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这部片拍的很生活化。
安妮还是演她一贯的那类角色:计较于细节、可爱、喋喋不休。。。
也许美国大众喜欢看到安妮的这一面吧?
男主角的设定也很生活化。
看到他们是如何因为一些小事渐渐产生误解、发生裂痕而后擦身而过,觉得很遗憾,也有点不可思议:导致两人分手决绝的竟是一些小事!
两人的怨怼是因为长期的累积?
还是因为彼此的不肯放低姿态?
还是因为身边朋友的错误怂恿?
总之感觉安妮斯顿只是演了她的本色而已,联想起杰西卡.帕克的新作《发射失败》却让人耳目一新,不由的叹一口气。
安妮还是那个安妮,无论是在《老友记》,还是在《流言蜚语》,还是在《老友有钱》,还是在《分手男女》,都是那个计较、偏执的她。
边看边写。
挺简单的一段爱情故事。
开头这个男人让我觉得真是个疯子。
有毛病,大概是所谓的文化差异?但是在爱情的矛盾里,大概没什么文化差异。
爱情里有了矛盾就会吵架,琐碎的小事情。
爱情并不总能被一见钟情的激情保持许久并且看得惯对方的某些惯性习惯。
如果是我是布鲁克,我也无法忍受这样自私的男人。
好吧,那么我们分手吧,分手吧。
——倏的想起张震岳的这句歌词。
开始同床异梦的日子。
开始针尖对麦芒的日子。
开始正式发泄他们不满的日子。
对于彼此家庭的一些丑闻开始互相攻击。
没错,当我们分手了也会说彼此的坏话么...?抱怨彼此的家庭有多么不堪。
在一起的时候无法说出口,现在我们是陌路,那么分手后的彼此攻击看起来无伤大雅?
其实不然吧,恋爱时我们可以一笑而过,现在却不行。
爱情不只是华丽丽的存在。
这个男人没有绅士风度....啊哈,原来他们在分房时也斤斤计较...同居仍然爱着彼此,老套但讨喜的剧情。
那么下一步就是让你吃醋了。
这个实在俗套到不行。
接下来的剧情也很俗套。
开始和平之旅,但是不尽然总是顺利。
怎么会想起写这个影评呢....”你真心喜欢她,但是你根本没放下心里的底线“。
很多男人的通病。
当你想挽回却已经很晚了。
缺心眼。
这tmd什么破影评呀。
我对外国人记不住长相,这个是皮特是前妻么...?
一对还在吵架的情侣,往往是很难分手的。
因为情侣间争吵的内容总是,我希望你做出改变,以便证明你爱我。
当一对情侣越来越客气,越来越云淡风轻,他们总是越来越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像分手后的街边偶遇一样。
当他们站在那栋被搬空的房子里,双方都认为重新再来一次,自己会做出更多改变。
却往往再来一次,结局还是一样。
Gary以为,他帮忙做家务,陪Brook去看芭蕾,一切就都能重新来过。
他还是那个喋喋不休的Gary,他会继续运用自己语言方面的天赋,继续吵赢Brook,然后做自己。
Brook以为Gary做出一些改变,关系就能继续。
她还是一味付出,开始希望得到Gary的表扬,后来希望得到Gary帮忙,再后来希望有花有浪漫,希望Gary陪她看芭蕾和她讨论艺术••••••而这些根本不是Gary,Gary不是有艺术天赋的人,她需要的从来不是改变Gary,而是要么接受这样的Gary,要么换个男伴。
在片中,他们的争论起于家务,并贯穿始终。
美国人是比较少,钟点工不像中国这么便宜,但餐厅价格其实还可以。
为什么聚会总要在家里举办呢?
如果Brook在球场就是欣赏Gary的夸夸其谈,那为什么会要求后来的Gary变得细腻敏感呢?
我知道我不会接受一个硬塞给我热狗和两袋酱料,只顾表达自己意见并且不尊重我身边男伴感受的男人,可是也许当初这是Brook欣赏他的地方呢!
如果Gary开始就被Brook的外貌吸引,为什么会觉得后来的Brook喜欢的艺术都是垃圾呢?
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当然在意装饰餐桌的需要几颗柠檬,这样她才会对自己的外形同样精益求精。
如果换一种方式,不去争吵。
Brook就独自去旅行,独自看芭蕾。
Gary独自看球赛,独自举办聚会,独自打游戏,按照他喜欢的方式,下班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Brook帮他擦屁股。
结局?
还是分手吧。
Brook会在旅行中遇见同样旅行的男人,也许这个人还恰好喜欢艺术。
Gary会在聚会中吸引喜欢他笑话的女人,也许这女人刚好喜欢当家庭主妇。
然后他们就可以过上各自期待的完美生活了,没有争吵,也没有那些情感纠葛,是不是还是少了一些什么?
所以,请珍惜身边还会和你吵架的人,他们为自己的付出不值得才会争吵,那前提是,他们也有付出,他们还有爱。
女人看这片子都会对Gary火大,我也一样。
同时我也看到,其实Brook是最早引发争吵的人。
所以,身为女人,以身作则,好好沟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良性互动吧。
结局是该怎样的呢。
片子的结局,也许是现实中最好的发生。
不过现实生活里,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总是不能死心或者不能罢手。
不容易看开了走离。
如果分手了,真的不该做朋友,偶遇已经是非常好的天赐。
只是女人往往不愿放男人彻底离开。
希望我们都能学会舍得。
如果恋爱基本上是在争吵中度过。
如果两个人真的相爱,为什么可以恶语相加。
明明是放不下。
却还想要对方先低头认输。
两个人都很苦。
Brook代表了好多女性的声音,辛苦工作做家务,“为你做饭,为你叠衣服,把你当作四岁小孩来照顾。
”而这些却不被看在眼里。
Gary也有自己的道理。
每天也辛苦工作当导游,回家想要懒散的看个电视还被唠叨不帮忙做家务。
12个柠檬买成了3个就被碎碎念。
想要自己的台球桌也不被允许。
被说得烦了去洗碗又不让洗。
于是战争爆发。
相互排挤。
争夺房子。
你会不会怀疑这真的曾经是恋人。
明明不想分手的挽救越走越远。
“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绝望的Brook在Gary爽约后终于想通了。
Gary也想通了,“陪自己喜欢的人做她喜欢的事情,即使是三个小时一动不动高傲四望的芭蕾课。
”会不会晚了。
“我已经对你没有感觉了。
”这样,激烈的挽回导致了相反的方向。
终于可以平静的真正分手。
街头相遇的时候,可以大方的表扬对方而不是,针尖锋芒。
是不是也是个好事情。
我们。
想要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
爱对方。
男主角身材长相都和我一个好朋友很像,所以看起来格外亲切。
其实前面的吵架真的是蛮无聊的,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确实很多。
相爱却互相伤害不肯低头。
但分手后,都意识到自己应该成长,并努力的是自我更加完美。
这才是本片所要强调突出的核心。
尤其是男主角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一个男人就是这样成长的。
事业不是吹出来的,一定需要实干。
爱情不是忽又来的,一定需要经营。
男人都是璞玉,需要女人的雕琢。
现在好多年轻人很快的结婚又很快的离婚,到底是为很么呢?
其实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次出入围成的过程中没有成长。
爱情,是一种信仰;婚姻,是一片果林。
幸福就在手中。
break up,是多么的痛,只有当事者才清楚。
分手不是一个转身,一句狠话,几天坚持。
它是彻头彻尾的伤心,发自内心的绝望,对自己的莫大怀疑,心有不甘却又无能为力。
再做什么再说什么都是伤害,你以为你在拉他,却push him futher away...直到最后,you have nothing left to give.电影是美好的,它给了女人以希望,有那么一个男人最后起码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而生活呢,生活中的男人直到最后还在抱怨你,说着一切一切,像刀子一样割破你心脉的话。
于是,只好住口,只好一切停止,无需更多的语言,无需再做什么努力。
真的不合适了,只能分手。
男人总是误解女人的洒脱,似乎他们真的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女子可以不受伤害,可以一笑而过。
其实,谁都一样。
默默的守着自己的伤口,直到它封上厚厚的茧。
直到连自己都相信真的不疼了,可是上帝知道,伤口还在。
就如電影名字一樣﹐這是一個分手的故事。
兩個人相遇﹐相愛﹐共同生活﹐吵架﹐分手。
就是這麼簡單。
本以為這會是一齣大團圓結局的荷里活式喜劇片。
不會是真的分手吧﹐一定是誤會﹐一定能解決的。
可是﹐一邊看﹐心一直往下沉。
看完這齣戲後﹐居然有點想哭的感覺。
一切都太真實了﹐最後一幕﹐分手了的兩個人在街中巧遇﹐互相問候時的尷尬﹐那種愕然那種氣氛﹐都叫人心痛。
兩個原是最親蜜的戀人﹐到頭來便成陌路人﹐叫人傷感。
這幕戲就像揭開了我的傷疤﹐令我記起了某些不想再記起的情節。
分手並不是一個好的喜劇題材。
如果讓我早知道《The Break Up》是這樣的一齣電影﹐我是絕對不會選擇去看它的。
http://wintervalley.blogspot.com/2006/10/break-up.html
一口气把这部片子看完,回头想想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的。
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两个主人公Gary和Brook算是一见钟情,但是婚后的生活却不再那么甜蜜幸福,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争吵。
Gary是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自己每天工作很累,下班回家只是想休息一下,看看棒球赛,玩玩游戏,能够少做点家务。
但他却没有考虑到,其实Brook一天上班也很累,回到家还得做饭、洗衣、整理房间等等。
他对Brook所做的这一切都当作是理所当然。
其实Brook很小女人,很容易满足,如果Gary能适当得帮Brook做一点家务,哪怕只是很小的,或是赞扬一下她,她都会很开心,不会觉得她为他付出的得不到一点回报。
Gary总是不肯承认错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当Brook责怪他只买了三个lemons,而不是她想要的12个,他就辩解说只是用来摆设的不需要买太多。
当两个人第一次吵得不可开交,Brook气得躲到房间,Gary却跑出去喝酒解闷了。
其实只要Gary向Brook道个歉,Brook就会原谅他的。
难道“对不起”三个字就那么难说吗?
Gary总是很自我,完全不顾别人,想要买台球桌了,虽然知道家里不够大放不下,还是买了。
在家庭聚会上,Brook的哥哥邀请所有人合唱,其他人都配合得很好,他不喜欢,就怎么都不肯唱。
Gary不喜欢芭蕾,Brook喜欢,他没有陪过Brook一次去看芭蕾舞表演。
倒是Brook陪过Gary去看过棒球赛,虽然她不喜欢。
去看一次芭蕾又有什么关系?
关键不是看芭蕾的本身,关键是陪谁去看。
而且多了解一些Brook的爱好也是应该的。
等等,还有好多类似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影片中。
其实,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性得思考问题,多为对方考虑,也许他们就不会落到非得分手的地步了。
总之,这部片子值得每个人都去看一看,然后对照他们,思考自己的对错。
The Break-Up,Jennifer Anistone今年的新片子,一直放在硬盘里,第一印象应该是那种常见的好莱坞的浪漫轻喜剧,于是选一个心情有点低落的时候来看,未料到看完却心情愈加沉重了。
似乎是徐静蕾的《我爱你》的美国版本。
两个相爱的人同处一室,锅碗瓢盆,磕磕碰碰,我希望你能感激我为你所做的一切家务,你希望下班后回家能放任自由打游戏,吵架,升级,说出分手。
她只想让他稍作改变,他却以为她真的想离开他了。
他身边的朋友说也许她有另一个他了,她的朋友教她佯装约会不同的男人。
因为共置的公寓,不得不继续共处一室,继续互相折磨,用伤害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愿望,甚至是表达自己的爱。
天……看着,心里都替他们疼。
她去休假了。
回来了,街头遇到他。
眼里仍有眷恋。
一切却已已矣。
相爱容易相处难。
不知道多少人感叹过了。
有一本书,叫做《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对男女两种简直截然不同的生物的不同的语言模式、情境下的反应模式等等作了详细的讲解,看完你会发现,原来你们两个之间的问题,不只存在于你们之间,大多couple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如果相爱,就不要轻易分手,让我们,都慢慢学习相处的艺术吧。
这部故事一般,但詹妮弗•安妮斯顿的电影一定支持~
本以为不会那样结局的..
感情世界里,男女双方的沟通真的非常重要,没有到位的沟通,一段活生生的真爱很有可能就会被日积月累的琐碎小事所击败。时间是治愈伤口的良药,但面子是无法挽救任何感情的,如果他们彼此再多迈出一步,结局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现在看来是 不合适的感情和错位的组合必然分手 早分早好还能在彼此印象里留个全尸
致爱情中的人
瑞秋老了
I can see clearly now the rain is gone
我真心觉得安妮斯顿长的很耐看~
结局太平淡..虽然人生便是如此
分手分的也挺甜蜜的 男主真是理想型。
可爱。的
两个小朋友间的吵架……@ 20120507
安妮斯顿真好看=。=
呵呵,差点到另外一个The Breakup Artist 去了,还好自己仔细啊。一般的片子,不过JenniferAniston 确实sexy啊
狗血,但居然给我看哭了。。。orz
边吃望郎回边看。我会好好珍惜你。
都快忘记看过这部了。
家庭的责任和情感的感知。这不是中国是家庭压力么?
这片子俩人拍的真是毁逼了,全赖导演
6.5 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