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莱
Sole,孕阳(港),寂寞喧哗(台),太阳,Napsugár
导演:卡洛·西罗尼
主演:克劳迪奥·塞加卢西奥,桑德拉·德拉兹马尔斯卡,马可·费利,芭芭拉·朗奇,布鲁诺·巴齐,维塔利亚诺·特雷维森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波兰语言:意大利语,波兰语年份:2019
简介:两个不识彼此的青少年,少男终日沉迷电玩,少女则是身怀六甲,孤独是两人唯一的共通点;为了金钱,他们钻律法漏洞,假扮夫妻,好让婴孩未来过继给少男不孕的叔叔。疏离的两人,尽管共处一室还是少有交集;随着婴儿意外早产,他们被迫拉近距离,多了怀抱里的婴孩,生活突然有了温度。在满室寂 寞之中,爱的声音已悄然在耳边喧哗。详细 >
本届平遥最佳。剧本简明,叙事凝炼,对人物和事件都足够聚焦,情绪的表达更是大师级的克制。抛开人类的生育焦虑和动物本能不谈,一个导演处女作能拍到这样的程度我就可以给满分了。/ PYIFF @小城之春
故事设定很有现实意义,电子音乐的应用也很动听,但它最厉害的处理还是大量的沉默。无声胜有声,令人深思。
像后摇,绵长有劲。
他领她走出孤单的房间,她让他露出少有的笑颜。孩子,这一刻是急于摆脱的负担,下一秒便成为甜蜜的羁绊。好像只有借着停电的天然条件,一片漆黑中男孩才能大胆吐露全部的心声。其实早在第一次的相见已泄露了答案,男孩屋内的窗帘被徐徐拉起,幽暗的深蓝逐渐焕出生机的亮色,变化的色调成了彼此命中注定的最佳证明。4:3画幅是美的艺术品,是看似窄化的收束,实则放大人物细节。对准那副面庞,屏气凝神,捕捉那一颦一蹙间的游移流转,收获到的是转瞬即逝的视听享受。
今年的平遥也太多孩子故事了,非父母的父母,两组对照非父母之间的对照同时也是未成长的青年/孩子/人生婴儿期的对照,当然也有一定的流民生态。生育、母权、身体可被置换,而家庭情感身份后置于生理身份,这是本能的无奈,也是恐怖。
我们在游戏厅笨拙地玩着碰碰乐,明明中了奖却不去领。把孩子卖掉的女孩不是荡妇,卖孩子赚来的钱并非不劳而获。你在蓝色的房间对宝宝说,我们有新房间啦。我在停电的房间对你说,我可以照顾你们。你说宝宝以后一定很丑,因为她有个丑陋的母亲。我却知道索莱是太阳,让黑暗中孤独的我们也有幸拥有光明。
像《处子之山》一样的电影。即便想要走出压抑与虚无,却被他人拒绝,但是唤醒和引导人出来的希望是真实的,得不到sole——太阳,但它的光芒是真实的。
7分克制且流畅,但我好奇导演为什么使用结构略大并带有圣神感的配乐,是因为主题与生命有关么?
4:3印象深刻
眼泪落下的瞬间,全片终结,就像突然被拉断的电闸,那么多情绪卡在中间,找不到出口。
年轻女人对于孩子的理解,在子宫里,或者哪怕出生那一刻,都未必能懂这种血脉相连,却在不经意间,就能相同,我们终究有一天会懂得爱,前提是,拥有过爱。
我不适合看这个片子
so fucking lonely
丧得不行,但又好爱
好像是几个月以来头一次看文艺片,现在很难能像学生时期静下心来观影思考了
3.5 男女主真好啊
希望平遥卧虎组的“少女佳禾”和“日光之下”主创别看娄烨少看深奥大师,小板凳前排看看正常电影一根线到底怎么带节奏、角色怎么说人话、电影留白是为了啥、BGM什么时候进。希望大陆年轻导演故事别老想着一语惊人哲思满屏,先把自己当个普通人,把观众当个普通人。
前面过于克制,最后有点突兀。
去年和好友一起去意大利旅游,到了佛罗伦萨这个让我们梦寐以求的城市,除了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和好友都对那里的年轻人呈现出的颓废姿态感到错愕又失望,这么说或许有些自大,但这部电影把生无可恋的年轻人形象塑造得很成功。而故事转折在两人与新生命的相处中,原本了无生趣的内心滋生出了感情,他们依然还没学会好好生活,但至少终于触碰到了生活的动力。这也是实际社会中年轻人最需要的,当然不是说生孩子是救赎,而是我们都需要某个途径点燃心中被寂寞淋湿的柴薪。
義大利政府補助金量產垃圾藝術片。《陽光普照》三條線四小時想說的,人家一條敘事、ㄧ個半小時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