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样的喜欢吴镇宇的表演,喜欢他亦正亦邪洒脱的表演风格,喜欢他细致入微的内心刻画与精准的肢体语言,喜欢银幕下他真挚、顽皮的样子,我甚至认为他是香港当今最棒的演员,是一个可以在中国影坛留下印记的演员。
但是,老吴你肿么了,年初的《午夜心跳》,真让我心跳了,不是为了电影,而是为了你,春天的《战国》,又让我被雷劈着,尽管,庞涓依然有亮点,如今《堵车》,唉,老吴,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我是如此喜欢你原来的电影,喜欢你的表演,你说吧,还打算让我承受多少打击?
你说有烂片,无烂表演,我们承认,无论影片如何,你的表演永远水准之上这点我们也承认,但是,但是,我就不明白,你选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为什么非得把自己这朵花插在牛粪上呢?
堵车是导演的作品,被弹也好被赞也罢,这种小众电影真的很受伤,我知道你尽力了,我也明白你不喜欢墨守陈规,你渴望创新与改变,期待与演技高手的碰撞,因为你是如此热爱表演。
我们理解你了,你也理解一下我们的心情好不好??
你不屑以前成功的表演方式,不屑那些被我们津津乐道的黑老大,你华丽地转身去追求新的表演风格,可我们却依然停留在原地,跟不上你,与你拉开距离,午夜梦回,伴随着我们的永远是倪永孝、靓坤、麦坤、是阿麦、佐敦、阿来、阿火、是阿伟、阿查等等。。。。。。。。。
这些给我们带来惊喜耳熟能详的人物。
拜托了,镇宇哥,你也为我们拍部戏,为我们这群喜欢看你癫的影迷,拍那些你认为很程式化、很不屑的纯港味的电影?
好不好???
虽然说了这么多,可是你拍的电影我依然还会去看,比如,堵车。
但我会事先吃药了。
镇宇哥看着发布会现场你压抑着无奈,听着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如果你长命一点,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我等着,反正我比你小很多,我一定要等到你站在金像奖的领奖台上,我把这个宝压在你下一部影片,《潜行狙击之潜罪犯》上。
加油,镇宇哥,我依然相信你是最棒的演员。
大家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抵制这部片、但是。
大家不能忽略了拍这部戏的人的努力啊、这是俊余的第一部戏、不希望就这样被大家给否定。。。
拜托。。
要这么残忍么、、、
2011年度最具创新精神的影片之一。
从形式到内容都令人耳目一新。
内容较晦涩,叙事较自我,开头十分钟容易让观众扫兴离席。
后面让人饶有兴味,我几乎一个画面也不拉的直看到结尾字幕出现,因为这部影片很像一个藏宝游戏,遗漏掉一个画面就会遗漏掉埋伏在某处的重要线索。
知为何把这部戏划在喜剧类型里- -。
当然有一些喜剧成分,然而就我个人的观影体验来说,她更像一部侦探片,观众在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不由自主化身为侦探,和导演进行猫捉老鼠的游戏。
看完之后,并没有完全看懂,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暗线,将来看DVD的时候再弄弄清楚。
作为实验片,《堵车》有做作的成分。
旁白过于矫情,女主角的某些场景让我想笑场。
不过瑕不掩瑜,看得出这是一部很用心很有诚意的影片,主创人员在努力探索电影语言的新表达,在制作上是一丝不苟的。
总的来说商业价值较低,但体验价值较高
这次真的堵到观众的心了,导演给人物起的这几个名字真的很特别,发条 、 橙子 花样 年华 一休 罗生门, 哎呀我服了 发条橙子是我爱看的,花样年华也是经典,一休是我最喜爱的经典动漫角色,罗生门是日本大师黑泽明的代表之作。
导演给角色代号的时候是何种用意,不难发现,上面的几个熟悉的字里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烈的风格主义代表,导演想用这几个名字来证明自己真的是风格主义流派吗?
弄不懂也懒的去想,真的导演你这次真赌到我的心了,真的, 这些名字是你用来糟蹋的吗?
没有金刚钻咱们何必要拦这个瓷器活呢。
也谈《吴镇宇肿么了》看到豆瓣评分是40%的5分与50%的1分,就明白对于堵车这部电影从豆瓣上是看不到真实的评判了,所以抛弃豆瓣的评分去看电影。
这是典型的导演作品,就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每个角色都是棋子,任由导演摆布,以达成他抒发个人情感的目的。
电影没什么难懂的,不就是为爱疯狂这点事儿吗?
但是,电影本身有点玩花活,剪辑故意弄得很炫,像MV像配乐散文诗多过像电影,所以刚开始有点赶客。
但如果是静静地看下来,电影本身还是有他可取之处的,起码在一堆平庸的抢钱作品中还是有它的独特性与风骨的。
谁规定电影就一定要拍的都一样呢?
这是一部不适合在电影院里看的电影,很适合一个人沏一壶茶或是斟一杯红酒,在一个有着温暖阳光的午后或是夜深人静的夜晚,坐下来慢慢细品。
嘈杂的电影院就着可乐与爆米花如何能真正感受到导演内心对社会对现实的不满呢?
因为大家都是去消遣的,没人会是去找堵心的。
电影的好与坏是可以用时间去检阅的,导演也不必太为现在那些谩骂与抵制上心,因为大家只是对某人做的某些事看法反应强烈,殃及池鱼而已。
估计很多业内人士还是能看到影片本身的可取之处的。
很多人问《吴镇宇肿么了》,抱怨吴镇宇最近选片失误,《午夜心跳》是一例,《战国》是一例,《堵车》又是一例,相比其他两部,平心而论《堵车》要好很多,细品每句台词都有言外之意。
《午夜心跳》直接烂,不说;《战国》是导演完全控制不住演员控制不住剧情,导致电影完全失控,就在这样一片混乱中我们仍能清楚的看出吴镇宇思路清晰、不失风格的表演,尤其难能可贵。
说到《堵车》,这部完全属于导演的电影里,吴镇宇的罗生门表演空间是狭窄的,被剪辑的支离破碎的画面中,我们只能欣赏他在单个画面或某个小片段的完美表现,以前那种长镜头下酣畅淋漓的表演这次没有看到。
吴镇宇说他对导演讲抱歉,这次没有帮到导演,我看如果没有吴镇宇独特的型格魅力,这部电影的可看性会更低。
倪大红的表演是另一个亮点,煤老板的形象喜感而真实。
我觉得这两位可能就是为了再合作一把,才商量好共同接的这部电影。
就像吴镇宇要与姜武合作的那部电视剧一样,他喜欢与不同的演技派高手过招,在合作中撞出火花,这样他会玩的很开心。
别听他那些假装大灰狼般为钱的论断,要是真为钱,他会接那些很商业很商业的电影,他又不是没戏可接。
孙吕夫妇也算尽心,吕丽萍演得更像舞台剧,很不喜欢她处理台词的腔调,仿佛回到《编辑部的故事》的年代。
导演对新演员还算调教有方,年轻的演员没有亮点也没有大的失误,其实,无论是吴镇宇还是倪大红不都是导演的符号吗?
一般来说,有吴镇宇这三个字电影我都会去看,因为他的表演从不令人失望。
电影中罗生门说:“从女孩到女人只是刹那间的的事儿。
”,估计吴镇宇选剧本也是刹那间的事儿,独特的语言叙事结构肯定令吴镇宇喜欢,因为他就是个很另类的演员。
你说在看剧本的那一刻吴镇宇知不知道这部戏很小众,会有票房的压力,他一定明白,那他还是勇敢的选择去冒险,反正失败对于他来说有过很多次了。
50岁功成名就的男人一般不会轻易去选择冒险,那样会砸自己的招牌,会晚节不保。
吴镇宇显然不是这样的男人,显然他从不会在原地踏步,他总是在变化在追求与众不同。
他说历史就是被用来破坏的,他是在无数被骂烂片的电影中成长起来的,自己破坏着自己那些为人称道的历史,重新整装再上路。
吴镇宇没肿么了,他只不过一直都在做着他认为开心的事,他一定不喜欢这么多人对他期待这么高,他会有压力的。
大家都来平常心吧,都来相信吴镇宇那句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如果你长命一点,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这样大家都会活得开心一点。
影片本身不值5分,也还没低到1分,给3分,加1分单独给吴镇宇的勇气。
首先声明,本评论不带有任何主观及偏见。
我们是今天下午在西单大悦城看的15:00的场次,4号厅。
无论在电影院,还是在网下下BT,看过国内外无数电影了,本片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差的电影,烂得没办法形容,要演技没演技,要剧情没剧情,要深度没深度,要内容没内容。。。。
从头至尾没有一处正经的镜头和内容,完全的看不懂,超级无厘头,直到电影最后都没看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这部电影在演什么,从头至尾的受刺激!
简直是浪费钱财,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从导演,到演员,到制作简直是烂得没法形容了。
影片处处还想表达某种深意,好似有什么哲理在里面,但最后只能是让人感到可笑,添加为影片的笑料,如果导演想去传达什么或者是形成独特的电影风格,那么他真的是彻底的失败,简直是在愚弄影迷!
如果说拍来事为了自娱自乐,那么也是个自虐狂!
看电影途中,本就不多的观影观众,中途有五个人估计是实在扛不住了,一边抱怨着一边退场了,如果我们不是想看看到底有多烂,想看完才好完全客观评价,也就中途撤了。
强烈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
实在太受刺激!
奉劝其他还没看过的观众,千万别去看了,那钱无论你花在哪都比花在这强!
实在太冤了。
这是俊余拍的第一部戏,请不要伤害俊余,俊余是有实力的,相信俊余在往后的演艺道路中,一定会有很大成就,俊余加油!!!
文明盛世,很多小众文化得以发展日渐盛行,邪典电影就不再是市场的弃儿,而是越来越多的扮演成主流的角色,就像从前一次又一次被《罪恶之城》、《杀死比尔》、《无职混蛋》所震撼,我们今天不仅能坐在空调劲吹的影厅软座上通过大银幕看《美少女特工队》、《狂暴飞车》这样的好莱坞邪典大片,亦能看到诸如《刀见笑》之流带有明显邪典元素的国产电影。
可是,当真正的国产邪典片《堵车》挟着蒸汽朋克的嘶鸣声、后现代主义的马达声、末世预言的风声以及重金属味十足的噪音来到眼前,我们仍然狠狠的吃了一惊,来得太快了,安全带还未系稳,《堵车》已然挂足油门,显示了中国式邪典电影的速度与激情。
当然,速度与激情不代表一切,激情过后不可避免的会有冷淡和反思,甚至是突破后的若有所失。
因其风格、手法的怪异荒诞,《堵车》很难取得主流类型片一样的商业成就,就如同烈酒好喝,却永远不会和可乐汉堡一样畅销。
《堵车》的价值更多来自其独特性,以及跳出电影本体之外的探讨和参考性,差异巨大的创作诉求和商业体制,如何能够融为一体?
这是个问题,也是一个小小的奇迹。
从电影分类学或是类型片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无疑问的是一部商业电影,中量级别的制作,大量的电影特技、撞车场面,华丽的视听语言,一票包括金马影帝影后在内的实力派明星,加之故事中警与匪的追逐,情与欲的较量,以上特征反复论证着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商业片。
可令人惊奇的是,阿年导演却运用五花八门的邪典手段把这些商业基础统统敲碎,无论是频繁出现的奇观式背景,汽车飞驰在半空中的反科学现象,还是怪诞的自行车呼吸器,用诗集感召罪犯的警察,一切都难以用文字去表述画面之外的巨大留白。
想要完全解读《堵车》的主题、境界或文本美学是一件绝难完成的事,它就像是一场疯狂的反叛,几乎推翻了所有戏剧理论和已知的套路,影片运用倒叙、插叙、顺叙、逆叙讲述了一个集警匪、爱情、犯罪、科幻、迷幻等多重元素于一体的故事,快速的剪切和华丽的画面,末世般荒冷的都市奇观中还时而夹杂着令人错愕的唯美画面,总之,无论你是否能接受这种奇观式的电影,无论你是否会因为创作者的表达过于宏大而感到烦躁,都不得不承认,《堵车》是近年来风格最奇特、玩得最嗨的一部国产电影。
在美国,蒂姆波顿、昆汀等邪派高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升到了好莱坞的顶层,在日本,Cult片数十年来长盛不衰如今却陷入低谷,在香港,三级恶趣味电影有抬头趋势,每个地区的邪典电影都和其电影产业的兴衰紧密相连,难以预料《堵车》的出现会对国产电影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但可以肯定,《堵车》在电影史上的标志意义要远远大过当下很多随波逐流的影片。
我承认,我是冲着吴俊余去看这部影片的。
但是当我看到某些影迷朋友对于这部影片发表看法时,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只想问问,堵车有反同吗?
这部影片不反同吧?
我理解你们对于吕,孙有自己的意见,但是和这部影片有什么关系呢?
自私的来讲,这是吴俊余人生中的第一部影片,一路陪着俊余走过来,他的努力我们都明白,难道一个新人的努力就要这样被你们扼杀了吗。
当你在说别人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只想请你找回你的资本。
对于影片来说,确实不是很懂,但是正像年导说的那样,只要你细细的去品味,就会发现人生当中的欲望不正是这部影片想要表达的吗。
总而言之,力挺吴俊余!
力挺堵车!
俊余加油!
作为一个低级影迷,个人见解,堵车在这部电影挺好,首先电影背景音乐,色彩搭配挺好,故事情节虽然不如美国悬疑片那么吸引人,爱情片那么震撼,但,本片亮点很多,首先是标题,普通又真实,堵车对于国人都理解,虽然内容却大相径庭,只在最后出现一幕堵车的场面,但这种更能给人一种吸引,一种思考,这是符合国情的,剧中的名字很奇特,也算是一个亮点。
而且剧情中也反映了当时国内的一些场景,拖欠工资,夫妻纠纷等等。
主要情节也非常好,通过写罗生门的坏来体现他对妻子的爱,发条对于橙子执着的爱。
在此,佩服编剧。
对于票房不高的原因可能电影情节让许多人感到无聊,女角色较少,女主角不是很有名。
帅哥不是很多,情色情节毫无,有带点伤感,适合看的人不多,有这种感悟的人不是很多。
但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很好。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静下心看,看完能让自己的心灵感觉到有所收获,自己曾经也是这么的纯真,一颗真心向太阳。
小清新 很美 喜欢
吴镇宇你肿么接这种烂片儿 T T
有看懂才有鬼,破片子,看不懂,拍得还不好
堵车》是一部集爱情、动作、奇幻、悬疑和黑色幽默于一体的都市电影,由一起堵车事件道出了贩毒者罗生门(吴镇宇 饰)、发条(陈志朋 饰)、一休(吴俊余 饰)、橙子(巴哈古丽 饰)等一群“堵心”人... 展开
买票的时候卖票的说 这是一部文艺片 操他大爷的文艺片
豆瓣要是有负分系统,我早泥马打负无限了
很不错啊,讨厌那些黑粉..
影评不要把对演员和创作者的个人偏见带入到对影片的评价中,影评是评论影片,仅此而已。
我真的看崩溃了,一星我都不想给。
因为孙海英夫妇反同性,或嫁罪于这部电影。中国能不能干些像人的事情出来。。。 吴镇宇好好接戏,会一直支持。
其实挺好,虽然有点难以理解,可怜的导演呀被连累
中国第一CLUT片。干电影媒体五年整,此片让我觉得入错行。各种意识流、后现代,大卫柯南伯格泪流满面:终于遇到车技比我好的了。。。
乱的一塌糊涂,完全看不下去
堵车就是堵心,你也知道.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看,堵车堵心,把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了
力挺、堵车大卖、
看瞎了我的眼...f**k
3分全给吴镇宇
不如看喜洋洋。
导演太有才了,这演员阵容把近些年的烂片保证全找来了,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