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我对这部剧的期待太高了,以为阿部宽和石原里美和合作会有《沉睡的森林》那样的悬疑度,但是有点失望。
总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时间把控上。
感觉这2小时40分钟的时长还是太长了,节奏非常缓慢。
但是你如果从温情的角度,可能觉得慢慢品味挺好的,包括其中的定格特写啊之类的。
但是实在是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二、虽然十元在第演员表第二位,但是我感觉她的戏份明显没有女二多啊。
而且她出演的角色真的很边缘,除了和贯贯打情骂俏,就是表现懒散。
不很讨喜。
三、本剧悬疑度不高,大部分计划能够被观众猜到。
最后的反转,或者说解密,虽然可能不知道谜底是什么,但是观众应该会觉得还有事,或者说能够预测到还有剧情发展。
这既可以从电影时间进度看出来,也可以从整个故事发展看出来。
因为整篇故事讲得真是平平无奇,除了开场几个小骗局,就最后搞得那个大计划,到跳楼那一段就感觉已经出戏了。
现场表现的如此拙劣,还没被认出来,真的是……不知道怎么讲了。
真是没什么戏剧冲突的一部剧。
四、本作主题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因为人生活就是要依靠他人,所以信任必不可少,所以大家不要作恶,不要诈骗别人了。
这个社会认识的深度啊,我觉得太浅了。
所以我感觉,这部作品,故事设计有新意,但也就是悬疑片的基本要求,故事主题深度不足。
所以我觉得这部片一般,作为反诈宣传篇,也只能算半个吧。
#乌鸦的拇指#★★★★,只要人间尚存善良和对彼此的信任,一个浪子回头的骗子也会成为看清和掌控一切来粘合各方的人生规划师。
结局很意外,日本的反转类型悬疑片尤为宝贵,《告白》的暗黑复仇系让人看后大呼解恨过瘾,《爱的成人式》能把爱情片的结尾拍得令人瞠目结舌,而这部《乌鸦的拇指》则通片轻松温馨,忧伤中又带有治愈。
片名中乌鸦指骗术高超的老手,而拇指则是一个特别温情的隐喻,把一个家庭中的父亲比作拇指,母亲为食指,而其他三指为家中子女,拇指可以轻松碰到其他任何一根手指,但食指单独做相同的动作则相对困难,而将食指和拇指并在一起再分别碰触其他三指则又轻松许多,以此来突出拇指的粘合作用,同时也提出一个家庭中父母同在的重要性,片名的优秀之处在于短短的五个字就点明了隐藏主角的两个身份,一个是骗术高手,另外也是粘合家庭的父亲,注意我说了“隐藏主角”,这也正是全片最大的反转点所在。
电影共160分钟,乍看冗长,但好在颜演俱佳的阿部宽的镜头几乎贯穿全片,加上温馨轻松的行片风格,同时两位女主石原里美和能年玲奈可以缓解视觉疲劳(海报里得罪了造型师),所以完整看下来竟丝毫不觉乏味费力。
岛国的家庭片是一绝,温情中给人感悟,与悬疑反转元素结合则可看性更高。
——九戒影评
几次拿起小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读下去,直到一直遗憾,电影出来,冲着阿部宽决定弥补遗憾。
看的过程中,觉得剧情逐渐在往《火柴人》的套路在走,但是每每想到所谓“东野圭吾极力推荐”,“直木赏获奖作品”,都觉得对日本推理界“轰动”如此大的作品,不会去抖别人的用过的包袱吧,而且还是终极的包袱!
但是随着影片的进行,所谓的反转,其基本模式与《火柴人》雷同,只是相比《火柴人》的冷酷,果然“温情很多”,主人公被骗,但没有一个主要“正面”角色受到了伤害,得到钱的同时也得到了真情。
虽然没有被“惊天逆转”所震撼,但是大团圆的温情确实令人心情不错。
温情版的《火柴人》,但还是值得一看。
乌鸦的拇指,拇指的故事,其实暗示已经很明显了。
最后一案庆功时,那个大男孩儿说出“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发出暗示”(指阿部宽因为流汗而无意擦了后脑勺)时,真是怀疑除了阿部宽都是一伙的了,因为大男孩儿一直扮演了“外行”,却在此时如此“内行”(与开篇呼应),因为之前并没提到互通暗号。
但是却虚惊一场。
电影以获奖小说为剧本,故事是非常有趣和靠谱的,演员们也如剧本一样扎实,不动声色中见功夫,宽叔的忧郁(光头造型惊艳),乌鸦之王卑微微笑后的深不可测,两姐妹的呆,贯太郎的傻……都给我深刻印象,导演也有特异贡献:故事的绝大部分是单线索、单个角色视角、顺序时间线推进的——蒙太奇只在男主回忆过去时出现了大约5分钟;镜头移向另一组人物的时间只有大约1分钟,还是附着在主时间线上的;行骗过程只有行骗者的部分,绝不浪费镜头闪回、解释、移向被骗者,表现了导演对观众智商的绝对信任和对掌控故事的自信。
这在推理电影中是极为罕见的。
160分钟时长,有的人可能觉得节奏太慢了,这完全是误会,电影的时间虽长,节奏却不慢,也不会让人觉得闷。
整个故事的大小转折加在一起有二十几处(可能更多),每隔几分钟就有一次爆炸点,这种密集度堪比好莱坞大片(好莱坞大片中爆炸点的内容多是爆炸、动作、性爱、伤亡),远多于国产电影,怎么可能会觉得节奏慢?
时间虽长,却没有不必要的情节,看似多余的电影细节处充满了线索和埋伏,与电影的后半部分一一对照,各个情节环环相扣,非常自然地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其不急不徐的风格倒也和电影的主题非常契合。
与其说本电影是一部日本推理剧,不如说这是一部破着推理外衣的温情伦理片更为准确。
行骗只是推动故事的道具,亲情、友情、生活才是内核,导演(和小说家)是在用行骗者的遭遇来反行骗。
电影中的行骗者因为行骗而收获颇丰,却也吃尽人间苦果、内心受尽煎熬,只想要回归普通生活。
电影最后的反转是点晴之笔,因为之前的剧情铺垫和情绪累积,乌鸦之王长长的自白丝毫不显冗长,反倒在蓝天白云衬托下显得格外温暖。
他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解除了我的疑惑,也深深地感动了我。
草地上,他们两个人微笑着话说家常,屏幕前,我却鼻子发酸两眼发涩——“这两个人太讨厌了!
偏要提什么气球啊、孩子啊、汤面啊、炸肉饼、番茄意面……”诈骗犯都是不得善终的。
人必须依靠对人的信赖才能活下去,而利用人的这一点混饭吃的诈骗犯,是最无耻的人。
印象中骗子之所以会成功,主要是两个原因:被骗人贪心、被骗人好心!
而利用他人的好心信任而实施的欺骗,无疑是最无耻的人!
电影中的老乌鸦,在欺诈这行从业多年,欺诈害得自己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对女儿的陪伴、失去了他人的信任!
在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大彻大悟,再次布局实施欺诈!
不过,这次欺骗却挽回了自己女儿对人生的信心和将另一名骗子引入正途!
不过,电影中话剧团的那些演员的用途在哪体现,没有看出来?
救火队员?
骗子的电影看过很多,不过这么有创意、有温度的欺骗还是头一次看!
这部电影像是一场反转剧一样,让人猜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依托于原著小说的成功,这部160分钟却丝毫不显冗长的电影《乌鸦的拇指》让我宁愿花两天时间看完都不想快进看完。
“只有拇指可以从正面看到其他的手指。
所有手指当中,只有拇指知道其他手指的长相。
”其实,老铁早就告诉我们答案,只是,这其中需要抽丝剥茧才能领会。
一家人就像是一只完整的手掌一样,拇指是爸爸,爸爸可以轻易触碰家庭每个成员,和他们沟通,而食指是妈妈,最操劳,但食指需要拇指的帮助才能和其他指尖(家庭成员)触碰。
最简单的解释,但也蕴含着很大的智慧。
整部电影可以说没有所谓的尿点,一路都是推敲之后剧情的“疑点”,一开始老铁和老武在赛马场行骗,让人感叹老武的诈骗手段之高和他作案时候的淡定,而对于不起眼的角色老铁的表现则觉得有点好笑。
初出茅庐的乌鸦确实比不上老乌鸦的本领,行骗的道路上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积累经验才可以变得很强大。
之后的故事,让五个倒霉蛋聚在了一起。
一开始以为是巧合,但实际上一切都掌控在真正的鸦中之王手里。
听说东野圭吾对于《乌鸦的拇指》斩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大奖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道尾秀介三十三岁就写出了《乌鸦的拇指》,我直到五十岁才写了《嫌疑人×的献身》,后生可畏。
”这个故事除了悬疑以外,还主打很治愈系的亲情牌,道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是要依靠信赖才能生存下去的。
】老铁早年丢下家人,晚年的时候终于明白这一道理并且积极弥补,既保护自己的家人又引领老武走向光明的道路,影片最后揭开悬念的一段拍的明媚又温暖,医院的草坪的椅子上,老铁和老武摊牌,鸦中之王把自己感悟到的人生道路尽数教给后辈,我相信,老武最后也会改变,他不会再继续麻木的活着。
一家人完完整整的才能更好的相互依存。
只可惜,老铁到最后才悟出这个道理,不过还好,他还努力弥补之前的过失,所以才有一个不悲伤的温暖结局。
在日本,“乌鸦”有另一种意思,是诈骗犯们。
刚听到电影名字,想象中总是一出又一出精彩的骗局。
这种题材,国内外屡见不鲜,但是《乌鸦的拇指》显然有着独特的魅力,要不,为何能让我甚至期待着能出下一部呢?
老武本来是个本份的上班族,替同事作高利贷担保,同事跑路由他背锅,老婆又身背高利贷,终于叫他无路可走之后转而替放贷者卖命。
巧合之下,他逼死了老铁老婆,又一个家庭在高利贷之下倾覆。
作为本性良善的人,老武受不了良心谴责,举报了放贷人。
这为放贷人出狱之后对他报复埋下祸根。
老武并且一直为那主妇自杀的一家留下的两个女儿寄钱希望心理能得到一些安慰。
话说,做老武行骗助手的老铁其实另一身份是老武逼死的那一家的男主人,他本是个诈骗犯,老婆因忍受不了他这一身份把他扫地出门。
他得知老婆自杀,女儿们生活无着,调查后得知老武的身世,于是想要给老武以及自己那两个依靠偷盗为生的女儿来一场心灵救赎,让他们能找到将来生活的方向。
于是,一场场骗中骗应运而生。
实话讲,宽叔在电影里的表演非常了得,可是老铁甚至能盖过宽叔的风头,尤其看到结局,一切都是在那个看似愚钝憨厚的老铁掌握之中,宽叔一副懵圈的样子。
真是叫做真人不露相,宽叔也只能称老铁为“乌鸦之王”。
看到最后一幕,老铁与老武还准备下一次旅行,真希望这电影能来个续集。
只不过老铁癌症活不了几个月。
可是,以后的事,谁能知道呢?
我认为故事拍的不错,刚开始我还诧异诈骗的片子,怎么能拍出来?
后面都做了说明,并没有骗别人一分钱。
开始的情节也很吸引人,原来是局中局。
中间的矛盾设置的也富有戏剧性,可谓情理之外,预料之中,老铁找到了老武,老铁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为了救他的女儿们,也为了救老武,还为了救他自己,他巧妙的安排了一场相遇。
本来我以为在女儿们发现老武逼死了自己的母亲,却又发现自己仇人也有很大的苦衷,关键还一举捣灭了高利贷团伙,这个时候,女儿们会是那种大哭大闹,纠结,矛盾,痛苦。
让我意外的却是,故事在最后女儿们以信的方式告诉了老武她们已经知道了真相,而她们分别时,三个人的背影有种忧伤,不是那种大哭,但却让我的心一揪。
在他们所有人一起并肩作战,准备捣毁高利贷团伙的时候,真是看的我心惊胆战,感觉他们真的让我感觉到了那种临场感。
那一句,老铁,以后不用再给我们寄钱了,真的是戳到了我的心窝。
还有中间老铁和老武在开玩笑,说拇指的事情,到结尾,又点了一下,都和电影名字呼应。
最后,也很是为他们高兴的。
老铁才是最后的大boss,他的骗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漏洞,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如果说一个人可以这么自然的演一场骗局,我真的惊叹他的技艺高超。
让我有点想吐槽的就是,剧情有点过长了,有一点拖沓,还有最后一个镜头感觉过长,虽然是想表现他们的新生活,但是我还是觉得有点长,还有那个猫的尸体,一看就感觉是假的。
一点硬伤,如果是之前中的讲可以造假,但是现场那场赛马是即时开奖,他们怎么做到瞬间造假彩票?
偶遇女儿那场,完全在赌火啊。
日剧总喜欢推理,管他的呢,反正好看,但日剧推理也很少有特别严谨的。
本片好温暖,宽叔的笑容那么的温暖,大家在一起也是那么的温暖。
命运总会给喜欢自救的人一条救赎之路。
最后,我呼吁,大家不要诈骗,这样不好,容易上当的都是好人,好人应该保护起来,他们是纯粹的。
#乌鸦的拇指# 相当不错的电影,剧情可类比#小偷家族# ,但个人认为比之更好。
有悬疑,有亲情,内容略显夸张,但意、味到了,就是一部成功电影。
高利贷受害者的男主#阿部宽# 被迫恐吓女主的母亲,本也是受迫,未想到对方自杀,良心下,举报了高利贷集团,对方覆灭后,自己则遭到报复,失去一切,开始潜逃,但仍心存愧疚,每月寄钱给她相依为命的两个孩子。
多年后他也只能走向诈骗的道路,本想只是助手,却没想这是孩子父亲,是乌鸦中的乌鸦(高手中的高手),一石三鸟,用诈骗的手段化解了男主曾经的亏欠,让孩子们回归社会,且惩罚了高利贷集团。
片中深刻的一个典故,说家庭中父亲是大拇指,食指是母亲,而其他是孩子,只有大拇指可以面对任何一根指头,也可以接触任何一根指头,试了下还真是,寓意也是十足。
末了,作为整个策划的父亲,其实已经患肝癌晚期,告诫男主,虽然诈骗很多,也获利,但人还是要对信赖他人,因诈骗终是条不归路,主旋律但看着很自然。
来看能年犬(◕‿◕) 从这个时候开始能年犬就已经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发型了,撒花~160分钟但不嫌闷,最多就是反转得有点拖。
就……感觉骗术的漏洞有点大,也不够精巧。
没看明白阿部宽哪里看出破绽的
宽叔还是那个宽叔,玲奈妹子依旧萌,十块钱的发型是闹哪样??而且到底是瘦了多少啊!!
前140分钟是打两星的心情 后20分钟是打四星的心情 就在他将我的耐心消磨光的时候来了个过山车式的反转 神来也是点睛的一笔 但是这个片子最大的bug就是节奏太慢冲淡了整体 虽然是过山车也是速度慢十倍的过山车 差评减一星
石原里美、能年玲奈、阿部宽……阿咧……
一个关于骗中骗的诈骗悬疑推理片儿,居然拍得这样温情有爱。后面的大骗局有点小囧,最后的反转还挺让人动容的。
终于抽时间把原著看完了,贯太郎居然不是大胖子,话说,我也觉得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拍电影有点儿不怎么妥,跟我读原著时脑补的差得有点儿远啊
中规中矩,电影直到最后才解答了我的疑问,为什么诈骗的部分草草收场,为什么看起来像个新手的诈骗犯年纪却比主角大很多,这还让我想到了另一部日本的一镜到底的电影《摄影机不能停》,有意思!
电影不是靠一个trick就能拍出来的
石原里美在里面很可爱啊,阿部宽还是和以前一样样子都没什么变化
长长长长长死了,石原里美性性性性性感死了
演技捉急 两个装疯卖傻是干嘛
拍的太老派了
想到飞天大盗 \(^o^)/~
冲着宽叔去的,快进看完的~没啥印象了都~
骗子骗,骗骗子,骗子通过行骗获得救赎,观众竟对一群骗子产生好感,看完之后,价值观都扭曲了。骗亦有道,就是正义?我呸,全部给我抓起来!
又煩又蠢
阿部宽不当警察忽然不适应,这故事是魔幻题材么?简直太不真实了
节奏实在太慢了,对不起我两倍速了,但有时候还是会觉得慢。石原里美是几乎没认出来。很小偷家族,但对比之下确实小偷家族拍得深刻且动情得多,这部电影更多还是欢乐轻松正能量吧。故事合理性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