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民族养成记 (2019)4.62019 / 中国大陆 俄罗斯 / 喜剧 爱情 / 阿卡季·萨赫拉什维利 夏昊 / 董畅 伊丽莎维塔·科诺诺娃《战斗民族养成记》短视频影评(敬请点击)中外合拍喜剧怎样才能“合拍”?
中俄合拍爱情喜剧《战斗民族养成记》将喜剧养成了“一拍即合”的喜剧,还是“一拍两散”的悲剧?
一、喜剧人设,讨喜么?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对我?
在中国,女儿结婚是件幸福的事情。
”男主人公彭鹏不解地对鲁本抱怨,鲁本缓缓解释:“你得明白,想象一下你有个女儿,你养育了她,教她走路、说话,现在,另一个人出现……”准女婿和老丈人之间的冲突,是不分国族的共同情感话题,全球观众都能产生认同感与代入感。
弱女婿和强岳父,是喜剧类型中常见的喜感十足的一对搭档(如《拜见岳父大人》系列、《搞定岳父大人》等)。
《战斗民族养成记》亦以此为戏核,以打怪升级式的闯关模式,制造一场又一场爆笑桥段。
准女婿彭鹏是一个来自中国上海,身形瘦弱,贴有“小男人”标签。
准岳父阿纳托利,是个典型的俄罗斯寡头,肥硕彪悍,粗豪蛮横,是个典型的俄罗斯爷们。
一对搭档外形上确实有反差萌。
但在性格的设定中,却不讨喜,这是喜剧人设最大的忌讳。
不同于一般的毛手毛脚准女婿,彭鹏虽弱却硬要逞强,每每侥幸过关,却不改“小男人”本色,不论是伏特加转盘后烂醉如泥,还是打熊后吓得哭着回来。
这样的人设直接灭掉了观众缘。
观众要么对超级英雄慕强,要么对卖惨之人洒泪。
在喜剧中,只喜欢能逗笑他们的喜剧明星,绝不会喜欢菜鸡男人。
虽然大结局设定为准女婿一将功成抱得美人归,似乎是凡夫历经重重磨难成长为英雄,但观众只觉得他开坦克怒怼警察只为救妹,就一莽汉鲁夫而已。
而准岳父对彭鹏的“俄式”考验简单直接粗暴,盘他盘他再盘他,屡屡置彭鹏于死地而不顾,令观众的好感度全无。
喜剧是冒犯的艺术,社会上的富翁、强权者,在喜剧里往往是被嘲弄讥讽的对象。
在《战斗民族养成记》里,富翁依然是玩盘人游戏的霸道总裁,甚至成了中国男人跪舔的对象。
这对以中国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影片来说,岂不是自断财路?
二、抖包袱,不存在的么?
《战斗民族养成记》电影版,是根据俄罗斯同名电视剧改编。
剧版在中国被豆瓣网友评为9.1高分神剧,是俄罗斯在中国最具观众缘的喜剧IP。
电影版采用原版主创人马,但在中国市场只获得了806万元票房、豆瓣评分4.7分。
为什么会有云泥之别?
这不是什么玄学,首先我们不要甩锅给剧集改编和跨国合拍,问题还是出在片子上。
一对异国搭档,最常见的是以文化差异来制造误会和喜感。
《战斗民族养成记》的故事基本上在俄罗斯发生,端上了一盘俄罗斯文化盛宴。
而仅有的中国文化符号——瓷器茶杯和中医身份,并没有参与到叙事中。
利用文化差异制造笑果的大招没有放。
只是一边倒地讨好中国观众,片中的俄罗斯文化符号几乎都是中国观众的刻板印象,冰天雪地皮草皮帽雪地摩托传统木屋石碓火炉+伏特加+蒸桑拿+狗熊+寡头+战斗民族=俄罗斯。
相比之下,电视剧版以美国记者的视角进入俄罗斯,利用不同的文化制造令人啼笑皆非的喜剧桥段,也因此打破了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让俄罗斯文化得到了真实而鲜活的呈现。
跨国合拍电影片,一般很难在语言上制造幽默效果。
常见的谐星肢体、表情、动作的夸张,也不是本影片的菜。
《战斗民族养成记》可能是想追求更高级的结构性喜剧,但只顾采用简单的闯关模式来推进叙事,忘了喜剧要在情节中找包袱,三翻四抖的诀窍。
观众直呼中医男主强行展现猎枪杀熊、熟练操控雪地摩托、坦克开炮等技能不合逻辑,如果在抖包袱揭示真相时解释一下男主为何如此超能,或许还能吸粉无数吧。
喜剧,是所有类型片中最难创作的。
中外合拍要克服文化折扣,拍出让两国观众都能开怀大笑,又能泪流满面的好喜剧,无疑是难上加难的。
我们不妨再认真学习卓别林和憨豆。
一个聚焦丝路电影的新公号,主打短视频影评。
谢谢您的关注!
今天在组织下观看了这部电影,我没看过原电视剧等任何相关东西,所以单纯的从电影的观看角度来说,还算可以。
最开始看到影评差评如潮,评分低到4.7,就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正常观看下来,说实话比较适合在俄罗斯上映,影片超过90%都是俄语,所以从语言上来说就吃了一个大亏,还好和我同时观影的女朋友懂俄语,可以将字幕中没有翻译到位的俄语俚语解释出来,这样才能体会到台词的搞笑之处。
从剧情上讲,因为没有看过原著,仅从这部电影的剧情来讲,属于一个记叙型的搞笑电影,整体来说还不错,如果没有点俄语基础的人去看会很吃亏,看不到什么笑点,仅仅从画面的表现形式上能看出一些笑点,如果懂俄语,那这部影片还是可以的,所以我给8.5分,至于看过原著的同学给这么低得分,也能表示理解,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电视剧看的很有意思,电影应该更不错,看预告挺有意思,看完想去娶个俄罗斯媳妇。
但是想到两个民族的差异,又很犹豫,只能看看电影幻想一下。
如果真的找到一个俄罗斯媳妇,又有个彪悍的岳父,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中国两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都能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有意思的事情应该更多,哈哈哈哈哈哈!
这部电影实在是太差了,因为他整个戏里面没有一个让人起伏的感觉,整个调调都是很平凡。
配乐不足够,电影的情节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亮点,让人悬念说下一步会怎么样发生,整个节奏都是很平凡的,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没有起伏的叙事故事。
也就是说没有让观众去进行猜,或者是用观众觉得惊奇或者说让观众觉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
整部片最后结尾也没有把前面的东西进行一个叙述,最后男主救了女主,然后就男主就改观担心女主到处勾搭的事情了?
就像是一步到位,它没有一个过程阐述,男主的心理变化呀。
人物的心态怎么变化有很多逻辑的点可以展开啊,比如说认识了一周,然后就想着结婚了?
女生之前有这么多男朋友,为什么最终会选择这个中国男生作为未婚夫,介绍给父母,这个也是整部片没有去进行交代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将每个人他刻画的一些想法可以再细分一下,比如说每一个角色他作为这个角色,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可以把它充分展开来说。
感觉这部片看起来他就是没有任何吸引观众的点存在。
虽然说可以看到一些俄罗斯的美丽景色啊,但是有很多东西都是无理无头,情节里面没有一个伏笔啊,夸张,或者一些线索等等,尿点太多了,所以我对这部片是不满意的。
在你们爱死了这个民族,并且亲切的称为战斗民族的时候,请打开俄罗斯地图,翻到江东六十四屯地区的时候,会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地名,尼古拉耶夫卡、波雅尔科沃、穆拉维约夫卡、格罗杰科沃、沃尔科夫、库罗巴基诺、格里布斯基……其实,只要你稍微查阅一些资料,就会发现隐藏在这些地名背后的玄机--尼古拉耶夫是积极侵华的沙俄头子,波雅尔科夫是最早侵入黑龙江,活吃索伦人的所谓俄国探险家、穆拉维约夫连哄带吓逼签了瑷珲条约,格罗杰科夫是屠杀中国人的所谓滨海州总督吗,沃尔科夫是曾组织策划海兰泡惨案大肆屠杀华人的阿穆尔州四区警察局局长,格里布斯基直接策划了江东六十四屯血案并组织了对80余个中国村落的万人大屠杀…… 如果将这些带血的地名按其主人公的生卒年连成一条线,发现几乎囊括了沙俄的半个侵华史。
这是一部来自俄罗斯的喜剧,该剧剧情诙谐,画面喜感。
萌萌哒的搞笑剧居然是出自印象中酷到不行的战斗民族。
在不遗余力自黑的同时居然还能左手搞笑右手宣传,战斗力果然不是盖的。
话说俄罗斯还真是满地的帅哥美女们,眼福不浅啊,片中的几位俄罗斯妹纸们各有特色,或迷糊或冷艳或天真,再配上超模级别的身材,安娜式的恋爱观,简直是最完美的理想情人啊。
三段恋情唯一成功的就是寡头这一组。
寡头大叔简直不要太可爱了,一路负责卖萌搞笑,最难得的虽然日常豪宅美人,嗜酒好斗,喜欢动枪舞刀,偏生内心自带了小公举的光环,浪漫点数加满,看到他这一路追求心上人的手段步调,爆笑之余只能说声佩服佩服
国内很少有人拍关于俄罗斯的电影,就是引进的俄罗斯电影都比较少。
这部电影的演员没什么名气,我一个都不认识,这片能拉到投资还真不容易。
对于俄罗斯文化,除了红色苏联的记忆,一般人都只知道天鹅湖、俄罗斯套娃、俄罗斯美女和战斗民族这个词了,这片也算是给大家开了个眼吧。
电影本身其实还行,场景也可以,到处感觉都是冰天雪地的。
只是对于俄罗斯确实不是很了解,要是娶个俄罗斯女孩都像电影这样的话,估计国人没几个人敢找俄罗斯姑娘了吧。
又是喝烈酒又是下冰窟窿,又是枪又是炮又是坦克,时不时还电话失联汽车抛锚偶遇狗熊的,感觉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娶老婆啊!
话说女主挺漂亮女主家也挺有钱挺有权的,有没有谁认识这样的俄罗斯女孩?
可以介绍一下给我,就算冒点险我觉得也是值得的了。
蒸桑拿之后跳冰窟窿,冬日猎熊飚摩托,一口气吃五六十个俄罗斯饺子,在雪地里穿着短袖翻爬打滚……在拍摄《战斗民族养成记》之前,这些场景对于出生在湖北宜昌的董畅来说,可称为难以想象。
他是那种一旦被兴趣点燃了,就再也停不下来的演员,俄罗斯的冰雪和复杂的俄语,都没能吓怕这个来自南方的“中国女婿”,反倒让他兴奋不已。
《战斗民族养成记》的拍摄地点在莫斯科,冬季温度有零下二十度。
“拍寡头爸爸家到桑拿房的那场戏,第一脚下去雪就到了膝盖,慢慢走到中间就到了肩膀,最后我是爬着过去的。
”
《战斗民族养成记》是自2017年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合拍电影的框架协议后的第一部中俄合拍电影,从剧本创作到拍摄都是由中俄双方合作完成的。
而对于董畅来说,这不仅仅是中俄之间的“第一次”,也是他从话剧舞台走上大银幕的“第一次”。
既然是第一次,表演和语言问题都是重中之重。
从中戏毕业的董畅一直对苏联电影颇感兴趣,在开拍之前,董畅又一次复习同名剧集,观察俄罗斯演员的表演方式,以便更好地将自我表演模式与俄罗斯演员相融合。
俄语是另外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他此前从来没有学习过俄语。
在抵达俄罗斯之后,董畅每天在结束自己的拍摄后,紧跟台词老师,不仅要熟练自己的俄语,还要研究其他演员的台词,以便形成更好的沟通。
在他看来,理解整个剧本的情感内核,最有助于克服表演上的障碍。
“这是一个爱情戏,对于每一个国家的人都会比较容易去理解接受,所以只要读透剧本,在表达方式和语言行动等方面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这一次大银幕的处女秀,对董畅来说,温暖和冰雪兼而有之,在天寒地冻的俄罗斯拍摄时,寡头爸爸、罗马、伊拉对他这个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关怀备至,这是他从未想到的收获。
在北京举行首映礼时,他与阔别已久的朋友再次见面,在寒冬里都没被冻哭的董畅,一度激动得险些掉了眼泪。
生活、电影、话剧,三种力量滋养他成长如果说,电影对董畅来说,是沐浴在阳光下的部分,正接受各种风霜雨露,蓬勃生长,那么话剧则是埋藏在土壤下面的部分,是一个演员的“根”。
他的演员之路从执拗开始。
董畅的父亲是剧团导演,在一开始就告诫董畅,表演是独木桥,一旦过不去,就免不了跌下桥。
大学的前两年,他一直在琢磨这句话的滋味,那时候董畅一直摸不到表演的窍门,直到大三上学期,他表演了独幕剧《群猴》,忽然领悟到了表演的快乐。
后来又担任了《一仆二主》的男主角,从此以后,董畅意识到了舞台对自己的意义。
从中戏毕业后,他被田沁鑫导演挑中,参演《红玫瑰与白玫瑰》《青蛇》《北京法源寺》等多部戏剧,曾与秦海璐、袁泉、辛柏青等多位知名话剧演员同台表演。
话剧对董畅来说是深入骨髓的一次锻造。
“话剧是活人演活人,给活人看的一门学问。
每一场表演,演员讲每一句台词的时候,台下都会有一种呼吸感”。
幕布拉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台下少则五六百人,多则一千多人,他们坐在黑暗中,目光都聚焦在演员身上。
这份注视,让董畅永远保持着专注:“你在舞台上跟其他演员说话的时候,也得记着惦记台下的观众。
”而电影的魅力对他来说则不一样。
在演过几部戏以后,董畅也会在心里惦记镜头后面的人,在摄像机面前,他更多考虑镜头里的表演是否真实,是否准确,这是他走下舞台后,最关注的事。
有很多人会迷恋被光聚焦的一瞬间,以戏为生,但董畅对这件事的理解有所不同,他重视生活,重视从艺术到生活再回归生活的过程。
这也是他选择电影的主要原因之一,他热爱在镜头面前表现真实的一刻,拍摄电影,对他来说,是另一种学习表演的方式。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演员演什么都得去更多的实践,以前年轻的时候,可以用体力去演,但是慢慢往后,就得用脑子,还得注重生活。
”董畅有过很多丝毫不吝惜体力的时刻,他笑称自己比较“抗造”。
在之前拍摄一部剧的过程中,有一天连续作战,时间长达23个小时。
“那一天早上六七点就出来拍戏,一直拍到晚上,结束了B组的工作,后来导演说我可以回去休息了,A组的戏改天再拍。
”但董畅当时选择了坚持,之前在前一天他已经和导演详谈过剧本,酝酿好了所有的情绪和注意力,为这场重头戏做准备。
“所以我当时买了点红牛就去拍了,拍完发现一看,23个小时,回去就倒头好好睡了一觉。
”董畅笑道。
这对他来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演员的本能反应。
一气呵成,对董畅来说,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完成度,“会难受很多天”。
相比之下,体力上的劳累,比起完成一场戏的满足度来说,并不算什么,“其实后来还挺满足的,因为这场戏拍的还不错。
”23个小时的坚持,或许在寻常人眼里就称得上以戏为生,不过就董畅自己来说,他对生活的在意,绝不少于他对表演的关注。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生活里的煎炒烹炸逻辑,对于董畅来说,也与表演的方式如出一辙。
“有时候做菜的时候,也能把表演和做菜放在一块儿想,比如说我今天要做一个农家小炒肉,我得买五花肉、买蒜苗、买青辣椒,还得配豆瓣酱,白糖……这些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塑造人物的过程。
”
每一个角色都是从生活里走出来的,他在自己的生活里品味着角色的成长轨迹。
“比如说《战斗民族养成记》里的彭鹏是一个上海人,他的职业是一个中医医师。
他为什么30岁没有结婚呢?
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对象。
”这些对于他来说是原材料,角色真正的内心需要进一步的加工。
“彭鹏作为一个上海人,对自身比较高,对自己的择偶对象也会比较挑剔。
他对俄罗斯的接受度良好,源于从小他爷爷的俄语教育。
”所以如何把他塑造成大多数中国男人的缩影,都需要演员进一步的加工。
“所以做菜和演戏,生活和表演,我觉得是一样的,有时候想想也挺好玩儿的。
”
他并不为自己未来感到困惑,在话剧演员、电影演员和居家男人几重身份之间,董畅游刃有余,来去自如。
“田沁鑫导演以前教我们,一个演员的角色转换,要快。
所以我现在一直会记得这句话。
”生活、话剧和银幕,在几重空间中的穿梭回溯,终将如俄罗斯的雪一样,润泽董畅的创作之路。
-END-公众号:导演帮(daoyanbangwx)
不推荐看。
我看到的问题如下1. 与观影期待不符影片由高分剧集改编,本身粉丝对电影就有较高的期待,粉丝对电影版的期待像对柯南的剧场版一样,然而电影版并没有做好。
2. 铺垫不足,全片的动力不足开场3分钟交代男主北上原因。
女主的一次中国旅行,让男主由此北上去寻找女主。
男主见到女主,女主第一句话是:你怎么来了?
这些铺垫不足以让观众移情认可,整部片子的起因动力就不足,后面的寡头爸爸的吐槽也印证整体上了:仅仅相识一个星期就来求婚?
3. 人设崩坏人设崩坏最严重的是罗马,罗马为了钱财到寡头家执行任务——贪财;罗马对男主诋毁前女友说她收集男人——恶毒;罗马开车带男主跑路看到寡头逃跑——怂。
直接让罗马成为一个小人,这样的人物不令人喜欢。
男主赢了这样的前男友,也没啥光彩的。
寡头,多次设计致命伤害:冬天让不会游泳的男主跳水塘,还给了个特写把男主往水里按;留男主到森林喂熊;冰湖要罗马载着女儿翻车致使男主落水——这一系列过分的考验塑造了一个心狠、不把生命当回事的寡头。
这样的寡头同样不令人喜欢。
男主的人设也有问题,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勇敢和鲁莽的混淆。
在片中,男主因为一次偶遇和女主一起旅行爱上女主,在女主离开后,男主因女主回复的我也想你的消息前往北方,显得莽撞有余。
后来的主动要求加入打猎、开坦克炮轰警察局,同样是莽撞有余。
如果是恋爱,可以接受,但是他此行的目的是求婚。
只管一时意气,不管后果,如果真正打动人心?
4. 细节男主打猎时候手机被一起睡觉的人扔出去,次日男主找不到手机。
然后手机就丢了……我还以为有伏笔呢。
5. 其他片子里每一个考验都用字幕做了强调,自行将影片做了切割。
这样不是不可以,只是觉得略微突兀了些。
还有个感觉,剧组是没钱了吗,整个片子都在一个雪中小屋里玩,寡头爸爸不该拿出警笛放车上到莫斯科大街晃一圈的吗?
双胞胎架着男主出不去门那里,节奏很慢,而且就一个镜头,不太够。
整体上包袱也少了很多。
还是期待剧集吧。
本 期 推 荐
《战斗民族养成记》导演: 阿卡季·萨赫拉什维利 / 夏昊主演: 董畅 / 伊丽莎维塔·科诺诺娃 / 维塔利·哈耶夫 / 格兰特·吐火添 / 谢尔盖·奇尔科夫类型: 喜剧 / 爱情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 俄罗斯语言: 汉语普通话 / 俄语上映日期: 2019-01-24(中国大陆) / 2019-01-17(俄罗斯)本文只透露影片看点,请放心阅读看点01 豆瓣9.1高分神剧翻拍效果如何?
本片由原班人马打造,改编自2015年同名俄剧,该剧集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1分。
当然,既然是中俄合拍,男主人公就并非美国人,而是中国人。
董畅饰演的上海小伙与来中国旅游的俄国美人坠入爱河,决心赴俄提亲。
爱情的世界里,想来充满着许多遗憾。
转身离开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心如刀绞。
世界欠我一个你,是世界欠的,不是你。
这就叫“把握”爱情可“岳父大人”是寡头大佬,不是一般难对付,给小伙设了一道又一道关卡……
究竟这个中国女婿被“养成”得如何?
看点02 文化差异话题多,战斗民族知多少?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差异的话题都能引起热议,更别说我们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俄罗斯有多好奇。
对友好的邻邦可谓既熟悉又陌生,“战斗民族”究竟有多彪悍?
故事里,寡头岳父为让中国小伙知难而退,带他体验了一系列具有俄国特色的活动。
看点03 “远嫁”是过不去的坎?
那跨国恋是什么?
真正经历过异地恋的人,就会知道经营这样的感情需要克服多少困难。
女儿要远嫁,父亲第一个不同意:岂能让女儿跟着别人跑那么远?
可是真爱就是需要经受考验的
既然说女儿为宝贝,难道隔壁村就有人配得起?
国王征婚也要面向天下比武招亲,好男人不是到处都有的。
同样,好女人也是可遇不可求。
影片里的岳父也对这个准女婿从抗拒到接受。
男主顶住来自双方家庭的压力,去和情敌的竞争,去克服岳父的多重考验,足以证明他对女主的爱有多深。
与其对“远嫁”争论不休,不如看看这部喜剧片轻松一下?
而且看完之后,说不定你能有新的感悟。
看点04 电影演员的诞生影片之外,董畅要面临的挑战也是很大的。
这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董畅转型电影演员的第一步。
不仅此前在《青蛇》、《北京法源寺》等话剧中备受好评,在本片中的表演也较为出色。
对爱人的深情,对岳父的勇气,对异国的好奇……董畅都游刃有余地都演了出来。
俄罗斯的天气寒冷到无法想象,在拍摄过程中我的手也曾好几次被冻到失去知觉,每当这个时候寡头爸爸和罗马就会从远处跑过来给我披衣服、搓手,让我感受到战斗民族由内而外散发的那种温暖。
三人的友谊可见一斑除了克服天寒地冻,从未接触过俄语的董畅经过苦学,也能速成狂飙,从容对戏,实在敬业。
相信《战斗民族养成记》不会让你失望。
看完我只想说:我都学会了!
请问俄罗斯美女在哪领?
END
扫码关注 光年映画
难得的中俄联合,但也是元素与固有印象的堆砌,拍成剧版或许会好些?
好题材,但拍的仅仅及格。
旋律还是轻松幽默的,餐后甜点。冰天雪地几次落水,辛苦演员了。
看了10分钟要付费
山寨白展堂抹黑战斗民族!原剧粉觉得被坑了!
中俄友谊!这种多元化的交集,可以展现什么样的魅力?这或许是本片的最大亮点!尤其是其中我们最津津乐道的战斗民族俄国,是怎样的被称作战斗民族!以及为此而构思俄国岳父考验中国女婿的好戏接连上场!看到了父亲面对女儿嫁走后的不舍心情!于泪中也有种种因文化差异产生的笑点!暂时抛去俄国文化的好奇与误解或许会成为打开本片的正确方式!展开俄国文化的魅力,或许只是展现中国人以为的文化,但也不错!
刷了俄版《战斗民族养成记》还是和国内上映的版本不一样哦,故事完整性、逻辑性和细节在前半部的处理、包括结尾都强一些,翻译里流失了一些笑点,但还是超级喜欢这里乐观的家庭文化冲突。想起了李安父亲三部曲,那思考细腻深刻真实,可是生而为人有什么事不能一笑了之的呢[兔子]想起来差点没命的一次飞行,满脸眼泪的我看身边毛子们唱歌目瞪口呆。平安落地后大家疯狂打call喊着乘务组好样的!一起喝杯伏特加吧!这就是我爱的战斗民族啊[可爱] 生死观如此、一点家庭文化冲突算啥啊
片子里的爱情因素可以忽略,关键是体验战斗民族的开挂特性。
4.5 感情线前期没有铺垫加消费他国及自己的刻板印象梗,准岳父要害死他却只因为看到他救了他内心马上顺拐…乌拉!
男主越看越性感,但我更爱寡头爸爸。
为了俄罗斯美女打3星,不能再多了。
尬到不行……资本的力量真的是可以,不服不行。 HD 1080P 19/03/18
一般般啦,本人表示不喜欢这种影片🤔🤔🤔两星吧
这片子还挺好玩的啊,虽然不是什么精品但看得很乐呵,本来想打三星,看这里一大堆拿各种哲学真理和电视剧原版来怼的,为了表示对这种人的鄙视,打个四星
想不到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文化差异,居然碰撞出了这么多搞笑的点!作为喜剧,这部电影很欢乐。
看的好欢乐,就是故事啥的很俗套啦
挺搞笑的
中国人地位这么高了嘛。。
又不乏好笑的部分。就想问问俄罗斯人都不用上班的吗?
1.如何与岳父相处?美国有《拜见岳父大人》系列,中国有《搞定岳父大人》……现在又多了部中俄合拍的《战斗民族养成记》;2.没看过原高分剧集,但想着有原班人马参与制作,应该过得去吧?结果看了点映后,略显失望:爱情戏码不够浪漫,喜剧桥段挺少戳中笑点,整体感觉不太满意;3.故事的设定个人觉得不太合理,彭鹏和伊拉才相处一周多,男主就远赴俄罗斯上门提亲,以至于两人时常让我感觉没爱情火花…感觉应该让在中国谈恋爱到想要谈婚论嫁,然后两人再一起去俄罗斯征求父亲的同意……4.未婚的情况下,就和人家女儿啪啪,就好像和父亲啪啪…😂…5.电影里出现好些耳熟但一时叫不出名的俄罗斯风味配乐;6.要在国内找一个会说俄语又会演戏的男演员,选择应该也不会太多吧?男主董畅可能就是因此被选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