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观影团的活动获得了提前观看的票,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和第四个故事,医院里的镜头描写特别喜欢,本人初中在乐山,所以第四个故事也让我回忆起了许多事,总体可以打三颗星,是疫情题材里比较不错的电影。
第一个故事浪漫色彩太浓厚了,不适合这种题材的电影,写实,沉重的主题会更好,希望导演的下一步作品能够拍的更好。
电影的基调很温暖,很有感染力!
都是你我身边熟悉的平凡人!
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动人之处,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中国可能还在受疫情的严重影响。
话剧演员表演力实在太强了,夫妻俩窝在一辆轿车上休息的镜头,清楚得展现了人物的情绪和感受,医生丈夫需要时刻准备着去抢救病人,而护士妻子担心丈夫的安危,都是非常生活化的细节,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宋佳饰演的四川乐山援助武汉的医护工作人员,侧重的是家人对她的担心和家人之间的羁绊感。
黄晓明是个普通的父亲,爱儿子却不知道如何照顾,被迫在妻子不在家的这段时间担起了陪伴儿子的重任,也很有代入感。
这部电影表达普通人对春天的奔赴,哪怕遇到了困境,也不忘怀揣希望,继续向前!
闪着微光,却足够耀眼
不管是2020年的春节,还是现在,我们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以往的疫情反复和管控,都让我觉得紧张,然而这次的封控,是我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一次。
刚刚解封,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有关疫情题材影片《你是我的春天》,所以观影时除了温暖和感动,更多了一份感同身受。
影片中,周冬雨饰演的小雨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感染者,有着普通的家庭,过着普通的生活,在疫情面前只想活下来。
小雨喜欢大海和花,大海永恒,鲜花却能在这永恒的澎湃中盛开绚烂的一季。
小人物也能发出烛火之光,照亮别人。
宋小宝饰演的刘二红和潘斌龙饰演的六舅在非常时期为萍水相逢的老人和孩子送去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鼓励。
“来年,疫情过去了咱再好好干。
”关键时刻舍己利人,却也保持着一份小人物对不远未来的美好期待。
影片中的龚臣与妻子都是医生,特殊时期是国家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他们战斗在第一线,为了安全和方便,夫妻俩住在医院停车场的车里,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从自己的手中消逝。
他们是最能体会到艰辛和困苦的,也是距离绝望最近的,龚医生说:“总觉得人都是要有点希望的。
”他们有家人要照顾,医院里有病人需要救护,总要给自己留点希望,如果他们倒下或者后退了,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王景春饰演的王书记既要顾全大局,在特殊时期保证社区每家每户的基本生活,又要顾及小区邻里之间的和谐稳定。
汶川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宋佳饰演的王医生是汶川人,更能了解“因为曾经淋过雨,也想给别人撑把伞。
”这种心情,因此义无反顾踏上援鄂征程。
黄晓明饰演的李敬是王医生丈夫,和儿子在家等待妻子安全归来,作为医护人员家属,他们成为了这些英雄背后的支柱。
影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困难时期小人物们的生活百态,场面不宏大,情节不震撼,但却真实还原了平凡无名又英勇无畏的抗疫英雄们。
众多实力派演员演绎出的感人瞬间,感染力极强,温暖又治愈。
努力面对困境,追求美好生活,在温暖积极的基调中展现出生生不息的“春天力量”我想是这部影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
生命如花,走过冬天,迎来春天,《你是我的春天》是这个暑期不容错过的佳片。
抗疫题材的电影很多,但是每一部都有戳中我们心灵柔软的那个点,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依旧热泪盈眶,剧情贴近生活,就是我们身边人的故事,以点带面的诠释了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7月1日我在春天等你。
电影记录疫情初期天天都在发生的小事。
每一个细节都特别有爱!
疫情中的友情亲情和爱情确因为病毒更纯更精!
疫情确让我们把心中有爱要敢于说出来!
可能怕失去怕没机会!
但爱是承受,接纳,分担和奉献!
新冠已经三年了,好多人还不接纳新冠会继续下去的事实!
新冠是全球的事情。
大家一起担啊!!
中国对疫情的防控方法不断刷新外国人的对中国的态度,也让老外们更了解中国。
作为一名医院工作人员,很荣幸做过一天的大白,身处一线才能体会到千千万万为抗疫奋斗的医务人员有多辛苦,5点集合,晚上8点收场,淋雨一天采集一千多例样本,每次手消加深的一寸寸寒意,直到手脚都冻僵,呵气模糊了面屏,但相比那些经历了寒冬酷暑的一线员工,这已经算是好天气了。
龚医生那段拍的很真实,可以设身感受医生的压力责任和拼尽全力后的无力感,也许在不久之后的未来,“新冠疫情”也会成为如同非典一样的历史,而我们都是亲身参与历史的人。
因为我感觉这部电影的题材还是有点冲突了,不管怎么样,虽然这个题材选的特别好,不过这种电影感觉现在电影市场已经饱和了,拍疫情的电影在这个市场上已经拍了很多了,我觉得继续拍这种电影票房只会好不到哪去,因为很多人确实对这个看腻了,如果能够加一点点其他科幻的因素下去的话,可能票房会相对好一点。
真是哭中带笑的一个好片子!
几个小故事讲述了疫情下坚不可摧的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各行各业为抗疫做贡献的人们。
尤其是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他们从害怕到慌乱到崩溃再到勇敢面对,那股冲劲儿真的很触动人心,呼吁大家都去看看这部电影,去感受武汉当时那种困境下人们是如何鼓起信心去面对生活,去和病毒作斗争!
对了,影片中黄晓明一家真是让人又哭又笑,总之大家去看吧!
很荣幸有幸提前观影这部作品,此作品紧跟时代,讲当下我们正在发生,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也极为重视的事情。
讲述的很细腻,故事描述的融入非常多的情感,同时也隐藏几个令人发笑的小包袱。
同一个时段,面对同一个突发事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却有相同的善意,不管力量多大多小,始终最后大家都愿意给予一份力,共同撑过难关。
黑夜过后是白天,冬天过后是春季,光亮会到来,温暖也是。
今天去看了《你是我的春天》,感触还是很大。
转眼间,疫情两年了,记得疫情刚发生的时候,还在老家过年,北碚,还是安全,没有确诊的,但是也是小区封闭,买东西一个人出去,就是居家办公而已。
也感觉不到疫情多可怕,在疫情严重区域生活人的情况感受不到。
今天看了这个片子,给我感觉不像电影,太真实的。
疫情区域的情况超过我的想想,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中不断有人失去生命,也有无数生命从鬼门关中解救出来,感谢医生护士的伟大,感谢个各行业背后的默默支持。
疫情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电影里面有句话我感同身受,人只要有一口气,就有希望。
[加油]
你是我的春天 (2022)4.62022 / 中国大陆 / 剧情 / 周楠 张弛 田羽生 董越 饶晓志 / 周冬雨 尹昉
三年时光,不长不短,三年前的寒冬,已沉淀成了难忘的历史。
今天,是冬天之后最温暖的的春天,走在春风里,是该回忆那年深冬了。
相比于其他抗疫题材类型的电影,《你是我的春天》来的或许晚了一些,但正如春天不会迟到一样,大银幕上与无数观众真切相惜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一如春风细腻入心:在空城里为爱奔跑的年轻人,在医院内与死亡搏斗的医生,在小家里与孩子独处的父亲,在社区中为民解忧的志愿者,在马路上送货救人的农民工。
不同的人物与故事相对独立,但同时又互通互联交叉并叙。
这是五个始于平凡但发展并不凡的故事,是亿万国人在疫情之下生活状态的浓缩,人物故事虽然各自不同,但是都发生在同一时空,同一个疫情元年,同一个武汉江城。
直到现在,我们也觉得,疫情开始后,熟人与陌生人之间从未有过如此紧密而又广泛的关联。
情侣间,夫妻间,父子间,邻里间,朋友间,共同汇成了共度难关、温情脉脉的人间。
《你是我的春天》不刻意煽情,情感流露细腻真挚,演员们没有套用所谓夸张炸裂的表演,而是将所有感情都灌注到人物的细节里,把每一个小人物都塑造地生动丰盈,这是真正实力派演技的体现,更是发自内心的真情表达。
演员阵容涵盖老中青三代,最令人有感触的角色之一,当属王景春老师饰演的社区居委会王书记,他是无数个穿梭在基层社区干部的最真实的缩影,可能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老熟人。
他每天督促每家每户落实抗疫政策,每天调和邻里纠纷调配食物供应,事无巨细的调节平衡社区居民的各种大事小事,于最细微处贡献着最为坚实的抗疫力量。
无私的奉献换来的是大家的感恩,当他自己突然发烧,即将被隔离时,全体居民深夜自发熄灯,一起点亮手电筒,组成夜空中漫天繁星,曾经受他帮助过的小女孩,为他歌唱弹琴致敬感谢。
那一幕的王书记虽然戴着口罩,但无数情绪早已涌上心头,眼泪涌出眼眶。
王景春仅凭一个眼神就表现出了无限的情意,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就已胜过千言万语。
艺术源于生活,千千万万个生动可爱的角色也正是源自人民,来自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贯穿全片的方言对白,让电影更加真实,让观众更加沉浸,穿过光影,我们好似又回到了三年前的那座城,那些人。
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战士,无数志愿者加入到了这场特殊战争。
当春天归来,终于可以卸下白色铠甲,跨过凛冬,拥抱彼此。
一座英雄的城市,同样也有着英雄一样的兄弟。
影片中来自四川驰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们,就是这些情同手足的兄弟城市代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论贫富贵贱,无论男女老幼,在天灾人祸面前,众志成城,戮力同心,是中国人永远朴素真诚的美好品德,值得铭记更值得骄傲。
时至今日的三年时光,笑泪交织,明证了国人——不惧寒冬,永远相信春天。
寒冬般的疫情无论是否真正过去,总会在生活中寻觅到如春温暖的人和事。
期待这样的阵容下,讲述一个个真挚平实的故事,并让大众受到希望感染——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原文作者:皓月千里修改编辑:程程Lydia
还行。
疫情电影,无过便是功。
妈耶...不愧是冬雨...这种玩意儿都能让我看下去(等会儿!这个“纪永亮”怎么越琢磨越...?)
又是武汉疫情故事拼盘的一部片子,看过太多了,没啥很特殊的剧情,和之前那些差不多,就是从不同人物的难来体现疫情的苦,每个人都不容易。哭了...挺催泪的,但感觉整体比较零碎,好几个小故事没头没尾的,强行拼到一起,虽然故事短但也应该有个小结局的感觉,一对夫妻那里我就很想知道这俩人到底阳没阳,一顿渲染气氛,不给结果。2022.10.14
完美式人物,无感!模式化剧情,无感!空洞化歌颂,无感!抗疫拼盘电影没有核心主线,人物间没有关联,武汉人,志愿者,社区人员,医护工作者,驰援家属,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员是没什么问题,观影情绪却一直断裂跳跃中。加上天生道德崇高感的群像设定,看上去太假,更谈不上感动。只有《病房》胜在纪实风格,崩溃下的情感张力,影射了吹哨人,算是刀尖上跳舞了。屋顶投影,钢琴小屋,集体亮手机,变身哪吒,几处超现实的浪漫主义升华都是导演想啥来啥尴了个尬。
大杂烩不能称之为电影吧 还不如做个连续短剧
再看,疫情也成为了历史,那3年,真的是不容易啊,开始的时候,我们村里走路都不让出村,想想也是一种经历啊,那时候,农村只要不生病发烧,其他的都不愁。在城里,住的鸟笼里可是憋闷~
2
虽然过去了 但是那三年的时光历历在目 不可磨灭 一开始 真的是难得 每一个片段都会湿了眼眶
开头周冬雨那部分,真的把我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拉很低。而最不看好的黄晓明部分,反而很出彩。还有就是赵今麦那部分也不错,我爱所长我爱书记
就挺无聊的 买票的时候大意了 也没看是疫情的 和中国医生一样 都过于完美 也就后面黄晓明和孩子那段还挺好玩的
很一般。。。
很价值正确
回望当年,只剩唏嘘
太好哭了吧,真希望一觉醒来,疫情全部消失。大家身体健康,合家团团圆圆。每个小故事感同身受,都发生在你我身边。细节刻画的非常好,演员们都实力演出,特别有感染力。满满的正能量!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过好每一天,相信人生充满希望!挺推荐的电影,好好哭一场,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纪念当初的疫情,在后疫情时代,看看几年前的灾难的心路历程,和现在似乎不同。人是健忘的,需要一些留存的记忆
唉,疫情这个题材真的能拍的不只这些
还行吧,有的压抑,饶晓志单元拍的最好
命题作文,拼盘电影,没啥期待。冲着周冬雨看看,三星不能再多了。看这导演跟主演阵容,也能猜得出水准。跟《我和我的》系列都还有不小差距。但是抗疫题材,拍的感人还是很容易的,随便拍拍就赚到我眼泪了。
我的春天,又一部治愈系电影,电影很温暖,在疫情下大家仍怀揣希望,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整部电影我印象最深是社区工作书记老王,默默的为社区大小事担忧,获得网格居民的一致认可,在平凡的人,也有高光时刻。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