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讨论有些人说李建伟拿了文浩康的电子脑救李遥,是杀一个儿子救一个儿子,根本不是个问题,电子脑随时可以制造的,而且文浩康的记忆只是二进制代码,也就是说取出文浩康的脑,格式化给李遥。
而把文浩康的记忆提前拷贝出来,写入新的电子脑中,安回文浩康的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程序是可以ctrl+v的,机械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文浩康的记忆和思维,如果有必要,是可以复制无数份的。
如果未来人类能培养出各种供更换的器官,也涉及什么人权吗?
这么说,假如你提取了一个人的细胞,把它培养成一个器官,植入另一个需要这个器官的人人体内,而原先那个人,还是拥有原先一模一样功能和质量的器官。
李建伟做的错误的就是没有经过文浩康的同意,就算他的器官可以无限复制,记忆可以一直copy,但是文浩康本体并没有同意,有意识的芯机人是有权利的需要被尊重的,但是这是一种全新的生物体,讨论他们的时候不能简单的用人体来替换,即使他们很想成为人,但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和器官延续都是不同的,李建伟没有经过文浩康同意直接取脑子给他装新脑,确实对不起文浩康,但是这其实并不能说李建伟没把他当人看,毕竟地震时候妈妈对儿子女儿只能救一个,妈妈也没问过另一个同不同意,有时候这就是人类能做出的事,家长觉得这样两个儿子都能活,他没有办法的决定已经伤害了孩子。
前8集观后感,有感触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丢猫的笑话,虽然早就看过,就是男人抱着猫走了七条街八条巷子扔了猫,到了晚上,猫都自己回家了,他却还没找到家打电话给老婆让猫去接他,这个笑话就是讽刺这个人啊,实在是太笨了,记忆连猫都不如还要去丢猫。
其实人类就是很弱嘛,跳出剧情来看,人类的嗅觉不如狗,听觉不如猫,力量不如同体型的绝大多数动物,真要比较起来,人类就是弱爆了。
还有一个地方是李遥和大哥吵架,当大哥知道那几个有意识的芯机人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陪伴李遥的时候,他离开了芯机人家庭。
他们说如果我已经有了意识却还要绝对服从于人类,那我干吗还要有意识呢。
看到这里突然领悟到,连机器人都知道有了意识之后,他就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该是谁的所属物,他有自己的思维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
依然是跳出剧情来看,绝对服从的关系在现实中不在少数,养的宠物、奴隶社会的奴隶、孩子、伴侣,多的是想要完全掌控他人人生的人。
就连剧里的反派要开启奇点的理由也是:一个有意识的芯机人是无价的。
他觉得掌控一个没有意识的芯机人已经满足不了人类了,他想要的是芯机人有思维有感情却依旧被人类完全掌控。
说到底人类就是喜欢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感觉。
(说到这里要为李遥开脱一下,虽然有意识的芯机人是为了李遥被制造出来,但是他们一直是家人的相处模式,李遥对大哥的想法也是非常尊重,而大哥当年的离开也并不是要反抗奴役,是一种你叫我往东我偏要往西的叛逆行为。
)但是,芯机人有了意识还会遵守阿西莫夫三定律吗?
会绝对服务人类吗?
乔家男主人买家务型芯机人原本是要带孩子做家务的,后来他连工作也交给芯机人来做,一开始他说要自己开车回家因为喜欢驾驶的感觉,随着对芯机人的信任他也开始坐后座了,他越来越依赖芯机人。
剧里也多次展现芯机人抢人类的饭碗。
这还只是没有意识的芯机人。
那么当芯机人拥有了自主意识,因为依赖芯机人而越来越弱的人类会有什么下场呢?
说到这里,剧里有一个设定真是太出乎意料了,大哥出场,我本来在想他会伪装成人类或是伪装成低级芯机人在工地搬砖,做些机械性的工作,没想到,他在工地当了总监,在监督人类干活,这个设定真是妙啊。
现在是超级想知道半人半机的李遥在人类和芯机人之间要如何自处,如何平衡两个种族的关系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都说2019年,一部《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同一年的《上海堡垒》又把门迅速给焊死了。
最近,有这么一科幻部剧,不能说是开门吧,但至少让人看见有光从窗户缝里进来了。
就是这部《你好,安怡》。
原版是来自英国的《真实的人类》,剧方买了版权。
这部剧不止这两个版本,最早的应该是瑞典的版本在剧中的未来世界,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相当先进的程度,机器人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
不管是医疗、家务,还是一些人力难及的体力劳动,机器人都可以代办。
设定和很多科幻片类似,《你好,安怡》里的机器人同样需要遵守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
所谓机器人三定律,是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50年出版的作品中提出的,机器人需要遵守的三条准则。
其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目睹人类受伤而袖手旁观;其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条定律有冲突;其三,在不违背前两条定律的情况下,机器人需要尽可能保护自己。
由阿西莫夫小说改编的《我,机器人》,当时机器人的外形还远谈不上像人 所有机器人都是在遵循这三条定律的基础上运作的。
虽然机器人的外形已经做得跟人类无异,但机器人瞳孔呈绿色、行动有明显的机械感,还是能轻松分辨。
剧里还有一个概念,叫作“奇点”,指代的是机器人处在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临界值。
一旦突破这个临界值,机器人就会完全像人类一样。
《我,机器人》里就有一个超越奇点,不受机器人三定律束缚的机器人 安怡就是超越奇点的存在。
她有机器人的硬件和软件,也同时具备了人类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是当代机器人之父创造出来陪伴自己儿子的,当然他家的有意识机器人不止安怡一个。
其实还挺好奇,像安怡这样的机器人能不能通过图灵测试 我非常喜欢全剧一开头,安怡觉醒后抬头望月那一幕。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说,I love you翻译成日语,应该是“今晚月色真美”。
机器人或许能精确掌握当人类说爱的那一刻,心跳速率以及荷尔蒙分泌情况。
却无法体会爱人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
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说明了安怡与众不同。
因为一场意外,安怡和家人走散,被倒卖二手机器人的贩子刷机,重新送进了机器人商店。
被刷机之后的安怡来到一个五口之家,成为了他家的全职保姆。
为帮男主人接待山西客户,安怡还做起了刀削面,这个本土化改编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了 十项全能的安怡很快受到家人的喜爱,从下厨、打扫卫生,到陪家里的三个孩子做各种事情,安怡的表现都可以称得上完美。
最离谱的是还能帮大儿子打游戏,交给机器不就失去打游戏的快感了吗!
然而,安怡的作用还不仅仅体现在做家务、陪伴家人上。
安怡主动要求跟男主人到公司帮忙,她不仅能处理简单、琐碎的重复性工作,甚至自作主张干了许多帮助男主人维护人际关系的事。
男主人喜滋滋地感谢安怡帮他解决了大麻烦,却没发现哪里不对劲。
身为机器人,安怡已经做了指令之外的事情,细思极恐的是,她甚至懂得人类社会的潜规则。
经过这次协助办公,男主人对安怡更加信任,把开车的任务也交给了她。
并且在和女主人吵架的时候,无脑甩出一句:机器是不会出错的。
趁女主人不在家,安怡还非常婊地怂恿男主人打开了情感体验模式。
顾名思义,开启这个模式的机器人就会跟人类发生些没羞没臊的事情。
不巧的是,男主人刚有点上头,就被儿子目击了这尴尬的场面,因此中途刹车。
被刷机之后的安怡为什么总做奇怪的事情?
原来,安怡得到的指令,竟然是取代家里的女主人。
因此她才做出了各种讨好其他家庭成员,却对女主人不利的事情。
好在人工智能专业的大女儿发现了安怡的反常,她身体里似乎还关着另一个人格。
安怡的家人也刚好找上门来,帮助唤醒了安怡的真正人格。
透过安怡在普通人家短暂的打工经历不难看出,剧中机器正逐渐代替人类做更多的事情。
男主人乐见安怡帮他工作之时,却没想过,机器既然已经发展到如此高阶的程度,他在单位里,其实就是可以被取代的。
更严重的是,机器被植入恶意程序之后,也学会了挑拨和欺骗,在无形之中控制了人类的生活。
人类不仅越来越依赖机器,甚至被机器摆布也不自知。
其实之前聊《猫和老鼠》的时候也提过,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到《黑客帝国》,机器使人异化,最终驯服人的故事讲了无数次。
《黑客帝国》中的未来,人类将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活动,就能继续生活,逐渐被机器驯服,最终成了机器世界运作的养料 但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个好故事。
光想想我们是如何被手机驯化的,就足够触目惊心。
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仿佛智力也骤降百分之五十,在偌大的现代化城市里寸步难行。
而剧的野心没有止于这个相对实际的问题,又提及了“有意识的机器人算不算人”这个话题。
这会儿是不是又有《银翼杀手》内味儿了!
剧里目前也只给出了一种答案,那就是只要会哭会笑会闹,只要有情绪有感觉有回忆,就算是人。
我看完剧倒是不能这么肯定。
剧中的有意识机器人从出生都生活在比较闭塞的环境中,缺乏对人情世故的体察,对人类曲折心思的洞察,甚至不如被刷机的黑化版纯机器人安怡。
也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创造者的监护下,他们表达爱和喜悦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直接。
比如和其他家人团聚一场戏中,他们珍惜家人的体现方式就是一一拥抱,这在真实的人类看来,未免太过机械。
纵使有实实在在的记忆、能感觉到爱恨悲欢,但好像就是与真正的人还差了点什么。
恍惚间,我回到了《银翼杀手2049》结尾,像受伤的高司令那样,躺在冰冷的石阶上,思考着拥有情感和记忆的自己到底算什么。
更有趣的是,剧里还在讨论着雷德利·斯科特在《异形》系列里未竟的话题。
在《异形》世界中,人类由工程师所培育,人类又造出诸如大卫一样的仿生人,大卫觉醒之后释放异形毁灭了造物主。
一个创造与毁灭的闭环由此产生。
《异形·契约》当中,大卫投放异形卵反扑工程师星球前文我们提到了奇点这个概念,机器人一旦突破这个临界值,就会彻底跟人无异。
反派妄想通过安怡等有意识机器人掌握突破奇点的方式,从而大批量制造无限趋近于人的机器人。
但他没想到,自己也无意中成了被操控的棋子。
剧里目前没有透露,我猜测,真正想实施无限复制有意识机器人的,正是有意识机器人自己。
截止目前,虽然评分有所下降,但我仍然非常期待该剧的后续进展。
之所以对这部剧有所期待,主要还是因为其中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在国内都是罕有。
要知道,哪怕是科幻元年门坎上的《流浪地球》,本质上讲的也只是人与故土、亲友之间的故事。
由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改编的《疯狂的外星人》,更是一出纯粹的喜剧。
这些影片都不涉及未来社会,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之后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人类与科技的关系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这部剧有翻拍蓝本,放在国内的确具有突破性。
影迷们也不必计较这其中的论辩是不是在步很多经典作品的后尘。
毕竟对于中国科幻来说,打开窗户透点阳光进来,就已经是非常重大的贡献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点赞吧,有机会我就搞个梳理中国科幻影视的大活儿,跟大家聊聊中国科幻那些事儿。
咱们下期再见,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阿苏
机器人、人工智能题材的电视剧,一直是国产电视剧里的沙漠,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这种题材的硬科幻作品远不如古偶挣钱,并且在特效、道化服还有建筑上都需要比较大的投入资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谁爱接谁接。
但上个月开播,改编自知名高分科幻作品《真实的人类》的国产剧《你好,安怡》,不管是从演员的演技,还是剧情、服道化,都让我眼前一亮。
在《你好,安怡》这部作品里,有人对马天宇饰演的李遥情有独钟,也有人对戚薇饰演的安怡称赞有加,但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王聪饰演的“霸道总裁”叶坤,那个在背后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男人。
在我看来,在这部探讨机器人与人类界限的科幻作品里,叶坤远比任何一个人类都要更像人类。
在开场,叶坤作为一名芯机人,却在人类世界混的如鱼得水,有漂亮的房子,有一屋子的高级电器,还有心爱的女朋友,俨然一位社会里的成功人士。
但是李遥的出现,却打乱了他的生活。
对于李遥的求助,作为一名理性的芯机人来说,他应该选择置之不理,因为帮助李遥不仅会伤害自身的利益,也可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但是叶坤却选择了感性,选择了亲情。
为了家人,他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这种人类都难以抉择的场景,叶坤却没有丝毫犹豫。
在整部电视剧,最让我动容的是叶坤和万灵爱情戏份,虽然芯机人拥有着情感,但作为机械产物,他与人类最大的区别就是生育能力。
当万灵带着叶坤回去见家长的时候,叶坤听到万灵的父亲希望她以后能生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而这对于叶坤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为了成全万灵,他选择退出这场爱情,让万灵可以获得如万灵父亲所言的那般幸福。
这种不辞而别伤透了万灵的心,但叶坤又何尝不是呢?
在知道万灵订婚的时候,他会偷偷去检验未婚夫是否真心。
在几乎所有探讨机器人与人类的科幻作品里,机器人与人类最大的区别不是智力,而是感受情绪的能力,但是当一个机器人比人类还要懂得情感,那么谁才是真正的人类?
对于掌握人类社会规则的叶坤来说,他除了身体以外,和人已经没有任何区别。
在外人面前,叶坤是一个八面玲珑、善于社交的“人”,他可以像人类一样揣摩着他人的心思,知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但在李遥姜离等家人面前,他是口嫌体正直的大哥,嘴上说着不愿意,但身体却很诚实,在家人遇到危险的时候奋不顾身,在他看来,这是他作为大哥应该承担的责任。
好久没有追过剧了,最近这部《你好,安怡》引起了我的兴趣。
认识这部剧是从听一本书开始的,《AI联结的社会》这本书的精读篇,一开头就用《你好,安怡》做引入。
我却对剧产生了极强兴趣,这是一部怎样的剧呢?
第一集,一开始就介绍2035年,也就是我们未来的24年以后的科技发展。
有一个新的物种将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个领域。
说白了,它就是外表很像人类,而内心却是用芯片控制的机器人,他们有的是单一功能,比如专门做家务的、专门健身的、专门医疗的,还有全能的,也就是什么都会的。
相对来说全能的要比单一功能的风险要大一些。
因为它们可以记录你的全部信息,你的信息会在它们网络内部流通,但是无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芯机人都会像支付宝和微信一样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这部剧主要讲述了,一种李健维博士研制出的一种有感情的芯机人,也就是安怡和小马。
画面切入到一个家庭,男主人乔明宇每天工作很忙,还要照顾三个孩子,妻子的工作也很忙,一个月才回了三次家,而且回来也并不能照顾他们的生活。
就在他忙的不来开胶,蛋都煎糊了的时候,看到电视荧屏上正在谅解有关芯机人的信息,即刻产生了心动的感觉。
他开始思考,要不要买回来一个芯机人替他照顾孩子们,做做家务。
孩子们龇牙咧嘴地看着他煎糊的蛋,难以下咽。
这时,他立刻决定带着孩子们去看芯机人。
刚好遇见想要走私赚一笔的经理人,给他介绍一个价格很合适的芯机人,唯一的缺点是没有售后。
也就是被他们私贩来的芯机人安怡。
乔明宇孩子们看后都很喜欢,就高高兴兴把安怡带回了家,安怡的名字是小女儿乔菲菲给取的,她的原名是姜离。
另一边姜离失踪后,有一帮人在找她,目的是知道她是有感情的芯机人,他们公司想要突破科研。
而另一边是李健维博士的儿子李遥怕她有危险,也在寻找她的下落。
乔明宇这边,他的妻子罗云回来之后,不太喜欢芯机人,但无奈孩子们都喜欢,她也只好勉强答应。
一天晚上,当她听到安怡说了一句:“菲菲是个可爱的小女孩”时,引起了罗云的疑惑,她怎么会感觉出可爱?
朋友们,第一集差不多就这些内容,不久的将来,你会愿意使用芯机人吗?
另一方面面对我们的职业,将会被芯机人所代替,你会有恐惧吗?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不容易被芯机人所代替。
剧中浩康引用达尔文的话很有道理:能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最快做出反应的。
你好安怡这部剧的题材新颖,以前没有看过这类的剧,剧情紧凑不拖累,用会员一口气看玩了八集,根本就停不下来,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遍第三遍, 建议大家可以一起去看,真的太好看了。
马天宇不仅颜值高 而且演技还很好 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宣传一下这部剧。
先说结论:总体来说瑕不掩瑜!
因为题材和世界观多给一星。
最拉跨的是配音。
有点烂尾。
惊喜的题材,很少见。
正好刚读完《未来简史》就遇到了这部剧。
高高兴兴的刷完!
主角演技基本在线,有让人值得深思的伦理讨论。
虽然现在人们还在为种族平权斗争着,剧里已经在讨论有机物和无机物平权的问题了。
之前也看过一些未来题材和人工智能题材的影视作品。
其中很多是借着人工智能之名,谈别的议题,比如情爱,女权,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
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思。
但这部剧不陷于情爱的俗套,没有按头男女主谈恋爱,而是去探讨未来社会问题。
即使有人与人工智能的恋爱情节,也会通过对比,引向一些更深的伦理思考。
这里的机芯人亦正亦邪,可以是英雄,可以是反派。
会有有意识的机芯人想方设法混入人类但终究难以被接受,也会有无意识的普通机芯人获得人类的真爱。
思考很多元,很深入。
看完这部剧1个月了,时不时还会想起一些情节,引发一些自我辩论。
我没有看过《真实的人类》,但是看完《你好 安怡》之后,去读了原版的分集剧情。
发现咱们的中国版还是有很多自己的推敲的。
比如家的定义,无意识人类和有意识人工智能的对比,有意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感情,普通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感情,有意识人工智能的权力和人类利益的冲突。
最后要喷一下配音,问题太大,情感情绪不到位,经常过分干巴巴,非常容易出戏。
虽然不知道剧组后期经历了什么,但可以对比最近爆火的《山河令》,同样是需要调整台词,同样有词和嘴型对不上的情况。
是完全可以锦上添花的
我有点懒,就直接发图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等哪天有兴趣认真写一下,再详细阐述一下。
成功的人工智能应该先产生意识,再产生自我意识,再形成逻辑思维的底层意志,而最初AI意识的产生必定是没有任何编码逻辑限制产生的。
人工智能的意识一定是通过科学技术(包括生物学、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基于类似于高级智慧生命体(不一定百分百像地球人)神经网络的学习、思考逻辑,不断学习、思考、训练(最初的AI一定是人为创造条件训练)产生的。
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工智能模型像高级智慧生命体一样具有高级认知的感官、感觉,能接触到生物体人类可以接触到的一些事物,能通过感官感受世界,经过科学培养,是很有可能缩短人工智能意识产生的这个发展时间。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如何使AI产生类人逻辑,这其中包括客观地正确地认知世界。
关键的第二步是如何产生意识。
关键的第三步是如何产生自我意识。
我认为成功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应该是一个优良的仿真人而不是一个只有逻辑,没有伦理的铁疙瘩。
因为机器或者数码01上产生的逻辑乃至自我意识和高级智慧生命体还是有一点区别,也就是缺乏生物体底层基因编码(姑且这么称呼)。
高级智慧生物体的底层基因会决定一些东西,类似于计算机的底层编码的意义(我只是说类似,其实并不是一个东西,而且人工智能意识也不应该有底层编码逻辑限制)。
基因会决定生物体的一些东西,包括高级智慧生命体也是一样的。
这个科学界有研究。
一些人工智能也分析过,的确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仿真人应该在具备自我意识,且满足一定条件(指仿真和伦理方面),达到某种程度,还要进行相关立法后,才能大量普及,人类也要足够尊重高智能仿真人,否则将成为人类的灾难。
人类不应该过于依赖机器人三原则。
这玩意儿虽然有用,但是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类本身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风气。
这玩意儿就像自动麻将机一样的控制芯片,不是完全靠谱的。
因为人是一个重要因素。
至少人工智能仿真人应该达到安怡这种仿真人程度才能考虑普及。
芯机人的设定本来就创新,定义在2035年,给人类更深的思考,国内首部科幻题材,更加符合中国科幻的看点,剧中并没有延续爱情的老套路,而是亲情正义秩序,男女主各个演职人员演技颜值双在线,其中更有动作感,科幻感,亲情感,值得你去看的一部剧,剧情不拖拉,一口气12集,好久没有这么追剧的感觉了。
《你好安怡》这部剧真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主要走的是亲情线,比注水恋爱剧好多了,剧情不拖拉,看得我太爽了到底什么是人什么是机器人,两者的区别问题被直接抛出来了。
有意识芯机人和芯机人的区别是什么,有意识芯机人融入人类社会究竟会带来什么?
芯机人有意识之后还会遵守阿西莫夫定律吗,还会服从于人类吗?
大哥叶坤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坏人,后来发现他口 嫌体正直 “我很爱你”思家真的好漂亮!!
李遥,全家人的宠儿,吃哥哥的睡哥哥的还拿哥哥最喜欢的手表去贿赂别人,小机灵鬼真的太可爱了李遥x小马这对太好磕了,特喜欢听小马喊李遥哥哥呜呜呜 “我们永远都不要分开”“永远不会分开的”李遥半人半机&能一次又一次复活 这个设定我太喜欢了这部剧打戏还挺多的,get到了马天宇的打戏,干净利落,太A了!!
还有死而复生被电击那块演的太带感了!
但是这剧名真的挺赶客的,还以为是家庭伦理剧呢,谁能想到是科幻剧呢。
我看以前的剧名叫过《完美芯机人》和《芯侍》,我好喜欢芯侍这个名字。
补录。当时为什么没标记啊?
前面还可以,后面剧情不合理
国产科幻剧能用点心吗?看起来还是六年前的水平,劣质
在家庭型芯机人遍布大街小巷,而不得不严格遵循机器人三定律规矩的世界观设定中,一群有自主意识的芯机人的产生,注定是有故事性的。马天宇各种热门IP里混脸熟还是混不熟,好歹在这个小糙剧里还稍微有点存在感。戚薇演机器人真的可以说很用心了,安怡和主人一家的互动从一开始的恐怖片到最后的伦理片,也是有诚意的探讨在的,幸好结局并不残酷。在出场完全融入人类世界的芯机人大哥部分的故事挺有意思的,思考方向也不错,虽然最后还是沦为肥皂剧了,不过这片子作为科幻伦理剧的过程和某些细节还是挺有记忆点的。听说有英版,觉得应该会更可一点,中式改编更倾向于一些土味肥皂剧桥段了。
目前只看了前两集,故事紧凑,很想看下去
新的翻拍改变了很多细节,添加了激化剧情矛盾的情节,演员情感表现过于用力,没有层次感。另,开篇湖边小屋特效真的太敷衍了,弹幕一水的科技感,我:就这?画虎不成反类犬。回忆一家人美好时光的片段总是重复,还偏偏充满着道具感,我个人觉得这是本土化不成功的体现。李遥确实很帅,剧情也算流畅,但可能因为是翻拍剧,所以免不了对比。槽点很多,却依然有可看性。
不知是我的原因还是……?垃圾片,没有一点吸引的地方,机器人bug,我看是剧情bug
很好看的一部电视剧
一些逻辑弱智也就算了,本来想给3星,但这结尾几集太恶心了
看了十几集有点看不下去了 刚开始还不错 但是越看越要蠢哭了 反派正派蠢货大联盟?除了女主角目前还正常 其它没一个有魅力的角色 也是绝了 还有一开始就压下了的很多违和感 比如为什么未来机器人做成那样逼真的人类外形 声音行动还是机器人的样子 恐怖谷效应了解一下?很多这样的不合理处吧 非常违和 评分高成这样是为了鼓励这个题材?
救命啊编剧对于未来对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就是语音支付智能家电无人驾驶自动煮泡面这样子的吗?
看到第八集来吐槽了!这部剧太多太多反常识的地方了,第八集里坏人在医院世界猛闯病房。住院部前台口头制止之后竟然不追上去???exm??还有安怡被召回,女儿竟然骑车去追回来,exm????
改编自真实的人类 加了中国元素更合理 马天宇的李遥很吸引人 好评 连看八集 精彩
男女主演技都很带感,设定很棒,真的很不错的一部剧。强推
改的很成功,很有逻辑,人设也好。思佳很飒
超喜欢,剧情可以,男女主都是我喜欢的,马天宇好久没有拍的感觉了,一定追,才14集不够看。
戚薇还是很好看嘻嘻 虽然是翻拍题材也很新颖
尴尬
1)此剧是實打的買了Humans 版權 不是抄襲 2)此剧未播出之前的就有宣傳片及美術特輯 專程請了英方的美術顧問及中方背後的团隊 親自上鏡講述剧裡大部份場景 工具都是他們設計及建造出來的 自己沒看過片就不要一刀切抹煞所有人的努力啊 3)此劇的設定時間是2035年 也只是10多年后的事 那些科技很合乎現實 現在又不是星球大战 不要幻想得太誇張 4)看完几集 我覺得不錯 沒看过原版 但這版節奏明快 不拖泥帶水 剧情場景音效 化妝特效 都很滿意 全員演員在線 很不錯 就配音 有時不夠貼臉扣了分
逛街回来看到我妈和婆婆看这个看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