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得过不治之症,所以我可能对这些病危的人缺少理解。
如果余命10年,我又会做什么呢?
14岁时,我会幻想工作和恋爱,20岁时,我会幻想未来美好的生活。
茉莉是逃避和害怕的,她会自卑去逃离恋爱,逃避生活,但是又渴望恋爱,渴望像正常人的生活,所以一直陷进矛盾之中,痛苦与流泪。
遇见和人之后,没想到自己却能被一个人这样般念念不忘,这样般爱着,她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突然有了重要的意义,于是她才会去骗和人,让他好好生活,于是她自己才会重拾起笔,写下《余命10年》,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充实。
这部电影没有像《五尺天涯》那样互相照顾与救赎,却像《我想吃掉你的胰脏》般女主一个人的勇敢与努力。
但男主总显得被动与无奈,这确实很可惜,即使我爱你,但你终将离我而去,只剩下留恋与记忆。
ps:结尾RADWIMPS的歌好好听
- [ ] 死亡是令人生畏的话题如果从此刻开始生命就进入倒计时,是否会活的越来越畏手畏脚,越来越约束拘泥呢?
主角最开始是迷茫的,但最后她慢慢走向真实,走向“人性的自私”(纯褒义)。
最后,主角对家人对爱人敞开心扉,可以抱头痛哭,可以畅所欲言,学会了去真切的感受体会,真实的活在这个世上,用活着的感受去渡过漫长又短暂的十年。
- [ ] “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难以想象这部电影是🐟宝给我推荐的第二部电影(第一部是白日梦想家)。
能够找到🐟已经是我此生的奇迹了。
就像主角男友的厨师师傅说的“还有下一个。
”主角男友说“没有下一个”。
师傅说“能够遇到你深爱的人,已经是奇迹”。
最后主角男友将新餐厅的名字取作“茉莉”,在她临终前还去看望了她。
故事没有走向狗血没有走向大喜大悲,而是在一眼可以望到头的路线里走向了普通人平凡又平庸的结局。
- [ ] “让他离开,可以减轻我一半的痛苦”主角选择独自走向死亡,爱情让她贪恋生的快乐,但是她不得不面对死亡,所以她选择了放弃,这是孤勇的,壮丽的。
她在一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但是她还是最终选择了体验这段美好的感情,她在救赎男友的同时,也是男友在救赎他,在给她带来活着的真实感受。
- [ ] 影像记录的意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影像记录的意义。
主角拿起dv站在飞舞的樱花树下的场面非常唯美,也是她的dv让我们从第一人称视角了解她的心路历程。
有时候影像记录仿佛让我们在“在场”的时候无法专心致志,摄像头作为人类的第三只科技眼会让我们看待事物更加抽离冰冷,或者从事后看和我们的记忆和体验有所偏差,但是对于只有鱼的记忆的当代人,或者我,来说,影像记录是必要的,也不一定是冰冷的,记录也可以是有温度的,有带入性的。
我经常感觉到如果我不给自己拍照,我就会忘记自己的长相,或者我会不认识自己,无法认出识别出自己,或者自我认识变得模糊。
(这也可能是重度脸盲的一种表现)
通常这种讲死亡的电影我都会陷入更多的思考。
(可是全程我只顾着看和人的脸了,好帅啊)整部片子平平淡淡的,女生患有绝症努力地想活着,男生在一开始选择了轻生,而后的爱情片段就像我会在晚上十一点听着让人emo的情歌回想起曾经的恋爱往事一样,很甜却也只会让人浅浅一笑。
剧中有一个设定是他看了10年前写给现在的自己的一封信,里面说要好好活着,长大以后要怎么样怎么样的。
和人在同学会上看了之后,第二天跳楼了。
相比病痛之下努力活着坚强的女主,其实我对和人会更感兴趣。
他说,你应该不记得我了吧。
他在酒局强忍着呕吐的欲望,直到人散去。
他跳楼之前杂乱的房间。
他跳楼之后他的父母也没有来看过他。
或许是怎样的生活压力让他选择了跳下去,选择死亡。
剧中都没有说明。
当然,电影主要还是爱情片,在dv里留存的十年记忆会随着死亡消失,却会在活下来的人那里得到永存。
茉莉在妈妈肩膀上哭着说我不想死,爸爸在一旁偷偷流泪,原本自杀的和人因为有了茉莉的存在也选择了活下去,和人最后在樱花树下回头一笑,生命还是会继续。
我会想到我自己,10年前的我18岁,对未来虽然恐惧但是抱有无限的希望,我会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然后10年后的今天,我28岁,那个曾经很遥远的30岁竟然已经离自己这么近了,回想起来,这些年,一事无成,那些骄傲和坚定也被时间磨平和冲淡,那些理想可能永远只会成为理想。
10年后的我,38岁,距离我认定我会40岁自杀还有2年,那个时候的我真的还会坚定地认为我会40岁自杀吗,当死亡距离自己只有2年的时候,我会不会也开始留恋这个世界?
会不会有那么一丝害怕?
余命十年,十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也可以让你彻底对这个世界绝望。
当你知道你只有10年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呢。
若能留住落英。
“绵绵头上飞花,能遇上一次落霞,如像你跟我暂借的火花“。
日本人真的很喜欢写,也很会写这样绚丽一刹的物哀美学故事。
俗套但是我爱看🥹在故事才开始,时间快速流逝过那短暂快乐几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落泪了,我知道了结局。
可能真的喜欢这种日式的樱花飘落时即永恒的设定,以及对于一些日式场景的情结使然,俗套就也很爱看。
去过一次日本必定是不足够的,尤其是有了那年未看到富士山的遗憾,每次日本的影视作品一旦出现富士山附近的地区,我就会加分,尤其是父亲和女主一起走的那条公路,是我当年去富士山走过的,更是万千思绪涌来。
“懐かしい”,她们在回到富士山下的小镇的时候最多的总是这句话。
我很喜欢这个首尾呼应的樱花转场,完全就是日本人沉迷的那种哀伤的一瞬之美,定格在了最美好的相遇时刻。
看电影时,我时常在想,作家的感情真的是细腻异常的,那得这样的绝症,爱上一个这样美好的人,知道自己最终还是会死去,应该是一件伤感至极的事情吧。
我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把那些未说出来的话、未完成的事、想要拥有的未来,写在纸上。
女主进入出版社工作后开始慢慢写这本十年之书,生命终结,故事随着书本一直延续。
看似感伤,其实也是一个相互救赎的故事。
男主从出租屋纵身一跃,女主拯救男主,从万念俱灰中拉回来,女主一直坚强隐忍,独自承担着病痛,她说,她离开他是为了减轻她的痛苦,她被诊断绝症时先落泪的是她的爸妈,到了电影的最后,她才坦白一切,男主才在书里看到女主坦诚的心,男主也在用爱救赎着她。
纵使结局黯淡,抵不过回忆绚烂。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了10年的时光,你会怎样做?
好像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吧。
好像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哦。
请你摊开一张纸,拿出一支笔,试着写下些什么吧,写下一些你想做的事情,也不算太留有遗憾。
那么,我先来。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了10年的时光,我想, 我想要写一部小说,我想拍一部电影,大可以将我的生活置于其中。
我想读很多书。
我听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
好像还有很多。
…… 所以,你写好了吗?
那我想这部电影便已经达到了它的目的。
余生十年怎样,竭力去做你想做的就好啦。
另外,我偷偷的告诉你,余生十年?
放屁啦。
你的余生不止十年哦,你的余生可以大放光彩,你的余生可以很美,很酷。
所以,去做啦!
小松菜奈、坂口健太郎,文艺爱情片的常客,没想到强强联合能凑出不一样的火花,坂口健太郎这种盐系男友脸太耐看了,搭配高冷理智风格的小松菜奈,二者虽然不会让观众感到很甜蜜,但是相互治愈相互救赎的感觉很浓!
原作者与女主有着相同的罕见疾病,过着倒计时的日子,每天都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二天的降临,这种折磨比疾病更难受。
如果说没有希望,那第二天是否会来临,重要性不强。
但遇到第一个对的人,每天便会期盼着转天,那种害怕便会更加浓郁。
不知道作者是怎么过完的一生。
《余命10年》改编自已故日本作家小坂流加同名小说,由小松菜奈和坂口健太郎出演;作家小坂流加长年深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PPH)所苦,其遗作《余命十年》便是将自己的病情写入故事中,可惜的是在该小说出版前,小坂流加便先一步离世。
这部剧如其名的电影作品早就坦率将悲剧的内核展露无遗,它就是一部催泪悲剧,藉由绝症所带给女主角茉莉的绝望,去讲述生命与时间的议题。
20岁的茉莉因患病被告知仅剩10年寿命,为了不对活着这件事抱有执念,她决定不再恋爱,直到她在同窗会与和人相遇并相爱,她几次决定放弃生命,但在朋友和家人的陪伴支持下努力抗争。
日本影视作品特有的细腻和胶片感的拍摄,将故事和画面非常完美的贴合在了一起,让观众在已知的结局中被过程中的起承转合深深触动。
“我曾经想过死去,但是因为你,我想活下去”这句话并不是身患绝症的女主角茉莉说的,而是在男主角和人第二次对茉莉表明心意的时候所说的话。
比起和人对于茉莉的很多鼓励和守护,茉莉对于和人的整个人生起到的作用似乎更大。
在电影的设定里,和人是一个与家人断绝关系独自来到东京生活的青年,他甚至没有什么朋友,在经历了被公司解雇后浑浑噩噩的生活。
他选择轻生后被救到医院里,也只是由父母联系了同在东京的朋友前来探病。
而茉莉虽然拥有比其他人短暂一些的人生,但是,她却拥有着爱她的家人和朋友,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都始终在身边支持着她,她的朋友们及时两年未见仍然十分亲密没有隔阂的相处。
在和人和茉莉相互的治愈中,其实很能体现出日剧一贯的内核:一无是处的我和平凡无奇的你相遇,让我们两个人的世界都被点亮的闪闪发光了。
其实在我看来,这部电影里,不排除男主角演员坂口健太郎演技的原因,关于亲情和友情这两条线甚至比爱情线更加出彩和完整。
在整个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其实很少看到和人的参与,有和人出现的画面,总是甜蜜的,开心的,是积极面对世界的;反而茉莉的朋友们和家人们总是一如既往的陪伴她度过很多至暗时刻,无微不至打电话的爸爸,每天准备低盐低油食物的妈妈,一直为了妹妹治病而搜寻各大资料的姐姐,还有夸赞茉莉写作能力帮助她找到一些在出版社兼职写作机会的闺蜜。
亲情友情的部分在这部主打爱情片的124分钟里,其实瓜分掉了一半以上的重量让我感动。
我也觉得是因为加入了亲情和友情的元素,才会让整个环节更加的圆满和真实,让爱这个命题的维度更加的延展。
茉莉给10年后的信上写:要度过精彩的人生哦。
和人给10年后的信上写:成为大人之后,也请快乐的生活下去。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都过上了自己14岁想要过的人生,也没有过上自己14岁想要过的人生。
《余命10年》把故事围绕在只剩10 年寿命的女主角茉莉身上,但是其实每个人都会去世,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时间」和「生命」这两个核心的词汇,是每个健康的人同样需要面对的困扰和问题。
我们和茉莉不同,无法倒计时自己的生命,我们不知道自己还拥有多少时间,所以会无意识的浪费掉自己的时间,但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每一天都应该被同等珍惜和利用,去完成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余命10年》在国内上映的时候改名为《余生那些年》,选择了520这天上映,并且宣传海报上加上了「我最喜欢你」的字样,这样的改动确实能更贴合情人节的商业化设定,但日本版的海报上「她活到最后一年,就像人生的开始一样」的这句话,其实才更贴合整部影片的内核,才是小坂流加真正面对生死的勇气的最好表达。
在电影最后的滚动字幕中,小坂流加这个名字缓缓升起。
小坂流加年仅39岁,于2017年去世,她生前并没有任何一个男朋友,也就像她在电影里说的那样“人生只有一次,遇见你爱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而她本人的人生中并没有这样的奇迹。
在原著小说中,对于男女主的设定也和电影中有偏差,小说里的茉莉是一个喜欢cosplay的女孩,小说中文字表述会更直观于电影的改编,更能展现她作为一个病人内心的纠结,会随着女主情绪的转变大开大合,更加细腻的展示茉莉的精神世界。
(可以在微信阅读上面看这部小说)
总的来说,不管是电影的改编还是原著小说,都是一部给人感动可看性很强的作品。
看完之后相信每个人都会对生命的价值有自己最新的感悟和理解。
愿每个人,成为大人之后,也可以快乐的生活下去,度过精彩人生!
绝症少女的余命十年。
意料之中的催泪片。
整体没有刻意煽情,反而趋于平淡,更体现了物哀美学。
觉得活着没有意义的寻死之人,与想活却没法活下去之人相遇,两方都重新获得了生的力量。
但淡淡的绝望感一直萦绕着没有消散。
在病床上将DV拍摄的十年逐个删除,十年间的画面蒙太奇式堆砌起来。
不需要一句台词就能感受到,这十年活得很精彩啊,不舍的情绪一定正在她心里蔓延。
昏迷时睡梦里都是如果自己健康未来可能体验的事情。
真实故事改编加上原作者在小说正式出版前病逝,这些内容都原封不动体现在电影里。
因为真实而更加惋惜。
恭喜Radwimps又贡献了一首好歌。
🎵想要向全体人类每人借十分钟寿命并将其全部填埋在你的心里亦或是将我残存的生命一分为二让渡给孑然一身的你 ——「うるうびと」
余命十年是这些年我比较在意的一部电影,在相隔较长的时间里我看过两遍,但是我发现自己还是很难去写点什么,并不是我没有感知到电影里面的诸多细节,诸多感人的情节,那些都可以很认真的去感怀和赞美,就像在我们的人生里面也存在着很多的爱,也会有亲人朋友或者爱人的羁绊,也有很多的感动的瞬间,所以我看这个电影第一个感受就是,哪怕在这样看似极端的人生里面其实大部分感情和故事也都是平常的。
茉莉的爱情好像也没有多少浪漫的故事,只是因为她身体的原因增加了一些误会,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因为生命的枯萎变得那么具体和紧迫,也让他们的感情多了一点生离死别的色彩。
但是那些好像也总隔着一点什么,有时候我会想任何的讲述都带有主观的局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面对所有残酷的部分,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时候,有时候什么是事实并不是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因为人总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理解和解释曾经发生的故事,就像两个相爱的人结婚了或者分手了他们的故事也会变得截然不同。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没有奇迹,在她出于善意决定放弃爱情的时候,那个人也没有去坚持,所以茉莉是有恨的,她在删除那些过去的美好记忆,那些一起拍的视频,曾经的美好映衬出现实的残酷,为什么那个人没有理解她的深意,她是想要爱的,但她以为放弃才是正确表达爱的方式,“一个人痛苦好过两个人的痛苦”,曾经她是那样理解他们的故事,但是也许在最后她还是后悔了,因为她不再相信那个人真的爱她。
身患绝症的人那种孤独绝望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尤其是年轻的时候,还在充满希望的年纪。
处于弱势的时候人会变得自卑,会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因为自尊心会更倾向于自闭,反而更需要一些来自别人的主动的积极的联系。
我曾经在B站看过一个UP说她瘫痪之后和之前的朋友同学几乎都失去了联系,就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我也听说过一个人喜欢一个女同学很多年,他患了渐冻症之后也没能等到她来看他一次。
我听说过一些这样悲伤的故事,但是他们都属于很少数的边缘的,甚至和那些电影上所表现的也都不相同,真正生病的人往往都是被厌弃的,就像没有生病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去医院。
其实观众也大都不相信茉莉是有爱情的,我看到有说小说的作者茉莉的原型并没有男友,所以这个故事更像是一种写作,是用幻想填补生命的空白,那个人在茉莉发病住院之后就没有去看过她,也失去了联系,而茉莉一直在病床上等着他,幻想和他结婚有自己的孩子,而那个人只顾着自己的事情,并没有那么在乎茉莉,所以他的角色有点不那么可信,我一直觉得如果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被轻易阻拦的,至少那个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茉莉的真心,他要么是愚钝的,要么就是不真正的爱她,没有能够从内心里面接纳生病的茉莉,也没有想要和她的命运融为一体。
茉莉在现实里面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自始至终都是家人在陪伴她,和她一起应对残酷的命运,就像我所接触和知道的很多病友也都是家人在陪伴,我住院七八次只遇到一个女病友是丈夫陪伴的,有血缘关系的家人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医院里面的陪护大部分也都是父母子女。
所以整部电影里面会感觉亲情的那部分更真实,而爱情的部分会有些苍白。
茉莉在作品里面写了很多自己的爱情,我相信里面很多感情也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在一起应对后来的一切就会觉得失去了支撑,也让这个故事变得没有那么可信。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他们是相爱的,但是因为茉莉不想耽误对方,所以主动放弃了这段感情,这样看似合理,其实却不符合对于爱情的理解,因为爱就是要在一起的,哪怕是要克服艰难险阻,爱一个人意味着想见她,想要和她在一起做很多事情,哪怕对方生病了,也不该抛弃对方,这是对于真爱的一种理想化的期待。
但是真实的世界是复杂的,也是残酷的,不应该否认世间存在着真情,肯定是有那种不顾一切的伟大爱情的,但是那些都是很少数的,有幸运和其他层面的合理性因素,大部分人还是趋利避害的,毕竟爱情婚姻也都是为了繁衍而存在的,而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谁也不想因为另一个人而变得不好,哪怕是父母也只是没有办法而已,就像茉莉的病也不只是她自己在承担,还有父母家人也要分担,还有社会也要分担,我们自己的命运也不只是自己的,也是和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爱情也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茉莉在大学之前一直和正常人一样,她以为自己会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人生,结果却不幸得了一种绝症,而且被告知活不过十年。
其实死也是一种绝症,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绝症,于是它就变得没有那么可怕了,而且是平等的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也好像可以接受。
但明确的知道自己很快就要死掉还是不同的吧,尤其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青春还没有结束就已经要离开,很多事情来不及做,那种感觉还是很难过吧。
在茉莉的故事里面充满了遗憾,一个青春少女的绝望也会更让人潸然泪下,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花就被风雨摧残。
所以生命好像还是有不同的价值,茉莉的遗憾不只是因为爱情,也是因为她失去了大部分人生的可能性。
但是爱情好像仍然是最遗憾的部分,就像在一场悲剧里面也会有最让人悲痛的情节,或者也可能是让人最欣慰的部分。
我不知道别人怎样认为,至少我自己是觉得他们没有在一起是一个遗憾,我多么希望那个人能一直陪着她,能经常去看看她,我也希望他们能结婚,能冒险去生个孩子,这样哪怕是茉莉死了,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下去,孩子也是茉莉在世界上一半的化身,哪怕以后他再爱其他人了,他们之间的爱也不会失去,而是会化作永恒,因为那是真实的,是他们一起同甘共苦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幻想出来的。
然而,没有奇迹更像是世间常态,这也是大部分人大部分时候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有那种感动的时候,都有那种好像什么都可以不在乎的时候,但是真正理智下来,还是会遵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就像他们无法在一起,因为他们没有那种和普通人一样的未来,有时候我宁愿相信是因为他们爱的不够,如果茉莉足够爱他,为什么茉莉不可以主动的去联系他呢,她也可以去找他的,只要他不拒绝,他们仍然可以在一起的,难到茉莉真的觉得不联系就是对他最大的好吗,“一个人的痛苦比两个人的痛苦更好”,但是倘若他们是相爱的,没有在一起才是更大的痛苦吧,相比于两个人在一起相互扶持去面对残酷的命运,两个人不在一起孤独的面对自己的命运才是真正的痛苦吧
电影改自小坂流加的《余命十年》,真人真事改编。
高林茉莉在20岁时,患上了肺动脉性肺高血压病,一种目前没办法治愈的病。
一旦肺脏血压升高,就会使动脉变厚,阻碍血液流动。
在此之前,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在初中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信里,她写道: “给10年后的我,有在好好生活吗?
14岁的我,每天忙着学习和社团活动。
很累但是很开心,作为成年人的我在做什么工作呢?
有恋人了吗?
成为作家了吗?
要度过精彩的人生哦~(高林茉莉)” 稚嫩但是充满期待的文字。
两年的住院生活,经过两次手术,除了胸口留下伤痕,病情也逐渐得到控制。
在出院那天,茉莉拿着病友送给自己的DV,记录着那些值得记住的时刻,家人,病友,医生。
一切都是阳光的。
生命就如枝头上的樱花,随风去留,美丽也脆弱短暂。
短短两年,恍如隔世。
东京街头,建了她没见过的高塔,大学好友们也已各奔东西,一切人和事都在奔向未来,只有她停在原地。
余命十年,惴惴不安。
其实茉莉一直都在努力忽略生病这件事,她去适应社交,积极接受治疗,应大学好友沙苗之邀,重拾纸笔,成为专栏作者,努力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开心。
只是,无法治愈的疾病,让她在别人问起病情时,会下意识隐瞒,不希望朋友们知道后,想自己投来同情,怜悯的目光。
真部和人是茉莉的初中朋友,在一次同学聚会之后,开始逐渐有了往来。
阿和不满于父母的安排,孤身来到东京打拼,但是并不如自己所想般如意。
他被公司解雇,生活一团糟。
在他试图自杀未遂之后,茉莉对他说:“我也会加油的,所以请你不要再有轻生的念头了”。
两个决定要努力活下去的人,在樱花雨里,似乎找到了坚持的理由。
日子一天天过,茉莉的专栏文章开始发表,阿和去庆祝自己出院的居酒屋里当学徒,茉莉的姐姐桔梗和爱人步入婚姻殿堂,同学沙苗和富田在茉莉的撮合下开始恋爱。
茉莉的DV依旧不离身,她记录着每一道风景,每一次相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生活着。
遗憾固然有,茉莉的遗憾,有不能为父母尽孝,也有不能与阿和白头。
阿和向茉莉表明心意,只是苦于生命短暂,茉莉始不肯接受他伸出的手。
阿和犹豫了许久,才开口问她:“我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存在?
”阿和不明白,茉莉的眼中明明有对自己的爱意,为什么会拒绝自己。
茉莉明白,肺动脉高血压患者,从确诊到离世,最多不过十年。
胸口留下的伤疤,时刻都在提醒她,时日无多。
“我不是放弃战斗,而是已经没办法战斗了。
”姐姐桔梗提议让茉莉转院,去了解肺移植的治疗方法,茉莉知道继续求医,不过是无谓的挣扎。
茉莉不明白,为了活下去,她禁剧烈运动,禁情绪激动,禁多油多盐的食物,可她依然每天都活在对死亡的恐惧里。
人生须臾几十年,能遇到爱自己的人是何其幸运的事。
茉莉与阿和都不该错过彼此。
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浪费,还保留什么?
与阿和相恋的日子,茉莉满足也过的很快乐。
她和家人和解,去接受肺移植的治疗,与阿和去旅游,去滑雪。
在一次旅游里,阿和向茉莉求婚。
这一次,茉莉没办法再向阿和隐瞒病情,她坦白自己的病没办法治愈,时间不过剩下两三年。
阿和崩溃道:“为什么偏偏是你?
”茉莉着手写下了《余命十年》,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留一点痕迹,为家人朋友,留一点念想。
在小说即将上市的前一个,茉莉离开了人间。
茉莉在阿和最爱她的那一年,永远的离开了。
余命十年,多荒唐的生命概念。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
我们都明白生命脆弱时间催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向所爱表达内心,就已经足够幸运。
珍惜正常的人生。
于我而言,平凡无庸就已经是我生活的标签了。
如果在得知生命只有十年,我想我会放下偏见,为自己活一次。
余生那些年 (2022)6.72022 / 日本 / 剧情 爱情 / 藤井道人 / 小松菜奈 坂口健太郎
听听歌看看樱花拉倒,爱情在女主的人生里真的排不上号,反而对男主具有拯救意义
日式俗套剧情PPT电影,小松菜奈这次演技感觉好了一点,坂口健还是那样!
如同开水,平淡无味。描述绝症斗争的日影日剧实在太多,所以相同题材的本片在上映前我很好奇它会怎样另辟蹊径,结果还是失望——同样的套路:诊断绝症、充满绝望、遇见爱情、痛苦挣扎、离世,没有任何惊喜与意外,唯一的看点就是小松菜奈日趋成熟的演技。但全片仅仅依靠小松菜奈的表演也完全无法搭建一个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电影语言,不同于《花束般的恋爱》,本片男女主的感情从一开始就觉得有点牵强附会,即便人在一起我也感觉不到“在同一个频道上”的爱情共鸣,而男主阿和的种种行径也让人不禁好奇他对女主的感情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仅仅对于一个把他从泥沼中拉出的人的感激之情?生命诚可贵,但片子实在是有些寡淡无奇。
坂口和nana的超长mv……
笑拉了女朋友胸前那么大两道疤,男朋友居然不会百度不知道那是绝症。两个小时的故事还不如最后一句根据真事改编令人感动。
霓虹真的很喜欢拍这种绝症+纯爱……
无法理解剧中人的困境和感情观,觉得非常无聊…… 原来小松菜奈长这个样子!Not my type
感动死了😭😭😭老泪纵横😭😭😭感受之:nana和奈绪美如画;yuki是快乐小天使;坂口是乖巧大只小可爱😭😭😭😭😭😭剧情&演技&很多联想之:nana的演技感觉比《糸》又上了个台阶;奈绪和yuki这对要是能多拍拍就更好了;第一次get到盐系天花板坂口,男友力很强(心疼高畑充希1s)(心疼suda1s);松重丰和中川雅也虽然是男配也很强;radwimps的配乐真的很大气,野田的声音非常治愈
演员真好看!
看电影名知剧情,虽然故事比较简单,但胜在感情够细腻。小松菜奈就是天使,看完更想打苏打一顿了。7分
小松菜奈美的惊为天人满满的生活气息有人想死,却苟活下来有人想活,却不得不离去没能帅帅的拿出坂口健太郎洒夫夫的最后终于有了点男人味但是他想不出别的名字了善解人意的东京爸爸前女友也赞干嘛删除那些美妙记忆隔座姑娘哭成了类人对了小和可以带她上晴空塔的呀
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小松菜奈也可以在演技上吊打对手男演员。
想和坂口健太郎谈恋爱~
只要爱情一直活着,自己少活几十年又算的了什么
铁打的绝症题材,流水的演员,意外的是,这类型的电影竟然还有这么强大的卡司阵容。豆瓣相册里的剧照都要比电影好看,胶片感的画面倒是很干净,坂口健太郎30岁了仍旧少年感十足,怼脸拍完全hold住。不喜欢茉莉的性格,患得患失太败好感,生命倒计时还是那么有得失心,在木屋那场亲热戏后洗澡时的哭泣我不明白,弄得好像身不由己受了大委屈一样。
其实这个电影不是太好看,主要是和人并不爱茉莉,茉莉可能身陷其中,无法感知吧,但是作为我们这些外围人,看得很清楚,爱情就是对对方的极度了解,可是和人对茉莉本身其实是并不太感兴趣的,他不关心茉莉的病情,也不会陪她去看病,不会陪她住院,也没有去研究她的病情,他只在关心自己,他在意的是茉莉带给他的可以让他振作起来的情绪价值,并没有太关心茉莉的死活。最后还用人家名字作为店名,真的是有一种得便宜卖乖的感觉。我觉得和人不太有资格用茉莉的名字,毕竟他没有对她付出过什么。至于茉莉,原形是小坂流加,她认为的爱情就是有着过多的浪漫色彩,又是樱花飞漫,又是落叶的,幻想着结婚生子,和人为她唯一的付出就是跑到上野站去等她,但那也是为了他自己而已。奈绪还是很可爱啊,不做病娇真是太可惜了。
放映厅所有人都在哭,我也流了很多眼泪T_T确实是女主视角哦,重要的是大限将至时鲜活的人生体验,爱情只是其中一部分。绝症之外,女主真的是拥有完美人生啊,父母和姐姐都很爱她,拥有写作才华,男主因为她重获生活信心,因为这样,死亡就更难以面对了吧……另外看到2019年男主说要开自己的烧烤店,忽然觉得跟《迈向未来的倒数10秒》的故事接上了。那部戏里男主深爱的妻子病故,而他好不容易开起来的烧烤店也因为20年新冠大流行而倒闭……不知道男主的店能不能维持下去……小松菜奈好美哦,坂口也蛮好的,摄影和音乐都很赞。
2.5,镜头之美下只有漫长十年的一段流水账式的廉价感动。这般救赎系的爱情题材明明最容易使人催泪,结果台词写的竟如此苍白,女主自怜自艾的心态也在其他人物扁平和感情走向模糊的刻画下显得如此的突出,她究竟是因为什么失去希望,又因为什么重新燃起了对活着的念想,并不见得有多充分到令人信服,这更令我内心毫无波澜。全片最大的亮点估计也就只有野田洋次郎唱的片尾曲了。
很棒的电影,画面很唯美,情节人打动人
是演员还是我本人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这么悲伤的题材却看的一脸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