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宁子试图给一个较为准确的表达:不,应该说和抑郁症不那么一样,就像是闹着玩的抑郁症…抑郁状态反反复复,好的时候可以坐火箭上天,坏的时候想和自己分手,想丢掉自己。
所以会有手足无措,想放弃的时候,因为你知道下一次抑郁状态还会来找你,而你摆脱不了。
人与人互相理解太难了,但是如果有一瞬间,就足以让爱生存,让宁子生存。
虽然画面看起来很丧,但却是十足的治愈片。
前排提醒,这是一篇很细碎的个人向影评。
我承认我容易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所打动,所以听到宁子说“话说回来,我现在特别想奔跑一场”的时候强烈的带入到了自己身上。
不去管刚撞破的头留的血顺着自动贩卖机的玻璃,不去管也许是别人背后的忽略与嘲讽,对着傻逼上司喊一句“你和你的傻逼无聊工作都给我去死吧!
”。
抑郁情绪上头又被激将的时候也能说出“我明天就去便利店面试”这种话,但其实内心想干脆抽烟喝酒去死好了,我的内心在疯狂的大喊大叫啊。
“便利店真是抑郁患者的地狱啊”,不要追问我为什么“你有为他做饭收拾房间吗赚钱吗”,我只想回你一句关我屁事啊。
于是第二天拿闹钟不停的砸着脑袋,说一句“我甚至没有走到面试那一步”“我很烂,我知道的”。
有句话是叫醒一个努力的人是梦想而不是闹钟,但是请用这句话去pua那些努力上进的人,我叫不醒,我只会在闹钟响起来的时候看着已经下午四点的时间无能的抓着脑袋。
大家活着都是有目的的,清醒的,那就拜托你抱着你的目的清醒的过每一天,不要逼问我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只想奔跑一场,大喊大叫,然后睡一觉,无论第二天十几个闹钟响起来还是怎么样。
对我来说每天都是刚刚卖完的肉馅而且牛肉正好打折,烂掉的洋葱,拿了一打鸡蛋正海别人撞到所以打破到地上,做汉堡肉没有买到的味增,找不到的手机点不了的打火机。
拜托你对我说一句“没有味增也行”啊,但我仍然在痛苦,哪怕是这句话都会让我内疚痛苦绝望的嘶吼“为什么是现在”然后倒在地上号啕大哭,我知道你给我的希望无法麻醉痛苦。
只能无能为力的用塑料袋砸地。
我连痛苦都是这么无力的。
然而津奈木的前女友还是觉得宁子是冷漠的,带着生病的冷漠,用你正常人的傲慢来说着“你这样的人真是让我和津奈木瞧不起啊”。
津奈木的前女友为了让自己维持着倚靠着正常人的正常,说着“我可是有在认认真真好好工作”。
我真的很羡慕这种自大和强制性弱敏感而带来的正常。
凭借着这种正常,所以堂而皇之的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指挥着别人的人生。
总有人会麻木的说,“抑郁症也有正常不正常之分的啊”。
提一句正常的优越感,拜托说一句,管我屁事,带着你的傲慢溺死吧。
“我,真的能好起来吗?
我真的能留在这里吗?
”对宁子来说,哪怕你有着我讨厌的正常人的傲慢,但是你说出“我们不就是和家人一样吗?
”也会感动。
但是感动后,宁子分享自己关于厕所很可怕的感受,却得到的是“怎么了,喝多了吗?
”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失落感吧。
宁子努力正常,努力的想要伸出脆弱的触须想要触碰到,却得到“和她一起工作很辛苦的”的结果,明白了一切的感动的底下一层都是深渊,感动只是一层雾气而已,看得到,摸不着。
所以才会在洗手间里哭出来,说着“我果然会被大家看穿,我真的好累啊”。
因为被人逼迫所以变得脆弱的感动演变成愈演愈烈的害怕与绝望。
宁子有一种小丑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让她即使是在面对这个社会再正常不过的一个人时,也会害怕,心生恐惧。
自卑到说句“我其实是不正常的抑郁症”来为自己稍微增加自信与底气。
但还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个小丑而已,崩溃的冲到家里用冷水麻痹自己。
“干脆和这个世界的主流对抗到底吧”这样想着。
拿起又扔掉剃须刀,回归正常的想法与对抗世界的想法矛盾的冲撞在一起。
津奈木捡起剃须刀给宁子有被小小的触动到,津奈子的无所谓一切的态度让宁子感受到,“你爱我,你的一切我都爱,我正常也好,不正常也罢,你都爱着我。
”好像在说,你的不正常,在我这里,也是被我允许的正常的一种,我允许你的不正常。
宁子在收到莉奈的小礼物后就出洋相也在预料的范围内。
脱离抑郁情绪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于是宁子擦了半小时桌子,想要给自己一点小小的自信。
在嗜睡症加重的时间里,宁子会问津奈木,“为什么你每天即使很晚回来也能准时去上班呢?
”正常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不用觉得生活和工作是被逼迫的?
能够合理的处理自己的情绪?
又或者是什么?
我该怎么才能变得正常?
我想,宁子抑郁症的原因,大概是不愿意落进正常人和社会的陷阱里吧。
社会的潜在规则允许人们去互相伤害,所以写出害别人自杀的报道也不会难受,反而只会寻找更加能够大卖的新闻。
所谓的正常是这样可怕的。
大喊大叫的说一句我不是正常人吧!
大喊大叫的把电脑扔出窗外吧!
砸破厕所的木板去奔跑吧!
不正常又怎么样啊!
请不要逼迫我去正常的活着吧!
“我为什么就是活着也这么累啊”,我们询问着自己,却永远也得不到答案,在能够看到的永远里。
在最后的天台上,感动宁子的不止是爱,是两个人互相舔舐伤口,彼此互相注视的视线。
爱其实很没什么用的,我和你一样的脆弱,我的伤口和你一样这种事才会让人觉得被治愈。
我在你身边这种事情充斥着所有的空气,才会让人感动啊。
崩溃—振作—崩溃—振作...那些表面上被情绪裹挟,所谓“想不开”、“抗压能力差”的人,真的不是矫情啊,每一天都要死死抓住“爱”这一线生机去和讨厌的自己做对抗。
所有人都可以离开我,唯独我摆脱不了自己,既讨厌自己,又要努力接纳自己的过程包含了太多的艰辛曲折。
无法靠自己的认知和普通意义的坚强来化解,因为,当你不受控制地讨厌自己,忘记了往常所有经验的时候,疯狂和平静往往就是扭结在一起的绳索,把理智套牢。
思想和情感像两股对冲的洪流,除了死死抓住周围人的关爱和理智,别无他法逃出生天。
这部电影,用很多生活细节和熟悉的经历诚恳地展示了抑郁和躁郁情绪下的生存实际。
类似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原来大家都一样,拼了命,为爱活下去。
完全绽放自我地活着令人疲惫而又如此美丽。
一刷以为是单方面的拯救,二刷之后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津奈木会一直跟随在宁子背后奔跑。
「你要是想和我分开的话,就可以和我分开。
但是我自己却永远无法和我分开。
多好啊,可以和我分开。
」其实其他时间全部是都任性与忍耐,彼此理解只有最后的的那一刻。
但是就是那样的一瞬间,鼓起勇气把自己的一切展示出来,依旧被人爱着,被人温柔地拥抱,温暖地凝视,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去看完小说才更懂这部电影的乐趣。
电影与其说从寧子的视角描写,不如说反而让人有些反感这样放弃自我毫无动力颓废的主角。
但不知为何,看小说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会非常产生共鸣,因为光是呼吸活着就觉得很累了。
光是呼吸就累了,真是人渣一样的说法了。
电影有趣的是加了很多津奈木视角的描写,比如开头一路狂奔的寧子的裙摆以及最后一段寧子在前面跑,津奈木跟着后面追的地方,会觉得像这种没有语言交流却能够产生共鸣的情感非常有意思。
但是这种所谓的“有意思”真的太见仁见智了,无法产生共鸣的人恐怕会觉得这是一部无病呻吟的烂片吧。
看电影那天电影院很空,来的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的大叔,以及我这种没事干的人。
一边看一边心口发痛,那段时间刚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抑郁的寧子正是另一个自己的化身,看着她的生活仿佛看到了自己。
最后寧子对津奈木说的那段话是我最喜欢的:我这一生就算谁都无法理解我都无所谓,只要能和你在1/5000的一秒分享的这片景色能记住就够了。
因此片尾曲叫1/5000。
人生这么长,会遇见的人数不胜数,但能互相理解的人能有一个都是好的。
因此即使是抑郁放弃就职闲散在家的寧子能和津奈木这样生活下来这点确实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部爱情电影(笑),毕竟人本是一个人出生也将一个人死去啊,能在活得这短短几十年里和人分享自己的想法,理解别人,被人理解都是非常难得一件事啊。
不过电影中前女友选了仲里依紗来演可能是不希望这个角色被人讨厌吧,确实电影中的前女友比起穷追不舍的老女人形象更像一个事业有成的现充型选手。
虽然电影看的非常忧郁,但到最后寧子说了一句活着真好就觉得这部电影看的值了,这是小说所没有的地方,竟让我心头有些温暖。
电影看完了,还是要面对光是活着就很累的人生啊。
很好的电影啊,原来以为只是在展现女主一个人的抑郁,观影过程中也一直在好奇,男主为什么会跟她待这么长时间呢?
后来才明白,男主其实也有问题,虽然没有表现得那么严重。
他们两个是心灵想通的,后面我觉得男主其实从女主这里汲取到了很多力量,因为女主在这段爱情中是完全敞开自我的,虽然抑郁,但是她充分地把自己的心灵暴露出来,男主的问题恰恰在于太过压抑,太过“正常”了。
他的问题只有在女主这里才能得到释放,对他而言,这是另一种解压。
非常“病态”的关系,但是恰恰是两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互补。
男女主这段爱情看似苍白,脆弱,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因为他们的心灵完全是敞开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需要互相治愈,不需要变得正常起来。
他们可以非常舒服地享受这种“不正常”。
女主说,只有这一瞬间他们才真正互相了解。
但是那一瞬间多么难得,心只要互相敞开,并把对方包容在里面,反而是十分紧密的。
他们的爱情是真正意义上的纽带,把彼此的生命联结在了一起。
当然,他们的爱情也不是说就是完美的,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缺乏沟通。
但是影片最后,男主自己也说了,想要好好地了解女主,女主在天台说完那些之后,也可以从容面对“跳闸”了,也自如地在男主面前舞蹈。
(其实女主前面也有些压抑,可能是因为爱男主,也可能是因为受男主影响,又或者是因为想让自己正常起来,或者兼而有之)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信号。
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又往前走了一步,不仅仅是心意相通,也会在肉体上,在言谈中深入下去,直抵灵魂的深处。
其实我个人认为,只要心是同频的,很多问题就比较好解决。
最后想说,对女主非常感同身受,观影过程中也在呢喃,这不就是我吗?
看完通透了许多。
女主的演技很好,非常有张力。
男主也很好,把那种复杂的,隐秘的情绪给表现了出来。
电影里出现了两次宁子奔跑的镜头,一次是初次跟男友相识的那个酒会后的奔跑,还有一次是宁子在咖啡酒吧砸坏马桶的奔跑,每次奔跑时电影的配乐都很有节奏,让人印象深刻,都有一种从世俗解脱、重生自由的感觉。
最后宁子全裸在家里跳舞的镜头,夜色里的灯光通过房间玻璃折射到她的脸庞和皮肤上,营造出一种迷幻暧昧缱绻的氛围。
最后的这个镜头感觉好妙。
冲着苏打看的结果被女主惊艳。
虽然整部电影剧情很碎(可以说没什么完整剧情)但我喜欢。
女主演技好好,也许同为东亚我特别可以和女主感同身受,得过且过,把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和人交往时很容易被打动,在人群欢腾中很微妙的抽离和迟滞感尴尬感,觉得自己像个外人,因为外人的看法心情跌宕起伏一秒钟变换八百次。
想要努力做好一件事但是又好像总是用力过猛而搞砸。
砸马桶和裸奔的精神状态把我吓到了但是又觉得是自己幻想无数次的场景:指毫无顾忌地发疯。
喜欢最后的追赶戏,看得出来男主是真爱了。
女主和男主的感情线也很有趣,觉得两个人精神状态有点此消彼长(虽然女主一直不太好)但女主相对好一点的时候男主反而懒得理她,女主大崩溃无理取闹的时候男主又好稳定好可靠(也许这就是般配吧哈哈哈)我感觉像intj和infp……男女主可以来多一点敞开心扉的聊天,电影结尾那里就很好。
之前也在疑惑男主喜欢女主哪里,结果男主说喜欢女主奔跑起来裙子飞舞那里,啊啊啊一下子被戳到了。
代入一下就是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普普通通甚至是负担,在闪闪发光的前女友面前像个废物,但在爱的人眼里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剧情上本来是俗套的三角恋,但看到结尾发现女配才是真正的局外人,她的角度来看男主是被女主拖累的一方,和女主在一起难以理解(女主一度也这样以为),但结尾才发现男女主像互补相似且不能分割的两块拼图。
喜欢女主结尾的独白 感受到被爱的一瞬间,尽管很少而且转瞬即逝,但它得以让我存活。
最后,我真特么的爱死苏打的脸了……
我被打动了。
认识趣里是因为看过她演的《吉祥寺》、《我的家中空无一物》和《最终幻想少女》。
她每次出现都能抓住我的眼球,小小的身板似乎扛不住秋风,小小的脸蛋好像装不下五官,上吊的眼梢和突出的双唇有别样的稚气和灵气。
这次趣里独挑大梁,演一个在情绪崩溃和奄奄一息之间拉扯的女孩。
这女孩会在吃到冷掉的炸猪排生气地把筷子甩桌上然后去热饭,而不是每吃一口都煞有介事地感叹一句“好好吃”的那种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的女孩——至少这个形象是真实的。
她为很小的挫折抓狂,对声音敏感到神经质的程度,她在他人面前时常感到无地自容(在电影中所说的“感觉自己被看穿了”),她病态嗜睡的时候起个床都像用尽了力气,她破罐破摔在午夜狂奔,额头冒血或一丝不挂也无妨,她在停电的家里赤裸着起舞。
我能与女主角共情,因为这个角色鲜活。
电影即将结束,她起舞的时候,她在旋转,镜头在摇晃,我也有些醉意。
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量黑洞,与她朝夕相处的话我大概会崩溃。
即便在她说她“重生了”的那个夜晚,面对一直默默陪伴的男朋友,她的主语,也仍是“我”,全然没有理会男朋友最近经历了什么挫折。
在面对外人时,她显得温顺恭敬;面对最为亲密的男朋友,她却可以随时嘲讽和发脾气。
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有没有这些症状。
陪伴抑郁症患的亲属们,真的辛苦了。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手。
但是我一辈子都没办法和自己分开。
好羡慕你啊,津奈木,可以离开我,多好啊。
』『我其实很想更加的理解你』也许只有一瞬间我们是互相理解的。
但那一个瞬间,就能让我生存下去。
◆◆◆◆◆◆◆◆◆◆◆◆◆◆◆◆◆◆◆◆◆◆◆◆◆当宁子说:“马桶盖好危险”的时候,她察觉了,即使大家对她再好,在内心里也把她当成异类。
于是她砸坏了马桶,想必店里人看到那个坏掉滋水的马桶,心里也会闪过“好危险”这样的词吧。
而那个忍无可忍的,把有着明星八卦隐私的电脑扔出窗外的津奈木,那个永远包容她一切的津奈木,一直在努力的爱她。
『因为你跑着的时候飞舞的蓝色裙子特别美丽,所以想再看一次』这样的话,这样的爱,是可以让一个人活下来的告白。
◆◆◆◆◆◆◆◆◆◆◆◆◆◆◆◆◆◆◆◆◆◆◆◆◆记忆深刻的几个场景▼▼两次奔跑▼第一次,喝醉的宁子在便利机上撞得头破血流,然后疯狂的奔跑,蓝色的裙子飞扬。
津奈木追在后面,脸上的表情从担心逐渐飞扬了起来。
▼第二次,崩溃的宁子一边跑一边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甩在地上,而担心的津奈木顺着被丢下来的衣服一路捡起来,找到了全裸的宁子。
▲这两个场景,是津奈木对宁子的爱,是他追逐她激烈而美丽的身影,是他捡起宁子破碎的心,然后带着她和她的心回家。
▼▼三次跳闸▼第一次,是因为有津奈木在身旁,所以宁子很快平复了心情。
▼第二次,在一系列不顺利之下,宁子在黑暗中崩溃大哭,直到津奈木回来抱住她。
▼第三次,两个人彼此摊开了自己的内心,在黑暗中的相拥,平静安宁。
▲这三个场景,代表了津奈木对宁子的意义,他是能让她在躁郁症中平静的存在,是能让她继续生存的意义。
◆◆◆◆◆◆◆◆◆◆◆◆◆◆◆◆◆◆◆◆◆◆◆◆◆趣里的妆容很尖锐,眉眼里都能看到痛苦。
但她还是很美,全裸的那个镜头没有任何的情欲,在夜里闪闪发光。
宁子的各种内心的震动、无助、崩溃、癫狂,表现得非常好。
那种小心翼翼又无能为力的样子看得我很难受,最后那段奔跑加上后面的自白看得我泪流不止,演得太好了。
然后一如既往地,我是因为菅田将晖才点开了这个电影,果然相信苏打接片子的眼光没有错。
津奈木是一个看上去完全没有情绪起伏的角色,但是在有限的眼神和动作里面,完完全全的传达了这个角色的情感,真的好棒,眼神戏超绝!。
因为有很激烈的对手戏,所以能够看到两个人飙戏太好了
用详尽的方式展示抑郁症女主角的生活,配上这个片名总令我预测它要把“爱”扩大,用爱治病。但实际上被扩大却是“病”。答案不是从别人那里找,病与爱也不是工整对照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个女演员很厉害。
无法简评,槽点太多。看了不如不看。
うつをバカにしたもう一作。ふざけんなよ。えらいね。
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想去相信,不敢相信,已经信了,也许错了,对错不重要,勇敢点吧
啊这。
这样还有恋人…上天对她够恩赐了
3分。有点乱,也许是因为女一对抑郁症患者的演绎太过到位了,让人强烈不适。女一宁子(趣里饰)边缘废柴,极丧。某次和男一(菅田将晖饰)在同一个酒局,女一醉酒,其他人离开,女一发狂用头撞贩卖机流血狂奔,二人自此同住。男一在一个八卦情色杂事干活,各种压榨。女一啥都不行:不工作;不收拾;应聘睡过面试时间;躲在杂乱的居室里。好不容易在一个咖啡酒吧工作,上个厕所半小时,最后因为不自信、被别人议论(从工作来说,同事已经很友善了)而崩溃,裸奔回家。这绝对是个神经病吧!?不知道她存在有任何价值?能带给别人什么?自己有病,找个地方死去,非要祸害男一。男一图什么?啪?应该没啪吧?那图什么?真爱?被女一奔跑的姿势吸引?那为什么呢?没有逻辑啊!负面的片子不稀奇,但这个已经莫名其妙的病态了,为什么要拍这个?想说明什么?
有病就治真的很重要。女主演的挺好。老实说在看前面差不多四分之三的时候我都处在一个越看越别扭的感受。一直到最后宁子在天台上说了一段关于体验的话,我才想到 哦这才是她本身的世界。我只是用我的世界在理解她,所以我永远不能理解。但是男主真是神人能坚持三年,看这结局似乎还要继续下去。如果是我,我能理解但没有勇气去继续。真的不要试图去拯救别人,真的。如果你们没有经历过。
可以理解女主 但是又不能理解女主 因为我的“躁”或者“郁”是可以通过和别人交流 通过自我思考 来解决的 但她的是病理性的 lose control的 如果萍水相逢我能给予她温柔 长期照顾就是拳头打在棉花上 是无解的吧(。反而 我对津奈木的心理完全理解不了 他心里缺失的那一块是什么呢 他无所谓的态度让人看了火大 又不禁感慨还好宁子有他 唉 真实世界中大概没有他那样的人吧 那躁郁症患者又该怎么办呢 片尾曲很好 很喜欢最后那段画面的噪点 光是氛围已经让人落泪了 趣里和菅田将晖的脸都太适合荧幕了 比较喜欢的几个地方 最开始的奔跑 在超市里用尽力气的宁子 砸烂坐便器水花乱溅 看到宁子立马回头的津奈木 开空调却跳闸 舞蹈到天明窗外泛着红光 明天大概也并不会好起来但无论如何也得活着。
苏打长发真好看。
乱七八糟,抑郁症,嗜睡症,精神分裂症,暴躁症,一股脑儿给到一个人设上又怎样,这样的硬设定也没有给戏剧性方面带来多大加分,男女主的感情根本分泌不出来一点点荷尔蒙,一潭死水,打动不了我。相比女主的人设,男主的丢笔记本电脑显得相对立得住一些,但就表演而言,女主要强很多,可能也是全片唯一亮点。最最最弱智的是前女友的人设,你们谁碰到过这样的前任站出来,能红。
#JFF
如果你无法和我继续待在一起,你还可以离开我,可是我却离不开我自己。
#东瀛新风映画季(广州)#最近这类相似度很高的题材、人设甚至是调度,就连标题字体设计都很像的日影实在是太多了,实在不突出。
直到看完我都记不得片名,love at least,最后的镜头让我想到燃烧,那么跳舞,那么自由,和着光,有句话很厉害,你和我分手了,也就摆脱了我,可我这一辈子也摆脱不了我自己。有点新闻记者那部电影的那种现实感压抑感,但是少了鸟儿会歌唱里面爱情的轻松和电影的顺畅。
“你要是想离开我就可以和我分开,可是我,可我一辈子都没法和自己分开”女主演得好好啊
苏打(换个女主就好了)
轻度躁郁观摩get了矫情的病理性。
抑郁症状不是这样子的,她更像是躁郁症……但是意外把恋人间”靠短暂的理解和温存,来给长期怠倦造成的冷漠感续命“这样的两性关系还原的很真实。
泣顔が一番綺麗なおな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