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纠结前任,然后现任悲催的故事。
前半段我都看的很平静,看周怡和陈均平的分分合合,看周怡和陈均平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烙印,看周怡同其他男人的痴痴缠缠。
直到看到阿诗同陈均平做爱时,在他背上留下的眼泪,我的心终于为之一颤。
阿诗爱陈均平,只要能够留住他,哪怕多委屈都愿意,哪怕换来的胜利是多么的卑微多么的一触即破。
陈均平终于同阿诗分了手,而周怡也踏上了一个人的旅途。
陈均平最后并没有同周怡走回一起,就好像最后的那只杯子,即使换了塑胶的,即使摔不坏了,但是有了裂痕,水一样会漏。
有些感情,不论当初多刻骨铭心,不论当初爱的多歇斯底里,痛彻心扉,不论当年的他在你身上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印记,不论他带给你的成长有多少,但是有些东西,一旦产生裂痕就再也回不去了。
其实如果换一种角度来想想,再次面对分开多年的前度,我们心中的那一丝悸动,是否真的就是那曾经天雷勾动地火的爱情又再次死灰复燃的感觉。
其实,我爱的不是你,是过去的自己。
我的回忆有你,而回忆总是太让人魂牵梦绕,不是么。
我们都曾遇到过那么一个人,我在你的怀抱中成长,我的倔强,我的偏执,我的任性,我的无理取闹,我的不可理喻,全都融化在了你的怀里。
是你让我变得坚强,是你让我懂得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是你,因为你,我把拥有你的回忆变成了我的习惯,当做生命中拥有你的证据。
但是,当我变得成熟,当我开始懂得如何去爱时,你却走了。
于是,我只能小心翼翼收藏起你我的回忆,把我们的故事提炼成点点滴滴,带进我以后的生活。
当我们多年后再次遇到当年那个怀抱着我们让我们成长的人时,任何一个爱过伤过痛过的人,都不可能表现的无动于衷。
只是,有多少人真的是觉得,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发现,最懂我的人其实还是你,在没有你的这些日子里,我的生活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而直到再次遇见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生命缺少的只是一个你。
但是,我相信还有更多的人,在面对前度时那欲合欲离摇摆不定时常沉湎于回忆中的那种纠结,是出于对过去青葱岁月的缅怀。
我爱你带给我的那些快乐,我爱你带给我的点点伤痛,我爱你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人,我爱你在我生命中留下的每个痕迹,我爱我们曾有过的那些岁月,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但,其实,我爱的已经不是你了,是过去的自己和那些美好的回忆,是我自己的成长,我日益成熟的感情世界。
我们生命中总有一个人,让我们明白,有些时候,命运让你遇见某人,不是为了所谓的结果,而是为了让你领悟一些东西。
而他教会你的东西,将伴随你以后的生命历程。
而逝去的,终将只是个美好的回忆罢了。
大期末的,忙裡偷閒看個電影,《前度》,鐘欣桐的新作,英皇電影。
和名字一樣,這電影就是獻給各位“ex”的,講的就是男的想前任女友,所以虧待了現任女友,前任女友還離開了男的,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
故事挺簡單的,本來很期待阿嬌和陳偉霆的激情戲,沒想到阿嬌沒有激情戲,詩雅倒是和陳偉霆有激情戲。
那麼也就是說,在戲裡,男主角把對前任沒泄欲成功的苦悶,發洩給現任了,然後做了之後還告訴現任的姑娘說,不如算了吧,對不起。
其實吧,前任神馬的就是那麼回事兒,愛情這個東西很少有對等的,分手大都也是因為感情不對等。
那麼分手后就必然有一方很不甘心,很想挽回,於是成就了一個個的邪惡的“前任”,姑娘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啊。
前任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
有句話怎麼說呢,“分手后不能做朋友,因為曾經傷害過”。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如果分手后還是朋友,就證明愛得不夠深,起碼恨得不夠深,而恨得反面是愛,說過來,還是愛的不夠深。
你最愛最愛的那一個,分開了,也只能是不聯繫,不要再有交集,所有都停在回憶里。
於是,你成了前任,旁人眼中無辜的前任,又是現任眼中處心積慮的前任,就算你不做什麽,都會讓某些人想起你來就眉頭一鎖,更別說你有動作,不管是小到去他空間踩一下,或者大到像電影里演的那樣機緣巧合,就乾脆住進前任男友和他現任女友的家(又是一個沒創意的用巧合製造劇情的編劇),作為前任女友的你,你的任何動作都會是對現任的一種挑戰,甚至威脅。
其實哪個前任都不無辜,真的放得下看得開的前任,就不會再去關注已分手的戀人了。
那是不是前任也就無所謂了。
我曾經是不善良的前任,也對某位現任造成了傷害,後來我有點後悔,不該那麼打擊人家小姑娘,不過如果從自己的感情看,我也不後悔自己那麼做。
可是我從現實到銀幕看見的各位“現任”,怎麼都那麼悲催呢(當然是那些男友忘不掉前任的,各位不要多想)。
本篇的重點到了,關於題目,想到這兩句話,是因為看到電影里阿詩爲了挽回阿平的心,抱住他的大腿不讓他走,還主動和他發生關係,換來的卻是第二天阿平的一句對不起,算了吧。
阿詩就哭,哭的大眼睛濕濕紅紅的。
這時候我就想說,姑娘啊,別傻了,不管你是為他上面濕還是下面濕,你都挽不回他的心了。
男人是忠於感覺的動物,都說女人很感性,其實男的才是自私的只顧自己感覺的動物。
你不是他的妻子,你沒有他的孩子,只是同居的女友,你有什麽資格讓他對你有責任心有絕對高的忠誠度?
更別說那些爲了小三拋棄妻子的大有人在了。
所以當你發現他的心已經不在你這了,你就應該有志氣一點。
好啊,那就分開,分開就分開,感情不是你說要,說要就能要,感情卻是我說拋,說拋就能拋。
這樣的姑娘才是好樣的!
不光是因為男友忘不掉前任而被拋棄的現任,還有那些絞盡腦汁想挽回前任男友的姑娘,你們要知道,上床是沒用的。
除非你能做到慾望都市里的Samantha那樣,能把愛和性分開——老娘找你就是爲了fuck you,而不是love you。
不過就我所見所聞,能做到那樣的,除了妓女,也就Samantha一個,就連她也只是戲劇裡的假人物。
女人的性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的,你願意用身體挽回愛情,是因為你還愛那個男人。
而男人不是,男人很容易就能把愛和性分開,這也就能稍微解釋一下爲什麽妓女一直很充足,而男妓一直較少見了吧。
再說,有送上門的姑娘誰不要啊,所以也就是姑娘們傻,太傻。
所以啊,做個有志氣的前任或現任吧,想讓別人尊重你,首先要尊重自己。
就像電影里的阿嬌,當前任男友再想和她發生關係時她拒絕了,當另一個前任男友想和她重修舊好的時候她也拒絕了,她之前一直想被男朋友帶領著去旅行,但是媽媽告訴她,想旅行,不用被人帶著,自己去就好呀。
那就自己去吧,讓真正在意自己的男人開車,送她去機場,告訴他,如果你想我,你就買張機票來找我吧,你要跟隨我,而不是我跟隨你。
什麽叫女性意識的覺醒?
這就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啊!
真的想由衷地表揚鐘欣桐。
這個電影她演的真好,我以前也看過她twins時代的電影,真是不會演戲啊,就板著一張美麗的面孔打打殺殺。
現在她是真的蛻變了,大家都知道她經歷過什麽,其實那些也都可以看成一種財富,讓現在的阿嬌這麼會演戲,這麼有潛力,而且依舊美麗。
她長的真的太美了,我一直這麼覺得。
我不是抽風了寫這些,也不是感同身受什麽的,我看這個電影都沒哭。
最近又有個姐妹在爲了一男的付出一切之後,遭遇了冷淡,遭遇了分手。
她很難過,帶著一身的傷痛。
我心疼她,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可是還是會不停地有女子會這樣付出,會這樣受傷。
其實我想說,當他對你冷淡了,當他覺得就算分手也無所謂了,請你像他一樣揮袖而去。
告訴他,姑娘我玩得起,也輸得起,更何況我沒有輸,離開我是你的損失,就算是錯過,也不是我的過錯,是你不忠心沒有責任感的後果。
姐妹們都要開心的美美的,愛情是美好的,性愛也是美好的,誰都不差啥,只要你愛自己,信自己,就沒問題。
文/佑拓我不是一个在乎前度的人。
但是你却总是爱拿我跟你的前度比,这,恰恰戳中了我的软肋。
你问我你下午有事不陪我,我会不会不开心。
我说我不会。
但是你问是真的么,你怕啊。
我说有必要天天黏着么,你怕神马啊。
你又说你怕我跟那谁一样。
“那谁”是你的前度,就这样我又被你跟她比较了。
我最讨厌被比较。
我说了多少次了我跟她不一样,没有可比性,但是你还是比。
我知道你无法在短时间内逃开那段晦暗的岁月,我懂。
因为曾经的我也是这样,所以我愿意等。
但是在你走出阴霾之前,现在,我要自己比。
我自虐的发泄方式,为了自己的释怀。
用我自己,跟你的前度比。
用你不经意间“告诉”我的她的事儿。
请原谅我的记性太好。
曾经的她家里有钱;而现在的我只会赚点小钱。
曾经的她恃宠而骄;而现在的我为你低到尘埃里。
曾经的她有恃无恐;而现在的我患得患失。
曾经的她爱玩,花家里的钱如流水,你帮她考虑,让她的浪费越来越少;而现在的我依旧爱shopping,但是改掉了自己赚钱之后花小钱不靠谱的坏习惯。
曾经的她会因为你不陪他玩而骂你;而我只想你还有自己的事情做,不应该陪我陪得没有自己的时间。
曾经的她说你小气,却没想过你把手头的钱全部毫不算计地用在了她身上,逼不得已拉下脸面借钱也要她顺气儿;而现在的我怕你对我太太大方。
曾经的她看不到你的用心,不知道你为了省钱每天只吃两元套餐;而现在我的只想你吃好吃饱。
曾经的她没注意到你有多瘦;而现在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养肥你。
曾经的她自己吃了饭就不管不顾,不管你吃或者不吃;而现在的我硬是叫你多吃,你不吃我还矫情地喂你吃,你吃完还得瑟地为你擦嘴。
曾经的她不太关心你有胃病的痼疾;而现在的我只想养好你的胃。
曾经的她到你楼下,只会对晚下楼几分钟的你大喊大叫;而现在的我喜欢到你楼下再给你打电话,因为我太墨迹,不想消磨你的耐心。
曾经的她在众人面前掌掴你,你失却男人的尊严仍旧跟在她的身后;而现在的我只怕你没面子,只想让你显得特男人。
曾经的她有事儿没事儿就拿你跟别人比,看不到你的好,让你颜面无存;而现在的我只想着你的好,别人的好在你面前都失却了可比性。
曾经的她不开心了就任由你各种鬼脸装样逗她,她就笑了;而现在的我偶然不说话你也这样哄我,我却总笑不出来,为你这样费尽心思得讨好我而心疼。
曾经的她每到放假都急着回家,她拿着你为她订好的机票,带着你为她送到机场的行李,她安全到家了却吝啬对还在学校的你说一声注意安全;而现在的我只是计划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你的面前,害怕失去与你的点滴联系。
曾经的她等着你为她排长队买车票,送她去车站上火车,最后她欣然拿着你为她准备的不多的几百块钱上车回家了,却不知道你口袋里面只有几块钱仍要在学校里面呆几天;而我却把自己打理得妥妥帖帖,怕你没钱,怕你饿肚子,怕你回到家被母亲唠叨。
曾经的她觉得你在车站等着她已经晚点4-5个小时的火车是理所当然的;而我却会很早就很早就提前告诉你火车晚点,让你不要来或者晚点来接我,我怕你等太久。
曾经的她任由你买一张火车票帮他送行李进站候车;而我只是扛着几箱子行李下地道上天桥,在出站前梳理自己的气喘吁吁,见到你只有一派微笑。
曾经的她在你面前打她看不顺眼的你的朋友小报告,说你的朋友一直诋毁你;而现在的我只会告诉自己,你朋友的话听听就好,你还是你,我有我的分寸。
曾经的她从头到尾都怀疑你的忠诚;而现在的我除了偶尔的小得瑟,我信你每一句话。
曾经的她分手前甚至不曾跟家人提起过你;而现在的我大大方方告诉父母,你是我的男朋友,说你的为人,让他们肯定你,我想你来我家。
曾经的她一直对你说,反正她以后是要回家相亲,两个人就凑合到毕业吧;而现在的我只想对你说,请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曾经的她一直觉得你对她不好;而现在的我只觉得你对我太好。
曾经的她天天拿分手威胁你,等着你求她;而现在的我害怕你放手,我只想留在你身边。
曾经的她在再一次说分手之后得到了你的沉默,等到了你的真的累了与不再坚持;而现在的我,只庆幸我能陪着你一直走下去。
曾经的她竟然把这么好的你给丢弃了;而现在的我真的是捡了一块宝。
曾经的她把你甩了才发现你的好,觉得自己之前做得过分了想挽回;而现在的我自始至终对自己的前度做得足够得体,互不相欠。
曾经的她把你甩了你,还想跟你复合,没结果就每天纠缠;而现在的我对于我的前度,只有沉默与再沉默,永远不去打扰。
曾经的她把你甩了看不惯你对我的好,气急败坏地报复你,暂时毁了你的名声;而现在的我与我的前度相忘于江湖。
曾经的她把你甩了只是你不到两年的EX;而现在的我才是你的ing与future。
我提醒自己,面对前度,不要忘却自己的优秀,更不能忽略自己的不足,要有自尊有自信扬长避短拿捏得体,才不会像《前度》中阿诗那样卑微到最后也没有剩下些许。
有些事是不能比的,但是对于你的前度和我,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是一场场一败涂地。
对于你的前度,我真的甘拜下风。
最后,我也想坦诚对你说:我是真的抵触你的前度,因为我真的喜欢你,虽然我没觉得她对我构成威胁。
但是别总是拿前度比来比去,假装不在乎只是因为我懂事。
2011.9.12 2:03 by aisun Ho=佑拓
昨天跟朋友说,应该约好前男友或者前女友去看这部电影,后来发觉,无论你跟谁去看,甚至跟现任一起去看,都会想起前度,所以其实ex去不去都一样,效果都达到了。
但是后来又发现不对,就算你跟ex一起去看,他或者她还是一个甚至更加多的前度。
所以这就像一个漩涡,你的ex的ex的ex.......一直周旋下去。
现在,很少有人有单纯的感情史,或者是我认识的大部分人感情史都不简单的吧。
你会想起各个人,各种事,好事,坏事,甜蜜,争吵。
不一定是电影的作用,或者,在节假日你会想起,早上醒来会想起,或者看到某个背影会想起。
但是想起,又有什么意义?
就算有再多前度,再多深爱你的人,现在在他/她身边,与他/她长厢厮守的,也不是你。
看完之后,觉得唯一高兴的是,我不用什么人的敦促,就可以自己拿起行李上路,还真是自觉。
有个小姑娘去澳门旅行的时候,给我寄来明信片,明信片上写着:“爱情让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历史书,记载着前任们看似漫不经心,但实际上已经侵入骨髓的印记。
”而在她的某篇日志里,她写到:“恭喜某某。
已经飞到成都去实现他一直想做的事。
我能说的就只能祝福他快乐。
”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变得挺让人叹息的不是吗?
我成了她的某某,她成了我的“有个小姑娘”。
无数现任变成前度,她去了她想去的澳门,我去了我想去的成都,而我们始终都没能牵手旅行。
电影《前度》讲述的也是和“前度”有关的故事。
所谓前度,其实就是属于过去的人。
所以在和前度相处的这两天,想的却是从前的那六年。
只是再留恋,那也只是一些回忆的影子,顶多在感伤之余会心一笑,终了还是得矫情地说一句,回不去了。
《前度》的宣传噱头无疑就是阿娇,这个大家都懂的,而且海报和那什么门确实好像,我仔细对比看过了。
海报上的阿娇眼神里充满了情欲,也许这才是自然流露。
那感觉就好像昨天还在蹦蹦跳跳唱着青涩小调的女孩,今天一下子成了情色绕身的激情欲姐。
但是撇开这些,《前度》称得上是部好电影。
原著、导演、摄影、配乐以及主题,这些都很能给人惊喜,更别说几个演员的出色演绎。
这部电影比我们预想的要好看很多。
阿娇饰演的周怡一角当然没有真的像海报上的那么情色,但是也一改之前表演的生涩僵硬感,给观众不少惊喜。
“EX”在豆瓣上估计是姑娘们最为纠结的一个词之一,我估摸着至少可以排进前三。
前度的杀伤力之强,——不管是对己,还是对人,估计你在很多小组的帖子里都见识过。
电影里也是,阿平是周怡的前度,当然最后也成了阿诗的前度,他给两个女人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同样的,周怡是阿平的前度,她的出现直接就导致了阿平与阿诗的分手,现任永远是悲剧的炮灰。
周怡是个很文艺范的角色,她是个浪漫主义且完美主义者,你看她喜欢的那些人,先是想当设计师的阿平,然后是旅行作家阿树,接着是古惑仔阿升,身后还有一个玩音乐的的士司机阿苏一直默默等候。
这些人,除了古惑仔的出现比较诡异一点,任何一个对她都很好。
可是身边的那个人永远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她受这话影响太大,对每个人都走近,又分开。
也许这样若即若离的状态才是最好的,让人想念总比想念别人好。
可是她却永远都找不到安定感。
和阿平的旅行因为一个玩笑告吹了,和阿树的旅行因为一次争吵告吹了,和阿升还没旅行他就跑路去泰国了,和阿苏我觉得更像是一次心血来潮。
无论是谁,她都始终没能牵手成行。
问题在哪里?
在周怡。
当她哭着问“为什么你们每一个人都这样,说过的话不算话”的时候,其实她还是不懂。
同样的一句话,说的人当真了,那是诺言,可是听的人也当真了,那就成了谎言。
那些需要对方的时候,我们也没在彼此身边。
其实并不是谁在说谎,恋爱的人总会说无数以为肯定会实现的话,那时候的信誓旦旦完全是真诚纯粹的。
可是一个人怕孤独,两个人怕辜负。
当和前度再次相遇,回想当初为什么会分手?
因为太在乎?
因为理解?
因为爱?
还是只是因为一时脱口而出的冲动?
为什么过去吵架的缘由,现在想起来却都是甜蜜?
归根到底,分手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无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但是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
周怡的妈妈说,想旅行,一个人也可以。
是的,其实周怡要的并不是谁带她去哪里旅行,而是要那个人陪她去旅行。
但是她的任性,她的不安,却将无数次牵手旅行的机会化成幻影。
电影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
阿平给了阿诗一场分手性,那无助的泪光中,阿平还是转身离开,成了她的前度。
妄图以身体和孩子挽留男人的女人是最愚蠢的。
一个女人,最悲哀的是只能靠身体吸引男人的兴趣。
而比这个更悲哀的,是连她的身体都已经吸引不了男人的兴趣。
周怡终于开始了她一个人的旅行,但也给了阿苏一个接近的可能。
一切就这么戛然而止。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离开的才是最难忘的。
只是无论你再挽留,也只是像电影里的那个塑料杯子一样,虽然不再破碎,却终究有了裂痕,只能看着里面的水一点一点流尽。
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原地等你,你曾经费尽心思去改造的那个人,最后终于成了别人。
2011-4-19
(误删了,重发。
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我总在别人的故事里见识到ex的杀伤力,尤其是女ex们,舞一下衣袖、挑一下眉梢都能让地球从新进入寒武纪。
然而,我以为,不是每一个ex都那么有害。
【ex的有害程度,和他们分手的幼稚程度有关。
】 有一种分手,叫做因为了解。
(妈的,我恨这个句型)这种ex是无害的。
就算他们偶尔还会相互问候,但他们能做的,就真的只有相互问候而已。
某个恋人未满的“ex”曾跟我说过,“我们永远是相互问候的人”。
起初我不以为意,对此付之一声冷笑,但现在我觉得他说得很对,我们不是仇敌,也不是朋友,更不能是陌生人,但我们能做的,永远也只是相互问候而已。
这是一种漠然。
爱的背面不是恨,是漠然。
就是这种明明白白、清清泠泠、无需顾忌、无需回避的漠然。
这种ex绝对无公害,可坦然面对。
但年少气盛的我们,难免会因为一时误会、一时冲动,与亲爱的人分手。
就像周怡和陈均平,心里明明都放不下对方,可两人都学不会迁就和体谅,一次次闹别扭,闹分手。
好吧,这种ex十分有害,防不胜防,两人一旦重逢,死灰就会在明明灭灭的美好回忆中复燃。
这也说明了你的ta与你在一起的时候心里还有别人,ta没有真真正正地喜欢上你,ta只是想利用你们的关系来逃避上一段感情带来的痛苦。
这种人自私,懦弱,而且不了解自己。
周怡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虽然她一直在寻找自己的Perfect match ,她一直迫切地渴望体验爱,而她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一份怎么样的爱,陈均平、阿升、阿树……任何人都能闯入她的生活,但谁又能闯入她的生命呢,陈均平吧,但她自己意识到了么,似乎没有。
其实我不知道要怎么定义这个“幼稚程度”,我想,没有做过努力就随便分手是幼稚的,做出这样举动的人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理解、体谅和宽容,也是幼稚的。
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遇上了,就一起吧”,轻浮,没有坚守。
这样的人,无论作为什么角色,ex好,男朋友好,女朋友好,都是有害的。
(所以,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都请先问问自己,需要些什么吧。
) 【ex有害,也是你的作用后果。
】 我相信人性本善,很多ex本无害,是我们自己先把恋人的ex狰狞化了,然后ex们的一举一动都变得“不怀好意”。
这是因为——恋人总想独占恋人。
我以为,叫你宝贝的,只有我一个;听你唱情歌的,只有我一个;和你在这个山丘散步,也只有我一个……我以为,你的一切都必须属于我,只有我能够看穿你。
而你的ex的存在却不断地提醒我:我无法独占你的一切。
你的温柔,你的美丽,ta也曾见识,ta也曾熟悉。
所以,我会不自觉地对你的ex产生抗拒,即便我还未曾见过ta的英容笑貌。
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自私、很愚蠢,但它作为占有欲的一种表现形式确实存在,别不承认。
且,不正是因为自己有这样的占有欲,所以才会善意地避免在恋人面前提及EX吗?
正如戏里周怡反问陈均平:“有些东西不是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吗?!
” 所以,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抵触恋人的ex,觉得ta对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事实上,一个假想敌(姑且假设ex为假想敌,嗯嗯)到底威胁到了什么?
ta绝对无法对你们的现实状况造成威胁,ta只是威胁到了你的欲望的实施,击破了你的独占恋人的幻想,以一个电话记录、一条QQ留言、一个博客访问的方式。
而你为此抓狂,不停地哭诉,不停地逼问你的恋人……一而再,再而三,最后你们感情走向低谷,这不是什么ex的罪过,是你自己,是你的不信任感干扰了你们的导航信号。
而这种不信任感、无安全感又是由于欲的不平衡而引起的——恋人总想独占恋人,又私欲乃人之天性不可剥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修改“独占”的定义。
《前度》的导演麦曦茵说:“每一个前度,都是一次成长。
”现在的他会在下雨的夜里为你买止痛药和卫生巾,但或许他从前是那么不识体贴;现在的她会在周末晚上为加班的你沏上一杯热茶而不是嘟囔着你又一次没陪她看电影,但或许她从前是个骄横跋扈的大小姐……此时此刻,让你心动不已的ta,是由ta过去的种种一点一点磨洗出来的。
过往,只负责塑造了新人,它们没有要与你抗衡、争夺,不在同一个维度,它们也无法与你抗衡、争夺,你依然“独占”着你的恋人。
你又何必与过往较劲?
(不论站在哪个角度,不论作为谁,我们都不要记恨生命给予我们的种种经历,直视它们,直视这些温柔的灌溉,然后汲取养分,然后开花。
总有一天,会有人欣赏。
)【过去回不去,面对恋人的ex要像面对自己的ex一样坦然】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踏入一条河流的脚也不是同一只脚。
”周怡生气喜欢摔东西,家里的玻璃杯经常被摔碎,后来陈均平改用塑料杯,而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他与周怡分手,和阿诗在一起。
砰——塑料杯掉地了,没有碎,看似完好无缺,但从杯壁静静渗出的水告诉我们,裂缝一直存在,过去回不去了。
一样的塑料杯,一样的password,一样的耳环,一样的贴画……又如何。
暧昧时它们是眷恋。
冷静时它们是漠然——这是你与我共同分享过的东西,我只是习惯了,我甚至面对它们的时候想不起你来,这就是最决绝的漠然。
因为,我不是当年的我,你不是当年的你。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没有人会一直站在原地。
So,无论面对自己的ex还是恋人的ex,都要接受,都要坦然。
热恋中的你心中只有眼前的ta,那么就要相信同样状态下的ta心中也只有你。
In all,时刻拦着双手束缚恋人是愚蠢的行为。
相信你的ta,相信你自己吧。
今年看的第一部片子。
OST配的很好。
阿娇很美很心旷神怡。
周怡问阿树,分手之后能不能做朋友?
反正我深信不疑的原则是,如果还能做朋友,要么就是其中有一个还爱着对方,要么就是两个人根本没有真正相爱过。
所以,ex什么的,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谁能保证面对自己的前度,可以做到一点都没有回忆涌上来?
很多时候仅仅是睹物,就可以思人了,何况还要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
于是不可避免的忆起过往,荷尔蒙作祟,燃起了小火苗,脑袋一时不清醒,就觉得自己还爱对方。
陈均平和周怡分手之后本来可以相安无事的各自生活,不就是因为一次偶遇又迸出了小火苗?
可是最后呢?
陈均平觉得自己深爱的是周怡,和现任女友阿诗分了手。
而周怡也有她的纠结,最后独自逃离去旅行。
就算他们又重新在一起,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想起其他的ex,谁能保证他们不像曾经那样激烈争吵,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再分手?
当初分手时候的理由,多半是无法克服的,不然两个人好端端的在一起为什么轻易说分开就能分开?
所以还是省省吧,掐灭心里那噌噌窜上来的小火苗,少折腾了。
别以为复合了就能好好过,当初为了什么分开的,到时候多半还会因为同样的理由再分开。
二度伤害这种事情,不是傻逼做的么。
很爱它的结尾。
那个不停漏水的塑料杯,是周怡在阿平生活里留下来的影子。
因为周怡喜欢在吵架的时候乱砸东西,所以阿平就算是分手之后也索性把新家的杯子换成了塑料的。
镜头慢慢切换的阿平现在大房子里的小物,再到他跟周怡曾经生活过的小屋里面的物件们。
它们或许承载着主人的故事,可是,这两个人再也回不去了。
ex,是属于past tense的。
他尽可以在你生活的每个细枝末节犄角疙瘩里留下或明或暗的痕迹,可是如果可以,还是不要再有牵扯的好。
不如,就让故事都经过。
就算有一天你已经认不出我来但我们一起过的日子永远都会在我的生命里留下美好的回忆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
给爱过的人。
给恋爱超过一次的人我一直认为如果一部电影让你看过后,只想单纯的从电影的角度去客观分析,这一定不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电影最原始的魅力是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理性的分析一部电影是需要的,对剧本、对拍摄手法、对镜头、对演员的表演,不断细致深化的解构电影,让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高质量的影片。
但是,完全客观、理性的看一部电影便失去了电影最本质的东西,让其成为死物,只有对错的分别,这是所谓的影评家干的事,反复研究一部电影找出里面的毛病,指手画脚的点出哪些镜头多么多余,然后搬出些法国新浪潮、费里尼之类的术语,装得自己有多么高深,最后总结性的定位一部电影的价值。
我只想说这些的人什么都不懂,抛开了最重要的部分,死盯着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前度》正是一部无须过多解构的电影,能看懂导演心思的人,都是能在电影中看到自己的人。
故事发生在三天中,周怡在机场与男友吵架分手,碰巧遇到前男友陈均平与其现女友阿诗,是夜无家可归,便在陈均平与阿诗家住了三天,之前的回忆不断浮现、人心骚动。
陈均平与周怡的恋情是当代快餐式的爱情典型,激情、热烈、浮躁、看起来时时甜蜜却又步步惊心,时刻都有爆发的危机存在,而爆发的结果,只有果断的分手,不拖拉、不深思、不负责。
似乎在我们身边或者干脆是我们自己,都能找到里面各个角色的影子。
周怡在这部电影中分手了四次,年少时与陈均平在一起,分手后意外认识混混阿昇,分手后又与陈均平复合,最后一次便是影片的开头在机场与作家阿树的分开。
四次分手中,除了第二次是因为混混阿昇的跑路,其他三次分手都是因为其他女人的介入,或是前女友,或是新人,但在影片中都只出现在周怡的指责和男友的辩解中,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周怡这般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生在现代人中似乎常常见到,越来越自由开放的爱情造就的是彼此间的越发不信任,和以前那个含蓄的年代相比,这种几句话甚至几个眼神对了就能开始的恋情未免太过轻易。
陈均平给人的感觉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也是我们这代很多人对感情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说是没有原则有点过头,要定义的话,算是一种不随大脑、只随激素控制的心态。
在机场偶遇周怡,陈均平表现得并不想有过多接触,甚至十分反感,但无奈让周怡入住自家后却又频频出轨,这是他一开始就策划好的吗?
我看基本可以排除这种可能,陈均平如同很多年轻男女一样,该懂的道理都懂,但同时也不抗拒内心的想法,在机场也是,在家也是,在机场是不想前女友这种麻烦干涉到现在的感情而排斥,在家是独处的环境勾起了曾经的回忆而一发不可收拾,往好了说是跟随内心的选择,往坏了说是毫无争议的不负责任。
在阿树、阿苏、周怡的妈妈这三个重要配角中,阿苏是不得不提的。
阿苏是陈均平的哥们,没事开着自家车行的出租车,给陈均平和周怡当私人司机。
阿苏每一次出场都是周怡需要帮助的时候,影片结尾周怡的独自旅行也是阿苏做最后的送行,这样的角色定位仿佛是给所有像周怡一样感情受伤的人一个希望,总会有一个在你需要的时候就出现,始终注目着你的人。
阿树和周怡的妈妈贯穿着影片的另一个点——旅行的意义,阿树是作家,出了一本关于旅行的书,在出版社认识周怡,周怡辞掉工作准备同阿树一起旅行,结果还未去成便有了在机场开头的一幕;周怡的妈妈常常独自旅行,周怡与阿树分手后无家可归不得不暂住陈均平家也是由于此。
那片中旅行到底有何意义?
我理解为成长。
影片最后周妈回来与女儿同住,周怡哭着问妈妈可不可以带我去旅行,周怡妈妈只说“去旅行,不用别人带,自己去就可以了”,其实也是告诉女儿成长的过程必须自己经历,如同周妈自己,在周怡父亲去世后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才学会了现在的乐观与豁达,才明白最喜欢的那个已经不在自己身边。
影片中有三件值得一提的物品。
第一件是耳钉,陈均平和周怡第一次在一起时,陈送给周的,有一对,一人戴一只。
在影片开头机场时周怡还戴着这枚耳钉,直到没办法要与陈均平阿诗住一起时才摘下,最后落在陈家,也导致了陈与阿诗的分手。
这似乎是一个很直观的证明周怡始终没有忘记陈均平的证据,但我想这枚耳钉的意义不仅仅是这点。
陈周第二次在一起时,一次鸳鸯浴中陈均平送给了她一枚戒指,戴在了小指上,然后影片开场时却看见周怡的手上没有这枚戒指,这不是与耳钉的意义相矛盾?
直到我找到周怡、阿树、阿苏经常哼唱却都说不知道歌名的那首歌时才弄清这一点,这首歌是林二汶的《一切开始都是美好的》。
歌名如同耳钉和戒指的区别,代表和陈均平的第一次才是最让周怡难以割舍的。
第二件是陈均平的沙发椅,影片结尾时的镜头在几个场景的切换中,陈均平现在的家和同周怡同居的曾经家中都出现了这把椅子,人已非,物还是,很少有人会在一段爱情结束后销毁所有共同存在的证据,相反会留下这些代表共同过往的物件,偶尔怀旧一下,感伤一下,这是现代人的通病,拿得起放不下,这些通病让人们看起来比以往成熟,悲哀的是也只是看起来,如同陈均平、如同周怡,好了伤疤忘了痛,曾经犯过的错,该犯的以后还是犯。
此外,这把沙发椅也代表了陈均平两段感情的转折,第一次见到阿诗便是坐在这张椅子上,不禁让人联想到第二次分手时,周怡嚷着“你是不是有别人”指的是否就是阿诗。
而后来周怡暂住陈家时进屋一眼看到这张椅子,如同在自家一样躺坐上去,似乎已经预示着旧人夺位了。
第三件是水杯。
影片结尾的那段,陈均平回忆起第二次与周怡分手时,周怡摔碎了很多玻璃杯,最后哭着捡起一块,说:“要不我们明天买点塑胶的回来,好不好?
”镜头立切,陈均平望着手中的塑胶水杯掉到地上,然后抬头对阿诗说:“不如算了。。。
(分手吧)”最后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看似完整的塑胶水杯,里面的水却从一条裂缝中不断流走。
看来即使换成塑胶的,没有细心的呵护,还是无法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对每一个陈均平来说,无论是性格刚烈如同玻璃一样的周怡,还是温吞水一般如同塑胶不易碎的阿诗,他都无法维系一段稳定长久的感情,这是否如同我们每一个人,曾经试着努力经营维系一段感情,但发现无论用何种方法、与何种人在一起,都难以长久下去。
或许问题不出在我们,而出在感情本身、出在这个时代,试问在这个躁动、轻浮的年代,如何要求一罐廉价的凤梨罐头去拥有一万年的保质期?
这电影我没看完,看到一半就觉得受不了这么“作”的价值观。
——啥时候这世界以作为荣了?
和《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那种眼泪作有一拼。
这里边所有的眼泪我都挺想冷冷说一句,活该。
跟男人旅行然后机场吵架问起前女友查手机死缠烂打蛮不讲理无限矫情。
自己提分手又哭。
活该。
自己提的分手,结果发现护照行李都在前男友那儿,工作也不要了,骂前房东肥婆导致流落街头,活该。
您平时怎么积的德?
这现任女友以为自己是圣母,拯救了男朋友落难的前女友,还开车把她带回自己家住,分手,活该。
谁让您把男朋友的前女友带回去了?
这是用脚趾头想知道一定都会引发藕断丝连导致分手的结局。
虽然,他和前女友复合后可能还是分手。
遇到一个古惑仔就跟人一起去睡了就在一起了,又分手,活该。
大雨天以“好累”为理由自己提了分手,和男朋友吵架,自己收拾箱子离家出走然后淋着大雨哭,活该。
您分手可以选个好天气啊。
没人强迫您出门淋雨。
是不是作就代表自己正确?
遇到一作家就跟人去旅行连工资都不要了,回头流落街头没钱了又臊不搭脸回来问工资。
就更别提转交工作了。
同事没好脸,活该。
一切都是活该。
作和眼泪并不代表自己“正确”。
安。
大年初五两年不见的姐妹们聚会,絮絮叨叨的汇报了一下彼此的近况,语气都不再带有早些年的询问,多是一种坦然和笃定。
谈到后来变成了谈电视谈明星谈春节晚会,睡觉之前终于总结,今年姐妹聚会的主题是——不许念旧人。
《前度》的第一个爆笑点出现在阿娇洗澡的时候陈伟霆进去尿尿,发觉的阿娇立刻扯了帘子大叫真脏你赶紧出去,陈伟霆不在意的继续,然后嘟囔了一句你以前吃的时候怎么不觉得脏呢。
我登时爆乐,然后忽然间觉得很囧,心想ex真是一种太可怕的生物,那些好习惯坏习惯随便信手拈来,都是对现在生活赤裸裸的杀伤力。
所以,即便我们那么好面子那么想装大度装得毫不在意,看着那个身边人带着ex无以伦比的气味生活在你的周围,那些一度以为是温馨的小情境,都会变成荒诞的盗版。
最真实的一个细节,现女友终于爆发要讨一个公道,没想到陈伟霆憋了一下居然先提出了分手,神奇的是诗雅竟然不是甩他一耳刮子而是忽然间软了下去,她激烈的去抱住他亲吻他然后用身体取悦他直到他终于有了反应,他在进入的时候她流泪,那个时候她一定在想:是的,只要能留住他,多么委屈,我都愿意。
至此,大多数人多半都以为尘埃落定,这场ex和ing的较量,以ing的深情和大度而告终。
然而事实是,当你以为ing最终取得落魄的胜利的时候,这个一直看起来懦弱但是其实骨子最伤人的男人还是在第二天平静的提出了分手,这次现女友没有歇斯底里,她伤心但是走的很彻底,是的,她尽力了。
没有一种杀伤力能够大于一个女人对于一个男人的失望,她终于,再也不相信了。
钟欣桐在里面很惊艳,当然,这些年,她总是让我惊艳。
情欲戏很好,一把年纪了还清纯的嫣然一笑叫人心里开花的也妙,其实她并不像她演的女主角,无私付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相反,她下定了决心,倾尽全力。
所以我们看到了她用力的痕迹,但也不得不承认她很有诚意。
聚会的后半段我跟杨小树取笑贾小蜜没眼水活脱脱的丢掉了那么惦念她的前男友,贾小蜜眼睛一瞪飞快的回到:知道他为什么惦念嘛,因为我变成了前女友啊。
我跟杨小树彼此对看一眼,然后立马打起滚来。
这一年的初七武汉下雪,我坐飞机拖着大箱子走的寡淡,我在微博上说再也没有那个人让我在这个城市不会迷路不会慌张,结果下飞机收到短信说有事走不开不能去接我,而我是笑了笑,然后推着我装满年货的大箱子吭哧吭哧,你看,我也终于学会了不再那么容易失望。
哎,老了。
年轻时候相爱,总以为前方还有什么再等待我们。后来的相爱,总感觉这些之前都得到过,便总是止也止不住地想念ex
杜汶泽出现是要干什么?就为了搞笑一下破坏整个片子的格调?能不能给几个远镜头?一定要拍的显得这么廉价?光演员敬业其他硬件软件都不行顶个毛用啊。哦,也不是一无是处,配乐还可以。
香港生活化温情小清新,男猪脚好基友的感觉,不过看在有一枚胖乎乎小肢妹跑来跑去任性发脾气的份上……咕咕!
钟欣桐五短身材 又脱!
别入别人的戏
其实他们俩的现任都蛮不错的,老跟过去扯不清楚是没法好好过日子的~突然发现曾志伟的儿子蛮有爱~
哎 看得太纠结了
很纠结的一部电影,防火防盗防EX啊!
阿娇,烂片代言人。放下真的很难吗?如果分开,你还会和ta做朋友吗?回忆,刻骨,最后还是选择独自离开
我在怀疑这片是怎么打到7.2这样的分数的。
每个孤单天亮,我都一个人唱.
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前任的影子,也许是个纹身,也许是个耳洞,或者是从此用塑胶杯喝水的习惯。也许是从此无法改变的生活习惯。永远提醒你前任存在过。
意外的好看~ 不管分手可不可以做朋友,一个人绝对可以去旅行。
没忍过前10分钟。
以为有陈奕迅才看的。。
即使你任性自我爱猜疑脾气暴公主病,总带着screw up everything和 to be screwed up的倾向,终究一天你总要学会rise above.“没有谁没了谁就不行” “大个女了,想旅行就自己去吧” 几部下来对麦曦茵好感度稳步直升。
真恶心,这么泛滥的感情。是不是是男的你都喜欢啊!太轻浮了吧?!
我爱曾国祥和周俊伟
有情人终成EX。
下巴脱臼不是那样复位的啊周生…………阿娇还不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