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无可失
Rien à Perdre,Rodéo,All to Play For,末路微尘(港)
导演:戴尔芬·德洛杰特
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菲利克斯·勒费弗尔,阿里耶·沃索尔特,马修·德米,英迪亚·海尔,Alexis Tonetti,Andréa Brusque,乌萨马·赫达姆,Audrey Mikondo,Caroline Gay,纳迪尔·罗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23
简介:单亲妈妈抚养两子成人,本来一家三口乐也融融,岂料某夜幼子独留在家即出事,烧黑厨房之余,自己也遭严重灼伤。于是社福机构介入,认定为了养家而在夜店打工的母亲不适合照顾儿童,乃用尽方法,强行拆散大好家庭,一场百分百荒谬,被迫以亲情对抗官僚的抗争随即展开。法理人情、国家与家庭,如何平?是好?假如到最后不得不离别,还须心安..详细 >
飞机电影,意外蛮好看的
电影本身无功无过,用一个基本没有悬念的办法,讲了一个基本没有悬念的故事。虽然有对当下寄养体制的表现和批判,但是全片苦大仇深的叙述方式实在是太失水准。而毫无新意的叙事,只会一味的歇斯底里更是让人昏昏欲睡。最后竟然来一个和全片写实风格完全不搭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导演也发现,片子也到了再无可失的地步而放手一搏。
好气啊,多么温暖有爱的一家人啊,硬是被一个硬邦邦的体制和系统给拆的七冷八落。好讽刺,真TM的讽刺。
3.6/5 有点cliché, 又很法国,感觉Verginie演的很用力,小孩演的不错。
Virginie的表演,好到可以一直看下去不想离开。小哥是85盛夏男主
法国人真是够较真的,上赶着帮离异矜寡家庭养孩子。这要是搁中国,早被“玩消失”了。
剧情冲突太多了,越看越让人挣扎,好在埃菲拉的电影纯靠表演就很精彩
我看到了一种抵抗的力量,尤其是对话语权掌控在权威的手里,不想低头,又被现实打败,制度的死板和人性的扭曲,就算影片里也问到了孩子的意见,和白问的区别就是没有区别,权威绝得母亲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却没想过权威这么做也是对孩子的伤害,又不让孩子自己选择,女主在影片里的态度,不管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情绪都是对的
#2024SIFF#上影节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非常令人窒息和难受的故事。有时候实在不明白这些社会福利机构到底是在帮这个家庭还是在害这个家庭。维尔日妮·埃菲拉再一次贡献了精彩的演出。
#HKIFF48 当公权暴力降临,偶然也成为必然。
哥哥起了疹子不想上台演出,她说那就不上。弟弟炸薯条毁掉了厨房,她买来新的炸锅。告诉儿子不能把伤疤展示给别人看,自己却被迫将乳房展示给别人看。她需要漂白剂,漂白自己的房间,履历和过去。抑郁症并不是残疾,需要领的也不是补助。当哥哥带着弟弟出现在家门口,他们却说小孩子需要的并不只是爱。
题材并不新鲜,但女主演技绝对加分。
上海电影节第二部电影,完全没料到的剧情,不看剧透、没有营销、巨幕厅电影,人物一步步走向绝望,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很现实,很痛心。
3.5+看到小儿子 给妈妈编辫子 时间到了 小儿子不肯松手 心都碎了…里面配乐巨好听啊小时候 爸爸每次送我去幼儿园 我都会趁老师不注意 偷偷跑出去追爸爸的自行车…爆哭
3.5
三星还是四星是犹豫的,影片展现了很多法国儿童保护制度的不人性,缺乏上诉通道,并不断制造更糟事件的一面。也表现了这种制度只保证了孩子身体上的安全,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把孩子的情绪归结为不可控,这明明是孩子天生的。影片展现的内容超出了个人对法国的认知,把孩子当牲口一样饲养,驯化,难以想象这是被定义为最浪漫的国家会做出来的事情。导演在影片中其实也已经给出了答案,喂精神药物究竟是对谁好?对孩子好,还是对社区员工好?问题已经是回答。影片影像风格写实,镜头设计十分平庸,美学尚可,没有艺术性,这也是影片最大的问题。光是现实表达和情感表达四星还可以,镜头整体可能得减分了
有时候生活会逼你做一些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同时会让你做一些正确的选择,小男孩儿演的太棒了!
这才是现实版妈妈是超人。感觉类似题材的法国电影我已经看过很多个了,可能也从侧面反应了这个儿童福利制度造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片中还特别展现出了被剥夺抚养权的家长互助会的倾诉。本片中妈妈和哥哥两位演员的表演在我看来都是很具有说服力的。特别是哥哥这个角色,挺亮眼的,并不镶边,有自己的角色厚度,情绪表达合逻辑,我可能会考虑长线关注一下这位年轻演员。
#HKIFF#关于母亲抚养权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