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的介绍是翻拍《幸福的黄色电影》的,忙把原著翻出来看了,非常温馨搞笑的电影,只能说老外拍电影真的很厉害,故事情节让人感觉很真诚流畅,但这种剧情根本不符合中国国情,翻拍只会更加不伦不类。
于是看到国产的版本里情节牵强,硬拿些搞笑段子来拼凑,真枪实干的画面不敢出,人物都不可爱,刘心悠本来在原著是很有魅力的女人,在这里成了只会发脾气的苍白无力的女人,丝毫没有一点魅力,所有人都在干巴巴的一个大架子下面表演,当然让整部电影都很无趣。
如果要翻拍,还是找些比较接近国情的剧本更合适。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最近看到的好片太多了,《大电影2》显得很平庸。
这使我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1906年毕加索曾为美国文学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女士画过一幅肖像,经过几个月努力,这位怪女士的素描终于完成了。
那是一件非常高尚的艺术作品,有非洲野兽面具风格及毕加索伊比亚祖先的凶暴特色。
当斯坦因终于看到她盼了许久且墨渍未干的画像时,心一下荡到谷底,她悲伤地说:亲爱的毕加索,我看起来不像那样吧。
毕加索回答:你会的。
十年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三十年后,格特鲁德·斯坦因回忆,她的画像中惟有毕加 索画的那幅表现了真真实实的她。
如今这件作品被认为是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
毕加索的画迫使我自问:“他看到了什么才画出这样的画?
”......我相信,好电影不需要模仿与雕凿。
被中间文耀向老婆表白的那段感动了,听到了一些引起自己共鸣的话。
看来我只是那些到了40岁还一无是处,没有能力的“老男人”啊,人至贱则无敌,哈哈~
话剧的开头,剧本上也是改编名作,但是显然导演是阿甘不是孟京辉,形式也是广电管辖下的电影,不是独立小剧场的先锋戏剧。
整个的感觉就是放不开,或者是放开了但是被阉了。
此片cast绝对是一流的,汇集了内地香港最好的一批演员。
强调一下,是演员,不是明星。
郭涛不用说了,熟悉他的都知道 等待戈多 恋爱的犀牛 活着等等,而不是近来的 石头。
刘心悠是新生代的小美女。
张达明、李灿森这都是香港能上能下的金牌龙套。
就连林家栋这种,也是近年来越来越显出可塑之才,表现抢眼。
可惜的是,导演似乎差点火候。
想来这样一部片,无论是给王晶,还是给擅长黑色幽默的彭浩翔,都不至于如此要激情没激情,要黑色没黑色。
但是,还是要称赞一点的就是,这一片,或者大电影这个系列,代表着一种趋势。
那就是我们就是为了拍一部娱乐大家的电影,而不是追求某种意义。
美国的昆汀说把电影拍有趣了再讲究逻辑完整,香港的肥彭也让我们知道就算是日本av女星也要看哪个来导。
国产电影以前是为了某某服务,后来是为了冲奥赶美强挣一个面子,现在从大电影身上我看到,这就是为了娱乐大众。
娱乐大众是什么,在美国人看来就是每年秀一秀姑娘的mimi,yy一下当世界警察,中国人来看,除了看声称自己不三级的黄金甲,我们还可以yy一把他就是三级。
如果把此片当作一部话剧来看,个个演员的表演无疑义都是一流的。
无论是郭涛开场的话剧式独白,还是李奇都能倒背如流的:用画面引入感情,用感情引入。。。
都显的小剧场高水准。
但是串起来就完全散掉了,也许是导演的功力不足,也许是这么一个故事确实太荒谬,我们当前的生活并不足以承受。
从剧尾的人至贱则无敌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这一句虽然是近一年来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怪的事情,但是无论是趣味性还是讽刺性都不足。
因为,类似于芙蓉xx、李x春这样颠倒的审美价值观,正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不相匹配的文化精神带来的。
不去讨论整体的种种。
影片还是颇有些细节值得欣赏的。
美女刘心悠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早晨大号被拿着镜头猛拍的可爱表情。
郭涛是开场的独白,感觉回到了当年他演恋爱的犀牛。
李灿森那个发型已经足够搞笑,至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交配的好季节”更加爆笑的表演。
张达明差一点回到AV那个阻止大学生拍戏的仓库管理员,还好及时的转弯。
英壮中英文夹杂挤公交,还谎称我在hong kong(发音真是无论普通话,粤语,英文都不对,有够故意)。
至于剧中那个试镜反而试了导演的女临时(谁演的?
),更加是以一句“我上次拍从刘德华身边走过去那场戏”让我十分的欢乐。
除此之外片子还恶搞了很多当前的流行现象,有的搞得不错,有的则略显恶心,尤其是超女相关。
画面的处理上则是让人颇为称赞,从一开始的虚拟化的上海,到整体色彩斑斓的动画感,或者是郭涛脚上那双五颜六色的袜子,都是尽量的让你放松。
一切为了娱乐,就这么简单。
一句话总结:够胆在电影里将台湾水电工和黄金甲并称为三级片范本的,就是好电影!
大智则大愚大愚则大爱大爱则大智
《大电影2》与《疯狂的石头》之比较如果说改编自《幸福的黄色生活》是它烂的理由 ,那改编自《两杆大烟枪》的《疯狂的石头》也成了烂片了——事实上,当时很多人是这样诟病《疯狂的石头》的——可是,改编怎么也不能成为电影好坏的理由吧?
另外,这部电影里情节的不严谨也成为很多人不喜欢的原因。
其实我也知道,《大电影2》里确实有很多情节属于无中生有,莫名其妙。
比如郭涛追小偷那段,我觉得除了为黄渤的“客串”而故意设计了这一情节的原因外,就只能是向《疯狂的石头》致敬了。
再有那个找文耀做双响炮代言人的情节,除了搞笑一下,双响炮这个东西并没有对影片的发展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倒是很多人误以为这个“假药”直接导致了文耀的无法生育后遗症,那就属于胡思乱想了)。
再有就是刚开始一段一段不厌其烦的说文耀他爷爷当年的故事,实在是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影片虎头蛇尾,结尾太过匆忙,很多内涵由于在表达上铺垫不足,结果很多人没看明白怎么回事。
这个影片的内涵可以说有两个,一个是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小人物的悲惨,非“人至贱则无敌”不可;另一个则是一针见血的揭示了“文化是杂种”这个无情的事实。
然而,影片对前者的表达过程过于拖沓,而对后者则过于匆忙慌乱,结果欲速则不达,很多人对小于的被强奸情节尚不可理喻,对其后的深刻寓意就更遥不可及了。
所以片尾曲一叠声的“怎么办”响起来的时候,很多人早已经离场而去了。
比起《疯狂的石头》机枪式横扫当前几乎所有领域的“怪诞”现象来,《大电影2》则属于狙击枪式,精确瞄准了娱乐文化这个领域“人至贱则无敌”的“怪诞”现象,并最终将主题升华到“文化是杂种”的高度。
所以说,《大电影2》脱离了《大电影1》那种为了恶搞而恶搞的模式,恶搞情节并不多,基本都满足了情节的需要(据说拍了不少恶搞剧情,后来都删掉了),而且搞出了一个杂种文化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然而如上所述,影片的立意虽然高远,但在表达上却很苍白无力。
比如为了表达“人至贱则无敌”,影片安排三个人在阳台重复大喊,“费劲”的让观众领悟到导演的“苦心”。
所以到了后来文耀抱着刚生的儿子喜滋滋的说:我们终于有文化了的时候,观众则感觉漠然,还沉浸在这个儿子到底是怎么来的疑惑中。
而导演想表达的“文化是杂种”的思想,早已成了漂浮在空气中的浮尘,随风而散。
所以说,与其说《大电影2》是《大电影1》的续集,倒不如说是《疯狂的石头》的姊妹篇。
但比起《疯狂的石头》来,这个《大电影2》却明显出感觉到表达上的不堪一击。
从这点上看,前者的导演宁浩还是比后者的导演阿甘要强不少。
《大电影2》与《色戒》等同期大片与同时期放映的《色戒》等大片比起来,《大电影2》明显感觉制作粗糙,情节前松后紧,主题思想飘乎不定。
然而场面虽然依旧宏大,然而内容却依然空洞,却还是《色戒》们的通病。
虽然,比起《黄金甲》中的爆乳,无极中的鞭尸来说,《色戒》脱离了这种低级趣味,想必可以避免成为《妙龄女生献身革命,无奈被汉奸击中花心》之类的恶搞片素材。
但其内容的空洞仍然让人不知所云,难懂就里。
所以比起这些“大片”,小成本的《大电影2》却是内涵深厚,干脆利落的击中了中国娱乐文化的杂种本质,让艺人们无语的同时,也让观众们一时难以接受。
同时,《大电影2》不但内涵深刻,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落入当前娱乐的情色窠臼。
《色戒》中大量的,甚至“毛都能看得见”的床上戏描写,成了《色戒》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的同时,则让电影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性教育片”。
如果说没有这些露骨的床上戏,就无法让李安继续安排讲解下面的故事情节的话,那我们除了质疑李安是否不是“暴露癖”的同时,也在侮辱我们观众的智商已经到了非色情不懂得境地。
而《大电影2》则实实在在“侮辱”了一把我们的智商。
影片中难得的女主角被强奸的情节,居然被导演用不到1秒钟的快速闪回白白“浪费”掉了,不能不说是这个影片让人“高智商”的观众不可理解的地方。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许多被《色戒》性启蒙后的观众,死也不相信女主角被强奸的事实,因为并非“亲眼所见”;或者另一部分“智商稍高”的观众,则认为自己所看到的,是被电影局“删节”过的不完整片。
呜呼!
我们的娱乐文化已经沦落至此,而我们的观众也早已乐不思蜀。
很难相信,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还有继续传承下去的可能。
如此下去,总会有一天,继续传承的必要性也会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这个片子在我的iBook上放了有半年,因为看到标题以为和第一部名为《大电影》的电影是同类型且续拍的——通常标题为《XX2》这样的电影都是差得出奇的,更何况《大电影》我也仅觉得是逗乐子的长视频而已,并不能登大雅之堂。
然而这个片子的感觉却完全不同,风格上更接近是倒是《疯狂的石头》,但情节和表现手法要稳重得多,完全不是搞笑的路线而仅仅在使用脸谱式的对白和略显夸张的镜头中能窥到一点影子。
在整部戏中反复提及电影大师的名言,就像村上春树在刚出道的作品《且听风吟》中大段地引用美国当代作家有关写作的稍带狂放的艺术评论一样。
这并不让人觉得乏味,反而恰到好处地让人通透地感受了一把小剧场话剧般的享受。
矛盾的设计是让人叫绝的——推销黄色书籍的乏味生活和血管中流淌着的战地记者之梦为象征的导演冲动的矛盾,此其一,非有此矛盾不能有男主角决然弃职从导演路之举;以“演员”美凤为代表的自以为深得“演艺圈潜规则”之妙,只会靠和导演睡觉、并留证据威胁的庸俗艺术观和一心追求电影大师境界,作“小丑”和真情实感、挖掘思想的真正艺术观的矛盾,此其二,非有此矛盾不能有不怕威胁(有劣迹的导演都怕),导致网上、小报流传甚广,无意间落实男主角“导演”身份之结果;以“赵希”、“海总”为代表的纯粹利益驱动,专找流氓导演的庸俗投资观和以男主角为代表的一心追求纯粹艺术、改善自己的生活(给老婆买戒指)的作坊式艺术家挣钱观的矛盾,此其三;女人的求子心切和男人先立业再生子的勃勃雄心,此其四;此两矛盾在剧中表现为歪打正着,将错就错,非如此不能有男主角及其妻子生活化自拍激情镜头之结果;艺术家的心比天高却捉襟见肘和富家子以狗为人生的乐趣,只想着勾引良家妇女的肮脏本质的矛盾,此其五,非如此不能有趁火打劫的得手之实。
不过最高潮、最关键也是最漂亮的一个矛盾发生在这一切之后——男人检查发现自己没有让老婆怀孕的能力和老婆兴奋地宣布自己怀孕的巨大矛盾,此时事实已经彰明:揭穿耶?
愤怒耶?
与老婆分居耶?
心怀鬼胎自此郁郁耶?
最后几分钟的镜头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男人咽下了几乎所有男人都咽不下的千言万语,以“至贱则无敌”自我安慰,给予了自己的妻子尊严。
这个结尾是感人至深的,我以为这是说出了爱的真谛的。
所谓爱并不仅是物质的互相赠予,并不仅是共同奋斗,并不仅是事业上的扶持,而是一种即使老婆怀了别人的孩子也仍然完整地给予的信任。
男主角作出的正是这样的选择,他认为自己深爱的人即使和别的男人有了肌肤之亲也一定有她自己的理由,并且完全相信这既不是她的背叛,也不会因此而背叛,这才是合格的所谓《新婚指南》应该告诉新人们的。
看《兩個傻瓜的荒唐事》(星浩出品),高興見到不少新鮮之處,知道中國電影在默默之中確實發生變化。
該片給我最大感覺是,影片有很多地方是在上海街頭拍攝,令觀眾感覺到上海生活氣息。
另外,影片顏色鮮豔,而且畫面視覺性強,充滿美學元素,動畫(畫風)和景物都相當摩登和風格化。
整體表現很有城市感,完全是個現代城市的小故事。
這部電影改編自2003年西班牙一部喜劇片《幸福的黃色電影》,故事有點荒唐,講述一位憨厚老實的推銷員,正在推銷剛出版的《新婚指南》。
他聽信朋友的提議,為生計,竟然動手把新婚指南(男女床事)拍攝成錄像。
推銷員當起導演來,自然雞手鴨腳,在家裡拍攝,還攪到老婆誤會,錄像未能依時完成,慘被各方追債、最後甚至要老婆出馬幫忙,而且還要上床兼任床上女演員的角色。
故事情節如此荒謬,觀眾可否接受得了,見仁見智。
如果要找故事不通的地方,這部電影一開始便會看不下去。
因為影片所講的是今天上海,而上海古怪事情多,一般觀眾亦都對上海寬容,所以相信大家接觸到這部電影之後都會忍耐看下去。
必需要說,此片導演阿甘技巧不錯,(我上網查此君資料,知道他拍過幾部城市青春電影),表現手法新鮮,拍出來的事物既合現實,但同時具美感,叫人看得舒服。
還要一提,男演員郭濤演愚戇角色恰到好處,否則故事的荒唐情節便叫人不忍卒睹。
此片有多位台灣和香港演員助陣,各人都做到影片所要求的角色。
演老婆的是劉心悠,符合角色要求,而又演得適當。
最近看她演香港電台的電視劇《幸福的味道》,演少女角色,亦很勝任,真有點奇妙。
李燦森、張達明、林家棟三位男演員亦參與此片演出,各人都做到影片所需要的要求。
他們的參與,多少也令到這部國內電影有更多的新鮮地方。
影片講男主角要拍社教電影《新婚指南》的男女床上戲,男女裸體鏡頭簡略含蓄交待,看出今天國內電影工作者仍在衝擊這個關卡,可以估計,今天的底線快將會衝破,女演員正面裸露不會是遙遠的事。
此片另有兩位女演員謝娜和姚晨,都是要演拍攝社教電影《新婚指南》床戲的角色,集攪笑、白痴、戇直於一身,該種角色少見於國內電影,她們亦算表演了出來,看來她們的星路會有前途。
這部荒誕電影初看有點無聊、無稽、無謂,但看下去,會發覺傻兮兮的情節並非毫無意義,因為它也觸及今天上海社會現實,在這個中國大城市裡,人人都財迷心竅,見錢開眼,所以就算淪落到要拍男女床上戲,也接受了。
荒唐和笑聲的背後,是上海社會的壓力,笑貧不笑娼和已扭曲的道德觀,已普遍默許。
影片中有一段戲,劇中人在天台上高叫:「人至賤則無敵」,原來這句驚心動魄的話在今天中國是常引用的。
看這部電影得到今天中國這樣的人生智慧,可說是額外收穫。
(完)
当郭涛游离于城市之间与那些陌路相逢的乘客讲述起自己的家世、梦想和现实时,我就知道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世界,一个无人倾听的寂寥市井小人物的平凡故事。
郭涛在剧中扮演的是位典型的失意男人,年已四十却一事无成,多年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艺术摄影家,却无奈在现实中尴尬充当着走街串巷的《新婚指南》图书推销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促发了他把书《新婚指南》拍成DVD的想法,从而围绕着完成拍摄活动引发了系列故事。
因郭涛没有遵循演艺圈的潜规则被深怀心机的女演员算计了一把,炮制了“流氓导演”的桃色新闻,没料到该绯闻使得他名声大振。
在获得第一笔投资机遇的同时也将家庭危机推向边缘。
当克服了种种困难,化解了家庭危机,完成了拍摄活动之后,又一次面临着商业化修改剧本和坚持独立创作艺术化的选择。
在生活压力的面前,最终郭涛明白了对于市井小人,并不存在完美的理想境界,人总得在生存的现实和理想的中间灰色地带游旋。
既要“做贱”自己,随机应变的顺应时势调整自己,同时却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有机会便去实现。
“我贱故我在!
”,“人至贱则无敌!
”当郭涛和他两位邻居演员在阳台上振臂高呼这两句话时,我明白了这部电影真正想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主题:平凡而不卑微,顺应时势,夹缝中“低贱”化生存,理想坚持中完善自我生活。
那位推销员最终成为一名摄影家,虽然只有一部自己的创作《新婚指南》,虽然从事的也只是平民艺术——帮人拍摄婚礼。
但毕竟,他通过努力改善了家庭窘境并实现了多年的平凡梦想——导演。
这就是一个平凡人的故事。
平凡却值得敬意。
我贱故我在,并非贬毁人们肆意放弃自我尊严只求生存。
只是想赞颂那些适时而生、不停奋斗、独立自我的生命。
在藏北海拔五六千米的高原上,有次我走的太累了,坐在山岗上喘气休息,听着满山谷呼啸的风声,环顾四方,除了五颜六色裸露的山体外,寸草不生。
而就此时,我俯身发现我坐的岩石下紧贴着岩缝开着米粒大的紫色花簇。
惊诧之余也不得不赞叹它们的顽强,无人欣赏又如何,卑微又如何,对他们而言,花开花落就是生命的过程。
并不曾因无人赞赏而改变。
在厦门认识了位印度教授,我们在厦门大学门口那条大街逛夜市,晚上12点多了,有些小贩为了躲避城管还摆着地摊,卖着三五元的小商品。
那位印度先生突然很感叹对我说:“我很敬佩这些人,如此辛劳的工作,虽然我知道生活不易,毕竟,是靠自己双手在努力”我贱故我在,谁又能将我怎样。
*强烈建议各位看看,是一部充满人情的搞笑悲情喜剧。
远比浮夸大片来的真实得多。
索然无味的看完,不像评论说的那么好,大概是我笑点太高的缘故?
完全没发现能让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唯独年近40的老男人近乎可怜的独白让人有些动容,其他的都没太多意思。
当然,刘心悠这个mm还是长得不错的,这个片子也有两个出埃及记的人马,刘心悠和林家栋,让人感觉有些亲切。
其实片子也无甚出彩的地方。
黄渤等等客串的出镜也无甚惊喜之处。
而李灿森、姚晨和郭涛三个人在阳台上齐声喊“人至贱则无敌”、“我们是三贱客”云云就彻底把我恶心坏了。
恶搞倒还确实是恶搞了点东西,youtube似乎都用上了,还真是与时俱进。
最后总结,纯粹是打发时间看看明星脸来着了。
看不懂
给四星完全是给美女主角面子!!!
逗死了 呵呵··· 虽然烂吧···
希望你没看过《幸福的黄色电影》。
谢娜满好玩。
阿甘出品必属奇葩
导演是个梦想,即使是三级片
现实的很
这种做旧的画面和剧本风格真的很合我看大陆篇子的胃口。
远远差过前一部,实在是没什么值得看的
至少把我逗乐了
垃圾中的战斗机
好吧,我承认比第一部好,但是还是很阿甘。就这些。
编剧实在太烂,ROOM这样的低级笑话都用上,只能说明他的幽默水准太低。故事也编得太牵强。黑色幽默?开玩笑,我看不出来。
人活着真累
这太悲惨了...
小鱼好美
比西班牙原著少了点悲情,比较能接受
人至贱则无敌
好黑啊,新婚指南原来最重要的是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