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俗套的 英雄主义 拯救自己星球的故事,真是老掉牙的可以了,除了人物的设计上有些新颖之外,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看点,在电影院真是坚持着看完的。
叙事方式、节奏都缓慢而俗套,唉,有些失望。
看完之后更加感慨和敬佩阿凡达的成功,类似的故事但是阿凡达叙述和表现得更加精彩,阿凡达的拍摄角度也凸显得愈发惊险有趣!
作为科幻电影,其想象力也米有充分地发挥,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看点。
当人类和外星人相遇,我们总是被打的一方,《塔拉星球之战》一改传统,将人类描述成了侵略者。
而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战争,它让我们知道无论何时,自己始终有选择的权利,尽管有时做正确的事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但我们应该遵循内心的感受,以正确的价值观坦然面对挫折,并且相信真理永恒不变。
最近很爱哭 眼泪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而流 这部片子很假吧 很难得假的那么真实 看塔拉的时候正在读亦舒 那个刻薄的女人讲 人都是自私 追名逐利 贪恋世俗 为钱为自己而存在而生活 做一个个体的人 都恨不得全世界围绕我 恨不得这世上只得我一个雍荣华丽 高贵美丽 恨不得所有狂蜂浪蝶 青年才俊 都为我浅笑低眉 而心动而神魂颠倒 塔拉 要我怎么相信 你会无条件帮助我 塔拉 怎么相信 你会为了外星人 摧毁自己手心里的未来 谁有错呢 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说的高尚点 为了人类的未来 是 就像将军说的一样 就让后代来批判我 如果我们还有后代 。
是我 也会那么做 让我担负骂名 让我一力承担道德的批判 人性 道德 心甘情愿遗臭万年 只要人类还有万年可言 请原谅 我不相信 相信塔拉会救斯图尔 相信斯图尔会救塔拉 可到最后也不会 不会为了一个种族毁灭人类的未来 人性的顽劣与自私 如若换我 会放任塔拉们死去 我一命偿一命可好 还是外国人真的与我们观念不同 看 觉得单凭一人无力解决 选择最容易的 就放我死去 把最最复杂的留给活着的生物去烦恼
当人类能飞出太阳系的时候,人类的文明还会这么丑陋吗?
还会处于要么灭亡要么杀戮的两难境地吗?
当人类离开银河系,飞往其它星系的时候, 会是怎样的呢?
为了生存会毁灭其它的星系吗?
很多人说,人类在塔拉星球上壮大之后,人类和原住民肯定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战,不是你死,就是我忘。
原来未来就是这样的:科技无限发达, 但文明的核心却和地球上最原始的食人部落一样:我不吃了你,你就会吃了我。
所不同的是,原始食人族用火烤着吃,我们现在用微波炉,未来的人类或外星人用量子炉。
生存,并让你为了自己的生存而生存下去。。。
这就是造物主的安排吗?
抓几个BUG吧如果人类的确要灭种了,那么将军的决定就是正确的。
但最后玩大团圆又没玩出什么高科技,要么整个星舰上的人太蠢,要么将军太会忽悠,整一个赵本山。
塔拉人战斗力太高,完全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人类部队可是从小就军事化训练的,塔拉人难道是真的战斗种族,其实他们叫赛亚人?
通过“绝圣弃智”的方法愚弄人民是行不通的,不管你有什么高尚的借口,妄图阻止进步都是要吃瘪的。
搞宗教愚民迟早要完蛋。
塔拉人在完全无知的情况下看似享受了和平,但是经历了这一场战争之后,他们还能和平下去吗?
反正我不信其实前面提到人类已经有星际殖民和行星改造的能力,技术上就不应该完全沉迷于一个塔拉星——看上去是一个气体行星的卫星。
另外,鼓吹环保的同时又说地球完蛋是因为和金星火星的星际战争也有点不靠谱,殖民地闹独立还赶不上美苏热闹,再蠢这点智商还是有点,而且为什么科幻片总会认为星际殖民也会出现大发现时期那种情况呢?
星际殖民很可能是和现在西部大开发差不多的玩意儿,很可能利润才是星际殖民先驱的目标当然,给小碰友看倒是不错,热闹,漂亮,而且还有个大团圆的结局
试想,如果你现在身无分文,衣不遮体而且马上要面临死亡的威胁,是否还抱着高尚的情操,想着天下这么乱,装纯给谁看?进而没事整根棒子趁着夜色黑暗敲几个竹竿。
几年后,媒体发现原来你曾白手起家,以"竹竿"的智慧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高尚企业家。
你也没仔细探讨过,也许还真就那么回事。
沾沾自喜大放厥词教导同类还著有《我的竹竿可以复制》。
同类们欢呼雀跃,真是有大智慧的企业家啊!跟着他干有前途。
竹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损坏别人的利益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观古言今,曹操就曾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负我”。
原来从古至今,莫不如此。
真的就是这样吗? 人生在世,在宇宙中如沧海一粟,过眼烟云。
成又如何败亦如何。
如果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这点那么爱与和平才会真正的降临,没有什么是可以走捷径的。
不过乎今朝你宰相,明天我称王。
可悲的就在于“自私”是个天性,如果真的能成功那么我先破坏一点点之后再来弥补吧。
人人都不傻,无尽的循环。
阿瑞斯特曼尼斯·瑟巴斯的电影深刻的描绘出中尉吉姆内心的挣扎,即是牺牲自己换来别人的幸福还是为了眼前的利益。
朋友。
面对正义、道义,还是那句话问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感到不妥那么就拒绝罢!微博:http://t.sina.com.cn/eoocoolhttp://www.eoocool.com/post/515.html
没有最终幻想那装逼的世界观,没有风之谷装神弄鬼的情调,有的只是对人类史也就是殖民史的反思和探讨,编剧纯真的手法,让大人看了不觉得无趣,让小孩看了也能引人入胜最后的解决确实是个无奈,真实世界虽然有可能发生,像印第安人救西方航海家一样,起初能和平相处,但最终总要被进步的文明所征服和屠杀
看到有很多麻木的评论,我觉得很伤感。
就像鲁迅先生文章里曾经写道过,那些看死刑,抢血馒头吃的人。
电影中其实种族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论谁都要面对的生存。
两个种族都曾经强盛过,也都执着于争斗中,结果是两个种族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那就是生存,因为争斗而威种族的存在,甚至是毁灭。
无辜的生命都在争斗中,无辜的死去。
男主人的行为并不是要背叛自己的种族,而是要与战争进行对抗,从而挽救所有的生命,有他的家人,同胞,也包括许多与他不相干的人。
来自:银月之狼@迅雷 居然有人顶将军 什么叫圈养?
那叫生态圈好不好。
圈养,你以为是牲口啊。
顶将军的,天天想的就是杀杀杀,死的是别人你当然无所谓,还在后面叫嚣“总是要做出牺牲的”,什么东西,伪君子,真屠夫!
将军的观点明显就是“鹊巢鸠占”,最无耻下流的做法居然冠冕堂皇地冠以“拯救人类的唯一方法”。
其实在女主角手工打造出呼吸围帐的时候,这种共存方式就已经成型了。
也许男主角撞击氧气发生器只是单纯地认为将军的做法是错误的,也许他并没有想到以生态圈的方式共存。
但是将军身上体现出来的自私,冷酷,浮躁和野心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警惕和克制的,当这些以命令的形式出现的时候,我想问那些说士兵不是好士兵的人,如果你是士兵,你也要维护这种自私,冷酷,浮躁和野心吗?
就好像纳粹德国时期的德国国防军?
最疯狂的野心往往最能煽动人,因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魔鬼,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懂得如何克制自己心中的魔鬼,不然与牲口何异?
生存和扩张是生物性的行为,而文明的作用就是引导这种生物性。
影片中的terra,不是原始星球,而是已经存在了完整生态圈和智慧生命的星球。
作为外来文明的地球人类,在未曾试图交流的情况下就对智慧生命进行活体研究这种事本身就很残忍,更何况是灭绝整个生态圈。
当然在影片里交代是军方的激进行为,也就是把人类的阴暗面全栽到将军一人身上了。
影片的视角很有意思,把人类放在外来文明的立场上。
既然是外来文明,好吧,那就看看地球文明对泰拉文明的态度。
某些人一直说,和外星人无法共存,外星人不会跟低于自己的地球文明讲道理。
那么,当地球文明处于强势外来文明位置的时候,当地球文明高于本土文明的时候,该怎么做?
也是同样残暴,冷漠,不屑一顾?
呵呵,照这个观点,还真是越文明越动物啊,那还侈谈什么文明发展、社会进步。
有些人的思维真的很有意思,对于形形色色的强权,嘴上反对,心里向往,心口不一的人还真多。
这些口是心非表现在很多方面:小到班里的坏孩子,然后社会上的贪官、黑社会,大到霸权主义、种族主义,还是林林总总,莫衷一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看根子还是弱者心理使然。
这是为害中国五千年,造成中国起起伏伏无数王朝更替怪圈的根本思想原因。
农民富了成地主,反过来就欺压农民;多年媳妇熬成婆,当了婆婆就苛待媳妇,可悲可叹。
有道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但是多少国人连思想都是矮子啊!
因为自卑而产生的对强权的向往,在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人物,就是希特勒。
国人中崇拜这个疯子的还真是不少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华夏文明古国世所公认,如今国际地位更是与日俱增,甚至在文化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G.I.Joe》中,纳米弹头瞄准的城市有三,北京为其一。
但是,国力的强盛为什么就没有带来国人心理的强健呢?
我真不知到五千年泱泱大国的范儿,到了现在这代人身上,都体现在哪儿了?
政治是战争的目的,战争是政治的手段和延伸,这该没人不懂吧?
我没有听说过有任何一场战争是单纯为了消耗人口的屠杀,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胡图族和图西族的民族仇杀算战争的话。
比如影片中,人类的基数已经很小了,小到在宇宙飞船里就延续了几百年,这种情况下,那个将军,第一个念头居然就是种族灭绝,独霸星球,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还会有人顶将军这种疯子。
鉴定完毕。
记得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一部当时比较多的被译为《天煞》,后来更多被直译为《独立日》的电影让我看的目瞪口呆,人类和外星人打的天昏地暗,很是撩人。
而那段美国总统决战前的演讲,让我这个中国孩子听的热血沸腾,最近看的动画片《泰若星》则是对《独立日》的逆向思考,或者说反讽,从主体剧情,到一些桥段,都可以看到《独立日》的影子,只不过,这次,狰狞的侵略者变成了人类,他们妄图征服,更准确说是毁灭一个性情温和的外星文明,也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这部动画我颇为喜欢,倒不是说它品质如何优良,而是它的一些认知和价值观跟我的想法很契合。
本片一大成功之处,在于对泰若星文明的构建,对于涉及大的文明交互性的电影,如何构造一个独特的,同时充满说服力的环境一直是这类电影的关键因素。
《星球大战》的一大瑰丽之处,就是它成功营造了很多外星文明形态,同时将其交互的政治外交关系勾勒的很真实。
而卡梅隆让万千拥趸翘首以盼的《天神下凡》,大家也无比关注他会献上如何的文明。
泰若星的文明形态是一种平和的形态,他们以一种以地球眼光看显得像来自于古代的交通工具、服饰、屋内陈设等,却形成上天入地的高雅感生活方式,同时还有带有宗教意识的群体仪式。
而这一平静的生活,很快被一场人类的小规模试探式进攻打断,而人类进攻武器和失事飞船中飞行员的装束,也表现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形态,它是机械的、冰冷的,同时显得高效的、强势的,这样的对比,多么像武装到牙齿的早期殖民者们,对当时“落后文明化”的恬静生活的异族的眼光。
本片有一点很得我心,就是让泰若星的人们呼吸顺畅,自如生活的环境,却让地球人会窒息而亡。
记得当时读生物,在阐述外星存在生命可能性时,就反复以地球标准讨论,比如氧气,比如液态水,我当时就想,或许,外星生物需要的恰恰就是呼吸二氧化硫,啃冰块,而在本片中,看到确有此类畅想,难免心有共鸣。
而正是泰若星的生存环境,引发了人类征服的方式就是,释放氧气,彻底改造泰若星环境,而历史上的征服者们,无不对“落后民族”试图进行着改造,他们本质是想把环境改造的让自己生活的跟舒适,却常常说些提升“落后文明”生活品质的大话,而这种改造常常破坏原住民的经济、文化,甚至如西班牙人带到美洲的天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存。
而本片正是这种改造的极端化表现,殖民者从来不带无利益的仁慈,维护其利益永远是第一准则,他们对于被征服者充满了上帝视角,可以将其随便抓来实验,随便灭绝,甚至彻底毁灭。
而随着本片泰若星人马拉跟着她救起的人类飞行员来到人类大型飞船找父亲的过程,也引出了人类一方的生活形态,有些类似《Wall-E》,这也是些无根之人,在太阳系人类的自相残杀中,地球毁灭,他们只能随着这一漂浮的文明去寻找新的居住地,但是与《Wall-E》不同,这个过程是残酷的,在《独立日》中,曾将外星侵略者比作蝗虫,来到一个地方,消耗尽资源,便又去另一个地方毁灭,而地球人中,以鹰派将军为代表势力正是这样的代表。
飞船中的人类政治角力过程与现实没有什么不同,战争的发起也是常见轨迹,内部出现了危机(飞船氧气即将耗尽),鸽派拿不出可行性方案,然后鹰派煽动群众,同时夺取政权,接着以战争转移矛盾,他们以目标为导向,冷酷无情,却常常在危机时刻更容易被迷茫的人们拥戴,于是,一场毁灭性的侵略开始了,而这个过程还是地球政治惯有的过程,让人感觉绝望,同时也揭示出,对于掌权者常常振振有词的“危机”、“生存空间”、“背水一战”之类的言辞,我们应该抱有多么大的警惕!
或许是个人口味的缘故,我不喜欢本片的人道主义泛滥的结局,当然,我认同本片表现的温情,特别民间,那个飞行员与马拉的友谊。
沟通的隔阂常常还是导致仇恨与战争的原因,飞行员被长期洗脑,初次见到马拉也充满了高傲和警惕,但是目睹了现实后,他的思想的转变也体现着民间交流的可贵。
常常,在舆论狂呼的紧张之下,排除偏见,真诚的沟通,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真相,而这些微薄的沟通,常常汇聚起来就可能改变历史走向。
本片以一种英雄主义的方式来扩大这种沟通可能带来的转机,当地球人的巨大的氧气制造机,以很像《独立日》中外星人航母飞船的姿态来到泰若星,而泰若星的人也以很像《独立日》中的地球人战斗机的姿态进行无力到眼看要绝望的反抗时,一种自杀式的牺牲出现了,只不过不同的是《独立日》中是一个平日废材的父亲,而《泰若星》中是飞行员自己反水摧毁了这台巨大的毁灭机器,他是一个被战争撕扯心智的典型案例,曾经被洗脑式教育,接着眼见真相,结交了来自对手阵营的朋友,眼见战场上,两方厮杀,他不知该站在哪边,最终精神失常,以一种自我毁灭来总结自己的痛苦,也将战争给人的痛苦渲染到最高潮。
其实,当氧气制造机被摧毁后,导演本来可以顺势来个更具思考性的悲剧性结局,那就是让人类就此毁灭,让我们看到,如同《独立日》中那样被侵略会带来生存危机,我们需要团结,需要强健自己。
同样的,强健自身后,贪婪的、无度的扩张和对外侵略,同样会给自身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但是,导演留下了一个合家欢的结局,或许,也是想告诉大家,一切其实没那么复杂,恐惧和敌人常常是自己制造,乃至于朋友也成了敌人,换个角度吧,本来大家可以活的都挺爽,何必非玩零和游戏。
这是部充满幻想和反思的动画片,但是也充满了现实意义,比如对于中国人,在反思类似中日战争上,我还是我的观点,我们要看到曾经的伤痛,强健自身,但是也要看到日本侵略他国最后,带给自己的如核爆的后果。
那些边高呼富国强兵,又叫嚣要报仇雪恨,把这炸平,把那血洗的人们,醒醒吧!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f5ce002424cebb21d50742dc.html
貌似有点厌倦这个模式了
虽然故事不够成熟,虽然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就是被最后感动了一下,也知道这也只是一个开始,要面对的问题还有无穷多,不过我们人大多时候都是这样沉重的,难得一刻的平静就算是假象,也enjoy一下吧。
阿凡达一类的动画
情节还行,人设太丑。闺女打卡。
和平主义者的空想。。。
阿凡达的第九区
什么时候你们才能用严肃的态度来创造科幻的世界?这种低劣的理论系统真的很让人觉得傻逼透了,还有那个造型,那叫什么玩意儿啊操。低劣至极的设定。好吧是我错了,我认真了,还算将就,3星。
上海电影院的3D眼镜不错 第一次看清楚了
这个电影告诉我们 人不可貌相
恩,看完了,就是没印象...倒是跟阿凡达剧情很相似
现在地球毁灭,找新的居住地的电影怎么这么多啊?
当自己的利益与他人冲突时,我们能够多大程度理性的选择双赢?
一部《独立日》反向电影,也可以解读为反战电影,我喜欢它,更多在于它和我的一些认知契合,结局太过善良,可能让人类灭绝更有反讽效果。
生存的本能就是侵略,和平共处始终是乌托邦。
看完阿凡达 果然觉得这个片子不给力!
山寨和谐版光晕么?
某些人物的画风挺中国
在你死我活面前,人类会怎么选择?
本来想给三星,结果是去电影院,还是带人去看的,所以二星- -
作为儿童片还是有观赏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