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给人一种奇特的压抑感,因为它其中不仅弥漫着灵异的恐怖,更存在着现实的无奈苦涩。
其实在这部片里,鬼魂虽然每每让人受到惊吓,但并没有杀害任何人;反而是现实的重压,让惨案接连发生。
先说男主角阿提。
第一眼看到他的脸,你就能感觉到他是一个比较老实的男人,像千千万万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的丈夫、爸爸、儿子、女婿一样,有着男人的自尊,担负着男人在一个家庭中的传统责任,但也并非完人,会因妻子母亲的轻视而生怨气,对待老板会唯诺,面对更强大的情敌会疑心,面对不听话的女儿会急躁,失业后会因为自尊不向家人透露一字……这么一个平凡的男人,却是我所认为的他和他这个家庭最后悲剧的症结。
对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并行的女儿,他并没有与她好好沟通。
是的,作为一个父亲,就像阿潘(妻子)最后流泪向女儿说的那样,他很爱她,这一点不用质疑。
训斥女儿晚归是因为担心她的安全,害怕她和朋友们做不该做的事情。
甚至我注意到,在外婆打电话说让阿南(女儿)坐公交车很委屈她之后,就出现了一段男人送女儿上学的镜头——但在这个镜头里,他们还是起了争执。
女儿是真的厌恶他的父亲吗?
——当然不是。
我们在最后的镜头中看到,女儿从小是和父母一起长大的,即使阿纳(小儿子)出生,一家四口也依然很和谐,有一个镜头就是四个人一起快乐地荡着秋千。
女儿与父亲一直别扭的是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宠爱她的外婆,交好的朋友,而来到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父女矛盾的关键在于父亲的经济能力,因为这个男人显然一直都是这样的经济水平,甚至在搬到清迈后还能算是有所提高。
“收入”应该是女儿发现的可以一直刺激到自己爸爸的一个点,在青春期孩子眼中,能让让自己不爽的人更加不爽,他们什么也不会顾及。
可是阿提的解决方式很奇特。
至少我是不能想象我爸爸——或者我以后孩子的爸爸,首先选择不相信自己女儿的话(在未证实的情况下),其次为了揭穿自己所认为的谎言而拖曳着女儿去证实从而让孩子受到惊吓。
如果从一开始,父亲和女儿多多交流,相信父女关系不会到如此地步。
女儿在进入房子之前已在挑衅表达不满,但是推开自己屋门看到父亲为她在墙上贴的一朵朵小花时仍愣了片刻——她不是没有触动。
如果阿提可以和女儿多相处(不得不说,他更爱尚未受到外婆影响活泼而又依赖自己的儿子),多安慰她,告诉女儿父亲的爱和不易,招待她的朋友,让她在新环境中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也许后面一系列矛盾就不会发生。
对于出生于富裕家庭年轻美貌的妻子,阿提显然很爱她,但他并不完全信任她。
也许这是因为他的自卑作祟?
情敌优秀强大,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妻子如此温柔美貌,而自己又正职场失意,他甚至幻想着自己开枪杀了自己的妻子——仅仅是因为早晨未整理的床单,让他怀疑妻子与来家里的情敌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
当他在自己家门口看到情敌的车时(顺便吐槽一句,怎么电影里的车都那么丑,情敌好歹还是一个有着分公司的老板,也开那么丑的车),他甚至不敢下车进屋去看看妻子和情敌在做什么,一直等到情敌走了很久,妻子甚至已经洗好招待的杯子,他才进屋——然后却又根据蛛丝马迹疑心作祟。
不得不说,这应该是他内心的自卑怯懦与自尊,使得他如此疑神疑鬼却又只在幻想中惩罚妻子,既不敢求证,也不敢和妻子断裂。
高潮处在于阿提杀死了那只黑猫——而且方式很残忍,用门生生夹死。
一直以来的重压,不顺,无法改变的无奈,甚至是觉察事情正向更不好方向滑坡的绝望,让他的戾气爆发了。
这是一个本可以改变的悲剧,即便最后也许并非是喜剧结尾——毕竟这世界上,十分如意的事情能有多少呢?
不说对于一个男人,对于任何一个人,为自己伴侣的母亲不喜,和子女有矛盾争执,失业……这些都并不能算是足以夺去生命的挫折。
阿提是因为什么直接原因而死?
因为他不愿意离开闹鬼小区的房子——即使其他居民都已搬走,即使闹鬼的屋子就在他家隔壁,即使妻子害怕,儿子总能遇见已成鬼魂的小伙伴,女儿撞鬼后甚至住在朋友家。
他守着这栋房子,既是守着他最后的财产,也是守着他最后的尊严。
直到女儿再次受惊入院,儿子半夜莫名走失,他在隔壁鬼屋里寻找儿子时于焦急惊慌中失手打中儿子,以为儿子死于己手而自杀。
其实离开这栋屋子有这么难吗?
离开清迈,回到曼谷,虽然要面对妻子母亲的嘲讽,但是妻子始终坚定温柔地支持自己(之前甚至因此与母亲在电话中争吵),愿意陪伴自己渡过难关,儿子和女儿也都喜欢之前的环境。
虽然回去可能面对重新找工作,租在狭小房子里的窘境,但是有一家人的平安和快乐,所有的失去都是重新获得。
不夸大地说,阿提面对的绝对不是现实中的绝境,他只是跳入了心中的深渊,却又因阴差阳错丢了性命。
而这正是看完电影的我们要警醒的:历史如潮,无论是经济危机,房价上涨,还是就业环境恶劣——这些时代的大环境虽由我们合力造成,却不能由我们单个人的力量改变;而别人的眼光,别人的价值观,由他出生以来的环境造就,也并非我们轻易可以动摇。
我们能做的,只有把握自己。
与爱自己的人彼此依靠,即使风雨载途,也不忘初心,坚定地走下去。
吓人的套路没啥新鲜的。
整片压抑,压抑的其实是生活。
初衷是好的,初衷成了执念,反而把自己过得不好了。
其实像你也像我。
结尾让人动容,这份动容是出于对男主的理解,可能也是对于有或这样或那样问题的生活中的你我的一种同情吧。
想起《真实国度的爱丽丝》:“只是想和爱的人幸福的在一起生活有错吗?
”都没错。
可最后往往成了最无辜的罪人。
作为恐怖片不合格,情节虎头蛇尾,很多没交代清楚的东西,只能说为了恐怖而恐怖。
但是作为剧情片来说,还是能给人深思,未婚妈妈、裸婚、房贷等现实问题暴露无遗,及格。
气氛渲染的还不错,但还没有到很好的阶段,更多的是利用恐怖片一贯采用的突如其来的音效渲染气氛。
一早女儿和爸爸的紧张关系其实已经透露了悲剧的端倪。
个人认为精彩之处就是切入点非常合理,利用了现代人尤其是中年男人面对的社会工作家庭的种种压力,重压之下,人必然崩溃,从父亲歇斯底里的拖着女儿进鬼屋之处就可见一斑。
末尾女儿去邻居家捡飞走的衣服彻底吓到我了,真TM恐怖!!!
还有用铃铛召唤恐怖片常客黑猫的桥段,利用的比较到位。
由于笔者是超级宅男,在家办公,经常独处,所以这部片子对我来说,可以说点到死穴,就发生在身边的才是最恐怖的。
给推荐评级,影片告诉我们几个道理。
1 男人死要面子是很恐怖的,作为女孩子要学习片中女主角,要给男人面子和台阶下。
2 传销和没收入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远离。
3 再苦小孩也要自己养,否则孩子真的会恨你。
4 善待动物,尤其是猫。
这是我在豆瓣的第一个长评。
并不能说这是部优秀的恐怖片,说恐怖的话,在我的耐受度范围内这只能是3星左右。
之所以想要写长评,还是因为男主。
在PPS看到很多评论,都是说父亲不好,都觉得他应该早点搬走,甚至有人说“没能力养孩子就别生”。
看到这些话,不由为之不平。
因此想谈谈我的看法。
辛辛苦苦十四年打拼,终于可以给家里买房子,对一个男人来说,能够给家人提供物质关怀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男人心思不像女人一样细腻,男人平时很少会嘘寒问暖,基本都会选择买礼物来表达爱意或关心。
就好像片中的男主阿提,辛苦打拼了14年,终于在达拉乐园买了房——应该是很高档的别墅区,首付也是不便宜吧。
由于并不是很富有,所有的装修布置全是由阿提自己完成,在影片最开始,我还以为阿提是小nan的后爸,以至于那么战战兢兢,在家人搬来前夜还激动紧张地演练“我很高兴,我们终于又一家团聚了。
” 阿提并不是个很细腻的男人,他常常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他在冥冥之中感觉到达拉乐园的氛围不对,但他不想疑神疑鬼,他花了14年才买到住房,不想因为这些又都失去了。
所以他带着小nan进鬼屋,想证明没有鬼。
很多人都觉得他很过分,但事实上,这也是一种逃避。
在阿提心里,他做错了什么,他并不是因为虚荣心才在达拉乐园买房,他细心地布置整个家,都是为了他的家人。
面临失业,他已经承受了很大一部分压力,他怕自己会照顾不好家人,因此一直逃避闹鬼的事实,一旦失去了达拉乐园的房子,14年的打拼也就白费了。
但家人并不理解。
小nan还在叛逆期,阿提和她存在沟通问题,以至于父女关系恶劣,但阿提依然疼爱女儿,即使她不愿住在家里,但阿提仍然做了四个秋千,想着可以一家人一起玩。
被女儿在便利店撞见,女儿直接当他是陌生人,这该有多心寒。
后来小nan拣手帕被鬼吓到,小斑大声质问阿提,你就那么爱这房子吗?
其实,吓到小nan的是鬼,缠着小纳的也是鬼,只不过阿提很不幸买了闹鬼区的房子,而且买之前也不知道有鬼啊。
这能怪阿提么。
鬼本来就是莫须有的东西,要因为鬼放弃14年的积蓄,谁都不能很潇洒吧?
在影片的最后阿提误以为开枪打死了儿子,随后拿起枪自杀。
看到这里不禁回想起之前阿提在脑海中杀死妻子的一幕。
阿提中年失业,自然很怕妻子会因为自己的“无能”而离开自己,因此当他看见妻子的前老板时自然会以为他们有染,而在脑海中杀死妻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心压力的宣泄。
在那么多压力下,阿提每每打开抽屉看到手枪,支持着他活下去的,就是他的家人。
阿提问小纳,你喜欢这个家么?
他只想有人能够肯定他的付出,他用买房这种笨拙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家人的关爱,他只想得到肯定。
片尾是他们一家四口在玩秋千,阿提心里一直很怀念住在曼谷一家人玩秋千的时光,他在新家的花园里亲手做了秋千,却再没和家人和和睦睦开开心心地玩一次。
期待已久,终于等到怨鬼之家在香港公映了。
作为恐怖片只能得三星,但由故事引发的家庭观令人深思,因此再加一颗纵观全片,每个人物都是爱自己家人的,但都弄巧成拙,被爱的人不仅没有感受到爱,反而受到伤害:男猪阿提:阿提无疑是个模范丈夫,工作兢兢业业,对妻儿安排周到,从片头布置新家的情景,可以充分看出阿提是个细心的好爸爸也是浪漫的好老公。
然而他满满的爱意传递到妻子和孩子的心里了吗?
女儿小楠说发生凶杀案的屋子闹鬼,为了否定自己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怒斥小楠在说谎,还粗暴的拉她进鬼屋以致小楠的手被割伤;妻子想重新工作帮补家计,他却说妻子其实是想回到老板身边。。。
女儿小楠: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楠对搬到清迈很不满意,因此迁怒于阿提,处处都跟他对着干,然而小楠真的讨厌自己的爸爸吗?
妻子的妈妈: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丈母娘其实是个挺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她,阿提就不会想要拼命逃离曼谷、逃离她的不屑,也就不会来到清迈买了这个大房子。
阿提在明知有鬼的情况下还坚持住在这里,正是因为这所房子对他太重要了,一砖一瓦都承载了他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他不能轻易放弃。
难道丈母娘真的恨自己的女婿吗?
她也只是想用激将法鞭策这个男人吧,希望他能带给女儿、孙儿们更好的生活,才会对阿提冷嘲热讽。
邻居一家:男主人生性暴力,动不动就对妻儿拳打脚踢,其实他是个孝子,也爱自己的儿子,但最后不堪破产压力,枪杀了母亲和妻儿然后自杀,这也是一个爱的悲剧。
这些人,其实都是爱自己家人的,只是不会用对的方式去表达这份爱。
作为丈夫、父亲,阿提应该倾听妻儿们的真正需要,她们不在乎房子大或小,一家人在一起就够了;丈母娘应该鼓励女婿而不是一味数落,毕竟当初同意了把女儿嫁给他。
邻居男给儿子买昂贵的玩具、不想妻子彻夜缝衣挣钱,这都是在乎家人的表现,但他却经常拳脚相加,令人畏惧并最终酿成悲剧。
最后一幕,妻子哭着回忆阿提曾经的话“这是我的家人,我会照顾好他们”,我的眼睛也有些湿润。
阿提已经死了,他无法再对家人说“我爱你”了,但你还有机会。
PS: 正好快到中秋了,借此机会好好对家人表达你的爱 PPS: 编剧上的两个败笔1. 毁容女鬼。。。。
除了偶尔出来吓吓人外别无他用,请问她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背后的冤情是肿么回事?
邻居男一家死光光后她就去别处打酱油了吗?
囧。。。
2. 头戴女鬼面具的小偷。。。
这个情节设置的意义是神马?
刚开始我以为是小楠装扮的,觉得她可能想吓唬爸爸好让一家人搬回曼谷,后来发现完全没下文了。。。
仿佛《惊魂记》中消失的4万美元。。。
泰国和恐怖片还是很有渊源的,早期的降头术,高分恐怖片《鬼影》,后来的《厉鬼将映》,还有短篇集合《鬼X虐》系列等,都还算挺有特色。
近期泰国又出了一部电影,听片名是恐怖片无疑了可是看完之后,这些鬼莫非是走错片场了???
那么今天阿飘飘就给大家讲一讲这部有点虐心的悲剧故事《一个中年男人的失败人生》《怨鬼之家》
提姆最近换了一个工作,离开了十四年不起色的销售工作,人到中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虽然远在清迈,虽然地处偏僻,虽然月供要三万,但是一想到能给自己儿子奈特,女儿小楠,老婆阿斑能有个自己属于自己的家,想想就兴奋。
提姆细心的装扮每一个房间,给女儿的房间装饰上小花,给儿子的房间放上变形金刚,给自己的卧室撒上玫瑰,开着自己的小车,去机场把老婆儿女们接回来,确切的说是从曼谷岳母家接回自己的家。
自从住进了这个小区,提姆的腰杆也比以前直了,一扫十四年的不温不火,新公司的薪资丰厚,而且还不断扩招,美好的前景让人喜上眉梢。
然而有一天,小区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缅甸女佣马琴被发现陈尸冰箱,她面部被毁,死亡多日,很快小区里频繁出现衣衫褴褛的马琴,甚至在诵经大会上,就连高僧都口吐白沫,小区闹鬼的事情瞬间炸开了锅。
小楠的同学不信邪,偏偏要一闯鬼屋,那一天,小楠见到了真正的“马琴”,她支支吾吾的告诉爸爸,没想到竟然换来了爸爸的咆哮,原本就和爸爸有点冷战的小楠一气之下去了同学宿舍,周末回家。
小楠经常不在家,家里冷清了很多,邻居杰哥的儿子高夫比奈特大几岁,不知不觉两人成了好朋友,加上黑猫仙草,两个小孩一只猫玩的不亦乐乎。
很快,细心的阿斑发现高夫的妈妈常常脸上挂彩,伸手向邻里借钱,杰哥那看似母子孝的家庭氛围其实十分虚假,她同情高夫妈妈,又有点担心奈特和高夫走的太近。
糟心的事往往接踵而来,提姆的公司开始拖欠工资,几个月之后,突然关门大吉,留下了一脸懵逼的同事们,还有巨额的房贷和信用卡还款账单。
面对失业,提姆不敢告诉阿斑,他每天西装革履,拿着公文包出去面试,提前回家也只能在车里等待黄昏,尽快找到工作才能还上贷款,但是年近四十又毫无作为,唯一能立马上岗的是便利店的收银员,就算事便利店,总比没有好。
阿斑也发现了家里的异常,她的老板在清迈开了分公司,想让阿斑去帮忙打理,阿斑的复出在提姆眼里就是出轨的征兆,提姆动不动就发火,以往的温柔大度如今都变的狂躁易怒。
提姆不仅和阿斑发火,甚至还会迁怒于邻居杰哥,高夫也开始略显暴力倾向,而且还带着奈特去鬼屋,提姆带着高夫去和杰哥对峙,甚至无意中抖出杰哥妻子四处借钱的尴尬糗事。
没想到,第二天换来的竟然是杰哥一家灭门惨案,杰哥的公司经营不善,数月没有发放工资,死要面子的杰哥忍受不了妻子借钱的事实,拿起枪给了每人一枪,最后饮弹自尽,高夫被警察搬出房间的时候,他的幼小的脸上血肉模糊。
杰哥家的惨案让小区彻底晾凉了,很多人纷纷搬离小区,就连天真无邪的奈特都说看到高夫来找他玩,阿斑终于沉不住气了,她想带着孩子们回曼谷。
阿斑通知小楠回来收拾行李,久未回家的小楠无意中和邻居打了个招呼,杰哥妻子的半张烂脸把她吓进了医院。
当晚雷雨交加,阿斑在医院陪小楠,提姆一觉醒来,奈特不在身边,他的拖鞋掉在了邻居杰哥家,面对这个血迹斑斑的邻居大屋,提姆鼓起勇气推开房间的大门。
鬼影重重,高夫,杰哥都在房间里等待着提姆,他从怀里拿出手枪,对着衣橱来了几枪,可是掉出来的竟然是带血的奈特。
奈特奄奄一息,但是自责内疚的提姆已经举枪自尽,那一晚,这个家,只有阿斑在狂风暴雨中咆哮。
阿斑开着返回曼谷的汽车,回想起大学时代的青涩恋情,因为未婚先孕,外婆一直不接受提姆,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倔强着一直没有和爸爸冰释前嫌的小楠,如今也只能轻轻滑过两行泪水。
一部表面上包裹着惊悚外衣,实际上亲情内核的伦理片,这些鬼可能都走错片场了,他们的出现唯一的作用就是衬托出中年男主的无助和悲凉。
马琴鬼魂让男主和女儿的父女关系降至冰点;高夫的鬼魂出现,让男主和妻子的关系出现裂痕;杰哥一家人的出现,让妻子彻底和男主决裂,最可怕的是猛鬼小区的房价跌的实在是太惨了,男主无力承受巨额贷款,加上以为自己错手杀了儿子,心灰意冷,最后只有了断残生。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婆媳关系处理好,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岳母女婿关系的不信任,也会导致一家人分崩离析,回想一下,男主做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为来证明给岳母看,我能照顾妻子,孩子。
为人父母肯定是希望孩子过的开心幸福,电影中的女主一点也不后悔嫁给男主,不后悔怀孕生子,也不后悔在家相夫教子,丈夫能力有限,却又十分努力,他可以说遇人不淑,也可以说运气不佳,但是他对妻子孩子真的呵护有加。
女儿出嫁,就是要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岳母是她的人生码头,可以在危难的时候成为避风港,但是不能阻止她远航寻找自己的依靠,既然结婚了,就是一家人了,女婿人品过硬,之前往往不如随风而逝,让这小家更幸福,让大家更和睦。
好了,我是阿飘飘,我们下次见了!
不管这里的鬼是真的假的,影片到底吓不吓人,至少我觉得这个电影告诉我们几个道理:一家人的幸福,不是说住多大的房子,而是家人的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一个人应该明确自己所能承受的压力,不应该盲目地将自己置于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地步,否则一定会将自己逼疯;婚姻应该得到家人的祝福,就算再幸福,也会有心结;人在恐怖、无助时千万不要将其转化为愤怒迁怒在无辜人的身上,否则会让自己的状况更加糟糕;越无能的人越容易多疑。
.
说实在的,泰国近几年的恐怖片质量犹如朝鲜核爆之后的韩国股市一样,呈大盘跌幅之势。
鬼片质量下降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吓人场面也有味同嚼蜡的感觉,究竟是泰国鬼片江郎才尽,还是咱们恐怖片免疫力提高了,恐怕都有关系。
他国电影事业的优劣咱不放在心上,只是希望能看到质量不错鬼片。
这部11年的《怨鬼之家》拿出来单说,质量上算是这二年相对不错的。
质量不错,不要忘了“相对”二字,矮子中的将军,比起早期的《鬼影》、《人头蛊》、《鬼宿舍》这些还是不如。
这片的故事乍一看有些四六不靠,吓人场面很棒,但每个鬼都是没有意义的存在,只是单纯的吓人而已,跟剧情没有关系,这一点是泰国鬼片的通病,就像香港电影中武打场面和剧情脱节一样,恐怕也是各自的专有特色。
而本片真正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借用鬼怪来烘托其中的现实意义,与我国也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房子问题。
电影开场一片欢乐洋溢的气氛,别致典雅的居家,夫妻恩爱,女儿漂亮,儿子可爱,一家四口:男主人:事业有成,公司给力,几个月就购置了一套清迈小区花园式二层别墅,只是首付,每月还要还房贷。
女主人:出身大家族,但因父母反对婚事而与父母关系冰冷,不与自家来往,只依靠自己屌丝男人。
女儿:正值青春叛逆时期,反对家庭从曼谷搬到这里,时常不着家小儿子:活泼,很喜欢自己的新家,并很快与邻居家小孩打成一片这是个非常幸福的一家,起码表面上给人这种感觉,但随着剧情的发展,问题出现了:邻居一家比较暴戾,那家男人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回家没事就打媳妇和儿子,还有一个瘫痪的老母;媳妇在家当裁缝,还四处向邻居借钱。
小区中的一家外国居民失踪已久,在冰箱里发现死亡的缅甸女佣,肢体残缺不全,由此该小区发生闹鬼事件。
这原本是个再简单不过的凶宅故事,结合片中的大环境和剧情发展,竟然有了现实房奴的意义。
男主人公司破产,无力偿还房贷,女主人也被迫与之前的爱慕自己的大老板联系,企图让后者帮助解决资金问题,被男主人所怀疑。
女儿离家出走,小儿子与邻居家小孩虽然玩的火热,但在大人眼里,与那种邻居扯上关系是很情愿的。
最重要的是,死去女佣的鬼魂开始在小区中作祟,这里被认为是阴森之地,其他住户陆陆续续搬走,只剩下主人公和他的邻居。
电影发展到这里,可以看出编导所有表达的内涵,打算强调如《闪灵》里重压下人的脆弱,可导演没有抓住中心思想,便把脆弱之源推到了鬼的身上。
男主人没有经济来源,连超市收银员也干不好,加之女儿撞鬼后离家出走,小儿子还被邻居小孩欺负(领到了女佣闹鬼的房子),他所拥有的只有这套房子,苦苦支撑的这个家。
房贷:生活的压力与家人矛盾:家庭的压力鬼魂作祟:环境的压力最终的导火索是他们发现邻居早已不堪重负,男人杀了全家后自杀,一直与之相邻的竟然是冤鬼,这让主人公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对家庭的幻想,对房子的依赖不曾动摇,但却为时已晚,电影以悲剧收场,意料之中。
这部电影是现实的,其实一直在这样想,假如自己身处男主角的境遇,该如何是好。
想起了《一代宗师》中的一句话:“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
男主人要的是面子,当妻子不顾家庭反对,放弃不菲的家业,选择与自己生活时,其实他的“面子”在那时已经形成了。
顶住重重压力,买了一套洋房,却遭遇如上事件。
电影显得有些刻意,男主人的遭遇就像《唐伯虎点秋香》里“谁能比我惨”那样,工作没了,房贷还得还,为了不让妻儿看不起自己,这座房子成了自己家庭的最后寄托。
然而鬼魂的出现成为悲催的助推器,加剧了惨案的发生。
这一点有些超现实,让人感觉本片的不真实,男主角也有的死心眼。
假如没有鬼魂,就像《闪灵》那样,加重自己的压力导致崩溃,无疑会更好。
联系到我国的房奴,或许这样的事情在没有鬼的情况下,也会把人逼到绝路。
电影的故事线不太清晰,节奏比较缓慢,主要强调的鬼魂作祟也是毫无缘由,仿佛一家死了人,鬼魂必须要吓自己那样。
但在吓人场面的刻画上还比较出众,电影采用恐怖镜头有些西式,在鬼魂塑造上也不像原本的一个长发女鬼就能吓死一片人。
比如那个女佣的鬼魂,脸部残缺不全,腐烂的身躯单薄而猥琐。
而邻居一家的鬼魂才是看点,小孩被枪打穿的脸部血肉模糊,老母左眼的大洞,妻子半个下巴牙齿外露,极具视觉冲击力,在邻居屋中见鬼那场戏是高潮,可以已是结尾之处,姗姗来迟。
《怨鬼之家》不是一出好电影,缺点很多,但现实意义不可忽视。
假如你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交了首付,家人的希望全寄托在你的身上,但失业加上周遭闹鬼,你会不会放弃这所房子而搬走呢?
面子重要还是生存重要?
感觉鬼都是打酱油的,真正恐怖来自房奴的悲哀。
男主千辛万苦买了房,背着房贷,想象着全家向着幸福的方向奔去。
在公司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结果还是丢了工作,面临巨大经济压力。
而邻居家的杰哥,其实早已崩溃,整个影片中从未笑过,我想也是因为巨大的经济压力,所以他的老婆才会找女主借钱,我想很有可能也是房贷。
钱应该是女主妈妈给女主的,我想还会有一句类似的话:过去后,跟着那废物难免受苦,这些钱你拿着,将来可以有个急用。
杰哥应该是面临经济崩溃后,丢掉房子,全家老小被赶出门,所以决定枪杀全家后自杀。
男主看似因为以为儿子被自己枪杀,然后愧疚自杀。
我觉得还是绝望,马上见底的存款,被一直鄙视的丈母娘,疑似出轨的老婆,跟丈母娘更亲近,一起看不清自己的女儿,被自己枪杀了的儿子,和自己的无能早就的这一切。
也许死了就不用背负了吧。
那就死吧。
当然,这只是自己揣度男主心理。
电影中好多逻辑感觉不顺畅,只是能体会的到在经济压力下,人没有快乐的权利。
所以6分。
鬼片也这么感人!
不算恐怖的恐怖片
恐怖片的作用起到了,但是鬼的大量和集中使用,以及恐怖中心的不断变化反而削弱了恐怖感。最终是一部以恐怖手法来体现的家庭悲剧,对某些角色可能也算喜剧吧。情感体现的比较充分,可惜恐怖逻辑还不够严谨。最后,不要等到失去再去感激,回忆是否幸福,决定由你。
打酱油的一家鬼
泰国恐怖片就此完犊子了么!
结局要不要这么温馨啊,逼着我多给一颗星
强行一命换一命
其实还不错,是温情片来的。泰国电影也渐渐的逢出必精品了~
第一次电影院看恐怖片。。。其实人家是家庭片啊
一些鬼屋题材典型的“要房不要命”
气氛不错~
没有明显的故事线,比较沉闷。原以为会有意料外终局,结果意料外地失望了……
这么老土的狗血家庭剧 到最后也没交代当初关系这么好的一家人为什么把姐姐给外婆养 一句爸爸其实很爱你就可以解决一切了吗 东拉西扯什么都没讲明白
没有那么出人意料的结局,但那我还是觉得很恐怖。
男人压力很大有没有!!小孩最算没时间带,有意识的时候也要开始带了有没有!!父爱无疆啊,。这鬼片似乎偏题很严重额。。
似曾相识的故事情节
烂片中的烂片
一点也不恐怖。
没什么意思……
唉,当爸爸的真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