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评论抱怨宿醉里没有宿醉的情节,忍不住发个评论为电影正名。
事实上的确有宿醉,只是很多人没等到字幕结束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当然,大陆的版本我个人猜测应该是等到字幕结束也不会有。
宿醉发生在婚礼之后,第二天大家在同一个房间醒来,满地凌乱,Phil醒来后发现Stu不见了,大声呼喊后Stu从厕所现身,只穿着性感蕾丝内裤, 顶着女人的boobs (个人觉得形状很美,抖动的时候也极度自然, 道具和化妆师太牛B了!)..同时Mr.Chow和小猴子再度出场,电影在Stu为自己的新"功能"震惊和喜悦?中结束。
没有看到这段,完全是一大损失啊。
整部电影看完之后只有这段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导演太坏了! 这比Stu之前做Tattoo掉牙齿被人XX重口多了好吧———————————————题外话分割线—————————————————ps: 很多同志纷纷留言表示拉到结尾都没看到上述片段,这等超自然现象属本人理解能力之外,投诉请转他处。
本人在北美影院观看宿醉,无法提供证明,您爱信不信, whatever makes you happy.
本片的故事起始于, ,艾伦因为父亲去世而沉浸在悲痛之中无法自拔。
于是朋友们想让艾伦去一个疗养院换换心情。
艾伦便同意了。
但在去疗养院的路上,四人遇到了黑帮老大马歇尔 ,他绑架了道格。
让三人去找周,为了拿回自己的金条,用周来交换道格的性命。
三人遇上马歇尔还有道格被绑架则是本片的第一个情节点,在这里,故事情节迎来第一个转折,随后,三人成功的找到了周,并在周的带领下拿到金条,三人拿到金条后发现只有一半,而周却把三人锁进地下室自己逃走,三人经过一番打斗最终抓住了周,三人抓住周则是本片的第二个情节点,最终的结尾周杀掉了马歇尔,三人带着艾伦到达疗养院,开启了新的生活。
继2011年口碑较差的第二部之后,导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Phillips)携着一众狼帮基友们带来了第三部,也将会是最后一部"The Hangover Part III".这一次他们又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Las Vegas.开场导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Phillips)就拿《肖申克的救赎》开了涮,由Ken Jeong扮演的Mr.Chou似乎成了抢完众戏独挑大梁的人物,并且轻巧又娴熟的埋下了包袱,奠定了本片的基调:虽然仍然叫做“The Hangover”,但在这里并没有了宿醉,相比之前两部与酒精和宿醉息息相关的R级喜剧,这一部终结篇更像一部充满悬疑和动作场面的黑色电影。
这一次旅程的起因是艾伦父亲或者说是那头可怜的长颈鹿的意外离世,然而就在葬礼的现场艾伦依然不改他那无节操无厘头却又无辜的做人法则。
眼看着艾伦的病症日益严重,母亲和妹妹决定将他再次送去治疗,而没有好基友们的陪伴怎么可能哄得了艾伦呢?
《宿醉3》制作班底基本上沿用了该系列的原班人马,因此镜头和剪辑沿袭了一贯完整的风格。
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慢镜和剪辑还是博了些彩头。
虽然在这种片子里,演员们夸张搏命的表演总会抢去大部分风头。
然而作为终结,这一部更出彩的地方还是故事。
虽然故事的重点已经不再是艾伦,也不是狼帮,而是独挑大梁的Chou.实际上,在之前的两部里他一直是一大看点,而在第三部中更甚。
他似乎才是故事的主线,他的邪恶和无厘头几乎抢过了所有的风头。
而基友们只剩下了靠台词儿插科打诨的份儿。
菲尔依旧不忘耍帅,斯图还是一惊一乍,道格永远衰命一条。
而艾伦还是艾伦.......一切始于Las Vegas,一切终于Las Vegas.疯狂的旅程之后,连艾伦都要结婚了。
在一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回闪之后,我们终于还是迎来了一个相对中庸结局,看上去一切都将归于宁静。
值得一提的“Hurts”这首歌在电影里出现了两次,然而这首本来被NIN和Johnny Cash演绎过的严肃沉重的曲子放在这里有太多讽刺和无厘头的意味了。
2009年的夏天,The Hangover横空出世,在全球横扫4.67亿美元票房,并且在IMDb上获得7.8分的成绩这对于一部以性和酒精还有毒品为题的喜剧来说是个不朽的成就。
随着首部大热,华纳在两年后退出了The Hangover Part II,但不料口碑惨淡,IMDb仅评6.5 分,但是靠着正当红的Bradly Cooper和Zack依旧在全球拿下了5.89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随着5月23日The Hangover III在北美地区首映,截止6月11日在美国国内票房成绩为1.03亿美元,全球票房2.7亿美元,由于上映还不到一个月,因此有超越前两部同期成绩的兆头。
抛开口碑,一部爆米花电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票房,没有之一。
这个系列片用令人咋舌的票房成绩不但让华纳兄弟赚了大把的票房,还一举捧红了Bradley Cooper和Zach Galifianakis.前者还凭着“The Silver Lininigs Playbook”获得了第85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虽然从制片方华纳兄弟到导演托德•菲利普斯(Todd·Phillips)都一再强调了这将是整个系列的终结,但只要狼帮还存在,还有什么更疯狂的事不能发生吗?
作为宿醉系列的最终章,笑点的设置上诚然没有第一部那样惊艳,但依然分量十足!
关于各处的笑点,当然是见仁见智了,这里就不乱讲了。
主要想说的是关于人物的设定:宿醉3主要的矛盾线是艾伦与周,这两个最不能用常理解释的人物。
关于艾伦,本系列从第一部就表明了艾伦对Phil存有极大的好感(仰慕,钦慕,爱慕?
),顺便说一句对于扮演者Bradley Cooper,谁又对这个帅惨了的天菜没有好感呢?!?!
也因此,艾伦的性向在第一部中就有暗示是gay。
直到第三部中,艾伦对Phil的爱真是大爆发!!
而片中的细节对话设定也凸显着Bradley Cooper的个人魅力。
比如砸墙的时候,艾伦和周让Phil脱衣,这可真是说出了广大基友腐女的心声啊。。。
要是真露肉了,那可真是业界良心啊!
可惜Phil就是白了他俩一眼。。。。。。
随便说一下艾伦与Phil的基情戏码:Phil你也去吗?
荒漠里滚去(literally)然后压在Phil背上做某某运动。。。
非得坐前排,当然是Phil开车。。。
Hey,Phil!
你这上衣哪儿买的??
给男神帅姿拍照。。。
摸脸。。。。。。
挡子弹。。。
我不能做你的英雄了Phil。。。。。。
好了我们都知道你爱Phil,艾伦。。。
哦对了,在Phil顺着床单绳爬下去那段,真心觉得Bradley Cooper也可以去学阿汤哥拍特工片。。。。。。
我们都爱Bradley Cooper!!!
2009年11月29号,我25岁,在同一座城市留守第五年,少了对外界环境的新鲜感,只能困在封闭的小屋内看电影,疯狂的看电影。
那时候,看电影时最好的陪伴就是酒,各种酒,红酒、白酒、啤酒……每天的生活轨迹大概是这样的:早上八点起床,打水、早饭。
看电影。
十一点半打水,午饭,看综艺。
两点,当舍友去实验室工作时,我爬上床大睡,昏睡到下午四点自然醒,饿了,踏上去市区的公交车。
超市内采购一晚的夜宵:各种零食、肉类,当然还有酒。
晚上七点,赶在水房关门前回来,边喝酒边看电影。
那时候看的最嗨,喝的最嗨就是这片儿。
第一次知道原来电影可以这么扯,不用说教,不用文艺,不用深沉,也不用和某个时代挂上联系,就是单纯的瞎扯,但是可以扯得很开心。
也许爱这片儿,还跟片名有关,宿醉,一种我爱的状态。
那些年没少喝酒,或者微醺,或者大醉,我这人酒品还成,喝醉后没啥表现,就是哭,一直哭……有两次喝醉后印象最深。
一是毕业那年,也没什么特别舍不得,就是生活中各种情绪搀和,醉后站在走廊大哭,絮絮叨叨,一直哭。
还有一次假期,跑去武汉,凌晨跟朋友在酒吧喝酒,也就一瓶啤酒吧,朋友说:来,咱聊聊人生。
我说:在这种地方聊什么人生,扯吧。
然后就特迷离的看着一个小姐爬上几个老外的身体……现在想那些日子真是太闲了,闲到可以用酒陪伴。
那些日子,我单身,看宿醉1。
工作后,顺利掉进love里,遇到现在身边这个男人,两个人恋爱不久吧,知道《宿醉2》出来了,就跟他说想看。
特搞笑的是,他竟然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把我带到了他的公司,一个偌大的写字楼里看。
那天看了俩片儿,《宿醉2》和《浮生一日》,演的什么真不记得了,就知道看完后我很自然把退搭到了他的腿上,后来老公说:他当时在内心说:哇,这姑娘真豪放!
但是,他没有拒绝,而是窃喜。
然后,那一天,两个人第一次拥抱,呦呦,羞。
那些日子,这个男人偶尔陪伴在身边,一起看醉2.那些日子,我不喝酒了,他不喝,也不让我喝。
但我常常自个儿在家偷偷喝。
又过了两年,我们继续恋爱、吵架、结婚、过日子。
彼此的工作又迈入新的航向,很忙,非常忙,看片儿的时间越来越少。
可是昨天他突然对我说:《宿醉3》出来了。
在我的叫嚷下,终于下载好,晚餐溜达完后,懒洋洋靠在沙发。
很欢乐,从头笑到尾,情节是真的好看,跟他一直讨论,生活太忙碌以致于很久没有这么欢乐。
片子结束满满的惆怅,四年了,一个人的成长轨迹都被这部片子见证。
还是很想喝酒,可是我现在已经不碰酒了,因为想要个baby……生活可以很欢乐,可以很扯,不要负担,不要深沉。
内心的空虚有疯狂和酒精的陪伴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爱宿醉!
是的,我爱!
从第一部alen宣布wolfpack成立,到最后的结局alen退出wolfpack,狼群解散,宿醉三部曲正式完结。
粗略谈下个人的看法。
当我看到第一部的时候被这个片子深深吸引住了,异想天开的剧情,让我笑到眼泪出来。
看到第二部,在剧情上略微有点缺乏创意,但大胆与新奇还是让我笑了好长时间。
然而在这第三部,没有了乱七八糟的想象,脱离了“宿醉”这条线,只是让系列片中的这些角色做个了断。
从头看到尾基本没笑过,剧情也只是老套的绑架勒索,可以说基本没有了喜剧成分,再把alen装疯卖傻的搞笑部分(其实不好笑)去掉就成了动作片了。
在我心里确实希望剧本能够延续前作的思路,用一个宿醉再引发好多不可思议的事儿。
也希望能够减少一些alen的戏份,毕竟装疯卖傻既不好笑也不讨喜。
可是这一部剧情颠覆了,alen成了主角。
带着一点不满看到了最后,alen居然拯救了所有人,找到了一个“疯女人”气味相投,还结婚了!
这简直不可思议,导演是在想什么?
但是!
细细想来,也有可能,这是导演故意为之。
alen,一个只有小学生智商和情商的成年人,屡屡闯祸,还没有自知之明,在系列片中不仅没有受到过分的对待,还总是受人照顾,最后找到人生归宿,面对这样的人生赢家观众简直可以掀桌子了。
导演对这种弱势人群这样的照顾,似乎是在暗示什么啊!
alen影射的是导演自己的经历?
或是导演的亲人?
周这个角色的设定也加深了我的猜测。
alen和周都是很孤独的人,他们渴望朋友。
一个是大脑残疾别人不愿理他,另一个成了国际大盗,用疯狂掩饰内心的孤独。
于是导演让他们成了朋友。
周的疯狂,周最后的放手;alen的哭泣,alen最后的拯救……好多细节都体现了导演对孤独人群的关怀和同情。
当然我不了解这个导演,这都是我猜的=.=最终四大金刚并排走出,整个闹剧结束可能是个人的口味问题,宿醉系列非常喜欢。
三部之间连接地非常好,有些恶搞(比如第一部恶搞雨人)、音乐(第一第二部牙医的歌曲,第三部居然有sabbath!)、细节(贯穿系列的细节,比如“dentist”“doctor”称呼的讨论等)都很棒。
算是小小的经典吧
《宿醉》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它创立了一个在商业与艺术上双赢的叙事模式,前两部中,主角四人菲尔,斯图,艾伦总是在单身趴一夜狂欢后在陌生的地方醒来,顶着宿醉的头痛来拼凑昨夜的记忆,而在寻找线索的路上他们又会面临更多的麻烦,黑帮会来跟他们算旧账,一同前行的基友莫名失踪,跟别提他们其中还有一个人还要赶回去结婚。
毫无尿点的剧情和悬疑片的故事结构是《宿醉》不同于其他美式喜剧的制胜法宝。
当飙脏话,晒下限,软色情的传统美式笑料已经被阿帕图等烂仔帮穷极所用时,回归电影本身,在叙事结构与戏剧冲突上下功夫的《宿醉》无疑成为了“现象级”电影。
比如在第一部中,斯图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少了一颗牙,一行人循着线索来到了医院,从医生口中他们又得知斯图这个有妇之夫竟然在维加斯小教堂娶了个妓女,在汽车旅馆找到斯图的“老婆”后又被破门而入的警察五花大绑, 这就是《宿醉》最精彩的地方,由于观众对剧情的认知完全被导演控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又会出现什么奇葩的人或事,导演直接将宿醉后的灾难展现给观众,用酒醒时分的调查慢慢揭开酒后失态的糗事,有因有果,悬念丛生,环环相扣,同时极富趣味。
这就十分考验编剧的逻辑能力,怎样将每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线索汇成一个详略得当的故事,并从中理出一条推动剧情发展的主线是颇费心智的。
写到这不得不提一下本片的导演兼编剧—托德·菲利普斯。
喜欢美式喜剧的人应该都看过他的那部经典公路片《哈拉上路》,片中因为寄错了一带“黄盘”引发了一系列滚雪球效应,他的《噱头大王》也是一部相当另类,悬念迭起的美式喜剧,尤其在片尾处的“师生对决”让人印象深刻。
同时他还是那部站在外国乡巴佬视角嘲笑美国方式的伪纪录片《波拉特》的编剧,《预产期》也出其他之手。
此君最擅长的就是制造一系列的麻烦让人物命运悬而未决,不仅贡献了上乘的笑料,也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过程中小品人生。
而《宿醉》作为他的成名作也是个人喜剧才华的肆意挥毫。
3500万的成本在全球狂揽五亿美刀绝不是凡人所为。
到了《宿醉2》中,虽然依旧沿用第一部的叙事模式,但全片的危机感和悬念感却是系列之最,毕竟生意做大了嘛,拉斯维加斯本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转投国际路线的《宿醉2》来到了泰国,惹上了国际警察,娶了个亚裔媳妇,弄丢了泰国小舅子,调戏了清迈老和尚。
少了美国本土意识的《宿醉2》虽然依旧充满了美式笑料的粗俗无害(尤其是猴子跪舔那段世界大团圆的节奏有木有),但在整体上已经无限接近悬疑片的类型特征,故事格局与戏剧冲突的激烈程度甩开第一部好几条街。
而除了故事上的创新之外,宿醉系列还有一个非常符合美式价值观的普世主题,那就是对自我的释放。
酒后真言,醉后失态,再加上单身趴这种可以在走进婚礼坟墓前纵欲狂欢的戏码,《宿醉》中的一群“狼友”们总是会在历经磨难后学会友情的无价和自我的宣泄。
当然作为类型片,这个主题的延续感到了续集中也是越来越弱的,如果说在第一部中斯图的“耙耳朵逆袭“让人大呼过瘾,斯图到了第二部逆袭老丈人的理想结局纯粹是痴人说梦。
第三部实在没得拍了,竟然生拉硬扯把一个老男孩的成长当做主题,额…去年买了个表…..《宿醉3》作为系列的收官之作,看得出是依托品牌效应打造的毫无诚意的一锤子买卖,一切从商业利益出发,在“宿醉“模式的保鲜期将至前捞上最后一笔。
所以,当年的黑马之作延续到这部已经毫无亮点可言,托德·菲利普斯也不愿再花心思精心编织一出悬疑屎尿屁,而是用观众熟知的原班人马制造糖衣炮弹罢了。
没有了宿醉的戏码,《宿醉3》彻底沦为了一部没有叙事特点,没有精巧结构,没有悬念推动的平庸之作。
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原创角色都没有,说得好听点是致敬,说得难听点其实就是玩剩下的。
这些还不算,全片笑料的呈现基本没有“抖包袱”的意识,无非是一些可有可无的粗俗笑话。
笑料不够,演员来凑,被《宿醉》捧红的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和老周的扮演者肯郑在第三部中集体反客为主,就连《伴娘》中梅丽莎麦卡西也在片中用爱情的力量加速了艾伦的成长,而稍微正常点的菲尔和斯图则统统沦为了配角,对剧情没有任何推动作用,在前两部中一直缺席的道格也从一开场就领了便当。
《宿醉3》对于喜剧演员和品牌噱头的滥用使得观影沦为了一场灾难,毫无“宿醉”系列类型特征的本作也很难让观众对这部终结篇报以好感。
每一个电影品牌都有商业价值被榨干一天,随着终结篇的到来,一段电影传奇也会暂时结束。
但终结篇是会像《钢铁侠3》一般达到系列巅峰,还是会像《宿醉3》一般挂羊头卖狗肉却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
佳作沦为渣作,黑马已成黔驴,在好莱坞,类似《宿醉3》一样的一锤子买卖数不胜数。
但“宿醉模式”的成功却在美式喜剧片的发展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其对传统美式喜剧在叙事形式上的突破和电影类型的融合也是后人学习借鉴的教材。
PS:《沙漠妖姬》的导演斯蒂芬埃利奥特就指导了一部号称英国版“宿醉”的《好男人不多》,不仅借鉴了宿醉的叙事风格,同时融入了笑料更加上乘的英式黑色幽默。
个人极荐
一句话评论确实该结束了……这个系列带来了一些欢笑,那就让我们说再见吧。
——《奥斯汀纪事报》这完全是一部不必要的电影,只有一些好笑的部分和若干对原作的致敬;但是再度造访拉斯维加斯也无法带回原作的魅力-最后只能说,至少主创们有所尝试吧。
——《亚利桑那共和报》希望看到疯狂恶搞的年轻观众会失望的,而一般观众也会发现笑声有所缺乏;本片就像一部颜色鲜亮的喜剧气球,而一切幽默的气体都从中漏了出去。
——《好莱坞记者报》导演托德·菲利普斯把本片改的如此面目全非,以致于都不像是一部喜剧了;与其说是一部不幽默的喜剧,倒不如说本片已经成为一部直接的现实悬疑片。
——《芝加哥太阳报》幕后制作 《宿醉》系列最终章 《宿醉》系列,不仅仅把几位名不见经传的喜剧演员变成了大明星,更是在这几年里,让R级喜剧成为了极有票房潜力的片种。
在《宿醉》之后,这样的疯癫喜剧就成为了银幕上的某种主流元素,而跟风的影片却因为没有获得《宿醉》那么大的成功,更显得《宿醉》在这个时代里的难等可贵。
《宿醉2》拍完之后,《宿醉3》的拍摄日程就被提到了桌面来了。
影片的导演兼编剧托德·菲利普斯说:“其实,拍不拍第三集并不是我说了算的事情,这是观众决定的。
如果观众希望有第三集的出现,那么我们一定会把这部电影拍好。
第三集和前面两集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一个更大的设定来让这个故事有个结尾,让这群时常在一起喝酒宿醉的损友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我们没有一个拍摄的样板,因为这部电影在我的心里并不是一个续集,也不是一个毫无新意的滥竽充数的作品。
我们用新的角度和新的想法介入到了影片的故事之中,用另外一种喜剧的框架和结构,来拍摄了这部电影。
” 和前面两部电影不同,《宿醉3》和饮酒、宿醉的关系并不大,反而是一部讲述朋友之间关系的喜剧。
菲利普斯说:“这部电影是艾伦的电影,所有的故事都是因他而起,然后大部分故事也都是因为他才出现的。
这部电影里,几乎没有饮酒,更没有豪饮和宿醉。
艾伦,在这部电影中遭遇到了个人的危机,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又被卷入了令人生畏的绑架、黑帮的斗争之中。
所以说,这部电影就是艾伦的电影,也并不算夸张。
” 在《宿醉3》拍摄完之后,《宿醉》系列将被划上一个句号。
对于这计划中的最后一部电影,菲利普斯说:“的确,这是我们计划中的最后一部电影了,我很开心,能和这群人在一起合作,对于这即将结束的一段工作,我感到既欣慰、又紧张,当然,还有些许的难过和不舍。
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拍摄这部电影,然我很过瘾。
” 原班人马再次回归 《宿醉》是有纪念意义的,除了这套影片的高票房令人咋舌之外,影片的主演们也都在这部电影之后迎来了自己事业的转折点。
菲利普斯说:“《宿醉》系列是有纪念意义的电影,对于我来说是这样,对于演员们来说也是这样。
在《宿醉》获得成功之后,这些演员都迎来了事业的转折,让人们见识到了他们的才华,这令人很是欣慰。
他们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一样令人怀念,因为就好像是在《宿醉》中一样,他们的表演依然是鲜活的。
” 谈及这部点和自己在其中的表演,扮演艾伦的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说:“我不觉得这是一部艾伦的电影,我觉得艾伦只是这其中重要的演员之一。
他首先是一个不幸的人,一个倒霉蛋,其次还是一个不自知的人,一个希望弥补错误但却会犯下更多错误的人。
我觉得这其中有大量的笑点,有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设计。
这是很好玩的。
我的角色没有换过,还是原来的感觉和设定。
表演也就和从前一样。
之前怎么表演,现在还是怎么表演。
对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它没有照搬之前《宿醉》的公式,而是另外写了一个剧本。
要知道,这对于一部三部曲的结束之作来说,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 韩裔演员肯·郑,在这部电影中虽然戏份不多,但却是一个关键性的角色,而且他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动作戏。
他说:“这部电影和之前的《宿醉》很不一样,故事结构、叙事的方法和概念都不相同,并没有按照原来的模式拍。
所以,我们的表演也要进行修正和改变。
我的在其中还是扮演了一个黑帮,只不过,这次有更多的笑料集中在我的角色上,我的戏份更重了。
而且,我还有些动作戏要表演,这有些难度,因为这部电影中的动作戏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的动作戏,而是那种要搞出笑料来的动作戏。
有动作不够,还要有笑点。
这就很难了。
不过,在Gill的帮助和指导下,这些镜头拍摄得很是顺利。
”花絮·第三集中剧组将大混乱的场景设置在洛杉矶,另一拍摄地点则定为墨西哥北部城市提华纳。
·本片是《宿醉》系列的最终章。
·第三部影片和前两部不同,讲述的并不是宿醉之后的故事,而讲述了一个朋友之间互相营救的故事。
·和前两部电影相比,这部电影更加真实也更加黑暗,喜剧元素并没有那么多。
·在对于艾伦这个人物的服装上,剧组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甚至给他准备了很多带有横条纹的T恤,目的就是为了让他看上去更胖。
·在《宿醉》大获成功之后,《宿醉》里的那些演员都迎来了表演生涯的转折点。
尤其是布莱德利·库珀,他不仅成为了一线明星,而且还得到了奥斯卡的提名。
·肯·郑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的动作戏,对于他来说,这是头一遭。
而本片的动作指导则是在《全面回忆》中担任特技演员的Jack Gill。
·小罗伯特·唐尼和[西恩·潘]都准备在本片中扮演一个角色的,可是后来这个角色被交到了约翰·古德曼的手上。
【The Hangover I-II-lll】【A fucking awesome crazy bachelor party in LAS VEGAS-Waking up in BANGKOK&a very bad trip-Back to Vegas】 【Alan&Baby-Alan&smoking monkey-Alan&grown-up baby】 【everyone needs a friend like Alen】 还好 没有烂尾 在All fucked up 情况下和你一起收拾烂摊子天塌下来有我在酷酷的臭朋友才是此生不换的真爱
《宿醉》待第四道格(贾斯汀•巴萨 Justin Bartha 饰)、菲尔(布莱德利•库珀 Bradley Cooper 饰)、西德(艾德•赫尔姆斯 Ed Helms 饰)和阿兰(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 Zach Galifianakis 饰),四个损友的故事!
自从第一集为了庆祝道格大婚,他们举行婚前单身派对凯撒宫大闹;第二集大家去泰国参加西德的婚礼,宿醉事件又发生,一场疯狂冒险在异国又卷土重来!
本次第三集,从开车将长颈鹿砍头开始!
疯狂要被改变,太难。
他们刚上路没多久就被绑架一名成员,之后协助第二集出现的亚洲黑帮“周先生”(肯·郑 Ken Jeong 饰)华人周,劫夺黑老大家中黄金,又被出卖!
不得不再度回到伤心地:拉斯维加斯的凯撒宫,取回金子、抓住华人周!
结果是,阿兰获得一个同样没心没肺胖女郎的垂青后,居然有了婚姻的念头,并真成婚了(不过不是胖妞)。
自此以后,要改邪归正,好好生活!
会吗?
悬!
是导演不想拍---第四集了?
哈哈!
等15年再看吧!
所以醉了嘛
笑点不多,但从前两部一路看下来的人不会简单的把它当成喜剧来看,这才是致青春。
结局很HAPPY 彩蛋加一星~
一味的卖疯与恶搞,完全背离了“宿醉”的主题。剧情毫无逻辑可言,以艾伦和周作为主线,实在是又不高明又很无奈的尴尬与无趣。
该结婚的都结了,连allen也成了,看来真的是最终版了。phill是第一眼帅哥,但我还是更喜欢那个每集都被绑走,戏份少的可怜的道格,看来斯文的温柔的才是我喜欢的类型。
完全没宿醉,就最后提到了一下。
【131019】★★☆感觉没了前作的疯劲,宿醉的经典结构也丢弃了,剩下的只是部二流屎尿屁。
看的时候不许问为什么!看就是了!
epic ending!!正想吐槽明明没有hangover的桥段结果bonus内容人格大崩坏!!!!肝都笑痛掉
如果没有第四了那这部就算是不错的结尾。Cooper帅翻了……
没有了“宿醉”的宿醉,彻彻底底沦为粗口圈钱R级片。拜托,你以为我们是想看胖子艾伦治病的吗?我们是想看老周被猴子口暴,艾伦后入老虎,斯图被人妖后入,以及片尾彩蛋里的各种糜烂的,连片尾的彩蛋都没了,玩个球球。
这群二货真是太搞了,不过这一部要不是最后的菜单,还真快脱离了宿醉的行列,成为一部缺乏风格的搞笑片
一部不如一部了啊....第三部简直是...乱搞...
无醉,不笑。完全摒弃了这个系列的精髓,图一乐的观众看看预告片就行了。给三星完全是冲着Mr Chow,疯狂表演着所有男人的梦想:不计后果地无乐不作。
这次也没醉呀~还是见好就收吧~
长大就是Hangover再无hangover.
根本没有醉啊,对得起这个名字的就是最后的彩蛋...
从第一次拉斯维加斯,到第二次里约热内卢,没看第三部之前就知道肯定超越不了前两部,不过伴随着每个男人狂野的梦想的电影怎么可以不是5星呢?最后几个好朋友一起走的每一部的穿插,勾起了多少真汉子的回忆。
结尾又惊悚了一次!
是说一定要拍3么 ~~~ 这就是收官之作。。。而且这集连宿醉都扔掉了 真的非常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