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别人都把这部电影定位成什么类型,动作大片?
魔幻巨作?
如果这么想的话,一定会很失望,像样的打斗基本没有,只有张静初的几下花拳绣腿;魔幻的场景少之又少,服饰设计不见华美,至多是几块乱糟糟的碎布拼凑的衣服,更不要说造型了;画面比起中国拍的某些应景大片都不如,只有在中国村庄取景的一段犹如水墨画般的质感值得一看。
这只不过是一个笨拙又稍显傻乎乎的文艺片,讲述了一段被预言诅咒的爱情。
与芬兰史诗《卡莱瓦拉》的关系,不过是借用了其中的一些人物,相同的是也有着悲伤的过往,命中注定的错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卡莱瓦拉(Kalevala)由大量的芬兰民歌组成,讲述的是卡勒瓦拉的英雄们和北方黑暗国波赫尤拉之间的斗争,电影中表达的爱情和诗中一段三个英雄共同追求一个美丽的公主稍有相关。
不过,影片中透露出的凛冽的悲剧性更像卡莱瓦拉支线中的一个关于英雄库勒沃的故事:库勒沃的父亲被自己的亲弟弟杀害,于是他从小就变成了孤儿。
祸不单行,他又与唯一的妹妹失散,孤身一人的他只好在森林中流离失所。
多年后的某一天,他强暴了一个少女,后来才发现对方就是自己的妹妹,这样的打击让他只想一死了之,不过他的母亲阻止了他。
于是,他去找自己的叔叔报仇,放火烧掉了他的房子,可是当他回到家才发现家中早就不剩一人,只有一条黑狗。
此时此刻的库勒沃再也找不到活着的理由,走到森林中强暴妹妹的地方,举剑自杀。
*公元前2000年“这不是开始,而是结束” 传说,地狱之女诺威艾塔生下了9个蛋,分别叫做恐惧、痛苦、欲望、丑陋、狂热、仇恨、贪婪、盲目,而第九个蛋没有名字,它有毁灭世界的力量。
预言中只有铁匠的儿子辛泰能杀死他,并因此跳出轮回获得永生。
他从来不惧怕什么,精通各种技能,只想在完成那个预言前过一天普通人的生活。
于是,来到了那个荒凉的小村子,因为逃难已经没剩多少人了,在与村里人的争执中,他见到了推门而入的品玉。
也许只能算瞥见了,当时他在空中翻腾,倒立的倩影牵引着他的目光。
在《卡莱瓦拉》中,万奈莫宁在途中遇到过光彩夺目的波赫亚姑娘, “他抬起他的头来,高高地向天空仰望,他看见了辉煌的彩虹,天弧上坐着一个姑娘,她将黄金的织物编织,‘悉簌’‘悉簌’地响着银梳子。
” 爱情的降临最难描述了,谁也说不好是什么样的表情让人心动,也许只是她尴尬的样子,他可笑的神情,或者什么都不是,只是第一眼就认定了那个人,然后决定用毕生去追随,用余下的生命去寻找那个原因。
并不能说品玉有多美,谁都能看出她不爱辛普。
像《竹取物语》里的竹取姬,《图兰朵》中的东方公主,《卡莱瓦拉》中的波赫亚姑娘,她们的爱情都附带残忍的要求,如果辛普能杀死恶魔她就嫁给他。
但是当他提着恶魔的头献给品玉时才发现她爱的是别人,绝望的他并没有杀死恶魔,而是将它的头颅放进了“山布”,那个只有在他心灰意冷时才能打开的盒子。
“天使之城”中的尼古拉斯•凯奇为了梅格•瑞安放弃了永生,辛普也是,为了毫无希望的爱情堕入了无休止的轮回。
他对恶魔说,我将你称为希望。
只要能转世见到品玉,他就有机会再次让她爱上他,哪怕预言中品玉永世都会爱上别的男人。
爱情不就是这样?
哪怕你不爱他,他还是会亦步亦趋的跟随,决不放弃。
他举起那把剑,庄重的如同婚礼上的誓言,“为了证明对你的感情,穿越时空也要再次找到你。
” *2000年后的芬兰“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 一个叫做洛莉的女孩的离去让辛泰陷入悲伤的情绪。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铁匠,如今所有的人都抛弃了他。
那个自称研究《卡莱瓦拉》的男人带来了一个叫做“山布”的盒子,说辛泰就是传说中的铁匠的儿子。
他对这个人半信半疑,记忆却慢慢的沿着时间卷土重来。
恶魔再次出现在英雄的面前,历史在预言的轨道中一次又一次上演。
它嘲笑着英雄,说他逃不过预言,在这个世上,寂寞的活着比死去更惨,他注定留不住心爱的女人。
预言是为什么而存在?
知道了结局的故事该如何继续呢?
辛泰杀死了那个恶魔,他知道自己将无法再次转世,不过,他说过,穿越时空也要找到品玉,再看一眼,再爱一次。
洛莉带着品玉曾经佩戴的玉佩离开了那个城市,辛泰的声音回荡在耳边,这不是结局,只是开始。
那个女人也说过,《卡莱瓦拉》的悲剧一次次重复,而她的《卡莱瓦拉》将是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穿越时空找到你 不断穿插的记忆打破了故事的流畅性,不认真看很容易陷入一片迷茫。
导演讲故事的手段并不高明,笨拙生硬,结结巴巴的讲完一个传说。
美女与英雄中并未擦出多少火花,张静初没有多少机会表现人物,仅有的几个出场只能算得上到位。
这个电影基本上没有特技、演技、美景、明星,却弥漫着浓浓的伤感和绝望,硬生生的打动了我的神经。
也许,是因为辛泰最后那句“穿越时空我也会找到你”;也许,是因为英雄的无奈与绝望;也许……谁知道呢?
最后辛泰对恶魔说,我将称你为“告别,昨天”。
也许,我也害怕每个人都逃不过的预言。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31023/
刚刚网上看的,没有去影院花钱,自然也没有受到当时宣传的影响。
个人觉得当普通的片看勉强算还可以的。
至于类型标签上的“动作、冒险、奇幻”,是一点都没有感觉到。
本来想给个4分的,但是感觉比功夫之王要强点,人家还有5分呢,给个6分吧。
叙事手法,其实就是西方导演典型爱用的手法。
从影片开始,埋下伏笔,让观众一直处于猜猜猜的状态,在抽丝剥茧的给你答案,让观众对剧情产生了一个基本的猜测,再在影片最后部分,给你搞个出人意料的,告诉你你猜错了,这片子也就七七八八了。
(剧透:包括影片的文案也是告诉你,张静初饰演的和男主角是一对,感觉他们相爱啊,其实不是呢。。。
)再说影片的主题,感觉是西方惯用的主题的杂糅,可以说成是超越自己的成长篇,一个犯下了错误的人,最后矫正了错误。
也可以说成是个爱情片,为了爱情放弃永生,最后因为巴拉巴拉又放弃了爱情的故事。
也可以说成是部探讨人性的片子,牵扯出了恶魔九子中人性的弱点什么的。
过于杂糅的主题才是片子失败的原因!
没有什么主次之分。
冲着张静初去看的片子,但其实她饰演的并不是片子的女主,只能算是戏份比较多的女配啦。。。
很多设定让人雾里看花,更让影片进入了烂片的大行列。
莫名的中国设定,感觉非常牵强,换个其他地方一样可以。
铁匠儿子的设定?!
有必要吗?
可以换个更好的丫。
魔鬼的第九子,我这么觉得它如此的可怜,在期待主人给她起名字吗。
一开始发现女主进入研究室想杀女主的玛利亚,最后却给了女主那个玉玦。
好多问题不解,不知道是编剧随便编的还是我智商不够?
再来说说片名《玉战士》,应该是指片中的那个翠绿色的玉玦。
只不过片子过半了,才出现。
先是张静初饰演的把玉玦挂到了男主脖子上。
然后男主戴着玉玦自杀,男配死的时候又把玉玦给带上了。
再然后就是男主在杀恶魔第九子时,那个玉玦救了男主一条命。
片子最后玉玦又给了女主。
影片最后玉玦的寓意勉强可以解释为,男主放下了对女主的爱,与过去决绝。
但前面有什么寓意内涵吗?
整个线索过程搞得莫名其妙。
估计老外根本就没有搞懂玉玦的在中国文化里的内涵,片名就更难理解,难道是为爱而战的战士?!
充分理解为什么只有4.0的分数,去看西方魔幻的中国观众,看了部勉强可以定位为爱情片的烂片。
而且是部被各种商业化毁了的片子。
最后吐槽一下:男主在是中国人的时候,是如此的让人无语,荷兰时,突然醒悟。
还有外国人名字的中国神话。
总之,这就是一部西方人拍坏了的片子。。。
对于这阵子宣传攻势过猛的《玉战士》来说,我不得不说——我太失望了。
甚至当别人问起我的时候,我会夸张的告诉对方:这是我看过的史上第一大烂片。
尽管它还没差到那个地步。
情节混乱、故弄玄虚,芬兰的古老神话和中国元素并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两者就像容器里的水与油,虽然在一起,但并不交融。
还有,西方导演对于中国武术的运用流于表面化,致使电影里所谓的“中国功夫”成了一种致敬形式极致又华丽的坎普。
就那“合欢掌”,我说不客气点儿,没学过武术的小屁孩都能把耍这绝招的铁匠大人踹一边去,中国武术啊,在国外是不是已经成了“东方的古老健身舞蹈”的代名词了?
OTL and OMG。
而且,电影里宣扬的对于爱情的认知、等待、背叛,我觉得,那是西方人的意淫,那是欧洲人强加在中国人身上的想象中的产物,所以造就了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怪胎。
作为一部动作片,它很失败,我只看到了模仿。
作为一部爱情片,它很失败,所有的感情都来得那么干瘪没有滋味,让人觉得涩口。
作为一部奇幻史诗大片…………我说,国内的媒体宣传者们,还是别把观众都当没见过世面的傻子了吧。
记得小学的时候瞄过一两眼,可惜凌乱的叙事让年幼的我望而却步(老实说现在看这个叙事节奏也很令人困惑),在乌鲁木齐疫情封城封门封户期间闲的无聊想起了这部电影,用关键词"眼睛进苍蝇"一点点的搜出来这玩意叫《玉战士》。
在网上瞎眼的普清资源中耗费了人生中比较宝贵的一个半小时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源头 —— 爱而不得。
是的,整整95分钟的剧情,跨越千年的两个场景反复的告诉我们什么叫爱而不得,活像我三年级写命题作文时东拼西凑的可笑模样。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主角大战在即就忽然想体验一下生活,脱离大部队去了一个鸟不拉屎的村子,去饭馆恰饭的他听到别人说起沼泽的大boss,说好要做一天普通人的他却管不住嘴插一杠子说出自己不是普通人,自己有使命在身要去沼泽干架,合着就是中二病犯了想找个地方装13呗。
装完不算,还跟气愤的围观群众甲干架,干架就干架,中场休息的途中看见了女主就再也走不动道了,不过也难怪,整部电影中古代场景就这一位适龄女青年,想追别人也没处追。
更夸张的是看到姑娘之后就忘了使命在身,更用自己的使命在身逼人姑娘嫁给自己,这下我可算明白了,合着主角就是一芬兰老流氓。
也不知在破村子呆了多久,呆到大部队全军覆灭自己徒弟来找自己之后才想起了自己还有大事没干,二话不说就孤身一人去骑马干仗,到了地方之后尸横遍野,全是大部队的尸体,少说也得一万人吧,按电影里的设定来看这boss也没什么阿瓦达索命咒之类动动嘴皮子就能杀人的设定,挨个儿抹脖子也得不眠不休的砍个一天一夜吧,跟boss见了面之后唠了两句然后就把boss的头一刀给砍掉了(boss他喵的就一个人,我先前以为他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黑社会性质团体的头头,结果就一活了一百年的臭傻狗),我就不明白了主角杀boss比杀猪还简单为啥还要带那么多人,就为了装13?
我着实为那死去的一万多人不值。
杀完回到村里从窗户看到姑娘和自己徒弟房子里你侬我侬的场景,听到人家俩说过去的事儿,人俩本来是一对,后面战乱失散了以为对方死了才怎样怎样,偷听的主角一脸懵逼,得知自己变成备胎之后接受不了情绪失控自杀了……我可去你的芬兰玻璃心老流氓,呸。
至于其他方面譬如棍子上插扇子的奇怪武器,以及到电影结束都没有名字的boss,还有徒弟和姑娘俩人自创的绝世神功合欢掌被主角举起的手臂破解(私心想,但凡学过一丢丢拳击的人会个护头动作是不是就破了这招,创这招的两口子也丼到不行,要搁我打头不行就踢他裆,掏他眼,锁他喉)之类的奇怪设定也就不一一吐槽了,这电影我给两颗星,不推荐大家观看。
06年在电影频道看到影片预告,被张静初那炫酷的造型吸引,但是当年的播放时间正好是年三十8点,为了看春晚只好割爱。
今天正好也是年三十,我一个人,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于是找出来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算是了了12年前的心愿。
觉得片子情节有点混乱,理解起来有点费力,场景也不似想象之中美好。
不过看这部电影只是为了满足下自己的情怀吧,回忆一下当年的自己。
不知道当时的自己看这部电影会不会觉得好看。
看着下面06、07年的影评,有些心生感慨,啊,已经12年了。
就是奔着张静初看的这部电影除了个开头让我觉得还凑合以外,整部戏在唧唧歪歪讲些什么呀对,看起来是做的很有哲理但是整部戏就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这么讲着,您累不累啊讲清楚了不就成了关于每一个情节,我看的都很恍惚要不是为了那海报,我还就真狠不下心来看这部众人皆知的大烂片
很难看,就这个评价了!
1 一会中文,一会芬兰语,搞不清楚是在看哪国电影。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讨好两边。
2 除了张静初以外,其他主要演员的长相都对不起观众。
3 功夫变成了太极,招招清晰可见。
4 故事生搬硬套,把两个神话硬是撮合在一起。
尤其听那个中国长老说个所谓的外国地狱女神的名字,太奇怪了。
很后悔看之前没有上豆瓣来,原来就是在娱乐新闻里面看到介绍这部片子的首映搞得像两个文化宣传会一样,所以好奇来看看。
实则估计看的大部分人都回绝对上当的。
老爸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
这部电影是根据芬兰的民族史诗改编,没看之前,是看了电影频道的介绍的,对于男主角古怪的汉语也很不以为然。
借用一句评论:“姑且作为中芬有好合作的开端来看待这部电影”,因此我们也不必对它太多的苛责!
这样一来,当我们对事物的期待没有那么完美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接受,而这些事物竟也会显得可爱起来!
所以看的时候,发现它还是很有些经典的台词:“任何人都是逃不掉命运的!
”“头脑中最原始的部分使人相爱,人在恋爱时,他们的血清素含量会降低到神经衰弱者的水平,这本应造成忧郁,但一个恋爱的人就会变成‘崇拜对象’的状态。
爱的功效就象药物,但很快药物就失去了作用,而身体已经不习惯这种没有另一方的状态,人们给这种依赖性起了个名字――爱!
”传说地狱子女诺威爱特产下九个蛋,孵出八个儿子,分别是:恐惧、痛苦、欲望、丑陋、狂热、仇恨、贪婪、盲目……不知道第九个儿子到底叫什么,可是他正活在你我的心里。
可能是文化的不同,对于这种哀伤,和循环如西西弗斯般命运的循环,我很难理解。
但就象曾经的《大话西游》,每个人面对命运都要选择一条路,而无论如何轮回,总会是这条路,这就是命运。
你要选择、你要舍弃、你要承受成长的痛,你也要为那无意义的人生演绎一世世……忽然,很向往北欧,那里的天空是否如传说的清冷、高远,那星星是否也更多、更亮呢?
主题歌FEAT是相当的好听啊!
在气质美女张静初的吸引下观看了《玉战士》…张静初以前的作品如《孔雀》、《花腰新娘》反映都不错,可惜我都没机会看…所以这次主要还是想看看期待已久的张静初的荧幕形象…应该说对演员的关注度大过电影本身,所以从一开始对影片的质量本就没有太高期待…而事实上果真也没什么惊喜…影片虽然极力想打造一部魔幻史诗般的作品,但最终似乎没达到预想的效果…也许是片长所限,整个故事情节显得很凌乱,古代和现代的跳跃太过频繁且连接不严密,以致让观众在理解上增加了不少难度…整部影片主题不甚明确,既没有突出英雄主义,也没能把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我看完之后很难明白影片要表达的主旨…还有一个缺陷就是老外的中文发音实在很奇怪很生涩…让人感觉不自然,甚至想发笑,这严重破坏了影片的严谨性…而张静初的角色也没有太多亮点,感觉被埋没了,值得一提的只有她在男主角倒立的视角下的惊艳出场,以及用很特别的铁扇子做武器上演的唯美打戏…如果非要找一些影片的优点的话,或许场面恢宏的电脑特技可以算得上是…还有如果细细品味情节并能全部理解的话评价应该也会好些…
片头出现总制作人韩三平的时候,我其实已经不想看了。
导演自作聪明的在古今的左切右换把剧情弄得支离破碎混乱不堪,加之脑袋被门夹过才能写得出来的台词文本,一个极为普通的奇幻爱情故事,我愣是险些没看懂。
和所有中外合拍烂片一个尿性,老外的主角,奇奇怪怪的道具与服装,蹩脚的中文以及完全一点都不考究的对白文本,还有看了就犯恶心的类似在跳舞的没骨头没筋的武术设计。
《神话》大概真的是中外合拍的巅峰了,至少它还有个荡气回肠的主题曲留了下来,至少它还保留了些许东方的韵味,看得没那么别扭。
怎么中外合拍片就在不停的翻拍这类又奇幻又穿越又武侠的大杂烩的重口味烂片呢????
怎么就没有一个像《绿芥刑警》这样比较正常向的片子粗线呢!!!
最后说句,浪费一个半小时时间,阿郭,我很伤心。
说实话,如果换成三部曲来拍摄的话会好很多~~~真的是一部很好看的片子,可以短了点~~
看完就忘的片子~
很多人说烂的片子,但我觉得还蛮好,得用心而不是眼睛去看才能理解的片子。
糟蹋我们静初MM
芬兰《英雄》
垃圾
意境不错。有点时候,电影是一种感觉,这个电影就有一种感觉
还是不喜欢这种题材的东西……看的不是很明白~
好的故事,错的表达,乱七八糟的表演,恶心死人的台词,该有戏的地方没深化,不重要的地方堆满了恶心的不合故事的台词。
造型太酷了……
快进看完的。就看看美女耍帅。
故事没有讲好。节奏前现代。但弥漫着魅惑的绝望和伤感.........
这讲的到底是啥?!片尾曲fate赞
cctv6放的,一般吧,女主长的还行。
...
电影频道系列,还有中芬合拍是认真的?
芬兰的大作啊。
没有再差的评价了吗?再也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让偶的旅途蒙灰了.
张静初打戏那段很不错的,典型的东方美女面孔,既知性睿智又刚而有力。可惜影片盲目地用西方幻想元素打乱了古中国的故事框架。最后只记住张静初的美。
一部被很多不待见的电影.但我对她别有情感.记得当初和姐姐在只有6个观众的偌大的放映厅中,2个还中途退场. 一部加杂芬兰语和中文的电影,一部武打如舞蹈的电影,一部让我揪心的电影.所谓用一秒钟爱上你,用一辈子来遗忘你的感觉植入灵魂.还有那预告片中的一段"你还爱我吗"."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