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时节
La belle saison,恋恋法式夏季(港),激情夏恋(台),夏日时光,Summertime
导演:卡特琳·科西尼
主演:塞西尔·德·弗朗斯,伊兹雅·海格林,诺埃米·洛夫斯基,让-亨利·康佩尔,Loulou Hanssen,凯文·阿札伊斯,布鲁诺·波达里德斯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15
简介:故事发生在1971年的法国,黛芬妮(伊兹娅·海格林 Izïa Higelin 饰)是农场主的女儿,因为不愿意接受父母替自己安排的未来,倔强要强的黛芬妮选择离家出走,孤身一人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巴黎,想要在这里开拓属于自己的天地。在巴黎,黛芬妮邂逅了致力于女权运动的斗士卡罗尔(西西·迪·法兰丝 Cécile De Fr..详细 >
到美国之后我渐渐直了 @2019-01-24 13:54:42
意料之外地产生了一种感同身受的真实感 或许对于女性来说 认识自己的性别确立自己的主体性这些带有女性主义的思考和行动 在一定程度会和性取向的认同有关联 或者说所有的经验和思考都是为了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阳光明媚的夏季 加之充满自然气息的乡村农场 过于适合恋爱了不过这种恋爱更像是两个人通过对方看清自己 爱人的影响力如此之大 即便她们离开了也会在生命中留下些什么//黛芬妮的母亲在发现黛芬妮和卡罗尔分手之后那几个窃喜的表情 让人既确信导演对生活的精准捕捉也受伤于她的残忍 在整个关于“自我确认”的故事中 这一笔可能是最深的颜色//和穆的相处过程也常常给我最后一封信中书写的那些想法 她是我照见自己的镜子也是会让我感受到安全和力量的盔甲
看到很多人在比较时代背景思想观念,我觉得是没必要的。我们处于显性发达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莫名的国力自信。但事实上我们一直是隐形落后的,科技方面是,思想方面也是。女权主义在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就涌现了,而我们五四运动后才仅仅了解了这个概念,前后差了一百多年。 其实这部电影主要不是单纯的爱情片,主要细刻的是不同阶级的女性为了平权而努力的过程,更像是伪纪录片,内容也确实比较粗糙。
忍着肠胃不适,跟新识的豆友看完了我们都曾看过的一部BE百合片,以前只是扼腕叹息她为何没有勇气踏上那班开往巴黎的列车,这次却被她决定回家后母亲脸上抑制不住的狂喜吸引住了。懦弱与否只是相对的,爱与生活两立时,我和young都选择生活。
喜欢在学院演说的部分 其他看不太进去
Curzon Home Cinema ❤️ I cried a lot after you left, but at least I understood one thing: we can't turn back. We can only move forward. That's what I'm trying to do now.
中规中矩
建立在拉拉情感上的一部女权影片。女人为了自己生存的地位而奋斗。
看到女主以为我打开的是部印度电影 直到看到卡罗尔
最后的信插刀满点。云淡风轻讲出这些。
特别有力量 融入1971年法国女权运动背景好评
前半段真的又臭又长 人设还是直女 恕我接受不了双
看过~
蛮朴实,不太喜欢黛芬妮这个演员,换个美女演就好了
Not enough
卡罗尔与德菲因嗑起来版
故事是很好的 欣赏法国人骨子里保留着那种“革命精神” 然而始终法国片在摄影上的奇怪调子还是很难get到
开场节奏太慢,看得昏昏欲睡,分了几次才看完,影片快结束时却屡屡被戳中。女一承受不住非议在公共场合吻炮灰、回到家后身心俱疲紧抱着女二哭泣、私奔途中终是不够勇敢扔下女二、若干年后后悔却为时晚矣……点点滴滴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比《阿黛尔的生活》好看。说是女权片、有七十年代法国妇女革命组织,在“堕胎合法”等领域的campaign;说是同性片,有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的碰撞;说是情爱片,有恰到好处的床戏;说是城市电影,有巴黎和乡村农场生活状态与人性取舍的解读;说是风光片,有太阳下的麦浪和清澈的水域。
比《阿黛尔的生活》尺度还大,看得哥昏昏欲睡【法国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