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塞罗那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情迷巴塞隆拿(港),情遇巴塞隆纳(台)

主演:丽贝卡·豪尔,斯嘉丽·约翰逊,哈维尔·巴登,佩内洛普·克鲁兹,克里斯·梅西纳,派翠西娅·克拉克森,胡里奥·佩里兰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美国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加泰罗尼亚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午夜巴塞罗那》剧照

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2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3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4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5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6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3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4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5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6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7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8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19午夜巴塞罗那 剧照 NO.20

《午夜巴塞罗那》剧情介绍

午夜巴塞罗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塞罗那,美国女孩维姬(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 饰)和克里斯蒂娜(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在度假时认识了名声并不太好的艺术家胡安(哈维尔·巴登 Javier Bardem 饰)。性格迥异的两姐妹在第二次遇到胡安后,对于胡安结伴去奥维耶多过周末的的邀请,热情奔放的克里斯蒂娜一下子就爽快答应了,而即将结婚的维姬却感到深深的不安。 奥维耶多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原本应该和胡安一夜春宵的克里斯蒂娜因病躺在床上休息,而理智现实的维姬却和胡安一夜风流。 当三个人再次回到巴塞罗那之后,维姬的未婚夫道格前来陪伴她,维姬的生活似乎归于平静。而当克里斯蒂娜开始了与胡安热恋并同居的生活之时,胡安的前妻玛丽娅(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 饰)突然出现,这三人之间构筑起一种奇特的关系。于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咖啡之恋怪盗Joker第3期知子罗等风也等你分手专家再次十八岁中央舞台师兄请按剧本来水木奇缘之万物定律友情以上下载南茜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镇魂歌热血狂花偶像大师闪耀色彩第2季大楼里只有谋杀第一季坐在酒吧里吃蛋糕黑金古殿飞侠小白龙七层纱狗尾巴草也是花转山阿琼警官我想住火星母亲的微笑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五季断线人生河边有个好地方刀与花蜀山传:万剑归宗

《午夜巴塞罗那》长篇影评

 1 ) 她们两个合起来,才是一个女人

在每天把一部看完的电影投进回收站的生活模式下,很难生出激情轻易爱上某部电影。

《午夜巴塞罗那》,定推荐的片儿,鉴于他的职业和这个片名,我以为是讲城市的文艺片。

30号晚上看了一遍;今天早上实在憋不住了,6点钟的时候爬起来温故一遍;然后自觉断网,开word。

只是写影评的开头我就遇到了疑惑,我不知道该拟个怎样的题目,《大爱巴塞罗那》?

我想说的真的和巴塞罗那没有关联;《大爱Vicky Cristina》?

太长了,不符合汉语的表达。

我终于感觉到了翻译的尴尬,电影的英文名是《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到了中文名,完全抹杀了两个主人公的名字,显得辞不达意,事实上,这是一部讲女人的电影。

在充满女人的大学呆了四年,看着女学生们自习、打水、收被子、约会,女人的姿态要比男人有表现力得多,阅读女人神情的时候,她们的灵魂也呼之欲出,当你的手掌,停留在她们隆起的胸部,仿佛能真的触到她们的内心。

就在vicky和cristina从机场上了出租车,镜头停留在了她们的面部,旁白在《barcelona》热情音乐的包裹下平静又带着某种诙谐流淌出来。

我张了张嘴,爱上了她们,同时,爱上她们两个,而且必须是两个。

Vicky褐色的头发,低垂的眉毛,总是穿深色的衣服,加泰隆文化的硕士研究生,有个在纽约当律师的未婚夫;cristina,金发,扬起的眉,总是穿白色的衬衫和牛仔裤,自由职业。

当镜头从她们身上拉远的时候,我想,哦,她们两个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女人。

一个总是那么理性,穿梭在图书馆写论文,理性踏实,拒绝生活中的奇遇,比如当Antonio邀请这两个陌生的女孩子前往陌生小镇的时候,她觉得是那么荒唐,她表现出任何一个女人现世的一面,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必须放弃什么,不会因为一时冲动离开多金、帅气、给她承诺并且爱她的未婚夫;一个是单纯率性的,用拍片、绘画、写作和摄影来表达她自己,额,用她自己的话说,展现生命的戏剧性、浪漫性和自由思想的价值观,为此她介入了一段一男两女的感情,也为此她最后离开。

她总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是她知道她不要什么,她已经得到的都不是她想要的,她必须离开,继续寻找,María Elena说的对,这是一种疾病,她永远都不满足。

Cristina体现了一个女人精神上的一面。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对vicky的长情感到迷惑。

她和Antonio意外的替补性的一夜之后,她竟然反常地期待Antonio的电话,如此耿耿于怀以至于失眠,甚至最后影响了结婚的决心,似乎不是一个理智的女孩子的所为。

在听到doug对cristina的评价的时候,我得到了答案。

doug说,我爱她,不过是因为她是你朋友。

而相反地,Antonio邀请的时候,明显是邀请她们两个。

她们两个合起来,才是一个女人。

在否定掉她朋友的时候,你也否定掉了她内心隐秘处的欲望;你不理解的不仅是她朋友的作为,还有她灵魂深处的激情。

doug没有看到的vicky,Antonio发现了;doug不爱的隐蔽着的vicky,也就是投射在cristina身上的那部分的vicky,Antonio爱。

女人,永远在找她灵魂的影子,所以vicky爱cristina;女人,永远在找爱她影子的人,所以vicky爱Antonio。

如果有人,挑出我从来没有穿过的风格的奇怪裙子,说,觉得一定跟你很配。

如果有人,在我狂笑不止的时候,轻轻地安慰我不要悲伤。

如果有人,能看出我仰望星空时,渴望投入宇宙的深情。

如果有人,能发现我平和性格背后,凭着好奇,冒险跃入激流的不屈和不安分。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

 2 ) 午夜巴塞罗那:幸福是什么?

电影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巴塞罗那,讲述了美国女孩维姬和克里斯蒂娜结伴来西班牙旅游。

维姬为人古板而且即将结婚,克里斯蒂娜则思想开放、充满好奇心。

这两个性格相异的主人公,来到西班牙后,邂逅了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艺术家和他美丽但很爱吃醋的前妻。

随后四个人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浪漫的爱情故事。

喜欢Woody Allen,这个小小的老头习惯以独特的视角拍摄小制作电影,像是一曲曲轻快的小品。

因为主题是爱情,所以主旨不明确。

其实世间,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自我,知道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定义。

自欺欺人总比无头苍蝇要好,所谓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也不过是给困惑找了个天衣无缝的借口。

但是,只要是有关爱情,即无关对错。

同样的,这里面的角色,都很真实,也很可爱。

 3 ) 三个人的电影,总有一个没有姓名

去年暑假舒约我去丽江,我说艳遇之城,竹楼,小桥流水,异乡人,酒吧,声色厉吠,只适合勾引,你我都还没到要猎色的年龄和心境吧。

她说丽江很像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沉稳中掩藏着欲望.本来那样的地方就容易生情. 前两天在Q上她强烈推荐我看了《午夜巴塞罗那》,我和她都超迷恋西班牙,因为在初中时足球盛行的时候,曾经迷恋过皇马,但更爱一座叫巴塞罗那的城市,那里繁衍了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人,建筑鬼才高迪,毕加索,切∙格瓦拉,约翰.列侬,剪刀手爱德华,他们怪异的行为作风足以让我们好奇半年。

记得某大师这样评价巴塞罗那,巴塞罗那不是一个容易解读的城市,你得诱惑它,才能得知它的秘密;它只对少数人展示它自己。

巴塞塞罗那还有更引人注意的东西:一种无所不在的感官之情,似乎能把所有踏上这片活力之地的人都感染上。

比如Cristina,和Vicky,两个美国女孩远到巴塞罗那度假。

一个狂放不羁,洒脱随性,用她自己的评价就是"i don't know what i want ,but i know what i don't want".VIKE内敛平静,遵守世俗道德观念,渴望安稳的爱情和婚姻的典型学术女。

在一次画廊遇见画家Antonio,Antonio拥有典型的西班牙式的奔放情怀,浑身上下还散发着不可拒绝的艺术气息,在第一场画廊酒会眉来眼去的诱惑后终于搭讪了."请问你眼睛是什么颜色?

""BLUE""我想邀请你们两位去奥维多度周末,一个小时后出发。

" 他不容置否的语气确定这场游戏无疑掌控在他的股掌之中."我可以带你们逛小镇,品尝美食以及好酒,然后一起做爱。

"伍迪.艾伦镜头下的他,坦率又不失风度足以让每个女人神魂颠倒到乱了分寸而后主动投怀送抱。

对Cristina而言,恰恰挑起了她躁动的情欲,对Vicky而言也是灵魂的诱惑。

这位老喜欢玩弄观众的老头绝对不会给你机会展示你导演的智力优越感,旅行并没有我们期待的那么愉快,Cristina因为吃坏了肚子,Vicky陪他度过了一个周末,海边漫步,聊艺术,民俗,烛光晚餐,整一感觉就是门萨式的艳遇,最后被激情冲昏头脑,那个理性地她终于也蠢蠢欲动.....恰恰是她们的一夜情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关于伍迪.艾伦的一向执着于讨论的话题,道德,信仰,两性,就在这里得到体现.之后,生活回归平淡,Vicky依旧图书馆,研究当地人的生活,与未婚夫的聊天不冷不热.面对毫不知情的未婚夫张罗婚姻的热情,和好友Cristina兴奋地告诉她和Antonio的约会,突然想起了<一直很安静>,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可我却一直没有姓名.她一方面是迷恋Antonio的才情的,跟他在一起才能展示她的才华,另一方面,保守,渴望安稳的乖乖女气质又不容许她心灵出轨.所以只能化为祝福.故事并没有以Cristina和Antonio的结合而结束,半路再杀出个程咬金--Marie.Antonio的前妻,因为精神错乱住进他家.Marie美丽性感,又富有才情,渐渐深得Cristina的喜欢,三人行的日子到也轻松愉快,Marie可以接受Antonio和Cristina两人亲热,Cristina也可以接受前夫前妻再重温旧梦,洒脱大方,Marie教她摄影,冲洗照片,两个同样热情奔放的女孩一下子触电,用Antonio的话叫,"Life is short, Life is dull, life is full of pain. The trick is to enjoy life, accepting it has no meaning whatsoever." 三人之间的平衡维系了一段时间.用某人的评价,我心有你,你心有她,三口一家,一对拉拉.可这怪老头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不知道哪天的海风吹醒Cristina满脑子的幻想,她又找到曾经很熟悉的感觉,THOUGHTS STARTED TAKING PRECEDENCE OVER FEELINGS,she thought over about life and love,她寻找的旅程又开始了,她开始厌倦了没有安稳的生活,antonio 很懂得女人的内心,"it is that she hasn't met the right person yet,when she does find him,the whole thing about finding peace and happiness will pass."后来,Cristina走了,生活又回归平静.故事快到结尾,antonio再次约会VIKE,"i am over with cristina.i never forget that night."对于Vike,被艺术家浓重浪漫情愫感染而出轨,她之所以受到诱惑,一是那男人太坏,二是,文学硕士的她,读惯了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只有那些同样浪漫的艺术家才会懂得她所需,跟Cristina相反,她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懂得不该要什么.明明知道他只是情感空窗,最后还是难抵诱惑,背着丈夫去跟antonio约会.最后遭到Meria的枪支走火而受伤,"how can i explain with my husband?

”或许浪漫碰撞到现实中她循规蹈矩的模样,才深刻认识到这是一场无聊而又荒唐的游戏。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修得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当然,最后假期结束,她们回到纽约,VIKE回归自己的婚姻生活,Cristina依然在寻找。

关于巴塞罗那,只能成为一场记忆。

回忆起来可能浪漫动人,only unfulfilled love can be romantic。

(只有不完美的爱才最浪漫). 关于这样的爱情,香港第一才子陶杰曾经也说过类似的话,“真正的爱情不一定要结果,甚至需要有些突破禁忌的不正统,那样的爱情比较动人。

没有结果的爱情,才能让人记得住,但这不是凡夫俗子能承受的。

关于爱情中,她和他,她和她,他和她,都是短暂的.就是这种短暂,才得以回味,让身处围城的她再次越轨,虽然最后没有结果,但我打赌,她忘不了他.看完这部电影后,我问舒,如果两个女孩, 你更愿意做哪一个?她说,假设VIKE四十岁,Cristina就是二十五岁时候的VIKE. 我们可能会做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只是需要在不同的时间里发生而已.欲望是本能.每个成长的阶段都是在克服欲望,让自己更加循规蹈矩,与世界主流接轨.直到有一天,你真正遇见了一个不让你疲惫身心继续去寻找的人,你就会发现一直以来的寻找是值得的.现在,用Cristina的话收尾,"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所以一直在迷茫着思考关于爱和生活.对于后来,我问暑假要去丽江么?她说她想,但仅仅是迷恋那里的风土民情.仅此而已.

 4 )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被定义的

影片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VICKY的男友问CRISTINA:“那你是双性恋吗?

”CRISTINA说:“为什么要给每个人下一个定义呢?

”是啊,为什么每个人都要被贴上标签:同性恋,双性恋,异性恋,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前阵子看报纸说有个美国女人和巴黎铁塔“完婚”,于是被“专家”定义为“世界上罕有的恋物者”……哦还有,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每段关系也要被定义呢:亲人、爱人、情人、朋友……这世界上就不允许存在没有办法被定义的东西吗?

这世界上就不能有一个人站在我面前,然后我说:“喔,你不是我的谁,但是我就是爱你”?

是这个世界太荒谬,还是我太荒唐?

 5 ) 让我意淫不严肃的人生

吃饭的时候我跟LFF提起晚上准备看《午夜巴塞罗那》,他使出标准的坏笑答道,“你小子看完又要意淫了。

”果然被他不幸言中,Woody Allen这部最近期的作品把我这两天积累下来的压抑和郁闷一扫而空,忍不住又要开始裸奔写影评了。

能让我如此激动之处就在于,电影带给我的意淫与想象空间。

这首先是一部很唯美的电影,西班牙夏天的阳光、露台、街道、红酒、佳肴、海景、岛屿、公园和美女。

然后这又是一部鄙视正常人生的电影,华尔街的金领被刻画得乏味无趣而又愚蠢至极,自己未婚妻出轨了都还茫然不晓;相反那位不顾任何社会礼仪直接邀请两位美女搞3P的画家则享受着爱情、呵护和崇拜。

同样的,严肃认真的Vicky卡在自己对未婚夫的忠诚与对画家的迷恋中进退两难痛苦万分,而那位率性浪漫的Cristina却在享受了一段完整的三角恋后不带遗憾地离开了西班牙。

所以这部电影对我的魔力就在于,它让我意淫了一把不严肃的人生。

通过电影Woody Allen向世人雄辩地展示了,华尔街那些“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只会靠高尔夫消遣的人,远不及西班牙小岛上泼墨作画的艺术家来得有魅力。

最爽的的人生必定不能严肃认真追寻意义和价值,因为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和价值。

相反的,你应该选择一个不严肃的职业——比如画家、作家、心理学家,住在一个不严肃的国家——比如西班牙、意大利、马尔代夫,维持一段(或N段)不严肃的感情,就这么度过一段放荡浪漫的人生。

在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正在走入一个常规可预知的轨道并将因此非常无趣及无意义之际,这部电影是太好的麻醉剂。

于是,我陶醉于这个故事之中,快乐地意淫着一个激情艺术家的不严肃生活。

当然,这一切也只能是一场短暂的意淫。

其实看电影画面里西班牙的美景,就像看自己旅游时拍下的那些照片一样,剥离现实地来欣赏会觉得美,可真正置身其中的那些时候可能也就没那么强烈的感觉。

想象中的画家生活一定丰富多彩浪漫而自由,可当你真要靠卖画来维持生计的时候,你也可能就被压得浪漫不起来了。

到那时候你可能就会开始意淫自己是个华尔街金领,随便摆弄一下数字就日入斗金。

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形容词一样,人总是容易处于“chronic dissatisfaction”之中,我们只知道我们不要什么,却很难知道我们要些什么。

人就是那么麻烦的一种动物。

但我至少还有Woody Allen,我至少知道我还要他。

他的电影就像大麻一样,在湿嗒嗒的伦敦让你情绪低落暴躁的时候,至少能消磨掉一点精神上的无趣和空洞感,过上一把西班牙阳光的瘾。

享受你的意淫吧。

 6 ) 母系社会重新降临!

伍迪·艾伦看得很清楚,男性在家庭方面正在变得无足轻重。

因此,母系社会将是描述现代家庭关系的更为精确的字眼。

不过,这里的“母系社会”不是用来描述女性的家庭义务,而是描述女性在情感世界的决定作用。

更确切的说,这是母系个体社会。

雌性在大街上到处散布雌性信息,然后以她们的感情好恶决定是否与异性或者同性结成同伴关系。

因此,这位对世界观察得无比透彻的导演,在这部讨论“爱情是什么”的电影里,从来没有给男性什么表达机会。

他只给出两种女性欲望类型——追求变动的和渴望安宁的。

这两个女性概括一切现代女性的欲望类型。

影片里当然得有男性,但是男性不“表达”。

思想传统、负有责任心的财富男道格,他要一个妻子,并且只是要一个妻子——在一种最传统的意义上;罗曼蒂克的、有艺术细胞的画家胡安是一个可怜虫,他是她妻子的崇拜者,她的一切才赋的继承者,一个在女人卵翼下的乞怜者,当然他也客串了一把那两个女主角的欲望对象。

然而追求变动的和渴望安宁的,却无出其右地都受到自身感情的摆布,她们在情感的涟漪中体会这世界从未给过她们的新奇,让人生仿佛更为完满。

这一切都那么美好,不是么?

伍迪·艾伦比谁都清楚这种美好。

他描述Cristina在奇异的二女共事一夫时所得到的完美平衡;他描述出嫁的vicky少妇情怀着地红杏出墙时的那种心灵的焦灼;他甚至还描述那个老美人心里的不平和安定。

多么和谐的女性感情生活啊!

然而,不和谐的是,这个丰富的感情世界里,男人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意志。

男人提供富足的生活基础(道格和马克),男人提供艺术氛围或者干脆就是女人的艺术伙伴(胡安),随后,男人任女人取舍,他们生活在女人世界之外。

或者更为确切地,他们受女人意志的摆布。

古代哲人(无论中西),都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理性要求,要用理性控制好感性,要克制欲望,不使其干扰到正常的秩序。

然而现在颠倒过来,理性思想被盖上“男权”的戳而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由于对男女平等的无顾及的宣扬,女性的欲望被彻底地释放出来。

我不认为欲望有什么不对,但女人由于其天生的感性倾向而无法驾驭其欲望,所以,我们看到,危险正在所有人的身边降临。

伍迪·艾伦对爱情的观察集中在了女性的欲望上面,很哲学地设置了两种女性作为对比。

我们因此而看到了很戏剧性的东西,当然他还不至于像个道德鼓吹者一样来说教,而是很有意思的,他让“道格”出场,说了许多清教徒式的话,这些话我们是不得不深思的。

对于现代社会的爱情生活的考察,伍迪·艾伦跟冯小刚(《非诚勿扰》)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冯小刚还在做梦,希望把一个陷入无望之爱的溺情女子转变为男人的忠贞情人。

这种想法真是天真地太脱离时代了。

而能与伍迪·艾伦的片子媲美的,最近的一部就是《革命之路》了,同样是让人无比震撼的家庭悲剧。

我的评论完全可能是在坏人胃口,打断大家对于自由恋爱和性解放的甜蜜幻想。

然而,我自有理由沉浸在这种令人不快的思考中。

看到这种滑稽的现代爱情故事,我们对爱情越来越绝望了。

然而我们其实可以这样来怀念爱情的:如果我是一只小小鸟(民歌) 如果我是一只小小鸟, 也有两片翅膀, 我便飞到你身旁; 只因为不能这样, 我还在这里彷徨. 我离你虽然遥远, 梦中却在你的身边, 还和你交谈; 等到我一觉醒来, 我就形影孤单. 整夜没有片刻, 我的心不是醒着 在把你相思, 想你曾把你的心 许过我几千次.

 7 ) 以艺术之名疯狂

看完这片子,我在想一个问题.是否艺术家的脑袋真的和普通人的不一样呢?对于艺术家,我有着和Cristina一样的类似自卑的向往.因为那种职业太苛求天赋和灵感,我们当了那么多年凡夫俗子,对于我们不能到达无从理解的异类,不是畏惧就是向往.但艺术家的思维我依旧是不以为然,大概是凡夫俗子做得深入骨髓了,有些拘泥.Cristina起码还能全身心投入去学习,去体会.我是偏向Vicky那种有贼心没贼胆型的.那种失去控制的疯狂我其实连心向往之都失去了.况且我内心深处的小传统依旧认为许多以艺术之名的疯狂只不过是为了做而做.为了驰骋千里而信马由缰.真正的天赋反而退化了.像Antonio,我真的相信他很多思想是由前妻赋予的.不然他不会对她那样依恋和尊敬.Vicky是接地气而生,Cristina是迎春风而长,María Elena则是无法捕捉的,天地之间的一缕无法言说的魂魄.而Antonio这个男人,算了,他不足为道,最后他谁也无法得到.他还是不配.最后María Elena冲进来开枪那一段真是神来之笔.因为如果不是那样,Vicky和Antonio一定会落入俗套地再一次出轨.事后Antonio没事人一样继续做着他的艺术家梦,Vicky在欲望和责任中反复挣扎最后落入Judy一样的结局.这样的故事轨迹连我这个俗人都猜得到.所以我不是WoodyAllen.

 8 ) 谁的爱情,又是谁的宫殿

我今年21岁,问我的朋友们。

很多人已经记不起自己的初恋了。

突然一切,都变得快了。

在这个所谓人生最灿烂的年华里,我有幸老了一次。

躺在床上,有时候会想念很多人,有时候又谁都想不起。

被曾经的朋友们叫出去,倾听着他们混乱的生活。

那些故事让人无所适从,你不知道如何去安慰对方。

因为你根本分不清她们在说的是一场恋爱,还是一次做爱。

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会羡慕那些白发苍苍依然牵着手的老人们。

我们想分享同甘共苦后的甜蜜,却又不能挨过时间的考验。

曾经在这座城市,这个国家。

不存在所谓的爱情。

男女授受不亲,沾衣裸袖便为失节。

可突然有那么一天,爱情被歌颂了。

大家都去爱,可爱来爱去发现自己爱的不过是自由。

后来长大了,又去爱,发现这次爱的其实是自己。

就好像那些伟大的宫殿,一般人一辈子都不曾达到的地方。

突然有一天,那一扇扇红漆的大门打开了,门口站着一个美丽的售票员冲你微笑。

大家冲进去,想看看这个禁地,曾经神圣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

有些人看得明白,知道蓝天还是蓝天,这不过是个曾经的故事。

但是大部分人,兴奋异常。

冲着镜头挺起身子,鼓弄出僵硬的笑容,等待着眼前那个举着相机半蹲着的家伙喊一二三。

回到家后,拿出这张在朱红色大门前的照片,走街串巷,恨不得告诉所有人去过那里。

可你真正到达过那里了么?

你所作的一切究竟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还是为了你自己?

男人总是忘不掉自己伤害过的女人,而女人却总忘不掉伤害自己的那个男人。

最奇妙的地方在于,伤害的双方永远不可能是你忘不掉的那个人。

女人被伤害,是因为“他”心里面有个永恒的愧疚。

而男人,却又永远无法抚平“她”心里曾经的那个创伤。

大家就这么交错着,哀怨着。

当你抹去从未停止的眼泪,愤怒着质问他:“这一切TMD是为了什么?

”他一定会冷静的毫无愧疚的告诉你这都是为了爱情。

有时候谈一场恋爱,只是因为这是一个恋爱的时代,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双方互相揣测,只要对方稍不如意,自己心里那个曾经的人就复活了。

你为对方付出着,他感动着。

就好像你做出一盘很难吃的炒菜,你问他:好吃吗?

他回给你一个微笑,说:太好吃了。

其实他觉得并不,而你也从他那个勉强的微笑里看出一切。

当你们之间毫无精彩可言的关系结束后,你后悔不已,觉得为了老天开的这个玩笑又是何苦对他那么好,对方不感动,自己心力交瘁还落得个骂名。

有时候,喜欢对方。

却不想着急表达。

希望两个人像好朋友一样继续走下去。

当一切稳定了,再诉说这份感情。

以为两个人可以每天美好的像昨天一样,可突然有那么一天,你发现他开始向你说着另外一个人。

你很不开心,却又什么都不能说,因为你们毕竟只是朋友。

后来,你还没来得及表白,他就恋爱了。

开始渐渐的远离你。

你觉得自己好傻,自己珍惜的一切却不过是个梦。

谈一场恋爱太容易了,因为大家发现光自己爱着自己是不够的。

还需要别人的那份。

曾经一封送到战场上的信,流淌着你思念着他的那无数个日日夜夜。

而现在,你只要发一条彩信就可以告诉自己的“爱人”自己中午吃了什么。

科技让人和人的走的越来越近,近到你根本不用用心去记住对方的摸样,因为每天都可以看到。

可心和心那个网络,信号却越来越差了。

有那么一天,你爱累了。

你想安定下来过生活。

于是学着父母的样子,去相亲。

你或许会对每个都不满意,也或许每个都可以。

就这样,你结婚了。

像你曾经嘲笑的没有爱情的父母那样。

很多年过去了,他很好,你学会如何满足。

有天晚上,你刚到下班,他在做饭。

你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新闻联播。

后来你去洗碗,他把电视调到电视剧频道。

他看着电视,你在一旁为他削着苹果。

11点你们躺上了床。

你因为今天的言情剧,突然有些感动,开始拿出自己曾经在宫殿门前的那张照片给他看,讲着过去的一切,好像自己就是戏里的主角,自己都快都被自己感动的哭出来了。

而对方微微一笑,告诉你说:“这里,我早就去过了。

 9 ) 这一本读不完的书

美国导演中,最有文学气质的,恐怕非伍迪.艾伦莫属。

他那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对白,以人物对话自然推动情节进程的方式,还有影片头尾常常出现的话外音,都让人觉得他的电影明明就是视觉化了的都市小说:街头穿行的人群,那些难以安身的爱与孤寂,对话、笑话、疯话、痴话。

《曼哈顿》中的纽约在伍迪.艾伦的眼里无疑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减去一切杂音的黑白剪影,中央公园里散步泛舟,西区街头的小饭馆里觥筹交错,人生,爱情,音乐,艺术,总是熙熙攘攘。

这个他爱了一辈子的城市一直是他电影中永恒的主角,直到2006年《赛点》伦敦取代纽约初登场,伍迪的标志性絮叨也不见了,风格大变让人诧异。

我带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2008年这部《午夜巴塞罗那》,不知道从伦敦再到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伍迪.艾伦的视觉都市小说该怎么续写下去。

结果,我也爱上了巴塞罗那。

电影开始,头脑清醒理性的Vicky(Rebecca Hall)与脑子里充斥了不切实际梦幻的Cristina(Scarlett Johansson)来到巴塞罗那住进Vicky的亲戚家打发夏天。

二人在一次画展上邂逅了当地画家Juan Antonio(Javier Bardem),Juan直白的邀请二人与他去西班牙最古老的小镇奥维耶多共度周末。

Vicky与Cristina,这两个对爱情看法完全不同的女孩,一个对Juan不屑而激烈的反对,一个情挑的欣然接受邀请。

奥维耶多的古老青石小巷,西班牙热烈潮湿的夏夜,情深款款的西班牙吉他,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加泰隆现代主义建筑作品…… 精致的画面与以橙色为主基调的温暖摄影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浪漫的梦幻色彩,难怪伍迪要说这是他“献给巴塞罗那的情书”。

伍迪本人没有出现在影片中,甚至连充满了伍迪风格的旁白都不是他自己的声音,但这部《午夜巴塞罗那》依然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量的细节。

对话与细节是伍迪.艾伦电影的生命,没有这些精心安排的细节,那些絮絮叨叨罗罗嗦嗦的对话便都没了着落。

在《午夜巴塞罗那》中,Vicky与Cristina出场的走位与结尾走位之对比,暗夜里Vicky手指上熠熠生辉的大订婚戒指,Juan的前妻María Elena(Penélope Cruz)身着白裙于绿树掩映下坐在池塘边一只脚轻轻划水的掠影,Vicky的未婚夫Mark(Kevin Dunn)抵达巴塞罗那遇见Vicky的成功亲戚二人寒暄“全球企业”…… 这些小细节与幽默的对话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许多本来只有纸面之上才能讲明白的情绪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没有这些执行上近乎完美的细节,“字里行间”的韵味就无法被精准的表达出来,电影最后的留白也不可能成功。

二是充满了特色的旁白。

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剧本,讲究的是要通过细节“展现故事”,而非把人物所思所想一股脑倒出来“讲故事”;但这个旁白偏偏逆其道而行之,片中Vicky与Cristina的内心活动在相当程度上都是通过旁白来讲述的。

这样的旁白之所以不令人厌烦,其成功依然要依托于大量的视觉细节,换句话说,那些细节才是影片要表达的重点,至于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倒不是影片的关键——电影一开始主要人物Vicky与Cristina的性格就已经被合盘托出了——它们刚好作为类似“过渡段”一样为影片提供片段之间的转承起合,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需要慢节奏着重笔墨来表达的情节发展,而对人物性格构建这些次重点的部分迅速带过,增加了影片起伏的节奏感与文学色彩。

再有是影片的哲理性。

哲理性可说是伍迪.艾伦影片的一贯特色:爱的意义,生活的目的是他的“都市小说”的永恒主题。

在《午夜巴塞罗那》中,一开篇,Cristina所拍摄的12分钟短片主题便是“爱情的定义”;Juan的诗人父亲之所以“憎恨人类”,写出无比优美的诗篇却不肯与大众分享,就是因为“千年之后,我们人类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天才María Elena的情绪波动与Cristina悲伤自省缺乏艺术天赋的对比;艺术家Juan关于生命短暂与爱情飘逝的对话…… 从纽约《曼哈顿》到《午夜巴塞罗那》,伍迪一直都在拍摄关于寻找的电影,寻找什么?

也许像片中的Cristina一样,我们找不到答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小说用文字来叙述哲理,而视听综合艺术的电影要表达哲理便离不开对话。

伍迪.艾伦最大的特色是他能够通过充满幽默感毫不做作的口语对话来“寓教于乐”,既有娱乐性,事后又令人回味无穷。

《午夜巴塞罗那》中他本人不出现在荧幕之上,但他的影子藏在每个人物身后,Juan的诗人父亲跟儿子赞叹美丽的María Elena的时候是伍迪,Juan邀请Vicky与Cristina去奥维耶多共渡周末的时候是伍迪,María Elena与Juan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也是伍迪。

这个无处不在的小老头儿用他特有的天才与幽默方式把观众在他的故事里绕的团团转!

而跟《赛点》中每个情节都在意料之中相反,《午夜巴塞罗那》的每一个情节发展都出人意料——该前进的时候是停滞,该低谷的时候是高潮,该结束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而该总结的时候却是一片空白。

留白,我看来,就是伍迪.艾伦所有电影的最大魔力。

他从不告诉观众该想什么,故事的结论该是什么,相反,他的都市故事似乎从来都没什么结论,从来都是意犹未尽,从《曼哈顿》的惆怅到《午夜巴塞罗那》的迷惘,伍迪更在意的是电影所表现的一种过程,在大量的细节与对话之后,缺乏结论的结尾空而不白,正如同生活本身:不去投入的活,不去真诚的爱,哪有什么结论?!

还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精彩的表演。

Scarlett Johansson的青春气息与Rebecca Hall的内敛气质相得益彰,但最为精彩的还是两位女配角——Patricia Clarkson扮演的Vicky之亲戚Judy,以及Penélope Cruz 的María Elena。

Patricia于2003年因为《四月碎片》中的癌症母亲一角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还有同年的《心灵驿站》中受丧子之痛的女画家,都充分体现了她平静中充满爆发力的表演特色,令人过目不忘。

这次在《午夜巴塞罗那》中Judy与Vicky坦露心声一节Patricia的表演动人之极,短短几分钟,便让片中其他女演员黯然失色。

而Penélope Cruz的美则完全不同于Scarlett Johansson青春活力,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神秘与力量感。

如果说她在阿莫多瓦的《回归》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感,那么伍迪.艾伦所表现的便是她西班牙式狂热外露的力量感。

天才画家María Elena被Penélope刻画得勾魂摄魄,直叫人欲罢不能。

夹在两大美女之间的Javier Bardem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在戏中同时拥有Scarlett Johansson与Penélope Cruz这两位人间尤物。

去年他梳了个“全世界最丑发型”,一路“杀”进奥斯卡轻易摘走最佳男配角,今年哪怕不提名,仅在《午夜巴塞罗那》中甘享这齐人艳福,就够人大大羡慕了。

伍迪.艾伦的这篇充满了文学色彩的“献给巴塞罗那的情书”,直让人读得如痴如醉。

读完了,我发现自己对生活、对爱情似乎更加迷惑了;但同时,出乎意外的,对生活的理解却也加深了一个层次。

这新的一层究竟是什么,我说不出来,只知道伍迪.艾伦这本书我读不完,也永远不愿读完。

《电影世界》2008年10月稿

 10 ) 你是否也明白

究竟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不想的?

接连下过几场雪,节后满是硝烟的空气逐渐透明。

最要好的女朋友和那个苦恋了N年的男朋友终于不得不再次分手,她说这是最后一次了。

她还说他们要最后一次出去旅行,给自己留下一个凄美的回忆,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她是一个凡事都明镜的姑娘,却也有痴迷不已的东西。

现在,她说她开始相信命运。

经历就是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它让你自然地明白一些事,而后发现那些你不明白的事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前前后后的种种,只有我看得清,因为旁观。

他们互相吸引,然后爱,然后再徘徊,然后再互相背叛,最后谁也不能再继续接受对方。

这里没有绝对无辜的人,因为人总是为自己更多一些。

在你爱别人之前,一定要先爱自己。

这没错。

只是或多或少,我都会独自想象,是否他们也像我当初一样,泪光朦胧地望着一个自己以为特别爱,并且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强颜欢笑享受那些偷来的欢愉。

最美好的事情,一定是没有结局的。

这也没错。

正如电影里所说,it is a passing thing。

倘若我们真的有勇气告别过去,就一定可以坦然地迎接未来。

拉回来说这个电影。

我把电影里三个最重要的女性分别叫做黑,黄,棕。

坦白说我非常迷恋黑,那种病态的感情观。

她坚信最美好的爱一定是盘旋在两个爱人间的美好回忆,可是又不愿轻易地接受她爱的男人与其他女人的瓜葛。

敏感,毫无安全感,并且容易失控,一个美丽并且才华横溢却又在性格上又如此有缺陷的女人,更让人着迷。

我也佩服黄的勇气。

我一直佩服美国人的勇敢。

他们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然后对不要的坚决说不。

我觉得好,就欣然接受,一旦我觉得不好了,掉头就走。

当你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排除法就可以帮助你,尽管可能会走一些弯路,起码不会犯错误。

棕要是能懂,就不会陷于混沌的婚姻中,身边是天使样可爱的丈夫,心里却是魔鬼样诱惑的男人。

人类对新鲜事物的免疫力其实远没有我们心目中那么强悍。

张爱玲一早就说,良家妇女一旦豁出去了,绝对可以让你瞠目结舌。

本来她是打算豁出去了的,可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把枪就给这份激情画上了句号。

最可悲的是男主角,他根本陷在前妻爱情的阴影里,想要通过漂亮的女人们自拔,却屡受挫折。

在我看来是可悲的,当然也许男人们都很爱这一套。

伍迪艾伦显然也是个男人,他一定也幻想自己和男主角一样万千宠爱无往不利,幻想女人们都为他纠结,为他疯狂。

所有的电影都是导演在圆自己的梦。

电影一定值得看。

美的让人咽口水的风景,让人情不自禁闭上眼睛的音乐,还有性格饱满的人物角色们纠缠的乱七八糟的情感。

我给了五颗星。

《午夜巴塞罗那》短评

就是去看CRUZ的 没想到巴登超帅啊。。。但是 导演编剧实在让我无语

4分钟前
  • 周鱼
  • 较差

旁白从头叨叨到尾,人物也没看出任何坚持,只是不停跟着自己的荷尔蒙走,然后不断展现衣食无忧状态下如何zuo,我可以承认伍迪艾伦思考过很多,但这样神经质话唠的表现如同用方程写诗,美感全无。

5分钟前
  • 考玛
  • 较差

两星电影扣一星,原因自然是诋毁母语。很多人不认同里面的爱情观,太正常不过了,电影讲的是滥情,不是浪漫,每个人对爱情都捉摸不定。电影是用镜头语言来说事的,不是用旁白。人物的情绪,故事的转折都用旁白交代了,生怕观众看不懂吗?要导演和演员干什么用,两个主要女性角色根本不需要演技吗?

7分钟前
  • 铅纸鹤
  • 很差

既然故事背景被设定在了巴塞罗那,那么即便是伍迪艾伦也或多或少地沾染阿莫多瓦式的新巴洛克主义,少了几分以往的幽默取而代之的是浪漫与奔放,而在柔和的伍迪风格的滤镜下却是高纯度的色彩比对,象征着旺盛的(性)欲望。象征着理想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或是说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与融合。

10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先看了赛末点,就知道这部伍迪埃伦的作品也不会让俺觉得出彩。现在有点儿文化厌食症了。这类老文青的片子的萌点吧,看到了也懒得去理解,理解了也懒得去品味。总之是跟个人当下环境离得太远,感不起兴趣。

11分钟前
  • 费米
  • 还行

看老伍电影总有种被耍的感觉。有种不动神色的上演闹剧的感觉。总觉得Christina,Juan,Melane 是这个老头子心中3P终极YY。关于女性对于自己的爱情和生活的那种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来了个嘲弄。

15分钟前
  • Tiff
  • 推荐

奥维多岛的3P之夜~

17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继续是一部探讨三人行,来自巴塞罗那的风情和文化活力有毒药一样的诱惑力。旁白很重要,像读一部文学作品,倒不如说在探讨女人。唉呀唉,只怕永远搞不懂。

18分钟前
  • 滚来滚去
  • 还行

伍迪艾伦绝对看过张达明黄子华主演的《人间色相》,灵感绝对来自那里,只不过少了分黑色幽默,多了一些莫名的思考性的东西,抬头看到米兰昆德拉的那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知道伍迪艾伦想表达的东西来自哪里了。

20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给这部片子两星,就是因为Javier Bardem。对他不停乱放电实在接受无能,竟然没看出来就是《老无所依》里的酷杀手。啥眼神哦

21分钟前
  • 晏天
  • 较差

完全没看懂···

25分钟前
  • VincentTakarai
  • 较差

伍迪·艾伦在讨论女人对爱情的态度。薇琪是理智却心有不甘、蠢蠢欲动;克里斯蒂娜是冲动并渴望浪漫,但不会迷失自我;爱莲娜是一个极端,不顾一切。你是哪种?我三种都是。

30分钟前
  • 苏更生
  • 还行

全都不是爱情。

35分钟前
  • lenlen
  • 力荐

暖黄的色调充满了暧昧,旋律优美的吉他、惬意的田园、每一块砖头都会发出古老声音的城市…Christina代表romanticism,Vicky代表realism…当她们结束假期回到了美国,眼中仍然是迷茫…Woody Allen的电影都关于寻找,也许像片中的Cristina一样,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38分钟前
  • Reiko
  • 还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有那份承受能力,就不要随便yy不属于自己的生活。否则只会很尴尬,就像Vicky一样。怎么说,伍迪·艾伦对于感情的诠释,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不想在探讨感情,而更像是选择。反正我看的时候,总觉得不爽,因为不能认同他对女性情感的处理。这部所谓的爱情电影里,并没有爱情

41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就算是女人,也会好奇为啥两个女人明明爱上同一个男人却没把彼此掐死反而暧昧了起来?双性恋在本片中并不是讨论重点,女人、性和巴塞罗那,才是伍迪艾伦要唱的主旋律…生活总不能平淡的像一潭死水,有一天过一天,走到哪儿算哪儿…

4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加进“欧洲味道”的标签里会模糊它的标准,但这部片实在是异域风情死了。Penelope Cruz什么时候这么成熟损毁诱人了

47分钟前
  • 闻人林
  • 还行

西班牙情绪——更喜欢Vicky多一些,西班牙就是有这种魔力么?昏黄的街道,一种暴露在外的激情和欲望。

49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纯粹讲女性的爱情观的电影,克鲁兹的角色vs斯嘉丽的角色就是艺术家vs文艺女青年嘛,每个女性都是几个人物个性的混合,理智又感性,追求稳定又期待浪漫,体贴又自我,多一点或少一点。里面男性角色过于脸谱化所以不够精彩。勾起很多在巴塞罗那的回忆~

54分钟前
  • Mignon松弛地
  • 推荐

其实是分两次看完的,上一次是将近一年前,看了10分钟左右就放弃了。这次又找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从第一眼便确定,这一定是一部我爱的电影。结果是——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可是我不喜欢,因为那个原本应该很有魅力的老男人看起来实在是可笑!

56分钟前
  • 文we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