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已经无关世界记录、人类极限的问题,甚至可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
大海于我而言跟宇宙一样浩渺畏惧,就是那种来自于无边无际、渺小到尘埃的、虚无主义的恐惧感,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奈德在预计60小时的泳程里会频繁地产生幻觉,对位进去不难理解,在黑夜里的大海,天地都为一色,即便身边有着60号人的团队陪伴,但是自己思想已经被这千篇一律的波浪、无穷无尽的暗黑、绝望孤独的风声完全淹没了,这种虚无主义下是怎么还能贯彻自己梦想的坚持,又是什么样子的力量支撑着她不管性命的安危、心灵的摧残、精神的毁灭去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要继续游下去。
因为奈德是61岁开始地重拾梦想,历经三年五次地尝试于64周岁完成了这个古巴游到佛罗里达,预估历时60小时(实际完成是53小时)、103英里(166公里)的壮举的,可以说这绝对不是人类身体机能的极限,是人类意志极限的壮举,因为热爱?
但是她30岁退休后就没有碰过游泳,因为虚荣?
在巅峰时期也没有用紧荣誉去标榜自己,因为好胜?
但是在正常逻辑下这种舍弃生命、折磨亲友的做法,好胜心也并不太站得住脚,这是电影里没有给出的答案。
电影里没有着墨的是奈德母亲的去世,奈德母亲是在享年88岁走的,此时的奈德60岁,她觉得按照母亲的享年推算,自己还剩下28年,这是促使她不要命一样去追逐的动机及动力。
电影里提及过程多么曲折、准备多么精妙、这个壮举多么困难都不是我最关心的,而且大多能想到而且情理之中,但是她的动机才是最让我着迷的。
体育传记电影《奈德》让我们见证了一位运动员不凡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戴安娜·奈德的故事无疑是激励人心的,她的成就证明了人类潜能的无限可能。
摄影不同于以往的金国威亲自上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摄影指导克劳迪奥·米兰达的加盟,为这部游泳传记片带来了精致而美丽的画面,这绝对是对观众视觉享受的满足。
但是,电影的节奏问题不容忽视。
导演似乎在奈德的壮举和他个人情感之间摇摆不定,导致故事显得不够紧凑。
我期待的是对奈德挑战的深入探讨,而并非过多的感情戏。
金国威以往的纪录片因其准确切题而备受赞誉,但是首次操刀故事片创作,如何平衡故事和叙述可能是他需要面临的挑战。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90分钟是一个合适的时长。
同样这部产自好莱坞Netflix的电影仍然充斥着大量的政治正确。
在观看彼时现场真实纪录影片时,我发现团队中的大量成员都是白人,但在影片中却被碍眼地换成了各种少数族裔,黑人、亚裔充斥其中,这无疑是对历史的篡改以及对当事人的亵渎,这种处理过于刻意突兀而缺乏意义。
影片还展示了戴安娜·奈德的傲慢和自私。
她对待团队成员的态度,以及她对自己和团队生命的漠视,都引人深思。
她的成功,似乎是建立在他人的付出和牺牲之上。
而这些团队成员,最终获得了什么?
戴安娜·奈德的商业头脑不容小觑,她通过巡讲和分享自己的故事,收获了大量的财富和名声。
但影片未提及的是,她的记录并未得到世界开放水域游泳协会(WOWSA)的认证。
九小时无记录观察、矛盾的船员报告、存在被证实伪造的文件等等,都是她故事中的疑点。
《洛杉矶时报》曾报道她在游泳记录上存在不实陈述,而WOWSA也指出《奈德》这部影片完全改编自其撰写的自传,尚未经过任何的事实审查。
Netflix拒绝在影片中标注戏剧化创作的提示,这无疑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
显然,如果在影片中标注此类内容可能会流失一定的观众。
总的来说,《奈德》一部合格的传记电影,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极限挑战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但同时他也提醒我们每个故事都有多个面向,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有权利了解这些争议,以便全面的理解奈德和她的壮举。
One good one. Diana and Bonnie see each other everyday.60岁的女性想重新实现自己三十年前的梦想,一个强悍的挑战人类极限的项目:从古巴到弗罗里达,110英里,60小时+的开放水域游泳。
戴安尼亚德三十年前就已经是世界著名的游泳马拉松运动员,她在自己身体状况巅峰的三十岁挑战过一次,由于的领航问题,虽然游泳行程过半还是被洋流打败。
现在她60岁了,这个念头还在啃食着她,于是她找到自己的同伴兼多年的好友,重新组建起自己的团队,配合打磨,几年几次艰难挑战,终于在2013年9月2日,她64岁的时候,挑战成功。
新闻记录和采访片段里的戴安尼亚德和邦尼都更高大,更强壮,船长、生物学家(水母大师Angel Yanagihara)还有其她故事原型也是。
朱迪福斯特和女主演员安妮特贝宁体型都偏瘦,稍微少一些运动健将的感染力,但矫健的身体和坚定的念头,那种女性呈现出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我非常受用,喜欢下水show-off的朱迪福特斯。
影片讨论了马拉松选手的对于痛苦的挑战和忍耐,长距离长时间的游泳,人经历失温,麻木,伤痛,疲惫,海洋生物和其他意外状况的袭击,甚至精神层面的问题,意识模糊,幻觉妄想,她通过这样的行为,甚至是对身体的折磨,达到自己精神层面的追求。
影片中穿插着戴安的回忆,换句话说,她经历的那些创伤在她的生命中不断闪现,游泳时,生活里,水中,陆地上。
幼时受训时对游泳教练的情愫,被教练利用权力不平等地位性侵的隐晦片段,继父与母亲争吵摔门而出,她一身都在受其影响。
nature mother's tan
看完《泳者之心》之后觉得特别好,甚至觉得还能立即再看一部类似的,于是被豆瓣推荐了《奈德》,看完奈德之后,《泳者之心已经几乎要从我脑海里出去了。
就观赏性来说,《泳者之心》很好看,观影过程80%都是开心的。
里面的女性都很好,每个配角都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以至于有一些人物看起来有点扁平化,仿佛为了突出什么剧情而刻意描绘成怎样似的,主角的刻画相应也就少了。
有人说电影对原故事改编很多,那没有办法,毕竟叫好和卖座对电影来说也挺重要的。
《奈德》就更真实一点吧,每个人物形象,以及妆造都很真实,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形象包袱,好像就是我们身边随便就能揪出来的一个人,可能也是年龄段不一样吧,老年人就是从容,既然已经没太多可失去了,那就奋力一…五搏吧。
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就是主角,对于其他人的着墨很少,但又刚刚好。
电影进行到三分之二,我都不喜欢奈德,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连句谢谢都不会说,专业人士的话又不听,自私又自负,带累了团队,有这样的朋友确实累啊。
但是呢,我又猜想,可能这个世界的奇迹多数都是靠这样的人来创造的吧。
如果他随便就被别人的语言给劝下了,那他都不会有60岁之后的这五次努力。
Trude出水的时候,你会觉得演得真好啊,而Nyde出水的时候,你甚至很难相信她是演的,而不是真的游了52个小时。
被两部游泳传记片硬控四个小时。
都好看吧,嗯,一定要选的话,我选《奈德》。
有更多的人生感悟吧。
-我要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你28岁的时候试过了,你都没成功,你现在60岁了。
-是的,但我不相信任何强加的限制,我不相信任何限制。
-而且这正是现在游的理由,而不是不游的理由。
我从20分钟开始游,然后加20分钟,我现在可以在泳池里游四五个小时。
-我没搞明白,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我的脑子从没这么清醒过。
你难道不明白吗?
头脑正是我年轻时缺少的东西。
现在我有了。
-头脑不能跨洋游160公里,身体才能。
-是的,这是另一部分。
我得把状态提到最高水平。
你要当我的教练。
-我们学到的一切用于生存的理智都没用了,这是一种梦一般的状态。
我觉得我与海洋一样强大,我有九米长,有强大的力量和肩膀,没有什么能阻挠我抵达彼岸。
-我们不会带伤害鲨鱼的武器。
这是它们的海洋,你只是过客。
深秋小屋 | 影视《奈德》安妮特·贝宁和朱迪·福斯特文/整理/封面图:深秋小屋部分配图:nytimes.com、豆瓣参考资料:wikipedia、advocate、theguardian、tuko、baidu注:文中“超链”可跳转到另一篇关联小屋推文。
如果你看过布拉德·皮特和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主演的奇幻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
是否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17岁的年龄、六七十岁长相的本杰明·巴顿在外闯荡谋生时,邂逅了一位婚姻失落、内心寂寞的贵妇Elizabeth Abbott(Tilda Swinton 饰)。
Elizabeth Abbott一直有一个愿望,想要游泳横渡到英吉利海峡。
但是她认为自己年岁渐长,可能毕生都完成不了这个愿望。
遇到本杰明后,生活似乎给她打开了另一扇尘封已久的窗。
多年后,本杰明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已步入老年的Elizabeth Abbott成功挑战了自己多年的愿望——游泳横渡到英吉利海峡。
而今天小屋就要讲一个这样的真实故事——美国出柜马拉松游泳运动员、作家、励志演说家Diana Nyad挑战游泳110英里的故事。
©diananyad.com1Diana Nyad(黛安娜·耐雅德)出生于1949年8月22日,美国纽约。
©diananyad/Instagram她的父母在Nyad刚满三岁的时候就离婚了。
Nyad跟着母亲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和继父生活。
©diananyad/Instagram她就读私立Pine Crest School(松苑中学),在奥运选手和名人堂教练Jack Nelson的指导下开始学习专业游泳。
Nyad很有天赋,她在91米和183米仰泳比赛中三次赢得佛罗里达州高中冠军。
那时候,Nyad的梦想就是能参加1968年夏季奥运会游泳比赛。
但是,17岁那年,她得了感染性心内膜炎。
这一病不仅让她整整卧床三个月,更让她因身体的原因与心心念念的梦想失之交臂。
与此同时,她还深受被游泳教练性骚扰的困扰中。
©diananyad/Instagram
©diananyad.com在她后来自传书籍《Find a Way》中她对这一黑暗扭曲的经历是这样描述的——“在高中剩下的时间里,我是一个孤独的人,这不是自然、正常的表现。
我不再是游泳团队中“最有纪律”的那个人;不再是每天黎明第一个就起来练习的人;我也不能和教练再单独相处了。
我坐在课堂上,想象用刀片割我的胸口的画面来分散痛苦的注意力。
一夜之间,我如一个孤独的士兵,我对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
”虽然后来这位游泳教练因此被停职,但这段经历把当时年轻的Nyad久久桎梏在噩梦里。
1967年,Nyad高中毕业进入了Emory University(埃默里大学)。
但是,高中时期的这段痛苦经历,让她变得孤独而常常游走在危险的边缘冒险。
©diananyad/Instagram有一次她背上一顶降落伞从学校宿舍的四楼窗口跳出,尝试跳伞。
这一举动,使得她被埃默里大学开除。
之后,她又进入了伊利诺伊州的森林湖学院(Lake Forest College)继续大学学业。
在那里,她用课余时间练习打网球和游泳,尤其是长距离游泳项目的训练。
很快,她被马拉松游泳国际名人堂的主任巴克·道森注意到,安排她训练马拉松游泳。
天赋异禀的Nyad很快获得了长距离游泳比赛的傲人成绩。
©diananyad/Instagram1970年7月,她在人生第一场比赛——安大略湖16公里游泳中,创下了4小时22分钟的女子比赛纪录。
1973年,Nyad进入纽约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并正式开始了她的马拉松游泳生涯。
1974年,她在那不勒斯湾22英里比赛中创造了女子纪录。
1975年,她绕曼哈顿岛游泳,全程28英里,只用了不到八个小时就完成了。
30岁的时候,她花了27个半小时完成了从巴哈马北比米尼岛到佛罗里达州朱诺海滩的102英里旅程,打破了男子和女子开放水域长距离游泳世界纪录。
©diananyad/Instagram2在Nyad的游泳生涯里,她一直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试图完成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的长距离游泳,这么多年尝试,她总是以失败告终。
她初次尝试是在1978年,当时29岁的她完成了76英里的任务,但风和洋流导致她偏离航线。
42小时后,医生强迫她停下来,因为环境引起的湍流导致她撞到了防鲨笼的一侧。
*注:防鲨笼是一种用于防止鲨鱼攻击的防护装备,主要用于保护海洋中的潜水员或游泳者。
第二年,30岁的Nyad的游泳生涯就宣告退休了,但游完那片110英里的海洋的执念一直留在她的心里。
2010年1月,60岁的Nyad打算重启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的计划。
那一年,她母亲去世了,这让她对人生更有了深刻的感悟。
“我只是不想留下任何遗憾。
我的母亲在82岁时去世,我意识到我可能只剩下22年了。
”她决定再试一次!
Diana Nyad、妈妈和妹妹Liza,©diananyad/Instagram第1次尝试】为了训练体能,Nyad特地定居在加勒比海的圣马丁岛,从一月到六月,每隔一周就去游泳,从8小时增加到10小时、12小时、14小时……之后,她又把训练转移到基韦斯特,开始体能上的24小时游泳。
2010年7月10日,她正式开始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历时60小时、103英里(166公里),这是她三十年前未能完成的任务。
她对媒体说:“我想向其他60岁的人证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梦想都不会太晚。
”但由于强风和下降的水温使她无法进行游泳的尝试。
第2次尝试】2011年8月7日晚上7:45,Nyad在哈瓦那第二次尝试下水。
但是,这次她又遇到了强流和大风,使她偏离了航线。
更糟糕的是,下水三个小时后,Nyad的肩膀就开始疼痛,并伴随哮喘发作。
她在海水中呆了29个小时后,不得不在8月9日凌晨12点45分停止了第二次尝试。
第3次尝试】2011年9月23日,Nyad开始第三次尝试。
在整整游了41个小时后,Nyad经历了前臂和颈部被水母蜇伤导致的呼吸困难,最终结束了游泳。
这一次尝试,Nyad游了191公里的航道,行程约124公里。
Diana Nyad被从古巴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的水域中救出第4次尝试】2012年8月18日,Nyad开始了她的第四次尝试,这次尝试又因为两次风暴和9次水母蜇伤,在8月21日凌晨12点55分终止。
Diana Nyad被严重晒伤,嘴唇肿胀*注:在海洋里被水母蜇伤会引起皮肤疼痛并发炎。
被一些更具危险的水母蜇伤(如箱形水母)可能会引发较为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在极少数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
第5次尝试】2013年8月31日上午,Nyad开始了她的第五次尝试!
这次,她在35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支持下,全程戴上硅胶面罩、穿上连体衣、手套和靴子,来保护自己在漫长的海水浸泡中避免受水母侵害。
2013年9月2日美东时间下午1:55左右,Nyad终于抵达了佛罗里达基韦斯特的海滩,整个游泳旅程约53小时。
当她走上岸时,她的脸上、身上因海盐凝结而起皱、肿胀,整整53小时不停的游泳消耗的大量体能几乎让她无法开口说话。
那一刻,她的状态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世界级运动员,更像一名遭遇可怕海难的幸存者。
*注:上述相关图片记录: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gallery/2013/sep/02/diana-nyad-cuba-florida-swim但是,64岁的她终于完成了她的梦想!
也成为了完成这一壮举的史上第一人!
她创下了无防鲨网及脚蹼游泳世界最远距离纪录。
岸上无数人在为她喝彩和挥动彩虹旗。
在Nyad的自传书中,她写道:“我记得我从海里出来时,看到海滩上人们的表情都万分激动。
后来我意识到,他们激动得哭泣并不是因为有人终于成功了,或者有人创造了一些体育纪录。
他们哭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拒绝放弃的人。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无论是抗击癌症还是养育一个孩子的困境等等。
”
当年国内主流媒体也报道了该事件2013年9月10日,Nyad做客艾伦秀。
在节目中,她对主持人Ellen说,因为自己是个无神论者,所以在这漫长的游泳过程中,她会用回忆斯蒂芬·霍金的书、歌曲、数数字、《绿野仙踪》等画面,来给自己的极限心理打气、加油、解闷。
3早在Diana Nyad20岁出头的时候,她就公开出柜了。
©diananyad/Instagram尽管七十年代的美国对LGBTQ还处于相对保守的阶段,但是她从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那时候每周三,她会被安排和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和体育频道的主席一起吃午饭,她毫不避讳都会带上她当时的女朋友一起去。
“人们会把我拉到一边并告诉我不要这样做。
但如果你今天对我说,‘你本来会成为下一个Diane Sawyer,但你必须完全隐藏你的les身份去生活,和一个英俊的男人一起出城’,我会说,‘不!
一百万年也别想!
’”*注:Diane Sawyer是“美国梦”的一个典型,她从一个乡下女孩子逐渐发迹成为美国ABC电视台当家女主播。
2014年,她入选美国男女同志体育名人堂。
©diananyad/InstagramNyad与一生挚爱的女友分手后,一直单身。
但是,她身边有两个女性朋友Bonnie和Candace,一直无微不至的、像家人一样的关心她。
Nyad&Bonnie,©diananyad/Instagram
Nyad&Candace,©Diana Nyad/facebook尤其她的好友兼教练Bonnie Stoll,她曾是一名顶级职业壁球运动员。
这些年Bonnie一直陪伴在Nyad身边,在整个110英里的壮举中,Bonnie全程为她加油、指导她如何避开水母并监测她的营养状况。
Bonnie给准备游泳前的Nyad涂抹防晒霜
Bonnie给准备游泳前的Nyad涂抹防晒霜Nyad比喻和Bonnie的关系更像一个家庭成员的关系。
©diananyad/Instagram
©diananyad/Instagram自2010年以来,Diana Nyad和Bonnie Stoll一起公开参加过多项耐力赛,她们还一起组织发起了一项陆地上的最新耐力赛:EverWalk。
EverWalk招募更多热爱耐力运动的人们一起加入这项运动,行程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
©diananyad/Instagram尽管直至今日,对Nyad完成110英里的这项马拉松游泳记录,依然遭到一些人的质疑。
但Nyad对媒体说道,几乎在所有运动中,男性都击败了女性。
只有在超级马拉松比赛中,它既成为一种精神训练,又成为一种身体训练,这时,性别差异才会消失。
“假设我站在海滩上,我们有100名世界上最好的马拉松游泳运动员,那么他们大部分是男性,少数是女性。
如果我们只是从这里游到那边,我可能会是最后一个。
现在,如果我们要穿越英吉利海峡,只有当我们要行驶100英里时,这时候的蛮力和速度才不是比赛的问题。
这时候更重要的是,谁更能够抵抗疼痛,谁更能够管理自己的能量,谁更拥有承受痛苦的心理承受能力。
”Diana Nyad获得的荣誉奖项◉ 1986年入选美国国家女子体育名人堂。
◉ 国际马拉松游泳名人堂获奖者(1978年)和ISHOF Al Schoenfield媒体奖获得者(2002年)。
◉ 伊利诺伊州森林湖学院和劳德代尔堡派恩克雷斯特高中的名人堂成员。
◉ 荣获2014年首届ESPN运动科学牛顿杰出新极限奖。
◉ 被授予洛杉矶体育委员会年度最佳运动员奖。
◉ 入选全国男女同性恋体育名人堂。
◉ 获得杰克·拉兰奖。
◉ 获得古巴颁发的“Orden al Mérito Deportivo”体育功绩勋章奖。
◉ 毗邻斯马瑟斯海滩有一块纪念她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记录的青铜牌匾。
◉ 被评为国家地理年度冒险家之一。
4以上关于Diana Nyad的故事,已经被Netflix拍成传记电影《奈德》(Nyad)。
该片由Julia Cox编剧,纪录片伉俪导演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和Jimmy Chin执导。
Julia Cox
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 & Jimmy ChinElizabeth Chai Vasarhelyi和Jimmy Chin曾一起执导《徒手攀岩》(第91届奥斯卡最佳记录长片)、《泰国洞穴救援》、《回到太空》等优秀纪录片,包括今年讲述环保主义者Kristine Tompkins的传记片《狂野人生》。
《徒手攀岩》
《泰国洞穴救援》
《回到太空》
《狂野人生》这对夫妻共同拍摄的纪录片每一部评分都是高分,几乎在纪录片上从未失手,实力厉害!
扮演Diana Nyad的是金球奖影后Annette Bening。
电影《奈德》剧照Annette Bening在2010年的电影《孩子们都很好》中与朱丽安·摩尔演对手戏。
电影《孩子们都很好》剧照同时,Annette Bening也是LGBTQ+群体的盟友,她的长女Kathlyn Beatty如今是跨性别儿子Stephen Ira Beatty 。
全家福,后排左二是Stephen早前女生时期
现在的Stephen扮演Diana Nyad的好友Bonnie Stoll是奥斯卡影后、金球奖、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Jodie Foster。
电影《奈德》剧照她本人亦是公开出柜的明星,与演员Alexandra Hedison在2014年结婚。
她还有两个儿子Charles和Christopher(通过精子银行,IVF受孕)两个儿子和前女友一起抚养。
Jodie Foster曾在1984年的《新汉普夏饭店》中扮演酷儿角色。
电影《新汉普夏饭店》截图在2013年7月,执导了美剧《女子监狱》第一季中部分剧集。
两位实力派女演员也在生活中与Diana Nyad和Bonnie Stoll一起探讨真实经历。
影片《奈德》以Diana Nyad所著畅销自传《Find A Way》,着重拍摄她和Bonnie Stoll以及35人组成的团队,在她60岁后经过五次挑战,横渡从古巴到佛罗里达110英里海域的这一历程。
影片将在2023年11月3日上线网络。
各位,记得到时候观看-END-
纪录片《徒手攀岩》的导演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夫妇的剧情片处女作,一部很励志的体育题材的传记片,讲述了传奇游泳运动员戴安娜·奈德是如何完成在没有防鲨笼的情况下从古巴游到佛罗里达(全程约177千米)这项挑战的,这是一件在普通人看来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戴安娜·奈德却在60岁的时候决定完成这项挑战(戴安娜在28岁的时候曾经尝试过一次,但是失败了),我们知道戴安娜的挑战之旅肯定不会顺利,但没想到竟然会这么不顺利,在经历了四次失败(包括28岁时的那一次)之后,戴安娜终于在第五次挑战中成功完成了这一壮举,而此时的戴安娜已经64岁了,戴安娜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有志不在年高,什么是真正的永不放弃,彰显了伟大的体育精神,她的成功在令人敬佩的同时,也着实令人感动。
影片通过主人公奈德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青春世界。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幽默、温情和真挚的情感,让观众在欢笑和泪水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演员们的表现也相当出色,特别是奈德的扮演者,将角色的成长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外,影片的音乐也非常动听,为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奈德》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我,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游泳池里游,碰到第一个体力墙后,人在水里的动作就是机械运动,撞第二个体力墙后,人基本处于无意识,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会去想动作对不对,就知道要划水。
在大江大海里游,最舒服的就是四仰八叉的躺在水里,肚皮晒太阳,和浪一起随波逐流。
但近海和长江的水非常浑浊,看不清前方的方向,遇到体能瓶颈的时候大脑缺氧,会产生放弃的念头,挣扎上岸后会觉得又活了一次。
所以看《奈德》的时候特别理解老太太不肯放弃,因为在海里放弃了,你就死了。
导演自己也玩极限运动,所以文戏镜头都上了三脚架,文戏的风险偏好是零。
水下镜头则更注重真实的体验,没觉得美,就是人在海里被浪打进一口苦咸水的滋味。
化妆师太好了,水里泡出的褶子和晒出来的盐都做的好真实。
最重要的是,没有两位女主和男一的极致演技,把《毕业生》主题曲当游泳池那场戏配乐的导演能把《奈德》拍成游泳马拉松的画面合集。
电影中无垠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贴近领航船游泳的是挑战横渡海洋的老年奈德。
关于剧情我想已经有很多人说过。
我想说说的是关于影片最后,真人奈德的无法让人移目的性格特质。
天还没亮就去健身房的奈德,带着小号吹起了起床号,把邻居们都喊醒。
她是如此的令人发笑(褒义)。
一个把乐观和勇气带给大众的人,实际上有着无法抹去的创伤。
这种悲伤的过去,更加映衬出了她的不屈不挠的斗志。
她战胜了自己。
从身体到心理。
而这种喜剧气质,也注定了她不会走寻常路。
演讲中的奈德表现出了孩童一般的真性情。
这种“真”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不拐弯抹角,勇往直前。
她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无形中带给了她领导力,也影响了她身边的人与她同行。
用邦尼的话讲,不再年轻以后,还有什么事情是像和奈德一起挑战横渡海洋一样激动人心的呢?
人们都在循规蹈矩的遵从年龄的自然规律,但奈德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人追随。
退役游泳挑战身份之后,奈德又开始了多项新挑战,她成为了一个icon,追随者众多。
这部电影展现的重点其实不是年龄。
关于奈德成功的原因不光是一个好的运动基础能力,还在于她自己的执着追求还有团队协作。
那些跟随她挑战的成员都成了功勋人物,不光奈德没有放弃,这些人不放弃的精神也是让这次横渡壮举得以实现的要素之一。
是什么让他们坚定的坚持下去,又是什么让他们尽心尽力、团结一心朝着目标前进?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
166公里(实际达成的一次为了抵抗洋流游了177公里),共挑战5次,横跨35年。
能够做出这种壮举的人,已经不是坚持二字能够概括,这是她的人生使命,她认为自己只有完成才是活着。
左一:真人奈德。
左二:演员奈德。
右一:真人邦尼。
右二:演员邦尼。
能做到常人不能做到的,超越人类的极限,就是运动员的使命。
老年奈德在做有氧训练。
哪怕不做第一,每一个人都可以超越曾经的自己。
用勇气、热爱、协作、一点点幽默感,去体验一下奈德的世界吧。
无趣
中规中矩的美国影片
没有对女同双女主进行过多有关性缘关系的刻画很难得,Nyad说出名字的秘密完成精神上的弑父也很巧妙,但最打动我的是,即使她们是亲密且相互信赖的伙伴,Bonnie也可以决定退出,而Nyad没有强迫她留下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挑战。一起成长时是1+1>2,暂时分开时我们依然是各自独立的人,不是连体婴儿,更不是对方的外置器官
有些过于平淡,挣扎,内乱,我想看的是体育精神的激励不是个人不顾一切地前进
sound of silence用的太妙了。不到20分钟,已经快被贝宁笑死,表演太可爱了,被年龄、性别狙击时,表情超像生气猫咪。贝宁之前在我印象中一直是冷峻的形象,这部一下变憨憨,很有喜剧天赋,请多拍。片子高开低走,前半远比后半好看,crew情节比Diana在水里真正实战要好看,这就重心搞错,一到水里,就是闪回特效,四次都这么玩,也太懒了。最后成功之战更是像套公式一样,crew叛变又回头、击败鲨鱼、童年的“我”必打卡,看了前三次就知道已经没有看点,到点成功,所以后半一口气上不去。后半部分把观众当傻子糊弄的套路工业味剧本吸走了这个故事最打动人的那一部分,她怎么和自己较劲的,反倒追溯不到原因。
女同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配音非常怪,没有临场感。最后看真人影像俩活宝,感觉没拍出他们的状态。
作为类型片就是很好看。
泳不放弃
看完一天回过味了 就是一个四平八稳的导演热爱的偏执狂题材
谁不想岸上有个朱迪福斯特拿着毛巾等着。
年度必看片,推荐原因如下:1⃣️老犟种永不服输最终make it的爽文,最关键是真人真事儿!2⃣️治愈年龄焦虑,六十多岁依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不断挑战自我,锻炼体能,找到合拍的team,共同完成酷酷大事件!3⃣️抚平失败焦虑,三十岁失败,六十岁再来,只要还活着,保持住那股精气神儿,try一次又一次,没死就继续干!4⃣️关于女性,关于les群体,少点苦大仇深、黑暗压抑,多点这种热血沸腾、能量爆炸的真实故事,这才是照亮暗黑海面上挣扎着的每一个人未来的灯塔啊!5⃣️Jodie眼神坚毅、身型健美,时不时小动作小表情中又流露出可爱小女孩儿气质,怎么可以混搭得这么迷人嗷!爱死!
连续海游了几天,今天手臂就被jellyfish蛰肿了,真是太爽太应景了!64岁,177公里。
主角的个人魅力没有吸引到我反而朱迪福斯特的表演真的再次刷新了我对她的认知期待明年 真探四 里她的表演
4/10
典型美国叙事,2020 年代的阿甘。
相比之下《泳者之心》就好像是专门跑来给奈德做示范如何完成一部高质量传记片的,全方位吊打,这种短时间内的题材撞车甚至令人觉得有些尴尬。诚然《泳者之心》蛮套路的,但是套路奏效了啊,《奈德》虽然不怎么套路,可它也没有借此实现什么了不起的表达,抑或给出什么独特的审美体验啊。
可怕的老太太,我是俗人,受不了
编剧很棒 台词一流 节奏很流畅 没有尿点 歌颂的主题是友谊 伟大的友谊 朱迪福斯特的小腿太好看了 两位60+的能力女性 never ever give up ,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se your dream , success is about a team. 很主旋律 很热血
不论年龄多大都可以追求梦想,但我更想看如何展现60岁身体状态的力不从心的窘境与突破,而不是女性题材一贯的苦难性侵和谁的背叛。。。我甚至觉得奈德从人设上都很空,贝宁演的也使不上劲儿,另外不会设置悬疑不如不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