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总是对未来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状况忧虑很多。
这一次在硬科幻下谈恋爱。
不过新海诚的电影都是这样的味道,淡淡的哀伤,长久挥之不去的寂寞。
而且他的电影里不说我爱你,却都是很深的感情。
这就像初恋。
唯一的区别是我们后来又爱上了别人,和另外的人结婚生活。
而他的电影里,男女主角总在互相等待。
晴朗的天空,夏天的缤纷云朵。
宁静的画面,光与影的游戏。
表现光影和精致的背景一直是新海诚的强项,看他的东西,第一眼就会被那种在似乎总是橙色光线下生活的感觉吸引过去。
单是这个,就已值得一看了。
人物设计方面的《云》比3年前的《星之海》要好得多,我没有仔细看过《星》的字幕,因此也无从得知二者是否为同一个角色设定,但是我很赞同网上一位bloger对《星之海》的评价:“背景漂亮得一塌糊涂,人物难看得让人想吐”。
故事很简单,在南北分裂的日本,少男为了唤醒少女,在三年后飞往国界另一边的约定之塔,追回逝去的青春之梦…“你是想拯救由加里,还是拯救这个世界?!
”虽然宣传台词很浪漫,但风格上总会让我想起《最终兵器彼女》,也许看了太多无法实现的约定,《云之彼端,约定之地》并没有带给我多少共鸣与感动。
依然很佩服新海诚,动画电影从来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它涉及的工作太过庞大。
投资与付出时间之巨,所须人工之多,分工之细往往能使绝大多数怀有独立创作一个动画大片妄想的狂热份子回到正常人的思维上来。
显然,新海诚不是这种人。
原作脚本监督分镜摄影CG制作全部是一人包揽…巨强…在这个全技术行业,一个人是怎么在30多岁时同时出色地掌握那么多软件和绘画技巧的?
=口=(虽然在制作《云》的时候,班底已比原来的三人小组庞大了一些,照样很强…)天门的配乐也与画面很亲合,钢琴和提琴以及一些电子设备组合成略带电子味的温和,现在这种温柔细腻的影片中再合适不过,(可能也只适合这种温柔的片子)网上也有整张专辑的下载,值得一赞。
早在两年前就下载过《云之彼端,约定之地》的预告,记得当时对此片期盼不已,最好立刻就能见到。
转眼时间过去两年,当初的心情被忘得一干二净。
直到某天,和朋友闲聊的时候,他问我看了新海诚的新片没有。
我早已全无印象。
于是很弱弱地问:“什么片名?
"(潜台词:新海诚?
谁啊?
)“云之彼端啊!
”抢过下载地址后才发现《云之彼端,约定之地》早在04年11月底已经在日本公映。
<1>月亮高高地升起穿过层峦的群山跃入浮蔽的云端在云翳之中高耸的铁塔划破了天际也打破了两个少年平静的生活高塔是敌人建来毁灭日本的发射塔据说 几十年来 敌人一直在等待等待什么?
没有人明白它只是一直平静地迷一般地竖立在那里变成生活中的一道风景也化成少年久久不灭的梦与约定:“终有一天,我会到达那里!
云的那一端,我们约定的地方……”<2>空旷的站台没有列车通行的铁路女孩背着小提琴展开双臂小心奕奕地走在扑满阳光的铁轨上枯桠的枝头空空如也浮云在她心中穿梭冬日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3>女孩也有一个梦是关于那个和她一起等车的少年青春的云霭像淡淡的薄纱缠绕着 缠绕着淡淡的感觉总是讷讷地说不出口只在登车分手的一瞬少年告诉了她他们的梦想<4>神秘的天光变成了三个人的梦魇有霞光的傍晚高耸入云的铁塔就被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冕像一道神秘的光束射入天空映红了少年朗月般的脸庞飘雪的冬夜三个人蜷缩在仓库的一角用执著细细地焐暖着自己的期待炎夏冗长的午后他们会并肩坐在栈桥上望着天边的塔耳边穿过淡淡清风海水在脚下延展开一片涩涩的湛蓝……<5>日子本该平静地继续让他们在辛劳和平淡中用大把青春将蜃楼固定只是突发的战争打破了一切敌人一直在等待的原来就是这个作为能量源的女孩女孩的昏昏睡去抹掉了誓言的光泽三个人的梦想像折了翅的风筝摇摇欲坠……<6>时间仿佛停止了一个人的离去让梦想失去意义心中有道细痕在无限地延展列车穿过清冷的稻田终点变得无足轻重到底是世界的混乱带走了她还是她的离去带走了世界……<7>青春是多么让人容易满足的岁月轻风拂过 流水无痕着不了天际的蜃楼般的梦幻捕不住的淡淡笑靥花色也是青瓷似的淡釉兀然绽放蓓蕾却零落一地 <8>我有没有告诉过你多少个雨丝缠绵的夜里我在等待跋涉过无尽幽暗的长路天边的星隐入乌云我还能依然固守因为云的那一边 是我们约定的地方我要等到星光摇曳落在你头上让你的发丝染上星光的颜色纵然白发苍苍你也会依然站在那里守候着我的吧?
<9>乌云漫卷的天空下炮火的硝烟遮蔽了人们的视线翠绿的草地上母亲牵着稚嫩的小手迈出期待的步伐绚烂的烟火中情侣相拥作着永恒的承诺后山相思木的树林里坟头的青草在一寸一寸地抽长……时光的流苏撒遍山岗……仿佛时间就是为此凝滞陪我一起等待着群星陨落的瞬间陪我等待着星光摇曳在你发际之间那是璀璨的银白是爱的颜色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0bcd.html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么?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年少时候的梦想啊,是不是还记得呢?
在某个夏天有意无意之间说出的承诺,有没有想过真的要去努力的实现?
很多时候,可能自己都已经忘记了吧?
生活在都市森林里面,好像在又深又冷的水中一直停止呼吸一样,在心中颤抖的气息,到醒来的时候还依然留在身体里。
怀念的女孩,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她说:“我总是有种要失去什么的预感”。
就是那个时候,约定了那个遥远的模糊的却又每天都可以见到的云的彼端。
拓也和浩纪一起喜欢着飞机,也一起喜欢着同年的女孩佐由理。
三个人约定了,要用自己造的飞机飞向远处的高塔,人们说那座塔与另一个世界相连。
在三年前的夏天,他们在造一架叫做维拉希拉的飞机。
可是三年后,佐由理没有告别的离开了。
他们所憧憬的云之彼端的那座高塔,成为了最重要的约定之地。
心中的梦想,一直没有放弃。
直到后来,他们找到了佐由理,原来这些年,她一直在沉睡。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在梦里面,是一种幸福,亦或是不幸?
佐由理梦里面只有自己,一个冰冷的世界,发稍,指尖,一直到脚趾甲都感受到孤独的滋味。
可是天空上面还是有灿烂的阳光,那架白色飞机的翅膀,掠过云,掠过风,掠过心上的每一寸思念。
不管如何的冰冷和孤独,都一直坚信,会有一天,和浩纪一起到达云的彼端。
要是真的还记的年少时候的梦想,那么就来怀念一下当年那个夏天吧,湛蓝的天,湛蓝的海,轻的风,白的云,还有胸口漫溢的快乐。
高塔倒塌,时光慢慢的流逝,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彼此失去,这是失去了约定之地的世界啊。
可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坚强的活下去,坚强的相信,有着温暖和希望。
白云苍狗过眼如烟,云集景从悠游四野,LAPUTA云遮雾掩,海德薇穿云掠雨,波谲云诡中雪风时隐时现,伊谢尔伦太遥远,幸好还能看见哈尔的移动城遨游在云蒸霞蔚间。
而天空,它一直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距离今天已经很久远的那一天,在那片云的彼端,有和她约定的地方。
”我们的故事以悠扬的提琴开场,会拉提琴的佐由理是普通可爱的初三小姑娘。
小姑娘佐由理的举止轻快得仿佛阳光,把温暖的影子撒在摇曳的裙摆上,长头发柔软顺滑,在读书时被不经意地掠到耳后,就像微风挽起窗前的薄纱;小姑娘佐由理的书包上挂着小熊布偶,有时会忍不住地对它说些悄悄话,小姑娘佐由理的梦里有青森的碧海蓝天之间一架白色飞机,驶向那不可知,但有一天一定会去的地方。
而在梦境之外,白色飞机确实存在,虽然一时间还飞不起来。
“那时,我们憧憬着两件事,其中一件是同班的佐由理,而另外一件是在津轻海峡的另一端那座高耸入云的塔。
”做飞机的男孩子是浩纪和拓也。
浩纪看起来很普通,有时在课堂上望着佐由理出神;拓也戴眼镜,一副优等生的样子。
拓也对溜冰很在行能平静面对女孩子的告白信,浩纪会在自己掉进水里时毫不客气地把拓也也拉下来,等他假装生气了再去赔礼。
他们在兵工厂打工,学习技术、攒钱并且搜集配件,找到废工厂做“秘密基地”,把捡来的废飞机重新改装并命名为Vale Saile,希冀着有一天能开着它飞向那座巨塔——在故事发生的架空背景中,战后的日本被分割统治,津轻海峡成了本州与北海道之间的天堑,海峡对岸北海道的土地上竖起神秘巨塔,用途不明——那么为了彼时彼地的单纯美好,就当它只是为了成为少年们的憧憬之地而存在的吧,不论怎么说,我们都是这样长大。
我们也都曾遭遇那些拘谨的试探、精心策划的邂逅、尴尬又愉悦的不约而同、倔强的绝不返顾以及忍不住的偷偷回望,新干线有节奏的摇摆荡漾着孩子们年轻的心,口中呵出的白气尚能勉强遮掩闪烁的思绪。
这些笨拙的碰触终于积累出足够的力量推动佐由理的轨迹与男孩子们靠近然后交集,终于有一天两位年轻的骑士为公主敞开了自己的城堡,透过废工厂七零八落的屋顶投下的束束阳光仿佛致以年轻理想的最崇高敬意。
对浩纪和拓也苦心掩饰的飞往巨塔的荒诞梦想,佐由理并不惊异而是十分赞叹,并与他们约定,有一天要坐他们的Vale Saile,飞往北海道的巨塔。
“在那时,有这一生就如此,在这个地点,这个时间中延续的念头。
”年轻人们热切地述说着共同的白日梦,完全没注意到夕阳已式微,远处渐渐沉积的大片雨云,正由巨塔的方向迅速蚕食着天空。
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有了人倾听,少年们的梦想加倍的完美,那座塔似乎近了许多;因为那个伟大的约定,他们又几乎获得了可以直面整个世界的锋锐底气,可白色的Vale Saile终究没能飞上天。
佐由理突然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理由地,浩纪和拓也在巨大的挫败与虚脱感中停止了继续梦想与约定,国中毕业,然后分道扬镳。
“在距今已经久远的那一天,我们约好了重逢。
”三年后,战火再次燃起。
拓也兼任研究所的年轻研究员与地下游击队队员,一边专事对那座巨塔的存在目的的研究,一边和同志们策划着,要对那座巨塔发布恐怖袭击——它的存在当然不是为了给少年们扎下道标,而是企图窥视由平行世界所传递的信息即所谓整个宇宙的梦,籍以预知未来,决定政治决定战争决定所有人的人生——如果可以。
但整个宇宙的梦都压在佐由里单薄的灵魂上,自那个并非本意的不告而别起,她已经沉睡了三年,作为珍贵的实验对象被辗转于医院与研究所之间。
一旦她醒来就会对塔产生作用,毁掉整个世界。
浩纪独自在东京念书,热闹的校园无序的街灯与安静的房间只是一再验证那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论调“周遭人口密度与个人孤独度成正比”。
有一天他收到佐由理三年前写给他和拓也的信,才知道原来自己和她三年来一直咫尺天涯。
浩纪在佐由理曾经住过的病房碰触到了佐由里醒不来的梦,故乡的风也没变云也没变,但却似乎总有些不安隐匿其间,佐由理独自在这逃不开的寂寞得疼痛的孤独梦魇中徘徊了三年。
为了唤醒她他决心要完成当初的约定,用Vale Saile带她去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那座几乎就象征着一切的塔。
为此回到青森故乡的浩纪与拓也重逢了,却因为各自的理念不同而拳脚相向,最后终于还是确定了彼此的心意,踉踉跄跄地和好。
他们在当年的秘密基地里一起完成了Vale Saile,浩纪开着它载着拓也从研究室里偷带出来的佐由理穿过滚滚硝烟和围追堵截飞向约定的那座塔,在战火、风雪与阴云之上,瞬间错觉世界为他们画下了一个大大的圆,天空一如三年前那个夏天般高远明净,佐由里的梦醒了,约定的地方也就此永远失去……为了防止佐由理的醒来使巨塔吞噬世界,Vale Saile投下炸弹炸毁了它。
巨塔的碎片在天际缓缓消散,云消雾霁的碧空之下飘过那架有着“X”字型雪白翅膀的Vale Saile,而新的梦想与生活,才正要展开。
而我竭尽全力想要描述的,其实只不过是那个夏天,青森的苍穹与云宇。
坦白说这个故事的剧情确实经不起推敲,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归类为风光片更好——我一直都没忘记新海诚为FLACOM公司的游戏所绘制的那些美景,《云彼》中的风物甚至会让我觉得终于弥补了无法自布拉涅特斯二世号眺望世界的遗憾——夕阳下的教室依然辉煌而安宁,像十年前的日记一样老旧的新干线还是满载似箭归心,向日葵照旧灿烂了整个世界,青森树海一如既往苍茫无尽。
让呼吸不用费力让快乐比较容易,一天又一天浮想连翩,在提琴缓缓流淌的旋律中涵咏青春,他们本来也可以。
但钢琴的顿挫与提琴的抑扬所编织旋律,勾勒出了别样的青春轮廓,之前所有蠢蠢欲动的蛰伏与期待,都因为第一缕夏风的启迪而弥漫成淹没山峦淹没原野并随即充溢了整个世界的晴朗。
这些田园牧歌般随意又精致的画面想要讲述的,其实也依然不过是最直白的少年梦想,向往远方向往世界的尽头,向往能让一个女孩真心微笑。
单纯得像天空一样。
而那座塔,在少年已经历的短暂人生中仿佛永存的,贯穿了天地般望不到顶的,像地平线一样永远走不到的那座塔,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它仿佛就是一切,哪怕它充满未知,可能危险,但也一样注定要被迷恋,并且被相信它存在的美好。
当浩纪在他与拓也终于完成Vale Saile的时候拉起小提琴——这大概是他三年来思念佐由理的方式吧——琴声吹拂过一切回忆连雪光都为之在深夜的罅隙间闪耀,浩荡的时间席卷而来,大雪的冬夜刹那间变回夏日晴空,唤醒了最深邃的蔚蓝色梦想,在它面前所有迷雾都微不足道,轻易云散烟消。
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在最初许下的心愿与誓约,难免有愁云惨雾浮云蔽日的时候,而所有的困境,迷茫,惘然,绝望,都并非参天荆棘不可穿越,终有一天会云淡风清。
那时候如果你还记得,自己当初的梦想,一定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它还是不为所动,完美无缺。
本片的亮点只有精美的背景。
剧情断断续续毫无连接性。
还有男女主角之间那些莫名其妙的对话怎样都无法唤起观看者的共鸣总体来说还是挺失望的
曾经一同约好要去塔的那边。
梦里再一次纠结塔的约定。
曾经佐由理的提琴声安静而又淡然。
浩纪再一次拉起小提琴,久违的旋律…… 分别三年中,浩纪一定把思念全部融进了那安然的旋律。
于是,简陋的飞机改装车间,一束束光照亮纷扬飘落的雪花。
那一刻,其实是感动的。
因为他没有忘记那个不告而别的她,他也没有放弃他们有过的约定。
约定,去云的那一边,唤醒所有的记忆。
我不否认关于塔与战争与左由理之间的复杂,我没有领会。
只是单单因为记得。
浩纪记得。
拓也记得。
所以才有力量。
整整三年的空白,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 也许因为这三年的久远这三年的无从寻找。
而将感情遗忘,约定遗忘。
可能他们两个就不能在一起了。
那所剩的,也只能是永远无法实现的约定和注定要失去的思念。
说到底,每个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是希望有诺言的。
是有太多未完成的约定吧。
无法入睡却又异常平静, 无法流泪却又心如刀绞, 世间所有的安静与痛苦纠缠在一起, 因为记得,那曾经的约定…… 因为努力,那曾经的约定……关于孤独、关于约定、关于梦想的故事。
因为虚幻,所以爱才美丽与美妙。
一切都象雪花一样飘着,落进的是每个人向往的梦里。
我在剧透,请谨慎阅读。
【影片背景】首先,整个故事的背景都是虚构的一九四五年,苏联攻陷北海道。
一九六五年,苏联、东欧、亚洲地区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统一政体,成立了“联邦国”,于是北海道地区更名为“虾夷”,并归属“联邦国”。
一九七五年,“联邦国”与日本断交,日本南北分裂,局面持续至今……三位主人公生活在日本南部,白塔则耸立于北部“虾夷”。
【主要人物】男主角1:浩纪男主角2:拓野女主角:佐由理重要配角:浩纪、拓野打工所在工厂的厂长大叔以及拓野所在研究所的所长暗线人物(未出场):佐由理的爷爷(还是姥爷什么的)——埃克森.月野江——科学家【片中道具】1.飞机“贝拉西拉”:由两个男主角制造2.塔:由埃克森.月野江建造,高耸于北部的虾夷,整个日本南部都能看见高耸的白塔,像是天空的一条分割线。
塔可以捕捉平行宇宙的信息,而根据捕捉到的信息科学家们可以对实际存在的宇宙进行未来预测。
如果能对未来进行精确预测,对科学、军事、政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影片中,新海诚对现今物理方向的科学发展以及当今的建筑水平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意淫!
【情感关系】浩纪和佐由理两情相悦,拓野应该也喜欢佐由理,但影片未说明。
【影片情节】如果不考虑新海诚颠三倒四的倒序,以顺序来说故事是这样的:埃克森.月野江(佐由理爷爷)是第一个证实“平行宇宙”存在的科学家。
平行宇宙就好像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做的各种各样的梦,平行宇宙的信息可以帮助预测现实宇宙的未来。
埃克森.月野江在日本南北分裂前制造了塔,塔可以捕捉平行宇宙的信息,并将捕捉到的信息输入佐由理睡眠状态的意识之中。
同时塔也会根据佐由理的睡眠状态将现在的空间置换为平行宇宙的空间,佐由理的清醒程度是塔进行空间转换的钥匙(why & how影片都没讲……而且塔建造出来的时候佐由理还没出生,她和她的物理学家爷爷也从未谋面)。
然后日本分裂为南北两部分。
浩纪与拓野是好朋友,生活在分裂后的日本南部。
两人捡到一个喷气引擎因此想联合制造一架飞机“贝拉西拉”飞到塔那里去,亲眼看看高耸于整个天际的北部的塔。
佐由理是浩纪与拓也的同学,知道了飞机“贝拉西拉”的存在后也想去看塔。
于是乘坐飞机去看塔成为了三个人的约定,至此我们知道了影片诗意的片名的含义。
然后佐由理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浩纪与拓野也心灰意懒,不再进行飞机的制造。
然后浩纪与拓野分别上了不同的高中。
浩纪上了普通高中,拓野在高中专攻物理,很高深!
高三就作为研究员进了研究室,专门研究塔的空间转换。
其实佐由理没有失踪,是睡着了。
一睡三年。
梦中的她就在平行宇宙中,平行宇宙很荒凉,且只有佐由理一个人,她就自己一个人游荡三年……现实中昏睡的佐由理之前躺在医院接受观察与治疗,后来被送到拓也所在的研究所。
因为研究人员发现她的睡眠和梦与塔的空间置换有关。
简而言之就是她要是意识清醒了,塔就会以自身为圆心,n公里为半径将周围空间与平行宇宙的空间置换。
n的大小取决于她清醒的程度,稍微有点醒,n就小点(如片中取值:26公里),要是完全清醒,整个宇宙就都被置换了。
浩纪(非常无厘头地)通过心电感应之类的得知了佐由理的情况……决定救她、让她清醒过来。
他觉得唤醒佐由理的办法就是完成他们的约定,驾着飞机把佐由理沉睡的肉身带到塔那里去。
浩纪让拓野偷偷把沉睡的佐由理从研究室里带出来。
开始拓野不干,因为佐由理醒了,整个宇宙就置换了,相当于这个宇宙就毁灭了。
但是后来拓野又同意了(此处省略各种纠结、斗争、呻吟)。
于是佐由理被救出来了。
当时,正值日本南部、北部决定再次开战,浩纪和拓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原来弃置的飞机“贝拉西拉”造完,驾着飞机趁着开战时候满天战斗机的混乱场面飞到塔那里,然后再发射一枚导弹炸毁塔,这样即使佐由理醒了,塔也没办法再进行空间转换了。
但是缺陷是佐由理就此就会失去她在平行宇宙中的所有记忆。
厂长大叔以及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某“反对联邦国、收复北海道”(性质类似天地会之于满清)组织的成员,本就打算暗中炸毁塔(日本南部的物理实力本来就照联邦国差一大截,何况联邦国那边还拥有可以捕捉未来信息的塔,实在是很大的威胁),所以炸塔的时候他们为拓野、浩纪提供了技术与物质上的支持。
因为造好的飞机只能载两个人,浩纪和还在沉睡的佐由理就在开战之时启程飞向北部的塔了,拓野留在南部敬候佳音。
然后他们的计划就成功了,塔也炸了,佐由理醒了,空间置换也及时停止了,佐由理趁着还没失忆拉着浩纪的手也表白心意了(她这三年在平行宇宙是如何思恋呼唤着浩纪的),然后就失忆了。
于是男主角就陷入片头所描述的那种无病呻吟状态——forever alone了。
-完--新海诚讲故事,为了塑造那如惨淡愁云般挥之不去的淡淡怨念,加之无味的过多留白,最终造成了故事讲得不清不楚了。
抛开别的不说,此片所讲的深层物理本来是很令人惊骇的。
也许看此片应该着眼于三个少年情感问题,但是你新海诚既然用了这么一个高深的科学话题做你那无病呻吟的噱头,就应该交待得稍微清楚一些吧?
少女的爷爷屁用没有,塔的交待不清不楚,少女是怎么成为空间转换的钥匙的,片中一点都没解释。
而且片中所有的人物为了烘托蛋蛋忧伤的气氛个个都活得“遗世而独立”,堪称克隆绵羊没爹没娘。
我看小新拍一拍《秒速5厘米》那样不讲剧情只顾呻吟的片子更好些。
作为编剧&导演,新海诚似乎把观众当作已知剧情的群体,在用一种写意的手法重新讲述一个我们早就熟悉的故事,而我们却不是。
小新去做改编电影吧,一定会把琼瑶的小说拍得很好看。
P.S. “3000多万人口的城市,想想的话,想说话的人一个都没有”这句话好像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并将此片推向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虚渺高度。
我想说:您有可能患有社交焦虑失协症,这是病,得治!
清浅、宛转的乐曲如同清亮溪水般温柔地流进心里天空是清透到心底的蓝,是那种怀念已久的蓝暮色四合之时,层林尽染,三个年轻的身影可爱的少女,钟情的少年,情同手足的友谊,还有那些说不清的朦胧情愫“那个时候想要一直这个样子,这个地方,这个时间,这样下去”“那个瞬间,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好怕的了”曾几何时,那些背影就是我们,那些感情就是无畏的纯真看着他们,看到心痛就像看着《蓝色大门》,不知不觉的心痛,不知不觉的感伤,为了青涩的爱情吗?
为了那花样的青春罢逐渐凝入晚霞下的蓝空中白云,遥远的那天的颜色。
心中隐藏着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痛我用尽一切的言语,也已远去托着心情的每一天,现在你依然,温暖着我你的声音,你的身影,照耀的光,能实现我的声音,希望能传给在某处的你,我生活下去阳光照射下灼热的铁轨,声音渐远,那天的声音那云的彼岸,现在依然是约定的地方不知何时起,孤独纠缠着我,不平静的心在过去的时光中,一定是我已渐渐失去你你的头发,天空和云,溶化的世界充满神秘的你的声音,温柔的手指,和风般的肌肤心变得坚强你的声音你的身影,照耀的光实现,纵然分隔两地,我也要温柔地坚强,活下去浩纪和佐由理凝视着彼此,太阳从中轴线升起,画面没有定格,阳光越来越明亮,所有的颜色淡去了,他们的爱却更强烈地留在心间。
因为曾经被这样一个人的25分钟而深深打动.所以,我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看到大屏幕中他的作品.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影城一厅超级大屏幕布上的云,光线,天空,白色有翼的飞行器所深深感动,但同时,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被那个跨越多层次空间的爱情故事弄晕了头。
这个故事太匪夷所思了,有点象张爱铃<倾城之恋>,故事里所有的力量聚集,并且让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只为两个高中生的初恋.---听上去是不是还有点幼稚。
也许,这所有的一个多小时,其实,无非是为了说明我们的导演,新海城先生是一个如何不可救药的深度寂寞症患者.在整部电影里面,最能代表作者心声的可能是广树在三年后去东京读高中时的独白:"在学校里我也有朋友,但是,在东京六千万的人群中,我找不到一个人愿意去诉说,愿意去倾听的".而女主角佐木里,则是他的另一个代表,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昏睡三年,在梦境中那个被废弃的城市中始终无法找到出口的女孩.典型的城市寂寞症的典型症状.其他寂寞症的典型症状在影片中到处都是,可是算得上是俯手拈来:想想你对影片中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蝉的鸣叫声,对吗?想一想吧,为什么呢?再想想影片中那列车厢里的光线变化---要有怎么样的观察力才能把它们描绘得如此生动!更不要说那些让我们目眩神移的云的姿态和色彩了.为什么呢?还记得古龙小说中阿飞告诉李寻欢他数得出门前桃花的花骨朵时,李寻欢的感想吧.不是吗?
,只有寂寞,寂寞到骨子里的人才会有这么细致的观察吧!可是,他的寂寞是有力量的.还记得故事里那个女孩醒来时所造成的地动山摇吧。
而导演,新海城,他的寂寞也成就了这一个多小时的光影故事。
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这是新海城一贯观点的延续。
还记得上次那个25分钟的“星尘细语”吗?
也是这样不同的空间,相隔七光年的交流。
他始终认为在同一个空间里,人是无法找到可以相互交流的对象的。
于是,所有的人都如同深海的鱼那样寂寞着,除非,除非,有爱,才能够打破这如梦魇一样的寂寞。
是的,这样的深的寂寞症只有这样东西可以治疗.彼此相知,即使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也能够心意相通的爱情才能治疗这样深度的寂寞症.这是新海城的答案.但是,亲爱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也米看懂的说……
画面延续新海诚风格。很美。只是不喜欢题材。三年后急速五厘米的第一话啊。
对动画片果然还是不感冒
还是很受不了新海诚的故事风格,还有人设。这种就是所谓的男性罗曼蒂克么
好久之前看的鸟, 中途睡着了我真的没看懂... HGAME一样画面优美CG漂亮...
雖和去年的新作《星を追う子ども》相比,這部長片處女作在節奏和敘事上要成功許多,但是和其最成功的《秒速5センチメートル》一比,就會發現其對長片的控制力明顯不如短片。影片的劇本其實不賴,但過於自我沉浸就矯情得招人反感,並且兩男一女的青春三人行我已經看厭了。
是科幻片才能表现纯爱了么!结尾和某些小片段还行
几乎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拿来做桌面。。就是故事有点生硬了。。。新哥的第一部超长版动漫。。不错。
难懂的同时还带着点狗血。明明三年前还是个战争年代的青春校园爱情故事,三年后的剧情开始变得科幻,出现了各种平行时空理论,自此我的思绪就像一团浆糊搅来搅去。本应该是个挺直白的实现当年约定的爱情故事,结果配上了非常宏大的世界设定,不仅把剧情弄得很拖沓,在看的过程中还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
看过秒速五厘米,再看这个就觉得特矫情
除了被男主在东京那一段独白打动以外,其他都还蛮失望的……
遥远的梦,遥远的爱恋。
好山好水好风光
除了画面很美
又是一部让人抓狂的蛋疼电影
一流的画面,白痴的剧情.....同样飞行器、大高塔、萌猪脚,比起falcom家的游戏《空之轨迹》来气质全无......
什么鸡巴
烂故事 烂画风
温馨 美好
风格一流,剧情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