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这么细腻认真和充满温情去拍死亡的,脑海里的上一部还是入殓师。
火化那里真是让人又哭又笑…看了1忍不住找2,镜头一帧帧太让人舒适了,让人真想去日本生活啊…今天也是体验“社会是伤害的比赛”的一天…下班去公园暴走了一圈回来还是需要电影。
看到一家子可爱又温柔…被这部电影轻轻揉了心❤️
小打小闹,摩擦拌嘴,又相互依赖的一个家族,和那个在大太阳的路边工地,独自挥舞指挥棒的老头成对比。
更加体现了一个家族兴旺的可贵之处。
家里的每个人,简单平凡,又各有性格,都有各自烦恼的事,也为这个家族的事费心费力。
为了让父亲上交驾照,还召开了家庭会议。
日本家庭真的很重视家人,家族荣誉,家里每个人都在扮演好自己的家人身份。
其实我挺羡慕有这样一个家庭,日子就像细水留长,缓缓沁人心田,有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双层木质楼房,关心自己的家人,不服老的老人,调皮的小孩,有点小气又乖张的亲人,可能还要还房贷,还要担心生老病死,但是这就是人生啊!
匆忙又短暂的几十年,家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活着的意义,精神的来源。
顽固、任性的典型日式父亲,有个精明强势的女儿,还有微笑如清水的儿媳。
没有新鲜事儿,无非是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
但角色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生活化的喜感拿捏精准,才见功力;就算引入寡居老人的社会话题,也控制在家庭喜剧的范围内,不煽情、不过多讨论。
电影中随处可见这种熟悉的“提醒”:送鳗鱼饭的外卖小哥;父亲窘迫时必定大喝一声,然后在楼梯跌倒,更何况,角色本身既有从琐碎生活自然生发的真实感,又有恰到好处的戏剧感。
不寡淡、不过火。
拿捏精准,才能有生活化喜感,信手拈来:一个动情点过后,马上一个喜感包袱甩过来。
这是山田洋次让我看到的生活,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文/杨时旸)只要他愿意,86岁的山田洋次或许能将《家族之苦》这个系列一直拍摄下去,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家族之苦2》和第一部有着一样的调子,生活默默延续和自我生长,故事也同样如是。
两位老人在那次离婚风波之后平息下来,日子照常行进。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与其说是对于电影本体的驾驭,不如说是一个老导演对于生活本身的参悟。
他轻盈地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便切下一角,稍作打磨,就搬上了银幕,那些故事带着我们日常的温度,裹着真实的细屑,我们观看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我们也在凝视自己,每个人都带着的小毛病,小心思,小算计,但每个人又都善良,体贴,刀子嘴豆腐心,他们时常互相抱怨,但永远无法分离,那些抱怨其实也都是嗔怪,一种东方家庭中保持亲密的古怪方式。
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影迷看着《家族之苦》系列会想起《我爱我家》,同样是一个家庭内部的无尽琐事,同样是几个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和慰藉,同样都是嬉笑背后突如其来的感动,以及感动即将触到矫情边缘时,又被嬉闹及时救场的娴熟手段。
这些生活中的绵密针脚高于所有戏剧性的构建和反转。
《家族之苦2》的故事中没有什么矛盾冲突,无非就是年长的父亲还坚持着要开车,但精力不济,经常把车刮花,家人担心他的安全,想劝说这个固执的老头彻底交出钥匙。
儿女们顾及着老人的自尊,也忌惮于自己是否适合开口。
日子向前滚动,似乎无事发生,只是劝阻父亲的事一直悬而未决。
大家各自忙碌,工作,下班,喝点啤酒,吃块蛋糕,有人为老人操心,有人为子女烦扰,在这个炎热夏天,一切慢慢循环。
日常的运转里其实也潜藏着惊心动魄和命运斗转,老人偶遇了数十年未见的同学,一次尴尬的重逢,一场欢快的畅饮,还有,最终意想不到的死亡。
《家族之苦2》里有命运沧桑,但只不过都用对话粗线条带过,居酒屋里,几个人谈及那位老同学的经历,绸缎庄的富二代,年轻时风流倜傥,却中年落魄,娶了校花,又分道扬镳,家族里的人都断了联系,年过七旬还在工地谋生,这闲言碎语里粗粗的勾勒,就是一个人跌宕的一生,这些都没有被大张旗鼓地展开,而是默默缝补进了充满节制欲言又止的对话里,就着清酒含混略过,仔细琢磨也都是慨叹。
《家族之苦2》的故事中,家中的妈妈是缺席的,她去北欧看极光,圆年轻时的梦想,她抽身而去,在远方不可言说的光芒里回归年少之梦,老伴留在家里,面对着熟悉的环境和所有琐事,和儿女拌嘴,和老友重逢,和居酒屋的老板娘暧昧。
极光成为了一种精神意义上超脱的象征,这种在极寒之地才会出现的自然景观像神秘的感召,它和日本家中那些最俗常的碎屑形成了剧烈的对照,妈妈从挪威打来电话,说起那些犹如外星之光的景观,却瞬间让这一家人的不知所措更显现实荒诞。
而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更加切实的映照,死亡正式进入叙事,老一代人的谢幕已经开始,无论如何避免和躲闪,一切都终将发生。
儿女们对父亲驾驶权的褫夺成为了一种宣告,让他不得不开始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
而最小的儿子儿媳也开始计划着要一个宝宝。
家族的一切不过都隐喻在这衰老和新生之间。
人们都在处理各自琐琐碎碎的麻烦,寻找自己简简单单的快乐,家庭主妇从家务中脱身,认真穿上和服去与闺蜜看一场演出,老人们聚在居酒屋,唱起年轻时的歌,孙辈们无人管束时大口大口吃着披萨,生活有淡淡的烦忧,但也有快慰和清酒。
桥爪功饰演的平田到处发泄不满,但最后也深深慨叹自己家庭的幸福,神情忧郁的苍井优和表情自信的妻夫木聪演绎了家族中最清澈的一对,尚未被生活压垮,搅浑,笃定地面对生活。
这故事在嬉闹即将变得失控的当口,兜头降下一场孤独的死亡,在泪水即将夺眶而出的时刻,突然引发了恶趣味的玩笑,山田洋次操纵着所有人的情绪,告诉人们这就是苦乐兼半的人生,那一顿注定无法好好吃下的高级鳗鱼饭,那一堆在烈火中噼啪作响的银杏果,都是这生活中的苦涩与甜味。
以下 一些截图纪念希望db不要吞苹果图虽说是截图 但基本上精髓都巨头干净了,没看正片的不要浏览比较好是一部令人泪水涟涟的电影比第一部还要精彩深刻开片的卡通撞色欢喜悲伤整个就是人间生活酸甜苦辣老头子从开始的这个加是灾难,到最后 你们对我真是太好了,其实就是知足和坦诚。
和别的人约会还喷香水,可老太知道只是一句 他没那个胆子。
这一部里各自安好,可是这种感情和关系真真是反面教材啊,谁真的想要最后活成室友呢。
细节丰富的背景人物,插科打诨的NPC角色,都恰到好处,不会太悲惨,也不会真的想笑。
特别喜欢自然生活气息的背景
高龄标志吧
喜剧表情满分
果然瘦的人就是好看好拍没有死角
这个表情拿捏也是满分
不会泡茶那就别喝呗
好酸
真是活生生反面教材
最后还是不喜欢的女儿来给自己养老
小鸟巢
吃披萨喝可乐不代表年青一代不能接驳传统
就很难过的一段预感
这一段无解了 家家有个倔老头
刹车声响亮
这段临别赠言想哭
这个收尾笑劈叉 剧本太棒
虽然最后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很美好温馨,但是想要独身快乐的依旧不会为所动吧。
以上截图纪念
每一场戏都很出彩,虽然平平淡淡,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同时完成叙事。
每一个演员都很给力,群戏张弛有度默契十足,看得好过瘾。
老爷子确实逗趣,老伴儿出门看极光就带着居酒屋老板娘兜风真的好吗。
家族聚会一段看出导演出色的场面调度。
再一次辛苦送鳗鱼饭的外卖小哥。
丸田那天夜里喃喃自语“白果就酒太好吃了”,突然就有他要死了的预感。
出殡一段弦乐好听。
久石让的音乐很棒。
很少会给电影评满分,这次犹豫之下,我还是给了5星好评。
究其原因,大概是这种温情电影竟然让我落泪了😭可见导演及演员功力之深厚。
这一部主线是劝爷爷驾照放弃驾照的故事,不过真正的内核是爷爷高中同学的去世😭
日本老龄化真的严重,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老掉时的写照吧。
一个孤寡老人,没有钱也没有亲人(女儿和弟弟都不赶来)在身旁,独自住在阴暗出租屋,他不是没有风光幸福过啊,但是世事弄人,最后他只能孤独死去。
所以是幸运吧,死在老友家,老友家恰好又是善良的一家人,最后有老友及老友家人告别,无论如何不算潦草。
其实想想即使亲人在旁风光大葬,又如何?
死人又不懂体面了,不过是活着的人的一种寄托。
这样子三五好友的告别也许就是我们普通大众最好的告别世界的方式。
最近很多触动,也突然有了想要组建家庭的想法,不过无论以何种方式生活,我都会尽力过得快乐自由。
这部剧之所以优秀,还在于其高超的幽默感,这样既不会陷入悲情,又真实自然,实在是高。
最后表白帅哥美女,此剧三观及五官代表
2016年的《家族之苦》,豆瓣8.1分,是年度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之一。
电影深受影迷和电影人喜欢,甚至黄磊老师还将它翻拍成了《麻烦家族》。
与此同时,《家族之苦》也终于迎来了续集。
一直以来,续集想超越前作都是很有难度,再加上《家族之苦》本就口碑不错,续集想有所突破就更具挑战性。
然而《家族之苦2》的评分不降反升,高达8.6分,单看评分的话极有可能成为今年评分最高的日本真人电影。
出生于1931年的山田洋次是日本著名导演,他非常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电影,有“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
山田洋次在保持高产的同时,竟然还能保证极高的质量。
岁月丝毫没有使他退步,反而让他的功力更加炉火纯青。
1969年-1995年的30年间,山田洋次曾执导了48部《寅次郎的故事》,这也是世界目前最长的系列电影,是拍了24部的《007》的两倍之多。
这30年来,新年假期全家一起到影院看《寅次郎的故事》,一度成为日本人辞旧迎新的重要内容。
有趣的是,山田洋次曾执导的《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安二郎执导的《东京物语》,而《家族之苦》又是《东京家族》原班人马拍摄的,而这一系列电影都是同样的主题:家庭。
《家族之苦》围绕父亲周造的一家八口展开,这个家庭还有周造的妻子富子、周造的大儿子幸之助、幸之助的妻子史枝、周造的女儿成子、成子的丈夫泰藏、周造的小儿子庄太(妻夫木聪 饰)、庄太的妻子宪子(苍井优 饰)。
《家族之苦》的主线是“离婚”,周造身为一名老顽童,深爱着妻子但又为人固执,不好意思开口说出来,而妻子一直以来都是逆来顺受、贤惠体贴的贤妻良母,有一天终于表示无法容忍周造大男子主义的性格和习惯而提出离婚,但故事的最后两人还是重归于好。
《家族之苦2》延续了上一部的剧情,仍然是讲述这个大家庭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
妻子即将前往欧洲旅行,周造展示出特立独行的面貌,他当了大半辈子的一家之主,自然不愿听从晚辈的意见,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晚辈担心周造的安全,希望他交出驾照、不再开车,但周造扬言要“开车开到死”。
周造还很小孩子气,一个人走到楼上生闷气,这时,晚辈又纷纷开始取笑他。
大儿子对宪子说,不必对周造说话太软,他会蹬鼻子上脸。
大儿子还说他看见周造和居酒屋的老板娘走在一起,并喷了香水,以至于全家人哄堂大笑。
然而,这一切都被周造看到了,场面一度陷入非常尴尬。
《家族之苦2》将周造一家的琐碎之事生活化地呈现,晚辈希望长辈不再开车、晚辈取笑长辈这样的事情,都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很容易能让观众共鸣,非常接地气。
而导演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拍摄一部普通的家庭喜剧,他还试图打造喜剧的最高境界:笑中带泪。
无论是《东京家族》还是《家族之苦》,都有对老年危机的隐喻,是在向观众展示老年人的生活面貌和心理活动。
周造非常清楚自己年龄大了,但他并不服老,他喜欢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和钓鱼,在他看来,不让他开车就等于不让他打高尔夫球、不让他钓鱼,也就是等于让他去死。
他知道终有一天,他会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开车,但他希望这一天能晚一点来。
如果主动交出驾照,不等于是承认自己老了吗?
正如《相爱相亲》中,张艾嘉饰演的岳慧英也不想退休,想在变老之前最后挣扎一番。
但和变老相比,更让周造感慨的是,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他而去,而接下来轮到的就是自己。
他在开车的途中,偶遇了正在指挥交通的高中同学丸田,他俩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
他俩相约一起喝酒,一起叙旧,不料这一次却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次日,丸田就在睡梦中与世长辞。
一起喝酒的时候,周造始终有说有笑,但当他得知当年网球部的女神高野节子嫁给了丸田,不过两人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周造的心中是五味杂陈,笑不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集中,周造也曾在居酒屋偶遇另一位同学沼田,他娶了网球部的另一位女神百合子。
但当沼田说百合子二十多年前就跑了的时候,周造的反应是幸灾乐祸,狂笑不止。
两次得知老同学的失恋,周造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反应,观众要非常细心才能发现这么微妙的变化。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用周造自己的话就能解释,他曾说过:开玩笑也要分轻重。
丸田具有非常悲惨的经历,他曾是大型绸缎庄的继承人,他把父母的店铺关了,去广岛做房地产,不料遭遇经济泡沫倒闭破产,欠了一大堆债,导致妻离子散。
丸田的妻子高野节子离他而去,还带走了他们还在读小学的女儿。
如今丸田已经年过七旬,为了维持生计白天要在烈日下指挥交通,晚上回到出租房做他的孤寡老人,实在让人伤心。
甚至,房东曾经劝丸田去申请生活保障,他也把所有责任归结给自己:我没用,是我的错,不想让国家为自己费心。
根据日本的法律,丸田身为孤寡老人,如果没有亲戚来认领遗体,就会只有一位殡葬员为他送葬,那是十分凄凉的场景。
于是,周造提出为丸田送行,但儿女纷纷推辞,大儿子要去上海出差,大儿媳要去参加家长会,只有庄太和宪子答应周造。
周造放下了他一贯的嬉皮笑脸,意味深长地说道:“那家伙只能被殡仪馆的一位工作人员送行,就那样踏上黄泉之路,实在太可怜了。
那家伙到底是干了什么坏事啊?
事业失败,欠下一笔债,被骗做了连带责任担保人,这些是严重到要让他独自踏上黄泉之路的罪行吗?
他也有好好缴税,也有好好工作,都是个七十几岁的老人了,在烈日下挥洒汗水,挥舞着红棒子。
这个国家,是要让人工作到死吗?
”
和丸田相比,周造无疑是幸运的,他儿女绕膝、三世同堂。
他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他不用工作,他可以开车去打高尔夫球和钓鱼,可以去跳广场舞,可以勾搭居酒屋的老板娘……他知道自己很幸福,所以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取笑丸田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得知丸田妻离子散的时候笑不出来。
然而到了第二天,周造来到殡仪馆,发现全家人都到齐了,自愿为丸田送行。
电影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给观众带来泪点。
当你以为导演要开始煽情的时候,周造又多次在敲钉子的过程中失手,女婿连忙插嘴:“可能他觉得要和您分别是件痛苦的事吧。
”丸田被送进焚化炉时,电影的基调随即再次变得沉重,一向老不正经的周造也流露出庄重的神情。
但是下一秒,周造给丸田陪葬的银杏果又如同爆米花般炸响,周造连忙开玩笑说:“那家伙现在应该吓了一跳吧。
”
于是,电影就这样进入了笑中带泪的最高境界。
可能在我们看来,葬礼都应该是严肃的。
而导演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演绎了一场死亡,这对能力和勇气都是很大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让观众看得不适,让人觉得主角是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其实周造的行为有点类似于西方人出席葬礼的风俗,在悼词上讲一些死者生前的笑话也无伤大雅,哪怕是没有恶意的“嘲笑”也无妨,毕竟死者也不希望大家见自己最后一面是哭丧着脸。
对周造而言,既然丸田都已经去世,自己早晚也将面临死亡的问题。
正如《相爱相亲》中,岳慧英说:外婆去世了,下一批就轮到我们了。
周造在老同学的葬礼上也不忘开玩笑,可能是不想考虑死亡的问题,也可能是已经看淡了生死:“等着我们啊,丸田。
我们马上就会跟着你去那边的,然后我们三人再一起开心地喝酒吧。
”
丸田的人生可以说是多灾多难,也许死亡对他而言是一种解脱,他这样的好人,想必在天堂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吧。
这也是为什么周造从居酒屋的笑不出口,又转变为为老同学高兴。
正如庄子面对妻子的死亡,丝毫不悲伤,反而高兴地唱起歌来。
况且,丸田是喝着好喝的酒,在朋友家中的床上去世的,还有一群人送他上路,比孤独死去好太多了。
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线,一会儿是晚辈要求长辈交出驾照,一会儿又是老同学的偶遇。
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
也正因为电影没有明确的主线,所以解读思路并不是唯一的,电影里提到的老年危机、孤寡老人、孤独死、老龄化社会等等,任何话题单拎出来都有巨大的解读空间。
两部《家族之苦》都和以往的日本的情感类电影很像,表面上比较枯燥,其实非常细腻。
第一次观看容易漏掉许多细节和伏笔,但多次观看就能感受到电影丰满的内涵。
犹如品茶一般,细细品味方能回味无穷。
比如,电影叫《家族之苦》,但人们都是苦中作乐,甚至并不苦。
表面上大家总是会有分歧,但至少说明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沟通,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如在上一集,当周造问宪子是不是不想嫁到这么混乱的家里,宪子却说她很羡慕,因为她的母亲整理好行李默默离开了父亲,就算是离婚了,她家根本没有大家一起认真谈论事情的机会。
再比如,1.原本可能孤独死亡的丸田,喝着酒,在好朋友的家里闭上了双眼;2.宪子的父亲也是一个人生活,都装了心脏起搏器还是喜欢喝酒,还讨厌看医生。
每当宪子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他就会说:“不用担心,我已经活得够久了,就算垂死在路边也无所谓了。
”听起来好像很潇洒,但是反而觉得很凄凉。
由于宪子的父亲住得很远,最后也可能会孤独死。
3.宪子的外婆常年卧病在床,但好在她还可以通过唱歌来自娱自乐,好在还有家人陪伴。
4.庄太提出,他和宪子、宪子的妈妈、宪子的外婆可以一起换个大点的房子住,他们可以一起照顾老人,将来也可以一起照顾小孩。
宪子的父亲、宪子的外婆、庄太和宪子的对话都是一笔带过,但这4段剧情,甚至可以加上上一集周造的假死,如果把它们从电影中抽离出来完全可以连成完整的故事,这就是整个日本的缩影,孤独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许,像周造那样全家一起生活,是避免老人孤独死的最好办法。
观看电影的我们也终将变老,终将像周造那样会被儿女取笑,不能开车去想去的地方,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虽然我们离变老还有很长时间,我们远远没有到考虑老年危机的年龄,但几十年前的周造何曾不是这样想的呢?
时间啊,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
人啊,一不小心就变老了。
日本2017年喜剧《家族之苦2》,导演是86岁高龄的大导演山田洋次。
日本有句老话叫一生悬命,翻译过来就是拼命的意思。
这么大岁数了,还那么拼,让大把虚掷光阴的我实在汗颜。
日本人拍的喜剧也看过不少了,貌似只是生活中一些令人会心一笑的点滴,没有国产喜剧的生动洋溢的喜感,更不用说没心没肺的无厘头了,都说日本人没有幽默感,大概确实吧!
不过,这部剧还是值得一看。
音乐久石让,从配器及作曲风格上,明显与前不久看过的《明月几时有》的节奏近似,片尾一段,让人如躺在一条晃荡前行的小船上,促人奋进。
不得不佩服编剧,如此琐碎的家庭喜剧,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到了。
为什么说丸田必须死在那晚借宿的老友家呢?
故事的转折点在平田爷爷偶遇他高中的老同学丸田。
遇到老同学之后,去寻找他,办了一个同学会,让丸田感受到久违的同窗好友之爱,痛痛快快喝了一场酒,吃到了年轻时最爱吃的杏仁,因为醉酒留宿好友家,第二天早上发现他死在高中好友的家里。
刚开始看到这里的时候会觉得,哎,好可惜,怎么丸田就突然的死了,真是太可怜了。
因为丸田这个人物生前真是过的太坎坷了,原本继承了家里的绸缎庄,没想到没过几年就破产了。
娶了班花做妻子,却在几年后离婚了,还带走了唯一的女儿,长时间分离,连女儿长大以后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和自己的亲哥哥也感情疏离,甚至丸田死亡以后,警察通知他的哥哥,他哥哥也并没有什么表示。
这样一个老头,到了70多岁了,按理说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还要一个人孤单的住着一个小的可怜的单人间,大热的天在街上做交通协管员之类的苦差事。
所以啊,编剧安排了他和主角平田爷爷的偶遇,并在偶遇之后和老同学有一次欢乐的聚会,喝了好多好喝的酒,在老板娘的小酒馆中抒发了自己长期苦闷的心情,把这么多年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说了出来,还吃到了自己年轻最爱吃的白果,甚至之前说过,如果人生中最后的晚餐也是白果就好了这样的话,结果,一语成谶,白果果然成了人生中的最后一餐。
但是我为什么觉得在老友家中死去是对丸田最好的安排呢?
如果当晚他没有喝醉,没有在老友家借住,而是回到了自己又小又破的单人间,那么经过那一晚幸福的聚会以后,丸田老人的生活还是会被打回原形,独自过着孤独贫困的生活,直到死去的那一天,可能都不会有人知道,可能会像警察说的那样,只有福祉会的工作人员单独送葬。
所以编剧安排他死在老友家,死在借住的那个晚上,因为他的生活在那一天结束是最幸福的,所有的遗憾都圆满了,见到老友,抒发苦闷,死之前都是开心幸福的。
而且由于死在老友家,那天刚好平田爷爷的子女就上交车钥匙的问题召开家庭会议,所有的人都到场了,才有了后面全家人来给丸田送葬的场景。
而且,丸田的死,也让平田爷爷意识到,自己之前讨厌的这个家,是多么的温暖,虽然他之前一直觉得这个家乱七八糟,子女一心想让他交出车钥匙,不让他开车,不让做他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他还有爱他的妻子,关心他的子女,还有孙子孙女承欢膝下,虽然他之前一直觉得孙子不过是子女用来监视他的。
编剧用丸田的死来告诉平田爷爷,告诉观众,生活中就是得有很多小小的不如意,小小的遗憾,才能叫做生活,或者说人生的各种不如意和遗憾才是你生活下去的各种动力,如果你的人生都圆满了,所有的事都如意了,该说的话都说了,想吃的东西都吃到了,额。。。。
那生活对你来说还有什么意义?
2.5.看完第一段落就覺得不妙,尷尬設計的笑料和自然的幽默感終究是兩回事。老爸(疑似)出軌的副線寫到一半就沒影,酒館的美麗老闆娘,老同學的聚會,瓶子里的彼岸花,甚至連醉酒歸家的橋段也搬來,就是為了致敬小津?前後割裂太嚴重,唯一可說的就是葬禮,被煽到。卡通家族里唯一有血肉的是小兒媳
小品式的演绎手法 想起从前有人笑着说她养的猫被系在身上的绳子勒死了(这也笑得出来?)的故事。个人不太喜欢。6.20和平影都空调:冷
诸位这一顿拼命耍宝,没怎么乐额,前面大半段太冗长太无趣了……;又见鳗鱼饭
今年北京电影节唯一抢的一场电影,果然是笑中带泪啊。虽然免不了有点像看舞台剧的感觉,有些地方一看就知道后面要发生什么了,但还是会等着演员把台词说完再笑,突然觉得看这种片子很开心。可惜导演没来,要给《麻烦家族》站台,呵呵。
比起第一部剧情琐碎了,但依旧是生活化的朴实动人,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争吵但彼此关爱牵挂,充满幸福烟火气
爱屋及乌,喜欢第一部就喜欢第二部,因为情感核心没变;喜欢这家子人就会喜欢里面的每一个人,各有故事却能苦中作乐;喜欢山田洋次,喜欢日本家庭片,都会喜欢这一部,哪怕只是一部续集。
三星半吧。
很平庸
电影院观看效果非常好,琐碎日常到“死亡”的过渡还是略勉强,但最后反复交替的哭笑让人好感倍增,毕竟山田监督说的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还不敢想的事情。日式应援和银杏果戳心窝的疼,但喜剧的叠加我还是更喜欢三谷幸喜。
感觉半中央突然换了个主题似的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是要拍成电视剧的节奏嘛,没意思。
苦乐兼悲,人生是也 ~————— 📀 2017·日本【2018年 5月【➊】】【《家族之苦》·系列 第2部 作品】【≈ 113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前面有点散呀,丸田的死有点突然的悲伤。结局又好快(最后幸之助的画面让人分不清老子跟儿子哈哈哈
#2017BJIFF#嬉笑怒骂的家庭琐事,让人笑得非常开心又哭得一塌糊涂的电影。银杏果噼里啪啦的爆开了,而人生大概就是这其中那微甜又带苦的味道。
不好看
第一部多多少少还算可以看,第二部剧情全面流水账,成为导演的碎碎念,人物崩塌,叙述平常,可能对中老年人有更多的吸引力吧。同时很有意思的是,第一部还算是有三幕式结构的,最终奶奶同意不离婚。第二部则……
导演的人生智慧积淀令人钦佩,几十年的苦辣酸甜与相聚离别,让他在疏解人生的扭结时可以信手拈来般举重若轻,大音希声且炉火纯青。布光令人亲切而舒畅,完全解构了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擅用连贯的动作与自然的表情引人发笑,很高级的喜剧表现手法。叙事时的节奏感可以收放自如,以生动的轻松取代戏谑,明明在沉重的时刻却又能无顾忌地笑出来。用故事和电影语言柔和地拨走凝重,把伤感荡漾开,平和地消弥在笑意之间。外面的阳光依旧和煦,拂面的风依然轻柔,紧张的心放下来,苦与乐、美好与否原来就在一念转瞬之间。
山田洋次导演那么大岁数用自己喜剧的方式来探讨孤独的老人以及死亡太令人敬畏了,后半段真正的连续哭中带笑,延续上部的一些老梗也恰到好处,遗憾没能见到老人家,希望他能一直拍下去。看完立马去找鳗鱼饭和烤银杏去吃。北影节资料馆首映场。
日式八點檔家庭電影
评分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