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备受喜爱的中国动画系列,它的剧情生动有趣,角色形象鲜明,深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从剧情来看,这部作品充满了幽默和惊喜,每一集都有新的情节和笑点,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乐趣。
同时,作品也融入了教育元素,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了友谊、团结和智慧等重要的价值观。
·🎬在角色塑造方面,喜羊羊、灰太狼等角色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都让观众们喜爱有加。
这些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还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观众们能够与他们产生共鸣。
·🎬此外,这部作品的音乐也非常出色,旋律优美动听,与剧情相得益彰,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愉悦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动画作品,它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鲜明的角色形象和优美的音乐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家长们,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乐趣和启发。
我忘了是不是我上大学那会开始疯狂的,打开电视都是喜洋洋与灰太狼,家里无论大人小孩都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当然我也跟着看了很多,很有意思的一个个的小短片故事,即使你从中间哪里地方看都不影响,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是一个主线,每个小短篇是一个独立的故事。
小故事也很治愈,不光正面的形象羊羊们治愈,就连负面的灰太狼和红太狼都很治愈,羊羊的聪明和灰太狼的百折不挠的精神。
现在我女鹅开始看动画片了,又有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了,貌似我看不太懂了,估计她也是看个热闹吧,现在这个新版的吧有点复杂,我只想在简单的动画里找点安逸和闲适,无奈不懂脑子竟然看不进去了
转眼间,喜羊羊IP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十年,今年是羊年,喜羊羊终于迎来了它的本命年。
先祝喜羊羊本命年快乐。
十年里,每年的春节档都会有喜羊羊的陪伴,今年也不例外,故事围绕着喜羊羊和懒羊羊展开,本来想要证明自己是英雄的懒羊羊,在族长的时光穿梭毯里回到了过去,并和冤家对头灰太狼玩起了角色互换的cosplay,让人看得很是虐心,估计小朋友看了,也会觉得有些别扭,不过倒是命运的阴差阳错,让这对冤家在面对共同的生存考验时意外的团结在了一起,尤其是灰太狼为了救自己老婆、孩子的时候帮助羊群拿到宝物的那个情节,相信很多小朋友看了都会为此而高兴,是春节档里很好的一个正面教育桥段,最终故事的结尾也没有让大家失望,众人成功的消灭的大怪兽,狼和羊依旧各自的幸福生活了。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以灰太狼的“我还会回来的”来结尾,取而代之是十周年的纪念片尾,这种处理方式既避免了故事情节本应是狼和羊因此而更加团队但又不能这样结尾的矛盾,也给影片十周年做了一个很好的致敬,可谓巧妙的处理。
网上有许多人把喜羊羊和熊出没相提并论,个人表示不认同,《羊年喜羊羊》没有给我留下多深刻的映象,也没有想看第二次的冲动,《雪岭熊风》正好相反,给予了我心灵的震撼,看了好几尽遍还想看,它们还是同时上映的,不要再拿给小孩子看的当借口了。
《熊出没》也经常在网上被黑,但它的质量是不可否认的,为什么15年之后没有《喜羊羊》,不就是因为竞争不过《熊出没》吗?
不就是质量不如别人吗?
宫崎骏曾说,他最失败的作品是《红猪》,因为《红猪》不符合他动画电影低龄化的定位人群。
《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偶尔也会在宣传中提及它的全年龄向属性,但个人认为它最成功的根本还是在于,锁定了低幼儿年龄群。
自2005年6月面世至今,“喜羊羊”经历了现象级、普及、模范化等不同的阶段,取得了刷新国产动画收视记录,动画收视率最高达到17.3%;大电影综合票房超过7亿多;不仅仅成就了一个动画项目和品牌,更为中国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商业运营模式等出色成绩。
经过十年的积累,“喜羊羊”品牌无论是制作水平、后期团队、营销市场水平,都已经具备了国产动画的最高水准。
然而,《喜羊羊与灰太狼》最初的水准并非如此。
为何同样是国产动画电影,追求制作品质的《魁拨》宣传停止制作,预告片极为出色的《大鱼海棠》制作过程命运多舛,而众多成年人看不上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却能够一路以小博大,过关斩将,成为笑傲至今的佼佼者。
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日本动画发展之初,也曾经历制作粗糙等情况,这并未影响其后期动画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产业。
我们拿到一个陌生的玩偶形象,第一印象会觉得萌或者丑,但是当通过动画赋予其意义,回头再看玩偶,感情就会大为改观,这便是故事的力量。
比起制作,内容才是动画的绝对根本。
《喜羊羊与灰太狼》发展之处,中国动画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巨大的制作投入与有限、缓慢的资金回笼之间的矛盾,迫使动画制作不得不千方百计压低成本”。
在基本满足故事简单生动,适合自己最终目标群体的前提下,《喜羊羊与灰太狼》甚至大量使用了Flash技术。
在解决生存问题的同时,《喜羊羊与灰太狼》不断提高自身品质,“喜羊羊”品牌也逐渐深入人心,进入发展的成熟期。
电视台动画片、银幕大电影、少儿图书、衍生品等覆盖市场的内容遍地开花。
早些年有数据显示,《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赢利主要靠出售播映权,约占40%,图书音像约占10%,衍生产品授权约占20%,其他约占30%。
精心设计的卡通造型、老少咸宜的创作风格、长期打造的品牌效应、颇具创意的营销策略,《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对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曾有论调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功模式是可以模仿的。
个人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然而,近年来国产动画产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国产动画形象,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都模仿“喜羊羊”的成功模式,但是都没有像“喜羊羊”一样获得如此深入人心的强烈影响力。
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模仿者只是单纯的模仿,而未能从对品牌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随机应变的能力、内容为王的根本、团队协作的模式与热情等方面深入领悟,从未将模仿流于表面,未能取得预想的成绩。
喜羊羊这部动画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开始播的,一开始的时候觉的挺好看的,这是真心话。
但是吧,你们也知道,太多集了,现在算下来也有十几部了吧,而且每一集剧情都差不多,这让人产生了审美疲劳,越看越觉得没意思。
后来喜羊羊系列出了大电影,凭良心说,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并且快期末考试了,我爸说如果我能数学100分的话,就带我去看喜羊羊大电影,那时候真的挺开心的,考试的时候很认真,然后我美梦成真了。
前几部挺好看的,虽然画风不太成熟,上色也比较幼稚,但毕竟也算是童年吧。
后几部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呢,咱能不能走点儿心啊,制作方越来越不上心了,在故事结构和走向上实在有些偷工减料,态度上有些懈怠。
还有喜羊羊能不能不要总是时不时的从背后拿出一颗炸弹来炸灰太狼,然后。。。
灰太狼没死。
红太狼用平底锅把灰太狼打飞出去了,它还是没死,甚至没受伤,我去这原地满血复活的大招是跟谁学的?!
如果你说这是主角光环的话,这也太强大啦,比葫芦娃还小金刚呢。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批评这部动画,这只是我的个人意见和看法。
再说说人物性格吧,喜羊羊算是个比较完美的人物了吧,它机智勇敢,重情重义。
但是懒羊羊吧,这就要好好说说了,这个人物形象是挺可爱的,但是它懒的过分!!!
而且性格过于乐观甚至有些消极。
每当它被抓了就哭然后等喜羊羊它们来救它,你就不能自己想想办法吗?!
太喜欢依赖别人了,因为它坚信会有人来救它的,我就呵呵了。
美羊羊吧,完全是在给我们女孩子丢脸,人家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可它只要一有麻烦,就会说:“5555.。。。
喜羊羊怎么办啊,快想想办法吧。
”只能用一句话慨括:贱人就是矫情,就知道哭。
沸羊羊属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灰太狼,最大的缺点就是骗小孩,小灰灰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你又骗我!!!
我说做人再怎么丧心病狂,也不能接二连三的骗你自己的儿子吧,既然不能做到,那么当初就不应该轻易许诺!
红太狼简直就是家庭暴力的典范啊,它是你老公啊,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用平底锅抡他吧,灰太狼辛辛苦苦给你抓羊,你却天天打他,良心给狗吃了!
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葫芦娃,黑猫警长,旧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邋遢大王更经典,更好看,既有童年的天真,也比较符合实际,起码里面的人物没有满血复活的奇葩招数。
国漫需要我们广大青少年的支持,但也请制作方走点心,别让支持你们的孩子心寒。
这是我站在一个未成年孩子的角度上给你们的一个忠告。
大家可以不同意我的说法,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
就算你有意见,你可以好好说话,大家都是文明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明礼仪之邦,所以不要爆粗口,别让他们外国人看低了我们大中国!!!
每年一月去看喜羊羊,成了我这几年雷打不动的习惯,规律程度不亚于每周追看美剧。
写喜羊羊也是个很享受的消遣,不用板着脸孔,钻进镜头语言、角色动机、构图和内涵里,可以信马由缰,用大白话写点毫无营养的直观感受。
每年的大电影都要开搞当年的生肖动物,前两年的思路是架空历史和解构神话,今年轮到了羊自己,当然不能如法炮制了。
表面上是时间旅行、远古历险,实际上找神器打怪之类都是背景,重点突出的是,远古时代羊体型庞大,生活安逸,狼则战力羸弱,智商扫地,懒惰成性,唯一的希望是“活得比羊久”,一下子解构了整个系列狼强羊弱的固定模式。
作为十周年庆生之作,是恰如其分的颠覆。
我相信编剧团队中出了一个叛徒,不是,一个港片迷。
交换身份的电影很多,但本片的处理好似《大话西游》,懒羊羊在镜子里看到真身一幕酷似至尊宝的顿悟;那蓝鸟一身混混做派,特别像《赌神》的流氓小刀,被他发现身怀绝技而加以利用的喜羊羊自然就是高进;0803的编号让我忍不住跟上一句9527。
《喜羊羊》系列的情感线索很固定:狼那边讲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羊这边一概强调集体的力量。
这一集里,前者没什么变化,后者却向英雄片靠拢,轴心情感放在了喜羊羊与懒羊羊的“兄弟义气”上,舍命相救,并肩迎敌,一笑泯恩仇,都是盛年港片时的主题,是小马哥和陈浩南的变奏。
港产黑帮片已经没什么市场了,兄弟情谊的主题竟然在低龄动画片里得到存续,生命力够顽强的。
去的是下午场,满场半数是小孩子,让我自豪的是,他们笑的次数还没我多。
他们的笑点集中在灰太狼被西瓜砸了出去、脸上挨了一个菠萝,或者从山崖上掉下去,从小被《猫和老鼠》《怪鸭历险记》狂轰滥炸的我,对于这些肢体笑料早已防御值全满。
只有那些偏冷、较多含蓄的笑料,却让我发自内心乐一乐,诸如古代的照相就是快速石雕,这种桥段用到梦工厂动画里都不算太陈腐。
最大的印象是,台词比前几部少了很多,这是好事。
国产动画低龄化的最大弊病,就是生怕小孩子看不懂或者分心错过了画面,一遍遍用台词来交代,显得啰嗦,拖慢了节奏,从《喜羊羊》到《十冷》都无法幸免。
这一部虽没能免俗,却多少出现了改观。
举个例子,懒羊羊发现自己占据了灰太狼的身体,嚎叫着拨动池水,表达对倒影的难以置信,就不乏用画面叙事的电影感。
如果是前两年,这里多半会安排他大哭大叫“这不是真的,为什么会这样啊”,已经称得上进步了。
按照欧美动画的标准,如果说前两年是学前班水准,这部十周年之作好歹进入了小学低年级,这进阶速度,快赶上柯南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了。
看了幕后班底,导演由前几年的简耀宗换成了黄伟明,下一部还让他来吧。
前两天微博上有一则很火的消息,说是教育部专家要整顿课本中的西方文化。
专家真傻,课本里能有多少西方文化,国产动画片才是西方文化肆虐之地啊。
喜羊羊这样根正苗红的本土作品,大反派居然是一条有着爬行动物身躯、插着双翼、会原子吐息的西方dragon,好人(好羊)是屠龙勇士,手握神器把龙杀。
这要是不管管,以后小朋友们说起龙,就是尖牙利齿把人变石头的大恶魔,而不是腾云驾雾的中华民族图腾,还争着要cos屠龙勇士,那可怎么得了哇,专家你们说是不,快跟广电共商对策吧。
多说两句,前两天吐槽了影院里各类没素质的观众,今天一下子给了我惊喜。
除了我,满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但看片过程没有预想的煎熬,孩子们都规规矩矩的,反倒是有大人自作聪明要给孩子讲,瞧,他们换了身体,瞧,它把梨吃光了……所以我觉得,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熊孩子,都是熊大人惯出来的。
(文/方聿南)
由“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执导,祖晴、邓玉婷、梁颖、刘红韵、张琳、高全等主演的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讲述了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等一行穿越远古时代,上演一出屠龙之戏的故事。
“喜羊羊”系列从2005年到2015年,以走过十年,十年来,它不仅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奇迹,还推动了中国动画电影新的发展。
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将中国传统幽默与严肃的主题巧妙地结合,以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智慧、勇敢、和平、有爱的崇高信念。
“时空的外在综合是指时间艺术空间化,空间艺术时间化,这是电影特有的艺术综合特性。
”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充分利用时空的艺术,展现出屠龙大战背后的人文关怀。
影片中,懒羊羊与灰太狼机缘巧合互换身份后,通过时光照相机穿越远古时代的故事,则流露出了喜剧的内核。
不管是懒羊羊,还是灰太狼,从坠入远古时代开始,就认为自己是自己,却无意间形成了一种人物塑造的喜感。
灰太狼看着一旁的羊,扑上去乱咬,却不经意间发现自己以换成了羊,还被当地的羊公主留下来作为驸马。
这样狼转羊(以及羊转狼)的设置,实为巧妙,很容易在欢乐之中,获得观众的认同。
动画片也绝不仅仅是儿童的世界,还是成人的世界。
虽说“喜羊羊”系列在角色设置上,已然有了一个大众的认识,但此次导演黄伟明在故事、形象以及制作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重大“升级”。
影片中,灰太狼就被放在了一个被人遗弃的地位,使观众对角色的这种境遇习以为常,而后通过一起屠龙获得友情与爱情的理解来改变这种绝境,从而得到了观众心理的满足与审美乐趣。
灰太狼看似一贯的坏,但却对红太狼爱得深,因为它能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毫无退缩,保护自己的老婆与孩子,甚至与羊一起合作,尽管面对的是庞然大物的飞龙。
这样一来,喜羊羊与懒羊羊,灰太狼与红太狼的故事便照顾了成人(父母)与儿童(小孩)观影体念,从而在各个层面满足观众的高水平,高要求。
鲁道夫·爱因汉姆曾说,“他能创造出一个没有重力的魔术世界,在那里,神秘的力量使无生物也能行动,打碎了的东西能重新合拢……他从紊乱、无限的空间中创造出形式美丽、意义深刻的画面,这些画面就像绘画一样的主观和复杂。
”其实,此次执导《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的导演黄伟明就是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无限空间的可能。
如果说“屠龙勇士”寻找对付飞龙的兵器是一个神秘力量的代表,那么将兵器常态化则是一种内心力量的成长与“祛魅”。
影片中,从鳄鱼、灰太狼和一群羊搭建的人字梯奔向石顶寻找屠龙兵器,狼和羊的对立的角色已然改变开始,到意识到喜羊羊送给懒羊羊的“勇士勋章”就是屠龙兵器,导演给予了观众一个情感由浅到深变化接受的时间。
这不仅仅是导演完成了对角色内心的捕捉,还展现了真正的勇士就是来自自我恐惧的抗争之戏。
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的故事里,导演黄伟明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简单而无穷力量的源泉:人自身的力量。
不管是对于朋友因小事而闹别扭,还是情感出现的误会,只要我们用真心去面对,用真心去包容,我们就能看到美,看到希望。
而随着狼与羊定格的欢乐照片,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有爱的世界,一个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世界,一个成为真正勇士的世界。
因为喜羊羊在这十年间被不断地转手和压榨,即便请回了黄伟明,人才的空缺也无法让这一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于是这一部的剧本被阻断在了一篇三年级学生作文提纲的水平。
毕竟电影的核心是故事,一切人物关系、感情线、烘托、升华,都依托于故事这个主体脉络,欠缺一个好故事必将导致这部电影的结构崩塌,再多的感情注入都显得支离破碎,也难怪本片IMDb只有3.9分,几乎全差评。
啰嗦些细节的东西。
场景建模和光影什么的非常用心,恶龙的3D建模和魔法特效绝对要好评,还有人物的神态动作很细致很灵性,比前六部都要好。
喜懒cp真的打动我了,他们这种淳朴的友情完全有和同期熊二和团子的可比性。
没有雪岭熊风那样冗长的蒙太奇煽情,似乎一时半会无法触及观众们的泪点,但不同于雪岭熊风猛戳泪点戳到观众观后无感的是,看完羊年喜羊羊以后,每每想到这几个场景都会哭。
尤其是懒羊羊使劲把喜羊羊拽上来的那一段,那个尽全力帮朋友脱险的表情画到我心底去了,台词里只有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切,没有掺杂任何的其他利益。
还有懒羊羊对石化喜羊羊哭的那一段也很催泪,把懒羊羊的心如刀绞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友情长大了是几乎感受不到的,亦是长大了的孩子们包括创作者自己所追求的。
你不在了,谁来做我的好兄弟啊
懒羊羊,你是我真正的勇士我以前很幼稚地想,还差五个生肖就被熊出没打败了,我不甘心,我以后也想学动画学电影,拍质量超级好的喜羊羊大电影,把熊出没干下去,把十二生肖补齐。
现在想想,如果真的补齐了十二生肖,当我们粉丝的梦想以圆满告终,喜羊羊似乎也渐渐地被淡忘掉。
保持一种不完美,也就是保持着我们对美好童年的记忆,也就是保持着青青草原独一无二的活力。
就像俄罗斯方块一样,总是不完美的那一层留下,填满的那一层最终会消失。
可原创动力的狼羊们坚持到了2015年,运气很好,这一年既是本命年也是十周年,也是最后一部大电影,作为喜羊羊粉丝值得好好纪念。
可惜上映初期我才五年级,并没有感情这个概念,也渐渐地把看动画重心转移到了别的地方,直到现在才明白它有那么大的纪念意义。
有时候真的很想回到2015年去看它的首映,或许还能领到他们的纪念奖章。
最后……
祝喜羊羊与灰太狼十岁生日快乐
记住这几位灵魂画师的功劳
或许是随着黄伟明的重新掌舵,“喜羊羊”大电影回归到一个正常的水平线上,但对于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喜羊羊”这个品牌(电影票房逐年回落、电视动画播出减少收视下降)来说,回归到正常水平线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有超常发挥。
其实,喜7里面本有个很好的超常发挥的契机——身份交换毯。
因为,这个东西虽然在美国科幻片中是个常见的道具,但在中国动画中却鲜有出场,中国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对这个事物还是完全陌生和保持浓厚的新鲜感的。
影片如果能紧密围绕身份交换来做文章,要比“勇者斗恶龙”的惯常故事吸引人得多。
片中,身份交换毯仅仅完成了两次互换,一次是灰太狼和青蛙的互换,另一次是灰太狼和懒羊羊的互换。
前者是实验性的,揭示交换毯功能的;后者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但可惜很轻易就换回来了。
可以说,影片中的身份交换不仅次数不够多,换得不够复杂,而且对身份互换含义的挖掘也不够深刻。
或许片方还是低估了小朋友的智商,认为再多换两次小朋友可能就看乱了,但这种观点恰恰忽略了通过身份交换,可以保持小朋友对交换后人物所处的反常环境的额外关注,使他们更集中在剧情上,更努力去理解影片所创造出的“复杂逻辑”。
我们要在影片中对观众观看的难度适度拔高,而不要迁就于普通的设置。
事实上,如果喜羊羊和懒羊羊有个互换的话,是否会对他们彼此更加了解对方起到作用呢?
如果红太狼和灰太狼有个互换的话,是否会对他们彼此间的爱情产生更强烈的荷尔蒙刺激呢?
更进一步说,如果已经换成懒羊羊的灰太狼,又和其他生物换了位,那么它们想要复员就要费更大的力气,情节也就可以更加复杂,观众看得也就更能不亦乐乎了吧。
身份互换是个很好的点子,但是它需要很饱满地挖掘。
因为互换身份决不是互换身体这么简单,而是让彼此有一个在对方世界生活的机会,从而有了一个通过对方视角看世界、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和感受平时所感受不到的对方的机会。
这个东西如果不体现,所谓的互换就流于了表面。
这方面,最值得学习的样本就是湖南卫视的《变形记》。
影片的主题是讲喜羊羊和懒羊羊的友谊,而懒羊羊的误解是其中最大的阻碍,那么让喜羊羊和懒羊羊互换一下,让懒羊羊处在生活在光鲜下的喜羊羊的位置上,去体味一下喜羊羊的操劳与不易,不是会更好嘛?
让喜羊羊去体会一下懒羊羊所经常受到的轻视眼光,不是会让它更理解为什么懒羊羊会产生自卑心理嘛?
而这些换位思考不通过身份交换是很难实现的。
说到友谊的主题,当喜羊羊与懒羊羊的友谊出现罅隙的时候,影片只是想当然地、单方面地从懒羊羊身上找原因,喜羊羊则基本是高大全的形象,这种设定有点不平等待遇的意味。
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傲慢与偏见双方起作用才构成伟大的戏剧冲突,只有偏见的一方而没有傲慢的另一方,减少的不只是一点剧情复杂度而已,而且还包括通过双方冲突才能体现出的人性魅力与故事感动。
对喜羊羊大电影来说,像《名侦探柯南》剧场版那样每次变换一个场景,加一两个新角色,这样的正常推进已经无法扭转市场的审美疲劳了。
因为柯南的每个剧场版都力图让人感到这就是终极难题了,而喜羊羊的每个新场景只是普通地换了换地点而已。
如果想要把这个品牌至少是剧场版延续下去,或者说让其保留着延续下去的意义,必须要在编剧创意上有超常规的核弹级别的做法才可以再次引爆市场。
还可以
看过
我好喜欢喜羊羊和懒羊羊啊!呜呜真的好催泪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直接就把喜羊羊和懒羊羊当成我和她了
救救孩子
最爱
6.4/10
补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
儿子喜欢的
这部很好看的,喜羊羊的性格丰富很多
哦我不敢相信我居然去看了。
生肖系列最后一部,感觉时长原因故事讲得不是很饱满,好像就是这一年画风开始变的,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票房不太行导致生肖系列没有继续拍下去了。
我想到的是,喜羊羊居然已经十年了,又想到了,才十年已经快过气了
还可以哦
居然有点萌萌的
每年贺岁必看,必陪看。😭😭😭
到了羊的本命了!
很不错!!!整部片都围绕一个旧瓶盖展开,它象征地是懒羊羊和喜羊羊之间的兄弟情。
这片有编剧和故事板吗?节奏松松垮垮,各种角色没用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毫无交代,有用时也不管剧情任性出现,人设一如既往难看,打算怎么卖周边?以毫无立体感的老佛爷为最。提前十分钟退场能给到4~5分,因为片名中的两个主角全变成石头死掉啦!十周年大结局大快人心!给两星是为给熊出没留空间
影评7:已经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