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逼男很有钱,SM弄得小妹鼻青脸肿又妄图白嫖。
恰好小妹是面瘫大叔罩着的,抠逼男以为自己是花菱会的就可以白嫖,没想到面瘫大叔没买他账,抠逼男也没搞清状况,承诺第二天付款,结果第二天把面瘫大叔小弟小高干死了,自己高高兴兴逃之夭夭。
回去一打听才知道面瘫大叔背景很硬有张大帅罩着,据说张大帅港澳台都有几百亿的生意。
抠逼男心慌慌带了3kw日币去谢罪,没想到张大帅又给丫3kw带回来了。
这下孙子慌了,求救花菱大佬们,会长野村和若头西野正好利用这个机会相互算计,这俩货早就互相看不爽了。
面瘫大叔那是场面人,必须得回来为小高出口气啊。
于是大叔掀起了血雨腥风,干死了花菱几乎全部的帮众。
当然抠逼男也被爆头。
面瘫大叔获得了杀害木村兄弟的那俩货的躲藏地址,直奔过去,干死了第二部中那俩货。
面瘫大叔必须不能给张大帅惹麻烦啊,微微一笑饮弹自尽,带不走一片云彩。
面瘫大叔就像一个孤行的侠客,本来就是江湖中的小人物,但内心始终坚持着热血和情义,与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格格不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亡恨江湖。
故事告诉我们,任何公司,体制内外都是一门心思想往上爬的人,都在相互倾轧相互利用,在这种社会中,这种体制中,要么融入,要么死。
空有情怀一点用都没有,及时你想隐身也不行,因为你的格格不入迟早会把你暴露得淋漓尽致。
所以自己开公司,或者老老实实融入体制做一个舔好别人屁沟的人。
有了前两部珠玉在前,最终章其实能拿来说的点其实并不多,老生常谈的北野武风格。
相较于前作,最终章更多着墨于文戏,探讨了更多人性上的极恶与道义。
结尾大友的舍身取义带着一定的浪漫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
重情重义的老混混大友的死亡为三部曲画上句号的同时也宣告着老派黑帮在这个权钱当道时代的凋零,片尾大友步履蹒跚的模样仿佛也是北野武在告诉观众自己真的老了,该休息了。
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这部完结作,我等了太久。
山王会废了,北野武饰演的武斗派大友在韩国的济州岛看场子养老,不料花菱组的新晋干部耍横砸场子,还杀了大友的手下;大友的恩人老板,韩国张先生本想和平解决,谁知花菱组组长借机搞事,还想刺杀张先生,大友为了报恩,也为了报仇,又重回日本,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最后恩也报了,仇也报了的大友,不给张先生找麻烦,自尽了。
北野武眼中的日本黑社会生态,无关忠诚,无关仁义,只有权谋诡斗,金钱纠葛,是个冰冷的狗咬狗的世界,不想变成这样的人,也找不到逃脱的路,所以北野武给它一梭子都扫了,然后自尽,留给观众的,是一片压抑与寂静。
大友这样的人,纵使在日本黑道眼里,都是疯子。
改变不了世界,不想改变自己,憋屈的活着,痛快的死去,即使是北野武,也只能在自己的电影中,扮演自己心中理想的侠客。
这两天看了北野武的极恶非道三部曲,整体来说,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部。
北野武这么说的,描述这么一个黑社会的世界,是觉得把人物放在那样的背景下来展开故事,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日本的黑道讲究道义,被称为极道,早期落魄武士集结成的组织里遗留下来的仿造武士道的一种机制。
这些团体,以类似大家庭的形式存续着,老大的二把手被称为“舍弟”,下一任继承人被称为“若头”,“若头”也有自己的“舍弟”,他们会称老大为义父,这些现实中也存在着的设定,了解起来也还挺有意思。
在极道里面,其中很常见的一种明志、或者解决纠纷的行为就是断指,常常是切掉自己的小指或者无名指的最末一节指节,那是以往落魄武士们握剑必须的指节,切掉这些指节表示自己断了后路,必须依赖于组织,所以在调停矛盾,或者明示志向时,常常有这样的事儿发生。
这几部电影里关于这个情节,最具有表现力的便是松本。
正常的切指都是自己私底下做好了准备,用戒指或者绳子,把手指缠起来,直到发紫失去知觉,用锋利的大刀利落的切下。
第一部里面,松本带着小弟到大友组道歉,被大友组的几个人施压,现场用不锋利的美工刀切手指,那把刀的刀片很薄,使不上力,松本的手指切了一半流了一桌子的血,也切不下来,后来直接被大友拿起刀子在脸上划了两刀。
第二部的时候,松本和大友冰释前嫌,松本引荐大友一起到花菱会寻求帮助,被花菱会的干部一阵奚落,大友和他们就要起冲突,松本作为引荐人两边不讨好,在大家互不看好,吵嚷着就要开枪起冲突时,他把手放进嘴里,一口咬下一节手指,吐在地上。
花菱会的老大见状才招手把松本送去医院,勉强同意接济松本和大友。
喜欢一个网友的剖析,山王会一天天弱下去,从最早的会长和加藤,到加藤和石原,然后池元和小泽、白山和五味,这些一二把手之间都是勾心斗角,没办法同一无间,山王这边唯一有些忠义关系的可以算上大友和水野,可惜早早的被扼杀。
花菱会则不同,布施会长和西野,西野和中田之间,互相都有忠诚和信任,用道义维持着薄弱的组织关系。
布施把位置传给女婿野村,西野承认着。
野村要中田灭掉西野,中田也顾及着两人合作无间的关系,所以花菱会即使会众被大友们用步枪残杀殆尽,也还是能团结起来恢复元气。
身在这样的组织里,随时容易被人惦记,花菱会的一个干部对花田说的话很够用:“你现在只是因为能挣钱,有被利用的价值而已,这么多年了,你在组织里有一个亲信吗?
”很可惜的一些情节,第一部里面对黑道的商业运营也有涉及——找大使馆开赌场什么的,后面再没有拓展了。
还有第一部里面大友被带到警局训诫,水野带着墨镜,在警局外用烟头调戏站得刚正刑警,他嬉笑着,其实是一种很轻松的戏谑氛围,这种情节后来的两部几乎都没有了。
石原在第一部里面,充满智力又是实干派,本该是一个很难对付的人才是,第二部里面他好像只会无能狂怒了,可惜了这个人物,他只存在那段对老干部们说起的“期货、股票、对冲基金什么的,你们都不懂吧!
”关于极道里面,印象最深的情节来自于北野武的《大佬》,里面的加藤去招募另一个组织的老大,可那是个年轻气盛的人,根本不理睬他们的招募。
出了门,加藤给北野武饰演的大佬示了些歉意,果断的回到年轻人身边,年轻人愣了愣,加藤直接掏出枪,对着脑门扣动扳机,当场死在年轻人面前,这个场景意义颇深,年轻人白濑就这么加入大佬的组织。
在看这系列之前对剧情一无所知,对演员也不甚了解,可以说就是单纯地看了三部电影。
看完电影才知道,原来里面那个快意恩仇、潇洒不羁的老流氓就是北野武饰演。
此时我的心里就剩下一句:北野武你这个老流氓也太帅了吧!
整个系列看下来,真的有种淋漓尽致又酣畅淋漓的感觉。
影片对不同角色的塑造都很到位。
比如:前后两个警官(片冈和繁田)对比强烈又到位,前者在各派黑帮之间游刃有余,无所不用其极,却最终死于大友之手,还了出来混的债;后者刚直不阿,看不下黑白两道的丑行,最后递了辞呈,离开了血雨腥风和尔虞我诈的世界。
再比如中野,全程台词不多,多是沉默和套话,但也给人看出一个谨慎、内敛又可怕的黑帮二把手形象。
最丰满的,还是大友这个角色。
这条在黑道混了一辈子的老流氓,信仰传统的黑帮生存法则,在后来追求金钱和效益的帮派里显得格格不入。
他心狠手辣,杀人的方式层出不穷,对待敌人从不留手,对自己人也堪称残忍;他又是全片最讲诚信和兄弟情谊的人,为了给兄弟保仇,把山王会、花菱会都捅了各窟窿。
最后很欣赏大友的结局,虽然在一开始就料到了,但果然这个已经被社会淘汰的流氓选择了复仇之后,自己了断了。
我想会有不少人看完这系列的电影,和我一样,意犹未尽但是又没多少留恋。
故事讲完了就散了,第三部真的做到了这点。
从第一部对那些层出不穷的暴力手法感到惊艳不已,到第二部对木村的死耿耿于怀,再到第三部的复仇和释怀,整个系列让人经历了一个黑帮老流氓的一半人生,末了只剩感叹。
这故事讲完,没有遗憾。
黑帮继续存在着,黑白两道的交锋继续上演着,暴力时时刻刻还发生着,但那些都和这个信奉极道黑帮精神的人没关系了。
最后,还是赞一下北野武先生对暴力的发掘和披露,虽然这么说不太合适,但我真的在看到这些人的死法的时候大呼了卧槽,恐怕这源自于我内心深处对暴力的欣赏吧(本人没有暴力倾向)。
总之,看这部电影,真的没什么负担,愉快的欣赏一位老流氓的暴力美学就好了。
2018-05-02刊于深焦DeepFocus公众号 文 | 乔嫂想不出在北野武的死忠粉丝和少数黑帮电影爱好者之外,还有多少人会由衷地期待着《极恶非道3》,大部分观众的问题肯定是:还剩下什么能拍的吗?
毕竟在第二部时,片名已经叫《全员恶人 完结》了,砰砰砰的枪战和满嘴八嘎牙路的唇舌战、还有日本yakuza电影的传统——切小指头,这些我们在前两部已经看了太多,新一部里还能有什么新鲜的花招吗?
确实如此,当我们把电影分解成一个个小元素堆积成的整体时,我们便很难站在导演的角度去感受电影,而是把类型电影当作纯粹的由支离破碎的段落拼凑而成的文本游戏。
导演 北野武 《极恶非道》系列作为三部曲,从诞生之时起就有着有别于前期北野武作品的特征,北野武在一次访谈中便提到,回到日本黑帮片的类型时,当然可以以他饰演的大友为中心进行故事展开,然而这一次他却希望能从以前拍摄的《奏鸣曲》《大佬》等暴力电影的风格中挣脱出来,他发现其他一众角色也都很有意思,因此开辟出一条新的黑帮电影的路径是他最初的想法。
《极恶非道》从2010年的第一部开始,群像就成为了电影最大的特色,与其说这个系列的电影讲述的是那种传统的关于黑帮道义的电影,在故事的格局上来讲,倒不如说是一个幻想中的黑帮世界的结构重组,类似《三国演义》或者日本热衷于拍摄的战国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极恶非道》还是《全员恶人》,从片名上看,仁义与道德这些老掉牙的黑帮片主题早被一抛脑后,在下克上的、旧传统已经消逝掉的世界里,黑帮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构架,如何重新洗牌和权力斗争,这个大或是《极恶非道》的世界观。
有趣的是,北野武本人在被问到在第一部电影拍摄之前是否研究过日本黑社会时,他回答说,没怎么研究过,其实真实的黑道他自己也不太了解,也没做过太多的调查,自己小时候有很多玩伴倒是进了黑帮,但也只是这样而已,这部电影中关于黑帮的刻画全是他自己的想象,与现实毫无关系。
这一点想必看过电影的人都是能感觉到的,《极恶非道》系列最强烈的感受并非真实感,而是游戏感,把它与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比较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北野武对这一点的回应是,他拍摄这样的电影的最大初衷,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在想象中,这些黑帮人士和他们的做事方法其实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极恶非道》系列 演员《极恶非道3》看上去确实像是一部强加上去的作品,它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让北野武的角色大友有一个合乎北野武个人趣味的终结。
但这并不妨碍这部电影从大格局上来作为前两部的延续,就像之前所说的,《极恶非道》系列的本质是在道德灰暗的世界里黑帮组织结构的发展与重组。
极恶非道 (アウトレイジ,2010)第一部《极恶非道》讲述的是关东的山王会因为大佬的一系列马基雅维利式阴谋和下层人物的斗争而最终带来的权力颠覆,在这中间也带过了山王会对于政治的侵蚀,和警察同样利用阴谋诡计来制衡黑帮的情节,山王会的组织构架也讲述的很详细,这是一个有着典型日式封建结构的利益集团,大佬坐拥集团的核心,会之下有组,大友便是大友组的核心人物,国村隼饰演池元组的头目,石桥莲司饰演村濑组的头目,相当于各诸侯,国王利用诸侯之间的不信任和摩擦达到利益最大化,而诸侯和副王则利用诡计觊觎国王的宝座;
极恶非道2 (アウトレイジ ビヨンド,2012)《极恶非道2》则从三浦友和饰演的二把手加藤在继任山王会头目之后发生的“法统”问题开始,带入了关西的同生态位势力——花菱会,同样的,花菱会这个声称自己仍然坚守旧道德的关西古惑仔组织,希望借山王会现在的法统危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用心险恶的警察也希望利用这个问题扳倒山王会,自此又一出政治斗争开始,大友与原村濑组的木村和好并结成兄弟,两人开始了自己对山王会的复仇计划,在这部电影中大友与木村的组合倒是犹如桃园结义,是一系列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权谋斗争中旧道德的星星之火,山王会最终在这部电影中近乎覆灭;在第二部最后,大友杀掉了诡计多端的警察片冈,理应算是关于山王会的最终清算。
《极恶非道3》则从大友在金田时男饰演的张大成的帮助下去了济州岛数年后开始,张大成是大友的老友,亦是电影中关于在日朝鲜人的刻画的一个代表,在日本,在日朝鲜人以开设老虎机店和贩售老虎机而知名,故事从势力扩张后的花菱会与张大成的国际黑帮之间因为一次小外交事故导致的又一次权力危机,大杉涟饰演的花菱会新头目因为猜忌有人要下克上而和西田敏行饰演的下属西野反目,却遭下属的反扑,大友为了死去的朋友而重返日本,对花菱会进行了一系列报复,山王会的残余希望在大人物们的斗争中恢复势力……
《极恶非道3》剧照在釜山电影节看到《极恶非道3》也有别有一番风景,这个系列中时常出现的那种满是霓虹灯的光鲜繁华街区,和海云台周遭的景致如出一辙,看到电影开始时济州市的下城街道,仿佛从电影的画幅中走出了电影。
当OUTRAGE字幕打出的时候,那标志性的黑车背景也是让人极有怀旧感,一念之间,这个系列也已经有七年的历史了,依稀记得第一部《极恶非道》在戛纳放映时的情境——有些观众雀跃于北野武回归黑帮类型传统,有些则觉得电影中除了暴力简直一无是处。
最终篇的《极恶非道3》也是相似的命运,虽然IMDB上才百来人评分,但4.9分的评价已经说明问题,人们似乎厌倦了北野武的自我重复——《极恶非道3》中有什么是我们没见过的呢?
然而这终究是北野武从影生涯中唯一一个系列电影,已经七十岁的北野武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极恶非道3》剧照从三部曲的整体表现来看,北野武用一致的风格不拘一格地完成了日本黑帮类型的变奏,在这个类型电影不断消亡的时代里,《极恶非道》系列是对深作欣二、铃木清顺的回应,也是北野武对自己过往电影的呼应。
电影中松重丰饰演的那个警察,在电影的结尾处交出了自己辞呈,他已经疲倦于自己的道德无法接受的尔虞我诈和自我毁灭,这和大友的终结构成了对应,《极恶非道3》与《奏鸣曲》的不同大概就是这样的疲倦感——旧时代过去了,世界趋于扁平,容不下什么难以捉摸的东西,生与死也显得毫无价值,在大友致死都带着的老yakuza精神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单调、乏味,这与科恩兄弟《老无所依》简直是全然相反的论调。
电影的批评从来不该局限于上映时的热议,《极恶非道》系列和其他电影一样,需要时间的考验,相信一段时间过去之后,这个气质独特的系列会被人重提,成为这个时代日本黑帮类型硕果仅存的典型,纵使它在这个时代是反骨的异类,然而这些肯定都不是北野武的初衷,任何一个诚挚的电影人的初衷都不该如此——他们只想拍一部与众不同的、有趣的作品罢了
三部曲终结。
主角也选择了自我终结。
经常想过,一个男人,要么在彻底失望时,要么在彻底失败时(实质上是心理上的自认失败),会以自我终结来做了解。
这部戏,其实是一个提醒,以及确认,一个男人在彻底完成使命后,也可能选择以自我终结来做了解。
前两者,因无以信,后者,因无以恋。
但正因为自我终结的看似豪迈,反而令,为了某个目标,强迫自己,像狗一样活下去的选择,也能承载起那尊勇气。
北野武,人如其名。
野字从予,本义为击刺中的矛,引申为不受约束,巨大而非分的欲望;武,一个止,一个戈,止是脚趾,戈是兵器,合起来,即打斗时的姿势。
歌手或演员,混到一定段位,被称为天皇巨星。
和乌央乌央的天皇巨星不同,日本导演中,被尊为“天皇”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黑泽明,被称作黑泽天皇;另一个是北野武,日本电影新天皇。
两代电影人,有棱有角,个性鲜明。
黑泽明像教父,北野武是“雅库扎”。
雅库扎,日本俚语,原指纸牌中最差的一种牌,也有破落户之意。
现代日本黑社会,发轫于底层,或是渔民,或是工人,最初的山口组,就是由50多名码头工组成。
久而久之,雅库扎一词,成了黑社会代名词。
北野武成名后,自述家史,我小时候,帮派横行,叔叔伯伯,都是黑社会,老爹也文了身,说是制漆匠人,干的那些事,跟雅库扎没啥区别。
我家住足利区,想出人头地,要么混帮派,要么学门手艺。
北野武就近取材,自产自销,将黑帮故事,编作包袱,拍成电影,几十年过去,小混混终成大器。
日本黑社会,首推山口组,但在北野武看来,山口组远不如稻川会,因后者更讲道义。
稻川会组长稻川精二郎,常借钱给小业主,以解燃眉之急,他还要求稻川会成员,必须遵守法律,不得骚扰普通民众。
因脾气相投,北野武和稻川精二郎结为莫逆之交。
近年来,大批年轻人加入稻川会,新成员只顾利益,不讲道义,帮会逐渐变质,沦为藏污纳垢之所。
北野武很快断绝了与稻川会的往来。
混混们唯利是图,目无尊长,破坏了江湖规矩,作为一个老派雅库扎,北野武对此颇为痛心。
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现代黑社会,章法不再,礼崩乐坏,北野武心有郁结,该如何排遣呢?
答案很简单,拍电影。
北野武以往电影,如《凶暴的男人》《花火》《奏鸣曲》《大佬》等,都或多或少,对黑社会有所着墨。
但大多以文艺中和,点到为止,真正无所保留揭开黑帮老底的,是始于2010年,终结于2017年的《极恶非道》系列。
既然北野武早对黑帮乱象不爽,为何出手如此之晚?
要知道,日本是唯一通过立法将黑社会合法化的国家,1991年的《暴力团对策法》,开了黑白配先河,自此,黑白两道,沆瀣一气,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日本政府大开方便之门,黑社会犹如过河的卒子,得寸进尺,渗透政商两界。
日本民主党自2007年以来,一直受到山口组支持,外务大臣前原诚司被曝曾接受东京“M集团”三十万政治献金,该集团据称是山口组分支。
有了政客加持,近二十年来,日本黑社会越来越无法无天,成员不讲信义,唯利是图,手段残忍。
用北野武的话说,现在的黑帮,已无道义可言。
2007年,长崎市市长伊藤一被刺,凶手城尾哲弥,为山口组成员,该成员的动机,说来可笑,他在帮会中无地位,常受同僚奚落,于是突发奇想,想干票惊天大案,给自己拔份儿。
案子确实惊了天,城尾哲弥被判处死刑,下了九泉。
第二年,日本警视厅召开全国会议,最高长官安藤隆春表示,警方将不再姑息,与暴力团一决高下。
2009年,日本47个都道府县,都有了自己的《暴力团排除条例》。
在这个节骨眼,北野武上应天时,下占地利,推出《极恶非道》系列,一浇胸中块垒。
日本早期黑帮片,与任侠片类似,无非前者用枪,后者用刀。
以往黑帮片主角,大多是侠盗,类似替天行道的水浒好汉,不只有杀人手段,还得有道德牌坊。
70年代,导演深作欣二,深知任侠片的虚伪,拍出《无仁义之战》,描绘现代黑帮彼此火并,相互倾轧,片名中的“无仁义”,昭示出黑帮本质。
《极恶非道》系列,跟《无仁义之战》一脉相承。
第一部《极恶非道》,讲山王会内部大清洗。
山王会内,山头林立,各自为政,以池元和村濑,最为嚣张,二人功高盖主,架空会长,虽无实证,已露端倪。
会长关内,老谋深算,阳奉阴违,为杯葛下属,拉一派打一派,行借刀杀人之计,屡试不爽。
先是拉池元,打村濑。
再拉大友,打池元。
最后,关内聪明反被聪明误,被手下加藤所杀。
最初,山口组入会仪式,每个成员都要切断小指,表示效忠老大。
北野武饰演的大友,属于老派雅库扎,为了义理,以下克上,自断手指,却被视为食古不化。
第一部末尾,赢家有三位,野心弑主的加藤,懂市场的石原,以及混入警察内部的前黑帮成员片冈。
像大友这样的老派雅库扎,则只能沦为借刀杀人的工具,最后被送进监狱。
到了第二部,片冈驱虎吞狼,挑拨山王与花菱,从监狱中放出大友,杀死石原和加藤。
片冈自以为得计,在葬礼上,他想继续把水搅浑,主动给大友递枪,谁料,大友识破片冈伎俩,二话不说,照其面门就是一枪。
大友以一人敌全组,杀石原,刺加藤,毙片冈,老派雅库扎,冲冠一怒,伏尸三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在电影中,石原因为懂经济,会赚钱,力压群寇,一跃成为帮派二号人物,上位后,着手改革,将帮派公司化,实行绩效考核制。
现实远比电影精彩。
自从日本国会将黑帮合法化后,暴力团纷纷转型,进行合法经营,比如投机股票,开电影公司,搞房地产等。
越来越多的黑社会大哥,穿西装,打领带,随身携带一盒名片,商务会所,讲讲谈谈,俨然生意人。
事实上,黑帮和商业已密不可分。
有资料显示,大约50家由黑帮控股的公司,在日本股市和纳斯达克上市。
神户市山口组总部,挂着一个醒目门牌,上面刻着社区友好宣言:我们不允许使用童工,不卖毒品,不乱扔烟头。
第三部《极恶非道》,大友和市川双枪赴会,摆平帮派纠葛,为不让老板张先生难做,大友饮弹自尽。
韩国黑帮大佬张先生,这个人物设置,颇有深意。
朝鲜曾为日本殖民地,出身朝鲜半岛及济州岛的人,在日本大约有60到80万人。
直到今天,这些人仍未取得战后补偿和选举权,生活在日本,还得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歧视和不公。
日本电影中,朝鲜少数族群,一直是个不言自明的禁区,除了今村昌平,大岛渚等少数导演,鲜有人问津。
北野武不愧是个老派的雅库扎,他把张先生刻画成仁义大哥,把市川引为大友的知己,无论片里片外,都是仗义之举。
北野武这个系列,虽名为“极恶非道”,却并非“全员恶人”,士为知己者死的大友,刚正不阿的警察繁田,诚实敦厚的木村,以及第二部中那两位被乱棍打死的耿直马仔,都算得上骨鲠之辈。
雅库扎不只是黑帮混混,他们的前身是曾经的贵族——武士。
明治维新前后,阶层身份被废除,很多落魄的武士,干起抢劫赌博的勾当,形成了现代日本黑社会的雏形。
曾几何时,这群武士后裔,将忠诚和仁义,作为行走江湖的最高准则。
如今,物质化大潮冲垮义理的堤坝,当日的铮铮誓言,转瞬间速朽风化。
年过七旬的北野武,用电影记录下崩溃景况,留给世人凭吊。
一帧帧暴戾镜头,犹如一声声叹息,多少人徘徊旧梦中,却不知道,时代已不同。
我这个年龄听摇滚的人,可能都会听到过一句话,叫“北崔健,南王磊”。
王磊有一首歌,就叫《出门人》。
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离家毛两千公里,人生地不熟,经常循环播放听着这首歌,仔细咂摸咂摸这三个字“出门人”,有点意思!
随着观影量的增长,我对两类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是监狱片,一个是黑帮片,也可以说,都是一种排他的极端体制,不过一个是“墙内人”,一个是“出门人”。
能称得上出门人的,都是心里想着家,但再也回不去了。
可以说日本YAKUZA的内核,和好多人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一条不归路,出了门,就再也回不去了,纹身、西装、汽车,都是道具而以,天堂到地狱也是一瞬而以。
所以,在某些角度上,我们和YAKUZA一样,都是出门人。
作为极恶非道的最终章,大友这个角色也注定要走到了尽头。
在物欲横流、虚情假意的黑道里,大友还算是“好汉”气质比较浓郁的老流氓,有仇必报。
该干的事绝对办的干净利落。
但在以平衡权益为重的各方大佬眼里,对他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缺少大友这样的“江湖义气”,而且做事利索;恨的是大友想要完成的事有时太过于斩草除根、不留余地,这给最看中权衡利弊的中上层来说有时确实又是障碍。
在各帮派大佬们的眼里,所谓的小弟不过是用来相互制约,相互平衡利益的工具。
死多少、怎么死都无所谓,只要利益达到各方满意,这都不是事。
这些“马仔”们傻乎乎的冲锋陷阵,甚至是身中数枪也要保护他们的大佬们,换来的是什么呢,是大佬们拿他们的命来作为要挟对立势力从而谋取暴利的最佳筹码,只要双方能达成协议,一条条贱命死的分量连蝼蚁都算不上。
而这个看似无名之辈的大友,却算是花菱组正宗的老牌流氓之一了,也是唯一的一朵奇葩。
因为他身上比其他的同僚们多了那么一点点“人味”,尽管他也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
在小弟被花田搞死后,大友选择了去东京为小弟报仇,而不是像其他大佬们做的一样用金钱和利益权衡去摆平。
只是这次报仇之旅又使大友陷入了帮派间的明争暗斗,甚至有意无意的参与进了花菱组夺权的内斗之中。
同时还掺杂了本想坐山观虎斗后顺势东山再起的山王会。
这一帮子杂碎社团,加上他们的杂碎老大,没一个好东西。
大友的出现也彻底打破了他们背地里的那些肮脏的交易与如意算盘。
有仇必报的他,跟他的小弟市川俩人拿M16几乎扫死了整个花菱组的中上层,仅存的西野几个人成功的控制了野村,并把野村交给了大友,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拥有“好汉”般的气质,但骨子里仍然是个彻头彻尾坏人的大友给了野村一个很带劲的死法。
之后就剩下整个事件的导火索——花田了,在西野的默许下,大友给他的死法也很有创意,真的像导火索一样把他给点了,Bang……
成为花菱大佬的西野和手下中田,开始了之后的收尾工作;另一方的“张先生”也默契般的授意“李”解决掉仅存的问题,以达到双方满意、共赢。
于是就有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纯属自己找死的山王会若头被枪杀,那剩下的问题就只剩大友了。
为了给利益达成共识的各方一个交代,大友在送走了市川后,让“李”帮了最后一个忙。
找到了杀死“木村”的两人,亲手杀了他俩,而后举枪自杀了……就像本系列的名字一样——极恶非道,非常恰当,没有一个好人,而且满剧都是恶贯满盈,谁死都属于死有余辜的人渣子。
而主人公大友只是比那些人渣子在对待自己小弟的问题上,少了许多的市侩与冷血。
第三部实属多余
就这样完了?!
所谓日本黑帮,不过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也可能会奋力一搏戳死大鱼,小鱼就变成大鱼之类的循环游戏。有点审美疲劳了,充满了你杀我我杀你的背叛、复仇,如果黑帮都是这样简单那么还要警察干嘛。
第二次在荧幕上举枪自杀了吧?
估计以后也拍不动极道片了……
看不下去 无聊到爆炸
每一部其实都一样,大佬比谁都爱搞事,北野武终于死了,西田敏行上位
——▶1◀—— 🔴 2017 🔵 日本【2018年 8月【🟢】【➊】】【《极恶非道》·系列 第3部 作品】【≈ 104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大佬们的威严全靠大声说脏话,而且基本上看起来都是病怏怏的。北野武的角色立得住,但是变成了配角,故事支离破碎,全面崩塌的一集啊
补漏 没印象了
只有第一部才是真的全員惡人,到了第二部變成了全員蠢人,這個第三部更慘了,變成全員老人。到了這一部就太令人唏噓了,首先就是山王會,這才到第三代簡直就是墮落的不能再墮落了,基本上就是個空架子,感覺連地盤都沒多少了,與其說是會,不如說只是花蓮的分會而已了。然後花蓮這也好不到哪去,一群老頭子真的老的連喊都喊不動了,之前還能比嗓門大,這一次是能把台詞有氣勢的說完都讓人捏把汗了,真的是太令人唏噓了。最後大友終於在銀幕上自殺了,怎麼都不會再翻生了,徹徹底底的斷送了再拍續集的可能性,其實從第二部叫完結篇就能看出來,只有第一部才是他真正想拍的,之後兩部都只不過是迫於市場和商業考量而出的狗尾續貂之作而已。從故事上來看,只有第一部是最認真講了一個沒毛病的故事的,後兩部都比較兒戲,只剩招牌的暴力元素可看了
没想到还能看到第三部终章,岁月催人老啊,但是这一部真的不如前两部,是那种仪式般,宿命般要把人物终结掉的思路,大友最后的一枪倒是弥补乐凑数的剧情,点了个比较好的句号。
一部不如一部
不得不说,大法师还是老了
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是繁田👮辞职后确实远离了是非成为了一名美食家。
依然还是那个北野武,依然还是一样的冷酷与无情。(就在这里为即将结束的平遥国际电影展留个彩蛋吧,嘿嘿)
一次召妓引发的血案。错综复杂的关系,黑吃黑的阴谋算计,到底谁笑在最后?谁是黑道中的侠客?谁将武士道精神进行到底?化身修罗后舍身取义。会叫的狗不咬人,大友用行动告诉我们能动手就别吵吵,就连对自己也没半点犹豫,这决绝也为非道系列画上悲凉而完满的句号。
如龙6广岛老爹既视感
血洗花菱那场要把人笑死
#PYIFF。怎么也想不到能在中国的大银幕上看北野武的电影,感谢贾科长。黑帮,暴力,血浆,大海,所有北野武元素都毫无保留的在银幕中呈现。剧场原因,观影效果系列最佳。血腥和喜剧成分达到了新的高度,杀人手法千变万化,爆头烟花全场最佳。不过没能在现场看到北爷真身,感觉还是有些可惜。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