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岛哲也的喜欢大概已经超越片子该有的水准了,这几乎是一个私心满满的评分。
虽说如此,我还是必须承认,这大概是中岛导演的片子里最中岛的一部,他玩得过火了,但我也看得开心。
《帕高与魔法绘本》不似松子一般那样有一条清楚的脉络,也不如告白那样从多个角度叙事使故事逐渐丰满,更不如下妻物语那样专注于一个确定而又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主题。
《帕高与魔法绘本》几乎不是在讲故事,而更像是在对一个想法进行故事的安排。
在这里,不是想法服务于故事,而是故事服务于想法。
也许从一开始,中岛就没打算好好去讲这个故事。
对于他来说,有比故事更重要的东西。
在片子里,老爷子想住进女孩的心里,想在女孩的记忆之外留下些东西;而女孩也确实,在他的记忆之外,把老爷子给记了下来。
这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段剧情让我想起spec里的濑文的经历。
濑文被擅改了记忆之后,靠自身的意志又全部记了回来。
濑文说这是因为他的记忆是靠身体去记得的。
也就是说,有什么东西是先于记忆,且唤起记忆的。
我不想用什么心理学的知识去看待这样的问题,这样做只会让故事变得无趣。
我想顺着中岛的思路去猜测。
或许中岛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五个字,从现在开始;或者一个词,now。
在这所病院里住着各式各样奇怪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即是每个人都拥有过往不同的记忆,大多是创伤。
这些人的矛盾出在他们的过往记忆与现在处境的对比上;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坐在医院椅子上浪费生命的人,更像一个囚禁在记忆中的人。
这个医院里唯一不受制于记忆的就是小女孩。
女孩患了一种罕见的失忆症,致使她的每一天都是新生。
她可以忘记自己在这家病院里虚度的日子,而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日子的第二天早晨。
她的过往没有痛苦,或者说没有如此长时间的痛苦。
这几乎是一种残酷的对比:大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涉及痛苦并试图从中捞取幸福,而小女孩则是两手空空去迎接这一切。
大人们早已忘记如何从头开始获取幸福了,一味地囚禁在自身过去的光环里,无意识地认定自己的幸福的方式只能是过去的那种,而不是重新去寻找出路。
无论是童星也好,创建公司的社长也罢;无论是人妖还是被猴子打伤的青年,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幸福或许该从现在开始寻找也不迟。
而小女孩正是来告诉他们这一点的。
社长是最早察觉到这一点的人,也正因如此,他总是陪伴在小女孩身边。
对他来说,对这整个故事来说,他的过往好像忽然变得不再重要了。
而或许社长此刻获得的幸福,超越了以往年月所获得的总和,这是一个既残忍又美好的真理:幸福不与时间成正比。
有些东西付出再多的时间收获都很少,而最值得拥有的东西可能一直在身边却不自知。
我本来不打算针对情节分析这么多,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更重要的是情绪的带动,和想法的共鸣。
我不建议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太多,尽情去感受就好了。
因为对于中岛来说,这部片子必定也是玩票性质,乱来的剧情和安排,脏兮兮的童话感,夸张的表演,中岛在这次将这些特色都发挥到了极致。
我几乎要以为他把观众都舍弃了,仅仅只想拍给自己看。
所以我才说,这是最中岛的片子。
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即使没有任何感想,这部片子也是成功的。
原本以为是个温情的老人和小孩的友情片没想到变成花花绿绿的乱戏看不懂也不明白故事到底想表达什么主题估计小孩子看了也有许多疑问刺眼的很
这部戏以童话风格讲诉了11个人的故事,成人与儿童、失忆与记忆、幻想与现实、虚假与真实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响了11个不凡的人生赞歌。
中岛哲也导演的电影一向是独树一帜,从《下妻物语》到《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奠定了他影坛一个导演奇葩的地位(长的就很奇葩),而《帕高与魔法绘本》和《告白》更是为他走向成功铺满了金碧辉煌。
《帕高与魔法绘本》应该是最近几年不多见的荒诞剧,虽说是荒诞剧,其实内容一点也不荒诞,而是十分充实,可以在人们娱乐过后,还能触动观影者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我就是在这部剧里获益匪浅。
之前听说过这部影片,因为别人说无厘头,我很受不了无厘头,就没去关注。
直到昨天才看完整部影片,真是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脚,里面的11个人都对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是役所广司扮演的大贯,一向孤独行事,看不起同医院的病人,肆意践踏弱小的生命的他,孤高地与心脏病缠斗,直到他遇到小女孩帕高。
看起来是只小狗的名字的帕高面对大贯的排斥,很随意地坐在了地上看自己的书,捡到了大贯的象征成功的纯金打火机。
但在第二天,一切都变了,内心愧疚大贯痛哭流涕,反省着、自责着,决定用自己仅剩的生命照亮帕高的每一天,即使每一天都是重复的。
成人与儿童之间的隔阂慢慢融逝,成人放下了自己的自尊心,儿童永远保持那抹灿烂的笑容,每天重复的童话就此演绎。
孤独的大贯不再孤独,也不再为自己公司的事儿操劳,一心一意地为这个曾经伤害过的女孩填补着生命的空缺,使她在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欢乐。
威尔逊•凌香扮演的帕高,在经历7岁那年的车祸以后,每天都过着同样的生活。
漫长的生命中一直过着7岁的生日,一直抱这一本妈妈给她的生日礼物,重复着,重复着,一直遇到大贯。
这个剧情让我想到了93年的电影《土拨鼠之日》,每天都播报土拨鼠庆典的菲尔无论怎样选择度过今日,到明日都是重复的起点,每天面对着同样的事,同样的心情,同样的命运,最主要的是看你对待千篇一律生活的态度。
(跑偏了)现代城市两点一线的生活和今日明日有何区别?
但有的人碌碌无为,极端消沉;有的人却平步青云,积极向上。
这都是取决于深藏躯体之中的本心,心有多宽,天就有多大。
小聪扮演的室町是一个昔日童星无法成为成人演员要放弃自己生命的角色。
他抱怨男生为什么20岁就变了一个样,开始留胡子,就无法再扮可爱。
回忆虚假的影像包裹着他,不愿面对现实,不愿相信自己,不愿走出可爱的怪圈。
内心极度自卑的他几度自杀未果,还连累了消防员泷田。
他在过去美好和现实的残酷中决绝,极端的心理导致他走向极端,而且还破口大骂成天照顾他的玉子。
若不是玉子的吐露真言,那他永远也不知道在成人躯壳下的他还有人为他守护真心。
就是这份真心给了他重新演绎的力量,一贯扮可爱的他最后诠释了一个罪恶的“坏蛋”(出自帕高之口)。
这是一份突破,更是重拾信心的一份宝贵的财富。
当一个人陷入极端的怪圈时,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在怪圈当中游离不前蒙蔽双眼,要看到互爱的友情,真挚的爱情,温暖的亲情在背后永远支持着自己。
国村隼扮演的是一个人妖木之元,这和我以前看到的隼爷爷真是大相径庭,隼爷爷把这个角色诠释地相当到位,真是把一个人妖演活了!
(措辞讲究着看吧)剧中的他可不是那些偏执的妈妈桑,而演出了一个爱女儿的父亲、呵护生命的凡人、热心肠的好人、喜欢偷听别人讲话爱神神叨叨的大妈、疯狂痴迷翁倩玉的人妖。
作为一个人妖,他并不自己的选择后悔,在别人辱骂指责时会挺身而出,为自己辩解。
是啊,人妖也是人啊,也有自己的一片空间。
那些选择当人妖的人都有着自己的理由,作为旁人是不能对其加以自我的指责的。
人妖应该也算是一个弱势群体,我真的很佩服那些面对完众人的狂风暴雨之后依旧明媚地生活的人妖的内心的强大,快乐的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饿,写太多人妖了,可以跳过) 阿部隆史真是在这部剧里让我眼前一亮啊!
他饰演的怪人“堀米”厌恶人类,认为人们都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彼此倾轧,互相斗争。
他甘愿做一枚田螺,也不愿做虚伪的人类。
这是一个典型的自然主义者。
和室町一样,他也太过于极端了,但是他活得很开心。
他有一颗热心肠,喜欢随时帮助别人,设置搞怪的求救按钮,自己没有角色而制造角色为了让帕高开心。
从这可以看出他排斥的是人类中黑暗丑陋的一面,而是向往美好纯洁的人生。
是因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本心,才会道出那样的言论,本性使然的他依旧会去做人类所做的事,难道一颗田螺能在别人受困难时,听到求救按钮的信号第一时间出现在面前吗?
(虽然都是帮倒忙) 土屋安娜饰演的玉子是室町的暗恋者,扭曲的家庭扭曲了她的人生和外貌,但扭曲不了的是她对室町的一片真心。
外表刚强的她其实内心是很柔弱的(我认为),她那些强硬的态度是在对自己的伪装。
因为伪装的太好,所以失去的太多,但庆幸的是她没有失去对室町的初心,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也是了结心中长达数十年的情结。
加濑亮和小池荣子演的是一对夫妻——浩一和雅美。
浩一是大贯的侄儿,性格懦弱,但本性善良,傻的可爱。
而雅美是个超级财迷,成天幻想着做社长夫人,只会在大贯面前卑躬屈漆,对待其他人则是一种盛世凌人,暴虐着自己的老公。
这对情侣应该是反应现实生活的吧,一个性情刚烈,一个性情温良,两人的结合“碰撞”出爱的“火花”。
虽然雅美有爱财的癖好,但是她也是停在嘴皮子上,最后还是和浩一“幸福”地生活。
现在社会类似这样的情侣应该不少吧,他们俩已经是个极端了,这样的极端还能一起生活,何况我们呢。
只要一方忍让点,一方收敛点,美满幸福的家庭就会诞生了。
(是不是太过官方啦)剧团一人饰演的消防队员是一个满含正义的人,但却荒诞地被消防车撞地遍体鳞伤,而还想快点痊愈,出去救人。
在成为消防队员前他是一个只会跟从大哥身后懦弱无力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但在成为消防队员后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标,认为自己有事可做了,就无比热爱地投入进去。
找到目标,这看似微小,其实对我们人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重要意义。
上川隆也饰演喜爱表演的大夫浅野,成日为夏日圣诞节准备着。
他看似荒诞的举动,我认为是为了整个医院。
他看到了那些不和谐的画面,想让大家从矛盾中走出来,而夏日圣诞节正是一个融洽关系的好机会。
他所作的,在外人看来是愚蠢之举,但在大家说完他是个神经病后,大家的表情也很开心。
浅野热爱这个看似奇怪的医院,关心看似奇怪的病人,连他也成为一个看似奇怪的人。
山内圭哉饰演的黑道人士龙门寺,虽说是黑道,但却有颗善良的心。
因为要奉行黑道的规矩,所以他和后山的一只猴子(顺平)为伴,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何其密切。
他一直守着电话,得知顺平被猎杀,留下了痛苦的泪水。
而他浑身的枪伤就是他为了逃避追捕,把枪递给顺平,最后走火射到自己的。
他并没有怨恨一只猴子,而是担心顺平在自己不在时的境遇。
我想一般人遇到这样都会想杀了那只猴子解恨,但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医院里的奇怪的人,才会做出如此“笨拙”的举动吧。
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奇怪的医院,奇怪的病人,奇怪的故事,就是这些“奇怪”才让我们更加好奇,更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群奇怪的人有自己奇怪的生活方式,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则可以在这些奇怪中撷取普遍的真理。
而这真理,就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自己去挖掘了。
我还是一样地啰嗦,这部剧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想说的也灰常多,冲着聪来看这部剧,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多感触。
真心希望没看过的人去看看这部电影,轻松之余还能或多或少得出自己的见解。
毕竟11个人的故事如此奇妙,想不去挖掘都难。
中岛哲也的片子总是这么华丽且精细。
从听故事的小男孩那充满宅气息的杂乱小屋,到后来各个角色的华丽戏服,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精致而华丽。
就冲着这美妙的画面效果,足够给四星了。
开头铺垫稍长了些,各种没逻辑的台词差点消磨掉了我的耐心。
好在剧情从老爷子锤倒帕高之后开始变得明朗——纯情小萝莉治愈暴戾老头神马的顺便拯救各种配角啥的,还算有趣吧。
看到老爷子内心独白似的给帕高讲故事,任性蛙王子慢慢地走上了改过自新的道路,本来很平淡的场景,却把我给催出了泪。
突然想起在儿科实习的时候,每天清晨路过安静的病房,看到熟睡的白血病小病人们,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滑稽感——这些苦苦奋斗着的小朋友,完全没有想过即使长大人生也只会更残酷吧……每每看到一家子围着一个小孩子各种哄各种着急的场景,总会冒出那么一个念头:不懂事的小孩子,才会得到这么多恩宠吧。
一旦明白了事理,小孩子就永远失去了可爱之处。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这些结论又变得鲜明起来。
永远扮演可爱角色的童星,长大都是让人不能忍受的错误。
突出了喉结,长了胡子,变了声,于是所有人都有了抛弃你的理由——因为你不再可爱了啊。
又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始终能记得被你打动过的傻女孩。
就因为帕高说:我不认识你。
别扭的老爷子才突然转性吧——这可是被傻瓜认识都觉得是污点的的老头哦。
这么一个孩子,失忆成就了她永远的可爱与单纯——这是弱肉强食的成人世界里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啊——所以大家都为了呵护她而煞费苦心地排戏。
看到这些久违的宠爱,昔日的童星才会暴走的吧……所以想要跳楼,然后连累了消防员,于是老爷子亲自上阵演了任性蛙王子。
这一出华丽而又喧闹的剧,就这样巧妙而自然地来到了高潮。
看完之后只感觉,这应该是一部很有深意的片子,但是到底有多深,却不想花力气去探究了。
总之,这是个剧情和画面都有许多亮点、美轮美奂的童话。
真好看,象老式塑胶玩具一样的华丽电影,在夏天散步后吃着西瓜看完,象前几天看的《消失在远空》。
属于夏天的电影,美好的电影。
只是,我一点也没有被感动的,牺牲,改变,还有太过天真的天真,一丝感动都没有。
或者,只是因为我老了。
可以说这是一部很中岛哲也的片子,从色彩的运用上就可以做出判断。
也很难不让人与其上一部片子进行比较。
同样炫目的色彩,但故事性却较《松子》差了很多,没有很多的矛盾冲突,或许这是为了追求简单的童真吧。
还有一个让我失望的是音乐的设置。
可以说巧妙的音乐场景是《松子》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美轮美奂却与情节相呼应,并不突兀。
在本片中歌舞场景并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动画。
确实本片所要表现的东西很难用一些简单的歌舞场景来描绘,用动画也可以呼应电影的主题,而且动画的制作也相当有水准,相当的中岛哲也。
但这却不是一部属于演员的片子,可以说众多演员在本片集体交了白卷,表演相当苍白,这也是与《松子》的差距。
有很多人说这部片子像《大鱼》。
同意。
其实看《下妻》、《松子》的时候就感觉两个导演有相似之处,不过一个的世界充满色彩,一个则更倾向于歌特式的童真。
最后,本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锯子状的乐器,不知道是不是导演像《黑店狂想曲》致敬的创意。
畫面真棒,折服列。
故事很簡單,並且那些點有點淩亂,每個人物都表達一點,七拼八湊有點銜接不過來。
故事主軸如果我沒有看過50 First Dates可能還會覺得有趣一點...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片子飆淚,還對自己說:丟人列可是眼淚就是下來了亞。
最近比較矯情就對了。
聡的確有讓人莫名bewitched的地方,而他在撕照片的時候應該會想起過去大家對他的評價吧:沒有自我風格之類的。
“一直努力練都只會扮演可愛的角色”,現在的聡已經是龍蝦魔王,不再是the water boys或者69裏的可愛男生了。
人妖有什麽不好的?
超自信說出的話,但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的時候,還是會說自己現在的樣子丟死人。
我要回去救火,繼續儅消防員。
但是這個傢伙卻被救火車撞傷。
消防龍頭是很重的,最後能拿那麽穩也算欣慰了。
女子阿,沒有家世,沒有相貌,能攀上個愚鈍的富人子弟,就算幸事了,這世界如今也只能如此。
傻瓜女孩都是被不切實際的熒幕偶像影響過的,不管未來如何,還真不會忘卻過往的旋律或者片斷。
倘使再次重溫,那種莫名的快樂和動力還是會浮現出來的。
總的來說生活各種無奈都表現了,但實在比較單薄,還是點太多的緣故吧。
華華麗麗的,非常賞心悅目,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如果能在劇本上再精細些就會比較好,否則,實在只能給小孩子看看就算了。
但可以看出來,導演著實沒想把這個太黨孩子戯吧。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也只能覺得說,這片就是差了點東西呀。
如果不是场景很美,色彩绚丽,最后30分钟很可爱,可能会给这部电影三星。
其实故事是不错的,但是节奏实在慢的让人有些无语。
不如松子和下妻物语。
但是这种舞台剧的感觉还是蛮喜欢的。
其实开始没看出那是妻夫木聪,感觉照片更像是斗真的(汗),之后再看是妻夫木聪,他的装扮和演法都让我想到了德普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ps任性的青蛙王子的形象很可爱啊。
话说如果排舞台剧那么舞美感觉很像河童桑可以做出来的风格吧。
夏季圣诞祭装饰回廊的金鱼纸艺自己以前也做过呢,看到那里突然想起了这个遗忘的记忆。
以上
专横一世目中无人的企业家大贯先生一次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古怪的医院疗养。
这家医院不仅医生护士稀奇古怪,连病人都莫名其妙疯疯癫癫。
大贯先生一如既往的趾高气昂唯我独尊,随意呵斥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于连别人记住他的名字都会被劈头盖脸责骂一番。
一日,与小女孩帕高争夺座位丢失打火机。
隔日,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发现帕高拿着打火机,也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恶语相伤拳脚相加。
帕高的怪病是永远记不住昨天的事情,每日捧着同样的绘本念着不同的故事。
当大贯先生再次把手放在帕高受伤的脸颊时,帕高却把这当成是一次温馨的回忆。
如此善意,感动了脾气暴躁的大贯先生,并且决定为帕高表演一次绘本童话来偿还自己的过失,而且,所有人必须参加。
众多医患怪友经过一番刻苦排练,在预订日期准时开演,帕高终于在现实中欣赏到绘本中的想象世界,打开孤苦心扉开怀欢笑。
影片由舞台剧改编而来,日本的巧匠导演中岛哲也编剧和执导,豪华的明星阵容加盟颠覆前所未有的形象。
如果说这是一部童话故事,那影片的制作水准绝对不失童话般的天真境界,甚至比迪斯尼制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蔚蓝变幻的天空,五光十色的布景,琳琅满目的小物件,煞是惹眼的奢华着色,各具童话寓言般的人物身世,一时间,片中的丰富想象力会迅速充斥进观众的大脑令其应接不暇。
亦如《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一样,大把的CG特效运用,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
特别是最后那场《青蛙王子大战小龙虾魔人》的精彩大戏,更是把此样梦幻体验推入高潮,让观众们在亦真亦假中饱尝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奢侈洗礼。
尽管已经达不到“松子一生”那样的绚丽高度,也足以震撼人心留有印象。
连日以来没有看到感动的电影。
直到今日。
帕高笑起来甜美,是我喜欢的萝莉形象。
本是因为土屋安娜看的片子,却被这个看似童话其中的寓意深深打动。
每一个人都是看似夸张的,但是却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那脾气暴躁的任性蛙王子大贯,还是变性人,抑或是安娜姑娘饰演的不良护士。
人生总难如意,于是在每一个挣扎的灵魂背后,都有血泪。
如果每一天的记忆都将在第二天失去,那么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无所谓了。
帕高总是笑得甜美可人,因她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记。
可以忘记,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可是如果,只能每一日都忘记关心自己的人,是否在他人看来是无比悲哀的事情呢。
每每看到分离的场景,总因是男女之情,而不为之所动,但遇到温情脉脉,铁石心肠的我也泪湿眼眶。
在帕高死去的时刻,她依旧在笑,童话梦中,任性蛙王子向她走来。
想起了多年前看的《潘神的迷宫》,也是女孩死去,梦中她成了幸福的公主。
或许这个世界上,唯有少女才是拥有做梦权利的爱丽丝。
她们纯洁无瑕,灵气十足,不谙世事,却是最聪明机智。
所以我爱她们,从来都没有抵抗力。
如《洛丽塔》中说,她们是妖女。
电影的总体风格让我想起《下妻物语》,然后发现是同一个导演,中岛哲也。
难怪又是在美丽的童话外表下传递出了深邃的精神。
他的童话设计得十分美,画面之华丽诡异以及配乐都是做到了极致。
而我总是一个喜欢视觉系的肤浅女孩子。
你总说你看过就会忘记,所有的情节,都是过眼云烟,那么以后你也会忘记我吧。
你还记得孟克柔在墙上写什么么。
我想你一定不记得,可我不会忘。
小柔写,我是女生,我爱男生。
你不许做帕高。
我记得我曾经是没有看懂它的
看不下去...其實還是比較接受誇張藝術的人吧....但是還是不行
不喜欢 看不下去了
吵鬧但無趣
中岛哲也的童话世界,实在是太缤纷夺目了。
中岛惯用的光怪陆离风格 妻夫木聪都不像个人样儿了 那萝莉和花裙子都很萌~
可能 真的是 过了这个年纪了
总觉得学热内没学好 枉费对海报的美好印象
这片子中岛哲也是要考我们眼力是吧,其实故事情节完全忽略了最好,因为就一儿童片的感觉。重点是演员是色彩是夸张的演技啊,妻夫木的落魄样,安娜的凶狠杀气,加濑亮的痴呆懦弱,除了我喜欢的这几个再加上一众完全看不清脸的实力派,闹哄哄的感觉还不错。
飙泪哦~
看看小安娜~
没意思..
色彩美!配乐美!场景美!loli更美!土屋太帅了!妻太投入了!非常享受的片!
华丽的童话,电影也如同装饰华美的书。
大概是在下才疏学浅,无法体会深意吧。
中岛哲也的明艳色彩,即使物品繁多,也不显杂乱。
就原本還以為是什麽不入流的片子,居然是名導之作。沖著聰哥去看的,整個要睡著,我不懂欣賞啊。而且聰哥造型有夠嚇人的,意外驚喜是土屋安娜~
我是觉得节奏有点慢·······不过越到后面越好看~~~那个脸盆让我笑了一分多钟········
这部才叫做无厘头呢!不过场景还不错,动画衔接得也很顺并且人物个性塑造得很有意思,女主角的小女孩又很萌!虽然里面明星就看出了土屋,不过这才是好事,毕竟剧情比明星脸重要得多。整个气氛还不错,很无厘头,但是很有爱,很适合爸妈带着小朋友们去看,也适合大人们,也算是个成人童话,不错的作品
可爱的色彩,可爱的人们还有可爱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