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宁写于2009年3月2日)(提示:不问自取,与贼无异)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形下,看影片《精彩的一天(Meotjin haru)》别有一番趣味(倘若观影者也凑巧遭遇了追债,那么观感或许会更为丰富一些),事实上,影片伊始虽以女主角为讨债和前男友见面入手,貌似有点俗套的旧情人重逢情节,但通过这次“拆东墙补西墙”的借债兼还债之旅,经由这一天所经过的人和事,导演李润基和主演全度妍、河正宇为全片营造出了一个素淡而清新的气场,间或有那么点无奈和忧虑,当然其中也不乏生活的滋味,更于后段洋溢出舒服自在的气息,仿佛雪后的空气,迎面微微扑来醒脑洗肺的凉风。
出演女主人公、失业“剩女”姬秀的戛纳影后全度妍,此番为再现这位“年纪一大把,人生无着落”女人的落寞和寡淡,画了重重的眼线,配以清汤挂面的发型、一身冷色调的深色衣裤,和冬日的首尔街景显得很搭,也仿佛以此映衬着这位讨债女的特定心境。
而她的讨债对象是分手一年的前男友秉云(河正宇饰演),偏偏这位想法过多实际总碰壁的前男友是个“自己门前雪不扫,却管他人瓦上霜”的主儿,虽然事业落败负债累累,只身背着包包混迹街头,但依旧愿为他人着想,且有“韩国贾宝玉”之嫌疑,女人缘奇好,还见不得女人为难,于是,他决计借其他亲友的钱来还给陷入困顿的姬秀。
这趟旨在金钱的旅程,听上去无趣乏味,实则于心于情起到了渐变渗透的作用,而这个渐变渗透则通过两个主人公的言谈举止、所见所感,似涓涓流水般的缓缓展开叙述。
同时,该片的表演与所着墨的渐变情愫以及镜头画面的影像风格均十分合拍,如全度妍以神情的控制或拿捏来再现这位喜怒不行于色的女人在此历程中的心绪变化:起先她刻板冷漠,言语直接,将其在人生最为潦倒的失意时段,须找前男友还钱的迫切跃然眼前;随着讨债的进行,看似寡淡的她逐渐进入了他人世界,那些借钱给秉云、让他还债的朋友多为女性,且大多活得不如意,只因“在我困难的时候,他曾帮助过我”这样的人情缘由,而伸出了援手;在过去的一年中,两位主人公均各自经历了一些人生变故,因生意落败,他经历了婚变,她没能走进礼堂,于是,她的哭泣来得很应时,和着冬雨,而他的体贴也颇为适宜,悄悄修好了雨刷;接近尾声时,观众从一直冷着的姬秀脸上看到了一抹会心的笑,那笑意飘忽在嘴角边眼眸中,此刻,仿佛能听到她内心的蓝调,片末也的确响起了一首蓝调曲风的配乐。
或许一年前的姬秀从未如此真切地看过、读懂过秉云的人生和态度,有时候,深刻的了解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有能透视其内里的契机或引子出现,而有的时候,达到一个深层的认识度或许只需要一个白天,或者,只需一瞬。
影片又被译为《一日潇洒》,改编自日本小说家平安寿子的作品,其实,这一日算不得潇洒,因为它暗含着生存的艰辛和不易,这一日却称得上精彩,因为它基于平实的理解和人生了悟。
片中的秉云,女人缘很好,且脾气也好,不在乎他人非议,还很善良,可在本人看来,秉云这个疑似“万人迷”实际上属“有想法没办法”的没谱青年系列,或许他能偶尔靠谱一下,但这个靠谱基于更多的不靠谱,还有着短暂的有效期,如果希望平稳踏实度日,还是对其绕行为好。
在影片《不说永远》(即《第二次爱情》)中有过出色表演的河正宇显然对这个有点话痨的男主角游刃有余,在表演上,河显得比较松弛,不似全度妍那么有层次感、控制感,但这或许正是这个角色所需的特点。
结尾,姬秀将车头掉转,折回去看了眼街边那个无家可归却对免费品尝的促销酒绕有兴趣的秉云,然后离去……这个尾巴收得不错,摆脱了“旧情换新”的定局,却也留有期待,又很符合片中人的性格,更令影片多了点余味,就像那首蓝调风格的片末配乐萦绕于耳际一般。
http://nicolew.blog.hexun.com/30116738_d.html
如果套用现在小编和读者的关系,2008年的韩国电影《精彩的一天》或许可以划入“标题党”的行列;如果观众和导演分别是淘宝买家和掌柜儿的话,光就名字,调侃一句“货不对板”也并不为过。
因为电影无论是故事情节或是拍摄手法,与我们习惯意义上“精彩”的定义似乎很有出入,但《精彩的一天》依旧是一部非常有意思,又很耐看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位失业没钱,又傲娇倔强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向自己的前任,其实也是无家可归,老婆跑路,话唠神叨的孩子气男人,讨要一年前借出的350万韩元,想法子找形形色色的人筹钱,并共同度过一天的故事。
正如豆瓣网友评论的那样,“把一个听起来一点都不浪漫的故事,拍的有点浪漫”。
更何况这部其实并没有绝对高潮和矛盾冲突的电影,时长是2小时又4分钟。
我第一次看,是刚刚考完驾驶证科目三的当天,也就是路考结束返回公司的长途大巴上。
接连几天的突击训练和紧张的考试,再加上颠簸的长途大巴,让本不太晕车的我出现了些许的不适。
就在看到电影中段部分的时候,我关掉了视频,打算休息睡一小会。
可是眯眼还不到2分钟,我又再次打开的视频,在颠簸中继续看完了这部同样也是“在路上”的影片。
或许,电影的英文译名可能更加生动直白——《My Dear Enemy》,“我亲爱的死敌”,“我亲爱的冤家”。
而香港上映时,片名则是《爱情回水一日游》,这重点抓地也是real精准。
而这部剧情温吞、节奏缓慢的电影,吸引人之处恰恰就是它的温暖和治愈。
如果在一个温暖微风的午后,你能在窗户前静静地品味这部电影,也一定会如同女主角喜秀一样,在结尾处宛然一笑。
前任相见,无撕逼,不脸红,作为一部“非典型性”爱情电影,导演没有使用任何一个闪回镜头或画面去试图讲述女主角喜秀和男主角秉云过往的美好,却如实地用摄像机记录着他们共度一天的所见所闻,并捕捉微妙的肢体接触和情感细腻变化。
这种恰如其分的真实和毫无做作的表达,加之清新的长镜头和舒缓的布鲁斯BGM,构建了《精彩的一天》独特的气息,也让它成为不落俗套的文艺爱情电影。
电影的前六分钟你可能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错不用怀疑,导演就是用跟故事主线毫无关系的人的对话长镜头来开场,直到女主角喜秀一句斩钉截铁的“我来拿回我的钱”和男主角秉云突然僵住的笑容,故事才真正开始(这种处理技法,导演也是任性)。
而赌马场里的对话和表情,可以看出来两人谁也没有对这份感情真正释怀,鲜活的EX重逢桥段:秉云还像过往一样,想当然地去拍喜秀的肩膀,却换来对方的一个大白眼,“我不是来听道歉的”;他打着电话和朋友扯着咸的淡的,被她吼出一句“我们这是要去哪啊?!
”看到时候差点笑出声来,不由令人联想两人恋爱相处时的场景。
这也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曾经一起分享的音乐,曾经教开车,最喜欢的餐厅,罐装的咖啡,第二份带鱼,他跪下给她系鞋带,她喜欢的他的右脸。
“精彩的一天”中各种细节的流入和情感的微妙,让观者自然而然地感知到男女主人公往昔时光的画面感。
而这两个互为EX的临时“凑钱CP”组,在每遇到一位或一路人马后,误解和冷淡也消减一次,心也再次靠近一次。
在女商人那里弄到钱后,喜秀生气秉云的谄媚,却不忍好奇地询问他和女商人的关系,但又假装满不在乎;顺道前往昔日爱去餐厅,车里的斗嘴,喜秀争辩自己没有点第二份带鱼,后又心虚说自己不记得了,换来秉云的嬉笑(这个桥段真的甜哟);汉堡没吃成,给自己买冰淇淋却也买了想“堵住你嘴”的罐装咖啡;从酒吧女家中出来,她生气地质问“你难道没有伤心过吗”,却听到他边系鞋带边“表白”;和女同学夫妇拼完酒后,得知秉云也是无家可归,果断停了车说要放弃讨债,不想为难他;从表弟家出来,喜秀又为表弟说秉云不好而默默生气,怒其不争;去找秉云的侄女,刚进校门那会,隔阂其实已经消融的差不多了,两人都没有拒绝彼此有点亲近有点暧昧的互动;电车里的偷偷凝望,地铁的哭泣留白,到电影结尾处,谁都没有拆穿彼此的默契告别。
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爱情,有点复杂,也有点简单。
其实有很多细节可以看出,喜秀开的车肯定不是她的,比如:要把GPS藏起来,非常在意停车场的收费,不知道周六公共停车场并不免费。
秉云一开始也很疑惑,但很快就敏锐地察觉。
跪下系鞋带,默默地修好雨刷,递上甜甜的热饮,他用那看似轻浮戏谑的方式不露痕迹地表达着对喜秀的关心和爱。
秉云其实也认识不少人,三寸不烂之舌也是玩地溜,但自己穷困潦倒却不想动用这些关系,但为了她却可以去透支信任。
喜秀一上来好像咄咄逼人,但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内心却是敏感而细腻,她对他的关心却也总是憋着,不知如何表达。
两人取回被拖走的汽车后,秉云用风轻云淡的语调掩饰自己,引用所谓电影明星的话——“我们分开是因为我们真心相爱”。
最后两人就欠债金额的对话,貌似斤斤计较,却跟小情侣之间小打小闹,拌嘴吵架别无二致,有欠条就有再次重逢的可能。
所以欠条不像欠条,更像情书——“我发誓一定会尽快还给你!
”长镜头的运用是《精彩的一天》中最显著的电影语言,导演娴熟地调动机位既展示出生活化的道路街景和室内明暗转换,更不失构图的美感。
而镜头的远近或移动的变化也往往是故事情节的推进或人物心理活动的缩影和投射。
印象深刻的段落有:从大厦的屋顶90度俯拍,汽车沿着道路转弯并停住;喜秀在道路旁接到世美和妈妈的电话,而一辆巴士刚好驶过,车上坐着一起分享耳机听歌的情侣;发现曾经最喜欢的餐厅关门歇业后,两人怅然若失地沿着天桥行走,镜头捕捉的是两人一前一后在玻璃幕墙上的身影;秉云的表弟家,刚好赶上摩托车手聚会,镜头从崎岖街道的大全景一路跟随演员们的行进角度登上房顶;而后女主角独自暂别喧闹的party,走到房子后方晒太阳时则也是一个全景,而且这段导演也特意选择了留白,没有台词没有BGM;两人刚进秉云侄女学校的一段对话也是一个镜头一气呵成,让人感觉充满暖意和温情。
而除了镜头的调度,布鲁斯风的BGM在全片中都起着画龙点睛的妙用,在场景与场景切换时,人物心境逐渐变化时,轻柔舒缓的布鲁斯音乐总会适时地响起,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两位主演,全度妍和河正宇在《精彩的一天》中的表演同样是“精彩的”。
全度妍演活了这个倔强又心境五味陈杂的“喜秀”,台词并不多,几乎完全靠眼神和面部表情来诠释。
而导演给设计的,掩盖敏感内心的烟熏妆,也并没有影响全度妍的眼神戏码发挥,润物细无声地把控着人物。
当河正宇还不是糙叔的时候,他是话唠絮叨的暖男“赵秉云”。
看惯了糙叔在《柏林》和《暗杀》里的“帅的让人无法思考”,猛地一下转变画风居然十分的cute。
电影里一路嘚吧嘚吧,到了结尾再次相遇时,当他的着装不再孩子气,生活似乎也颇有起色,故作淡定地对喜秀说“我很想跟你聊聊天”,可是偷瞄女主角,还是盖不住满屏不正经的逗比味。
两人一冷一热的组合,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电影好似一杯别样风味的鸡尾酒。
关于电影的结尾,导演用精巧的道具设计,似乎也给出了隐约的结局:画面最后定格在一家小店的门牌处,英文的“赵家厨房”和“米酒”,韩国和西班牙的小国旗(道具组全5星好评),被秉云唠叨了一路的梦想看来是照进了现实。
而前一个镜头,挂着女式衣裳的房间里,欠条被小磁铁吸在冰箱上。
冰箱上还出现了一个上海豫园的纪念冰箱贴和东方明珠塔的门票(我真的观察了好久)。
而这些物品上方似乎是照片,但导演故意让它们位于镜头的边缘,看不清,却似乎昭示着女主角喜秀精彩的生活,她是一个人吗?
你猜?
<图片2>
先赞一下影后+影帝的黄金组合。
第一次看全度妍的电影应该是《快乐到死》,对于她热烈的表现有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没有落下她一部电影。
应该说全度妍不算是漂亮的,但是她有一种很特别的魅力,让人看到坚定。
她凭《秘阳》拿到戛纳最佳女主角,是韩国国宝级的演技派演员。
男主角是金基德御用男演员河正宇,看起来不温不火的他,总是能把一些灰色情绪表现得恰到好处。
全片一气呵成,几乎达到了一镜到底的效果。
情节变化微妙且出人意料,在这个大家谁都知道导演在想什么的烂电影时代,给一点合情合理的意料之外,就是一个很美好的礼物。
影片记录了一个女人向前男友要回350万,男人到处筹钱的一天。
一开始,对这个前男友很没好感,甚至还拿女主车里的戒烟糖讨好一个公司的女董事长,态度之低贱,让人厌恶。
但是,随着他找的人越来越多,男主角的真实状况逐一展开。
这个偶有谎话,油腔滑调、喋喋不休的男人,好像出现了一些与他的表现正相反的东西。
那些微小的细节,以及途中女主角情绪的每一次变化都非常有趣。
这个男人,玲珑八面,认识各行各业的女人,从离婚的单身母亲、夜总会的吧台女到公司董事长……她们都对他很好,正像他对她们一样,除了暧昧和细心的照顾。
他们彼此在某个瞬间,流露出的一丝真情实意,是恩情的来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微不至”的男人,却孑然一身。
无论是学妹,还前女友、老婆都离他而去,只剩下他一个人面对事业失败、家庭破裂,甚至连个栖身之地都没有,随身带着一些日用品流落街头。
也是这样的他,无论是对前来讨债的前女友,还是对在家庭聚会里揭他伤疤的表兄弟都毫无怨言。
女主角曾经在大厦门口质问:你就没有感到伤心过吗?
他说:有,当你说要离开我的时候,我发现你比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看起来更幸福。
把悲伤留给自己的人,正是因为如此,他更要若无其事,更珍惜和每个人的相逢,用自己的一份真诚去对待别人。
影片从头至尾都没有详细地交待他们之前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恋情,又是因为什么离开,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最终选择不再相信他,并开始和别的男人重新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没有影响她对前男友的定论。
她那么坚决地想要回那350万,真的是完完全全的讨债——人情和钱财,一并把生活的不顺遂和对他的失望全全还给他。
就算在最后了解他的遭遇,看着他的背影,开车离开。
结束的终归是结束了,有些人或事就算是重新认识,仍无法改变已经交叉的轨迹。
但至少因为这一天,他们互相有了点新的认知,心里留了一份确定的温暖,就算从此不再亲密,也可以成为在他困难时付出一己之力的那个人——和这一天碰到的每个倾囊相助的女人一样——信任他,并在需要时给予自己的那份爱。
今年一月初,馆长在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渣男的真情,真情的渣男》。
文中讨论了两类渣男,一类是虚情假意的,一类是情真意切的。
隔了这么久再回头看一下,感觉写得挺不错。
韩国电影《精彩的一天》是一部节奏恰当,细致充分的爱情片,不过里面的男主人公却是一个疑似“渣男”的存在。
为何是“疑似”?
众所周知,“渣男”是一个不好鉴别的物种,大概仅次于“渣女”。
年过三十却一事无成的赵秉云突然被前女友金喜秀找到。
当赵秉云大为欣喜时,他却失望地发现前女友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要债。
那是分手前赵秉云向女友借的350万韩元(按今天的中韩汇率折算,大约2万人民币)。
为了了清这笔不大不小的债务,这对前男女朋友开始了为期一天的凑钱之旅,由金喜秀开车载着赵秉云去一笔笔地凑足这笔欠款。
假使我们简单地浏览一下本片简介,难免会觉得狗血。
然而这部电影的气韵比较独特,它是一部富有文艺气质的片子,在内容上也足以成为一本帮我们思考恋爱的教材。
影片中,赵秉云为了凑足350万的款数,前后共借了七次。
除了一次向表弟借钱之外,其它六次都是向女性朋友借的。
这六位女性朋友中,有企业女强人、有赵秉云当滑雪教练时的女学生、有夜场公主、有大学时期的女友、有餐馆老板娘、有单亲妈妈。
假设你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男性,我们在直觉上会不会怀疑他私生活混乱,乱搞男女关系?
片中,早在前女友看到赵秉云找女强人借到钱时,她便已经这样认为了,好像根本不用后面五位女士登场增加砝码。
看到前男友暖别的女人,前女友就算不爱了,也会酸溜溜。
然而,通篇看下来,观众又会发现赵秉云只是一个渣男嫌疑犯,他并不是一个仅靠下半身思考的坏男人。
“年过三十”和“一事无成”这两句话就足以开启一个人的中年危机。
但我们好像从没有在赵秉云身上看到过危机感,哪怕是贫无立锥,哪怕是身边人屡屡嘲讽,他都能换一个角度考量情形,从而找到积极的一面。
也许有人并不赞成这样的处事原则,但当人在下风时,不这样还能如何?
而且赵秉云还不是被动地采取鸵鸟政策,他是真心珍惜着身边的一切。
当然,他不是木石,他也曾经深深地难过,那是在一年前,金喜秀向他提出分手时。
他一直认为金喜秀和自己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但他没想到,在金喜秀和自己提出分手并将同别人完婚时,她表现得更幸福。
赵秉云选择放手,理由也很俗套:他希望自己心爱的人更幸福,即使需要为此吞下所有的委屈与不甘。
成就赵秉云这样性格的,主要就是那些伤害过他的人。
所以,哪怕所有旁观者嫌弃赵秉云不求上进都可以,唯独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不行。
“赵秉云”是一个比较考验演技的角色,这个单纯善良的大男孩稍不注意就会变得油腻或直接变成“中央空调”,个中分寸被演员河正宇把握得很准。
看过原片的我们不妨做个头脑风暴,把咱们喜欢或不喜欢的国内男演员代入到这个角色中,看看会出现怎样的场景。
赵秉云是一个很典型的文艺青年,他有多项特长,如高尔夫、如滑雪、如品酒;他有很多细节上的讲究,如对马术的理解、如对咖啡的感受、如对正餐的定义。
与此同时,他还善于交际,能设身处地地为身边人着想,爱和人打招呼,有很多活泼的小动作,这简直是一个随时能散发阳光的角色。
需要说明,影片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小动作不是演员河正宇的,而是角色赵秉云的。
关于这一点,多看几部河正宇的电影就能知道。
与赵秉云对比,金喜秀是一个很善于保护自己的姑娘,她曾经被赵秉云追求到,但她又能在赵秉云不顺时决然离开。
而当另嫁他人时,她也能在“他人”不顺时转身而去。
我希望读者能不急着对金喜秀下定论,人活一世,向己不为私。
金喜秀只是做得不够温情,但我相信她在这两次分手的当口,都是确实不爱对方了。
谁也不能强迫一个女人嫁给她不爱的男人。
在电影的后段,金喜秀对赵秉云讲出了此行的真实目的,其实她本也没准备钱不到手誓不罢休,她只是想来骂赵秉云一顿,骂完就彻底将赵秉云驱逐出自己的世界。
听了这话的赵秉云,也只是笑着告饶。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设定。
我们知道,当时的金喜秀过得并不好,她为结婚而辞职,而又没结成婚。
人在难过时,会有不止一种方式排遣,但她却找回了赵秉云——尽管想着只是为了骂他一顿——虽然当时的喜秀没想过鸳梦重温,但潜意识里,她仍把秉云当成了自己最需要的人。
照此看,那笔款子只是个理由。
而一部电影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开场冰冷烦躁的金喜秀一步步被赵秉云温暖过来。
刚开始金喜秀尽力保护着自己,下车前都要把自己的导航仪拆下来藏好,不和赵秉云同座,选择AA制,一路上得理不让人不容争辩,一直没给前男友好气。
但是还有一些细节告诉我们,她并没有忘记赵秉云,比如她记得他最爱喝的饮料,她记得他们一起去过的小餐馆,她接受他给她绑鞋带,她不愿坐视他被人嘲讽。
这些细节都为我们解读这个故事的结局提供了乐观的线索。
人间的故事为什么可以生生不息地出现?
也许就是因为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会产生千万种情绪的配色。
我有理由怀疑,在二人分手之前,喜秀并未真的了解秉云就坠入了爱河,那是盲目的爱情,美而短。
在一年令人惆怅的经历后,她隐隐中又给了自己一次接触秉云的机会,这一次她才真的了解了男友。
有两处细节可以放在一起来看,当赵秉云带着金喜秀去表弟家借钱时,表弟妹说金喜秀和赵秉云不般配。
这个细节可以讲两点,一是当时气哼哼的金喜秀确实和当时无所事事的赵秉云不般配;二是金喜秀听了这话,连忙否认自己和赵秉云的关系,表示她还是不喜欢赵秉云今日的所作所为。
另一处细节在此之后,当二人去接秉云朋友的女儿时,人小鬼大的小女孩问金喜秀是不是和秉云舅舅在一起很累,喜秀默认。
这一前(否认)一后(默认)的表现,其实暗示了喜秀对秉云的接受。
看似漫无目的的秉云也并非真是个大个子的男孩,他也有成熟的判断和现实的目标,他知道要善待身边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人。
他不是一捧水,随着容器的形状变化自己;他是一束阳光,愿意拥抱各样姿势的落寞者。
在影片结尾,导演并没有给出重归于好的俗套收场,这是个尊重选题的安排。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精彩的一天”,片中只需要表现合理可信的日常精彩,而非白日梦。
但也并不是说秉云没有希望再次牵手喜秀。
片尾处,秉云提着自己的行李走在夜路上,喜秀在远处看着他。
秉云当时路过了一个西班牙酒的促销摊位,他喝了一点酒,然后和善地和销售小姐攀谈起来。
在之前,秉云有意无意地提到过自己的目标是开一家西班牙米酒店,而这个安排就是告诉喜秀和观众,他这个目标不是虚言。
面对理想时,秉云并未夸夸其谈。
而喜秀的驾车离去和那时的微笑,就表明她恢复了对秉云的信任。
这个结尾是开放的,两人没有在一起,但也不能说喜秀放弃了秉云。
因为这一天的经历,她重新回忆了两人的曾经,也重新认识了这个温暖的男人,这精彩的一天结束之后,一切又有了一个更新更阳光的开始。
喜秀冰箱上贴着的秉云新借据,一家像模像样的西班牙米酒店,都是这个新开始的证明。
有了这一天的精彩,相信一切都有可能。
看完了李胤基导演的《男和女》,再翻来看他的这部差不多十年前的老片。
女主角依旧是全度妍,男主角则是另一个当红演技派,俗称面瘫糙叔的河正宇。
那时候的河正宇还不到而立年华,白白净净的脸蛋绝不像这几年接的片,每个角色都那么苦海深仇,那么灰头灰脸,那么伤痕累累。
反倒是全度妍妆化得极深,虽说是十年前的人儿,但看起来更老相。
大概是剧情需要,一袭凌厉的短发,紧锁深眉。
瘦瘦的身体裹在深黑的高领毛衣里,一副郁闷幽怨的模样。
先说说人生三大乐事,大家耳熟能详的。
“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戏说三大悲事,那就是俗称的乐极生悲。
他乡遇故知(讨债的),金榜题名时(同名同姓),洞房花烛夜(石女)。
久违遇故知,前任来讨债,故事的设定很有意思。
既然恩断义绝,俩人你侬我侬时欠下的债,就成了刺眼的麦芒。
按牌面来说,这种讨不到钱的悲事,各种尴尬和奚落不可避免。
一开始的确是朝着这方面去发展,两人的久别重逢的难堪和冰冷,和全度妍的眼线一样深邃晦暗,拒人千里之外。
但剧情随着话唠男主的嬉皮笑脸加旧情攻势,却意外的愈发有趣,背景的爵士乐也打破了难堪的沉默,开始轻快调皮起来。
我这里没有钱,但我现在想办法找人去借来还你。
这种临急抱佛脚,拆东墙补西墙的伎俩好使么,女主大概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他在众人面前孙子一样的出丑。
一个又一个的新债主出场了,她冷眼看戏。
从“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的不屑厌恶,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惊讶反思,最后竟产生了“仗义每多屠狗辈”的真情触动。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人说酒品见人品,没错,那是从你内心自律的角度。
那什么是检验人品的最好标准?
答案是问人借钱。
谭咏麟的《朋友》唱的好,第一句歌词就是“人生如梦,朋友如雾”。
那借钱就是人生里的一阵狂风,能吹散你的雾,吹醒你的梦。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锦上添花的借钱那叫融资,雪中送炭的借钱那叫救命。
世间最难的事莫过于救命钱,能借的都是莫逆之交。
男主角一方电话,八方支援。
从停车场邂逅的点头之交,商社的老板,同样潦倒的单亲妈妈,到旧爱的现任老公…债主一个比一个真诚,借钱的时候甚至还带着几分感激,仿佛终于等到我们返恩的一天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人愕然又迷糊。
他是我认识的那个前任吗,曾偏执的认为,这不过是他油嘴滑舌的假象。
但从和别人的接触谈话里,那张玩世不恭的脸似乎只是一张面具,他浪子一样的心里藏着密密麻麻的烈爱伤痕。
正如崇拜的偶像一样,对敌人和困难强悍,留给观众却是腼腆的笑脸和无尽的温柔。
这么好的男人,对他的爱是如何消失的呢。
剧中并没有透露,这份欲说还休让人好奇,亦让人惋惜。
大概是因为他的无力,为爱而放手吧,大概是因为自己的自私吧,大概是因为生不逢时的金融风暴吧,大概是因为是水瓶座吧。
爱像浮云,来了去,聚了散。
情或债,她不晓得今天来讨的究竟是什么。
一天的讨债路程听起来很短,似乎又很漫长。
经历了来往如镜的朋友,他的人生轨迹慢慢在她眼前再现,那些真挚的话语犹在耳旁,她不由的需要重新度视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几个小细节勾勒得很妙,从一开始步步为营,话不投机半句多,日防夜防的连个导航仪都要拿下车,带他去吃最讨厌的汉堡,让他掏腰包,让他难堪的感情抵触;到慢慢若有所悟,心里渐渐掀起了涟漪,涌现了一丝暖流。
他似乎还记得她的喜好,喝的绿茶,听的音乐,分手时眼神里透露的欲言又止,过往的一切。
于是又买了一罐咖啡给他,这是冰释前嫌的前兆。
直到周围无人的一刻,她喃喃自语的说出,我还没有结婚。
一丝一毫,都是放下防备,心被融化的痕迹。
导演能把这么平淡无奇的一天,不需要注入煽情的故事又让人回味,功力可见一斑。
两位演技派的演员也发挥的很出色,许多小动作很用心,一颦一笑,一抬眉一抿嘴都是戏。
有几个镜头很让人有共鸣感。
窗外落日斜下,余晖如血。
男人碎碎念着对偶像的崇拜,字里行间隐约透着往日的坎坷曲折,好似自述心声。
两人在电车的门边各据一隅,相视无言,女人沉默半晌,忽然悲从心来泪如泉涌,哭的无声,却让人动容。
命运多爱弄人,生活就是这么不容易。
说的人将生活的沉重形容得轻描淡写,听的却在心里重现了无数往事,翻起了惊涛骇浪。
也许你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这份共鸣。
《男与女》的最终结局和这里,好像是一对姐妹篇。
同样是没有选择停留,驾车远去。
《男和女》在心里留下的是苦涩的眼泪,《精彩的一天》却好像那一颗戒烟糖,记忆的余味里透着一抹甘甜,划上了女人的嘴角。
除非有明确的暗示,否则开场长镜头的片子都不轻松。
本片开场3分钟的长镜头,女主角连正脸都没露,明示这不是个愉快的开始。
我甚至都觉得自己又要进一个文艺片的坑了。
我真的很烦绝大多数文艺片:自己故事讲不清,把锅甩给观众看着受罪,给差评就成了不懂艺术。
故事是这样的:喜秀向前男友秉云讨之前借出的350万韩元,秉云拿不出,就带着喜秀去找自己过去的历届女友拆兑借钱,最终还上了大部分。
像所有老赖一样,秉云一开始哭穷(随着剧情发展发现他是真穷),被喜秀一句话反驳。
但显然秉云自己确实没这么多钱,个人信誉也不存在,怎么办呢?
只能拿喜秀这个新面孔炒作融资了。
拆东墙补西墙,秉云借钱的对象还是女人。
但钱不可能白得来。
牺牲的是尊严或者面子。
所以,不会给喜秀背什么好锅。
想想也知道在女人身上的大麻烦会是哪几种。
借钱也不是一帆风顺。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所幸还是收获颇丰。
女总裁给了100万。
酒吧女给了70万。
连离异的单身妈妈也给了40万。
车站售票员没给钱,我只是觉得这个漂亮所以要截个图。
>3<
而借钱只是电影两条主线之一。
另一条线是感情。
在借钱的这一天里,喜秀发现自己第一次进入这个ex真正的生活,也重新认识了这个ex。
秉云真的很讨女人喜欢,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女人都能聊的来。
原因么,在和女总裁的对话中可见一斑。
出生自带把妹天赋:每说一句话增加好感5%,可以叠加20次,持续到约会结束。
大学女同学在老公身边说梦话念叨的都是秉云。
(如此尴尬的情况当然也没忘趁机再借30万)
连秉云的表弟媳妇评价起来都偏向秉云。
女人知道男人花心,所以要的也只是那几分钟的真心就好。
秉云就可以把这几分钟的真心真正做到位,其实就这么简单。
即使穷,也仍然真诚,即使喜秀已经想放弃了,秉云仍然坚持拉着她能还多少还多少。
哭穷也不是托辞,确实连住处都没有定所。
虽说是拿喜秀做借口,也确实是一步一步的从自己的朋友身上借钱实实在在的还给喜秀。
包括搭上自己的自尊。
(换来90万)
即使落魄到这个地步,仍然有自己的梦想。
就这样一天下来,350万竟然还上了300万,就讨债这个主题来说,已经算是个good ending了。
不仅如此,喜秀对秉云的感情也发生了变化:相比那么多心甘情愿帮助秉云的女人,相比生活拮据还拿钱出来的单身妈妈,她简直觉得自己逼人太甚了。
虽然肯定不可能复合,但其实,自己也没有看错人嘛。
从喜秀脸上的喜悦来看,good ending俨然成为happy ending了。
全度妍在本片中的形象,基本上就和赵涛在自己先生电影里的差不多,衣服就不提了,发型让脸型的缺陷一览无遗。
连妆都那么挫。
然而,为了艺术自毁形象是一回事,能恰到好处的扮low才是有技术含量的体现。
所以,穿的土、说方言,从提升演技的角度来说只能摊手耸肩。
把小事情讲精彩要比堆砌明星道具难的多。
某种意义上,电影其实和餐饮很类似,真正体现功力的都是家常小菜。
因为小品的容错率低得多,对表演分寸的要求也高得多。
所以小品作品拍不好的人,给他们大片一样拍不好。
于是这种轻松自然的电影,大陆是看不到人拍好的。
从东方演员的演技角度说,全度妍在我心目中是超越演员的存在。
只有从她的嘴里说出的韩语我听起来才舒服。
她这种五官组合的好处是,只要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就很容易优雅知性。
缺点是精力稍微跟不上就特别显出疲态,化浓妆也盖不住。
不化妆就更别提……
即使是挫到这种地步的妆,全度妍的这种眼神,我也完全没有抵抗力。
风情、韵味,都在里面。
演员真的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电影的水准。
一个全度妍,就可以秒掉中国所有还没老到过了生育年龄的女演员。
中国大陆绝大多数目前还活跃在荧幕上的女演员都有装的成分,无论名气大小。
在我心目中的中国女演员里最不装的是潘虹那一类,这一届演员们在大陆如果不装嫩搏出位,就只能演各种妈。
反而大陆男演员里面不装的真很有一些。
我觉得部分原因可能在于,中国男人更热衷给女人装出来的那一面买单,比如,煤老板在台下送大花篮,宝宝们看直播送樱花雨。
欢迎关注咱的公众号“卫嘴冲克子”或搜索“卫嘴冲克子”关注微博
导演有很多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可能是故意为之吧。
女主角的生活到底怎么样,男主角为什么会到现在这样落魄,他是怎么帮助那些女人的。
导演可能想让我们自己取揣测,但是我看了几个影评,也没有发现理解的人。
可能我们的境界没有导演那么高深,理解不了导演的用意。
但是无疑,导演想表现的男主角是一个善良的好人,片中的倒闭的饮食店老板娘,其实就是跟男主角一样善良的人。
男主得知饮食店倒闭的时候还在说这个店怎么会倒闭了呢,阿姨人那么好,都不是为了钱开店,但是这样的人就应该赚钱。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我本以为男主的女同学,带着孩子第二次的出现,并且男主不在的情况下,她会把男主角的故事说给女主角听的,但实际上并没有。
她只是升华了一下男主的形象。
让女主或者观众揣测到男主以前是一个什么的人。
这部片子给我个人的感觉有点像《志明与春娇》,故事都是因为一段男女感情开始的。
片子中一直有着轻快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并且片子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的。
男女之间的情感不是原本女主想象的那么简单,她以前并没有真正了解过男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以为男主是一个无赖一样的人,肯定不会有钱,只是想借这个讨债的机会臭骂一顿,解解气,缓解自己的情绪的。
但是没想到了解到了男主最真实的一面。
还有就是,最后女主也并没有决定跟男主再续前缘,虽然男主是那样一个好男人。
因为男女的情感就是这样。
并不是说对方的性格品性好就一定适合自己。
片中也提到,男主哥哥老婆对女主说:你是水瓶座吧,你跟男主不合适。
写到这里我觉得,导演的目的应该是想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种种无奈吧。
误解、理解、选择、犯错、离开还是相互扶持等等一段感情中必然会有的阶段。
最近在补河正宇的电影,难以想象这是和《追击者》基本同期电影,小河叔塑造了一个和《追击者》中的变态杀手池英民截然不同的角色,貌似什么都不在乎还爱叨逼叨的赵秉云。
故事开始,很难看出这一天怎么就精彩了,简直是无聊的一天,但是看到最后,夜幕降临,漫长的一天细碎不顺,却又浪漫温馨。
赵秉云这样的人设充满正能量,作为朋友应该是很幸运的,在困难的时候他总会帮一把。
但作为情人,会让人很没安全感。
对每个人都付出真心,不为任何事所伤,很难看清他的心。
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女主最后明明动了情却仍旧选择离开。
看电影时有那么一瞬间想起了一个曾经很喜欢的人,我们还是朋友,但不可能在一起,看完这部电影,想想也就释然了。
故事的开头,女主角满脸怨气地去找男主角,张口就是让他还钱。
但你一下子就知道他们的关系并非债务关系那么简单,不然女主不会有那满到都快溢出来却又无处发泄的怨气。
男主越是嬉皮笑脸,套近乎似的地想要和她聊天,她就越生气,他怎么可以这么轻松地和我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
他都没有一点歉疚之情吗?
男主答应还钱,但他没有钱,要去借。
紧接着你会发现,男主似乎和他身边的每个女人关系都很好,女主在旁边看着他和一路碰上的各种女人们亲切地说话, 一脸的鄙夷和不屑。
这一天里,女主载着男主东奔西跑,男主就靠着他的女性朋友圈筹钱还给女主。
女主是用怨恨把自己武装好了来找男主的, 男主说什么她都不理,到了目的地,找到收费更便宜地方停好车,她连导航仪都要收起来。
这时候的女主不相信男主,也对一切都怀有戒心。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女主渐渐发现男主生活得那么卑微,着实让她感到可怜。
他把女主车上的戒烟糖送给女企业家,他在女主和酒家女对骂后向两人跪下,他还在堂哥向他的朋友们说自己这个堂弟把家产都败光了后问大家要不要加点烤肉。
在这些尴尬的时刻他都没法扭头就走,他是来借钱的,借钱还给身旁的女主。
女主有好几次问男主,你都没有自尊心吗?
你可曾伤心过?
从酒家女的高级公寓里出来,男女主角有这样一段对话,男主当时说的是酒家女,但后面你会发现原来他说的是自己。
男:别担心,她不会被你的话伤着的。
女:你怎么知道她的感受?
男:她经历过很多,是个坚强的女孩。
女:那不表示她的感情从不会被伤害。
男:我的意思是她已经习惯了。
经过一天的相处,女主终于放下了她对男主的戒心和不信任。
比如她把车停在校门口,问男主这里能不能停车,男主说能,她就没有犹豫地锁了车,包放车里,连导航也没有收。
结果,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车被拖走了。
后来他们就去取车。
在地铁上,男主看到一个搏击手的广告,六十亿分之一世界最强男即将到来(笑)。
他兴奋地给女主讲起他和这个搏击手之间的故事。
他说他过去从不喜欢格斗,但有一天在电视上偶然看到这个搏击手,看上去就像邻居大叔,在台上等待的时候很腼腆,但比赛开始时就完全变了,他说他从没见过像这样的选手,场内不可战胜,场外乐于助人,就像超人一样。
他还说他梦到了这个选手,给了他不小的鼓励。
女主撇着头看着窗外,不去看手舞足蹈絮絮叨叨的男主,但她听着听着哭了起来。
大概她是在想,反观她和男主,都是在这世上卑微而辛苦地生活着的可怜虫吧。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电影的结局会是怎样,他们会再在一起吗? 可女主还是认定了男主“认真不适合你,开玩笑更适合你”,即使他们重新回到恋人的关系,男主还是那个“受女人欢迎”的男人。
毕竟这是一个讨债的故事,到最后,女主说什么也不要那二十万, 单亲母亲问:“你不是急需要钱吗?
”她说是,但……也没有再说下去,就是不要了。
钱,可以讨回来;情,恐怕是讨不回来的。
男女主角分别的时候,女主那么不舍,但也没有别的选择。
故事讲的是情,却巧妙地用钱作为载体来推进。
另外,好的故事其实都至少有两个故事在发生,一个是你看到的,还有一个是暗藏的。
这个故事背后的另一个故事就是男女主角的恋情,你不知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但你能感受到它。
全度妍和河正宇,质量保证,是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第一次看李润基导演的电影,着实惊喜,他怎么那么懂女人的心思。
没想到会为韩国电影写点什么,我看电影只看故事结构和创意是否能入自己的法眼。
买碟的时候被故事简介吸引了,心想这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
电影被导演徐徐的看似不经意的展开,所以故意设计了赌场外那毫无亮色和诸多似乎与故事无关的场景情节。
直到女主人公在赌场里找到欠了她350万韩元的跟自己同样穷困的前男友,愤怒被激发出来,她大吼前男友的名字,还钱。
于是故事开始了,在城市中的马路、楼宇、饭店、住宅的变换当中前男友带着她开始了筹钱之旅,影片结尾很有点意思,尽管契科夫说电影小说的开头结尾都是骗人的。
但配着那让人舒服的爵士,完美的一天就这么结束,总会留下了很多遐想。
为了那段爵士乐和电影画面的交融,我时常会把影片的结尾反复的播放,到那个冰箱上贴着的欠条停止。
这是个温馨的故事,毕竟经济危机来了,人们需要这个。
结构立意都不算太出彩的电影却让我欲罢不能,原声跟电影画面很配,查了资料是个从美国归来的韩国乐队谱写的。
喜欢上这部电影的一半的原因是源于电影的配乐。
至于演员导演不再赘述,在网路发达的时代,也许您知道的比我还要多。
看过
看了一半,平平淡淡
太拖沓了吧
没啥意思,挺无聊的剧情,很平淡,前面1.5倍速后面2倍速看完的,女主找男主要债,男主跟女主以前是情侣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分手,然后男主没有现钱还给女主,就带着女主到处跟别人去借钱来还给女主。结局也没有说啥,虽然两人好像有了些旧情复燃的感觉但是电影戛然而止了,所以好像讲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讲
无聊,欣赏不来。
弃。一点都不精彩!男主设定我吐了...河正宇和全度妍搭档本来有期待,可惜剧本啊,唉。
有趣。
3.5
河正宇
有公路片的感觉,一连串短暂的相遇与别离。明明说不上愉快的事,看起来却很轻松有趣,一来大概是配乐的感化力,二来必然是小河那个角色的魅力——太真实了,似乎有认识的什么人的影子。
挺细腻的片子
看着看着就烦了。
小情绪很多的爱情片 但是故事并不吸引人 借钱还钱的一整天 对于男女主可能重温旧情就是精彩 对于戏外的观众来说还是有点无趣了 =-=
全度妍撑起了全部,河正宇那是还年轻。
小格局的电影,虽说导演尽力在表现主人公的梦想什么的,但其实我看到还是一个吃喝骗赌的痞子。女主也很不讨喜。。
女人找前男友讨债然后拉着男人找各位女性朋友众筹的故事,和一般电影走向不太同,感觉李润基也是个颇有趣味的导演。彼时画着烟熏妆的全度妍不如今时这么讨喜,河正宇也还顶着金基德御用的光芒,演一个不太正经的loser倒是入木三分。
各位要是遇到赵秉云,还是有多远离多远吧。
喜欢两个演员,不喜欢这种调调,半个小时没一点喜剧效果,弃。
如果导演在一天向女人展示了他的善良,那过去谈恋爱的日子中,她又明白他多少??失败的恋爱者。
节奏也太慢了,也没什么核心的剧情,感觉就像一部无聊的法国电影,男主的性格确实招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