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之子
Danmarks sønner,Sons of Denmark,扎卡里亚的抉择
导演:乌拉·萨利姆
主演:拉斯马斯·伯格,埃利奥特·克罗赛特·霍夫,Imad Abul-Foul,Ari Alexander,Ivan Alan Ali,Asil Mohamad Habib,Morten Holst,Ali Hussein,Olaf Johannessen,Mohammed Ismail Mohammed,Özlem Saglanma
类型:电影地区:丹麦语言:丹麦语,阿拉伯语年份:2019
简介:2025年,哥本哈根遭受了严重的炸弹袭击,引发了丹麦各地激进化运动的加剧,使种族关系更加紧张。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极端民族主义政治领袖马丁(拉斯马斯·伯格 Rasmus Bjerg 饰)的势力迅速膨胀,备受关注。年仅19岁的扎卡里亚(穆罕默德·伊斯梅尔·默罕默德 Mohammed Ismail Mohammed 饰..详细 >
被精心制造但漏洞百出的戏剧冲突,冗长,再加上移民问题水土不服代入感差,观感不太好。#2019siff
摄影,音乐,剪辑。到底是谁在制造对立?好片子。豆瓣评分太低了。
#48th IFFR# 这片应该去柏林哇!移民二代导演拍的移民特工故事,论移民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哪个更可怕……主角人物选得很独特(混血移民二代特工),身份问题加上政治问题就建构了各种两难困境,剧作很结实,有(天龙八部式的)宿命悲剧感。不过前一小半和后一大半的视点转换太割裂了…结尾也有些为了极端戏剧化效果的刻意感。有些地方也比较操纵观众和简单粗暴(比如全体阿拉伯移民是一家这种表述……),对右翼选举策略和话术的展示比较有趣。
穆斯林移民问题,在目前世界的主流“三观”下,是个死结,想用“政治正确”来解题,,,无解!
美术在线,却全靠后四十分钟站住脚的电影。现代社会的极右翼本质只是披着羊皮的新纳粹,电影对此大加批驳,加上着眼于Malik这样一个种族和公民身份对立的人,这都是非常好的尝试,在我看来却被拖沓的叙事硬性拖回三星。叙事功底不足的另一缺点,即冲突高潮的感性配乐与剧情冲突点错位(尤其开头),缺少铺垫,尝试一步到位,引发了非常强烈的尴尬感。#siff第二场
表现政治立场的往往能(让我)对[成人]少很多敬畏
太狠了。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对民族主义会发展到比移民恐袭更极端的结论不赞同,包括前后视角割裂也有待商榷。只能说剧本、题材太对我胃口了,主角的双重身份选得真是巧妙,极度戏剧化反而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尝试,很少能考到有导演狠下心来,将硫酸泼向同胞妇女,将枪口对准幼童,将血肉模糊如此刺眼地撕开给观众看,拼尽全力创造另一条出路,终究无法躲开注定的命运悲剧。导演固然更多是站在移民角度,然而如此狂热的群体失智不得不让我们想起曾经被纳粹洗脑的德国民众,不管曾经如何嗤之以鼻,今后都必须将最任何一丝可能降到最低。
简单、刻意
两星半,处女作, 视点转移的好,情绪层层递进,大背景下的个体命运,有些重点不清~
前半段冗长,事情交代得不清楚,睡过去好多次,后半段稍微找到些感觉。2019.6.16 国泰电影院
用未来社会的政治动乱来影射当下的世界局势,可惜电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siff2019,北欧国家电影在移民/人权题材上的批判讽刺力度都大得惊人,总是用看似模糊的立场挑战着主流世界价值观的神经。而事实上无论党派或种族,极端主义的日趋盛行让本就秩序崩坏的世界更加混乱,而这部丹麦之子,虽然是发生在2025年的虚构故事,但分明就是一部现实主义恐怖片啊。
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行为决定了到哪里都是问题。。。
移民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种族歧视,宗教信仰。
类型化的种族主题影片,在“政治错误”和“政治正确”之间来回摆荡,最后表明立场。高度形式化的一些镜头其实完全是delorme所说的氛围营造。导演本人是伊拉克后裔,身份为他提供了什么别样的立场还不能确定,但是可以看出他已经非常丹麦化了。
这大概就是欧洲的未来吧
值得深思
政治意义太浓 中途才转出主角的设计比较亮眼
第三世界难民早已如蝗虫过境似的淹没着世界大陆,外来人口对生存空间的掠夺,宗教信仰对原住民的虎视,转嫁的苦难…生活不易,天下大同,还是归家念好自家的经,切勿不请自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