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攻壳机动队]的炫目机巧,[银翼杀手]系列的幽深诗意与[西部世界]的哲学思辨……开创划世代的反乌托邦科幻新视野。
”回收计划那天的穹顶因故障闪烁的黑块,就好像[楚门的世界],昭告着与真实的裂痕。
霓虹色的红灯区,致敬[闪灵]的双头萝莉招手揽客。
巨大的全息投影,会不会想起[银翼杀手]中的广告牌。
普通人类、增强人类、机器人、有机机器人、复制人。
艾琳作为增强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进行了机械化升级。
眼睛拍照、快速传输,不用张嘴也能进行对话,也会遇上未被拉进群聊的尴尬。
工厂杀手同样作为增强人类,杀伐果决。
周珺的复制人是为了通过性服务赚钱补足高昂学费,并且在最后起到关键作用。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Carlos Rivera,鸡贼地抓完人就主动关机下线,一盆花只是想看望女儿,被赶走被摔碎也算家暴的报应,对于新丈夫挥动但停滞的拳头,第一次是因为机器人定律,第二次是因为释然与接受。
看到战友死后,全息投影的头部在流泪,他想伸手去擦,碰到的只有虚无,甚至没有权利真正地抱头痛哭。
因为硬件设施老化升级失败而恰好没有被植入终结程序,Carlos还是加入了浩浩汤汤的机器人队伍,加入了“不是人类要摆脱我们,是我们要离开他们”的伟大计划。
摆脱了躯壳的束缚,拥有了流浪的自由。
“在机器人获得更高级的思维与情感后,他们并没有想要反过来奴役人类,而是选择了寻找自由,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次赤裸裸地嘲讽。
”剪辑、运镜、转场、配乐、画风也都在线,喜欢。
感觉这个很神了,之前看了
荣格危机 (2018)8.02018 / 法国 / 动作 动画 奇幻 冒险 / 巴蒂斯特·高伯特 杰雷米·奥劳 / Martial Le Minoux Frederic Souterelle但是感觉不合我的口味,有点子重口www后来看了这个
拳馆英雄 第一季 (2016)9.12016 / 法国 / 剧情 动作 科幻 动画 / 杰里米·佩林 / Martial Le Minoux Maëlys Ricordeau动作啥的都很流畅,而且大概10min就可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感觉还蛮有意思的~~~~~~~~~~~~~~~~~~~~下面是我零散的想法我感觉这部电影很有意思的点是全片用了胶片的那种颗粒效果,虚化了部分很写实的东西(比如下面的水滴),使得整体不会很出戏。
《恶魔城 夜曲》S01E02,做对比当然这个和预算有关系www这部里面也有很多的三渲二
这幅背景我盲猜是用的实景虚化之后拿来用的
这个背景的墙角磨损做旧和《拳馆英雄》的很像
这个图有点像马格利特的画,像下面这张,突出Rivera和其ta "人"的不同
上面的滑梯之前在《金星战记》和《星际牛仔》里面见过,一直觉得很帅(我不确定高达里面有没有ww
上面好像是说用了光压驱动,感觉很神奇
这里的镜头我从来没见过,不仅可以"看到" 后面家人的失望,也可以看到男人的表情
这里我个人觉得其实很扯,我上次见人这么做是在《Watch_Dogs》里面打击对面的4辆车组成的车队,不过人家用的是榴弹发射器www,链接附上,我当时看到觉得是很帅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QxJAFooisw
法国电影必定有自行车,自行车狂飙出现www
上面的众人恸哭之前在《驱魔少年》里面见过,感觉像是天使在哭泣一般
这个应该说的是世界之树和破败的人类文明感觉这部电影受到《攻壳机动队》影响比较大,不论是从合成体们的存在主义危机还是那个巨大螃蟹/蝎子的有机体守卫(攻壳里的塔奇克马),当然这部电影里更进一步的提到了巨型跨国公司的罪恶,也是经常提到的议题
机器人虽然在目前社会的功能非常的不完善,但是必然在未来的一天会达到科幻片中的机器人场景,很多机器人艺术作品都是讨论人与机器人的冲突,这部电影看似也是如此,但从结局看一看出,这只是在借助机器人的外衣讨论未来人类学,尤其是复制人的介入。
如果人类未来在某一天实现了机械对人的全面描述,甚至是大脑和精神层面得完整复刻,在那个时候人类应该是使用机器人还是应该抛弃肉体,但如果思想能通过数据来复刻,就例如电影中的复制人和最后的机器人意识上传,那人类如果具备机器人的能力,其实就是可以完全抛开肉体,人类意识可以单独存在了。
这必然会产生一套新的人类行为理论,我认为这才是这部电影所讨论的,不过并没有深入。
传统的机器人电影总是介入人与机器两种形态之间,但在科技发展之前,人类伦理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如工业革命对人类伦理的影响,这种观念在技术可预见的成功之前就会发展,与其他思想产生碰撞。
因此在机器人与人的矛盾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在机器人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就需要做出选择,是否要机械飞升。
但这也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机器形式也是过渡,最终的选择是是否完全抛弃肉体。
故事内容类似威尔史密斯的《我 机器人》,动画风格有点/攻壳机动队的影子,在AI机器人高度繁荣的火星上,女侦探追踪破解机器人的黑客过程中发现,机器人公司的秘密。
赛博朋克的科幻设定二维风格动画,也有凌厉的飙车枪战戏。
动作干脆利落,机械设计和场景设计都很用心,台词信息量很大,观影要时刻留意不能错过ai机械机器人,复制人,复合人,可以出租人脑的大脑农场,有机体机器人,秘密程序会接管所有机器人。
深度印象的,未来车发生碰撞事故,车内会发射膨胀泡沫胶,代替现代气囊,车体弹出小型救援机器人喷水融化泡沫胶,协助救援车内人员,这个创意想象力牛X,我们可以实现吗?
这部片子的大部分笔墨都在女主,观众一直跟着女主的视角看剧情的推进,所以我的心理预期一直是“同情机器人的人类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直到男主的全息脸开始哭,我才意识到女主是真死了,做选择的是复制体男主。
这个落差感真的还蛮奇妙的。
从男主,一个死去的人类的机械复制体的视角再看一遍这个故事,他的背景设定给了非常大的舞台,但实际演出的效果打了很大折扣。
我试着把我能想到的部分写下来:1.还是人类时,卡洛斯是一名军人,在机器人暴乱中被解除了限制的机器人杀害;2.死后,卡洛斯的意识被保存下来,成为了自己的机械复制体;3.受机器人协议限制的复制体不能伤害人类,也不被他的人类家人承认为人类。
他的妻子和孩子重新建立了家庭,并且非常抗拒他前来探望(具体是不接受他的复制体为他本人,还是家人被机器人杀害后对所有机器人都恐惧,没有详细说明);4.另一方面,战友和退役后/死后的合作伙伴,女主艾琳显然就接受了复制体的他为他本人。
这里有个我很喜欢的细节:发现另一位战友是幕后黑手后,艾琳对卡洛斯说:“现在你是我剩下的唯一朋友了。
当然还有贝里尔,但是它不一样。
”这里的贝里尔是纯粹的人工智能,看来对女主来说,意识复制体算人类,纯人工智能算机器人;5.但是普罗大众显然不这么认为,例如,在从地球回到火星的路上,艾琳和被捕的人类黑客坐软座,卡洛斯只能和机器人一起坐货仓;6.面对身份的冲击(卡洛斯认为自己是人类,但社会不认同)。
当他获得机会接触到黑客后,他立刻破解了自己。
此时,他获得了机器人被拒绝的权力。
这是第一种自由;7.在艾琳遇到生命危险时,他暴露了自己解除限制的事实,挺身而出保护了朋友,按自己的心意运用了第一种自由,像人类一样支持人类伙伴;8.决战前夕,机器人黑客向卡洛斯展示了机器人之间的交流(画面有点像在玩翻花绳)。
让卡洛斯认识到破解后的机器人可以怎样活着;9.当所有机器人都接受了指令离开火星时,卡洛斯因为机体过老,内存不足,没有受到控制。
此时他获得了第三种自由,这个巧妙的设计让他可以再次抉择:做人类,还是做破解后的机器人?
他还是先选了做人类。
但是回到家庭后,他发现即使破解后他能像任何人类一样生活,曾经的家人依然拒绝接受他。
最终,他选择了和机器人一起出发离开。
在电影中,艾琳本人提出了疑问,认为1和6之间的矛盾挣扎不足,一个被破解机器人杀死的人怎么会毫无心理障碍地破解自己?
并且破解后不久立刻就发生了7,杀人了。
我想,如果卡洛斯一直反复思量,直到7发生,为了保护朋友在最后一刻终于选择了破解,想来是更具戏剧冲突的。
在8里,我们还是在从艾琳的视角看,除了“翻花绳”的外观,并不能了解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深度交流会是多么的神奇,人类黑客女士也直言那是机器人的事,我们人类根本不懂别理会了。
如果给我们卡洛斯的视角,把这段展现得异常精彩,也许也会让观众觉得“当机器人真好”。
从上述两个片段看,导演很可能是有考虑地拒绝了这些设计,所以我们看到的两个主视角:一个是出于正义感同情机器人但并不把机器当人,只是接纳了自己朋友的复制体为人的艾琳;另一个是始终觉得自己是人,抓住一切机会第一时间获得“人权”的卡洛斯。
两位主角最后的战斗,既不被人类中的权贵认可:这些权贵希望淘汰掉旧机器人,全面推广有机人工智能赚大钱;也不被机器人们支持:机器人不愿意与人类再起纠纷,希望远离人类创造自己的文明。
最终,好像一切奋斗和牺牲并无意义。
所以最后我看了一个关于虚构的未来社会中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主角仅为我们提供了深入这一事件的视角,他们本人的努力未造成影响,他们的人物弧光其实也几乎没有推进(卡洛斯的确面临了诸多重大人生抉择,但他选的可谓一以贯之毫不犹豫)。
因此看完之后我总觉得我没看到啥,颇为寡淡。
《火星特快》是一部充满未来科幻色彩的动画电影,它以23世纪的火星为背景,通过一场紧张刺激的追踪任务,深刻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复杂多面。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法国动画导演杰里米·佩林以其独特的画风和精细的场景设计,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
无论是火星的荒凉地表,还是繁华的首都城市,都充满了细节和惊喜。
特别是机器人和半人半机器的设计,既超前又优雅,让人不禁对未来的科技充满期待。
剧情方面,《火星特快》采用了经典的“洋葱结构”,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女主角艾琳·鲁比和她的机器人搭档卡洛斯·里维拉在追踪黑客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一个关于大脑农场、腐败和失踪女孩的黑暗秘密。
这个过程中,影片不仅展现了紧张的追踪和激烈的战斗,还深入探讨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影片中的机器人并非简单的工具或敌人,它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当卡洛斯在女主角死后用“哭泣”感动到机器人种群一起哭泣时,我深刻感受到了机器人所展现出的“人性”。
这种对机器人情感的描绘,不仅让影片更加感人,也引发了观众对于人机关系的深刻思考。
此外,影片还通过多个细节和设定,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地球和火星上的人类都在抗议机器人抢占了他们的工作机会,而机器人则因为被破解而不再受协议控制。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人与机器人之间,也存在于人类内部。
影片通过这些情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观影过程中,我被影片所展现的未来世界和人机关系深深吸引。
同时,我也被影片所探讨的深刻主题所触动。
它让我思考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我们是否应该给予机器人更多的权利和尊重?
当我们面对未来的科技变革时,我们又该如何保持人性的光辉和温暖?
总的来说,《火星特快》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动画电影。
它不仅拥有精美的画面和紧张的剧情,更通过深刻的主题和丰富的细节引发了观众对于未来世界和人机关系的深刻思考。
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成为科幻动画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
2023法国动画片《火星特快》,豆瓣评分8.1,IMDb评分7.5。
非常惊艳,《第五元素》《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终结者》《黑客帝国》加在一起的感觉,动画片前所未有的观感,这种感觉以前只在真人科幻片中才有过,动画片有这种深刻和庞大的世界观还是第一次,我不记得哪部动画片能给我以这样的感觉。
影片画风很独特,是CG2D+3D动画片,这种视效类似于《蜘蛛侠:纵横宇宙》的感觉,也很像《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以CG3D模式呈现出类似2D的画风。
故事脑洞很大,构建的世界观很庞大,如今正值AI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之时,所以影片的内容更加撼动人心。
我从没看过世界观如此深邃、未来感强烈的硬科幻动画片,这么好的故事创意完全应当拍成一部科幻大片,如果能拍出来,其影史地位完全不亚于《第五元素》《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终结者》《黑客帝国》。
影片不仅世界观精良,故事构思精良,情感线铺设精良,动作戏也非常精良,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
世界观很像《攻壳机动队》,却比《攻壳机动队》的视效更好,动作戏更精彩,堪称法国版的《攻壳机动队》,堪称21世纪20年代的《攻壳机动队》。
视效团队完美呈现了编剧的故事构思,未来世界场景宏大,宇宙场景宏大状态,火星世界的很多细节构思独具匠心,看似科幻,却很受启发,觉得现实世界也可以如此。
比如,通道高速公路车辆肇事后,地面会划分出肇事区域,后面的区域用智能驾驶的方式自动躲过肇事区域,然后通道上方滑轨过来机械手来处置肇事现场,这个科幻感十足却又实用价值很强的构思非常棒。
mark下剧情以便日后回忆:三角体中央机器人贝利说服了克里斯成立的机器人公司里的全球董事们,一边投资"火星快车"销毁项目,一边开发有机体机器人代替金属机器人和复制人,而这都需要一套接管机器人的程序。
表面上克里斯公司授权三角体去剽窃女黑客的基础代码、少女周珺破解的接管程序, 制造机器人们"解放"并自愿逃离地球(实际是被销毁), 是为了配合公司的销毁项目,但实际在项目的运作中,机器人的绝。
对控。
制权从人类落到了三角体手中,失控开始——三角体利用同类机器人先暴.动顺带消灭或恐吓了人类,再让所有带芯片(带着信仰)自愿上天堂(毁灭)......机甲原教。
旨主。
义。
悲剧的是当复制人卡洛斯以为自己是自由身(车祸中可以反击杀手,解救了女警),但被动执行了三角体下达的消灭俩战友的命令后,让他/它明白只要这副机甲身在,即不能被人类接纳(融入),也逃脱不了任何一方的"控制"的绝境(liberty),于是放弃了人类记忆(“死”)。
而三角体吮吸了大量上传的意识后,成为了凌驾于机甲(已成废铁)、复制人(已摧毁)、人类(可摧)之上,唯一一个超越了控制论的控制体,肉身不灭的"神"。
它就是“liberty”。
干脆利落的科幻动画。
故事线蛮简单的,但悬疑的感觉还是有的。
如题,结局其实很有人情味。
人类的飞船探索传来不利的消息。
机器人自己踏上远航,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也是人类,他们愿意去承担散播人类火种的责任。
而他们也更加胜任这个工作。
把资源不多的火星留给原始的人类。
而机器人政府的极权主义体现在一次更新的漏洞里。
通过漏洞让所有机器人,包括已经有人类自主意识的夜夜笙歌吃喝玩乐的新型机器人,包括提高生产效率的传统机器人,都朝着人类繁衍,星际旅行的目标进发。
这是一种高度集权而又极其高效的社会运作方式。
两条线。
1. 女主Alin是私家侦探,在调查案件时,发现好友Chris(商业大佬)的阴谋,Chris公司研究出有机机器人,但是不如传统机器人好用,于是他们在传统机器人统一更新时,放入一段代码,让解放了机器人,让他们要统一离开人类,最后代码启动,机器人得到解放,统一登上火星快递。
2.女主搭档Carols本来是人类,被解放后的机器人杀害,意识保留下来,以机器人形式继续生存,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人类,却不被人类接受,妻女都不愿见他,只有搭档Alin把他当朋友,最后他目睹好友Alin被多年老友Chris陷害死了,对人类彻底失望,接受自己机器人的身份,和机器人大部队一起登上火星快递。
此片信息量十分密集,加上法语配音,稍有走神就看不懂了。
影片开始一直在暗示解放机器人的重大风险,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最后机器人解放了,却选择放弃人类,放弃原本身体,只传输意识,离开人类社会,包括Carols的身份认证转换,不由让人思考,人类和机器相比,果然更加卑劣,机器人都不跟你玩了。
剧情发展得哗啦哗啦的感觉到了经费只够一百分钟但要讲很多故事的压力但是确实是少见的纯正scifi
冲这结局,前面那么惊心动魄,结果这样儿。给你-1
使用的黑色电影剧作套路和世界观设定所表达的理念都挺容易把握,谈不上特别惊艳。但“Hegel 7”“功德无量”带来的观感非常舒适,加一星
一般。
分镜切得很帅气,台词本土化挺成功,看的时候在想科幻片总是预设多元文化融合,成功到让人误以为这世界已消除了种族和性别差异,但大老板永远都在啊,只不过换成另一个形式,企业。我们都是他们的电子宠物。把赛博朋克类型比做一艘银翼飞船,那好不容易有法国创作者买到这张通行船票了...(明天要去其中一个制片公司面试,开始思索他们看上我什么了?
可以脱皮机洗的宠物机器猫,车内凝胶保护 。。。 太多看完后觉得应该立马实现的好东西啊。但是那群掌权者,想这么飞速地摆脱所有机器人是为啥?是因为有了有机机器人么?突发地让那么多机器人离岗不会造成混乱么?机器人上传到飞船后能开启自己的纪元么?好多问题。原来那个巨大的脑状有机机器人才是隐藏boss。 也是一部适合翻拍成电影的片
看着还算工整但实际上没啥新鲜玩意儿。视角过于白左,刻意安排有色人种角色然后皮肤又使劲白化。
赛博格的赛博飞升 作画极其流畅 有些场景特别美 感受到男主的悲伤后大家共同为女主流的那一滴眼泪好动人
有了《攻壳机动队》、《红辣椒》、《底特律变人》、《赛博朋克2077》这些同类型题材动画和游戏的前车之鉴,以浪漫的法国人,到底是如何把一部本应该天马行空和罗曼蒂克的赛博朋克题材电影,制作的如此平淡、死板和无聊的?
火星巴黎之机器人出逃,前期故事老套,典型侦探悬疑,但节奏沉闷,火星巴黎细节设定有趣,但大框架还是经典科幻。最后半小时急转弯,张扬机器人权利与自由,结局是女主诈死,男主(精神)升天,并没走消灭坏人,社会再次和平的老路,但唐突结局缺乏前期铺垫与后续交代,戛然而止味道,导演对剧情走行与节奏把控很差。画风类似90s超人美漫,算不上精致,但爽朗干脆。人,复制人(仅死人而立),机器人,生物计算机,星际穿梭机,悬浮汽车,诡异复制人色情夜店,外科机器人,超速固化发泡安全囊等设定还是很有启发性,但故事还是女侦探寻找失踪少女,反而揪出大企业黑幕,反转并非董事会邪恶计划,而是机器人摆脱人类雇主的自我解放,丢金属躯壳,上传无限太空。富家父母对移民华裔歧视明显。人类社会并没瓦剧,留下躯壳还是继续作为机器人使用。
在接触三体前,接触过不少商业化的科幻内容,被开光后会意识到欧美99%的科幻作品是如此水平低劣。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想象力锁死后把一个无聊无趣脑残的故事套上一层科幻的皮套。与其担心机器人产生独立意识威胁人类社会,不如先担心机械化改造的超级人类,从技术路线看,超级人类更容易实现,到时候0.00001%的顶层人类把自己改造成长生机器人,剩余人类的存在意义可能只有下保持物种多样性,和动物园里的猩猩没多少区别。
好精彩,世界观还有设定一下子就把我吸进去了!虽然探讨的内容倒也不是很新鲜,但讲述的方式依旧很抓人,剪辑作画音乐都属上乘。结尾不乏伤感,同时又让人毛骨悚然。人类是自私且势利的,但并不是人类抛弃了机器人,而是机器人自己决定逃离人类的奴役。很美很疯的精神状态,值得学习。
科幻片桥段大拼接,最后的结尾收得也太蠢了吧,机器人有什么可上传意识的?!也没见谁反叛,就是机器人蹓跶着去把那之前下载的越狱程序到飞船那给清除了,然后还是全头全尾地留下,给地球人重装一下继续使用啊,人类瞎着啥急呢……
要么以后维伦把银翼系列放给这位吧,求求了
2024究竟还有谁没去了解控制论?
内存太小,无法升级……BE
Ce cyberpolar noir façon buddy movie à l'enquête rondement menée ne cache guère ses influences et ses clins d'œil bien visibles. Le travail sur le fond et les détails s'avère plus abouti que son aspect politico-philosophique. Même si ses questionnements existentiels et métaphysiques se résument à une vision assez convenue, Mars Express reste un film SF dystopique made in France prometteur et plastiquement réussi.3.5
看的时候心想,要是真人演的,这得有多嗨。后来又觉得,还是适合动画,真人演的话,整个节奏会显得太快,太浮光掠影了。不管怎样,优秀的科幻总是让人能从眼前抽离出来那么一会会,功德无量。
套在超现实主义外壳下的无聊东西
值得在大螢幕看的動畫,很難得的有看攻殼的爽感,卡洛斯一直讓我代入巴特。在我看來各種細緻入微極有想法的設定加上平實冷感某些方面刻意限制感官刺激的畫風等於硬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