三个“三”。
这三个“三”最后由三个走出地狱的人诠释为了一个Magnum Opus,至此三位一体。
以上四段便是影片结构对应的赫尔墨斯式炼金术的四个过程,也是我对于本片的解读。
最后再插几句,主角在解密的过程中也提到了一些古埃及神话中的一些符号,比如说秃鹫和圣甲虫。
也是因为古埃及是神秘学其中一个古老的流派。
由于古埃及在后来被罗马帝国所吞并,被成为罗马文化的一部份。
秃鹫在这里代表涅赫贝特(Nekhbet),她的象征就是一只头戴阿特夫冠,脚抓绳环和羽毛权杖的展翅秃鹰,也被称为这个世界的女性创造者,这一身份可能是暗指了主角的女性身份,在冒险中的一系列勇敢表现最后带领其他两个男性走出了地狱,迎来了他们的新世界。
圣甲虫也叫死亡甲虫,是古埃及的一种象征符号,也指雕刻成圣甲虫样的物品。
其最常用作护身符,也会在政府印章上作为皇室的象征而出现。
到了新王国早期,圣甲虫也会被放到木乃伊的棺椁中,起到守护遗体的效果,这也暗指了取得贤者之石密室中为什么会躺了一具700年也没有腐坏的圣殿骑士的遗体。
本文抛砖引玉,电影结构和炼金术过程的对应也仅是一家之言,本意是借由这部电影引发更多关于神秘学的思考。
在我看来神秘学不是所谓的封建迷信,而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开枝散叶,不仅影响了现代化学和天文学,也在艺术和哲学领域有它的影子。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观点也认为赫尔墨斯主义甚至早于摩西律法。
yo shoutout to my man camera guy, you totally lose me. Just a normal day at catacombes with my ✨ baes✨ those random things that pop up are very dreamlike. one suggestion: just theme park it, sometimes a bit of American spirit change everything
真几把让人无语了。电影#156
伪纪录片,镜头有时候晃动很厉害。整体剧情装神弄鬼的,感觉不是很恐怖。
地狱人间互为镜面的设定很好。观影体验太古墓丽影了,洞穴的设计加上伪纪录主观视角真的游戏感十足。恐怖段落杀伤力不大,主要还是冒险解谜。。
宗教炼金术埃及神话炼狱墓穴多元素的杂糅还算自洽而有趣,能看得出来有下功夫考证,前半段的解密探险真的有看考古纪录片的感觉,在一众糊弄事概念符号先行的同类型恐怖片中实属难得。但问题在于实在是不恐怖...氛围塑造和惊吓桥段双双缺位,探险活宝的气氛没能及时转变,也缺少具象化的视觉刺激,有些还算亮眼的地狱元素也没深挖,不过就算挖了你那逼GoPro晃成这样也啥都看不清。这一挂羊头卖狗肉的荒谬感在女主猪突猛进干翻石像鬼的时候达到了顶峰...果然在你瓣只有不恐怖的恐怖电影能拿高分哈
不知所云,且看得头晕。。。
把各种引用与巧思整理一下会更好,几个配角也可以再磨一磨,但是… 剧本有创意有深度,摄影丝滑调度不错,女主强悍得恐怖片史所未闻,草蛇灰线的来因去果越想越起鸡皮疙瘩… 足够了,还想咋的?
伪记录片式恐怖片近几年比较走红,这部加入了一些玄幻和历史类题材,还是能成功杀出一条血路的,颠倒世界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了,女主开挂什么的我们就当科幻片看好了 20150705
故弄玄虚,拍给无脑人看的
后室爱好者会喜欢。除了无意义的伪纪录外调度和结构也很糟
其实设定非常好,地狱其实就是颠倒过来的世界。涉及太多了,宗教,埃及神话,炼金术,十字军...拼接的有点碎了,稍微再整理下会是很好的剧本。拍摄手法我实在喜欢不了这种伪纪录片形式,本来就是拍出来的电影,干嘛还要看的那么闹心,好好摄像不行啊?
晃得我头晕 越往后越烂
we always love a mockumentary horror film / what does JKR know about the Philosopher's Stone / the kiss is so funny bro 😭 do we have to include romance in every movie that’s set in Paris
巴黎地下墓穴咱也是去过的,所以更带感;这片子从创意到伪记录片的形式,总体上完成度很不错,但丁的神曲真是本神书,可以从其中各取所需。贤者之石其实类似道家金丹,你要真理解成是把土坷拉变黄金炼成吃枣药丸那就是傻逼
恐怖片最吓人的还是突然跳出的人脸
非常卓异的伪纪录片。在萨米族传说中,地下世界像是人世的颠倒镜像,地面就是镜面,“生者直立,而逝者行走时上下颠倒,二者的脚彼此接触”。在巴黎南部的地下墓穴和巴黎的地上世界就组成了一个这样的结构,于是想要从地狱里逃出生天,必须继续深入,这样反常识的设定搭配密码学、神话文本,就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探险世界。“许多年里,每晚都有盖着沉重黑布的丧葬马车颠簸地穿过大街,前面有人持火炬引路,后面有牧师唱诵追思弥撒。马车载着挖掘出的骨骸,从公墓驶向伊索尔墓园,再把东西卸下。地道里,工人们分拣尸骨,按骨骼堆放,空间利用率很高。安排和堆放这些骨头还产生了一种小型民间艺术:紧密排列的股骨中间用一排排头骨隔开,所有头骨都要眼眶朝外摆放。”片中有很多地下墓穴的实景,很震撼,但是对于背后的历史探讨的还不够。
穿越千骨墓道,却从未目见一座尸坟!——▶1◀—— 🔴 2014 🔵 美国【2018年 9月【🟢】【➊】】【≈ 93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对恐怖片要求不能太苛刻,何况这部已经算是优秀。依旧伪纪录片手法,虽然不可避免的失真,但确实利于塑造恐怖效果;地点挑在巴黎地下墓穴,这地方真不错,希望将来有机会去看看;故事推进和人物塑造都没什么毛病,恐怖片里算是难得了,何况主角还是个女的;历史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泪目!
地狱的场景挺不错的,狭窄的通道就像我恶梦里的情形。女主为达目的不遵守一切规则害死好几个,是我看过最讨人厌的女主,没有之一。而且最后不给她死,天理不容
密逃。as above so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