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咖啡店喝纯净水,或者站在小便槽前面尿尿,突然耳听一声巨响,于是急急冲出门去,发现街上挤满了人。
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准能看到全球人民群众的新民俗 ---N个人掏出手机或者DV开始拍摄。
大家心里面的想法完全一致:操,我要是能把这个上传到Youtube(土豆、6房、优酷),那我还不马上红到毙啊?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恶俗。
看见肥婆掉进水沟里,没有人救人,而是站成一圈拍摄。
看见交通事故死伤惨重,没有人打120,而是站在一边拍照。
看到自己家着火,老婆孩子正拍着窗呼救。。。。。
咳,对吧,这个我也不能保证所有人第一时间打110人,而不是撩起衣服掏出手机准备拍摄。
最后这种情况是针对恶俗的一种反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机会不大,但是在银幕上就不一样了。
手机摄影/像和便携式DV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记录历史”。
人们在磁盘上保留一段视频或者几张照片,就觉得记载了什么,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虚妄,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不过,似乎所有人都对此不以为意,哪怕艳照门也不能阻拦人们购买DV的热情。
或者说,反而刺激了人们购买DV的热情。
如果那样的事情都可以记载,那么什么是不可以记载的呢?
所以,《科洛弗档案》让我觉得非常棒。
纽约被毁,朋友被杀,这一切都不能阻止一个DV狂连续不断地拍摄。
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拍摄了怪兽口腔的内部结构,并附有特写。
当他的脑袋掉落下来时,DV依然在工作,记录了这残酷血腥的一幕。
看到这里,我失声大笑,觉得这种讽刺真是到了骨头里面,把人打得活活跳起来,有种把DV和手机扔远一点的冲动。
这部片子全部是用DV的角度来拍摄,让许多人看了抱怨头晕。
好在读者和观众都是训练出来的,当年看《布莱尔女巫》的时候,抗议的声浪比现在更高。
我乐观地看到这种变化,觉得对人类应该充满信心。
冒犯所有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第一个冒犯的人会被痛恨并被铭记,到了第十个人的时候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而且积极主动地准备从中挑选出一个来奉为大师,以便膜拜。
用这种视角来拍摄的好处在于很真实,甚至可以从镜头里看出主人公的心理,这比表演还要有趣。
说好了全家去海南晒太阳,你负责DV摄影,记录下这 “开心一刻”。
回来发现,你的镜头里家人的成分很少,但是充满了各种对大波美眉胸部和大腿的特写,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觉得开篇30分钟不明所以的人,如果能把握这条线索,那么对本片应该充满兴趣。
而如果抱定了要看一部怪兽大片的念头,当然会觉得很无聊,拍个鸟拍,赶紧把怪物弄出来才是正经的。
拍DV是用自己目光的焦点去思考和记录,而看DV是借用别人的眼睛去观察和体会。
所以,镜头晃不晃?
当然晃。
不过重要不重要?
一点不重要。
因为你看的并不是稳定清晰的画面,而是感受当事人的感受。
稳定清晰的画面被打破了,那么真实的感觉反而和你水乳交融,一滴不剩地全部传递给了你。
看《科洛弗档案》,你不会随时想着:啊,导演真棒!
而是随时都很投入。
特技在这部片子里的确存在,但是和许多大片相比,你不会从画面里看出一个特效设计师随时跳出来对你说:瞧!
这是我弄的,比真的还真!
看电影,看到觉得特效真牛逼,那么这个特效其实是失败的。
科洛弗档案》里的特效不少,但是在DV的取景框里刚刚好。
因为它的重点不在于怪兽多么巨大、恐怖,而在于表现人们的恐慌和绝望。
当怪兽成为故事背景的时候,反而让所有特效都成立了,观众会倾向于相信真有那么个东西存在,哪怕它只是经常出现在DV的一角,或者经常被物体遮住。
让人真正佩服的是手持DV的男二号,我对他的肱二头肌充满了深深的敬畏之情。
一个多小时的片子里,这厮一直在拍摄拍摄拍摄。
兄弟,难道你不觉得手酸么?
在哪里买的超级电池?
这也让我觉得非常可乐,想到他的执着,无论摸爬滚打都保持摄影,就让人觉得发噱。
喜剧演员未必一定要出现在镜头里,这就是我的新发现。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历史见证和记录者的时代里,Youtube上的一夜成名鼓舞着这种偏执和疯狂。
《科洛弗档案》所表现的DV至死,是一次良性的解毒。
不过,没有觉察这一点也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它的确可以简简单单当作是一部灾难恐怖片来看,而且也的确很好看。
港台译法把它称之为《末世凶煞》,很恶俗,但是我觉得刚刚好。
别出心裁的用手提式DV拍摄,整片从头到尾画面摇摆不停对白很单调,光是 "天啊" "你们看到了吗?" 就重复了不下 50 遍逻辑全无,几个人去救朋友,军队也不给几样武器,就两手空空的去找死最有意思的就是那台DV了,抗振动能力超强,怎么摔都不会坏,电池强劲,怎么用都用不完...弱弱的问一下 是啥牌子的?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外星怪物袭击地球,美国大兵齐齐出动,帅哥救美命都不要,唯一缺乏的就只是一个happy ending而已。
但是,当一个俗套至极的故事用一种酷炫到底的手法拍出来的时候,也是能够成为经典的 。
很早就听说了这部片子,最大的噱头应该就是全片都采用的DV视角(Lost班底姑且不论),于是我就想到了多年以前那部电影界赞誉有加的The Blair Witch Project,也是类似的手法,当年差点没把我闷死过去。
所幸,我并没有因此而退却,否则就错过了一部极其精彩的电影了。
很多人反映看这片子看得头晕想吐,呃,人与人之间的小脑构造果然是不一样的,我看得四平八稳的,还颇有一点以前玩RPG时的感觉,挺过瘾的。
我敢说,这是我看过的最适合坐在电影院前三排仰头欣赏的电影,要是来个动感影院那就更爽了。
Lost的那群细节控,据说最后一幕,在海面上,最远处有一个东西降落到海里,可能是一个月前怪兽降落的时候。。。
我倒了三遍都没看到,大概版本太差,不过还真有人找到了。。。。
据说有续集,据说续集的官网上有很多很神奇的东西。。。
这群细节控。。。
美国人大概是全世界最喜欢自己搞自己的族群了,自由女神断头,布鲁克林大桥崩塌,曼哈顿大空袭,要是有一天真的来了个外星大怪兽,我猜它也会先去美国踩踩看看是个什么感觉。
其实我还有点喜欢中间穿插的Beth与Rob的片段,有点调剂作用的同时还能加深灾难的震撼力。
可惜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不过觉得最强悍的还是Lily,穿着她的白色细高跟居然能跑得这快。。。
要是换成我的话,绝对死第一个。。。
导演在本片中有一个巨大的失策,那就是没有透露那台DV的牌子,姑且不论现实中的DV是否有那么强大,但是,这部电影是一个多么难能可贵的广告良机啊~各大厂商,你们当初怎么没有好好努力呢?
最后提一个问题,Marlena到底是怎么死的,自爆还是被爆,虽然我觉得是被爆,但是倒了两次都没看真切。。。
先说说片名,中文翻译是苜蓿地,搞得我很费解。
这片子是昨天睡觉之前看的,720P准高清。
如果你能忍受前18分钟胃里的翻江倒海的话,很不幸的告诉你,后面镜头晃得更厉害。
但如果你自己拍过DV的话,就会感叹这拿DV的哥们儿简直就是铁臂阿童木转世,连最后跟怪兽大BOSS面对面的时候也是微微一笑,绝对不抖,你还想要求什么?
另外别看这胖子没什么理论知识,甚至连DV也使不清楚,但人家就是暴有专业精神,让怪兽含在嘴里的时候也没扔了DV,跟让地雷炸飞了还按快门的某著名摄影师有一拼。
同时我也十分想知道这TM到底是什么牌子的DV,除了带子洗不干净之外,那真是劲摔又劲拽,劲扯又劲踹,超级大变焦,防抖,对焦迅速准确,最后还在炮火中还见证了一对恋人伟大的革命情谊,连没洗掉的那部分带子也都是俩人缠绵悱恻的画面,算是个有情有义的智能DV。
曼哈顿无论在电影还是现实中都不是块福地,外星人炸过,洪水淹过,怪兽踩过,拉登撞过……可怜的“停电也要上课”女神像也无数次被摧城得不成个女人样。。。
就剧情来说,这片子不过是被人拍烂了的怪兽袭击城市,人类顽强抵抗最后悲壮收尾的老路子。
但是为啥我看完之后总觉得后背发凉,心里发紧,觉得城市下面总有些东西在蠢蠢欲动。
透过DV的镜头,那些你明知道是特效做出来的东西都显得那么真实,不是说特效做得有多酷,而是观看者的主观参与度很高,最好的特效是让人感觉不到特效的存在。
能吓到人,才能赚钱,谁管你看完了晕不晕,吐不吐,活该。
下面照例是“但是”时间:1、为什么四个人一起去送死?
那个后来被小怪物咬伤的女孩没有合适的动机跟其他三个人一起走。
2、小怪物不知道怎么来的。
3、最后hug面对大怪物时目测大怪物比例有点怪,好像没那么大,另外为什么不一脚踩下去还要咬一口然后再放下?
磨牙吗?
4、坠机后醒来的时间太短。
5、几次出现之前的录像片段,有点生硬。
刚开始确实晃得我头晕,想是哥斯拉跑到纽约来啦?
正好罗伯不是要去日本吗,这下他该认识到日本怪物的可怕了吧。
哈德真是尽忠职守,为了回去取摄像机被怪物咬死,摄像机拍到了他倒下的头,最后只剩下莉莉坐直升机飞走也不知有没事,罗伯、贝丝、莉莉三个真倒霉都坐上直升机了,怎么会被怪物一口咬下来呢,怪物看上去离那么远难道炸弹都炸不死,还会跳?
以下纯粹个人理解剧透。。。
制片人,导演,编剧三人组之前的丰功伟绩是三部著名的剧情类电视剧:Felicity (1998),Alias (2001)以及Lost(2004)。
在电视剧界混了满久的三个人终于按耐不住,玩了一部狠电影。
这个电影之所以引起我及他人的强烈关注,起源于它很早就出现的“流氓”预告片:歌舞升平的纽约突然就被袭击了,爆炸声四起,房散楼塌,异样的怪叫声,人们四处奔逃。
很多诡异场景就这样通过一架摇晃的DV颤抖的展现出来。
说它“流氓”,是因为最早的预告片是在《Transformers》上映前突现的甚至连电影名字都没有,到正式预告片才知道叫“Cloverfiled”,一个奇怪的名字。
关于到底是什么袭击了纽约,网上狂野的猜测有恐怖分子(类似9/11),变形金刚(?
这个有点搞笑),哥斯拉,Lost延伸版剧情,外星人以及上帝(!
这个更搞)。
由此在上映前,整个制作团队所做的就是花尽了心思保密和调戏电影观众。
灾难浩劫类电影大概有5类:外星入侵类:Independence Day真实事件类:Titanic病毒传播类:I am Legend怪兽袭击类:Godzilla 自然灾害类:The Day After Tomorrow;Armageddon经典的此类电影都是靠视效和特技来逼真表现的,画面一定是惊艳的,前因后果一定是交待了的,人类一定是希望般存活的。
Cloverfield都没有做到,相像的就是又次告诉全世界,纽约市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是被莫名其妙侵犯的首选;而且自由女神像总是成为倒霉的对象。
整个影片的设计有很大新意:故事背景是很老套的,但所有设置都是为了追求让人非常过瘾的真实感。
一卷私人的录影带,断断续续的记录了曼哈顿浩劫的片断。
为了强调此录影带的“真实”,还会突兀的穿插没有被洗掉的男主的一些私人生活片断。
由于突发性事件层出不穷,看得人一身冷汗。
画面接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摇晃或者抖动的,感觉你就是那个举着摄影机的人,跟着朋友们逃命。
砖块飞来,你也想本能的躲闪。
电影也没有糊弄你,那些惊天动地的劫难场面一点也没拉下。
政府该事件的档案里收藏了一卷录影带,发现于被毁灭后的曼哈顿。
录影带一开始记录的是朋友们开party为男主角送行,party上大家唧唧歪歪聊八卦。
谈笑间末日将临,5个朋友慌乱的带着这部一直开着的DV机开始逃亡,不断地受到各种袭击。
怪兽毁坏了所有连接曼哈顿的桥梁,男主角弟弟死后,一行人开始朝城中进发去解救男主角女友。
遭遇大小怪兽,军队,掉落的直升机。
最终只剩下伤重的男主角和其女友对着这台忠诚工作的DV惨淡的说出遗言死去。
DV被埋在了中央公园的草丛中。
Cloverfiled是什么意思?
政府档案的代号,指代事件中的怪兽们以及被摧毁的曼哈顿岛到底什么袭击了纽约?
哥斯拉和外星人混合版的谜样生物们。
样貌外星,体型巨大,多足多肢,有尾,吃人,皮硬。
并且是有很多只不同种类的怪兽同时袭击纽约,随行的有很多小型爬行类硬壳怪物,咬人,伤重者最终会七孔流血自爆而死 (原因不明)。
怪兽起因来源?
未知未解释,突然出现,来源和目的完全没有交待,似乎唯一喜好就是吃人加毁灭楼房。
人类的对策?
疯狂逃跑。
军队的密集攻击似乎都无效,B2轰炸机也没用,并且怪物数量惊人,经过处寸草不生,几乎留在纽约就是死路一条。
结局?
一无所知。
开放式绝望气息结局,是否其他地方也被攻击了,是否最后怪物们被消灭了。。。
什么都没有再交待。
为了表现最大的真实,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自由女神像被暴了头,此头猛飞到主角们party楼下的大街上,人们的第一反应是聚拢起来用手机猛拍自由女神像的残头。
(想想确实生动)人们都在奔逃,趁火打劫的最先冲进的是当然是电子产品店。
女人光着脚逃命的时候还是会把高跟鞋拎在手上。
影片最大的不真实就是那部怎么摔都不烂,超强待机电池,画面清晰,可以当武器用还有夜视功能的DV机。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中确实会头晕或者其他不适(比如右边同去的朋友想吐,左边的黑人小哥一直在紧张的甩脚),建议坐中后排。
由此,我猜对电影的评价也一定会两级分化。
此外值得提一下的是去年的一部电影:The Mist见http://www.douban.com/review/1272951/这是一部科幻恐怖片 脱胎于史蒂芬金的小说 讲得也是怪物袭击人类的故事 手法也很新颖 看完Cloverfield,突然觉得The Mist很有点像衔接着它的前传Xinya
如果在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亲人(干脆就是我所有认识的人里面)划定一个范围,我肯定是那个最期待大灾难降临亲朋好友和我自己身上并最终热烈企盼世界末日或迎接它的人。
这就是传说中的“灾难爱好者”,这种人喜爱看各种各样展现人类末日的电影,因为他们——至少是我,心里细枝末节的想法太多,如果没有写作这个渠道发泄,可能就会去报复社会。
这不是危言耸听呦亲。
回到《科洛弗档案》这部电影上来,它的确满足了我通过影像虚拟的亲历一次灾难的心理。
这种心理深想起来有些贱,但我喜欢。
晚上的时候我时常想可能一觉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这多么美妙。
《科洛弗档案》中,本来还在喜气洋洋开Party的一众人马,分分钟后就因为巨大的怪物四散奔逃,一个本来井井有条的城市也随之被破坏得到处都是断壁残垣。
我相信很多看这部电影的人都是为了看这个,看别人在电影里“哇哇”怪叫着跑东跑西最后还是死掉,真是对还活着的观众提供了莫大的快乐呀。
伪纪录片般的拍摄方式更是让这部电影真实感递增,几位演员的表演因为“回去营救爱人”的粗俗段落而显得稍稍过火。
另外电影最后怪物突然跳起的戏份按照常识似乎有些夸张,如此之大的怪物弹跳力这么大,它遇到阻碍和攻击时为何不直接跳过去以大脚丫踩死敌人和踩塌拦阻?
这只怪物因为电影中没有告知是只有一只还是有多只,让人感觉主角们怎么跑它都就在附近。
蜘蛛形态的小怪物设计得很棒,让主人公们在憋仄的地铁轨道里也随时增加着危险。
电影开始时那飞过来的自由女神头像非常酷,如果硬解读的话,那更是代表了“任何具有崇高意义的东西都等待着被损坏”和“自由在形态各异的暴力(执政)面前都是抵抗力只有5的渣滓”。
2012年3月6日
哥斯拉又回来了,自从上一役魂断纽约后,它再次以百折不挠的小强精神重现在令它魂牵梦萦的曼哈顿。
原以为这又将是一段艰辛的产子之路时,那些四处喷散的类蜘蛛体马上扼杀了我幼稚的构想。
原来这次的哥斯拉已经超强进化,想来上一役中孤军奋战而不幸倒下,心中多有不甘,索性先找个隐秘的地方生产的大量的雇佣兵后,再来重战江湖。
于是,正当我苦苦挣扎于小脑不发达症以及迷惑状态中,一个硕大的脑袋从天而降,琢磨着从哪来的的大菩萨脑袋的时候,哥斯拉已然以半掩桃花状粉墨登场。
这时才开始醒悟刚才的那块类石体哪里是什么菩萨,分明就是自由女神的脑袋。
而这里,就是哥斯拉的最爱,纽约,全世界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的集中地。
这注定是场死光光的结局,要是没人死了反而对不起那一长串的剧情分类的说明。
可是在先死和后死,等着死还是出去死的问题上,电影在类石体大脑袋落地后就开始用剩余的时间纠结。
没有爱情的电影就不叫电影,我一直坚信这一点。
想来咱拍个什么革命题材,主旋律题材的时候也要小小的穿插下深厚的阶级感情,这种资本主义大染缸里出来的东西怎么能少了这种东西。
于是在怪兽肆虐下,爱情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终出路。
一个两个的死叫牺牲,一群一群的倒下才叫屠戮。
可惜此时全纽约的焦点都集中在此四人身上,而一切完结都必须建立在最后一个人的咽气之上。
好歹在导演的慈悲胸怀以及在哥斯拉的苦苦哀求下,终于在最后时刻赏赐我们能够看到一次面部特写的哥斯拉,这是多么一脸无辜的正太模样啊,原来万恶不赦的哥斯拉在进化时也学会了表里不一。
伴随着伪正太的那一大口下去,也终结了我们的总摄影师的出镜时间。
这个炮灰角色仅仅只在最初和最后露过两次脸,可正是这种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精神却成就了他。
正是他,让我们见证了哥斯拉的进化过程;正是他,让我们目睹了生死寻爱记的过程;正是他,让我们见识了美国人民的被迫害妄想症。
一句简单的“生的渺小,死的光荣”已经无法对他的人生做出最圆满的总结。
最终,伴随着慌乱和不安,钢铁四人组华丽谢幕。
绝密档案尘埃落地。
至于我们的怨妇小强的去处,还待下集分解。
最后强烈告诫,小脑不发达者慎看。
看完电影,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如果中国也拍类似的灾难片会怎样。
会不会一直跑到楼下,一个庞然大物砸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毛主席画像,远望天安门只剩半边。
就算特技能做到,估计政府也不同意侮辱领袖吧。
况且看见一群穿绿色衣服的人在和怪物做斗争也蛮搞笑的吧结果周一来,下午就地震了,我当时下意识的就往天安门方向望去,结果什么也没看到,所有目所能及的大楼都好好呆在那里。
恩,有点小失望。
好吧,其实我是个惟恐天下不乱的小女人。
有人说它是迷雾的前传,确实很惊人相似,只是,一个是在探讨人性,一个在探讨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
好像拯救大兵瑞恩,如果我们提前知道结局可能就不会开始,谁也不想为了救一个人,搭上了另外2条人命有时候,我们都太自以为是,对未知的灾难不屑一顾。
一个男人,为了还没说出口的我爱你,往前冲是很头脑发热的。
呃,对不起,我的意思是说,有时候爱情只是一瞬间的决定当影片最后2个人在桥底下抱在一起的时候,害怕么,也许有一点,但是遗憾就不至于了,印证了迷雾的观点,爱可以战胜一切我不禁怀疑2个导演有过暧昧。。。
其实我真的建议中国的导演可以尝试拍下类似的灾难片,不是为了证实什么,而是对国民的危难意识上一课。
美国这个没有发生过什么大战争(呃,911除外)的国家,让我们算算在纽约发生过什么。。。。。。
金刚曾经站在帝国大厦上面,蜘蛛侠也在上面爬过,变形金刚街战的时候,也许超人有路过,自由女神的头掉落了不止一次,最强悍的一次,整个纽约只有一个人游荡--那个强人是谁就不用我说了吧我很希望某天可以看到整个北京的2环,3环,4环空无一个车,白天,而且是周一。
很好很强大
好吧,其实标题跟我要写的内容没多少关系,只是很好奇为什么每次这种电影都会把场景放到纽约,放到曼哈顿。
因为自由女神像被砸很火爆么?
其实看这片子第一反应是那几个记录了四川地震的哥们。
大家都往楼下跑的时候他们还想着拍视频传网上,恩,他们都是牛B的。
当从窗户看到楼下聚集的人群时,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害怕,不知道看到将近70k的死亡数字时,他们是怎么考虑自己当时的做法的。
本片的主角们已经没有机会考虑了。
我最近突然冒出强烈的末世情节,Cloverfield第一视角的拍摄手法更让我相信:其实一切都会自然的发生。
我以开玩笑的心情给朋友打电话求证地震时,没想到会有这后果,四川那几个哥们钻桌子底下拿着DV拍摄的时候,从没想过可能会死,只是Cloverfield的几个主人公比较倒霉。
哈德拿着DV一路拍摄,从开始的嬉戏,感受震动,到朋友一个个死去,直至轮到自己。
一切那么的自然的发生了,自然到哈德来不及思考为什么自己会一直拍下去,玛林娜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跟不熟悉的rob跑回去救他女朋友,为什么会拼命救自己根本不认识的哈德而送了自己的命。
一切都这么自然的发生了,比想像的平静,没有机会想更多,一切就已经结束。
Cloverfield扔下了一地谜团,但导演没打算去解开。
其实这也不重要,跟着那个晃动的DV镜头一路看下去就好了。
你需要知道的,只是下一秒“我”会怎么样。
其他的?
“我”不知道。
欣慰的是,本片跟我想象的末世还是很相似的。
没什么伟大或者渺小,丽丽跟rob说我们会去,跟老师们将孩子压在自己身下,或者某范跟某丈夫只身逃走的时一样,是没机会考虑更多的,丽丽只是想我他是我朋友,我要跟着。
如果你真告诉她去了基本上就活不了,我想她多半也没那么伟大。
自由女神被爆头,头部落地的时候,一帮人呢拿手机狂拍;一帮女人们光脚跑路还不忘拿着高跟鞋;rob突然需要接妈妈的电话,告诉妈妈弟弟死了的时候,他才突然明白过来:弟弟死了。
这是末世。
没有奥特曼,没有超人,没有英雄,有的只是恐惧和绝望,以及人类在这一切面对无力的,无可奈何的从容。
这片子我也超爱的啊!我们老想身临其境的去看电影,它正好满足了我们!
镜头晃得让人想吐,伪DV的形式矫情的可怜,男主傻逼的可恨。自己想演一番英雄救美的戏码证明爱情的伟大,自己孤身纵横飞天遁地就好了呀,何必把三个好友牵连上。屌丝撑逼自作,不可活。
伪记录+怪兽片的换个旧瓶装老酒,伪记录并不算出奇,用到科幻上也只是胜在够贯彻而已,拍摄意念及手法的讨巧统统无法掩饰故事核心的陈旧,但叙事上的几处花招很见心思。另外讲,这种叙事本来就该晃啊不晃才该批。
勉强算看完啦~~男女主角都死掉这个结局还蛮让人惊讶的,但是特技和内容是在是不怎么吸引人,开篇太冗长~~不过喜欢lily~
080409形式新颖,手持DV,个人主观视觉拍摄。开始觉得看着累,但很快被吸引。
和《死亡录像》是一个模式的。通过一场灾难的亲历者恰好手持的DV记录了这场灾难,惊心动魄。据说最早走这个路线的是《女巫布莱尔》,非常经典,改天找来看。我认为《Cloverfield》在惊悚度和镜头质量上不及《死亡录像》,但是色彩和特技都恰到好处。
这眩晕的DV镜头受不了
看过《死亡录像》就觉得这种DV风格不稀奇了,开头聚会很没劲~
在电影院里睡着了...镜头摇晃的让人想吐
还不错,怪物入侵男主角用DV记录毁灭的过程,和心爱的人和朋友一起逃亡。虽然最终未能幸免于难但挺感动的。拍摄的视角很好。
第一,个人不太喜欢手持拍摄这种风格;第二,确实没看明白;第三,觉得没意义
摄影的逗比小哥一直被我脑补成seth rogen,根本停不下来...片子3.5星吧 晃得略想吐
Lost的编剧不是随便盖的
神勇铁金刚帅哥美女主角;强大肱二头肌绝对敬业男二号;超长待机时间超清晰画质超强耐磨抗震DV;史上最强脑部进化,强化颈椎骨关节观众群;以及lost班底强大扯淡能力和精密后续铺成;独孤求败能力齐全异形丑陋大怪兽,这就构成一个神话了。
观影感很差。不光是因为晃动的过分的镜头(说实话,片子的代入感因为这些镜头而超强),还有缺心眼到死的一群主角!!傻逼的男主角,弟弟死了看都不看一眼,女朋友打个电话就巴巴的跑过去,最后把朋友都整死了!拿相机的男生就一直在叫!!!伪纪录片的恐怖片还是首推西班牙的死亡录像!
最烦这种伪纪实的片子了,伪纪实就低是低成本的代名词。没钱才会这么摇晃镜头图个模糊不清呢。美其名曰第一观感,直白描述主人公心理,真JB扯淡。有钱的话谁不一是一二是二干干脆脆的上大场面,用得着玩这些虚的吗?这片我都可能第三遍了,终于囫囵着咽下去了,真没觉出什么好来,耍小聪明罢了。任何抖动的镜头都能解释为亲身经历的疯狂,近距离的恐怖,颤抖的绝望,BLABLABLA,也就唬小孩子吧。
Hud's dedicating to 'documenting' made audiences laugh even in the most tense moment. I understand that director wanted to make the story 'real' by 'shaky cam'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 was 7-hour documenting that made thing definitely 'unreal'. ...(r
不行,太晃,看不下去,《不可撤销》晃十几分钟,这个晃几十分钟,我坚持了36分钟,删了。
当我们用另一个角度审视灾难中的自己,我们便有了柯洛弗档案这样的奇迹。
DV风格拍摄的无结局灾难片,和常见灾难片不同,这片子完全无头无尾,没有起因也没有结果。纯粹的灾难过程,非凡的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