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魔镜3D》这样一个电影片名而言,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多数人可能会和我一样想到的是那个熟悉而又久远的经典童话故事,事实上,这部电影和童话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一部由中、韩、泰三国的彭发、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等三位亚洲顶级惊悚片导演联手打造的“让人惊喜又惊魂”电影作品。
《魔镜3D》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段落通过一面“镜子”关联起来。
段落间既是独立的故事,也有通过对于人性考量审视的共同内核形成相互的呼应,三位导演的风格特征明显,组合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近年来惊悚片一词几乎成为烂片别称的时候,本片精致的剧情设计、流畅的视觉语言无疑在为行业重新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和表率。
作为生活必备用品之外的镜子自身就是有隐喻的,无论是在童话故事里,还是历史典故里,抑或是在惊悚片里。
人和事物在镜子面前所折射出来的这一影像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幻象的诞生过程,镜像是如此的真实。
金成浩的《电话》是第一个段落。
我们所处的当下,手机几乎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无论办公室,餐厅,地铁公交,还是走在路上,总有数不尽的人在低头看手机,或用手机拍照刷屏各种。
手机带给了人类沟通交流的便利,却也拉远了人们内心的距离,甚至它将很大一部分人绑架到了另外一种绝望的生活,直到死亡来临,你可能紧攥在手心里的还是这个名叫手机的东西。
爱真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吗?
《奶奶》可能是在中国大陆上映的电影中真正去讲述亡魂存在的部分,这可能与主创国际合作而在审查上得以放松的缘故。
祖孙、父母、这样的关系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这其中的隔离、忽视、以及观念的冲突是家庭矛盾中的重点,这些都只是这个影像故事里的爱情铺垫,剧中爷爷和奶奶阴阳相隔10几年,活人与尸体的相伴生活看似重口味其实感人至深。
彭发段落的《电影》设计是三段中最为用心的,尽管戏中戏这样的设计并不新鲜,新鲜的是在故事讲完之后你仍然意犹未尽却跟随片中角色一起揣测某人是否会泰语,而最终你没有肯定的答案。
三段故事组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魔镜》,在让你恐惧的同时,还让你悲伤并欢乐着,更重要的是影片还提供了一个让你慎思生活的机会: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家人,如何权衡主次轻重,以及因何追求。
看了好多影评,都在说《奶奶》是温情片,偶尔有一点儿说恐怖的也只是在老张问孩子:谁带你来的呀?
的时候,孩子指了指空无一人的身后。
本来刚看完的时候,觉得真是一部温情片,但是后来细想了想,很多细节根本没法解释;比如最后一幕孩子又拿起了钱(有人会说老两口放不下孙子),再比如孩子本来不会说话,奶奶死了后又会说话了。
再结合一些细节,1.老张把糕点给孩子吃的时候,说了句:这孩子,只跟奶奶亲。
奶奶呢,则是一脸慈爱的说:是啊。
2. 一般人是不会看到鬼魂的,但是奶奶死后孩子看到了她并和她回了奶奶家。
3. 父母一路追孩子到奶奶家时,孩子严厉的说了句:你们回去。
4.奶奶病态的爱着爷爷 5.镜子的功能是附身。
6.结局时候导演放的音乐很不温情。
所以,我有了以下结论。
孩子,其实就是一直附身着的爷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只爱奶奶,解释了他为什么能看到死去的奶奶,为什么可以拿着爷爷棺材里的钱买东西。
至于结局,孩子又拿起了一张钱,镜子里面却映出的是爷爷和奶奶的身影;结合奶奶刚死的时候孩子不会说话,到了奶奶家突然会说话并且语气严厉则可以推测出孩子被爷爷和奶奶同时附身了。
这几年,电影市场火爆,《孤岛惊魂》、《京城81号》陆续火爆之后,国产惊悚片今年有迎来破纪录的高产量,但同样惊人的是恶劣的口碑环境和低迷的市场票房,居然没几部过两千万的,我们不仅扪心自问,为什么总盘节节攀高,惊悚片却如一潭死水?
说白了,还是绝大多数国产惊悚片辑混乱,情节有硬伤,人物性格模糊伤害了观影群体,银幕上一惊一乍,观众笑成一片…… 拍惊悚片.........
《魔镜》,这部惊悚片由三段不同故事结构模式组成,而且三个故事中都有一个神秘的镜子,正是这镜子让故事变得诡异。
这三个故事中,我觉得韩国的电话拍的算合我口味,泰国的奶奶看完我整个人都呀呀了,中国的电影算是一般但有点看头和吸引力,算是一众烂大街的惊悚片中还可以看的一部。
总之,爱看不看。
文/ 鱼为尽管看过的惊悚片屈指可数,但在国内院线上映的恐怖惊悚片,质量也是有目共睹,粗制滥造者有之浑水摸鱼者有之,内容惨不忍睹,说来说去最后都以审查机制或成本制约做脱身借口,这部由韩国导演金成浩、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香港导演彭发联合执导的惊悚电影《魔镜3D》,以三个独立故事串联结构,凭借一面镜子贯穿始终,让人看到好的惊悚片的“惊艳”之处,终于可以理直气壮的去称赞一部惊悚片了。
好故事才是一部影片的内核,特效、音效等等在好故事的基础上,方有锦上添花之美,影片的第一个故事《电话》就是建立在故事之上的一个单元作品。
除了开场的车祸,影片基本只由一个人和一部手机在一间封闭的公寓内完成,所有故事的推进,都是通过她和手机内的一个陌生人打字对话完成——以为是一个可以约炮的网上邂逅,没想到却是索命的复仇阴谋。
相比布置血腥场面或虫蚁尸怪制造视觉恐慌,《电话》更注重心理上的惊悚,从百无聊赖的聊天到一点点揭开心中暗藏的罪恶秘密,这个故事结构严密,层层推进间做足小处,到收尾时,更是将恐怖氛围与心理压力推到极致,最终,以科技手段为当代都市常见的一起交通肇事画上诡异句号。
《奶奶》从韩式恐怖片的清幽氛围转为暖黄,做旧感让故事也冲淡了都市气息,彷如返回故乡的安详,人物也从都市白领换成买粥返家的老奶奶和在家呀呀学语的顽童孙子,只是在这个单元中,因为这种安静和香河,最大的悬念反而成了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公路上来往的车辆,大排档前卖零食的摊贩,总是对儿子凶巴巴的母亲,你无法知道在这个家庭将面临怎样的恐怖袭击,直到奶奶去世……借祖孙情的掩护,却将爱情做到恐怖如斯,别出心裁。
最后一个故事,对于一个经常跟组出没片场的人来说,有着异常亲切的感觉,这也是一个融合度最高的影片,影片《电影》戏中有戏,每个人都面临角色与现实的混淆,那些影片中常见的桥段,以及“粗制滥造”的生产过程,却因恐惧制造出与众不同的喜剧效果,本来一个吓死人的《冥国1932》,生生变成一个笑死人的《惊声尖笑》,这大概也是港式惊悚片的最大特色。
这种故事风格独立与另外两个单元之外,是三个故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
《魔镜3D》三个单元三种鲜明特质,也分别代表了韩泰港三地惊悚片的制作水准,从《电话》的强烈设计感到《奶奶》的别出心裁再到《电影》的独具匠心,这面镜子,终于让惊悚片的梦想照进现实。
“魔镜,魔镜,谁才是最美丽的人。
”可能在每个人女性观众心中,一听到“魔镜”两个字首先想道的是“白雪公主”,其故事中的“魔镜”如同现在的自拍神器,在神器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眼中那个最美丽的小公举。
也许美丽的东西都是危险的,它摇身一变就会成为各种恐怖故事的来源。
电影《魔镜3D》就拿一面古老的镜子做起了文章。
镜子这种可以正衣冠的物件自古以来就有一些说法和忌讳,比如说镜子不能对着床,半夜起身不能照镜子,更讲究一点的,家中镜子摆放的位置都有各种风水上的说法,摆放得当还能挡煞等等,就连国外也有跟镜子有关的传说,比如那个著名的“血腥玛丽”的故事。
所以镜子自身这种与生俱来的恐怖效果让许多惊悚片把它信手拈来并且大做文章。
《魔镜3D》是个三段式的故事,这在惊悚片中并不算是别出心裁,之前的《三更》,许多邵氏出品的早期恐怖片也大都采用这种模式。
这种结构的好处就是短平快,非常适合恐怖片的特点,因为恐怖片如果做的前戏铺陈太多就会让人产生刻意惊吓的无聊感,几个独立的小故事反而能让观众产生后怕的感觉,“语焉不详”的简短剧情也充分保留住了恐怖片的神秘感。
近年来的国产恐怖片如雨后春笋,但大多数都是以一个冗长的剧情模式来承载,基本上能抓住恐怖片精髓的很少,恐怖片一旦变得散慢那对观众来说就是一种煎熬,尤其是最后那种符合总局规定的结局一出,更容易把观众推向了“走近科学,走近你妹”的深深怨念。
这部《魔镜3D》在恐怖效果上绝对不忽悠,“电话”“奶奶”“电影”三个故事都有魔镜元素串联,但却各具特色,不管是背景故事风格还是拍摄手法都不尽相同。
电影先以一个非常贴近当下普通人生活的现代恐怖片切入,讲了一个发生在一栋公寓里的故事,一个独居的女孩,一个封闭的空间,一面不知从何处快递来的镜子,还有一部手机……在这里不做过多的剧透,反正我看过之后是再也不敢跟陌生人微信聊天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泰国,泰国是魔性的国家,天生就是个恐怖片,这也是泰国出品的恐怖片总是在全世界的恐怖片领域名列前茅的原因,泰国的那种植被密布,庙宇林立,让人感觉稍有不慎就会触犯到什么,人也就逐渐变得小心翼翼讳莫如深魔魔怔怔的了。
“奶奶”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阴郁而魔怔的故事,小小剧透一下就是里面的小孙子超萌超可爱的。
第三的故事厉害了,相对来说是三个故事中情节比较丰满也充满笑点的一个。
“电影”讲的是一个剧组在一个老式别墅里拍恐怖片的片的故事,是一个戏中戏,情节很写实,对当下影视制作包括明星现状有一定的影射意义。
其中的恶搞元素是大亮点,让人想起了经典的《惊声尖笑》系列,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导演在掌控力上的游刃有余。
十多年前,韩国、泰国、香港三地顶尖惊悚高手联合拍摄的两部《三更》风靡一时,无疑是亚洲恐怖电影在创作上密切合作的里程碑,开启了三地惊悚片在元素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
而这部《魔镜3D》则是香港导演彭发、韩国导演金成浩和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这三大鬼王组团出击。
如同当年的《三更》一样,《魔镜3D》也是由三个独立单元的惊悚故事组合而成。
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故事,却用镜子这个道具作为天然的连接,使之形成有机的结合。
这三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均侧重心理恐怖的呈现,都用东方传统神秘主义来营造诡异氛围,但在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却大不相同,却显现韩国、泰国、香港三地惊悚片各自鲜明的特点与味道,那就是:韩式惊悚阴魂不散、泰式惊悚玄秘弥漫、港式惊悚癫狂怪诞。
第一个故事“电话”,展现的是致命复仇,明显的韩式悬疑。
腿脚受伤的少女独自蜗居高楼,百无聊赖地与神秘人进行微信交流,危险一步步向她袭来。
房屋恰似诡异的幽闭空间,黑夜里不时响起的微信提示宛若阵阵催魂铃,秒表上的时间行进犹如索命倒计时,制造出步步紧逼的恐慌氛围,让孤独、无助、绝望的少女承受着无路可逃的恐惧折磨。
那不停闪回车祸后的情景,显示这一切与醉驾引发的悲剧有着莫名关联,加重着故事悬疑重重。
那车祸后伸出的带血手抓,剪刀扎在女孩腿上流出的殷虹血迹,还有她坠楼后满脸玻璃碴的面孔,这重口味的血腥画面,让视觉恐怖刺激感官。
这段故事的恐怖不在喷薄而出的一刹那,却像黑夜暗流,慢慢渗透,直入骨髓。
第二个故事“奶奶”,阐述亲情关照的重要,典型的泰式玄秘。
小幼童迟迟不会说话言语,工作忙碌的父母忽略其成长,奶奶对他关怀备至,总是把孙子带回居住的老宅,让他去与神秘人交流。
而在奶奶身亡后,小男孩总是拿着废弃的旧货来购买零食。
这旧钞票从何而来的疑问,以及奶奶居住的老宅里隐藏着什么谜秘,令父母心生狐疑,进而一个惊人的秘密被揭开。
在缓慢的叙事节奏下,有着锋芒内敛的精髓,用一种沉稳、冷静的笔调,不紧不慢地营造气氛、铺垫情节,孩子怪异的举动、老妇的奇怪言行,阴气森森中显现隐秘的诱惑。
这段故事胜在追求意境的表达,呈现出闲静、玄秘的风格,而吓人的表象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温暖故事,感性又不血腥。
第三个故事“电影”,叙述的是恐怖游戏的趣味,深得港式恐怖喜剧之妙。
拍摄民国题材惊悚片剧组,演女鬼的临时演员,居然真的鬼上身,居然把整个剧组吓得失魂落魄。
这段故事采用的戏中戏的结构,情节紧凑,戏中有戏、戏外有戏,将喜剧与惊悚巧妙融合在一起,惊险中加入笑料,可以把人吓得惊声惊叫、瞬间又能够叫人惊声尖笑,让观者的神经情感快速往返于恐怖与欢愉两个审美极端,边笑边害怕,可谓用青春喜剧的方式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骇人故事。
而导演刻意为了拍戏刻意制造的谎言,却潜伏着真正离奇的恐怖事件,想来真是叫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综合来看,《魔镜3D》里的三个惊悚故事各个惊悚精致。
三个导演,三种风格,三种寓意,分别在悬疑、玄秘、荒诞各抒己见。
看似个为一体,实则相互关联,很有意思。
而各个短片的功力也相当惊人,质量上乘,剧情也恰到好处,无懈可击,而在峰回路转之后,每个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使得这部短篇集达到看起来别有一番恐怖诱惑力。
更为重要的片子不注重描摹恐怖的事物,而是通过意境的营造、情绪气氛的渲染来不断调动观众的想象,达到心理恐怖的效果。
比起那些爱用恐怖画面或者恶心的造型直接吓唬人,引起的只是简单的生理反应的视觉恐怖片,要更有营养更有价值。
而片中隐含的对人性的思考和伦理道德的诉求,更为叫人感叹,证明好的恐怖片不仅要吓人一跳,还要具备震撼心灵的内涵。
胆小的人只敢看分段式恐怖片,片子故事太长反而遐想太多让人太容易全程神经紧张。
从小到大第一次进电影院独自看恐怖片,只因为小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古镜怪谈,现在想来很多人批评曾经的古镜怪谈是小成本垃圾制作的确挺后炮,对比看现在这部延续了ip的制作恐怖程度似乎不如旧作,当然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三段故事和镜子的联系都略显牵强。
韩国导演功力还行,一个简短的故事,场景单一人物单一但是氛围营造的不错,后面的心理战特别骇人。
泰国导演最让我惊喜,色调我喜欢,就像在安静地讲一个温情的故事,导演很会玩空镜头,枯树老屋似都有隐预,镜头也极具美感,老人死后后半段有点打乱氛围,稍微杂了点。
最后一个故事似乎是怕观众乏味,参杂了搞笑成分,这个故事可以当半喜剧看看,两个女主演的不错,有一段导演安排的抓胸情节,应该是刻意迎合观众口味硬加上去的,这个故事更像是一个调味剂。
对于喜欢细思恐极毛孔扩张的你,这三个故事可能都不适合你,不过论拍故事的能力,三位导演兼具,在进两年国产恐怖片中这部可以一看。
《魔镜3D》,由Pakphum Wongjinda、金成浩、彭发“三大鬼王”首度联合执导,每人分担一个故事,可称是近年中、韩、泰三国导演在恐怖电影层级的高层次协作虽然故事都用一面神奇的镜子进行串联,但各个故事还是有着巧妙的情节设计,韩国篇《电话》讲述了一次复仇,泰国篇《奶奶》讲述了一段虐爱,中国篇《电影》则讲述了一次拍摄,由香港导演彭发一手打造,并启用了孙坚、修睿等,开启了一段非常接地气的戏中戏。
三个段落各具特色,令人印象深刻——被吓得够呛。
说起段落式结构的恐怖片,每每只是多国参与,必会诞生很多精品,记得2002年有金知云、朗斯·尼美毕达、陈可辛联合执导的《三更》,2004年有三池崇史、陈果、朴赞郁联合执导的《三更2》,2006年有梁柏坚、秋山贵彦、Tanit Jitnukul联合执导的《黑夜》,都代表了当年亚洲恐怖电影的高水准,不同国籍的不同导演围绕一个主题的各自演绎,给观众带来琳琅满目的全角度惊吓,既是“检阅”了各国的“鬼”文化,也是让影视作品更加“大同”于全亚洲甚至全球的努力。
《魔镜》的题材,很容易让人想起更“古老”的一部电影,那是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候,由徐帆、谢霆锋、罗兰等等出演的《古镜怪谈》,那也是一个三段式故事,也是由一面神秘的镜子而起,今次应是加强版,相对往篇,算是各种强力加磅,导演阵容自不必说,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也更加精致,无论是泰式暗魔、韩式悬疑,抑或港片惊悚传统,这些元素叠加简直就是恶灵厉鬼的集中营,用“群魔乱舞”阴影覆盖整个亚洲空间。
众所周知,内地上映的恐怖片,不能过多剧透,且都有一个“神补刀”的结局,会让观众之前积累的所有恐惧感,瞬间全消,但《魔镜》不同,这是一部彻彻底底的鬼片,片中的鬼可以24小时全天候的随时出现在影片中,出现在观众心里,带来一场场颇有“虐杀”效果的恐吓。
唯一不变的是,那盏历经了风雨岁月洗礼的镜子,依然在民间流传,谁也不知道,第二天一睁眼,谁会收到这盏充满了诅咒与魔力,谁也无法摆脱的魔镜。
而且,没有所谓的“解密”的捣乱,鬼就是鬼,似乎看得见又摸得着,却也看不见也摸不着,用一部电影,来激发出受众内心的“鬼”才是主创者最快乐的事情。
当然,如今的魔镜,已经成为一个“惊悚”的符号,在影片中穿梭,也在观众的内心里奔腾,皆因这一部电影,集合了惊悚的内外双修,一边用不断深入且难以预料的故事,抓住观众内心的恐惧之源,另一方面又通过颇具力量的声光电效果,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感官刺激,其实相对来说,是集合了亚洲恐怖片的心理控惊悚,和欧美恐怖片的视听控惊吓,融合于中泰韩三国的风格化故事中,得以综合性的体现,做得好,绝对是集三国恐怖能量于大全。
说实话,战台烽其实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每次看恐怖片,都如过一次鬼门关,当然烂片不算,但凡优质的恐怖惊悚类型片,观影后所带来摆脱不掉的“长尾”效应,绵延很多天,每当遇到与影片剧情相类似的场景,便会瞬间穿越回去,仿佛昨日重现般,把影片的剧情再“搜刮”出来,放置于时时的想起,那种随时“乱入”的身临其境感,是一支惊悚片送给我们的长效肾上腺素分泌剂,总会在出其不意的时候焕发新的恐惧力量。
《魔镜3D》真正的前身不是当年那部阿甘导演的不及格恐怖片《魔镜》,而是陈可辛导演首创的恐怖片精英跨地合作短片合集——《三更》。
本片的 金成浩、Pakphum Wongjinda、彭发三位导演分别有“韩国鬼王”、“泰国鬼王”、“香港鬼王”之称。
如今三大鬼王在片中聚首,围绕 “魔镜”这个元素,就在本国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中、韩、泰三个国家的三则人间怪谈,合作中无形也有了PK的意味。
三部短片主题不同:电话;奶奶;电影;风格各异:传统恐怖、温情恐怖、恐怖喜剧。
看上去三位高手使用的不同剑招,似乎无从比较,但同场竞技间终究流露出三地恐怖片不同的创作力与活力。
三地鬼王谁最“见鬼”,或许也昭示了三地恐怖片未来的不同的现状与未来。
无心插柳之间,一部良心恐怖片《魔镜3D》,竟具有了审视三地恐怖片命运的意味。
《手机》:老去的韩式恐怖 韩国恐怖片,真的老了。
故事讲述李彩英扮演的女主角,在遭遇车祸腿部受伤之后在家静养。
百无聊赖之中,用手机结识了一个谈得来的陌生网友。
但故事越来越诡异,有如鬼怪索命一般,终究难逃。
作为拍摄过《鬼镜》的韩国导演金成浩,为本片带来的是经典的韩国恐怖片范儿:美丽柔弱的妹纸,稀少的台词,现代气息的都市氛围、逐渐收紧的心理惊悚、一惊一乍的音效、血腥重口的场景,以及吓死人不偿命的音效。
影片主题是韩国恐怖片的标配:看似冤魂索命,实则是精心布局,人心比鬼更恐怖,终究善恶有报,各有善终。
甚至影片元素也似曾相识:忽闪忽灭的楼梯灯光、掉落的剪刀、扎入脸颊的玻璃碎片等。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曾成就韩国恐怖片的一段盛世风光,但一再的重复也最终令韩国恐怖片陷入停滞,当一个恐怖片类型再找不到新花样吓唬观众的时候,离见鬼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奶奶》:泰式恐怖背后的东方伦理 三个故事中最有味道的,还是《奶奶》。
祖孙之间的生活原本平静,慈祥的奶奶总是对孙子百般呵护,但平静的生活中却总有些奇怪的地方。
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孙子再次失踪,真相才就此揭开…… 泰国导演Pakphum Wongjinda拍摄的本片,令人无法不联想起《三更》中陈可辛导演的段落——《回家》。
长镜头、慢节奏和留白,再配以演员的安静表演和后期音效,一个原本平淡的故事逐渐揪心,惊悚气氛和不安感如水般渗入观众心里,直到恐怖达到最高峰,故事突然急转直下,道出老一辈的情比金坚与物质社会的子欲养而亲不在,万般恐怖,终究深情。
《奶奶》中当然有泰国恐怖片常见的那套东西,比如祖孙戏,可是却在过往沉珂中另见乾坤。
泰国恐怖片,果然还有板斧没有用完。
《电影》:恐怖+喜剧的非传统华语恐怖片 最有惊喜的,是《电影》。
原来彭发还可以拍出这么好玩的恐怖片。
在拍摄一部民国题材惊悚片的片场中,男主角上厕所的时候碰到鬼,随后女二突然鬼上身,男女主角吓到飙泪,还要跟女二对戏,结果影片成片的惊悚效果出奇地好,还拿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奖项。
一则脑洞大开的片场宫心计,拿国产惊悚片常见的山寨大开玩笑,顺便自黑一把片场苦逼史,30分钟讲尽片场花絮、电影圈潜规则以及片场闹鬼等多种元素,拿惊悚当笑料奇招尽出,恐怖与喜剧相结合的戏中戏尽显妙趣横生,令人笑到飙泪又细思极恐。
这一次的彭发实在令人惊喜,过往的恐怖片板斧弃之不用,拍出一部喜剧版的“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实在是为华语恐怖片争一口气。
谁最恐怖不重要,恐怖片的未来才重要 若要笔者排出心中的1、2、3,固然是《奶奶》赢过《电影》,《手机》较弱。
但观众自有心中选择。
总体而言,三部短片可谓各擅其场,素质远胜近年来在中国大银幕上出现的恐怖片。
亚洲恐怖片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日式恐怖片式微之下,韩国恐怖片崛起又衰落,泰国恐怖片一度凭借泰式风味后来居上,却也渐渐堙没,华语恐怖片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许久未见佳作,今日的同台较量,与其说是王者争锋,不如说更多是伤感。
实际上,谁赢谁输不重要,三部短片的较量更不能代表三国恐怖片的水准与未来,但以窥见豹,终究能够看出三国恐怖片的气运。
近几年恐怖片类型有势微迹象,新片层出,影片质量本身并无突飞猛进。
尤其是在吓人技巧方面可谓停滞不前,但《魔镜3D》三方竞技之下,竟有带出些许新意,或许,这种跨地合拍片真如武林高手的切磋较量一样,能够带出武功新境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尽管人人说怕见鬼,但能让观众吓到见鬼的恐怖片才有看头。
《魔镜3D》的诚意在于够吓人,这种能够在电影院把观众吓住的恐怖片如果再多一些,恐怖片的未来自然也就不会“见鬼”了。
第一个惊悚,第二个亲情,第三个脑残。
还可以吧,凑活看
第三个故事尤为惊艳,可见编剧的功力不简单
最后一个是什么鬼?
比目前所有的大陆的恐怖片都强点!
1.姐妹俩酒驾撞到一家三口,见死不救(看到求助的丈夫的惨样手机吓得摔地上没敢捡)丈夫孩子GG,妻子幸存看了她的手机获得她的信息,展开报复,使用电子投影将鬼影投到镜子上吓得姐姐激退直接冲破玻璃摔到楼下GG然后她又拿走姐姐的手机给远在巴黎的妹妹发消息问地址2.以为是亲情却爱情。溺爱孙子的奶奶。孙子老大了还只会说呀呀。工作狂严厉而不负责任的父母。后来奶奶去世后,跟爷爷交替着去看孙子,爷爷还给孙子钱。爸爸妈妈跟踪孩子去了爷奶家里终于知道了奶奶又把爷爷尸体搬回家的事(还每天给他梳洗打扮),孩子也突然开口说话了,爸妈把二人合葬了3.片场的泰国蓝鬼。男主厕所遇到她。原来是导演和女二联合搞的鬼,让男女主都以为真有鬼,演出来才更真实。泰语“你们都会死在这”。导演拿奖男主女二拍拖,结尾女二说她根本不会说泰语
第三个,哇哈哈哈哈哈
电话出自鬼4虐,奶奶蛮好看,第三个什么垃圾…每周六早上躺被窝看恐怖片好开心啊,好想每天过周六qwq
什么玩意
有真鬼作祟。强烈推荐第二个故事:孤芳不自赏,表演者:杨天霸东霸tua!
第一个故事说实话还蛮恐怖的,第二个也挺恐怖,第三个是搞笑的吗?孙坚逗比,后来看豆瓣才发现原来是韩泰中三段合集,我说第一段是韩文但是中文配音有点违和,最要命的是这竟然是3d的..还好在家看了,去电影院也看不了啊
神预言啊
中国那部太烂
完全抄袭鬼四虐
抠图特技加一星
第一个故事就抄袭了08年泰国恐怖片《死神的十字路口》,最后一个故事也是抄袭泰国恐怖片的梗
比之前的国产恐怖片强点
真心被吓到了
第一个故事照抄泰国那部,可以直接跳过。为了4星全是给第二部
第三个故事是来搞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