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多得是像戴森林那样善于找机会,顺势而为的人。
这类人精明,善辩,并且颠倒是非黑白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但是往往处于袁浩处境那样的人却在那样的环境下无可奈何。
因为他确实是没有100%把事情处理的完全正确或说在人情世故上处理的完美妥当,他确实是有可挑的失误存在。
但袁浩宇与戴森林的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在行为准则上就是完全不同的人。
如果袁能像戴那样无耻一些,巧言善辩一些,哄得那个认亲不认理的女老板高兴,违心让茅小春道歉,哪里还有戴森林当公司老总的事。
他多为自己想一点,不要那么仗义去给茅小春当替身男友,就不会给戴森林第二次机会利用庞老太在公司制造混乱的机会。
戴森林的目的达到了,袁浩辞职,他坐稳老总的位置。
连庞老太盛怒混乱下都知道戴“你真不是个好东西”, 谁又都是傻子。
但即便周围的人都打抱不平,然并卵。
老总就是需要戴这样的人呀。
一丘之貉,什么样的领导用什么样的人。
奋斗这么久的公司要离开,凭什么,生活不是电视剧,现实中是要吃饭的呀。
所以袁在戴刚当上总经理的时候还是希望能好好干下去的,如果不是被闹2次,草原行项目又被砍,他应该还是会继续干下去的。
真是小人绝路,不得不走。
东拉西扯,话说回来,道不同,不相为谋,连最后一点共同可谈的工作都被否决,也真是没什么待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袁浩一定要自己坚持下去,坚持以他的方式过出自己的精彩,至于戴森林之流,多行不义必自毙,不要以为老天没长眼,那是时候未到!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不是封建迷信,是蝴蝶翅膀扇的风,终究会在另一个半球引发海啸,就等着自食其果吧。
终于还是忍不住决定在这里冒个泡写篇长评,按理这剧接档收视冠军琅琊榜,而且又是同一个主角大有苏先生穿越之势,而且同时段也没有什么大的竞争对手,顺风顺水之下稳坐头把交椅那是妥妥的,但社交媒体上现在却是骂声一片,点开编剧的微博,一条美食的微博下的留言都是“虾饼饼什么时候狗带”的留言,我大概总结觉得就是一个要领外加三个基本点。
要领1- 男一女一不好好演戏,女二女三成天瞎凑活这是我看到现在的都市言情剧里最没女一什么事儿的剧,成天只需要负责跟男方吵吵架斗斗嘴,华侨海龟先占领5集,丈母娘琼瑶剧再占领2集,完了之后再来个女三绿茶闺蜜占领10集,凶悍的女主在面对华侨丈母娘又或者女三的时候各种白莲花软妹纸各种礼仪谦让,三十集都快到了,男女一仍旧在玩哥们的角色扮演,这还让不让我好好玩耍了。
基本点1- 狗血剧情齐上阵,是不是退回了80年代什么丈母娘诬陷女主然后得逞之类的,什么心机女各种勾搭最后成功拐到高富帅之类的,吐血的剧情一个接一个,别人日剧朝五晚九里三集男女主人公进度已经80%,这里放了将近30集了俩人仍停留在30%的状态,拜托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这种就不要放在这里丢人现眼了基本点2- 编剧大人亲闺女上阵,配的还是人气大ip无心小哥当那个厚嘴唇泡面头领着条狗狗的姑娘粗线的时候,当得知居然她还是里面帅气的富2代无心的官配的时候,好吧,世态炎凉啊。
你说你好好的话剧圈混着不挺好没事跑电视剧里来干嘛,即使要来找个讨喜一点的人设打扮的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过来赚点口碑人气多好,现在骂声一片,别的行业也就算了大荧幕靠演技靠颜值,不然你安安静静地待边上也行没事来勾搭小鲜肉干嘛呢,这不是找抽吗基本点3- 这铺天盖地的优倍广告,到底有完没完了什么叫做软性植入,就是恰到好处自然而然地让商品在镜头中自然而然地出现。
瞧瞧这剧拍的,主人公逛超市买牛奶你买就是了,拿起来颠手上反复研究琢磨完了再加一句保质期,真的是醉了。
男主人登门道歉提的是优倍购物袋,上门看病人买的是优倍鲜牛奶,我真心怀疑这男主人公到底开的还是不是旅游公司啊,说是牛奶公司还比较有说服力些
因为胡歌和片头曲立刻追了这剧,又因为茅小春,我追到了最后一集。
有一大部分观众在第一第二集狂骂茅小春,目测绝大多数是喜欢胡歌的女性观众。
如果没有前面戏剧化的剧情那么这部剧是无法进行下去的,因为人设袁浩和茅小春是一对欢喜冤家。
一些观众认为茅小春毒舌,有点故意作做,圣母婊白莲花之类的,我觉得这些全是屁话。
茅小春和袁浩的日常小吵毒舌是这剧的唯一看点和特色。
茅小春人长得好看,性格善良,活泼可爱,为人处世坚持原则,自强自立,敢爱敢恨敢放手,男人的理想老婆啊。
不明白为毛这么多看几集就弃剧的喷子跑到这里来喷,说圣母婊白莲婊的大概只看到第二集。
这剧的缺点十分明显,然而茅小春和袁浩的感情互动却是支撑这部剧的唯一看点。
这部剧主要缺点在于剧情过于松散,人物过多却不能够很好的分配角色剧情的权重,这是致命的原因。
天龙八部前中期以三个男主角的独立故事各自展开,但一开局就明确以乔峰为核心,很好分配角色的剧情比重。
大好时光比较蛋疼,罗一洋和雪儿,朱涛和简卉,这两对的狗屎剧情几乎占了一半,剧情的狗屎在于剧情重复啰嗦实质发展性剧情少,给人感觉就是卧槽这几集他俩在说一些废话就忽然好上了和卧槽怎么还放他俩的戏,最恶心的就是他们两对都有好几大段独立的剧情,对推动袁浩和茅小春的最终剧情发展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但剧情薄弱,人设一样不讨喜,简卉奇葩性格,张雪儿辣眼睛颜值,这简直是辣眼睛没错是辣眼睛真是好丑好丑丑哭了那种,同时间接拉低观众对罗一洋的好感度。
同时剧中还有一大笔配角都有自己的戏,比如庞阿姨和袁浩他爸他妈的三人黄昏戏,小春养父母的戏,袁浩公司的戏,如果戏份适当是很好的,然而他们几乎每个都有好几集和剧情无关的独立的戏份,将主线割得支离破碎。
导致可以有好几集不出现茅小春和袁浩的戏,存在感一度极低。
这剧第二缺点是剪辑混乱。
会出现剪辑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以多个人物的故事共同推进的结果。
人物剧情之间却没实质的联系,然而为了保持进度一致,将不同剧情剪成几段互相穿插,给观众体验就是这里看到一半忽然转到其他不相关的画面,然后又会莫名其妙的继续,给人观感及其恶劣。
这剧第三缺点同样是致命的,就是角色的转变过于简单。
角色的转变过于简单也可以理解为剧情的薄弱和内核而使得角色的转变显得十分突兀。
主要表现为茅小春和袁浩的爱情,袁浩和夏冰冰的爱情,茅小春和夏冰冰关系的破裂。
袁浩喜欢夏冰冰仅仅是通过对夏冰冰几天的照顾,而且还是刚刚和女票分手后不久,这与袁浩专情十年的设定格格不入简直是打脸。
这就是剧情的薄弱。
而茅小春和袁浩的剧情从感恩会后基本无实质性能推动茅小春和袁浩的感情,其中绝大部分剧情是表现袁浩和夏冰冰的恩爱,夏冰冰对他们两人的误会,然而在这多个矛盾误会过程并没有表现出人物对自身感情的困惑,就是袁浩在这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茅小春而非夏冰冰,虽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茅小春有点喜欢袁浩但也仅仅是有点但并未表现出喜欢一个人而呈现出挣扎和痛苦,所以最终结果都可以理解为理性男友劝解爱吃醋女友,可以看做是小情侣之间的日常误会。
编剧你他么是脑残?这对袁浩和茅小春关系的升温有几把作用?本来可以利用多个戏剧化剧情很好地推进袁浩和茅小春的感情发展,然而脑残导演和编剧却重点放在夏冰冰对他俩的误解上,而将茅小春和袁浩的感情维持在好哥们的纬度上。
所以到了三十集因为观众一直认为他俩的感情进度只到30%然后忽然成了100%的跨越式发展,这就导致了袁浩和夏冰冰分手不久后对茅小春在从她妈病房出来后的表白毫无说服力,再次对袁浩的专情设定狠狠打脸。
夏冰冰和茅小春的关系真正破裂在于一次争吵,之前夏冰冰暗对小春不爽正式翻脸很正常,然而之前小春对夏冰冰并无明显冲突只是对其价值观不认同而已,但却一次争吵而彻底翻脸,转变的过于突兀,对几十年发小闺蜜的设定脸打得啪啪响。
这部剧的缺点很多,但抛开剧情抛开理性谈人物我真的很喜欢茅小春,她很真实自然,很坚强又很脆弱,坚持底线原则,去草原旅游都开两个房间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茅小春和袁浩才有动力将这剧追到最后一集。
小春好看呀,声音好听呀,很是喜欢她的声音,从没觉得哪个角色声音这么好听而又不显得做作,与袁浩吵闹的戏有爱呀,真是喜欢得不得了。
然而这狗屎导演和编剧浪费了这么好的演员,真是心痛!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一些些道理那点个赞再走呗(⑉°з°)-♡
今天晚上就剧终了,白天上班赶上没事做,闲来无事说说这部剧。
首先说明本人是出生在85到90之间的人,也许观看角度和各位不同,只做讨论,不做争论。
本来我是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但随着下半年开始胡歌开启“屏霸模式”,家里的老人开始不停的让我在IPAD上下载胡歌的作品给他们打发时间。
从最早的《仙剑一》,到今年的《伪装者》《琅琊榜》,几乎一个不落。
下载的时候我也难免看一看,一看便有了兴趣,不得不说,《伪装者》和《琅琊榜》是这几年少有的良心佳作,豆瓣上9.3的打分足以证明,在此不做多余评论。
接下来说说近期火爆的《大好时光》,首先要说的是这部剧最近是相当火爆。
作为一个都市现代剧能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单单凭借这一条,你可以说这部剧充满争议和槽点,但绝不能简单的说这是个烂剧。
我个人看来,这部剧的从故事结构到矛盾点的设置,都相当用心。
首先说一说主角戏份过少的问题,这也是被太多人吐槽的话题。
主角戏份过少也就是配角戏份太多,有人说“珊珊”和“冰冰”这两个角色杀青之前,茅小春看着像是配角。
我认为说这话的人基本都是“感情控”,看电视剧只看男女主角的感情发展。
我在爱奇艺上快进的方式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从第十集到第二十六集茅小春的戏份,其实是相当多,但给别人感觉戏份少是因为这段时间“茅小春和袁浩之间的戏份少”,并不是“茅小春”的戏份少。
简单的说,这部剧是有两条线的,一个是袁浩和茅小春之间的感情,另一个是袁浩、茅小春和他们各自母亲的关系。
认为女主角戏份少的人基本都是不喜欢后一条故事线的人,可能觉得这种认亲的戏不如爱情来得轻松。
当然作为观看者可以不喜欢,但不应该因为这个就认为编剧水平不够。
任何一个好的作品都不会是单独的爱情故事,就算是琼瑶或席绢这样的言情大师,也绝不会用爱情单线的方式进行创作。
我看过《还珠格格》的原著,《还珠》最重要的主线是紫薇寻找父亲的经历和小燕子被误会成格格后如何脱身的线索,其余的爱情故事基本都是被这两条线带动的。
所以认为《大好时光》里女主角戏份少而指责编剧的人,实际是你的肤浅小看编剧了,因为编剧给主角设定了这么特殊的背景都被你忽略了。
如果认真体验一下茅小春作为一个孤儿的心境,不但不会觉得戏份少,反而会感觉这个角色是很丰满的。
然后再说一说另一个槽点:巧合。
这部剧的巧合确实太多了。
男女主角在草原相遇,两个人都是孤儿或半个孤儿。
女主角是男主角父亲的医生。
女主角前男友劈腿的对象是男主角老板的女儿。
男主角撞到的是女主角的闺蜜。
男主角和男二号同母异父。。。
以上都是比较重要的并且推动故事的巧合,其余小的巧合就不一一举例了。
有人觉得巧合太多会影响故事的合理性,我对此表示部分同意。
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是一定会有巧合的,就算是《基督山伯爵》或《水浒传》这样的小说,如果你仔细看来,也会发现里面充满巧合,但并不影响它们成为伟大的作品。
《天龙八部》里段誉和他几个妹妹的关系,虚竹生父的秘密,乔峰的身世实际都充满巧合。
对于成熟的文字创作者难说,巧合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应该怎样被利用,能不能让作品更加精彩。
《大好时光》毕竟只是戏剧创作,为了让故事更加精彩并突出矛盾,增加人为设置的焦点无可厚非,并且抛弃巧合本身,也并没给故事带来什么负面效果。
略显生硬确实不假,但无伤大雅。
第三说一说故事高潮的设置。
都市情感剧不像古装剧和刑侦局那样容易靠逻辑制造高潮,一般都是靠感情的起伏来突出重点。
注意这里是“起伏”,而不是感情状态一直在一个高位就会好看。
故事第一个高潮在感恩会上茅小春和曾建的分手,原因是男友的背叛,相信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感觉到女主角这时是什么样的痛苦,尤其茅小春最后那一句“我们两清了”,把感情推到了第一个高点。
第二个高潮是袁浩和珊珊分手那场戏,这里说的是另一个爱情悲剧“异地恋”。
由于分开时间太久,观念发生的变化根本无法调和,并没有谁做错了,只是造化弄人。
最初为了个人的理想分开,但最后即使准备好了一切物质条件,两个人依然不能在一起,因为最初的基础没有了。
这十年感情也就必然以悲剧收场。
而最后摩托车那场戏,相信很多人看哭了。
第三个高潮在闺蜜大战,这里体现了茅小春这个人极其分明的性格和原则。
茅小春去婚纱店本来是去和冰冰冰释的,结果因为误穿婚纱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在原则被破坏之后,即使面对20年的好友,茅小春依然冷酷而决绝,就像当初对曾建一样。
茅小春对冰冰说出“滚”之后失落的表情,也展示这时候心里是怎么痛苦。
第四个高潮是茅小春和亲生母亲相认,一向坚强独立的茅医生这次需要袁浩陪着才有勇气看望重病的生母,并且无法控制的泪水。
试想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告诉你,有个病危的女人才是你的生母,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第五个就是袁浩的表白和求婚了,两个人暧昧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事,其实各自心里的想法都心知肚明。
只要一个人有困难,另一个人立刻就出现。
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谊,何况是“好哥们”。
总结一下,高潮部分并不都是爱情,也关乎亲情,友谊这些永恒的话题,所以我觉得纯粹的爱情控会觉得没用的情节太多,但我始终认为,既然追剧,至少要稍加思考,最好是身临其境,才能感受作品的魅力。
最后说一说茅小春这个角色。
其实整部戏最重要的角色是“茅医生”,并不是袁浩。
作者要传达的美好的东西也是从茅小春这个角色表达出来的。
首先这个人很真诚,很诚实,很坦率。
大多数时候她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不论喜怒哀乐,心机和阴谋一类的词和她不沾边。
如果她被迫要掩饰什么,一定是怕别人受到伤害。
而也是因为她的真实,让她有了两面性格。
她能因为一点无关紧要的事和袁浩大吵,而实际是信任袁浩,她知道袁浩懂她,可以放心发泄。
她也能突然间变的特别妩媚和温顺,像一个小姑娘一样撒娇,同样也是因为她信任袁浩,放心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暴露出来。
她对于陷害过她的庞阿姨就没那么激烈,因为那对于她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她并没有太多勉强,即使面对生母,也因为受过伤害毫不客气。
她绝对不打破原则,也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曾建劈腿不论多伤心,果断分手。
当发现冰冰充满阴谋并且狭隘到令人发指,果然断交,毫不妥协。
此处注意一个细节,婚纱店之后在她家里和冰冰大吵那场戏,她从始至终没说自己不喜欢袁浩,只是说没做对不起冰冰的事。
她没有虚情假意的客套,而是对冰冰直言“你真的配不上袁浩”。
如此真实的表达,成就了她美丽的形象,我想这是这个角色成功之处。
你可以不喜欢她的形象,但就像她的一句话“我一直在等一个懂我爱我的人”,这个角色需要你懂,不是喜欢。
以上说了这么多,无意为谁洗白,只是有感而发。
既然有一部剧能吸引你,那就带着宽容的心去欣赏,设想你就是剧中的角色,不要把电视剧看成爱情故事,去发现更多爱情以外的东西,你也许会觉得有些东西和你想的并不一样。
今晚最后两集,最后的悬念应该就是茅小春的视力能不能恢复。
我认为最终恢复应该没有疑问,以茅小春的性格,眼睛看不见会把自己当成累赘,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大好时光,关键就是恢复的方式。
剧中说过是视神经管受伤,应该是头部问题,有人猜测是换了什么器官恢复的,我在此保留意见。
最终的结局就拭目以待吧。
大好时光的编剧问题比较大。
女二女三女n都是坏人这种设定韩剧都早不屑用了,国产剧还在依靠此来制造矛盾。
中国的编剧就不研究下怎么讲故事能有足够的戏剧冲突又不过分狗血么?
女主第一集出场简直就是没有教养,令人生厌,五六集以后慢慢变好了,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讲道理。
长得漂亮,身材也好,后面有编剧加成,应该会越来越好。
胡歌,这是连着看他的第三部戏,前两部大好不提。
由于题材限制,这一部给他的发挥空间不是那么大,但是仍然是比较流畅自然的。
我对上海男人没有丝毫恶感,他演出来的就是我理解的上海男人的样子,好脾气,体贴。
作为半个粉,光看他谈恋爱也可以妥妥地看个二十集。
然而,袁浩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一部美国电影Something borrowed的男主角。
这样的人,不是不好。
相反,他很好,但却不够勇敢,不敢承认爱已经不在了,拖来拖去伤害所有人。
袁浩,并不是恐婚,他恐惧的仅仅是和姗姗结婚,因为是不对的人,也许曾经对过,但现在不对了。
很可惜,时间浇灌出的并不总是婚姻,就像我有几个朋友都是将近十年的感情以分手告终,有的甚至是不甘心分手而结婚最终还是以离婚结束的。
袁浩不渣,他只是有很多人都会有的人性上的弱点。
姗姗也是委屈的,作为一个女孩子操持一切,主动求婚,还得不到回应,不被爱还得不到一个直接的答案,没有被好好的对待。
我理解的有些特别强势的女性,并非是主动选择了强势,而是觉得自己不强势就撑不起局势。
如今的女编剧,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女性那么大仇啊,女二是留美留得不通人情世故了,人话都不会说一句;女三干脆是个bitch。
最后果然是欢喜冤家的女主胜出。
胡歌,很神奇地,不管在哪个编剧手里,都是小公举呢。
听说他上学的时候就是一直被众人呵护着,现在如此,将来大概也会。
一直不知道有这样一部电视剧,多年已只看新闻与纪录片,其次是中央台节目。
直到近日今年才发现还有这样一部电视剧,意外地觉得好看。
这部剧的演员形象好,从主演到配角,服务精致得体,透着一种时尚感,却又不是那种街头文化的时尚,符合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
看起来很舒服。
不知何时,国产剧的服装已如此高档,实在是一种进步。
剧情没有什么狗血吵架堕胎之类,剧中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
袁浩劝茅小春,要原谅自己的母亲,去找母亲。
母亲病房外茅小春犹䂊不决,袁浩制止了她后退的行为,推她进入。
一推一挡之间,无言胜有言,演员的肢体动作到位,美而且传递了内心的活动。
袁浩劝说小春要见母亲时,才发现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尽管袁浩已经三十多岁,而且有父亲陪伴成长,还是能看出母亲的离婚行为给孩子造成的伤害。
演员说话时,以一种低沉的声线怀念的方式倾诉出,带观众一起体会这个受伤的孩子的心声。
没有争吵没有喧闹,静静地倾诉更让人意识到不要轻易伤害孩子。
茅小春儿时被抛弃的经历,生母日后的后悔,也提醒着大家对待婚姻态度要端正。
否则都会受到伤害。
有一个细节也很可爱。
袁浩与第二任女友在屋中亲吻,按照某些套路可能床戏来了,吸引观众的眼球。
可这部剧中灯灭了,原来是袁浩父亲把儿子叫出来,制止儿子的亲密行为。
教育儿子要慎重。
为这样的情节点赞。
这样才是正面引导年轻人处理婚姻与爱情的典范。
这才是一部好剧。
以前看剑仙 觉得胡歌一般般 没粉 没黑 后来看了 风中奇缘 伪装者和琅琊榜 觉得他演技 有了质的飞跃 演技棒棒哒 有木有。。。
但是!!
1女N男 和 1男N女的 狗血情节 戏码 还是挽救不了 有大神存在的剧 。
请原谅我 风中奇缘 就看了 十集左右。。。
大好时间 第一集 基本快进。。。。
看到18集看不下去了,快进的想法都没了!!
不看了!
一,坏的女主人好的开头,好的女主人坏的开头。
二,多种广告植入.........三,18集后面太泡沫了,不值得看下去了,我是看不进去了,要说琅琊榜,伪装者是良心大戏,这个大好时光,素材对于女主人的转变真特么太昧着良心了,这冰冰演变成绿茶婊 ,初来乍到的清纯的一塌糊涂。。。
然后。。
总结,起初的几级确实不错,梦露的反串确实演的很赞,这是真的不错,不错还是哎...................
看完《大好时光》,内心久久不能释然,尤其最后一集,反复看了几遍竟然哭了。
当初熬夜坚持看,就是为了见证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实话这编剧实在不行,全剧大部分我都不愿看,太多矫情的情节。
但到最后十集我却一点不漏地看完。
茅小春的人物形象深深印入我的心中。
我非常喜欢茅小春,喜欢她的坦率耿直的性格,喜欢她外表骄傲内心温柔善良。
她一直默默陪伴在袁浩,在他困扰时帮助他,爱他并一直默默付出。
但当她失明并因此影响袁浩的事业时选择静静离开让我十分心疼,这也是全剧最打动我的地方。
其实这很正常,深爱一个人为了他甘愿放手。
可一旦遇到这样的境遇,我依旧感觉过意不去。
茅小春,袁浩为这份爱付出了这么多,两人也彼此深爱着对方,可难道就要因为失明而葬送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吗?
我不知道答案,仿佛两者都有道理。
庆幸的是编剧给了我最好的结局。
我不喜欢悲剧,所谓的深邃,所谓的真实全是扯淡。
经历了重重挫折的喜剧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
其实到最后我也不清楚我到底是喜欢茅小春多点还是喜欢王晓晨多点,王晓晨很漂亮,也将茅小春演的丝丝入扣,个性鲜明。
只是我应该还是喜欢茅小春那样的女孩吧。
琅琊榜,讓我被胡歌徹底粉了。
這劇毋庸置疑是年度大戲,胡歌也把這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是劇本和胡歌同時造就了梅長蘇。
經歷傷痛,鳳凰涅槃的胡歌,能夠真真切切將自己融入梅長蘇,痛梅長蘇所痛,憂梅長蘇所憂。
胡歌與梅長蘇的靈魂碰撞中,悟出了更多活下來的意義。
而袁浩這個角色,完全就是一個被女性包圍,被動的一個男主,再加上婆婆媽媽,狗血般的劇情,與琅琊榜中梅長蘇成了鮮明對比。
也讓我們有一種宗主掉入婚姻裏智商堪憂無法直視的落差感。
但,我們必須要將梅長蘇和袁浩這兩個不同定位的角色分開。
從演員本身的角度,這兩個角色都給了胡歌啟示。
所以,不要說胡歌接戲不長眼,只顧人情不長眼。
袁浩,一個33歲的被催婚男,一定程度上跟胡歌是相像的,在生活中被催婚的孝順兒子胡歌,我相信他通過這個無奈的角色一定有所共鳴。
其實我自己看了王麗萍的這兩出《生活啟示錄》和《大好時光》也對其中的想帶出的主旨產生了共鳴。
孝敬而努力順從父母即使他們在催婚;普遍的有心機的女性心理;大齡剩女巴不得把所有準備好就差結婚的心態。
雖然有些劇情演技牽強,但一切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
其實生活本來就如此狗血,電視劇只是把所有的狗血事情放在了一起並增加戲劇性。
我也看得出角色其實挺像胡歌本人(雖然我說了這句話也許被人噴)。
其實,聽了幾個胡歌的訪談,感覺胡歌很可能就是常年被劇本包圍,有時對自己生活感到無能為力,力不從心。
他說過:“我在劇中飾演的角色不是智商高就是知識淵博,但殺青後回到自己的住所,就像一個憋了的氣球,不知所從。
” 他很多好劇都是太脫俗了,而王丽萍老師這些婆婆媽媽的劇,也許能夠讓他從戲劇的層面了解狗血且俗的生活。
劇情本身不會太出彩。
一來王丽萍老師的劇就那麼個套路;二來很多新演員的拿捏不太好,所以給整部劇是劇減了不少分。
但胡歌可以通過這個角色成長,這是肯定的。
一個好演員,怎麼可能每一部作品都是很高分的呢?
沒有這些各式各樣的角色給演員的啟示,怎麼可能造就一個好演員?
最後的最後說一句,這劇 不是胡歌 我是絕對絕對不會看的,因為我本來說就很少看內地劇肥皂劇。
對了,我是腦殘粉。
:)
我爱老胡,仅此而已。
胡歌的现代剧扮相还是挺帅的,喜欢王晓晨
家庭生活伦理剧 本来就不是我的菜 也许生活现实中狗血事情本来就多 编剧这么写其实也能体谅一下 片中取景挺有感觉的 让我有想出去走走的冲动 生活剧其实是最难演的 因为角色本身就是生活写实 不像ip剧本一大堆人物描写呈现出来 剧中胡歌演得很自然 但没到很惊艳的地步
对于王丽萍 还是多少有点感情 毕竟是童年回忆之一 家长里短的很温情
很喜欢这种风格的。
简直无法看
上海地方特色浓郁的青春片,完成度60%,吕梁王晓晨和胡歌都是好演员。
王晓晨好可爱啊,喜欢这类女生
女2好高贵,说话恶心死人了,待在国内委屈她了!后面还有点看头,加1星
支持我胡歌,但是请编剧大妈放过我胡歌吧!!!
就是去围观韩东君的演技这一段可以和西门大妈那段凑个集合
虽然萌这对CP 但是对这个草率的结局说声呸
大好时光第一遍播的时候我只追到四集就没追下去了 当时看网上评论一片吐槽之声 后来寒假在家没事 广东卫视重播 我几乎是每天都守着那个点去看 很奇怪 不同的时间段 完全不同的感受 除了有几集的狗血外 我意外地喜欢这部剧 我喜欢袁浩的演绎 至于大家辱骂的那个夏冰冰 我觉得她演的还可以
别的不说,什么叫做浪费胡歌?一个优秀的演员局限在固定的古装模式里根本不可能,大好时光的受众和琅琊榜也不同,而且这个剧里胡歌的扮相也还不错。光看利益,这个电视剧有唐人的参与,胡歌不上谁上…而且演起来还不费劲,胡歌何乐不为= =替胡歌打抱不平的我真是excuse me了
及格分数吧,不是太次也没多好,不过不到六分感觉有点不妥也。。。
想当初 承包了我三个月的槽点
教科书233
好久没看国产剧。想不到胡歌现代戏也这么好看,和王晓晨演的挺自然的。反而配角都好可怜,太坏了的太丑。
只看了男女主cut也算看过了吧,好喜欢听他们叨叨,太会说话了,哈哈~
一位阿姨推荐的电视剧,情节偶有突兀,不过还挺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