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一开始插画方式讲解如何世界末日,没错,人类又遇到末日,不过不是丧尸也不是天然灾害。
而是导弹炸陨石导致动物都变大了!
故事整体都在轻松加愉快的基调下完成,没有刻意去营造很可怕的氛围,所以是老人小孩看也不怕吓坏掉。
给此片五星主要有两点,影片所透出的精神。
池塘巨青娃,洞穴沙虫,大石蜗牛,弓弩斗蜈蚣,手雷炸地龙,和暖心机器朋友共赏漫天水母,冷兵器大战螃蟹,废土废材的真爱大冒险,“即便在世界末日,也不要向生活妥协”。
——引自网友。
我的想法差不多,冒险去找真爱,不需要想太多,结尾男主鼓励更多人走出地下,并讲述自己的写的“生存指南”!
简单直接。
二,爱。
因为爱所以男主不管多远都想去女友的身边,排除万难,他到了,却发现女友已是“女友”。
时间改变了很多,他要是一直在身边或许结局会有不一样吧!
爱是两个人的事,单方面付出感情,最后的失落只能自己扛,面对爱的人做朋友,很痛。
另外,很适合一个人静静的看,感受。
机器人
男主和狗狗在躲地龙
历经七天到达“女友”的地方
我就想知道这种披皮的某日电影是不是搞错了地方,怎么看都像是青春期男主为了寻求自己存在的意义不管女主有什么想法就想干一件事证明自己。
ps打高分是因为狗演的好,不爽是因为每次怪物打男主都特别慢,主要男主反应也看的人着急,结尾那个反派一个看戏一个有枪没有还有一个操作螃蟹?
所以这个故事如果结合实事结尾应该是人类不应该对新冠感到恐惧,应该打开房门然后摘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
旅程虽然艰难,但却值得!
这两天胃出血,经历了一劫,俗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我把我的科幻电影之旅提上了日程。
在豆瓣电影分类排行榜——科幻片好于70%-60%的分类中(太好的科幻片,我怕现在的自己没有能力理解)选择了排在第一部的《爱与怪物》(主演迪伦·奥布莱恩,就是演《移动迷宫》男主角的那个,说来也是有缘,前些日子刚买了《移动迷宫》第一部的书籍)。
看完了这部科幻电影,觉得还不错,我打4分,顺便就记录一下观后感吧。
我们每天都会试图去改变自己,重塑自己,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需要我们经历痛苦。
不改变,依靠惯性其实是最舒服的,也是最安逸的,但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两年后的我们,和今天并没有多大区别。
所以说,这两种结果哪一种更让你无法接受呢?
《爱与怪物》这部电影虽然披上了一层末日题材科幻电影的外衣,但其实就其本质来说,讲的还是这个问题。
在电影设定中,一颗小行星砸向了地球,人类用很多火箭炸了它,但火箭碎片中有很多化学物质散落下来,地球上的动物们纷纷变异,变得巨大无比,人类无法抵抗,全部躲入了地下掩体中,世界末日来临了。
男主乔尔(17岁)在上述情况将要变得更糟,无法掌控时,和女友艾米被迫分开,随着父母一起撤离,但在撤离途中,父母不幸去世,乔尔却成功地进入了地下掩体7045,并在其中一直生活了七年。
地下生活远比想象中的要好,乔尔作为男主,却十分胆小软弱,手无缚鸡之力,面对变异的巨大怪物时吓得动都不敢动一下,就其表现来说,只能说是非常糟糕了。
虽然地下生活还不错,而且一过就是7年(7年是一个比较能表达时光流逝的词,纪录片有《人生7年》,婚姻也有七年之痒的说法)。
到了这个时间点,乔尔却开始越发思念他的女友艾米了,他通过无线电广播寻找了90多次,终于联络上了艾米所在的避难掩体3022,这使得他内心不安分的小火苗越发高涨了。
当然,就目前的现状来分析,呆在地下掩体中是最舒适的,也是最安全的,有一群熟悉的人保护着自己,乔尔不需要冒未知的风险去外面的世界对抗变异怪物,但乔尔为了艾米,为了心中的爱人决定要出去寻找137公里(85英里,大约是从国道走梅城古镇到杭州萧山区的距离)之外艾米所在的避难掩体3022。
看了电影中乔尔出去寻找艾米的这一段旅程,我想说:改变自己,放弃旧有生活,重新走出去,这是很不容易的。
1、应该准备,但不应该等觉得准备齐全了再出发我们重新出发,当然应该有所准备,以应付即将面对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因为前路是未知的,我们谁都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我们永远不知道走出去,在前方迎接我们的到底是什么,所以也就没法做万全的准备。
瞻前顾后永远是大忌!
乔尔收拾了下东西,带上了绘画本、无线电、食物、武器射弩,和众人道别后,打开掩体大门走了出来。
他出发了。
2、即使我们做好了准备重新走出去,也要知道有可能一开始就会失败乔尔当然是幸运的,因为这是电影,也因为他是男主角。
他打开掩体大门的那一刻却没有遇到危险,也没有怪物,他很幸运的就上路了。
最开始的路段他走的也比较轻松,遇到的第一个怪物是变异的大青蛙,攻击力不强。
但我们呢?
我们当然不是生活在电影中,现实情况只会更加复杂,更加无情,更加残酷,当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自己,重新开始一段新旅程,但走出去的第一步可能就遭遇挫折,就遇到了麻烦,拦路虎,就可能失败。
3、珍惜一起前行的伙伴,他们是我们最大的支撑和陪伴一开始的乔尔当然战斗力是很弱的,面对大青蛙也是无能为力,只有逃跑的份,这时救星出现了,一只澳大利亚卡尔比犬(属于牧羊犬,电影中名叫boy)救了他,并带乔尔回到了它的住处,一辆巴士里。
乔尔在那里休息了一晚,并感受到了boy对前主人(应该是一位女生)的忠诚。
第二天,乔尔带着boy一起出发了,他们成了伙伴。
在旅途中,Boy阻止了乔尔误吃毒浆果,一路陪伴着乔尔,并在最后帮助乔尔一起战胜了反派船长和变异的大螃蟹。
可以说,没有boy,乔尔这趟旅程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
4、感恩我们前行路上的贵人,他们是我们完成蜕变的导师乔尔在旅程中掉进了沙虫的巢穴,九死一生,关键时刻被陌生人克莱德和米诺所救。
乔尔和他们一路前行,他们教会了乔尔在外生存的很多技巧:第一课:一箭穿心;第二课:一顿热饭,一个好觉,两者不能兼得;第三课:不要走捷径;...第八课:每天练习射箭等等,最后他们分道扬镳,克莱德给了乔尔一颗手榴弹,并给他上了最后一课:听从直觉,足以保你一命!
直觉通过犯错得以修正,如果你犯错而不死,你就会没事!
乔尔在这一路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打开了自己的天赋,射弩技巧突飞猛进,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
这一切都得感恩克莱德和米诺,他们是乔尔前行路上的贵人,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乔尔的成长和突破。
5、面对恐惧时,不要害怕,这是真正改变的机会,要有勇气去打破它在离开克莱德和米诺后,乔尔碰到难题。
他遇到了变异的大蜈蚣。
乔尔本身的性格是属于较为懦弱的,比如在电影一开始时他在面对变异的巨大怪物时会被吓得一动也不敢动,看到怪物在自己面前杀了父母时,也是恐惧占据全身,无法动弹。
这一次,他再次遇到了这种恐惧,他仍旧害怕,因为这是他的个性,很难改变,但大蜈蚣要吃他的伙伴boy,这一点让他无法再坐视不管,他面对恐惧,直面而上,挺身而出,这时候之前训练的射弩技巧也发挥了作用,他不再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沉心静气,两箭射杀了大蜈蚣,救了boy。
当我们在改变前行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恐惧,面对挫折,面对挑战,这些都是难关,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些也是机会,是我们挑战自己,改变自己,战胜自己的机会。
我们应该积蓄自己内心的力量,并有勇气自己去打破它。
如果你成功了,那你就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这种改变是质变,就在那一瞬间,一切自然而然就发生了。
在这之后,乔尔有如神助,面对怪物不再害怕,最后在对战最恐怖的变异地龙女王时,他才能在千钧一发间用克莱德给的手榴弹成功炸死它!
而这次成功也无疑让人兴奋,乔尔高兴地大喊:“Yes ! That was awesome . I feel like tom cruise .(汤姆·克鲁斯,碟中谍男主)”
6、改变前行的旅程是痛苦的,这一点,永远不要怀疑在前行的路上,乔尔说了这么一句话:“I’m super tired.”(我超级累),让我感受颇深。
是的,有些事情,我们不是亲身经历,往往不能感同身受。
仔细想一想,乔尔从他的地下掩体7045到艾米的避难掩体3022,总共距离137公里,花费了7天时间,相当于1天需要徒步前行20公里,所走的基本都是在山上、森林里的路,也不能好好休息,不能洗澡,而且这是一个怪物遍地的地方,要时刻保持警觉,也没法好好睡觉,吃的东西也只是罐头,能补充的能量也十分有限。
好好分析一下,这趟旅程其实十分艰难,也难怪乔尔会说自己超级累。
但这就是事实,永远不要觉得,改变前行的旅程十分简单,轻轻松松就能完成,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永远不要怀疑旅程的艰辛与痛苦,只有正视它们,才能积极面对,乐观看待。
7、即使我们到达了终点,结果也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想要的乔尔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了3022,也终于找到了他7年前的女友艾米。
他很开心,觉得这趟旅程圆满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即将到来了。
但艾米告诉他:“七年的时间很长,她也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去年她失去了一个人,一个对她来说很重要的人。
”
乔尔一开始并不能接受,他说:“我觉得自己像个白痴,只兴奋于自己的离开,兴奋于来这里和你一起感动这个世界,我以为我们会很幸福,但是你,其实并不需要我。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即使我们到达了终点,结果也并不一定是我们所想要的。
但因此真的就可以说乔尔这趟旅程没有意义了吗?
肯定不是,支撑着乔尔走过这趟旅程的是他对艾米的思念和爱意,是他对之前一成不变的现状的不满。
对艾米的感情对乔尔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生命中的唯一,即使艾米变得不一样了,结果不是当初所设想好的,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乔尔在这趟旅程中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
他已经变得不一样了,而且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改变。
这才是最重要的。
8、正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我们往往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强大仔细审视一下男主乔尔,发现其实他除了一开始比较软弱之外,并没有别的特别大的缺点。
乔尔会修无线电,是技术型人才,还会做蔬菜通心粉汤,是地下掩体中的大厨,这也是大家需要乔尔的地方。
乔尔对待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善意,在旅程中勇于尝试,积极训练,记录下一切有用的东西,认真学习且学以致用,遇到挫折努力去克服它,再累再困难也没有放弃,没有回头,一直朝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即使最后面对爱人已经另有所爱的结果,乔尔也马上正视了这个情况,并回想起和自己一起在地下掩体7045待了7年的大家,立刻做出决定,要回去找他们,并解救他们。
这一次,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资本重新上路。
我们大家也一样,千万要正视自己,重新好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其实我们往往比我们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千万不要自己就否定自己。
9、Don’t settle电影的结局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乔尔通过无线电广播鼓励大家离开地下,去往山上。
他说:“躲在地下,并不能解决问题。
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很灵性。
也许你认为不可能,但并非如此,既然我能生存,那么任何人都可以。
所以,打开舱门,呼吸新鲜空气,过好人生。
这并不容易,但却值得!
”最后,乔尔说:“Don’t settle . You don’t have to . Not even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不要将就,不要妥协,哪怕是世界末日,你也不需要这么做。
)
乔布斯在坦福大学演讲也曾说过:“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and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那么就继续找,不要停。
全心全意地找,当你找到时,你会知道的。
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
所以继续找,不要停。
)是的,我想成为一名科幻作家,这部电影是我在新的旅程上所看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就谨以此文来纪念下自己的心境吧。
最后,我也想对自己说一句:“keep looking. Don't settle.”END扫码关注我
业余生活除了被剧本杀占据呢,也都知道我和我的朋友小白龙一样,电影绝对是我业余生活的主角。
但是每次看电影之前,选看哪部电影真是让我最头疼的?
更何况我还是个纠结症患者😂 但我真心认为,无论哪种类型的片子,让我看的最爽的还是那些大开脑洞!!!!!
设定无常的电影。
像之前看完激动的写过几千字观后感的剧情类电影《la la land》《音乐改变人生》,或是科幻类电影《头号玩家》《湮灭》,还是情怀类的《复联》《X战警》,偏爱的喜剧电影《冒牌家庭》《疯狂动物城》,这些电影或许会看的过程中笑的很疯,哭的很惨,或是沉淀回味很多。
但是这些都不如那些设定突奇的大脑洞电影让我更印象深刻。
很多年前看过一部设定很惊奇的电影叫《龙虾🦞》,虽然很多年了,但是我还是记得很清楚,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虚构的近未来社会,居民的婚恋受到严格控制管理。
根据规定,单身者要被集中移送到一个酒店里,他们必须要在45天之内找到一个匹配的伴侣,失败者会被转化为一种自选的动物,并被流放到森林中。
可以想象吗?
单身的人45天耍不到朋友就把你变成动物……这个设定是不是骨骼惊奇嘛 还有去年看的《反叛的童谣》,小红帽不是小红帽,她实际上是小黑帽,她是一个一路在复仇杀狼的腹黑女;白雪公主嫁给七个小矮人之后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赌球;灰姑娘也不与王子相爱而且被王子追杀…… 今晚又看了一部爽片《爱与怪物👹》,不仅爽,不仅脑洞大开,还带着暖暖的爱意。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大部分人类已经死亡的末日世界中…… 七年前的一天,在世界上的一个城市上空上飞来了一颗巨大的陨石,人们担心这颗陨石会带来毁灭世界的危险,于是集中了全世界的火力,用完所有的火箭射爆了这颗陨石,讽刺的是,这颗显眼的威胁没有毁灭地球,人类积极自救的行为反而引来了末日——火箭中的化合物洒回地面,把所有冷血动物辐射成了巨型怪兽。
昆虫,鱼类,两栖动物,金鱼变得跟整个池塘一样大,蜗牛背上背着一座山在丛林间穿梭,曾经随手用拖鞋拍死的蟑螂已经变异成连坦克都对付不了的吃人怪物,无数曾经恼人却无害的生物就这样化身杀人机器,迅速抹去95%的地球人口。
余下的人类只得逃到一个个地下掩体……懦弱胆小的男主人公带着爱和温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有惊无险的旅途,别的不说,除了设定吸引人之外,这片子也绝对算得上是好莱坞特效的视觉大片。
世界末日了,到处充满了怪兽与陷阱,残留的人类偏居一隅,真正的蝇营狗苟而活。
如果不是据点被攻破,什么人会勇敢的想要出去,看一看头顶的世界什么样子呢。
乔伊在自己的据点里生活了七年,相比于其他成员的勇敢,自己的懦弱胆怯仅仅可以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对女友越来越强烈的思念,乔伊觉得冒险去寻找女友。
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各种怪物的袭击,当然也有其他人类以及狗狗的帮助,乔伊在危机丛丛的远征过程中得到了成长,除了技巧的磨练,更多的是拥有了面对恐惧的勇气。
看看我们自己,很多人都是固步自封,把自己禁锢在一处据点,圈子小的只有三五好友或者同事。
总觉得外边充满了洪水猛兽,跨越雷池一步就会死无葬身之地,除了自己这样想,身边的家人,顶头的上司,都在有意无意地透漏着类似的信息,“外面的竞争太残酷,踏踏实实在这里工作”,“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不用瞎折腾”,“到什么年纪就要做什么事”,诸如此类。
这些困难就像据点外横行的各种怪物,无一不想把你囫囵吞下,渣滓不剩,我们畏畏缩缩地躲在据点内,苟且偷生,低头仅看脚下三尺黄土,却不敢抬头看看无尽的蓝天。
像乔伊一样勇敢地走出来,不管为了什么理由,沿途的风景就足够称赞一生了,那只忠诚的狗狗,那个勇敢的老者,那个乐观的女孩,那个即将断电,却还要给人带来温暖的机器人。
有时候终点也许没有那么完美,我们心心念念着结局,却总是惨淡收场,往往最难对付的反而是人类自己,这是起点也许又成了终点,然后再去寻找下一个终点,不断地在过程中锻炼,获得成长,成为一个完美的人生,哪怕倒在某个过程的途中,这时才会发现,沿途除了面目狰狞的怪物,不是还有温柔的蜗牛,美丽的水母,可怜的巨蟹吗?
如果没有一颗想要走出去的心,每一天都和世界末日没什么两样;如果砸破了牢笼,迈步向前,真的是世界末日又会怎样呢。
今天聊聊电影《爱与怪物》。
片名Love and Monsters / Monster Problems (2020),别名怪物问题。
《爱与怪物》是一部末世题材电影,讲述一个人类因灾害只剩下5%的故事。
本片看似简陋的海报放在一堆末世题材电影中,似乎毫不起眼,但如果你就此忽略这部影片,那就错过了一场视觉盛宴。
本片设定的故事背景很有趣,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人类举全球之力,发射了大量导弹,炸掉了小行星。
本以为躲过一劫,可没想到高兴得太早。
大量导弹推进燃料落在地球上,导致地球上的冷血动物均得到变异,体型变得无比巨大,几乎都是得到数百倍的增大。
而恒温动物则并没受到影响,还是保持原体型。
变异后的冷血动物不仅包括冷血爬行动物,还包括了数量庞大的昆虫。
大型化的怪物们开始捕食人类,人类很快就被屠戮殆尽,仅剩下5%的幸存者躲入地下堡垒,苟延残喘。
男主角乔伊和一群小伙伴躲在地下堡垒,每天考虑的事情就是抵抗怪物入侵和活下去。
按照末世的生存标准来看,乔伊本身实力很弱,看到怪物就吓得一动不动,能活下来全靠周围大腿厉害。
纵是如此,青春期的乔伊也有一颗按耐不住躁动的心。
每天和女友艾米在电台里甜言蜜语根本无法缓解他的相思之苦,他决定走上地面,穿越七天的路程,长途跋涉前往女友艾米的营地。
就这样,一直废柴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乔伊需要从一个标准废柴成长为野外生存大咖,还要赢得美人心,简直就是一场奇幻大冒险。
《爱与怪物》在2020年10月上映,这个时间点倒是蛮契合糟糕的2020年。
眼看着国外各国控制疫情不力,一股末世来袭的感觉悄然袭来。
只不过电影将疫情换成了爬行动物和昆虫们。
同样都是看似弱小无助的小东西,毫不起眼的病毒就可以让人类折腾地死去活来,巨大化的爬行动物和昆虫们也是如此,原本一脚就可以踩死好几只的昆虫,现在一只就可以单挑坦克。
巨大的反差让人产生深深的无力感。
不过好在《爱与怪物》的设定在科学层面不可能发生。
空气含氧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昆虫等物种不可能变得太大。
含氧量决定了这些生物的体型,加上昆虫没有骨骼,太大了自己就会把自己压垮。
冷血动物更不必多提,天气一冷就会任人宰割。
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魔幻事件,我相信大家第一时间研究的肯定是如何做麻辣大龙虾、法式焗大蜗牛……
从影片效果来看,《爱与怪物》出乎意料地好看。
看着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老套的海报,大家很容易以为这是一部毫无亮点特色的老生常谈末世电影,但看过就会发现,这完全是一座宝藏电影。
《爱与怪物》很有点儿《辐射》的味道,特别适合改编成冒险类游戏。
不管末日沙盒类也好、ACT也好、RPG也好,只需要在影片的设定基础上发扬光大,均可以一玩。
影片依靠精致的特效CG勾勒出一个细节丰富的清新末世。
末世并不总是灰蒙蒙暗无天日的感觉,末世也会充满阳光,到处会有爱人者。
乔伊从废柴成长为户外大咖,很大程度就是遇到了主动伸出援手的好人们。
除了必不可少的垃圾人做反派,绝大部分人还是健康向善的好人。
末世不仅有怪物,更有爱。
而且影片最后的落脚点也很积极,用爱做行动指南虽然扯淡,但在这种糟糕的环境下,我们正需要这种正能量提气鼓劲。
影片中乔伊在野外来回穿梭,现实中人们冒死冲锋抗疫在前,不就是为了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能够平安么。
当然乔伊的感情经历也是实惨,各位可以引以为戒,不要和妹子唠唠嗑就把孩子名字都想好了。
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冷血动物,温情末世电影,充满爱和惊喜宝藏。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看电影简介,以为是个冒险烂片。
没想到,很棒!
编剧创意,导演,演员演技,剧情设计,都堪称一流。
电影里的怪物,造型也很有趣,有几分呆萌,几分搞笑,让观众在紧张氛围中有几分放松。
电影主题很棒,人不能固步自封,安于现状,而是应该勇于走出原来的舒适区,去见识广阔天地,开阔眼界,活出短暂人生的无限精彩。
一开始以为是末日惊悚片,后来发现是喜剧片,最后才知道原来是童话片。
一开始的少年的确废物,但是这种废物也是刻意安排的,应对着那句:“即使像我这样的人也可以存活七天,你们肯定也可以。
”怪物设定加分,各种怪物,虽然说有的有点重口,但是是真的挺期待的。
看点很多,人物鲜明,很棒的一部爆米花电影。
【86】1、女主长得还行,爱情线比较合理2、如果真的是被污染才变异的,河里的水也被污染了吧,掉进河里还没有被感染?
这么多动物都变异了,人没有一个变异的?
3、就这?
世界末日?
完全就是个噱头,用冷兵器都能消灭的怪物有什么可怕的?
根本不可能动摇人类的根基,这设定就有毛病4、又是电影的美国式硬汉文化输出:如果你不是一个硬汉,那你就通过成长,成为一个硬汉,反正你得是一个硬汉。
从一个柔弱男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杀怪物男人5、小女孩都开始喜欢口红💄了,呵呵🙂真是早熟。
人家小女孩样样比你强,凭啥舍不得你走?
就无语😑还差点给小女孩安排上喜欢男主的戏码6、那个机器人虽然感人和友好,但也没有什么可信度,假得很,一个普通的管你什么第几代机器人,隐私懂不懂?
随便就能查所有人的照片?
美国的隐私安全没做吗?
什么东西7、就这怪物,一个三叉戟就能把那么大个螃蟹来个过头摔,那螃蟹变异是只变大了体积,重量没有变化吗?
这就是**的毒鸡汤,就那小身板,怎么练也不可能一个月不到就能叉飞那么大个螃蟹🦀了,真是无语
一颗小行星携着雷霆万钧之势向地球袭来,世界危在旦夕...... 从二十年前的《世界末日》、《天地大冲撞》开始,类似的情节和画面,你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接下来的故事,这片的讲述有点儿不同
虽说稍显无厘头的片名配合着充满山寨气息的海报(真不知道是怎么设计出来的)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不过《爱与怪物》的评价居然还不错,IMDB与豆瓣均超过7分——这样的成绩,在奇幻冒险类影片中不算低了。
那么,它说的究竟是怎样一个故事?
末世 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
面对直奔而来的行星,自以为靠高科技就能扭转乾坤的地球人对着它就是一通牛X轰轰的火箭发射。
结果,自作聪明的愚蠢人类遭遇了无情的“墨菲定律”:小行星虽被炸得粉碎,但爆炸产生的化合物却散落到世界各地。
因为辐射的缘故,一切冷血动物都变异了。
“变异”是指:小强变恐龙,宠物要吃人——不管是蟑螂、蜗牛、蜈蚣、还是螃蟹,这些丑陋的小家伙各个都成了哥斯拉一般的庞然大物,即使端着猎枪、驾着坦克都未必能对付。
当然不论《哥斯拉》还是《汉江怪物》,变异了的动物有很多,但那往往只是单个怪兽,像《生化危机》般导致所有生物大规模变异的电影并不多见——只不过这回不再是人类变丧尸,而是动物变巨兽。
影片开场即亮明了环保议题跟对动物保护主义的关注。
就像片中的那句台词:“从食物链的顶端被踢掉,从来不是什么巧合。
”
作为一部标准的好莱坞工业类型片,这一开场不乏新意:首先是采用手绘动画迅速交代背景,既节约了成本,还与之后主角制作怪物科普绘本的情节相呼应;同时使核心情节的设定不落俗套——关于末世的描绘,我们见得太多了,尤其是2020年的今天,光韩国就有两部:被视作狗尾续貂的《釜山行2》和刘亚仁的翻车之作《活着》。
丧尸围城的戏码已让太多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在新冠肆虐的今天,重拾“外星人入侵”的老梗也多少显得不合时宜。
作为一名新人导演,迈克尔·马修斯另辟蹊径,以人类自作自受导致你我再熟悉不过的动物变异的视角来诠释他眼中的“末日”,不仅令人耳目一新,更具备相当的现实参照性:众所周知,导致7000万人感染、100多万人死亡的当今世界的最大“怪物”——新冠病毒同样经历了几轮变异。
而全球各地的许多人们,也不得不像片中的幸存者那样,经历与外部环境的漫长隔离。
区别可能仅仅是:主角躲在地下,而我们宅在家里。
于是,又“宅”又“丧”的男主角乔尔登场了。
乔尔 乔尔,一个在地下掩体中藏了七年的男人。
从17岁到24岁,人生最精华的岁月,因为惧怕怪物横行的地上世界,他只能扮演地堡中“后勤部长”的角色:没事儿给奶牛挤挤奶、为幸存者做做菜,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百无聊赖。
偏偏乔尔还是地堡中唯一的“单身狗”,眼看身边朋友一个个地出双入对,形单影只的乔尔更觉孤单。
他愈发地怀念起七年未见、远在85英里外另一处避难所的前女友艾米。
注意:是前女友。
乔尔只有靠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一厢情愿地与艾米尬聊,以慰自己的相思之苦:艾米是乔尔心头挥之不去的白月光,也是惨淡无望的未来中他唯一愿主动争取的部分。
但与幻想中的郎情妾意相比,冷冰冰的现实却是:唯一能面对面与乔尔沟通的,是早已没电的机器人——导演通过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呈现了这一反差,对一部商业片而言,还算用心。
与独当一面,照顾一大群人的艾米不同。
乔尔除了做的一手好菜外,并不太受地堡中人的待见——因为作为一个胆小怯懦的“战五渣”,乔尔真的很菜:当怪物入侵时,大伙第一个想到的是让他呆在厨房里。
因为假如乔尔不这么做而硬要出风头的话,面对怪物立马呆若木鸡的他就会成为大伙全力拯救的对象。
于是,在怪物的变相刺激作用下,不甘心永远作为“猪队友”和“家庭煮夫”的乔尔打算孤注一掷:他要走出地面,寻找七年未见的艾米!
乔尔的信誓旦旦让一众队友目瞪口呆,即便对孔武有力的常人来说:花上七天时间,穿越怪物出没的陆地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更何况弱不禁风的乔尔——毕竟他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这绝对是一次自杀式冒险。
但就像乔尔说的那样:永远躲下去不是办法,如果只是坐等时机,那时机永远不会到来——因为怪物永远不会消失。
是像一个懦夫那样继续沉浸在单相思的幻梦里,还是拼上一线生机为了那一线的希望——乔尔选择了后者。
或许有人会受不了剧情的低幼、台词的鸡汤,但《爱与怪物》本是一部青少年向的奇幻片:青春本是一场说走就走、不计后果的冒险与试炼,影片聚焦于乔尔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依靠不期而遇的怪物和朋友,人物弧光完成的还算不错。
怪物 在长达七天的“真爱大冒险”中,乔尔经历了脱胎换骨的两方面成长。
一是技能上的:从“战五渣”一路打怪升级,战斗力与意志力随之飙升。
比如当乔尔首先遇到长着小小触角的癞蛤蟆,第一时间依旧惊慌失措,差点儿原地牺牲。
千钧一发之际,一只狗狗神兵天降,上演了一出“单身狗救单身狗”的戏码——看,英雄不是一日炼成的,一开始也需要“忠犬八公”的拯救。
之后乔尔又失足坠入沙虫盘踞的洞穴,幸得路过的猎人与小女孩儿搭救,方才逃过一劫。
贵人相助是英雄成长必不可缺的环节——虽然这很套路,但得益于影片流畅的叙事节奏、惊悚的氛围营造和源自真实所以“倍感亲切”的形形色色的怪物造型,观众自然也无暇计较那么多。
在三人一狗结伴而行的途中,猎人与小女孩不断为乔尔指点迷津:“爱情斗士”不是那么好当的,首先你得学会战斗。
在良师益友的帮助下,乔尔发射十字弓的技术突飞猛进,还学会了使用手榴弹。
猎人对他说:当与怪物迎面相撞、避无可避时,试着观察它的眼睛——就像体型硕大的蜗牛,虽然面目狰狞,但其实“很丑很温柔”,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乔尔的二次成长还来自内心,在告别了猎人二人组后,他很快又遇到了一次巨大考验:当初救下他的狗狗被蜈蚣怪包围,乔尔瞬间记起了17岁那年亲眼目睹双亲被怪物杀死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景象。
七年之后,依旧对怪物充满恐惧的乔尔终于鼓起勇气,凭借一颗手榴弹搞掂了怪物,救下了狗狗。
他能直面过往的心魔了。
通过闯关的方式历练一颗勇敢的心,这一老套的故事情节之所以仍有着不错的代入感,归功于导演对时代情绪的把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在“糊弄学”蔚然成风的今天,很多年轻人无不像乔尔一样现出越来越“宅”、越来越“丧”的趋势。
就像地堡中的人们,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厌恶,不愿去看更不愿承认,于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一面安于现状一面愤世嫉俗——既然尝试注定失败,为何还多此一举?
但乔尔勇敢地从自身的安全区出走,并始终秉持着不切实际的小小理想。
导演借乔尔的冒险旅程试图向观众传达这一讯息:即便末世真的降临,属于每个人的那点儿“小确幸”,仍值得尽力追求。
影片男主角迪伦·奥布莱恩,曾主演过《移动迷宫》和美剧《少狼》,《爱与怪物》延续了他一贯的“青春成长系”角色风格。
遭遇了五只变异怪物和与朋友的相遇离别后,乔尔成长了,他终于来到艾米所在的基地,即将见到朝思暮想的爱人。
艾米 当乔尔最终找到艾米时,“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场景并未出现,对乔尔勇敢浪漫但十足冒失的行为,艾米虽然十分感动——但依旧上演了“十动然拒”的大型打脸现场。
与一直躲在地下的乔尔不同,七年当中,艾米的身上发生了很多事:她失去了亲人、朋友和深爱的男友,更要照顾避难所里的老人。
眼下艾米将跟随“船长”,带老人们前往安全的海面生活。
这个时候面对乔尔突如其来的求爱,艾米的内心很难接受——美女没有成为历尽劫波的英雄的“奖励”,这也迎合了眼下强调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义。
没办法,合家欢么,啥时髦话题都要塞点。
怅然若失的乔尔登时醒悟:原来被热血冲昏头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单方面的“自我感动”、“自作多情”。
感情是双方的:虽然乔尔向艾米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但不等于赢得了佳人的芳心。
人,哪怕在世界末日的情况下,也该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不是当你不计后果地断然出走,人们都该衷心祝福并为你默默祈祷;也不是每次都有从天而降的狗狗或猎人向你伸出援手......认清现实的乔尔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成长。
当然,导演最后还是给了爱情一个机会:毕竟是给年轻人看的嘛。
原来,曾答应带领所有人前往海上生活的 “船长”是个打劫物资的职业骗子,他要抢走避难所的所有东西、还靠捕获来的一只“大家伙”对基地人展开了攻击。
螃蟹怪原本品行温顺,但由于身上被绑上了铁链,船长以不断电击的方式刺激着它“狂性大发”。
命悬一线之际,乔尔想起了猎人的忠告:当置身危险时,试着看清怪物的眼睛。
乔尔发现:外表丑陋狰狞的螃蟹怪有着一双疲惫不堪的双眼,这是长久以来遭受电击折磨导致的。
猎人曾经告诉过乔尔:“你的直觉会救你的命”。
但显然一厢情愿认为艾米会爱上自己是一种“错误的直觉”,那么这一回呢?
自由的选择权再次交到乔尔手上,他必须尽快做出性命攸关的选择,而这一选择,也决定了自己和艾米的未来。
自由 除了青春与成长,电影的另一大主题是自由意志:每个人都有套诸自身的枷锁——有些是自找的,恰如地堡中的乔尔;有些是被迫的,比如螃蟹怪。
恰如一位观众评价的那样:“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要执拗于自己的小小圈子,要勇于走进那个残酷而广阔的世界。
”
总的说来,作为一部打怪升级的青春片,《爱与怪物》的缺点十分明显,就像先前说到的那样,它有着各种各样“似曾相识”的桥段:人与狗相依为命的设定让人联想到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而不管猎人、小女孩儿、脸谱化的“船长”还是偶遇到的依然存有电量的机器人——都是工具人。
另一方面,冷血动物变异的设定也存在一些漏洞,先前说地球因此失去95%的人口,但从片中我们看到:不断开挂的男主和并不强势的怪物之间的对抗并不激烈,这主要是导演立足于“爱与成长”的青少年主题所致——貌似艰巨的任务并非十足恐怖跟无法胜任,只要方法得当,困难也很容易被克服。
本质上,《爱与怪物》属于一部积极浪漫的废土童话,是裹着末日生存外衣的小清新片,与渲染苦大仇深的末世氛围和展现沉沦扭曲的黑暗人性的同类题材并不相同。
你可以嫌它幼稚,但恰是这样简单纯粹的童话,给了观众意料之外的感动。
或许2020年的今天,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论眼前的日子有多苟且和不易,我们仍有机会告别狭隘的自我,赢回新的世界。
不好笑真的
感觉好美
今年电影市场荒芜,也算数一数二的视效大片,末世设定下的青春公路片,友情爱情亲情都有涉及,最期待五花八门的巨型虫子,男主不意外开挂光环,总能顺风顺水的逃过一劫,狗狗和机器人是暖心配置,雨夜下男主与智能语音对话是全片最抚慰的桥段,孤独瞬间找到归属,一下子把电影对末世设定的贫乏拉上一个高度,情感立马有了纵深感,电影节奏明快,过程险峻有趣,爱情是经不起的考验,人性永远是猜不透的迷,好莱坞标准工业流水的水平之作,这种男主搭配狗狗的配置,有那么一瞬间有《我是传奇》的影子,有爱又互助,虽然冒险犯难,但终究会围炉重聚,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国内真的太适合引进了,院线需要类型齐聚,稍微给主旋律喘喘气,也让观众看看热血青年打怪兽,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暗夜中的天空水母和那一曲旧世界歌谣,把全片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意境与层次,不过只可惜就那一段。
偶有小惊喜,难觅大感动。喜欢女主这一类型的女孩子。
看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太无聊了,没人喜欢看废物成长,没人觉得自己是废物
类似《自卫的艺术》那种“书呆子动作片”,好在不呆板,特效和动作场面都合格。末日气氛,各种大爬虫轮番上场,加上书生男主和华裔小御姐女主的搭配还带一条狗,居然有点徐克即视感。
dont settle, even in the end of the world
两倍速观看都嫌慢。平铺直叙,毫无想象力可言。
怪物公司开到僵尸之地,从视角到音效的惊吓感,被画外音彻底冲淡,视效做的再好,也还是让人烦这样的电台播客读书会。
也许是最温馨的末日生存片了吧,除了结尾几乎没有幸存者的尔虞我诈,有的只是励志与阳光,陌生人与朋友的温暖。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末日,其实是我们的生活。它告诉我们不要执拗于自己的小小圈子,要勇于走进那个残酷却广阔的世界。这是一个非常俗套的命题,却始终值得讲述。同样,爱情也只是生活的一个选择,大好人生,大千世界,何必执着于此。
狗和机器人也太犯规了吧
轻松片,看完之后想掌握无线电技术和太阳能蓄电技术。
温暖抚慰人心的 就是那一次次爱的共情 也是爱给了出发和回家的勇气
成本不高,怪兽不多,末世氛围还可以,剧情简单,有点温馨和意义,整体很轻
挺好的片子,世界末日了,就应该互相帮助不是
小清新傻白甜,怪物都会绕着走。不过里面的环境才是最美的:没有人类的世界,五颜六色覆盖大地。
超级搞笑!又超级冒险!Dylan太有爱了!好喜欢啊!
为了女机器人加一颗星,那生命的最后二十分钟太浪漫了。
Post-apocalypse题材我永远的爱,而《爱与怪兽》绝对属于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内核其实很Disney(In a pretty good way),但我就喜欢这种给人力量、温暖与希望的末日片。喜剧元素点缀得也恰到好处(很Disney)。AI机器人和狗狗真的太杀了,眼泪流干😿。主创团队很棒,很聪明地用主角的视角所见碎片引发一个个幕外故事的遐想。诸如“前景怪物爪子捕杀小生物,中景主角行走后景末世藤蔓爬广告牌与青苔废弃房车”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太喜欢了,希望有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