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少人知道,米叔拍这部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醉心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并且非常喜欢我们的宝爵爷,一直梦想在一部影片中去诠释自己对于这个角色的理解,这不这部戏正好就是量身定做了。
无论是亦正亦邪,机巧斗智,或是左右逢源,无论是宫斗戏,江湖戏,或是感情戏,不能算非常优秀,但必然是及格了。
试问一个印度人对于中华文化已然理解至此,用自己民族的故事,诠释了他族的角色!
我们的导演,演员又做了什么?
自己民族的故事尚且讲不好,诠释角色也是抠图瞪眼,遑论他国文化?
这样有什么脸面,评价别人如何?
可层有过抱负拍拍人家的摩诃婆罗多?
哪怕一个小故事?
只怕是有几人知,又有几人读过?
这次阿米尔汗的造型超级像疯帽子,人物有杰克船长的影子,故事虽然发生在印度,但同样是一群“恶人”为了自由跟英政府过不去。
疯帽子的外表,里面藏了一颗杰克的心firangi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这一点也和杰克船长雷同了),他接近印度的暴徒们,然后再把这些暴徒”卖“给东印度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英国人要求他去接近印度暴徒内最大的boss。
接下来的这些镜头,和《加勒比海盗》系列无限接近,都是不知道就从哪下来根绳子,刚好掉进主角的手里,主角们就像人猿泰山一样荡过来,捅一刀,荡到那踹一脚。
最后firangi很自然的为公主殿下当了一刀,成功混进敌人队伍。
公主想看傻子一样看着firangi结局当然就是很老套的friangi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成功洗白自己,从一个混混,混成了拯救了整个国家,帮助公主把政权从东印度公司的手里抢了过来。
对于印度的翻身经过,就算用脚趾头想也不会就这么简单,但因为不了解,所以也没法评价。
只能说,电影把这个故事进的太简单了,或者说广电把这部戏删的太狠了,删到剧情接不上。
整部剧的BUG太多,firangi的很容易就被说服,放弃了自己奉行了半辈子的行为指南。
firangi给英国人吐露假情报,为的是打英国人船队的伏击,打了就打了,居然把战队的指挥官放回去送信,明摆着告诉英国人自己不打算再给他们干了。
但是大家决定破釜沉舟的时候,又再次变脸,重新站到了英国的身后,把暴徒们又一起卖给了英国人,英国人就这么相信了。
英国人前程都像是真正的傻子,情报全部来自于这个完全没有一点信誉的小人,被耍的自己一整个战队都搭进去了,还在傻乎乎的相信他。
这样的槽点简直就是数不胜数,造型方面也是不太用心,场景也完全没有阿米尔汗以前电影里精致。
这套舞服特别像神奇女侠虽然槽点多多,但是这部戏还是值得一看的,打斗场面激烈的不行,拳拳进肉,拽绳子荡来荡去的场面大部分还是很帅的。
很具有印度的民族特色,firangi的女朋友简直太漂亮了,也很勇敢,说革命就革命,说不干了就敢追着firangi跑……
你的羊毛卷
人家的羊毛卷总而言之,还是及格的。
印度电影近年来在国内好评不断,似乎有了某种质量保证,实际上阿米尔 汗的才是电影的质量保证。
其他大多数时候印度电影和印度人一样“开挂”或者说脱线,比如我国外朋友一直跟我吐槽,美国人极其反感印度人在IMBD上给《巴霍巴利王》之类的神片刷好评。
中国可以接受主角是陆小凤,也可以接受主角是韦小宝,只要故事讲得好,主角是夜神月都没啥关系。
印度人眼里不行,主角必须龙傲天,不能有瑕疵和个性……这把印度电影题材深度和广度限制的死死的,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道路还很遥远,阿米尔 汗替印度领先了中国好几个身位,可印度人把天花板钉死了。
“人活一世总要有点信仰。
”当阿扎德被火海淹没,菲兰吉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
英国人踏上南亚大陆后,他就一直活得像一条泥鳅,在污泥中滑来滑去。
他生得俊俏,又总是笑意盈盈,英国人信任他,贵族们喜欢他,底层人当他是落难的兄弟。
于是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靠着口才和演技不断撑开自己的生存空间。
为了敛财,他骗过英国人,也背叛过同胞,甚至做着梦都能编出缜密的谎话。
人性的奇妙之处在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无耻小人。
”他这样评价自己,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个角色定位。
做好人太累了,丢开家国大义和道德伦理,生活马上就变得轻松起来。
苍鹰固然值得尊敬,但泥鳅也有泥鳅的活法,人有选择不高尚的权利。
他玩世不恭地过着每一天,但偶尔心里也会闪过一丝恐慌。
他还年轻,可以一直这样活下去吗?
眼下的境况不会持续太久,未来要么英国人彻底征服印度,要么印度人又抢夺回自主权。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都无法继续投机地生活。
他到底是谁呢?
算英国人吗?
但的确是土生土长的印度人。
但能算印度人吗?
毕竟为了多拿英国佬几个银币,已经做了不少损害同胞的事。
更何况,连他的名字——菲兰吉,都是“外国人”的意思。
所幸不去想那么多了,不太平的年代,能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奢侈,至少还有佳肴和美人填补生活的空虚。
那个叫苏莱雅的舞女真是个尤物,连英国人都为她的舞姿倾倒,如果能见她一面,共度良宵,冒一点险又算什么?
他悄悄潜入她的闺房,甚至假扮成英国军官,大摇大摆出现在宴会上与她共舞。
她好像并不领情,故意揪掉他的假发将他至于险境。
刚刚在房间里她还扇了他几个耳光,说他为了撒谎不惜让自己的奶奶死了四次。
奶奶死了四次又算得了什么?
他满不在乎地想,英国人来了后,他失去亲人朋友的次数可远不止四次了。
英国军官克莱夫对他的情报工作很满意,但似乎满意得过了头,竟然派他打听英军的心病——阿扎德的下落。
他不太想趟这趟浑水,一来危险重重,恐怕会丢了小命;二来阿扎德深受印度人民爱戴,自己虽是无耻小人,终究不想和全印度人为敌。
但线人这个职业,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果不其然,差点没命,好在阴差阳错救了阿扎德的养女扎菲拉,混入了阿扎德的军营。
整整昏迷了四天,醒来后,他第一反应竟不是拿到情报后的狂喜,而是微微思念起扎菲拉那双深邃的眼睛。
这里的人都很好,像他许久未见的亲人。
尤其是领袖阿扎德,对他无条件地信任,还给他灌输了关于梦想和信仰的大道理。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留在这里,和同胞们并肩作战。
但很快又清醒过来,自己不过是个无耻小人,烂泥地才是他生活的地方。
这一次的情报工作并不如他想象中简单,对克莱夫讲出阿扎德下落那一刻,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不断地下坠。
英军的火力很猛,军械库瞬间被轰炸成废墟,混战之中,他下意识地抓住阿扎德的手,以免阿扎德被摔死。
“现在我们两清了。
”他继续使出诡辩术,想要干干净净地脱身。
但他此刻并不知道,他的命运将长久地与阿扎德、扎菲拉和印度同胞绑在一起。
当他眼睁睁看着刚刚获救的阿扎德又英勇赴死,他心里沉睡已久的东西终于被点燃了。
“恶心的印度人!
”他在英国人的监牢里,曾这样骂过自己的同胞。
此时才知,自己才是那个恶心的印度人。
“人活一世总要有点信仰。
”菲兰吉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
人的天性或许是趋利避害,但也有可能对正义上瘾。
就在他感到难当重任、想要逃回泥鳅般的生活时,一只苍鹰引领他来到了一片荒地。
那是阿扎德生前每天都要亲自耕耘的土地,如今,两年没有长出东西的荒地竟然生出一株嫩芽。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菲兰吉都在怀疑那只苍鹰、那株嫩芽的真实性,或许根本就没有发生这些神秘主义事件,只不过是他潜意识里的正义与善良,开始在荒芜的心上生根发芽。
他彻底安稳下来,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好人,扎起蓬乱的头发,不再嬉皮笑脸,认真地筹备作战计划。
军营里的生活清苦而危险,但他从未感觉自己的心像此刻这般轻盈和满足。
有个别时刻,他为“我到底是怎样的人”这样的命题所困扰,但很快就拨云见日,发现自己狡猾的天性也可以用在救国救民这样的大事上。
他滑溜溜地穿梭在英国人和阿扎德军队之间,自如地扮演各种角色,并很快就为阿扎德一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既然要做泥鳅,那就做一条正义的泥鳅。
“大人,让你见识一下不戴镣铐的印度人是什么样吧。
”制服克莱夫时,他这样说道。
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是那个自嘲中的“外国人”。
空闲下来的时候,他会偷偷打量扎菲拉。
她和他差不多的年纪,那么漂亮,还是王公后裔,却丝毫没有公主的娇柔,是一个十足的女战士。
不是没有心动过,但面对扎菲拉紧锁的眉头,坚定的眼神,心动很快被尊敬取代。
这是一个曾经背负国仇家恨、未来要承担治国大业的人,儿女私情对她来说太奢侈了。
而他,也终究改不了浪子本性,不想把一生都困在伟大的事业里。
他停下来,帮了她一程,就该走了。
等她有麻烦的时候,他再回来。
离开的那天,他又做了一把“坏人”,偷走了扎菲拉的船,顺着河水的方向漂流而去。
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他最好的朋友和性感尤物苏莱雅也在船上,似乎再也找不到比此时更幸福的时刻了。
英国人还没有被彻底打败,印度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但他暂时不愿去想这些了,只想享受一场香艳而充满活力的旅行。
朋友问他未来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未来会充满光明。
”他眯着眼望向太阳,懒洋洋地说道。
快进的看的 毕竟没有什么文化共鸣 没法感同身受 只能看看剧情和片段阿米尔汗很清醒 电影没有再讲什么种姓 妇女什么的 而是回到英国入侵 正是印度本土意识被埋没和取代的时候 同样太久的历史不会激起太大的阻力 也就更便于他发挥仇恨是最好的分界线 重新建立仇恨也就是和片中英国带表的西方文化影响划分界限同样是印度本土思想的觉醒 从反抗英国到反抗奴役到反抗社会不公最终由印度人民自发的废除现在印度社会的种种弊端比正面直接刚社会矛盾要容易的多 而且火一旦点起来 速度会超过想象个人觉得这是阿米尔汗思虑之后一次新的尝试 阻力小但必定成 只是过程漫长了些 这人真的可怕虽然印度一直被我们当笑话调侃 但有些事情我们是没法忽视的 印度的外部环境一直都比中国好得多 现阶段虽然基础差但速度已经开始飙 国内很多改革和转变一直在进行 虽然磕磕绊绊 但没有停止 如果再解决了国内几个最大的问题 印度复兴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只能更加努力和希望事情按我们想的来 在他还没起来的时候 巨人一旦崛起 那他就只剩下绝望 再无翻身
(12月24日豆瓣观影团打卡)殖民叙事,阿米尔·汗已经尝试过很多次了。
最有名的一次,是他2001年在《印度往事》中扮演乡村青年拉凡,带领村民,用板球抗击英国殖民者。
我米当年的颜值真的很能打《印度往事》是一部很合格的体育电影,也是一部很经典的正剧。
拉凡的家族在村中种姓较高,但他带领的队伍却非常政治正确:高种姓、低种姓,到没有种姓却天赋异禀的贱民。
片中也不乏「美丽的女殖民者爱上我」这种喜闻乐见的三角恋桥段。
到最后,印度代表队赢了球,拉凡为村子争取到了免税,与门当户对的大小姐结了婚,也不出意外的和英国贵族小姐擦肩而过。
这么伟大光荣正确的剧情,难怪该片被CCTV6反复播放。
但在当代电影市场中,这样正的不能再正的剧情,显然已经没有办法把握住观众的胃口。
于是十七年后,阿米尔·汗重新跳起了一支为反殖民献礼的印度舞。
这支舞里,他变成了一个油滑无耻的骗子。
这个骗子,不再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仰,而是在殖民者和叛党的立场中不断摇来摆去。
这个设定实在是不太讨喜,加上片子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平平(比如我卡芙姐从头到尾就是出来尬了两次舞?
),票房在印度就扑了街,imdb评分也不足四分。
但我要给这部电影刷个星(是的!
)。
除了米叔的粉丝效应,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这样的「反殖民设定」啊。
一个油滑、两面倒、没有骨头、眼里都是钱的街痞小偷,变成了片子最重要的「反殖民者」。
他轻视民族主义感情本身,也不拒绝承认自己那颗「自由的印度人」之心。
他的伙伴,并不因他一时的不坚定而痛骂他「印奸」,而愿意越过表面,等待他的内心本质。
他也愿意发现「殖民者」的血肉。
虽然枪口一致,但不是所有的殖民者都是冷血、残暴、愿意随便开枪的坏人啊。
他是真正自由的,挣脱了东印度公司的桎梏,也摆脱了民族情感所带来的可笑而沉重的情感。
这当然只是一部商业娱乐电影。
但我愿意花钱去看这样的印度民族主义大片,胜过不掏钱的坐在电影院,被强迫去看我们自己精心制作的爱国大戏。
我喜欢看一个正常的商业国家,殖民往事可以被娱乐化成什么样子,这样可能媚俗,但非常轻松;胜过看根正苗红的英雄进行煽情的爱国表演,去看一种高高在上、凌驾于一切理性与情感的民族情绪。
爱国商人们却还想靠这种情绪赚钱呢。
真是太无聊了啊。
故事结尾,骗子、舞女和神棍偷了新领主的船,准备开往大不列颠,继续他们的坑蒙拐骗之行。
他们没有成为被招安的梁山好汉,也不是归隐田园的无名英雄。
这个结局真棒。
约公元前13世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美女海伦,海伦的丈夫麦尼劳斯和他兄弟阿伽门农发动特洛伊战争。
然而特洛伊城池坚固,希腊人苦攻九年依然没能打下来。
英雄奥德修斯献上一计:希腊人佯败逃走,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
特洛伊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迎进城内,饮酒作乐欢庆胜利。
其实木马腹中藏着希腊士兵,夜里悄悄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终于攻下了特洛伊。
公元179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殖民统治印度。
一艘英军战船正要启航,有人运送来一个大型雕塑到岸边,运送者却只有一张空白通行证,自然无法上船。
这时,大雨落下来,洗去雕塑的污泥,露出藏在里面人的真实面孔,却原来是反抗首领阿扎德带着扎菲拉公主等人。
他们跃上船只,打败英国人,夺了战船。
这是电影《印度暴徒》的开场。
但“印度暴徒”形容的并非老戏骨阿米达普·巴强饰演的阿扎德,而是我们熟悉的“米叔”阿米尔·汗饰演的混混弗朗基。
有阿米尔·汗,必有颠覆。
弗朗基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可是和伟光正的英雄阿扎德全然不同。
阿扎德一出场进攻,杀敌,夺下一艘战船。
弗朗基一出场旋转,跳跃,还闭着眼。
先是将一群印度贵族“卖”给强盗抢劫,他从中牟利。
接着又把这伙强盗恶人“卖”给了英国人送入监狱,再次牟利。
他满口谎话,奶奶在他嘴里已经死了无数次;他坑蒙拐骗,敢扮成英国军人,混入他们的聚会……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样卷毛、翘胡子,一眨眼就一个鬼主意的米叔还挺开心的。
这种开心就像看到汤唯在《月满轩尼诗》《晚秋》《武侠》……之后,终于演了一部活泼泼的《北京遇上西雅图》,之前的那些文艺电影中她都太悲苦了,整个人灰到不行。
《晚秋》中的汤唯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汤唯米叔也是,经过了《我的个神啊》《摔跤吧!
爸爸》《神秘巨星》……大家仿佛觉得米叔的电影不揭露一点印度沉重的现实都不行,但我却觉得他也应该有机会演一个韦小宝这样快乐的角色。
米叔说他爱看金庸,最爱的就是《鹿鼎记》。
《印度暴徒》中弗朗基这个角色便类似韦小宝,在黑白两道之间自由穿梭,嘴巴上没一句真话,不过是有真情的,虽然看到美女就要言语调戏之。
《摔跤吧!
爸爸》中的米叔
《印度暴徒》中的米叔《印度暴徒》中虽然像康熙与小宝那样,也有阿扎德、弗朗基英雄惜混混同心协力的画面。
但这部电影不走寻常路——别的这样小混混赢得英雄信任最终也成为英雄的故事,总是要小混混先成功出卖英雄一两次,但英雄就是信任他,于是小混混被他的信任所感动,决定痛改前非……《印度暴徒》不是,小混混弗朗基第一次出卖阿扎德就很“不幸”地被对方拆穿了。
呃,场面一度非常尴尬……阿扎德你怎么回事?
明明前一场戏你们还勾肩搭背一起犁地,你还对人家说出了“信任是我的原则”这样情意绵绵的台词。
电影不止一处有这样意外的反转。
快要结尾的时候,弗朗基、扎菲拉公主决定趁着卡特莉娜·卡芙饰演的美艳舞娘在节庆活动给英国军官献舞时进行刺杀。
这毕竟是印度电影嘛,在我多年看宝莱坞的经验里,这一段应该是摇曳的歌舞,然后完美的刺杀,再激昂的歌舞,集体欢庆胜利。
大家跳成一团,happy ending。
结果,扎菲拉开枪打出来的是空弹!
下一秒她就被抓了。
What?!
我都做好庆祝的准备了,你给我看这个?
所以,《印度暴徒》不能以传统宝莱坞电影的眼光去看它。
都说了,有阿米尔·汗,必有颠覆。
这部电影中连卡特莉娜·卡芙的舞蹈都不再是传统的印度舞蹈,充满了现代性。
音乐也不是,那种层层递进的渲染情绪的音乐,有区别于印度传统乐,更像现在年轻人打游戏的配乐。
打斗戏也不是,这种略带喜剧意味的打斗更像是成龙电影的打戏。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好莱坞商业模式的电影,而不是宝莱坞。
当然英雄也不是传统的印度英雄(大概这就是印度人民无法接受的原因)。
米叔饰演弗朗基真的有种金庸写了萧峰、郭靖、令狐冲……等各路或一出生便有光环,或平凡人逆袭成功的英雄之后,决定写一个混混韦小宝。
他同样成就了大业,他同样救人于水火,但他出身下贱,满身谎言,不高大,不伟岸,不光明,不磊落……他颠覆了英雄。
不过,我在这部电影中还是被阿米达普·巴强的演技折服。
按说阿扎德那样一个高大全的英雄,很难演出彩啊,但老戏骨就是稳!
电影中有场戏,是他饰演的阿扎德决定开着火船冲向英国人的战船。
他眼神中英雄的坚毅自然不用说,然后他回头看到女儿一般的扎菲拉公主被弗朗基救了,那一刻他的眼神突然就柔和了下来,变成一个长辈的放心。
这一幕戏没有台词,全靠眼神的层次变化来展现。
阿米达普·巴强不愧是印度的国宝演员,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男主扑进厕所也要救出的照片上的男人。
也是阿米尔·汗的偶像。
阿米尔·汗敬畏他到什么程度呢?
一直想和他合作,想了三十年,这次终于如愿了。
然后在片场见到他就忍不住一定要站起来毕恭毕敬和他说话。
哪怕是接阿米达普·巴强的电话,都忍不住要站着……
就像……《印度暴徒》中导演只要一拍他,就忍不住蹲下仰角,将他拍得高山仰止,摄像机缓慢推行,慢镜360度特写……他一打斗,跳起,慢镜头,挥刀,慢镜头,眼神,慢镜头……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过去了,而敌人还在原地等着他。
谁让他是大英雄呢!
那我宁愿看正常倍速的“暴徒”了。
阿米尔汗无疑是印度电影界的英雄,就这一点来说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我对阿米尔汗的好奇大约是从《摔跤吧,爸爸》开始的,自从添加了关注之后关于他的消息就渐渐多了起来,于是也就跟风观赏了《印度暴徒》。
如果没有去关注印度历史和阿米尔汗的家族史,这部电影看过之后也并没有太高感觉。
但不经意间看到有关评论中这部电影的背景故事之后,一些敬意不由就生了出来。
有人说这是印度版的“抗日神剧”,我不禁在想这些观众究竟看到了什么,或者说他们读书读到了什么?
读书是为了开智,影片中那么多元素为什么独独只看到了嬉笑的成分?
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吗?
再看过豆瓣评分6.5更是无语,国产片最不为人称道的也许都要好些,这样的评分真的是出于公允心吗?
我只说一点,影片中舞蹈中印度本土的元素有多少,这些舞蹈元素给影片增色如何众所周知,为什么不对比我们国家的影片再来评论一番呢?
喜欢这种画面与风格,印度电影,演员的眼神和夸张的肢体语言一直是很有特点,主角阿米尔汗的表演也很到位,让人印象深刻。
看完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身边真正的暴徒到底是谁,是让我讨厌的人还是讨厌我的人,或是经常欺骗我的虚伪的小人,又或是虚伪的我本性是善良的才是会真正对你好的。
矛盾对立相互并存。
单说人设,米叔的角色没有这种生活阅历或深入了解这种多变的性格很难把一个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东西的形象刻画出来,机智还是狡猾,欺骗还是忠诚,专一还是多情,大无畏还是胆小懦弱,这矛盾的结合体便是男主,角色塑造很吸引人。
剧情较为简单,印度反抗史的大题材,但后面的火把舞不错,场面宏大,很有节奏感。
阿米尔·汗一直是印度电影票房和口碑的保证。
但是,他的新片最近在印度上映后却遭遇了口碑、票房的双双失利。
【阿·米尔汗主演《摔跤吧!
爸爸》】这部电影在权威的影评网站IMDB上,评分只有3.5分。
及格分是6分,这部电影连及格都没达到。
【《印度暴徒》的IMDB评分只有3.5分】更重要的是:这部号称印度影史投资最高的电影,票房失利,难以回本。
据悉,这部电影投资30亿卢比,约2.98亿元人民币。
根据上映两周以后的票房情况,这部电影的票房最终约为20亿卢比(约1.96亿人民币)。
自己主演的电影口碑差、票房低,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明星会怎么做?
大多数都是尽力吆喝,绝口不提市场反应,只说自己电影的好处,能骗回一点是一点;更过分的,可能会怒怼观众,说观众不识货。
而阿米尔·汗呢?
他公开发表声明道歉,表示自己对这部电影的失利承担全部责任,同时,按照此前的约定,他也不会拿片酬。
【阿米尔·汗在接受采访时道歉】阿米尔汗在受访中说到:“我认为我要为《印度暴徒》没有获得观众的认可负上全责,我觉得我们出了岔子,我需要负全责,并表示没有拍出让大众喜欢的影片感到非常抱歉”。
因为电影票房不高,没有收回投资,阿米尔汗也不会拿片酬。
据悉,这样做是为了剧组其它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拿到工资。
他告诉媒体:他没有收取任何片酬,只保留了一部分的利润分成,按照现在的情况看,他一卢比都没有收。
阿米尔·汗的道歉以及他真诚的做法,让很多影迷敬佩不已,纷纷为他点赞。
这也更印证了大家对阿米尔·汗“印度良心”的称呼,他此前一直活跃于公益事业,而拍电影也关注印度的社会问题,通过电影改变印度社会,比如:反映男女不平等(《摔跤吧!
爸爸》),宗教迷信(《我的个神呀》),阶层不平等(《三傻大闹宝莱坞》)等。
去年,他主演的电影《摔跤吧!
爸爸》,获得了无数中国观众的认可,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9.1分,是“电影史上最优秀电影”第40名。
而票房,也收获了近13亿元人民币。
而作为一名职业演员,偶然拍出一部票房、口碑不好的电影,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家也都能理解,阿米尔·汗真诚的做法更加增添了其人格魅力。
就冲这点,《印度暴徒》上映后我要去贡献一张电影票。
有影迷联系到了我们国家的很多明星,在票房失利后都没有这样的责任心。
不仅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动辄还骂观众不识货。
但事实上,我们国家也有能够直面失败,真诚面对观众批评的好演员。
他就是:王宝强。
【王宝强上台领取“金扫帚奖”,承认自己是“最令人失望导演”】今年3月份,由《青年电影手册》发起的“金扫帚奖”颁奖典礼上,王宝强亲临现场领取“最令人失望导演奖”,并发表感言:“我也知道‘金扫帚’不是一个很光彩的奖项,大家也都知道,但是它可以鞭策你进步”,王宝强的真诚和虚心,赢得在场电影人的掌声。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明星获得了“最令人失望男演员”、“最令人失望女演员”和“最令人失望影片”等,但都拒绝露面,拒绝来现场,甚至拒绝对这些评选进行回应。
从这点看,王宝强还真是有雅量,有责任感的好艺人。
在为阿米尔·汗点赞的同时,也为王宝强点赞。
米叔的「金字招牌」这次玩砸了,简直就是一出印度版的「抗日神剧」!在本土票房口碑双扑街的情况下居然还引进内地,不外乎是看中阿米尔·汗在中国的超高人气,可惜,这次过后,米叔也不再是「绝对品质」的保证了!内地电影市场的印度热是由阿米尔·汗开启,现在也会由他开始慢慢结束!
简而言之哦,印度版手撕鬼子。吃完饭后想来点业余生活,走进电影发现咋名字都看起来像烂片,选了这个电影的主要原因就是阿米尔汗。结果没想到是个垃圾。作为一部印度电影只跳了两次舞,最后一次还没跳完,真的不合适。题材烂透了。没想到民族主义情绪在哪个商业片里都屡试不爽...
印度类型片,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挺好
印度的抗英神片,民族自嗨,外国观众听歌看舞吃爆米花。
反殖民题材,cctv6播的,只看了后半截,男主的妆容和加勒比海盗里的德普真的很像,但是央视译制的配音也非常有味道,就很痞帅,急中生智来的反转也很精彩,音乐很棒。虽然只看了后半截,还是很奇怪豆瓣评分怎么这么低。这种反殖民还是很激荡人心的,有过被侵略压迫的历史本应该更感同身受才对,但竟然很多人觉得没意思?人物性格刻画也很成功,血性舞娘很带感不是吗?难道就因为人家画风像加勒比海盗那一挂所以差评?
从头到尾都是无节制的燃配乐+慢动作,没见过这么自恋的导演。作为商业大片结构是蛮工整的,不过战斗都很雷同,刀都捅腋下和口型对不上比较受不了,男主角明显是模仿杰克船长,但喜感还差点。
印度版韦小宝,不过在主题表达上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侵略,从来都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历史偶然,而是生产力水平与方式决定的。在这方面被侵略者没有清醒的认识,那么所有的反抗,也都是零星与偶然的。
印度抗英神剧 … 阿米尔汗一个劲儿的反转,反的让人讨厌 …场面不错,但是少了以往看的印度电影里的走心。还有这是近几部看的印度电影里,配乐做的唯一不好听的一部。啊 。。
为什么全片有一种强烈的《加勒比海盗》的既视感?尤其是“普兰吉”的造型和表演方法。然鹅,剧情的梗却像东一笔西一划的胡乱抄。
虽然我很热爱印度热爱米叔,还是没法违心地说这片好看。剧情老套拖沓,人物也没亮点,米叔就是印度版加勒比海盗?看得有点快要睡着。最大的亮点是跳舞女主,身材和舞蹈叫人艳羡。——2018.12.28 成都CGV金楠天街影院
不枉我費大勁找到原版,國內公映版真是一團糟,我就知道,怎麼可能拍成那樣!阿米爾汗真的從頭帥到尾,我瘋狂昏厥。電影無疑在各個方面都是滿分答卷,這完全是非常高水平商業大片,可惜,劇本平庸,如果不是演員粉真的沒必要看了,沒有任何新的地方,沒有自己的特色,有這3個小時,完全可以花在更多更早的劇情更精彩的電影,何必在多年後看這部全部劇情已沒有任何新奇可言的電影呢?這部電影的存在意義只是能證明印度的電影工業足以拍攝這樣合格的商業大片而已。打時間差或許曾經有效,但在全球化的今天,拾人牙慧實在是無法再適用,更何況你甚至沒有拿出自己的東西。劇情也的確不夠緊湊,完全可以縮減時間,或者添加更多有意思的細節。
6.0 几个动作出场设置风格化做的不错,剧作本身并无新意,亦正亦邪的设定增加乐趣
阿米帮印度片打开了中国市场,沙鲁可汗迷以为印度片站稳脚跟,看个imdb评分就来开黑阿米了,这种过河拆桥的精神是不是跟大部分印度人学的或者是跟你的偶像沙鲁克汗学的?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为什么这么低分,大概是好多人认为有模仿加勒比海盗的嫌疑吧。但是对我来说这个电影是可以的,首先,这个电影一直反转可以说是把菲拉吉的骗人性格描述的活灵活现,第二临近结尾的时候,副官抓住菲拉吉却没有杀他而是放他走并鼓励他坚持做好人,这摆脱了以往的电影设定好人始终是好人,坏人始终是坏人,就像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值得看的
很多中国观众肯定是冲着米叔去看的。不过很遗憾,这部片子是米叔拍给印度人民“过年”看的。这部片子上映时期正值印度举国欢庆最隆重节日“排灯节”。
强硬的情节推动,极其生硬的画面慢动作环绕贯穿电影,情感烘托也不如人意,打斗场面繁多却效果欠佳,在印度片最具特色的歌舞方面也不如其他作品。
终于可以评分了,不太行。
跟许多还外国人拍的中国电影类似,把最核心的那个东西没了
-1
挺好看的啊。阿米尔汗演的太活宝了。太贱了。贱贱的让人爱。最后复仇很燃啊。虽然是解放片,但是真挺棒的,就是为阿米尔汗点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