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林夕老师一句“爱用整晚说杜琪峰专长揭露命途无常的道理,讲破天地讲到自己,不觉迎面太阳已经升起 ”已然概括了杜氏电影及其观后感的精髓,多言过赘。
淌过暴雨积成看海的河到影院,我就是为了郑秀文看《盲探》的,甚至不为压《小时代》和《不二神探》的惊。
年少轻狂那阵,谁都误会自己是上帝钦点的Special One,连带崇拜的人也得是他老人家拿来当毕业作品的杰作。
王菲老师那样不思进取也能颠倒众生的天才型选手,匹配自命不凡的品味才最对味。
禁嘴,克己,充电,绘画,看书,不夜蒲,铁打的许先生绝缘的绯闻,每天八公里换来纸片身材……活得多像个杰青。
就连主打影视双栖的影,王菲94年随便拍个《重庆森林》灵气爆棚,94年,我印象里她还带着一点婴儿肥、一点娘气演《刑侦档案》吧。
后来,我和那个轻狂的自己之间,隔了一种叫年纪的东西,我越来越懂得欣赏她了——懂得,然后欣赏。
尤其是郑瘦人的“瘦”,一个女人豁出命对抗顽抗的家族基因,需要多大的决绝和勇猛。
《盲探》致敬《瘦身男女》,让我笑得满目都是她的血泪史和蜕变史。
终于,全香港穿白衬衣最好看而闻名的SAMMI郑,树立了港式身材新标准:瘦如钢板,一平如洗衣板。
《孤男寡女》里她完美代言了我心目中都市型女的形象,《我左眼见到鬼》里的波西米亚春风拂过杨柳腰。
《魔幻厨房》里发色比厨艺更秀色可餐。
当她顶着超A的平板身材演绎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仙鸿”,就力证了“潮死胸小的,俗死胸大的”。
《盲探》算是她最不卖衣服的电影了,看着她不复《孤男寡女》的颜,但依然瘦削的身材和笑中有泪的爱情,原来一手挣出来的漂亮人生才可以“仙”得这么接地气。
以前看过湾湾一档碎嘴节目,爆尿郑四万小姐在露出八颗牙齿跟粉丝挥手时,牙缝里挤出“去死”“去死”碎碎念。
很奇怪的,丝毫无损她在我心中的形象。
大概共感于狮子女光芒万丈下的黑料:癫狂、偏激、焦虑、分裂、脾气臭。
还有中度嘴毒、适度神经质、重度情痴。
还好世界上有一个男人,知晓她的爆点和极限,洞悉她的暴烈与温柔。
他身光颈靓,不穿重样衣裳,他本土炮轰“金像奖整天分猪肉”,北上炮轰“上海电影节不尊重电影”,在片场动不动破口大骂,他看不爽谁就把谁喷成筛子。
不管刘德华说几次庄士敦是照导演在演,但MI哥才更像女版杜SIR吧。
杜琪峰一定比陈凯歌爱高圆圆更爱郑秀文。
没有枪战交火,没有阴谋吊诡,没有佛偈箴言,“铁三角”的都市小品赚尽万千眼泪。
在她硬朗型女的姿态中,重叠着都市里行色匆匆的无数身影:心无城府,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带一点神经质。
硬撑惯了,练就一身大气、豪爽、干练的气场。
大喇喇的表面下,心里有一块柔弱、柔软的地方不轻易示人。
难过极了要笑,就算是流泪了,也是无声无息、默默内化的。
《孤男寡女》找中了她的款型,银幕形象也在一来二往间定了型。
直到本色架空了演技。
我这个拖后腿的影迷,但凡她超越本色施展演技的电影,我都看下不去:一个是脸上抹着两坨诡异高原红的《百年好合》,一个是《高海拔之恋2》。
郑秀文就是属于都市的啊,你让她上山下乡,穿越十里洋场,就是橘生淮北、揠苗助长好吗。
《长恨歌》滑铁卢之后,她整个人都垮了,但那时我却为她松了一口气:“原来她也是血肉之躯啊。
”她开始活得像她的角色,坦荡地把崩溃的每一条裂璺都暴晒在长枪短炮之下。
全港最不允许自己胖的女人,竟跟“痴肥”“猪腩肉”“麒麟臂”绑在了一起。
然后就有了那本卖到万人空巷的《值得》。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她写:无力感孔武有力。
曾经的她,浑身拧紧了发条,现在身体里的电池拔光,把自己掏了个空。
不是每个人都有人生重启的机缘,但她因此得到了。
清空,重新填注,她放松了自己,皈依了上帝。
彼时爱上她的字,不算精美出色,但港式的语感很强。
不按常理出牌,有让人接招的慧黠跟可爱,文字跟体型一样瘦削精干。
“不用狩猎爱情/却早已登上了爱情的巅峰”,女汉子的侠骨柔情,就在这点睛一笔,就像她在盲探里血流成河还笑得傻不啦地跟庄士敦说“被你知道了,好糗啊,还好快死了。
”那时候,奠定了天后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要有想法,有才华,有艺术天赋,还要有一颗常人无法察觉的锦绣内心。
她不是造梦机器,不是塑胶偶像,她的感性多于性感,有气场又有点俗气,明明是个有脾气的天后但偶尔会师奶上身,连带着那几句“去死”“去死”都变得有烟火气,可近了起来。
SAMMI最有机会的一年是2002,三部电影问鼎金像影后,谁知分削了火力,不是她的就不是她的。
浴火重生复出减重30斤,跟陈胖子合演《大搜查之女》,那场翻身仗打得远不如《SHOW MI》演唱会漂亮。
去年惜败给另一个港女版型杨千嬅。
据说明年金像奖又是一场恶战,撞正章娘娘的《一代宗师》(又是王家卫,又是一个历经自身剧变后的涅槃内爆)。
但一个角色,让观众记了十年,并且还记得寄望下一个十年,已经“美得盗尽全场镁光灯”了。
一颗星是多加的,给郑秀文。
《盲探》出来的时候我心想,一定要去看,因为《孤男寡女》。
我总记得当年郑秀文失恋了就去刷马桶的轻度焦虑,我喜欢她自我抒怀时的傻了傻气。
后来她给华仔写了个告白,她没用我中意你啊,也没说别离开我,她只是完全符合性格的用了两个单词:I Need You。
人人都知道我爱你,我给的不只是好朋友而已。
所以那天吃完饭我拉着朋友去看,朋友在国外呆了多年几次惊讶的问我,真的要去看个港片?
我坚持的点了点头,结果到了楼顶她顺眼扫过了预告片的一个惊悚场景,她吃惊的说,我怕鬼啊你不是知道的嘛!
我几乎都要掏钱买票的再瞄了她一眼,然后乖乖的撤回去了。
第二天一睡醒我就去门口吃了个早饭,顺便看了个早场。
然后我想,预告片确实拍得不怎么好,这既不是个侦探片悬疑片,也不是个恐怖片伦理片,这啊,无非只是一部充满了cospaly的喜剧片。
对于一个常年热爱悬疑片的我来说,故事的脉络并不太有说服力,刘德华破案的方法其实也是我们玩杀人游戏经常使用的一种代入演绎,从行为模式的合理不合理去倒推凶手的动机。
但这种貌似缜密但却实际不堪一击的推理被刘德华用浮夸又用力的表演负负得正,你高度紧张的忽然舒了一口气,然后靠了一句,假的啊。
可是,为什么郑秀文用小刀割着自己手臂的时候我几乎蒙住了眼睛满身都在抽搐的不忍看呢,为什么最后郑秀文喊刘德华没有声音的时我误以为是龙凤斗重演心会慢了一拍呢。
我们在我们都知道是假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剧情,那么夸张的执念和轮回,我笑着笑着却看出了眼泪。
郑秀文是真的好,一如既往的傻,但傻的特别的萌。
我觉得杜琪峰真的很爱她,所以在这部剧中,我看到郑秀文几乎不用用力,就是轻轻松松的炉火纯青。
我想起当年看《长恨歌》的不适,我知道那个时候的她是真正用力真正入戏,可我确实觉得很别扭,她太渴望被摆脱傻大姐的形象,太在意被肯定。
后来电影上座后票房和口碑都差,她得了湿疹,失了恋,甚至于还轻度抑郁,据说瘦成了40多斤。
我那个时候很怨恨许志安,为什么要当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我没看到郑秀文说他一句坏话。
那一年,她暂别娱乐圈,画画、旅游、给杂志写专栏,谁也不知道她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有没有更瘦,会不会更悲伤,或者,是不是终于的豁然开朗。
再后来她出来唱歌,再后来她随随便便的演了《大搜查》,她既没有翻本的重新演回傻女,也没有卖力的更要证明演技,她就是清清爽爽的演了一个角色,然后终于告诉大家,我很好。
她简直变得太好了,坦坦率率的重新和许志安做回朋友,俩人一起看演唱会一起BBQ,她甚至于在许志安情变分手之后在专栏里面坦言,我们只是朋友,但你若问我有未曾想过复合,我有。
我好爱她。
爱她的坦率直白,爱她的光明磊落,还有,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又拿得起。
她写了那一小段文字,仅余一小片天空,可是,我看到了她的天空多么辽阔。
她还是孤男寡女中那个挂着游泳圈冲过来说,“我需要你”的没有一点娇气的港女,她还是钟无艳中那个没心机的说“好啊,说你需要我”的男孩子气,还有,刘德华一碰到危险就拼命的喊的:杀人灭口啦何家彤!
毁尸灭迹啦何家彤!
奸淫掳掠啦何家彤!
虽然你长成了苏珊警长有喉结的样子,虽然我眼盲了还是个颜控,可是我需要你。
所以十九年后,那个唱过《男人最痛》的男人兜兜转转,他重新牵起了她的手。
盲探里面的刘德华好贱的说,我喜欢你啦。
受了伤的何家彤说我知道你喜欢我有钱,结果刘德华更贱贱的说,我喜欢你,也喜欢你有钱。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
我们变得更好,我们能够发亮,我足以保护你,我还爱你。
眉目有风霜,笑容有沧桑,镇得住场,发得出光。
多年前,觉得的【孤男寡女】不仅很好看,而且那首《感情线上》很好听,同时也觉得刘德华郑秀文搭戏很好看。
这么些年过去,两人看起来多了些成熟风韵,倒是那个曾经骑单车的小姑娘明显老了许多。
几个月前,老大给在外办事的我打电话:“完事儿后你别回来啦,去看【盲探】,我们现在就去。
”那时我刚搬到蓝港,还没来及去看场电影,那天下午我记得很热,回到家喝果汁吃饭然后悠悠闲闲去看了场【盲探】,看完出来就迫不及待告诉朋友们:很好看; 几天前,碰巧又看了一次。
这一次发现了好几个第一遍看没注意的小细节,想起上学时最喜欢的上课内容之一,就是剧作课的拉片,现在想来,大概和整理是想通的,所以潜意识里就很喜欢。
趁着记忆还热,试着捋一下,称不上评论,算是观影笔记。
【几个案件】 1.通渠水案 遭到老婆背叛的胖男,为报复社会,不定期买了通渠水从人口密集的楼顶往下丢,以此伤人。
2.殓房案 殓房伙计李德胜每次都与师傅球叔、伙计阿德合买六合彩,但恰巧正好没买的那次,中了头彩。
开奖当晚,三人守在电视机前,而李德胜遭到了球叔的耻笑,一气之下砸了电视,此后心生恶念,趁球叔洗尸之时,用锤重击球叔,不料此幕被阿德目击,李德胜丢下锤子转向阿德,勒死了他(所以案发现场只有球叔血迹),接着再回到带着重伤爬出一段的球叔旁边,再次重击九下,使球叔至死。
李德胜将阿德分尸,按计划分次混到其他尸体之中,造成阿德杀死球叔畏罪潜逃失踪的假象,自己去领了大奖,在澳门赌钱为生,此间做过生意开过小厂,但不义之财如流水,很快赔光,于是常常盯住有钱赌客,敲头敛财。
3.大脚丫案 排球女队教练,曾蒙面强五家金行,但因脚型巨大似男人,警方一直误以为是男人,所以迟迟未曾怀疑其实是一名女士。
4.伤心女失踪案 某几年间,陆续有被家暴的女性、被男友暴力分手的女性、失恋女性等类似伤心女失踪连环案,(庄士敦推测出)凶手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其中,有两年间此案不再发生,由此记录排查出五名司机(在此两年间离开或得病),最终锁定元朗患精神病的司机陈广,其心理变态精神有问题,专门拐骗伤心女将她们带回住处以变态手法杀害。
5.小敏“失踪”案 中学生小敏与同学阿祖相恋,不料好景不长,阿祖变心并且不久后将随家人移民。
小敏苦留不成,日日站在阿祖楼下自残相逼却未果——此一幕却被阿祖楼下女孩(兼小敏好友)何家彤看在眼里,并且误认为小敏是在等自己,当时何家彤因小敏家庭的复杂而躲避着她,最终小敏失踪,何家彤误以为错在自己的胆怯让朋友失望离自己而去,多年后在悔恨之余请求庄士敦帮忙找回失去联系的小敏。
但事实情况是:当年苦等在楼下的小敏悄悄爬进阿祖家的衣柜中,随行李一同漂洋过海移民,最终被当地人领养,为了接近且不吓到阿祖,一直潜伏在阿祖身边并不惜整容,最终与阿祖相恋怀孕,就在孩子出世前发现阿祖出轨,她在举报的同时又不忍心至阿祖于死地,最终走上和母亲外婆类似的道路:为爱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甚至是捅了发现事实真相的庄士敦一刀,何家彤及时赶到救下庄士敦,小敏最终身亡,留下孩子被庄士敦何家彤收养。
【案件关系】 小敏的案子是主线,是庄何两人第一次相遇后再聚头的由头,但这条主线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向外伸出分叉,这些分叉多数是庄因私心想要办自己的案子,同时也是启发和侦破主线的辅助工具。
庄士敦对于何家彤每一次的态度转变,由每一次回归到小敏案为标志——从最开始完全只为自己破案筹钱治眼考虑,渐渐转变为良心受谴责回到小敏案,再变到最终爱上何家彤决心要为她查清小敏案。
通渠水案(相识)——提出小敏案(重逢)——入殓房案(成功,两人关系升级)——大脚丫案(失败,关系受到冲击)——穿插庄与司徒法宝丁丁夫妇的感情纠葛(也由此得出小敏等的不是何,而是何楼的阿祖,接着去珠海查阿祖,阿祖这条线无效)——回到小敏案伤心女失踪案(主线和分叉的交合,本着给何查小敏,无心插柳成了破了一宗旧案),至此,主线受到阻拦,但两人关系达到高潮,车上命悬一线互相表白——回头再去查阿祖(因一句葡萄牙语,庄猜测出小敏真相)。
【几个人物】 庄士敦 英俊潇洒的吃货前警探,常常与好友在街头吃肥肠,某天无意看到街对面一家舞蹈室,爱上舞蹈老师丁丁,托好友司徒法宝去给丁丁捎信,打算办完案子前来表白,不了因办案过程中操劳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而失明,人生发生转变:此后专门翻出陈年旧案来破,打算攒够钱去做复明手术,且一直心怀希望能再次遇上丁丁。
四年后,在一次探案中巧遇何家彤,并被其委托查询一桩少女失踪案,庄士敦企图利用多金单纯的何家彤,配合自己破案,在此过程中他无意知道好友司徒法宝已经与丁丁结婚,他难掩失望之情,但同时却发现在与何家彤相处过程中,已经不知不觉爱上了她。
最终他帮助何家彤完成心愿,两人也终成眷属。
关键词:聪明而善于思考、英俊而有点臭屁、有魅力但有那么一点小卑鄙、会跳舞能打斗、极其爱吃也懂吃、毒舌而心善 何家彤 父母双亡的年轻女警探,司徒法宝的手下,敬业能吃苦,看起来平胸瘦弱但体力和体能都超强,性格直爽而善良单纯(到有点傻),非常重感情,心中一直挂念儿时失散的好友,寄希望与盲探庄士敦帮自己找到她。
与庄士敦几乎是一见钟情,在不断的接触中默默付出,即使是被利用,会伤心但仍然无法阻挡对庄士敦的爱慕之情,最终了解失踪朋友的真相,也获得了爱情。
在认识庄士敦之后,何家彤有这么样一些特别时刻—— 最失望的时候是得知庄士敦有喜欢的人; 最得意的时候是知道庄士敦的暗恋对象已结; 最失望是发现庄士敦在利用自己; 而最不在意的是即使庄士敦是在利用自己,她还是继续对他死心塌地; 最不顾一切是听到庄士敦大喊何家彤要出人命啦的时候, 最开心的时候是开车去元朗的路上庄士敦用竹签喂她吃肠粉; 最糗的时刻是在车上跟庄士敦表白但“还好是快要死掉了”; 最激动的时候是大难不死之后听到庄士敦说爱自己,心跳几乎要崩溃; 总之,都和庄士敦有关。
司徒法宝&丁丁 这俩人……丁丁被撞飞跌落司徒法宝车内的桥段,让此片可以冠以奇幻偶像爱情童话的标签了。
在无力吐槽之余,好笑得也让人原谅它的荒唐感,算是调节气氛。
小敏外婆&小敏妈妈&小敏 “你负我,我让你鸡犬不宁。
”
严格来说,《盲探》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犯罪推理片,片中甚至有些线索缺乏逻辑,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近年来难得的好片。
昨日,该片在南京首映,杜琪峰在片中一改以往的阴郁严肃,延展了杜氏的黑色幽默,从而令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
开头有些无厘头 影片以小敏失踪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同时穿插多条案件线索。
开头显得有些无厘头:郑秀文扮演的女警何家彤被派去给同组成员买冰沙,顶头上司却突然要求她跟踪一位盲人。
于是刘德华扮演的“盲探”庄士敦闪亮登场,用近乎警犬般灵敏的鼻子和耳朵,找到了香港“楼顶泼浓酸伤人案”的真凶。
此后,故事情节开始快速发展……影片前半部明显好于后半部,中后段进展有些拖沓和凌乱,盲探的几处推理也略显突兀生硬,好在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
盲探这片子一直期待,昨天和朋友去看了,整部片下来只有一个字形容:“喳”!!
不停的闹,吼,叫,然后...没有任何形容词了,故事情节无厘头,乱七八糟,后半段坐后面的睡着打呼噜了,实在搞不懂刘天王怎么在两个月之类给我们上映了两部神级烂片,到底是怎么想得,这电影给一分,是给刘德华的相貌和声音的,看了这片子之后突然觉得小时代很不错!!
很棒的一部电影。
首先是杜琪峰导演 本来看了毒战后印象就很深 然后是韦家辉编剧 再是华仔郑秀文 还有银河映像。
这阵容如此有实力。
然后看内容。
跌宕起伏 特别是华仔饰演的 人物饱满。
而且破案很有特色。
眼睛盲了 但一回归犯罪现场他的眼睛比谁都亮。
这就是他说的 人盲 心却不盲吧。
比天机好看多了!
看来不是演员问题!
而是导演的问题!
杜琪峰果然不让失望!
影片很有悬念!
更是笑中带点感动!
推荐喜欢华仔的去看!
不会让你们失望,虽说我们要支持国产,但我们还是要理性的支持。
盲探,必须双手双脚都支持。
郑秀文 典型的粗线条。
华仔 一如既往的帅气。
突然想起多年前的瘦身男女。
一样的震撼人心。
哈哈还想去看一遍
<图片2>《盲探》可以说是杜sir导的一部爱情喜剧侦探片。
故事节奏流畅,笑料新鲜自然,情节线索明朗。
电影有三条情节线索。
明线是刘德华扮演的盲探庄士敦略带喜剧样式的悬疑。
他通过冥想的方式让自己进入案件当时的情境里,并让自己变成“案中人”审视事件、发现案情的蛛丝马迹,并由此侦察、探案。
虽然其中的情节推理精密程度和悬疑设置并不如传统的高智商故事一般值得推敲,但跌宕起伏。
暗线就是庄士敦帮助何桂彤解开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她的童年好友小敏的失踪之谜,以及小敏一家三代女性的悲情命运。
因心盲并执着爱情而诉以杀意。
小敏的奶奶疯癫异常,满脸扑粉化妆,神奇的轻功和藏阁术,这些统统被小敏继承,超高的智商,不惜整容隐姓埋名却仍旧是因为痴情,痴情对象也依旧是无情之人。
还有一条辅助线,就是高圆圆那条线。
也许会有人认为纯属多余,其实正是高圆圆饰演的女神拒绝了庄士敦,才使观众为庄士敦命运叹息,并为他最终赢得“菜鸟”警察何桂彤的爱情而欣喜,所以这条线并不多余。
<图片1>电影的叙述,一面是时间正常推进,比如案件诊断,一面是倒流追溯真相,每次给出一部分事实和一部分臆测,让观众伴随剧情得到同样的迷失感和挫败感,紧接着再继续慢慢接近故事的起点和真相。
<图片3>这就是杜琪峰电影的特色所在:有些黑色幽默,也充满宿命之感。
即使电影里“吃”的元素的反复表现,大大消解了电影本身的黑暗气质。
电影取名《盲探》,在某种意义上便是对眼盲心明的“神探”和眼明心盲的“小敏”的人性挖掘。
使黑色幽默不仅具有美学上的内涵,而更具是伦理上的意义。
好不容易挨过了烂片横行的“金酸梅月”,久烂成疾的华语片巿场终于迎来了第一场“萧敬腾”,巧的是主演和<叫春图>是同一个人,半个月前刚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又要来跪舔脚后根,搞的我整个人都快思密达了!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欢乐,看完片后伦家就陷入了深深的肚饿!
幸福来的实在太过唐突,我这被地沟油和苏丹红锻炼出来的"中国好胃口"体验到了前所胃有的无话可说,看来果真是逆境造就人才,烂片逼出文采啊!
比起那些"剧情不够乳量补,实在不行卖卖腐"的所谓斥资巨作,情节连贯人物丰满的<盲探>反倒成了奇葩异类———既不用搭个迪拜塔上下爬,也无需露胸大肌洗刷刷,即便你们有风骚的巨乳,我们还能露性感的锁骨呢!
虽然也是辑凶辑到了天南地北,但不同于<中二神探>的"五湖四海大乱斗,边斗边把主角丢",该片无论怎么乱如何散,主线却始终没有变;哪怕演绎推理确实有那么点经不起推敲,但港味十足的无厘头搞笑也总能搏人一笑。
一连看了几场烂片,我都快找不到自己的笑神经了,这一次总算成功实现了"与民同乐",不用再成为影院里一道亮(面)丽(瘫)的风景线了!
除了大牌主演与金牌龙套的片酬之外剧组的大部分预算似乎都烧在了伙食上(他们应该是全世界幸福感最高的剧组了吧!
)华仔演的吃货神探从九龙吃到了元朗,由香港吃到了澳门,从路边滩吃到了官府宴,从小吃特产吃到了日式铁板:一路破案一路解馋!
如果你是个十足的吃货,看了<痩身男女>刚发誓从此振作,那<盲探>铁定要把你打回堕落!
“演绎推理,神探助手”———傻子也能看出套的是卷福和花生的原型,不过经过港片的本土化改良,这土洋结合的混血儿居然还挺中看!
吃货神探既延袭了卷福的天才与毒舌,又兼容了小市民的贪财和好色,而且更狠心更嘴贱更民间!!
而我们“傻大姐”牌花生也是更加的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让割手就割手让滚梯就滚梯,哪怕被骗得倾家荡产伤得体无完肤纹身还主动纹了个"我爱庄士敦"简直堪称是"HongKong好狗腿"!!
最后吃货神探经过一番“舔”索,从片头嚼至片尾竟也嚼成了人参淫家: 身边一个维基百科 钓了一个憨傻富婆 一天到晚吃吃喝喝 闲来无事出趟小国 轻轻松松案子照破 ———还不用亲力亲为便"生"出了个小吃货!
PS:1,高产的华仔一月之内两部大作:一部世纪之烂一部交口称赞,老刘的粉丝们就别再试图打捞<叫春图>的烂口碑了,阑尾这东西咱该割就得割!
<叫春图>板上钉钉就是一坨翔,哪怕你告诉我它是奥尔良烧翅味的,我也不能就为了尝点香精色料而去以身犯翔吧!
2,<盲探>的成本应该不会过亿,但小成本却有大诚意!
其实俺们观众要求的很简单:只要人物够丰满,故事能说圆,再有那么一两个小亮点,又何需你砸老人头砸的辣么欢?即便你造了个迪拜塔出来,我只想问一句———那能吃吗?3,吃货神探对忠犬警花肿么看肿么都像是吃出来的感情,这也提醒了普天之下的茹凉妹纸们:要想抓住一个吃货的心,就算你不会厨艺十八般,起码也要买得起一桩单!!
4,杜导你和出租司机到底多大仇!
———不是杀人越货,就是疯癫成魔伦家本来还想报个“港澳游”实(吃)地(吃)考(喝)察(喝)一番如今还得权衡一下就为了口舌之快到底值不值当拿命去搏!!!
PS:以前的公号因为不可抗力关了,我的人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怀孕、生女,以及仍然是未婚,并且亲手撕渣男。
两年前处女膜都要长茧的我,一定想不到自己会经历这么多泼天的狗血,于是乎,我又砍号重来了。
为了我那“睡遍人间花美男,操尽世上小狼狗”的伟大宏图,我要做一枚富婆。
为了让我女儿吃最贵的奶粉,上最壕的幼儿园,我要变成一个富妈妈。
新公号名字叫“老母亲渡劫日记”,主要关于养娃,但也会有正经的剧评,和不正经的小黄文流出。
哭着喊着求大家关注了,二维码在下方。
看完点映出来,一钩超级月亮天如水,影院门口8个警察配一辆公安车抓一个偷摩托车的小偷居然放跑了(真没骗你= =)不禁感慨万分....闲话至此。
首先《盲探》是一部喜剧。
在上半年《西游》和《泰囧》两部烂俗喜剧各捞走十二亿后,杜老也坐不住了。
如果说《卧虎藏龙》火了就拍《英雄》小沈阳火了就拍《三枪》的老谋子是没定力,杜老的《盲探》绝对是给中国喜剧做了个典范。
7月1日晚上柴静的《看见》专访黄渤,他那句“看自己的表演从来没有笑过”让我印象很深刻。
无论周星星有没有给你的童年留下美好记忆,不可否认他的表演方式只是一种风格而不是一种品质,有特性而没有高度,说白了就是比谁能甩开包袱,这前无古人,来者要超越却不难。
而杜琪峰的喜剧不仅仅是表演,不仅仅是庄士敦这个人物本身的可爱,更是整个结构的力量——比如忙着吃菜的女装杀人狂,比如小敏躲柜子去巴西,不纯粹是恶搞,出现得不突不兀合情合理,只幽幽让人察觉到其虚假,然后为这象征性的表达会心一笑。
这很像是意大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的风格,试回想《美丽人生》《我曾侍候过的英国国王》等。
这种高一层的喜剧是中国电影提升自我所缺的。
周星星虽然还能圈钱,但艺术生涯恐怕光明不多了。
其次《盲探》才是一部警匪片。
犯罪学有一个学说:只要完全模仿罪犯的表情和举止,就能推测出他的心理状态、作案方式还有动机。
这是建立在有罪犯犯案前的影像资料的基础上的。
更不要说一个线索脑里嘎嘣一脆的柯南君了。
然而《盲探》中的推理,基本上就是发生一件案子(林雪殓尸案、小敏失踪案、失恋女人连环被杀案),华仔和Sammi开始各种入戏,最后导出结论。
好处是避开杜老游老不怎么碰的推理,画面感和表现力爆强,塑造迷人的华仔,帮助Sammi刷新换装纪录击败志玲姐姐成为新一代COSPLAY女王;坏处是这种折木奉太郎式的YY推理大大降低了智商难度,不过这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本来就是喜剧,所以,没啥坏处,要看严肃推理的去买一书柜江户川爱伦坡道尔阿加莎。
本片除了生死关头Sammi软绵绵三枪和华仔如有神助的爆头外没用到枪,是杜老的收敛杜老的老成。
从《枪火》传统的暴力美学的密集枪战,到《PTU》华丽而文艺的枪战,到《黑社会》《夺命金》一枪未开,只有在内地试水的《毒战》保险起见回归了老题材,杜老一直在警匪片的题材里寻找成长的空间。
所以比起墨镜王我喜欢杜老得多,前者每部电影看上去好像都在讲同一件事(当然从一而终也很了不起),但虽老仍不忘求新,部部质量有保证,这样导演怎能不爱煞呢?
另附法国媒体MUBI的评论:“这部电影呈现了杜琪峰经典的“警察重构理论”,盲人警察的傲慢与操控欲让这个本该政治正确的香港警察变得缺点很多,再加上冷幽默、可笑的情景,又让这种“政治不正确”的故事看上去没那么正经。
”能把审查制度玩弄于股掌之间,这也是杜老的魅力所在。
大决战最后一个镜头华仔完全是要便当的节奏吧,Sammi连救护车都不叫。
一个镜头又活过来了。
最后谈一谈华仔的演技。
十分制里起码可以拿到八分。
近期的台湾片《逆光飞翔》男主由盲人钢琴家黄裕祥本色出演,自然要真实得多,但也要呆得多(巧的是两片都有盲人摸女友脸的桥段)。
作为“后天失明”的表演我们参照一下《证人》,当年张家辉凭扮演半瞎的反派拿到金像奖最佳男主(其实男一号是谢霆锋...不说了ORZ)。
对张家辉印象最深的是,灰色浑浊的彩瞳,不停眨巴眨巴着的眼皮,而对华仔最深的印象是,从口袋里掏出探路棍,时不时傲娇中二跺脚发疯。
可见前重化妆表情,凝重;后重性格整体,喜剧。
各有千秋。
话说在Sammi家,用手电筒照华仔那段,完全是《调琴师》的赶脚= =我现在正在疑惑,明年金像奖最佳影片会颁给《毒战》还是《盲探》。
也有人说是《一代宗师》,但不觉得太不香港了么?
未完待续。
第三次進電影院,我算不上看得最多的,我知道有人看了七場,看七場的人快樂麼?
我想未必,心痛麼,一定有!
為什麼用看演唱會的節奏看電影,不是心裡不甘之前落敗的金像獎s,而是心痛付出再次成流水。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內地的電影市場變得很瘋狂,有時候連電影人自己都覺得不報希望的電影最後可能會大賣,市場的脈搏真叫人摸不清。
特別是港產片,為了不佔引進片的配額紛紛屈服於廣電總局的限制,珠海、高圓圓、郭濤便是這樣環境下的產物。
有人嫌棄高圓圓那條線,可是沒有她你讓杜sir如何去內地市場收回成本,如果占了引進片的配額,沒有絕對的勝算,電影公司是不會冒險的。
只是高女神這部戲實在不女神,第一個大頭特寫我想電影院裡的人的心都碎了一地。
郭濤在電影裡完全沒有違和感,就算在別人激贊麥包粵語配音出彩的情況下,我依然覺得國語的聲音更贊更出色,算是近年來合拍片中難得不讓人覺得突兀的演員。
不得不佩服韋家輝的天馬行空,很多想像穿插在裡面,不混亂不零散恰到好處,也不是誰都能駕馭好的。
而影片中不斷出現的老戲骨們更是給銀河粉絲們的bonus,小時候害怕的梅超風現在還是那麼可怕,你驚未?
好連戲的感覺。
ps:韋sir不講,不過我是真不知道婆婆的鈴聲是神雕俠侶的《癡情》。
其實演盲人真是不討好,珠玉在前,再去演估計都不會太有好下場,所以劉華還是有勇氣的,吃貨這個設置很好,會讓觀眾的集中力放在吃上面,而不是去對比哪個瞎子演技更好。
盲探未上映的時候,我一直很擔心。
嘎納的評價好多都是女演員的體力很好,這讓我想起07年show mi最後收錄的聲嘶力竭的聲音,過分用力有時候並不是一個優點,特別怕打擊多了(不得不承認,金像獎對sammi不公平,演得好的時候排資歷,演得一般的時候流行低俗,時不我與的感覺),找不到自我,不過看到吃飯那場身手敏捷洋洋得意的狡黠小笑容之後我就徹底放心了,這就是鄭秀文呀,她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
裡面有kinki、mimimo、何麗珠。。。
可能不是故意的,但大腦就禁不住去聯想。
等到第二遍,每次別人笑的時候我就開始心痛,要不要這麼賣力,要不要這麼辛苦,分身飾演那麼多角色剪輯出來才這麼短。。。
特別是割手那段,我只有第一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了,之後我都無力欣賞,這一刀一刀下去到底是再割誰的心!
這電影絕對是各種虐鄭秀文,這要不是每天跑八公里估計拍完這部戲就廢掉了。
我相信每一步的積累都是有用的,每一個讚賞的影評都是回報,而這世界上並非只有一個金像獎,每一個走進電影院的人真心笑過,覺得不枉票價,付出便是值得的,畢竟電影是拍給觀眾看的,而不是評委看的。
你說我想不想她拿金像獎,當然想,但如果金像獎是低俗戲劇的level,還是算吧啦。
今天是盲探票房過2億的日子,回歸以來香港電影一路走來不容易,今天國產片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不如廣電總局你放過香港電影一馬吧,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按照近几年流行的有性格缺陷的英雄设定,本片虽没塑造出性格有缺陷的主人公但搞了个身体有缺陷的也算出新了吧,男女主角关系和以前杜琪峰的几部差不多,虽然套路但发挥稳定。但片中这种破案基本靠蒙的节奏真心受不了,推理过程毫无逻辑可言,想啥来啥,完全看不出哪里有一星半点港片要复兴的迹象啊
刘德华还是很帅的啊
杜琪峰最瞎电影,没有之一
果然很不错!简直是一部喜剧版的&#34;神探&#34;!虽然2个多小时但是通篇节奏紧凑笑点不断.只是最后的真相略微让我有点失望.好吧,或许是因为它更像是爱情片吧...P.S.郑秀文的表演实在是令人难忘!
青云上身华仔,圆圆掉落神坛
神经病家长生神经病孩子 一代一代接一代
中游肚脐缝,粤语加一分,调侃银河好多片段。将所擅长的黑色电影与爱情喜剧杂交,黑收喜放,“盲”大过“探”。“捉奸一段太假。不是推理版《听风者》,却是搞笑版《人骨拼图》。美食与破案成正比。王宝珠头骨是鬼片,《读者》是假装看,金鱼瞪炒鱼和《毒战》里零钱对烧钱一样妙哉。
太夸张。
20分鐘棄
《盲探》很清凉消暑,刘德华、郑秀文组合十多年如一日,容颜不老卖萌常青,保持了《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的喜感和感动,灵魂附体办案没《神探》严谨奇趣,不过刘青云也不能有他的帅气,外婆可以入选最佳女配了。
刘德华基本靠吼,郑秀文只会奔走,高圆圆压根酱油,悬疑没有,爱情烂俗!杜导:一年两部吃不消你就慢慢拍嘛,影迷们等得起。
铁三角不再。
有些癫狂过度。
7.2,百丽宫提前点映场,大师之作
不知所谓
晕晕,这也太猛了。吵闹吗?它明明是一部默片。心意用大吼大叫,行动要事先张扬,吃饭要大快朵颐,捉奸要上天入地,很浮夸吗?图像信息时代,一张照片一个电话就能让盲人确认凶手,有什么必要进入那个臆想空间呢?又有什么必要看电影呢?影片最令人胆寒的一幕告诉了我们答案,杀人狂一边吃着饭一边看着满是雪花屏的电视,“我吃了她的眼睛”,随后挨个揭开藏尸点。如此语气并置令人哭笑不得,观众不自觉地开始思考:我该笑还是该恐惧?影片粗暴地扯下我们的视网膜(不要思考!),将我们重新拉入感官的修罗场中,让我们重新体认身体和言说的存在(撞车探路简直泪腺暴击,怎么能想到这么好的点子!)。在它之中不仅演绎着卡拉克斯电影的构形,还藏着五年后《少年的你》的秘密武器。
配音好吵啊……这剧情用搞笑来演绎貌似有点变味呀……
看刘德华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脑补案情自己脑补杜琪峰爆喊卡NG,然后刘德华再大吃二喝再NG再胡吃海喝再NG再生吞活剥再NG再风卷残云再NG最后变成了刘小二吃面。
好看!豆瓣点映场全场笑声不断,估计大家都没料到杜大炮这次玩了回喜剧,而且玩大了,尽皆癫狂,尽皆过火,说是银河最好笑的片子都不过份。悬疑部分一度让人联想到《大只佬》,尤其是最后亮相的杀人狂魔,估计都是韦生的点子。除了推理部分不可细敲外,做为港片脑残粉,实在找不出不打五星的理由。
杜琪峰的电影只有一部《暗战》堪称经典,其他的都是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