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刚刚过去的“史上最强”国庆档,《羞羞的铁拳》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赢家。
截至10月20日,《羞》的票房已经逼近20亿了,一跃成为内地总票房排行榜第六位,国产片中仅次于《战狼2》《美人鱼》和《捉妖记》。
而在各种网络评分中,《羞》的口碑一样爆棚,猫眼观众评分9.1分,即便是豆瓣这样的文青聚集地,也有60%的观众给出4星和5星的好评。
继《夏洛特烦恼》《驴得水》之后,开心麻花又一次续写了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神话。
必须承认的是,单从满足观众发笑的层面来看,《羞羞的铁拳》是及格的。
它就是简简单单地用各种梗,撩拨观众的笑神经。
在这一方面,它确实成功了。
但似乎也仅此而已。
抛开各种梗,这样的剧情实在是简单甚至套路。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主要的故事冲突和几乎所有的喜剧桥段,都过度依赖于“性别互换”这个并不怎么高明的“前设”。
而除了强行输入的背景设定,演员的表演方式也还是强烈的舞台感多过于真实的生活感,一个用力man,一个用力娘。
而这些开心麻花的一贯套路,已有《夏洛特烦恼》珠玉在前,《铁拳》看到的,只有乏力。
但这些都还不是《羞羞的铁拳》最大的问题,本片最大的问题,与开心麻花的前两部电影一样,在于“电影感”的匮乏。
电影感是什么?
电影感是电影综合的技术艺术效果叠加的氛围,电影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电影美学,其中包括视听语言、光影呈现、美术设计,以及场面调度等等。
电影感是观众看电影时不可替代的主观感受,这也是电影有别于电视剧、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显著特点。
其实,从网络小说或者话剧等所谓的“IP”改编过来的电影,一直都有着欠缺电影感的问题。
这里面开心麻花制作的电影一直是重灾区,他们的第一部电影《夏洛特烦恼》也是在电影感上饱受批评,其中以影评人焦雄屏的文章最为恳切和精准,直击到了问题本质。
焦雄屏认为《夏洛特烦恼》“在美学品位上没有要求,完全不尊重电影艺术” ,“《夏洛特烦恼》就是一部杂乱的综艺短剧”。
这部《羞羞的铁拳》被一些影迷称为“开心麻花最有电影感”的一部影片,这句话倒是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是一句极具营销误导性的废话。
因为开心麻花电影的电影感几乎是零起点,这就相当于说《小时代4》是小时代系列最好看的电影,毫无意义。
话剧改编电影成功与失败的例子都有,其中有无电影感就是重要的分水岭。
举些成功的例子,比如电影《假如我是真的》,根据沙叶新话剧剧本改编的,由王童导演,谭咏麟主演并凭此拿下那一年的金马影帝。
比如经典电影《南海十三郎》,改编自香港同名话剧,高志森执导,两个版本同样优秀,电影拿下那一年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剪辑奖,以及谢君豪的最佳男主角奖。
再比如陈国富的代表作《征婚启事》,小说改编成话剧,话剧改编成电影,刘若英奉献了影后级的表演,电影十分优秀。
而那些失败的例子,尤以近几年内地大银幕为甚。
缺乏电影感并不是单单《羞羞的铁拳》这一部片的问题。
这些年来,小品化、话剧化、综艺化的电影越来越多。
《煎饼侠》《夏洛特烦恼》《万万没想到》,俞白眉邓超的《分手大师》《恶棍天使》等等,这些电影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在电影感上却奇差无比(当然单从笑果这一点来说,把《夏洛》和其余的放在一起有些不公平,毕竟要高出一个档次)。
因为不是用摄影机拍出来的,都能叫电影。
我们进入电影院,是为了看一部电影,而不是一个小品、一部话剧,或一个综艺节目。
而如果深究开心麻花系列没有电影感的根本原因,除却幕后制作团队的专业能力外,主要责任还是在于导演。
以开心麻花电影为例,已经登上大银幕的三部作品的导演有六位,没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能让你记住的只有开心麻花团队以及演员。
当然我们不否认他们当中有些人讲故事能力很强,但,还没有驾驭电影的能力。
这不是导演中心制,而是工业作坊似的电影生产方式,宣传的噱头就是开心麻花,演员。
此种模式和好莱坞似的制片人中心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开心麻花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电影产业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工业体系,导演的“缺席”,基本可算作电影感的“缺席”了。
的确,开心麻花的喜剧横向比较是优越的,搞笑是成功的。
但电影感的缺失,却是致命的,是不应被票房佳绩掩盖的,是需要被正视的。
一味地用搞笑吸引票房,忽略电影语言的重要性,那么未来甚至连《夏洛》都可能会越来越少,层出不穷的反而会是《恶棍天使》《大闹天竺》这些影片。
说了这么多,我们评价一个话剧改编的电影“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电影美学电影感。
但是以这个标准来看,近几年改编失败的例子,却都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夏洛特烦恼》14.4亿,《恶跟天使》6.4亿,《分手大师》6.6亿,《驴得水》1.7亿,如今的开心麻花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过了20亿大关,票房挺近中国票房榜前五。
他们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和他们懂得年轻一代的品位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和市场没有代沟。
他们没有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面临和年轻观众之间代沟的困境,第五代虽然也有失败的例子,可他们基本在电影技法和电影美学上没有问题,不见得他们就不能再出好作品了。
但是以开心麻花为代表的这些人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电影美学素养,他们永远也拍不出好的电影作品。
如果这些毫无电影美学,毫无电影感的作品总是能取得优异的票房,那么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长此以往,市场充斥着这类作品,中国电影的美学品位会直线下降。
在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与市场更接近,他们没有第五代导演面临的与年轻观众之间的代沟困境。
真诚希望他们能拨开票房的迷雾,提高电影美学素养,结合自己的优势,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合格的电影创作者。
非常合格的爆米花电影了,开心麻花出品没让人失望。
为什么只给四星呢?
因为剧情太老套啦!
这个剧情没法给五星啊。
不过每一个演员本身都能打满分。
沈腾不用说了,只要他出现我心情就好,不自觉就会嘻着脸看他的表演。
马丽变成男人倒不是特别惊艳,因为她一直以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男生大大咧咧那样的。
艾伦非常惊喜,变成女生之后那种娘娘的样子演的真好。
看完电影发现他挺帅的。
比赛时双脚锁住对手的一刹那我忍不住想给他鼓掌,这种不经意的动作太吸引人了。
袁华和秋雅的客串有点惊喜,熟悉的一剪梅呀哈哈哈。
总之看的很开心!
希望开心麻花再接再厉,创作好一点的剧本。
你们搞笑的态度不会让人失望。
秀念,神一样的30秒,纵横天下30秒,一身虎胆汹涌怼卡车,惊动人间梦的发小广告,虽然周围的托儿们也很在线,尤其是络腮胡妹妹,但秀念的发丝,眼神全是戏剧,特别期待以秀念为核心的卷帘门外传,讲讲他为什么那么执着于小广告,那个络腮妞我觉得可以当女主啊,背景就是失踪的掌门和貌美如花的二掌门
性别交换作为喜剧类型片的一大母题,总能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相对自然的笑料。
近的有去年的《你的名字》,远的有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开心麻花的第三部电影《羞羞的铁拳》正是又一部以性别互换为线索的喜剧。
如果互换身体,想象清早起床,谁不会摸胸盯裆?
艾伦饰演的拳手与马丽饰演的记者互换了身体,除了一如既往的密集笑料,也隐约透露出时下青年的性别焦虑。
男女转换只不过是一层外衣:如果交换后双方继续着以前的自己,则交换无意义。
如果交换后奇迹般的互相成就,则又显得不切实际。
如果“变性”就可解决一切达到人生巅峰,那么庸碌中奋斗的大多数普通人就显得太不知所谓了。
《夏洛特烦恼》用穿越和梦呓,解决了夏洛的中年危机,使得他感悟出“繁华只觉秋雅好,平淡方知冬梅香”的老男人鸡汤;《羞羞的铁拳》则用意外和互换,包办了爱迪生和马小的爱情,小拳拳不仅能锤出金腰带还能砸出《好运来》。
值得肯定的是,除开略显严肃的《驴得水》,开心麻花特别擅长在嬉笑怒骂中关注社会问题,这一点乃是许多同行都难望项背的。
但也要注意一个诡异的定律,那便是:非意外不能顿悟,非对抗不能和解。
嫁接在喜剧之上的社会问题再解构,是否真如电影般轻松?
【小拳拳捶你胸口】艾伦饰演的爱迪生因媒体不实报道而被禁赛,为求生存在地下拳场打假球;经常给艾伦联系生意的东哥,给爱迪生接了一个大活:连胜四场后败给拳王吴良。
而东哥的女儿、同时也是吴良的未婚妻、知名记者马小洞悉了艾迪生和父亲的阴谋并存有录音。
艾迪生要夺回证据,马小欲将黑幕曝光,两人在天台僵持之际被一道闪电击中。
在医院醒来的两人惊觉身体互换,在尝试换回无果后,开始用对方的身体继续生活,由此展开了一场笑料百出的闹剧。
从剧情上看,打擂的主线贯穿全片,除沈腾的卷帘门一段有拼接的嫌疑外,基本没有赘余情节和刻意安插的笑料。
两人从一开始换身后的排斥和不适应,到逐渐理解对方敲开心灵,再到最后的互相鼓舞扶持,过程完整,铺陈圆熟。
而人物的表演上,艾伦对女性的拿捏令人惊艳。
本来就饰演过不少女汉子形象的马丽,女身男心的表演在意料之中,无功无过。
而经常以憨大汉示人的艾伦,并没有走卖娘的路子,而是从微表情、小动作再到说话方式上都看着像个女人。
两人的交换前后对比明显,交换后呈现的反差代入感十足,话剧功架总算厚积薄发。
而配角方面,则略有遗憾。
马小和父亲马东的亲子关系淡薄,影片花了篇幅铺陈但却浅尝辄止。
尽管有检举父亲、跳水救女、床边喂粥等情节,但缺乏入木三分的表现。
父女情能否打动观众的主动权,已移交给受众并取决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柔软程度。
大反派吴良父子的刻画就更加流于样板和模式化,吴良(无良)都没有良心了,这还能是啥好人吗?
脸谱化的取名方式和《刘三姐》里的莫怀仁(莫怀仁义之心)一样一样的,该人物出一出现在剧本里就注定了坏胚子和被打倒的命运。
而换身后逆袭的主题也未能逃出窠臼,他们都努力了一部电影了还不让打翻反派爽一下?
有的戏,是人保活儿,故事平庸但表演救场。
有的戏,是活儿保人,表演平庸但故事骇俗。
平心而论,《羞羞的铁拳》是一部人保活儿的作品,如果没有一众演员的实力硬扛,很难说它会滑向哪一路深渊。
【闹剧背后的性别焦虑】变性不能包治百病,但总能暴露或解决一些问题。
《羞羞的铁拳》看似是换身逆袭的故事,实则潜藏了对性别意识的思考与焦虑。
比如说艾迪生刚开始上拳场后,他的嚎啕大哭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女评论员甚至说:“连我都没这么哭过,难以置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可以怜惜女性的泪水,却很难包容男性的软弱。
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对性别的固化认识中,男人就该打碎牙齿合血吞有泪不轻弹。
在相反的性别凝视中,马丽饰演的马小,不仅丢掉了工作甚至遭遇了女同事的嘲讽,认为马小成了疯婆子。
实际上马小除了换身之后言行豪迈了一些外,并未有僭越法制和公序良俗的行为。
真正让领导不喜欢、同事讨厌的仅仅是马小脱离了传统的女性形象,成了“不正常的女人”。
撇开外化的性别反差,《羞羞的铁拳》还有意无意的勾勒了这样一幅图景:极度不自信的男性需要坚强的女性去拯救,而豪爽的男性套上女性外衣后变得处处碰壁。
以剧情为例:男变女后,loser拳击手艾迪生让马小失去了未婚夫、失去了工作;而女变男后,精英女记者马小让艾迪生重拾了自信、收获了爱情、成就了事业。
一方面,脆弱的男性需要女性去安抚去拯救。
令一方面,他们又拒绝永远霸占强势地位的女性。
所以当一切水到渠成之后双方换回身体,最后击垮大反派的必须得是男性,而非一路艰辛训练最后把机会拱手相让的女性。
在女性就要以强势姿态夺取上层建筑的时候,影片用再次换身叫停了这种危险的“夺权”行动,保住了男性最后的面子。
这样的遮羞布让男性观众不自觉的得到安抚和嘉奖,以至于获得金腰带的艾迪生再次高喊色情邀约:“站在采访多累啊,去我家采,我家的床又大又软”。
付出最多的女性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胜利果实。
恰如最开始换身的时候,艾迪生去女澡堂纵情声色,而马小在家独自神伤一般。
即便是做出交换,吃亏的还是女性。
正应了约翰.伯格的那句老话,“男人观看女人,女人观看自己被观看”。
【开心麻花的黄金时代】一年一部喜剧片,并且保持着不错的口碑和票房,开心麻花影业在商业与艺术夹缝中带着镣铐跳舞,并且弄出了霓裳羽衣的味道。
作为一家民营剧团,开心麻花2003年于北京创办。
其秉承为人民娱乐服务的宗旨,将智慧与快乐拧成舞台剧。
开心麻花首创的“贺岁舞台剧”概念,并相继推出了数十部舞台剧,每部剧一经推出无不会掀起一阵观看热潮,成为京城文化热点。
在喜剧话剧得到观众的喜爱后,开心麻花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对自身产品线不断开展创新:2011年,开心麻花尝试把自身喜剧风格与小品进行结合,由他们打造的小品《落叶归根》很快通过 2011年央视小品大赛平台进入到观众视野,并收获了不小的反响,自此由开心麻花出品的小品不断登上央视春晚、湖南卫视春晚。
2012年,开心麻花制作了我国首部网络喜剧《开心麻花剧场》;2015年拍摄了首部电影《夏洛特烦恼》,并获得了14亿4千万的票房;2016年的《驴得水》虽只获得1亿7千万的票房,但却收获口碑成为年度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影;截止下午三点半,《羞羞的铁拳》首日票房已破8千万,领跑国庆档可谓计日程功。
开心麻花通过对艺术+商业的坚持,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扎根在舞台喜剧的全方位娱乐产业体系。
然而早在《羞羞的铁拳》路演之际,备受瞩目的开心麻花IPO正式宣布中止,理由十分清奇:开心麻花发布公告称,负责公司出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相关法律文件的签字律师,因为个人缘故离职,公司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中止审查申请。
距离开心麻花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仅仅过了两个多月。
折戟IPO固然算是一大挫折,但开心麻花胜在IP布局。
据悉,到目前为止,开心麻花手中共有25部话剧IP,大多为公司原创。
电影《夏洛特烦恼》成功之后,开心麻花官方曾表示,未来希望将这些成熟的话剧IP都搬上荧幕。
今年的国庆档,铁粉们纷纷表示:《羞羞的铁拳》都来了,《乌龙山伯爵》还会远吗?
然而随着市场进入拐点期,伴随着喜剧电影的纷纷失利,开心麻花很难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而沈腾、马丽成名后的身家翻倍也使得影片的制作成本不再总能“以小博大”。
更有这样一种质疑:将话剧改编成电影添加小品段子的喜剧片,路还能走多远?
只能说,在永不安于现状,一直在丰富提高喜剧风格的道路上。
开心麻花取得今天的成绩是观众对老老实实拍电影的人,最好的肯定。
最神的是穿插的音乐,好运来,山上有什么东西之类的。
还有那两个葬礼,高速公路插传单,跟鹰一起对视,红鲤鱼绿鲤鱼。
我还以为,学功夫就是规规矩矩地一招一式练习,完全没想到是如此奇葩的招式,一下子就戳中了我的笑点。
那些细节不得不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差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真真懒的一个人,看完电影超超超级难的写影评最多评个分。
第一次想要写长评的欲望献给羞羞的铁拳。
去电影院看了这本电影我是震惊的,冲着开心麻花这个剧组去的,之前那本夏洛特烦恼很棒啊,还有驴得水也拍的很好啊,看了半个小时真的看不下去退场了,出来刷个影评一片叫好,我真的不能理解,到底好在哪里?
是我的笑点跟大家不一样吗?
想哭 一个人玩久了真的脱离大众了吗 太惨了真的没有人觉得电影刚出来就很尴尬吗。
现在想看了的半个小时的具体剧情记不起啥了,就记得尴尬了 😂 艾伦不是一个拳击手吗,为什么不练一下身材?
好吧,这是电影。
马丽演的不知道为什么各种让我出戏,整部电影就是让我各种出戏。
想记一下演了啥去微博搜了一下 满屏好评 笑到流泪笑到肚子痛呜呜呜 更郁闷了就当做树洞吧 随便来吐槽一下 我真的觉得这本电影不好看,不要来参考我的影评。
大家都觉得挺好看的,我觉得我妈应该会挺喜欢的,该看的还是要看啊,但我还是想再说一遍我个人觉得不好看,倔强!
哈哈哈哈哈 然后瞎jb吐槽了那么多心情还是没有好一点 一个悲伤的故事 顺便说一句记录片的排片太惨了
女主在女澡堂里洗澡的其实灵魂是艾迪生那里。
我觉得实在演的传神,太喜欢了,从夏洛特开始 就有一种天然的接地气。
没办法说为什么从来不爱喜剧的我被这一部迷住了,但它的确精彩绝伦。
其实全程好笑的点不少,我几乎全程都在爆笑。
啊,对了,铁锅炖自己也让我印象深刻哈哈哈哈。
诚信推荐,是让不爱看喜剧的我都发自内心推荐的电影
因为排行榜很高所以去看,看了却很失望。
恶搞低俗,故意制造情节的意外,所谓的笑点只有贱但没有意外,很容易就能意料。
内容肤浅,情节粗糙,不知道网上高评分哪里来的。
总之看后很失望,没有内涵的喜剧就是傻乎乎的喜剧。
对比周星驰的喜剧,同样是无厘头,可人家周星驰的喜剧那是经典,那是回味,那是有血有肉,那是有思想,那是小人物的自嘲......总之羞羞的铁拳,失望到不得不评论,我是第一次注册豆瓣。
就是要把看到的说出来。
前阵子看《战狼2》的时候前面广告时段一直在播的就是《羞羞的铁拳》预告片。
当时艾伦、马丽、沈腾三人在预告片里的表现就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短短的几十秒里笑点却密集的可怕。
期待了这么久,今天终于可以在电影院看上一眼。
开心麻花的片子,是在人群中欢乐感能自动发酵的那种。
自己在家躺在沙发上看太寂寞,独乐了不如众乐乐,在电影院的黑暗里跟整屋子人一起笑才算没白白跑一趟。
看完《羞羞的铁拳》,只想说一句话:果然还是熟悉的开心麻花味。
【荒诞喜剧片+朦胧软科幻,还是熟悉的开心麻花味】开心麻花这些年做电影,从《夏洛特烦恼》、《驴得水》,以及现在的《羞羞的铁拳》,几乎已经形成了自有的风格,但每一部又在风格内有自己的特色。
《夏洛特烦恼》重返青春,笑中带泪,《驴得水》则讽刺意味浓重,引人思考,而《羞羞的铁拳》,则有一种以暴制暴的反套路,用整部戏来讨论正义与非正义的边界。
做喜剧,开心麻花有着自己的坚持。
《夏洛特烦恼》票房的低开高走就已经看到了他们靠口碑走红的实力,那么高的成绩摆在那里,大家都在观望着,一下子步子迈这么大,看看他们往后还怎么拍?
后来《驴得水》出来,大家惊呼,哎哟,悲剧还能当成喜剧来拍?
开心麻花做到了。
《羞羞的铁拳》一开场密集的笑料蜂拥而上,癫狂夸张但让人心生喜欢,就知道跟上老司机的车一准没有错。
没有必要担心话剧改成电影是不是没看点,有激情,有热血,有落水还有男女换身,这部电影的门票买的可以说是很值了,就是吃爆米花的时候小心点,没准笑过头手抖撒到前排去。
【铁拳们最后都砸在了什么地方】虽然说男女换身是个老梗,但是厉害的人就是能把老梗玩出新花样。
之前看《你的名字》,新海诚就让男女换身多了点青春年少的活力与一点无法触摸的感情,充满细腻的悲情气息。
《羞羞的铁拳》则根据两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来塑造主线矛盾,在戏剧冲突下又增添密集的笑点与新鲜的包袱。
在表现了正义的同时又带给观众十足的笑果。
男女换身,这个设定本身够荒诞,也让观众有了足够的幻想空间。
《夏洛特烦恼》里的大春和马冬梅,终于在这一部电影里又续上了姻缘。
(被男主帅到圈粉)只是这样的设定如何表达,从国内电影来说,对于演员的演技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这个难关,艾伦和马丽可以说是给了个标准答案。
小眼神、紧张的姿态,甚至是手在腰上摆放的位置日常生活的习惯,艾伦的娘气和马丽的汉子感,一出场就让人高兴的想要拍手。
夸张的程度刚好,舞台艺术放在电影里,也不觉得太跳。
拳击现在算是个当下流行的运动,有几个比赛的场景,演员们打的确实是蛮专业的。
剧情中一直在用打假拳一事来往后推动,反派虽然有些过于脸谱化,但在本身有些童话般的情境里面,这样纯粹的黑暗角色做调味刚刚好。
值得一说的是,艾伦的“女性派”打法看上去无招胜有招,可以说是拳王们的噩梦了。
总的来说,《羞羞的铁拳》就是典型的“开心麻花式”喜剧,笑点密集且足够好笑、演员表现真实而收放自如,这与开心麻花再将作品搬上荧幕之前几百几千场话剧的排练与表演是分不开的。
至于故事剧情,看似荒诞但恰恰反映着世间百态、人情冷暖,这也是开心麻花做喜剧一直以来的坚持。
故事的最后,爱迪生逆袭成功,走上人生巅峰。
观众们也笑够离场,压力一扫而空,实在不失为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必须承认它是好笑的,且笑点并不集中于下三路。
虽然“小毛蛋”这种无脑调侃确实很无聊,但总体来说,救护车上的好运来和卷帘门的设定,都是很有趣的。
看沈腾高空飞下跪在众人面前、看救护车上猥琐主任做俯卧撑,《羞羞的铁拳》让人产生的快乐是段子的快乐,搞笑片段的快乐,是种即得的快乐,完全不用多一步的思考。
另一方面,你无法发自肺腑地为艾迪生打赢吴德开心,也无法从艾迪生马小的亲吻中对两人的感情感同身受。
因为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能冷静的意识到,那些都是剧情,这些人物本身没有值得人多探究一层的点,他们不过是让你快乐的NPC。
我看的开心麻花的这两部电影,全都是非悬浮,发生在普通人生活中的故事,但观众却不会对电影情节产生代入感。
观影的过程中,每个场景和角色都明确地传达一个信息——你是观众,不要试图了解我。
演员卖力地搞笑和快节奏的动作,为观众带来的不是沉浸而是疏离感。
这大概因为开心麻花的角色如果深入去看,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剧,他们看上去也许很闪耀,但也都很卑微。
本着“笑一笑就行了”的观众不需要深情,因此电影也不需要。
它的不深情体现在拒绝深挖每一个角色,包括艾迪生在内,所有角色的驱动都在对话中完成,绝不做过多的闪回和分析。
马小在什么心理驱使下举报了父亲,艾迪生打假拳有没有一点不甘,马东为什么会离开“卷帘门”,卷帘门掌门到底给了谁……这些问题散落在电影中却不需要解答,像是bug也像是被电影制作者放弃的片段。
甚至在镜头上,《羞羞的铁拳》也在尽可能的疏离。
马小和艾迪生的情感暧昧极了,镜头却绝少定格在两个人的脸上,更不要说捕捉他们细微的动作和眼神。
“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是电影直接抛洒的狗粮,这个梗貌似也来自《破坏之王》。
唯一的一段take两人脸部特写的是醉酒的镜头,那一段也是难得的两个都有盔甲的人卸下面具面对自己,他们说了好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是电影难得的“真情”片段。
但有趣的是这段镜头在电影中的呈现,是通过手机自拍视频完成的。
观众和演员隔着手机屏幕,又一种疏离。
所以这注定这是一场“阅后即焚”的观影体验,看了,笑了,结束了,整个过程简单粗暴,作为国庆档的欢乐电影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羞羞的铁拳》不是让你产生沉浸感的,它是让你快乐的。
像开包即食的薯片一样,你手握包装那一刻就应该明白,永远不能期待它给你更多,它也无法提供更多。
实在!惊喜!不亚于夏洛特烦恼!开心麻花的男演员都好适合娇羞风~get了艾伦的帅!
“原本支持拳王的观众都转过来支持主角了”、“到了现在,我也想看看不败拳王输掉的那一刻”、“他是不要他的拳手生涯了吗?”——编剧对《Slam Dunk》是真爱啊。
从头看到尾我还是很开心的,整部电影笑点太多了
不错!今年唯一的电影伴侣柳老师哈哈
笑点频密。有助于提升假期欢乐指数。男女互换身体的梗不算新鲜了,但结合了励志的题材,核心价值观没毛病。马丽老师浴室那段狂欢欣喜演技爆棚,活脱脱展示了每个男人脑洞意淫的画面。沈腾老师一出场就给跪了,卷莲门副掌门果然气度不凡。《好运来》这首歌,我以后估计一听就笑喷,又毁了一首好歌啊!
笑不出来,有点儿尴尬,喜剧效果方面不如《夏洛特烦恼》。艾伦作为拳击手比较违和,倒是“保剑锋”(其实我说的是田雨)演的真挺不错的。
只有段子的部分可笑,其余的老梗都是尴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沈腾的卷帘门哈哈哈哈哈哈哈
红鲤鱼绿鲤鱼与驴!
搞笑,非常好看
在影院看,期间有几个点有人在笑,但也不是很多,看完整部,回味一下,女主本来是个很英气性格,结果互换身份后男主演的够娘的,感觉挺不对味,然后是沈腾那个“卷帘门”的特训,高速路上插小广告、分鱼和瞪眼熬鹰没看懂和拳击的共同处,瞪眼能赢?樱木花道早试过了!分鱼插广告是为了眼疾手快吗?
超!好!笑!最后铁T马丽抱住一众美女的画面可以说是非常赏心悦目了hhhh
拳脚比赛已经彻底分不清楚,脑内快剪叠成一片:感觉开心麻花一拳下去打倒了鼻青脸肿的安藤樱,一个鲤鱼打挺又击垮了阿米尔汗的女儿,迈过汤姆哈迪的肌肉,笑傲全世界。
好笑的段子+不及格的故事=凑合乐的喜剧电影
低级,但是好笑。好笑,但是低级。上世纪港产贺岁片的即视感。那个时候的港产贺岁片还是比较良心的喜剧片,然而从上世纪到现在仍旧这个套路学下来用起来都没半毛钱进步和创新,都高级不起来的话,就有点尴尬了……更尴尬的是,丫居然在同档期的国产片中还算最好看的那个!
艾伦不太敬业啊,这一身大白肉……
没有生硬的堆砌网络段子,没有尴尬的零演技小花鲜肉,没有像群英会一样请大牌演员客串......也许开心麻花没有做的特别优秀,但是犯的错误比同行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吧。长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35503/
本子是一般的,效果是救回来了的
还蛮好笑的耶
剧情老人设老桥段老,但是没耽误好笑,男主演得居然真可以,娘得自然娘得清新,有的角度还有点像盗版李易峰。鼓励性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