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冲着看“男男感情戏”点开的妹子来说,失望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不是一部拿同性题材做噱头的电影,尤其是最后的戏中戏,所有冲突带着悬念次第地爆发又戛然而止,实在太令人惊艳了。
这个时长偏短,所以我私心猜测删去了什么,前半也确实存在铺垫不足的问题,所以没有给满分。
但对称性又做得十分完美,排戏对应公演,疏离对应纠缠,就连老戏骨与女主之间,也存在从相拥而眠到背对无言的对称。
这种对称性的中心,也是全片尤为精彩的一组镜头,正是两段吻戏和中间的床戏(单纯为这个看的人估计也不少吧2333),第一次亲吻是情不自禁的骚动,夹杂的床戏是哀求的讨好与出离的冷漠,随即第二次亲吻,有打破禁忌的刺激,有真心假意错杂的纠缠,哥哥亲吻弟弟的耳后,这个位置非常微妙,因为这和前一幕在床上完全相反,是充满情欲的动作,而弟弟从推开到迎合,又是自己内心的一层挣扎。
纯为了看deep kiss的话,大约就是激动激动激动然后就看过去了,甚至觉得这一幕是两个人互相勾引的出轨戏码,出轨固然是事实,但故事的核心不在于此,否则这个剧本真是俗得可以。
第一个层面的故事,就是话剧《Unchain》的故事,一个出于爱而不得演变为杀人案件的可怕故事。
这个话剧的情节巧妙地又套回了整部电影的故事,只在一个微妙的细节,即杀人与否,留下不同暗示戏剧与现实的界限。
一开始两人的无法磨合,到最后分不清现实与戏剧(哥哥下意识喊妻子的名字)。
但身为观众,总在旁观。
第二个层面的故事,是现实与爱情的“体验派”演技,为了演戏揣摩角色而强行爱上一个人,这里头有多少真心?
又算不算“出轨”?
戏剧之后是各自离开舞台也离开爱情,还是藕断丝连各留情思?
第三个层面的故事,是过去与未来、时间与人心的纠杂,弟弟对哥哥说:“我是完美的singer了,而你只是walter。
”但他是否也想过,过去的哥哥也可能有过这样完美的角色?
这一个角色,仅仅是他踏入演艺的开始,却已经是哥哥这样的老戏骨驾轻就熟手到擒来的。
但巧合的是,正因为老方法派遇上了新方法派,哥哥绕进去了,心力交瘁,而弟弟尚在徘徊,回头想想不过一笑。
意外地看到很多“互相勾引”的解读。
补充一段:其实话剧演员这个身份的设置是不容忽视的,是演员所以要表现出角色的状态,所以要为此去“体验”、找感觉,弟弟对哥哥的试探和接近都是他把自己绕进去的结果,毕竟那个话剧是爱到变态去杀人的状况,他想做好,所以去努力了解哥哥。
发ins向全世界告白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和哥哥真的在谈恋爱,试图在发布会趁机任性大胆地公开出柜,但这对于明明是“直男”却因为入戏而对他心动的哥哥来说还是太难了,所以走向发布会现场之前,他掰开弟弟的手,却又像是要拥抱他一样地摸了摸他的脖子,而后在记者面前强调了一遍是为了体验角色才做的,其实是双向的暗示,既给弟弟听也给自己听。
巧的是正因为哥哥的拒绝,弟弟真的走进了那个角色里,把不能得到爱的痛苦转移到了嫂子身上,正儿八经变成了想杀害clare的singer,他说自己是完美的singer,我认为不是因为他爱上walter,成就singer的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这个女性角色。
几个细节也很值得玩味,细节基本都放在了女主角这个有点“悲苦”的角色上了。
1 哥哥对熙媛前后态度的变化,从进门就抱(那个画室又成为他和另一位男主偷情的地方,真刺激…),到后来渐渐无话,但这不是他们的婚姻危机而只是哥哥在入戏,几处台词可以见出“方法派”演技的狠毒,一个是熙媛来送饭,哥哥却不想看到她,入戏之后再见到真正的爱人让他陷入非常狂躁的内心撕扯。
还有几处,熙媛求爱时说不要推开我,我已经在悬崖边;以及在海边吵架,妻子说每次有作品你都要这样,到底要我怎么办。
可见他每一次入戏都让这个女人感到深刻的不安,而“秘密基地”这种纪念意义极强的地点显然是摧毁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非常害怕宰夏真的爱上了这个年轻人,才会通知了经纪公司来“捉奸”。
2 记录体验角色方法的笔记本是一片空白。
我看到两种理解,一种是那本笔记是一直都在,哥哥宣称在体验角色,其实只是每次都全情投入角色;另一种是之前每次都有认真的笔记,唯独这次一片空白真正入戏。
我个人倾向于第一种,熙媛因为发觉宰夏有真正出轨的危机时才忍不住翻开,其实她一直知道这本本子的存在,以为里头有什么秘密,翻开才终于发现,老戏骨不是什么神,他能演好作品只不过真的去活成那个人而已。
3 弟弟背下的书和唱的歌。
因为小鲜肉设定的交代不足,只能知道原来是偶像组合的rapper,遭遇了事故隐退了一段时间,也因为这样对舞台乃至灯光留下了心理阴影。
他唱的歌(演员自己创作的词)里,提到“曾经冰冷的心逐渐融化”,这样一首近乎告白的歌曲,背后的含义其实很清楚。
而他背下的句子是,演戏就是像人物一样生活。
这也就是哥哥方法派演技的核心。
这一句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步上后尘走入这种可怕的体验派了。
所以一开始我以为铺垫不足的,其实已经有这样模糊但明确的交代。
4 弟弟与嫂子的几次交锋。
几次熙媛盯着弟弟看的镜头都能看出她很不安,而弟弟好奇两人的爱情故事的桥段和拉她拍照的桥段,带有一种“小三”挑衅的姿态。
排戏的镜头,弟弟把她绑住,说出“我讨厌小孩和狗,总是无条件地得到人们的爱,世上的爱总是有总量的。
”,这时已经在向她暗示,“我很嫉妒你获得了他的爱”。
而后弟弟偷偷潜入屋中打乱书房暗示自己的存在,已经走火入魔地融入了角色,又或许是真心实意地爱上了哥哥。
5 几样道具。
玄关的雕塑:本来是小两口的小小默契,最终被弟弟打坏。
断指:想永远地牵着手所以割断的手指,但这个道具被弟弟留在了后台没有带走,哥哥俯身想捡,又最终放弃,暗示两人最终就将感情留在了戏剧。
相连的吊索:原本只是一个道具,在弟弟没有扣上安全锁的一瞬间我冷汗都下来了,他是真的要豁出去啊,但最后自己说出你只是为了自己来救我这样的台词时,他也总算在彻底疯狂之后清醒过来。
6 镜头角度的设计。
话剧舞台上镜头始终在一个侧面的角度,营造一种旁观的观感。
驾车出游时的后座视角,偷窥的氛围与弟弟ins暴露行程呼应。
第一次吻戏,熙媛发现之后一个短暂的后背视角的镜头,随即第二次吻戏前哥哥牵着弟弟跑掉是镜头从家中的阳台俯拍,与第一次相呼应,暗示她可能看到了这一幕。
公演前两人的对话,对着镜子进行,各自看着对方的幻影说话。
7 选角。
小鲜肉的选角太妙了,声音都和设定一样天真清澈,台词能力让人鸡皮疙瘩一地(颤颤巍巍喊哥的时候真是qwq),更惊艳的是还真的会唱歌,查了百科发现是刚出道两年的新人演员啊(Orz 膝盖送给小哥哥)。
老戏骨也是,两个演员的演技都太厉害了,最后的戏中戏相当于一个人演两个角色,扮演walter的宰夏和扮演singer的英佑,一边完美出演角色一边还要“出戏”,看得人非常过瘾。
补充一点关于片名:方法派演技说导演探讨的核心,这种演技的具体操作就是,以自己的情感、经历调动情绪去融入人物,跟体验派有细微的不同。
所以一个比较“毁”的猜想是,哥哥每一次都入戏是把对女主的感情调动出来。
(果然熙媛的角色是一个关键点…)总的来说,片长有点短,但容量巨大,可以作为电影艺术来解读,希望观众不要只冲着kiss scene来看23333最后贴一段歌词,写的真的很好。
得到资源后,硬啃了生肉。
韩语听力只是“谢谢”“抱歉”“撒浪嘿”程度,本来抱着中途弃剧的准备,毕竟生肉届,一脸懵逼是惯常状况。
但无字幕,只看脸和嘴,我竟然完全沉迷于这部剧中人物情感的深层流动。
演技太他妈好,一举一动皆是内心小扭曲的挣扎。
“小鲜肉”英佑,剧中情感线的百分百主导者。
花絮采访中,英佑扮演者吴承勋说自己想表达的并不是“如何去引诱”,而是 “什么才是引诱?
” 看完最后一幕我只能说,他做到了。
老戏骨的演技,阅历,乃至“方法”,在英佑不经意地层层盘剥下,沦为一片模糊。
表演与真实,失去了本该存在的界限。
只论演技,最令人惊艳地是吴承勋,他的笑容里单纯夹杂邪恶,嘴上不相信一切深情,一旦投入又拼了命。
演技派的自持和庄重并不像表现出的那么顽固。
每个人活着,本身就是一道裂缝。
英佑抓住了这个裂缝,将诱惑塞进稳重者的心底。
话剧舞台上,这道裂缝被老戏骨的慌乱及隐隐未发的崩溃,撑到无限大。
乃至台下坐的每一个观众,都看见了,但他们信以为那是真正的演技。
对老戏骨来说,方法也许等同于演技,他的经验令他表现得无懈可击,而英佑太年轻了,他既邪恶又纯净,一颗灵魂不是挂起就是跌落。
他本身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火。
影片的最后,方法的演技已经面目全非。
人面对自己的隐秘情感,毫无章法,要么避而远之,要么沉沦。
再说感情。
主线是英佑和老戏骨之间的撩拨引诱所造成的暧昧及反叛。
对老戏骨来说,是一场固有情感框架的崩塌和消解.人生前几十年中,他深爱着女朋友,崇尚方法演技,践行所谓个体存在的自以为十分正确地惯性。
大多数人都这么活着。
如果裂缝隐藏得足够安全,这一生就是如此。
英佑显然是灵魂演技一派。
出场故作桀骜不驯,邪恶到极致的否定情感,但遇上一点点真正的温情,又狠狠抓住。
他在庸碌成惯性的成年人的情爱面前,想要赢,但他的感情连自己都掌控不了。
我们尚未去看清那份真挚的少年情意,它已经变了色,面对舆论,迟疑,不可容忍的忽视与拒绝,英佑选择在“戏中戏”的表演中复仇,向情感抑或可笑的表演本身。
表演结束独自坐在车里,成功复仇的英佑,表情逐渐转为冷淡,却溢出少年气质地悲伤。
他尚未得到什么,就全部失去了。
中间留下的,只剩中年人的庸碌和少年人的孤勇。
感情开始之初,源于英佑被老戏骨演技所震撼的愧疚和颤动,而结尾,则落幕于英佑怀带一颗灵魂表演出的完美复仇。
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在这份溺于挣扎的感情中,任何不坚定的迟疑,或是用力过猛的逼迫,都会让对方仅有的情意粉身碎骨。
并行感情线,还有老戏骨及其女朋友,同为女性,我在她身上看到的只剩下悲哀。
也许你爱了一个人十几年,却只爱上了一道不确定地裂缝。
女性应当比男性更敏感脆弱,但事实上,整部影片中,只有这个女人做到了如何纯粹地去爱一个人。
无论面对背叛的愤怒与眼泪,还是戏剧落幕后她坐在观众席上,孤零零地等老演员回归“真实”。
我并不觉得她原谅了这场背叛。
她原谅的大概是人本身那道不确定的裂缝。
那道裂缝,可以是孤独,好奇,压抑,匮乏,毕竟那不是一个人自身可以掌握的。
妻子悲痛指责道:“每一次有新作品,就要全情投入。
自己的人生都完全放弃了,就你这样还算什么演员?
”就像影片结尾,舞台正被拆除,生活真实迫临眼前,每一个演员,都在出售灵魂与回归中来回拉扯,换一种说法,无论小鲜肉还是老戏骨,都不能称作完美的演员。
他们最终仍要面对巨不可挡的真实,妻子摒弃前嫌伸出的一只手,或是车厢里徒剩无人打扰的黑暗。
补了熟肉,再次感动
这部电影不是耽美电影,不是耽美电影,不是耽美电影。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大家都在猜测“大叔到底爱不爱英友”,但是窃以为这没有抓住重点。
因为电影主题远远超过了“同性爱”的范畴,导演讲述的是一个“虚幻的爱”的故事。
看过韩国耽美电影的朋友都知道,韩国的耽美电影并不忌讳有“床戏”,“床戏”甚至成为耽美电影的一个标志。
但是在《方法派》里,大叔和英友在仓库里“偷情”居然仅仅是接吻而已,形成对比的,在两个人拍海报的时候,大叔和英友都是脱了上衣的,而耽美电影里所谓“床戏”往往也只能看到两个男人的上半身而已。
从这一点推测,导演之所以没有安排两个人在仓库里“床戏”并不是因为导演或者演员保守,而是导演有意的淡化“同性爱”的意思。
我们从头开始梳理整个剧情:大叔和英友一起彩排话剧,但是英友本身是偶像派小鲜肉,对于话剧完全就是应付,大叔作为著名的演技派演员,对于他这种态度极端不爽,终于和英友有了正面冲突,并且用自己饱含感情的演出深深的震撼了英友,英友醒悟了,对这位前辈肃然起敬,态度也认真起来。
当天晚上,为了沟通感情,在导演的安排下,英友到大叔家和大叔两口子共进晚餐。
大叔送给英友一本教材,大叔所信奉的“方法派演技”的教材。
作为偶像派小鲜肉,英友每天面对的都是没完没了的通告,经纪人小心翼翼的伺候,粉丝疯狂的尖叫和经纪公司老板的严厉管束——经纪人其实就是经纪公司派来管理自己的,就像套在自己脖子上的枷锁;粉丝们只会尖叫和拍照,迫使自己假笑;经纪公司老板眼里自己就是赚钱的东西,给自己安排下无数无聊的工作。
就连这个戏剧的导演也不敢对英友说教,只有大叔给了英友教导和尊重,毫无疑问,这位前辈对于英友实极为特殊的。
这就构成了两人感情发展的第一个要素——大叔对英友而言确实特殊。
方法派讲究在生活中融入角色,感知角色的灵魂,避免单纯的肤浅的模仿,而戏剧中大叔和英友饰演的是Walter和singer是一对恋人,一旦入戏太深,会发生什么事情,恐怕大家都能猜到。
这就构成了两人感情发展的第二个要素——方法派的演技容易导致入戏太深、假戏真做。
出于对大叔的崇敬和好感,英友很认真的学习了方法派的演技,很认真的研究了剧本的角色,并且如愿得到了大叔的夸奖,大叔对于英友的成长也很满意,对英友也生出好感,开始真的把英友看做和自己一样的演员看待。
于是两个人也就很自然的亲近起来,两个人一起买道具(这对于英友实很新鲜的,难道道具不是应该由剧务准备吗,原来前辈对于演戏的态度这么认真啊,连道具也必需符合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才行。
厉害了我的哥);英友还经常出入大叔家探讨演技。
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现实中的感情升温,加上方法派演技,两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此时此刻,话剧里的恋爱在肆意向现实生活蔓延、传染。
尽管英友可能没有发觉,但是作为一个老演员,而且是方法派的老演员,大叔意识到两人有假戏真做的倾向,最起码,在他们第一次舞台彩排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
那时在聚光灯下,当英友深情款款的讲出台词,大叔情不自禁的靠近英友的时候,大叔电光火石间想起女友就在台下,他也就瞬间明白自己刚才面对英友时迸发出了不该有的感情,也就意识到了自己陷进了感情漩涡中,因为眼前这个男孩陷进了漩涡。
起初,大叔表现的很较冷静,他尽力克制对英友的感情,尽量用“正常”的态度对待英友,但是就像网上说的那样,“咳嗽与爱是藏不住的”,尤其是拍海报的时候,两个人脱了上衣,赤膊相对,大叔显得有点尴尬——你要是对他没感情,尴尬什么,又不是女的。
于此同时,大叔的女友也敏锐的察觉到大叔对英友的感情似乎由话剧内蔓延到话剧外了。
大叔终于开始恐慌,想隐藏却又情不自禁,想公开又自觉不对,大叔开始焦虑,烦躁,对周围的人乱发脾气,有意的要避免与英友的接触,结果反而弄得生活一团糟。
在一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大叔一个人游荡到剧场,却在那里和英友不期而遇。
显然,英友也在为相同的事情烦恼,否则没有理由大半夜的跑到剧场。
深夜,安静的剧场,只有彼此的舞台,这些要素无疑激发了两人的感情,大叔彻底沉沦了。
结果被大叔的女友撞个正着!
次日早晨,大叔的女友想要和大叔亲热,这是她用来确认大叔是否真的对一个男人动了情的手段,结果让她很失望,大叔无动于衷,但是对英友玩真的了!
大叔起床晨跑,遇到了等他的英友,两个人就在仓库里“偷情”,当然,只是接吻而已,大叔早晨被女友撩拨过,所以在英友的脖子上啃了啃算是发泄。
接下来两个人就跑去“蜜月”去了。
对于大叔非常了解的女友很容易就猜到了大叔的去处,她叫经济公司的人带走了英友,自己也跑去找大叔,两人争执时女友说出:“你每次演戏都出不来,这次还是跟一个男人”。
这一句话对于大叔无异于醍醐灌顶!
大叔起先是知道自己和英友的感情是由于剧本角色的影响的,因此是有心想要克制的;但是,后来实在是克制不住,决定放纵感情的洪流将自己吞没,这才有这一段“蜜月”,女友现在跟他说“你每次演戏都出不来”等于是告诉大叔,“醒醒吧,你只是入戏太深了,那种爱不是真的。
”大叔和英友在仓库里“偷情”的时候,大叔问“你是GAY?
”,英友答“不是的,我只是喜欢你。
”我相信英友的回答是真的,他也只是入戏太深。
大叔开始怀疑了,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
这份感情真的是爱吗?
假如这是爱,那么当话剧演出结束之后,这份爱还会延续吗?
换言之,这种“爱”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英友的态度很坚决,但是大叔却在这种怀疑中沉默,甚至退却了。
这不能简单的归罪给大叔,因为这确实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假如这份爱是虚假的,那么话剧结束之后,大叔就会在另一出戏中爱上另一个演员;而英友呢,不再演话剧之后,同样可能走出方法派的陷阱,对大叔不再有爱意。
我们常说,为了爱可以舍弃一切,可是,假如这份爱的真实性可疑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英友并没有这样想过,毕竟,他没有像大叔那样因为演戏而爱上一个又一个人的经历,所以他非常笃定这就是爱,而不可能怀疑这是受到话剧的影响产生的假象。
英友在舞台剧的正式演出中,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份真假难辨的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当真做出了上吊自缢的过激举动,却又在演出结束时,从容的向观众鞠躬致意,而傍边的大叔还一脸的茫然。
“我不知道这份爱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在乎,我爱了就是爱了,认认真真的用全部生命去爱了。
入戏太深也好,假戏真做也罢,如果这份爱注定了只能存在于舞台上这短短的时间里,那就让我完美的演出,从容的谢幕”,英友如是说。
想必这也是导演想跟我们说的吧。
这部电影,其实是探讨了爱的真实与虚幻、短暂和长久以及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爱。
之所以要采用“同性爱”这样的方式表现,只是用直男爱上同性来象征虚幻的爱而已。
处于娱乐圈的英佑可能早已看淡了真情,所以比任何人都渴望被爱,渴望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当宰夏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告诉他应该怎么演戏时,就已经陷进去了。
在舞台上,他想要证明宰夏是爱他的,增加了剧本上没有的亲吻,差一点真的上吊自杀。
表演结束后,他对宰夏说“我才是真正的singer”。
只有我才像singer那样,炽烈而疯狂的爱你。
特别喜欢英佑弹唱的那首歌,“曾经冰冷的内心正在融化,在你的怀中,在体温之中。
”宰夏动心了,拍照时的不自然,在一旁偷偷地看他弹吉他的样子,不知道这种感情是演技的需要,还是真情流露。
宰夏特别熟练这种Mathod Acting 演绎方法,所以他能够很快的从戏中脱离出来,最后和女友牵手。
剧已谢幕,人去楼空,道具手指被随意扔在化妆间里......意味着两人的故事也就结束,当宰夏重新牵起熙媛的手时,藕断丝连的东西也就这样被切断了。
这段感情,会被永远封存在这部剧中当回忆,当作不可告人的爱情;亦或是,只作两位方法派实力颇高的演员,为投入其中的实战伎俩罢了。
彻头彻尾的be了…喜欢甜蜜结局的就不要打开浪费时间了…be也分很多种,比如相爱但家庭阻力,相爱到一方离世…本剧则be的很彻底,相爱到最后放弃了…就电影本身而言,双方都爱过对方这件事毋庸置疑了。
但是,两者并不相同。
爱豆这边爱的直接,热烈,不顾一切,故意秀恩爱想昭告天下,想跟爱人一起面对,全然不顾爱人是个有妇之夫;最终爱而不得,落寂落幕,最后上了保姆车的表情“明示”了“一切照旧”,这段爱情就像一个水花,平复后什么也不剩。
老戏骨这边,就有点难说了。
他每次都入戏,他老婆也最恨这点。
但是有意思的是,影片并没有交代他每次要多久才出戏,所以影片最后他被老婆带走,焉知不是暂时没出戏?
而且看他老婆的反应,明显驾轻就熟,这种事早习惯了…我相信老戏骨爱过小爱豆,但是,这种爱跟之前的每一次入戏,究竟有多少不同,就只能看官自己衡量了…按我的理解,更心疼小爱豆一点^_^另外,其实本部影片,爱豆换成女的也不影响导演想表达的主题,这更多的是想展现演技和情感的冲突,而非bl的爱…
很久没有写过影评了。
一个是懒,一个是仅有的才思好像也渐渐枯竭。
今天之所以能舔着脸来写上一写,也多半是昨夜的失眠导致的精神恍惚、头脑发热罢了,哈哈。
上周连续一周的熬夜加班让压力值骤增,急需一些那啥点的片子泄泄火(喂!
)这可是我自己在影单列表里扒拉好久才挑选出来的~看海报就超有感觉,一眼就能了解的老戏骨×鲜肉设定🌚起初只是在b站看的cut,OMG!
差点因为失血过多死掉,躺在屋子里一直大声傻笑,我妈以为我睡眠过度不足诱发了神经病233朴叔的演技自不必多说,小鲜肉的扮演者吴承勋演技也超乎我的预料。
进入爱情线后,大叔表演的核心是展现爱欲和理智的撕扯,是对入戏和现实间分寸的把握。
这部分没啥好评价的,因为prefect。
中年男子的欲望含蓄压抑,在年轻生命火一般的攻势下,溃不成军。
小哥哥虽然是新人演员,不过有不少的话剧基础,很多地方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纯情又性感,散漫却赤诚。
一个从少年时期就被禁锢自我的爱豆,内心焦躁着,渴望着,胸中犹有困兽。
前一秒还"老子管你"的玩世不恭,后一秒就在前辈method的炮轰下,顷刻入戏。
何谓真假?
戏剧和现实的界限又在哪里?
大幕拉开,我进入这个角色,体验他的情感;大幕落下,我回到我的躯壳,可心中暗涌为何久难平复?
此时此刻,我,是谁呢?
评论里很多老师说这是无数《霸王别姬》翻版中的又一部,无特色,也没学到精髓。
其实我觉得不然,《霸》的主题要比这一部深邃复杂的多。
那是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讲动荡历史对人的戕害。
那种人戏不分是被迫而无奈的。
程蝶衣的世界,没有自我,只有虞姬。
而《method》,怎么敢和这种庞大的作品比肩?
它的剧作定位就是小情节,甚至都不是讨论同性问题,只是对“方法派表演”对人精神和情感上的影响进行了一次探幽。
当然,影片剧作上的硬伤也不能忽略。
看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两人感情线进展的突兀。
我自己印象很深的有两点,第一个是英佑被前辈的演技shock,继而突然开始认真对待演戏。
这里实在转变的太硬,如果可以单独给英佑一个场景,铺垫些心理变化的过程肯定会舒服很多。
另外一个很明显的是两人从天台下来后,英佑很快变得不怕聚光灯并进入角色。
讲真,刚才还因为灯光过敏暴跳如雷,就因为哥哥的安慰马上万事OK,可可爱爱,这😂......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来说,两人感情升温的部分压缩的实在有点过头,连着四五个场景都是突突突骤升,如果有空间震荡一点会顺畅很多,也会让情感更有余韵。
上面提到的剧作问题,应该和制作周期也有很大关系。
看了相关的纪录片,这个片子前期才花了18天拍摄,估计预算不是特别够😂80分钟的片子确实很难做到起承转合都完美,成片里的每个场景也基本没有废笔了。
前期的压缩应该是为了最后的戏剧留下足够的时间,不得不说最后这场戏中戏太踏马过瘾辽!
朴叔不说了,小哥哥好生牛🍺!
不知道为何后来很少登陆大银幕了,年纪轻轻真的很赞的演技。
这场戏中戏,现实和戏剧两个层面上的冲突都达到顶点,宰夏不断的从戏剧中抽离出来,害怕英佑发疯杀了女友。
而英佑,却真的做到人戏不分,把自己揉碎,献祭上了灵魂。
绳子旁边的安全锁被锁空的时候,心也跟着空了。
是这样殒身的爱呢,执着到病态,热烈到自焚。
英佑或singer,这个表情极致痛苦的男孩,到底是谁呢?
也不重要了,是吧。
难以控制,不可捉摸,人类的情感还真是有趣啊。
我想如果能再多给20分钟,把该铺垫该深入的都加上,这个片子一定能上好几个梯度。
这种主题,虽然不新,但讲好了却永远动人。
只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稍微是有点可惜的呢。
写到最后,真的表白两位主演。
猥琐的本人承认,一开始就是见封滚来的。
给四星这个分数,确实有因为颜和题材的私心。
因为两位的表演太完美,第一遍除了鸡血竟然毫无思考🙂。
但是鸡血过后,内心的空虚感逐渐弥漫,后劲越来越足。
落下帷幕,丢掉断指,那场疯狂的情事,好像从未发生。
最后的最后,经过几天的了解,因为处在的人生阶段相似,所以稍稍能体会到承勋小哥哥一路走来的感受。
希望你得你所得,越来越好。
也捎带脚同祝又老了一岁的我自己。
写在生日前夜但拖了n天才写完的影评完
李宰夏是一位实力派男演员,人到中年的他是很多年轻演员心中的大前辈。
英佑是当下最火爆的偶像组合成员,不久前因为摩托车爆炸事故而沉寂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再次复出时选择挑战表演。
同性题材、老少搭配、偶像首次挑战戏剧,这些话题使演出在围读剧本阶段就已经备受关注。
李宰夏热爱表演,他工作的原则就是充分且真实的体验人物。
俗话说就是扮演谁就把自己变成谁,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要演绎的人物角色内。
而英佑则完全不同,他只是迫于公司的工作安排而不得不演。
于是,每次开剧本会他都迟到,不仅不学习演技,还在开会时各种摆拍更新社交媒体。
李宰夏对英佑的做法十分不满,在他看来,英佑对角色不负责,就是对所有工作人员和观众不负责。
于是,忍无可忍的李宰夏一把将英佑拽到身边,逼迫他集中注意力和自己对词。
从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开始我就放弃了所有的东西你把我圈住了对不起像小孩一样乱来没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被逼到绝境说完台词后,李宰夏潇洒的转身离开,而他饱含愤怒的演技让英佑愣在了原地。
哪怕作为一名演技派,李宰夏也不能和资本与流量做对,于是只能在家中和女友抱怨英佑的不专业。
李宰夏的女朋友叫熙媛,是一位画家,两人相近如宾的陪伴了很多年,熙媛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他。
而此时,想要缓和两位主演关系的导演也给熙媛打来电话,询问能不能带英佑去他们家吃饭,想要在这种私下的场合拉近大家的距离。
李宰夏明明就很讨厌英佑,但又能演出一副深爱英佑的样子,这让英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一点都不见外的英佑不仅在饭桌上大快朵颐,还意有所指的回答了熙媛的问题。
很快,李宰夏就发现了英佑的变化。
英佑不仅开始积极认真的对待排练,还费尽心力的去琢磨人物的内心世界,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极其精妙的更改了台词。
李宰夏看着被英佑仔细标注的剧本,也对他的看法有了改观。
至此,无论是在私下还是舞台上,二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李宰夏会带着英佑亲自外出挑选道具,英佑也会主动来李宰夏家中讨论演技。
而将这一切都暗暗看在眼里的熙媛似乎察觉到了某种危机,于是主动加入他们的聊天,并讲起了自己和李宰夏的爱情故事。
看着李宰夏和熙媛握在一起的手,英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感情变化。
那就是,他似乎喜欢上了李宰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宰夏和英佑一起排练、一起拍摄海报、一起聚餐,但动心的不再是英佑一人,李宰夏的内心也开始了变化,他们二人都开始无法区分何为表演?
何为现实?
方法派作为一种表演技巧,就是要深入地挖掘出人心的复杂性,并要求演员在台前幕后都要保持同角色的精神状态。
一向以体验角色真实感情为第一位的李宰夏如今再看英佑,一颦一笑都是诱惑,他不再确定自己对英佑的爱意是否仅为剧本设定。
于是,李宰夏开始经历情感挣扎。
但暧昧是双方的,当英佑主动跑来找李宰夏时,他们再也无法压抑内心深处的悸动。
你是同性恋吗不是啊只是喜欢哥而已这个绵长的亲吻彻底打破了舞台的圈禁,李宰夏带着英佑跑到海边游玩,二人在车内相拥而眠,但这样的放纵也成了他们确定彼此心意最后的缠绵。
经济公司赶到海边带走了英佑,熙媛也愤怒的将李宰夏推进水中,她再也无法忍受爱人一有作品就全心投入的做法。
但李宰夏面对女友的质问并没有解释什么,他的沉默让熙媛无比心寒。
自己的人生都完全放弃了就你这样还算什么演员不要说话一句都别说反正都跟演戏一样时间转眼来到了发布会,英佑盼望着再次和李宰夏见面,他坚定的认为二人是相爱的。
但李宰夏却在面对记者们的犀利提问时公开表示自己是方法派主义者,一切只是表演需要,并没有任何个人感情。
李宰夏的发言在英佑的心里挖下了一个大洞,他孤注一掷的要在首演的舞台上塑造出完美的人物角色。
而他的做法便是将剧本中相爱相杀的故事变成现实,如果他以饰演人物的身份真的死在了舞台上,那李宰夏即便有再高超的演技,也无法维持虚伪的假象。
于是,英佑在表演上吊时没有扣上安全扣,他要在舞台上自杀。
你并不是想救我是想救你自己吧你就那么想活着吗那你为什么还要对我撒谎我不是说过么你再对我说一句谎话 我就把你杀了戏剧落幕,掌声响起,因为李宰夏坚定的营救,英佑并没有生命危险,而观众也丝毫没意识到这场舞台事故。
至此,李宰夏和英佑之间的疯狂爱情故事也结束了,但是,他们真的相爱过吗?
我们的认知又真的能区分现实和想象吗?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批判电影时曾指出电影让观众丧失了想象力和判断力,并且无法分辨感知和想象、生活的现实和电影的虚构。
那演员作为电影的创作者之一,出戏入戏之间不但要讲究方法,更要能回观本心,凡人皆如此。
前面的剧情有的地方觉得接的太快,着实没看懂英佑对熙媛的用意,感觉后面也没有哪里和这个戏份呼应。
感觉英佑是动了真感情的,所以才会任性的用自己的命去赌,回到车里以后最后是说不出的失去感。
另外一个男主应该也是有感情的,但是外界的压力现实的责任更需要他将这段感情当作一段插曲,所以他选择的是放弃,这就是人生呐,不论同性异性,不论爱情或是其他
看到这部影片预告时真真激动了一阵!
很特别的构思,情节上也有不少冲突和悬疑,到底是真情还是假意,引人遐想。
影片以老演员不满小爱豆的表现开场,对比敬业的老演员,小爱豆的消极怠工和不配合立即引起的剧情上的第一波冲突。
老演员用自身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控诉小爱豆的无能,就差在脸上大写“你弱爆了!”,小爱豆当即落泪。
应该是这一刻的羞辱感,让小爱豆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一定要演好这部戏”是自己和自己的约定。
认真的小爱豆还是很有看点的,首先颜值不用说了,再者能一晚上读完老演员送给他的书,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剧本台词进行修改和再创作。
超出寻常的努力和非凡表现,没用多久就赢得了创作团队一致的认可,这当中也必然包括了老演员。
爱情是什么?
无论他表现如何,结局如何,都是从那心动的一瞬开始。
也许是那认真对视的一眼,或者那低声吟唱的歌声,又或者是那一天强似一天的存在感。
爱情剧的排练让心动的感觉发展蔓延得理所应当。
深情的对白,轻柔的耳语,热切的凝望,温热的触摸,连谎言重复一百遍都能让人信以为真,更何况是那炙热而美丽的爱情!
这份感情有几分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又有几分是自我放纵的沉迷,到底是你知我也知?
还是你不知我也不知?
在记者提出了感情真假的疑问时,老演员的回答是“方法派”的表演。
何为方法派呢?
就拿老演员说,一个直男要演gay,就会把对手演员想象成女性,同时把自己对女性的喜爱之情加注到对手演员的身上。
小爱豆听闻如遭雷击,一句方法派就等于否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切只是演戏。
那么他是在演戏吗?
也许一开始是的。
可是他会演戏吗?
明显是不会的,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约定,他投入了十二分的心神去催眠自己(勾引他),“明天开始喜欢你!
”。
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心只想入戏的小爱豆估计没想过出戏这回事。
明明知道开始就是假的,却跟随感觉越走越深难以自拔。
当听到老演员否定他们之间的爱情时,顿时情殇难抑。
一切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小爱豆自己和自己的约定,演好这出戏。
不疯魔不成活,为了演出最完美的singer,小爱豆遵循剧中剧的情节,感受人物的情感。
甚至制造了假象,把老演员也推进了剧中剧的情节里,让他本能的演出了剧中的情节。
最终满堂喝彩,最终曲终人散,最终两人都半死不活。
其实看完之后我是觉得有些遗憾。
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导演的处理上,都让人觉得不够。
老演员和小爱豆相爱的时候感情不够,该激情的时候火花不够,该伤情的时候感动不够。
演员的演技统统在线,但就是没有火花。
导演在内容的进程中过于平缓,没有张驰度,悬疑的铺设也表现得过于一般。
但瑕不掩瑜,还是一部值得推崇的好片。
看这部剧首先就要抛掉三观跟道德,单纯看男主的爱情线。
(因为里面有出轨情节应该很多有接受不了的)影帝级别的演员大人物宰夏跟人气超高的爱豆演员英佑一起排话剧。
一开始英佑很不喜欢演戏所以对排练很随意态度不认真,宰夏很讨厌这样态度不认真的演员。
但后来被宰夏带着入戏,让英佑爱上了演戏,两个人在排练中双双入戏,爱上了对方。
对,话剧里演的就是他们同性相爱的故事。
宰夏后来以为自己只是入戏了并不是真的动心,在英佑已经把两人的吻照发网上时自己站出来澄清只是在对戏,并没有其他的任何感情掺杂。
这深深地伤害了英佑。
所以英佑在话剧表演时试探了宰夏,宰夏后来在剧结束后才意识到自己是动心不是入戏。
这剧看第一遍的时候不是很好懂(我没怎么看懂),小部分拍得有点阴深恐怖。
结局两个人各自分开了没有在一起(是be),但确实是互相真的动心与喜欢。
两处吻戏,第一处吻戏是宰夏大半夜睡不着跑出去到了话剧场,没想到英佑也在,两个人在对着台词又好像是真的在说话一样,然后吻上了。
第二段是,宰夏早晨清醒跑步结果英佑在路上等他,大叔拉着他躲进了绘画室,问他你是同性恋吗,英佑说不是,只是喜欢你。
两个人试探的吻了一下,接着无法自拔的深吻在了一起。
这一段吻戏太欲太撩了!
对人物评价的话,一个是爱得痴狂可以牺牲一切,一个是爱了但现实让他害怕感觉这份爱脱离了轨道所以拒绝接受企图洗脑自己只是入戏。
说英佑爱得痴狂,一是他说了网上那些流传出去的他们的亲吻照是他放的,因为他想让全世界知道他们是相爱的。
英佑是人气爱豆的身份,这样的事情公开相当于是重传自己的事业,但他不怕牺牲什么。
二是在海边两人被迫分开然后大叔在长椅上坐着的时候,英佑打来电话跟大叔说不要担心不要担心结果被(应该是经纪人之类的)挂断了。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想的不是外界对他什么言论,害不害怕自己受影响,他只想到了安慰大叔,第一件事就是要安慰他。
而宰夏,动心了觉得自己情绪开始被影响,一开始就把气撒在了英佑身上(在排戏的时候),后来带着英佑跑进了绘画室先吻了他,带着他去了秘密基地,结果一句入戏就让他分不清是不是爱。
最后没有捡起来的断指,是看清了自己的心了吧。
戏里戏外,观众看着以为真相是假,只有他们内心才知道真相是真。
方法派这个挡箭牌下,是两个男人的所谓疯魔。但其实,两个大直男,玩这套,信服力不是弱了,就是人设显得渣了……不过戏中戏,都很努力地去完成了。男主的女票也是惨,每次遇到新戏,自家男人都要变身……朴圣雄在片中的魅力值要高些。
看个类型吧
很难看,性张力虚晃一枪,情节发展完全无法撑起这cp,看在朴成雄的奶子上加一分(
直男演gay,体验派是唤醒内心的同志一面,方法派是只需要把对方(or自己)幻想成女的,片名其实很实诚了。讲述的不是同志情,更像是爱豆对演员的一场逆袭,谁后出戏谁就输...
吴承勋的演出非常出彩!戏中戏很有意思,隐喻非常多但不会太晦涩;结尾非常干脆,但让人反复回味。
提前调低了期待,反倒观感还不错。当初宣传,首页一片联想到入戏里那对影帝×武打演员。是有相似,但同样是讲究结构的戏中戏,入戏是有佳句无佳章,方法派是拼凑起的断章。PS. 设想了一下,真坐台下看这么一场充斥着表演事故的戏,还怪刺激的。
“我讨厌孩子和狗,总是无理由的获得爱”。方法派演员演过一部戏就像死过一次吧,年轻演员毫不逊色,我很喜欢这部电影。
看完以后很雾
想细腻的表达两人的感情发展,但不得不说很差,没有共鸣可言对于我。失望。。。
就期待越大失望也有点大吧。。。两个人莫名其妙进度太快,没有自然的过渡,跳跃断层的生硬感。女朋友那条线也是,太刻意的尴尬感。这个题材深入拍应该会相当带感,就还是太浅尝辄止。你们觉得BE是两个人假戏真做后又不得不回归现实的无奈,我觉得BE是英佑才是真方法派演技,从头到尾没爱过吧。。。
反正我已经在脑海中拍完一整部段奕宏×白敬亭/刘昊然版了!(然而现实最多只能给我孙红雷张艺兴
故事有点刻意,制作又很粗糙。两位演员毫无cp感,无法让人相信。就像看戏一样,且入不了戏。
其实拍得一般,但是为了这部电影,真是被朴叔和奶狐妥妥地圈粉了。
真的只有吻戏能看。。。其他的。。。。。
相当惊艳。20241103
又一个 不疯魔不成活
我讨厌狗和孩子,因为他们总是能轻易地获得爱,而爱的总量是有限的。
great acting performance!
开篇挺好的,从莫名其妙爱上开始就脱缰了,本来可以做成一个充满情欲挣扎暗流涌动的高级故事,结果“高潮”还是变成了韩式大喊大叫和激烈的肢体冲突,反感极了。“我讨厌孩子和狗,他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获得宠爱,这个世上爱的总量是一定的”为这句台词加一星。
设定是萌的,剪辑好过正片,戏中戏也没讲清楚的故事,太碎,碎的像是为了卖梗而拍的噱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