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看书,在电影里有太多东西只能看到个影子,绝对有更多东西可以挖。
演技很好,女主角和男配角。
剧情不是跌宕起伏但节奏很好,一步一个脚印。
独立电影这样下去实足有看头。
17岁的女孩,要照顾疯掉的妈妈,以及2个年幼的弟妹;爸爸犯罪逃逸,家中抵押的房子和林场将被收掉……很难说这时候就是绝境,但如此状况实在糟糕,重担都要压在一个小女孩身上。
为了挽救房子,女孩必须找到爸爸,没了房子,生活也就再无希望了。
其实在这个艰苦的寻找过程中,她早已明白找到活着的人已经不可能,但是哪怕是尸体甚至骨头也能让这个家继续下去。
相当坚强的女孩,苦苦支撑这个心酸的家,一边要教会弟妹生存的方法,另一边不能停下寻找的脚步,即便受到恐吓和威胁,甚至在被打之后,仍然不放弃。
支撑她的唯有心中的信念,让这个家生存下去,找到爸爸。
这是一个远离城市的故事,房子与房子间隔甚远,亲情在这里也显得如此的陌生。
支撑这一小块地方人们的生活,竟然是制造毒品,女孩的爸爸无疑就是个牺牲品。
由于这是经济来源,所以彼此都心知肚明,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但当这个家中的经济支柱不在了的时候,给家人带来的就是毁灭性的打击,邻居的好心救济只能应付一时,却不是长远。
影片的多处留白,相当让人窒息,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似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人们只图把眼前过好,以及时行乐,不会去规划以后的事情。
由于经济上的争执,亲情也变得虚无缥缈,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这种强烈的社会反差,足以让人深思许久,假如是你生存在这里,又能如何呢?
寒冷的冬天;踩在碎石和雪地上的清脆的渣渣声;美国北方 (也许就是阿拉斯加);社会底层,生活的不易;勾心斗角,冷漠,阴暗的角落,干枯,冰冷;影片最后,却鲜明的对比出了人性的温暖,关怀,再冷的气候也冰冻不了人心。
温情,暖流--是我喜欢看这类片子的现实存在,我能感触到的,就是这两个词语,我喜欢看这种片子。
因为某事件,对某女星产生了挖掘一下的兴趣,心想这部最初的成名作一定要看,结果很惊喜啊,这部电影的确有巨星成名作的范儿总体打8分,这是我能给一部娱乐性特别差的片子所打的最高分了——我认为文艺片和独立电影的思想性才是第一位的,但另一方面娱乐性不能太差,如果差到让大部分观众没兴趣看完或看懂,只有少部分影评人和学院派瞎bb,那就失去了电影的意义了。
——这部算是位于边缘状态,看别人影评,显然很多人没看懂或没看完,但至少我这种逼格不是很高的普通观众也能看下去,那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这部电影很像70、80年代的剧情片,这种故事放在那个时代,好好包装一下,应该是可以作为商业片卖钱的,不过现在是不行了,只有《囚徒》(唉,这部让我好失望)那种逻辑故弄玄虚地复杂、实际上很简单的能当商业片卖,这种真正需要思考一下的片只能冲奥了。
——之所以拿它跟《囚徒》相比,是因为我觉得这俩片想表达的东西是类似的,詹妮弗劳伦斯和休杰克曼的角色,都是在一个偏颇的价值观体系里坚守某些美好品质的人(虽然故事相差很多),但毫无疑问我觉得《冬天的骨头》强出太多了。
说几个剧情上让我感慨的地方:1.女主对黑帮其实是没有价值判断的,那是她的成长环境,你会去质疑你所有的长辈都在做的事情吗?
她所表现的出来的叛逆都是被迫的,更多是因为那个体系里女性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
如果她是男性,比如她弟弟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话,可能就没有这种反抗了。
——再次证明了女人才是乱世大变革的重要推动力2.女主的愿望是何等卑微啊,她只不过是希望黑帮证明她父亲死了,帮她保住产业而已。
不论如何最后达成了目的,还是挺励志的。
3.黑帮里的女人们,尤其是殴打女主的那个,前半部分一直觉得她很坏。
后来她带女主去捞父亲骨头的时候,突然觉得她不能算坏人,那个小社会里的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那样的,而女人是被工具化的。
4.这个故事里出现的警察其实并不可靠,有可能是跟黑帮串通一气的,我相信这个故事里所有的成年人都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发生了什么。
即便警方没有内奸,至少他们也没有尽职去保护线人,对线人家属的遭遇也坐视不理——政府也太不作为了。
——所以,再别奇怪为什么女主不向官方寻求帮助了。
5.女主的叔叔对于最后的结果的确起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成年男人撑腰,这个家里的女孩子基本是要死光的。
中间有一段他去“找真凶”的戏,以及最后他说他知道真凶是谁了——这些剧情其实让我有点不理解。
可能我对人性太悲观了,我觉得女主的父亲应该是经过黑帮审判处决的,她叔叔不可能不知道凶手是谁,甚至有可能就是他亲自下的手。
他帮助女主不仅是出于亲情,也有良心发现的原因……我是不是心理太阴暗了?
……这个故事有原著小说的,不知原著里是怎么写的
这部影片让我们知道了,世上有很多的真相,不是待你解开后就可以被公示的。
就像很多的悬案,它之所以成为了悬案,是因为它必须是悬案才能让一切继续如表面那样平静下去。
否则,一石所激起来的那个千层浪,影响的将是一连串的人和事,以及被事与事串着的这些人的生活和根基。
走上一条不归路,对于弱势群体一方来说,或总是由于苦难的生活引发,而对于另外拥有特权方来说,可能就不是了,他们只是想顺水也捞一把。
其真相为什么不能去揭开,正是因为最终承担这部分真相结果的,只会是那些人,那些由于苦难生活带来或引发的弱势之人。
(说)一个地方的人是野蛮的还是温顺的,大致(在说)这里的环境是个怎样的环境。
但再“寒冷”的“冬天”里也总会有温暖之人吧?
就像在这部剧里蕾,为了养活年幼的兄妹和生病的母亲,去报名参军以便获得四万美金时遇到的那个面试官,他的那一席话,可以说将影响和决定着这个17 岁女孩的决定和她的人生。
这便是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的,会发生在我们生活中,影响我们一生的那个“不经意间”将会是怎样(发生)的。
所以才说,假如我们对身边或远方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多一点善意,你不知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她会将这份得来的触动她的善意传递下去,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
但倘若是相反,同样的传递也会随着火苗的点燃而燃下去,直到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放上去。
编 剧:Debra Granik, Anne Rosellini导 演:Debra Granik上映日期:2010-06-11推荐星级:★★★☆一部整体看来令人不舒服的电影,但你不可能忽略掉其中的那散了的画面所带来的小感动。
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教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如何使用猎枪,进行狩猎,和以保卫自己。
只有六岁的妹妹在姐姐的帮助下叩响了扳机,打落了一只松鼠。
父亲在保释其间神秘地失踪,而大部分的保释金来自于这家人唯一生存着的房子的抵押。
女孩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她需要做的,也是唯一可以做的,便是在被赶出屋子之前,找到她的父亲,即使是他的尸体。
因为这个家庭里,还有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
她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这一次寻找。
笨笨的,甚至将自己置身在危险当中,并非个人的英雄主义,只因为那是她唯一能够采取的方式。
正是这种氛围和笨笨的行动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这种愚蠢的方式忽然显得离自己这么近,又如此无可奈何。
好像你在网上可以看到的,某些人为了保卫自己的房子,极有可能是唯一的栖身之地,而将整桶的汽油撒满自己的身体。
即使他知道这样做是无济于事的,即使他明明知道这样必将带来死亡的方式无法保住他们的房子,然而在这样的时刻,也许已经是这些人所能做的唯一的选择。
我看过朋友在网上转发的视频,看完后所剩的只有心痛。
而这部电影,勾起了这种痛。
现实了,这位点燃自己的壮汉一路狂奔,然后重重地倒下,紧紧闭着眼睛。
之后的结局我并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2011.02.16弗择·北窗观影
电影的开头就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灰暗寒冷的冬季天空,空旷深远的奥萨克山区,悠长寂寥的民歌,寻常房屋里简陋的布置,中年母亲空茫的眼睛,多丽脸上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愁苦,在院中追逐玩耍着的少不更事的弟弟妹妹。
在这里,我想简单分析一下电影中出现的女人,女孩和她们的命运。
关于多丽的母亲,很多影评都是简短地提一句“精神不正常”精神病”甚至“没用”。
看到她的双眼时,我想: 是什么原因让她神经崩溃了呢?
很多国家很多时代的很多母亲,她们的生活即使不快乐,甚至是艰苦危险的,她们也会咬牙坚持。
(题外话:我并不偏向于这种一切为了孩子的一态度,也并不觉得那么做是更正确或者伟大的选择。
)而这位母亲的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只有17岁,最小的埃西里大概6岁左右吧,她怎么舍得撒手不管呢?
继续看电影很容易就能找到缘由:她的丈夫,孩子们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毒贩。
经常闹失踪,于是她总是提心吊胆。
而他所作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她,他们的孩子或家庭,他只是偏远山区里一个制毒并吸毒的小毒贩。
这么一个男人,竟然却也有情人。
多丽的父母在一起大概17年或者更久些了吧。
这么多年来,她无法改变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改变他,无法改变环境,也无法改变或者逃离她的生活。
年轻时的容颜和爱情早已消失不见。
生活没有希望。
于是,她神经崩溃。
因为,她在心里放弃了。
多丽于是去找泪滴,杰西的哥哥。
很多影评说杰西忽然扼住多丽脖子的反应非常暴力。
我觉得,他那一刻的内心很复杂。
一,他怨弟弟不争气。
二,他怨自己没能够保护他;三,他怨生活中有那么多无奈的事儿;四,他不想破坏当地人的规矩和传统;五,她不希望多丽继续追查或者冒生命危险。
泪滴的妻子只出现在这一个场景中。
她请求丈夫帮助他的侄女。
泪滴说:我已经用嘴说过“闭嘴”了。
(I already said shut up with my mouth.)。
隐语很显然,她再不闭嘴他就要不用语言用武力了。
于是她立刻噤声,沉默着把一些钱塞进多丽手中,然后送她出门。
我觉得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不是指她所谓的“女性美德”,而是她的确长得好看。
那一刻,我想:她来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呢?
她童年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她知道自己长得美吗?
她的美丽肯定被多次赞美过的吧?
她和泪滴也一定曾经相爱过。
他们爱着吗?
他们的生活曾经是什么样子又将会如何?
他的粗暴和她的隐忍,是天性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她快乐吗?
她思考快乐与否的问题吗?
一天天外在和内心的日子,她是怎么度过的?
……她也在老去,像她的祖母,母亲,嫂嫂,和所有女人一样。
她们有没有过的美,都已经或者将会被岁月慢慢淹没。
多丽去好朋友家借卡车。
抱着幼儿的朋友无奈地摇头:他(她的丈夫)从不告诉我为什么不可以,他只说不可以。
(He never says why not, he only says no.)我不禁想,她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中途辍学吗?
她结婚那么早是因为怀孕了吗?
她想过要上大学吗?
她梦想去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吗?
她有工作吗?
他的丈夫看上去不学无术又粗鲁,她爱他吗?
爱他的哪些素质呢?
他爱她吗?
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吗?
她想过以后的生活吗?
她会变成另一个多丽的妈妈或婶婶吗?
朋友开着丈夫的卡车来到多丽家。
多丽拥抱她,然后说: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
我摇头:她已经变了,只是不知道是她改变了自己曾经梦想过的生活还是现实的生活改变了她。
我叹息:意识到与否,无论向着好坏,我们其实都在改变。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核心,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自我,随便你称作什么,我相信:有些人找到了并珍重着;有些人从没有找到过;有些人找到了,然后遗忘或者丢失了。
杰西情人的出场:乡村酒吧,五弦琴,曼陀铃,蓝草音乐,民间歌手,密苏里华尔兹......这些词放在一起,听上去浪漫而有异国情调。
我想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喜欢观察人。
我们总想知道一些快乐的,悲伤的,纵情的,寂寞的,没有表情的脸孔后面可能隐藏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隔着距离想象通常比现实真相美好许多。
她的故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她结婚过吗有孩子吗离异了还是丈夫在监狱或者去世了?
她有过有着或者将会有其他的情人吗?
她和杰西当初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在她,是吸引是寂寞是想在生活里找个依靠还是别的什么?
他又怎 么值得依靠呢,一个不照顾妻子和孩子,又被毒品操纵男人?
她以后的时光,又将要怎么去面对和度过呢?
她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男人呢?
为什么不自己找工作呢?
是找不到工作吗?
查了下资料,发现密苏里州的失业率比美国的总失业率还略低一点。
很多影评里说:族长的妻子既丑陋又凶恶。
有个纽约女人还颇具优越感地抨击影片中不化妆的女人们的脸是多么暗淡,衣服又是多么地过时。
是的,她没有化妆。
是的,她的眼睛和面容看上去生硬冰冷。
是的,她威胁过多丽;她向多丽脸上泼了热水热茶或者热咖啡(影片小漏洞之一,因为多丽的脸竟然无丝毫烫伤。
);她打了多丽。
可是,也是她,主动来到多丽家,带她去杰西的尸体所在地。
还帮她锯下他的双手作保留房产的证据。
她曾经也是有过婴儿般的皮肤和眼睛的吧;她也有过如花的少女情怀和容颜的吧;她也梦过爱过哭过笑过吧…… 她只是老了。
而很多人, 不知道为什么,对已经老去的人不宽容。
特别是对女人。
很多影评家称女主角多丽为英雄。
我觉得,当17岁多丽自信地说她会找到父亲时,她其实并没有任何信心和把握,也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她只知道自己必须尽力并且冒险,因为她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在看似没有希望的时候,也还是有早早放弃还是坚持不懈这一选择的。
从这个角度看,多丽的确是一位很有责任心也很勇敢的女孩。
当看到邻居在院中扒鹿皮时,弟弟问是否可以要些肉来吃。
多丽说:永远不要张口去要应该会给你的东西。
有些东西,如果别人愿意给你,你不要,他们也会给;如果别人不愿给你,即使要甚至求,人家也一样不会给。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明白呢?
在某些环境和情况下,如果没有了自尊,我们还剩下什么呢?
多丽教弟弟妹妹用枪打松鼠。
当弟弟不想用手扒松鼠皮时,她说:生活中的 一些事情,我们总要学会不再害怕。
在伤痕累累的时候,她没有喊痛也没有抱怨。
她只是镇定地去面对下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是的,她软弱的对着母亲流泪过,因为她也还是个孩子呀。
多丽试图参军。
不是要逃离她的生活和责任,而是没有别的办法。
军官提出的是些很现实的问题:她即使参军,也不能立刻领到钱;房子依然保不住;即使房子能够保住,她的妈妈,弟弟妹妹又有谁来照顾呢?
还有一个细节对我来说非常震撼:多丽不得不抓住死去了的父亲的双手,它 们在被砍下来,要装进塑料袋里,拿到警察局做证据。
否则,他们就要无家可归。
请想象一下,在流行心理脆弱,精神郁闷,身体放纵,物质享受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够从容地面对少女多丽所经历过的困境呢?
影片的最后,多丽母亲的脸上似乎浮现出笑容。
看的时候,我认为那非常不现实。
这一刻,我忽然想,也许那是一种暗示:只要有多丽这样的孩子和她所具有的素质存在,女人,家庭,生活,社会,人类就有希望。
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个人背负着属于他自己的十字架;尽管,人生在很多时候,依然显得毫无选择。
在性爱至上的时代,我不得不说,这真是一部难得的,干净的,令人深思的电影。
冬日在人的印象里冰冷 晦涩 阴霾正如本片中揭示的美国泛滥的毒品问题在一片阴霾与神秘中渐渐浮出水面看来那么严重的毒品问题却是由一个那么平凡的女孩寻找莫名失踪的父亲的过程中渐渐引出影片节奏很慢更加和毒品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对比片中所有展现的不同寻常的内容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却是显得那么的平静就像父亲的死亡消失 被麻木的看作是一种正常最后“泪珠”说自己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了然后转身离去意味深长没有人去劝说他没有任何解释一切似乎又回归平静但是谁都知道又将有人消失在这个阴霾的冬日
一部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电影,暗藏的却是人性的光辉。
一个17岁少女,眼神何以如此淡定而又坚决,因为她小小年纪就背负着重担,但是她从不哭喊逃避,只是默默承受,所以也能征服那些人性尚未完全泯灭的毒贩。
相比较下,无病呻吟的我们真是渺小而又可笑
剧情整体都颇为平淡,偏远地区人家的生活也撩拨不起人太大兴趣,但进展的节奏很得当,加上大表姐和其他演员出色的表演,也不至于枯燥,即使前半部分有点让人不知所云,也能让人耐着性子看下去,而到后面故事逐渐清晰明了,逐层地揭开了事实真相,多少也令人心寒。
电影基调肃杀阴冷而不给予怜悯,作为观众,在Ree身上看到的只有被生活打压而生的坚韧,被淹没在内心深处的悲伤,以及不多的心理安慰。
而无用的忧愁都是留给看别人故事的自己来体会。
不可多得的佳作
JONH HAWKES你能不那么屌吗
Winter's Bone和True Grit竟然是同年的电影,真是不能更搭了。
介乎二流和三流之间的电影
我一看到这类片子就会想到李安来拍多好 大部分人都不会讲故事
Jenifer的亮相作品奠定了其苦逼的演员之路……
冷冷冷
7.75挺好一个故事,被编导拍拧了……小姑娘很萌。
缺点有的是,不过有棱有角比圆润精致好的多
目前看过詹尼佛劳伦斯的四部电影,她的角色全部都是很隐忍的,内心戏很多。话不多。全靠演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非常不错!
剧本应该还成,不过演的太群众水平了。
因为对这份情感的不理解,使得对影片一样不理解,整部电影呈现一种冷冷的色调,女儿从对开始寻找父亲时的冷漠敌视,到割下父亲手腕时的不舍,女孩心中那种又爱又恨的矛盾表现的很好。可惜文化差异对这片兴趣一般。
不喜欢这么沉重的调子
略显沉闷。同样是女儿,与不曾出镜的父亲的故事,不小心联想到了大地惊雷。
看得压抑啊
又冷又硬的电影,弥漫着冬天绝望干燥的氛围。
女孩17岁的年纪,本该是在高中被男生表白或是犹豫是否向心爱的男生表白的年纪,可片子的女主,父亲制毒、母亲疯子、年幼的弟妹,这样的家,要她扛!还要去印证父亲死亡的真相才能保住继续生存下去的物质条件。不是谁都能握着父亲尸体上的双手,看着这双手被电锯锯断,命运弄人!美国的社会救助在哪里?
彪悍。
闷
早熟、彪悍、坚韧的未成年少女,你永远也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