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印象中不一样的龙,电影中的龙没有拟人化,是真正的猛兽或萌宠,有着动物的灵性。
电影刻画的龙性格形态都很分明。
夜煞:龙族非常稀有且最危险聪明的龙。
这种全黑的巨龙是维京人最害怕的敌人,因为它能隐藏在漆黑的夜色中,突然发出致命的一击。
它和其他龙的造型很不一样,融合了猫科动物的体型以及野狼般的眼神。
葛伦科:这是最搞笑的龙,因为它们的身体像河马一样笨重,但是却只有一对像蜜蜂那么小的翅膀。
它们生性懒惰爱睡,有时候飞一飞就会睡着。
致命纳得:性情暴躁、好动又具侵略性,是龙族最美丽的龙之一。
它们的身体五颜六色,飞行时活像是一只鹦鹉,但是它们很聪明狡猾,而且异常凶猛,不过它们像鸟类一样视线很窄,所以有很多盲点。
丑陋双头龙:龙族中体型最大,也最酷炫的巨龙。
它们的双头各司其职,一个头喷出易燃气体,另一个头用火花点燃火球。
搞笑的是,丑陋双头龙的两个头经常意见不合,所以常常攻击不到目标。
恐怖龙:就像是龙族中的吉娃娃犬,体型最小但是数量最多,它们小归小,却相当厉害,像海鸥一样抢其它龙的食物,不过它们的肌肉耐力不够,没办法飞太久,所以常常搭其它巨龙的顺风车。
猛烈凶魇:全片最经典的巨龙,最符合传说中的恶龙形象,喷出来的火球会在目标身上爆炸,甚至会将自身点火,全身燃烧攻击对方。
喜欢上了夜煞,龙才是主角吧。
这部动画的叙事很典型,无论是对冲突的设计、主角的刻画,还是对节奏的把控,都值得学习。
当你写好一个故事的开头时,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首先,它在一分钟之内就介绍了故事背景、引出主角旁白、挑明本故事最大冲突——维京海盗与龙之间的战争,节奏明快紧张,简洁不拖拉。
“这是伯克村,绝望谷向北航行十二天,它就坐落在痛苦之经线上。
我的村庄,一言以蔽之,坚固,它有七代人的历史,但每所建筑仍崭新如初。
我们打渔、狩猎,享受迷人的日落,唯一的麻烦就是害虫——龙。
” 以介绍故事背景或说环境描写为开头是一种很常见但并不容易写好的写法,最常犯的错误是你描写的东西和你要讲的故事没什么关联,你只是在展示一幅优美的风景或者过于宏大的社会背景,读者的精力就被分散掉了。
如果你确定我要描写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非介绍背景不可,那就可以借鉴上文的写法,那里面一句废话都没有。
在描写背景时,建议选择“专门”的词语,它们可以起到暗示作用。
“航行”、“经线”,虽然主角根本没有提到他们的职业,但你知道一定跟海脱不了关系;第二注意描写顺序,下一句话由自然地理位置转到村落建筑,再转到“村民”的生活方式,视角切换自然,由大到小,逻辑清晰通顺,难得的是还轻松地插入了一句“七代人”的历史,时空视角均备;第三甚至可以埋下一个小小的伏笔,那么古老的建筑怎么仍会崭新如初? 下文揭晓的时候就会有一些小小的趣味,读者在心理上也会感觉上下文是不割裂的;第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及时引出主要冲突,从开头看,龙是扰乱村民生活秩序的害虫,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上,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这个命题展开的,老一辈固守传统,认为对龙要格杀勿论;主角推翻了这个命题,证明人和龙也能和谐相处,对立的立场就是张力。
下面就开始正式的介绍了,真的没有必要在一开头就把主角的身份挑的明明的,因为读者根本不会在意主角是谁,他们只会关心主角是谁会发生什么,能带来什么戏剧性的故事,所以先介绍冲突再说明身份是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写法。
主角第一人称介绍其他人物,在与其他人物的互动中,又同时对主角进行着侧面描写。
总之,一个经典的主角形象出现了:与众不同的、不被众人看好的青少年,为了证明自己、融入集体,决心去做件大事。
主角身上的冲突一般是最多的,自己本性不愿杀龙和满足别人期待之间的冲突,父子之间僵硬的关系的冲突,作为人类尤其是维京人与别的种族龙的冲突,主角对以上冲突的回答是:遵从本性,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屈从于传统、集体与现状。
用主角与他人的对话强化冲突,让读者理解主角的动机,认同主角的行为。
无论什么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看人物对冲突/危机的反应,读者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些东西,另一个是看他们的转变(观念、性格),术语是“角色弧光”。
主角在一开始是想要获得村里人的认可,渴望去杀龙,周围人却说他不行;而见到没牙仔后,却是主角确信自己不能杀龙,他爸爸却允许他去参加训练。
这种阴差阳错、境遇与愿望之间的差距又是张力的来源之一。
对独特世界观中特有物的描写不能陷入长篇大论令人昏昏欲睡,应巧妙地融入进对话、场景,以各种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比如“杀死某某龙让我有女朋友,杀死某某龙我就名留青史”,这样的排序既有趣又对这些龙的战力水平有直观印象;再比如主角查典籍的时候,前面流于介绍,但最后都归拢于“格杀勿论”,主角对此的心惊与困惑,不是空泛的介绍,而是有目的的编排。
电影里面也加入了很多常见的情节:格斗场训练、探险、秘密与被撞破、仪式与比赛;常见的人物关系:“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与开始针锋相对最后亲密无间的伙伴;与常见的故事线:最不被看好的人逆袭成了所有人的英雄;与常见的主题:坚持自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是怎么把常见的东西组合出优秀的作品,是很难的事情,做到以上那些能保证它是一部不怎么出错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亮点就能使整个故事起飞。
作为影片来讲,画面很好看,大量运动镜头看得很过瘾,配乐不拉胯,没牙仔的小表情也很可爱,这都是它的
有人可能说这个片子也难免落入俗套,但是对我来说,正是这部分俗套最动人。
第一部开头男主作为一个整个岛上唯一瘦弱的提不起斧子无法屠龙的维京人,他对于自己的成长是怀有一定的野心的,但他从来都没有成功的出去屠龙,他凭自己的才能,他借助工具想要去屠一条龙来向族人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当他拿着匕首面对一条被自己的工具困住的动弹不得的龙,他却无法动手,这证明了它骨子里就无法对龙下手,他不是不能没有能力去屠龙,他是面对一条毫无反抗能力的龙都不忍心下手,就像他说的,他看到那条在地上挣扎的龙,他觉得好像看到了自己。
上述这部分是描述了男主的天性,但是对于我来说电影最吸引我的,最让我把这部分把这部电影定义成一部经典的部分,就是男主找到了因为尾巴受伤而不能飞出这个岛,只能在一个环状的盆地里面非常艰难的尝试飞行的这条龙之后,与他进行了一系列互动,才是这个电影真正的精髓部分。
刻画了两个人或者是一人一龙之间如何从彼此不信任,到慢慢的相信对方,如何建立起这个无比珍贵的羁绊,这部电影就告诉我们该如何去放下彼此之间的戒备,这种个人解读也许是去提高了他的立意,去放大了它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初衷,但是对我来说正是这部分看起来俗套的不得了的羁绊才是真正让我把这部电影看作是经典的原因。
看完这个电影其实已经几天了,第一部和第二部抖二刷了,惊艳我的不止是他开头的设计,整个世界观的铺垫非常有代入感。
从一开始男主的念白,不管是第一部还是第二部开头和结尾,男主都会用类似的句子来念白,把这整个世界观都完整的串联到了一起。
其他的除去动画剧情之外的,比如说人物模型,还有配乐都非常的大气恢弘,可以说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一部作品。
看了驯龙高手的电影之后,我都忍不住去追电视剧了。
从电影院走出来,嘴角无法抑制地上扬。
上一次一部电影让我这样发自内心地开怀大笑还是功夫熊猫。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名字好听,电影也好看,主要原因归纳如下:1.它满足了你我对宠物的终极幻想。
宠物是只龙,这得多炫啊!
此龙鼎鼎大名为“夜的震怒”,能上天入海,能吐雷放电;会撒娇,也会飞身跃入火海救主人;会带着你垂直俯冲,还会把快咽进喉咙里的一条鱼吐出半条逼你吃。
比起一只只会满院子乱窜的甲亢型吉娃娃,它实在是酷帅许多。
其实若要光比装备先进度,电影里武艺高强的龙也比比皆是,比如那只喷火红龙。
可惜此龙顶着一口凤姐般的大暴牙,长相太过前卫,气质略显猥琐,实在不能俘获观众的芳心。
而Toothless不光长相俊美可爱,还相当会卖萌。
当它瞪着一对不输Shrek里那只猫咪的圆溜溜泪汪汪的眼睛对Hiccup咧嘴一笑的时候,座椅上的我恨不得冲上前去,给它一个狠狠的拥抱。
2.此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Nerds drive the world. 不是肌肉男?
没事!
运动神经不发达?
别怕!
只要你几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工程动力学,并在你们村儿顶尖技术部门实习,小小龙就被你搞定,大暴龙也被你消灭,老爸的脸笑开花,村民们都围着你orz,村里最辣的姑娘也到手了。
这再次遥相印证了小时候长辈们苦口婆心告诉我们的道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3.电影成功地捕捉了人类自古以来对飞行的神往并逼真地将这种感觉可视化到了3D大屏幕上。
这里推荐一下NY times的这篇 review, http://movies.nytimes.com/2010/03/26/movies/26howto.html , 我觉得真是精准到位。
同意A. O. Scott先生的看法,其实剥开外壳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本质上依然是典型的好莱坞式be true to who you are的成长故事,电影里也当然不乏让人觉得对得起票价的头晕目眩的大场面和震耳欲聋的声效。
可是,当你看着Hiccup骑着Toothless,随他们一起飞入云端看日落,穿梭于峭壁听海涛的时候,电影里的任何瑕疵都不再重要,一晚上的好心情就这样来得如此轻易。
警告:本文刻意对电影进行恶毒的过度解读,并有严重的装B倾向,不喜者慎入!
大清道光28年,英夷首辅庙亨约(Henry John Temple)有云:“友敌无久远,利益永流传”。
《驯龙记》(How to Train Your Dragon)一片貌似温馨地刻画了友情、亲情和爱情,但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利益至上的法则,让我们来解读它。
1.人对龙没有友谊,只是赤裸裸的利用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维京人之所以要驯龙,无非是要利用龙来保卫村庄,乃至攻击别的龙。
就像当年人类驯化狗,为的就是让它们看家护院,掉转牙口对付自己血浓于水的骨肉同胞——狼。
从狼的视角看,狗是十足的狼奸、走狗、卖国贼。
2.主人和宠物,冷到骨头里电影里,维京人声称龙是自己的宠物,就像外地人的矮种马和鹦鹉一样,似在消解龙的牲畜身份,淡化人龙关系的功利色彩,其实却进一步暗示了龙的悲惨地位。
宠物一向只是主人聊以解闷的玩物以及为填补心灵空虚并满足自己控制欲和道德优越感而幻化出来的伪交往对象,为了在肉体和精神上进行奴役和控制,主人对宠物动辄施以锁链置以牢笼使其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甚至不惜对其绝育乃至阉割以仅仅满足主人的方便之需一己之私。
主人和宠物的关系,貌似温情脉脉,实则冷至骨髓。
3.你不忍杀龙,可鱼招谁惹谁了Hiccup初见被自己射中的龙,没有杀它,貌似出于人类的恻隐之心,其实是虚伪的。
他为了喂龙,毫不手软地一次又一次捕杀鱼类。
说到底,究竟对哪个物种表示这种“伪恻隐之心”,还是利益决定的。
4.胡萝卜加大棒,征服者的惯用伎俩维京人驯服龙的手段,无非是恩威并施,一面用食物等小恩小惠加以笼络,一面用龙所惧怕的鳗鱼等物加以恫吓。
靠着胡萝卜加大棒,维京人使龙对自己俯首帖耳、誓死效忠。
5.发动对外战争,转嫁村内矛盾村子受到龙族的袭击,牲口伤亡惨重,眼看没法过冬了,村长不狠抓经济建设,却打着村庄利益的旗号穷兵黩武,屡次发动对外战争,其真实用意就是要转移村内视线,转嫁村内矛盾,维护自己的威权统治。
6.家奴还是亡国奴?
——龙权高于主权尽管人族用心险恶,但大军来犯时洞内众龙却一哄而散,毫无抵抗,被驯服的龙们,甚至还兴高采烈地组成了“伪军”,对龙族boss反戈一击。
而电影对此非但没有谴责,反而大加美化,因为龙族的boss被刻画成了一个暴君,奴役百姓,滥杀无辜。
这说明,龙权高于主权,即便人族主观上怀着自私的目的,但只要在客观上能够符合被压迫龙的利益,推翻邪恶的统治龙,那开城投降也是值得的。
人族征伐龙族,如同武王伐纣,乃是孟子所讴歌的“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正义之战,全龙族都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如果都是做奴隶,那做家奴还是做亡国奴,又有何异?
而假若亡国能获自由,又何乐而不为?
统治阶级总是试图把阶级矛盾伪装成民族矛盾,把抗金、抗元、抗清、抗日的反暴政战争,装扮成民族战争。
真相是:人民从来只反暴政,不反异族统治,只有当异族统治以暴政形式存在时,人民才会奋起抵抗。
7.要想征服女人,就要有辆好车这个庸俗的主题其实早在《阿凡达》里就已揭示过了,《驯龙记》只是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男人再怎么聪明有才、再怎么能打会斗都没用,招来的只是女人的白眼和仇恨,但只要有辆好车,一切都变了。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晨==================================================8.你不忍杀龙,可鱼招谁惹谁了(续)电影刻意把鱼描绘成死鱼,并且呆头呆脑,而把龙装扮得“萌”点十足,其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消解观众对鱼的同情,使观众觉得龙吃鱼天然合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中,为了唤起观众对鱼的同情,鱼就被塑造成无比可爱的形象。
这更进一步暴露出:人类的所谓同情心,乃是建立在自己主观喜好基础之上的。
——2010年6月1日星期二,23:41==================================================更正:庙亨约(Henry John Temple)咸丰9年方任英夷首辅(Prime Minister),道光28年尚为英夷理藩院尚书(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特此更正。
——2015年5月7日星期四,04:20
去影院看了3D版的《驯龙高手》,灯光亮起的那一刹,就像是刚刚从华美的梦中骤然惊醒那般失落。
每个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瞬间会渴望拥有这样一只宠物:它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可以打败任何你讨厌的家伙,却只听你一个人的;它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及时出现;会在你郁闷的时候为你排忧解难,会在你高兴的时候锦上添花,会在你危险的时候救你于水火之中;你甚至还可以把它介绍给心仪已久的女孩,并邀请她和你一同欣赏这世上最美的风景。
在这部动画片里,它出现了,就像触手可及的宠物一样,它赢得了大多数观众的笑声。
它得意的眨巴眨巴又圆又大的眼睛,咧着偶尔没有牙的嘴巴露出一抹娇羞的笑容。
这时,所有人就会想到,骑在它身上,和它一同在天际飞翔,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在没牙小同学带着男女主角在海天之间遨游的时候,我几乎要醉过去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刚刚考完驾照的人,突然间得到了一辆跑车,在飘着雪的山路上不断的漂移与加速一样。
这种伴随着强烈紧张而来的强烈快感,简直要把人的神经彻底淹没掉了。
男人的控制欲要远比女人强烈,这种性格在大家还是男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
而没牙小同学不仅满足了男主角小嗝嗝的最基本需求,还为他赢得了荣誉,这在中国话里应该叫“面子”吧?
几年前玩网络游戏,经常组队去PK,其中最能让我满足的战局一般都是这样的:对手十分强大,几乎杀掉了我所有的队友,而我却坚持到底,经过柳暗花明的奋力拼搏,终于在即将倒下的那一刻把对方搞定了,你的队友为你欢呼,围观群众朝你竖起大拇指,被干掉的对手同时愤怒的骂出一个字,“操!
”——这种感觉简直太爽了,光回忆一遍就让人美的想笑。
我喜欢并肩作战的感觉,喜欢“伙伴”这个温暖的词语,喜欢心地善良的辣妹,喜欢湛蓝的天空和深蓝的海水,喜欢可以用爱交流的生物,喜欢彼此熟络的小小种族,喜欢竞赛,喜欢不完美的完美,喜欢大难之后必有后福,喜欢年轻的心,喜欢飞翔……写到这里,不禁想到我家的龙猫李大头,我不指望他能从嘴巴里吐出火球或是闪电,更不指望它可以用小小的身躯驮着我飞,只希望在我给他挠痒痒的时候,他别再突然抽风蹦到一边儿去了。
如果像动画里的龙那样,在脖子底下稍微挠几下,突然就吧嗒摔倒了,那该有多好玩啊。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天亮天黑
本来就对北欧的风景和音乐没有任何的抵抗力, 再加上我一直对动画的偏爱, 所以这部电影轻轻松松地就把我的心给抓住了.我一直都会把梦工厂的动画和皮克斯的动画放在一起比较. 梦工厂的恶搞风一直都能让我一边开怀大笑, 一边疯狂地消耗爆米花. 而皮克斯的动画往往都能让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最后狠狠地被感动一下. 事实上, 我从来没有像《驯龙记》这样享受过一部梦工厂的动画, 连梦工厂的招牌大作《怪物史莱克》都没有那个能耐. 或许是因为我对维京人的文化, 对北欧文化的热爱再加上动画中人物的刻画才让我对这部电影如此地喜爱. 不得不承认《驯龙记》中人物设计得很成功. 个人认为这是梦工厂把人物设计得最可爱的一部动画, 特别是主角Hiccup, 那种呆呆傻傻的感觉配合Jay Baruchel的配音简直无懈可击. 电影本身的视觉效果也非常赞, 3D给此电影的视觉效果加了不少的分, 唯一的遗憾是因为晚到了电影院而错过了那场IMAX 3D. 但看完电影后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别人至少这部电影的3D版绝对是物超所值的(关键词: InTru3D).虽然梦工厂讲故事的能力常常不能和皮克斯达到同一个高度, 但这部动画让梦工厂从去年的《怪兽大战外星人》回到了一个该有的水平. 从Hiccup举着匕首对着Toothless下不了手, 到为了给Toothless解开钢链Hiccup跳到着火的船上, 最后一起沉入海底; 从Toothless对着Hiccup张开大嘴怒吼, 到最后Toothless奋不顾身的飞向斗兽场和火海去救Hiccup, 这两个孤单的灵魂交织出的友谊让人感动. 还记得那个镜头, Hiccup低下头, 伸右手等待Toothless把它的头靠上来. 当Toothless也闭着眼睛把头靠在Hiccup的手上的那一刻, 我的的鼻子酸了.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 有的时候一句台词, 一个眼神, 一个动作都可以把我感动. 而在这短短的90多分钟里, 我看到的是在现实中少有的东西: 永不磨灭的信任和不离不弃的友谊. 特别是结局的一幕, 当Toothless破损的尾翼和Hiccup残缺的下肢出现在同一个镜头时, 我知道梦工厂终于回来了. 动画片不需要和文艺片一样去批判现实的残酷, 动画片应该带给人快乐和希望. 因为在这90多分钟的虚拟世界中, 有太多比现实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回味.我一直都认为我们正处于动画的黄金时代, 从《WALL E》到《飞屋环游记》, 从《功夫熊猫》到《驯龙记》, 从《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到《卡罗琳》都让我这个动画Geek惊喜万分. 也许你会质疑这部电影是否真的能有这么高的评价, 也许你会质疑梦工厂的动画是否也能像皮克斯的动画那样值得让人重新走进电影院再看一次. 我想这一次的答案是Yes. 烂番茄上98%的高分和IMDB上8.3的高分都验证了我不是第一认为这部电影很优秀的人. 当然, 我相信我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那么就让动画的黄金时代来得更猛烈些吧!
两个印第安人,一个勇士和一个智者,看到男主人公在辽阔的草原上同一头野狼嬉戏,便给他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与狼共舞——这也就是那部史诗般的影片的名字。
片中有这样一幕,在经过了无数次的犹疑和试探之后,那头狼终于伏下身体从男主人公的手中叼走了食物,“那一低头的温柔”令观众无不动容。
在《驯龙高手》中有颇为相似的镜头:瘦弱的主人公Hiccup(小嗝嗝)抬起了手,而“Night Fury(夜煞)”,传说中最凶猛的龙,缓慢而温柔地将脑袋贴在了他的掌心。
Hiccup由此意识到维京人“传统教科书”的谬误——在对各种龙的说明下方都写着同样的话:“Very dangerous,Kill on sight!
(极度危险,见之即杀)”然而这并不是维京人嗜血本性的体现,而是长久以来他们与龙族交往方式的历史后果。
对未知存在的敌意,对自身存在的捍卫,彼此厮杀从而累积着仇恨,所有这些已经溶入了血液而成为种族的品质。
对龙族的成见同时也是维京人错误的自我认知,正是出于这样的认知,影片中的勇士首领对没有“屠龙本性”的儿子Hiccup说:“你不是维京人!
”于是,草原上的野狼在白人的枪口下痛苦哀号,寓意着印第安人的命运;而已经成为“Toothless(没牙)”的“Night Fury”则被禁锢在维京战舰那巨大的枷锁之中瞪大着惊恐的眼睛。
两位导演都通过经典的形象让观众意识到一场悲剧的发生。
当然,将这部梦工厂的动画片同宏大的历史题材剧相提并论似乎有些过于沉重,《驯龙高手》的着眼点更多地在于个体的成长,种族的集体认知只是主人公生存的环境背景。
最终,Hiccup通过他勇敢的行动证明,虽然方式不同,但他仍旧是一个维京人。
或许,影片的问题也正在这里。
在同样讲述成长的动画《千与千寻》的最后,宫崎骏没有像最初设计的那样安排千寻与无脸男大战一场作为结局,认为那样过于“好莱坞”了。
相反,他让千寻与无脸男一同坐上了那趟单程列车,在这次旅程中,双方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反观梦工厂并未逃脱旧有的模式,Hiccup“驾驶”着Night Fury同那个长着翅膀的“肥版哥斯拉”轰轰烈烈大战一场,小人物成了英雄同时也抱得美人归。
令人遗憾的是,Hiccup并未重新为他的种族立法,而只是提供了一种“以夷制夷”的新技术,作为结果的是,龙族集体成了维京人的“宠物”。
我们要问一句:从敌人变成宠物,这就是Hiccup与Night Fury之间的情感带来的真正变化吗?
实际上,前者居高临下地掠夺,后者“平易近人”地保护,两者均未脱离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
若论保护,没有什么比大熊猫受到的待遇更高的了,然而这个需要通过看电视来接受性教育的物种已经彻底没有前途了。
还是《小王子》中的狐狸对真正的驯养理解更深:“驯养,即是建立一种关联。
”这种关联并非“驾驭”和“被驾驭”,而是“共生”,也就是说,让各种不同的本性都处于他们存在的家园,并且因此具有相对而言无可取代的意义。
在《与狼共舞》中,那头野狼到底也没有成为“宠物”,一望无际的草原仍旧是它真正的归宿。
同样,虽然我也喜欢一脸萌态的Toothless,但我更希望看到自由逡巡的Night Fury,因为天空才是它真正的家园。
或许,这才是一种人与自然,乃至人与他人之间最和谐的关系,不是谁“驯服”谁,而是“彼此成全”。
住在这个小岛的唯一优点就是可以把龙当宠物!
如果这个小岛荒芜,破败,寸草不生,但是有这样一点诱惑的召唤,我是无法抗拒前往的吧!
常说十二生肖最帅气的非龙莫属,同样最可悲的也非龙莫属,因为它不存在,或者在我活的年代它不存在。
所以呆在动画片里的龙才显得可爱美好。
要是平凡的像大街上的流浪狗,立马削减了传奇感!
每个人都想当英雄!
英雄成长必定不能违反由弱到强的规律,往往收效与英雄的瘦弱程度成反比!
作为配角的动物们,必定要有可爱的,弱智的,聪明的,灵气的,冷酷的,无情的,强壮的,坚不可摧的,但无敌的都是必死的!
凶狠的一定要会装可爱,强势的一定要会扮温柔,天生迟钝的一定要具备大无畏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
最关键的是,你可以不二,但不可以假装二!
现实是残酷的,世外桃源才会有人向往,比如坐只大鸟看粉红色的云,也许不是大鸟是飞机呢?
狄德罗说,只有在剧场,善人和恶人的眼泪是能流到一起的。
管他是商业片也好,是艺术作品也好,当你觉得被感动,一切都不必锱铢必较了。
并不是莫名其妙的流眼泪,我相信失落的一角会遇见大圆满,等到大圆满再变成失落的一角时还有个大圆满在未来等着它,不,是它一定能再找到更圆满的大圆满。
现实没有龙,现实有很多流浪狗。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白天噪音加堵车,一年四季不分明,时常不见春秋天。
车上有小偷,马路上没有警察,捡到钱揣口袋也许会有摄像头把你曝光。
现在还能吃得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
香蕉皮还是会把你滑倒,即使旁边就是垃圾桶。
大树越来越少,花越来越不香,一年比一年见不到蝴蝶,蚊子却不见减少,苍蝇准时准点开茶话会,柑橘和柠檬啊!
现实没有龙,现实全是大狼狗!
搬到动画片里住吧,当个维京人挺好,没事骑骑龙,谈谈恋爱。
偶尔谈谈!
唔。
这部片子从一开头我就觉得哪里不对我的胃口,今天早晨反思了一下,是故事主旨的问题。
很多童话的故事都是这样开头的:某天某个小孩意外发现了一件宝物/一个超能力朋友/得到了一个超能力....从此考试一百分了,德智体全面发展了,赢得同伴喜欢了.......郑渊洁写过大量这类作品,好莱坞其实也拍过大量这类东西,作为小孩子其实也爱幻想这些东西。
但是能把这个故事讲得不俗套的,没几个。
关键是要在这种白日梦故事里加入意义。
可以比较一下这部电影和吉卜力的《龙猫》《借东西的小人》。
在那两部电影里,故事也是和传说中的某个东西结交,但结局都是淡淡的忧伤。
没法真正参加阿里艾蒂的生活,也没法阻止大人们破坏环境。
同样是美国电影,《铁巨人》的立意就比这个高多了(相比之下郑渊洁的【舒克贝塔系列】都是好的了。
这部片子最后所有龙都成了人类的宠物??
(相比之下郑渊洁的【舒克贝塔系列】都是好的了。
说是大家做朋友你信吗?
)像《驯龙记》这种故事,只能算是三流作品。
像《铁巨人》和《借东西的小人》可以算二流。
而一流的文学作品,根本不需要主角发现宝物得到超能力朋友有超能力这种白日梦设定《爱丽丝仙境历险记》彼得潘》《绿野仙踪》《小王子》金银岛》丛林之书》等,莫不是如此。
这破电影几乎毫无吸引力,我拖拖拉拉一个星期才看完。龙画的一个比一个难看。龙是照着泥鳅画的吧。
因为没看3D的吗?真难看。
傲娇龙~
我的宠物是条龙,好羡慕啊!
这样的爱情看得我疲倦
介绍维京人服饰风格的动画片。
isn't for me.
和谐的生活离不开摸头与被摸头。
我没看3D所以可能注重看情节,可惜这情节,看了前10分钟就知道结局。
各种龙的设定比较萌~
有8.7分这么好吗??没看出来
妈的,我就是看不下这部片!天知道我尝试了多少次啊!!!你妹!
没感觉
正常人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截肢了應該會嚇傻吧?男主角到底在樂觀什麼啊?
剧情俗套 人物够萌 看着还行
三星
酷酷的小龙外表下,是一只大型宠物犬的个性。
儿童版阿凡达,老套证明自我抱得美人归情节。没啥深刻的主旨,梦工厂和皮克斯还是有差别的。
三观不正 #驯宠高手 🙂 驯服一条龙首先你折断它的翅膀再赐予它一个 你就成为了它的主人 #万物皆可驯 no good
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