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剧情一般但很喜欢片中的房子,遂写了篇分析长文,原文如下。
https://www.douban.com/note/705799444/ 说到奥斯卡、戛纳双提名的细田守新作,最有趣的要数片中的房子了。
与其把它看做穿越题材的动画长片,不如把它当做“建筑师自宅实录”来看吧,更妥当也更有乐趣些。
假如你是一位响应计生委号召,为二胎做储备的有地青年,这部动画片还能帮你的住宅设计开拓思路,答疑解惑。
《未来的未来》故事设定在横滨矶子区,故事核心舞台是一幢“建在坡地上的房子”。
一开篇,导演就透过祖母的视角对房子吐了个槽“难道跟建筑师结婚的话,就不能住正常的房子了吗”。
果不其然,初看的时候,总觉得这房子“怪怪的”。
但不多时,又被这家人自由自在,不以为意的生活状态感染。
细细想过也就明白了,这是一幢基于当下的房子,奇特恰是因为真诚。
当业主成了自己,再执拗的建筑师也得丢下包袱,坦诚的直面自己和家人的真实需求。
这样的房子或许不适合每一个四口之家,至少对片中的一家人(孩子幼儿时期)是再可心不过的。
坡屋灵感:来自细田守也来自横滨细田先生对斜坡有着格外的偏爱。
在《穿越时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战》《怪物之子》《狼的孩子雨和雪》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很大的斜坡。
长长的斜坡包含着速度和活力的隐喻,也总是伴随着时空的转换。
可是出于安全性的考量,总不能让四岁的小朋友像真琴那样从斜坡上一跃而下吧?
于是,谷尻诚在有许多坡地的横滨设计了一座依地就势高差错落的中庭式住宅。
这位非科班出身的高产建筑师,毕业于一个只听名字相当污的学校(请自行搜索)。
在设计《未来的未来》的建筑之前,谷尻诚曾因两个斜坡基地上的项目崭露头角,广岛的“毘沙门之家”和福冈的“桧原之家”。
《未来的未来》片中的概念坡屋则是谷尻诚在此前两个作品后一次大胆而温暖的尝试。
《未来的未来》开篇,导演用一个长镜头和蒙太奇简单地叙述了片中房子的由来:为了迎接第二个宝宝的到来,身为建筑师的爸爸扩建了先前的老房子。
扩建前后对比:
平面/剖面图:
这张官方的结构图清晰的说明了各个空间与影片中的关系
“奇特却舒适”在这幢房子里,奇特基于视觉,而舒适来源于体验。
向内极致亲密,向外绝对私密。
外:建筑四周环境与邻近土地相连接。
由于和邻近的住户距离非常近,在基地中央设置庭院,房间配置成将中庭围起来一般。
临街一侧,由入口通往庭院长而高的楼梯与预制混凝土遮阳结构,形成了物理屏障,让建筑能够不受到周围视线的干扰,创造舒适、令人心安的居住环境。
建筑在透光材料的选择上也是如此。
对外的游戏室、屋顶天窗、建筑两侧,门庭上方的开窗虽然都具备采光性,却不具备与外界“交流”的功能,保证良好的私密性。
内:建筑内强调无隔断的自由空间,建筑体量依基地坡度分割为七个层次,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大空间,层层递进的高差柔性地隔开了视线,这个没有墙壁和门的空间仍可满足一定私密性的需求。
空间各部分皆由一小截楼梯连接。
每一次上下楼梯,都伴随着一次空间的转换。
虽然足有7处楼梯、约40级台阶,但看得出小男孩并不在意。
谷尻诚说,“孩子是喜欢有楼梯的房子的”。
从最远的卧室一口气跑到游戏室,再跑回去这种成年人想都不敢想的麻烦事儿,却可能是孩子格外珍视的童年回忆吧。
开篇不多时,用小男孩在游戏室里的一声呼唤,揭示了房子的空间关系。
“不便”却温柔谷尻诚说,“[不便]是建造这个家重要的关键词”。
透过“不便”,则倾注了建筑师爸爸和妈妈对孩子的爱与温柔。
【呼唤光和风的中庭】扩建后,庭院作为家的中心,也变为室内风景的延伸。
面向庭院的两扇整面玻璃拉门,不论盛暑或是隆冬都能很好的适应。
【看得到又看不到的游戏室】建筑立面的遮阳结构,让游戏室隐蔽于临街的视线中,又可以从几处遮阳结构的高差中迎接自然光,观察街道。
【餐厨区/工作室一体】家中采光最好的部分,设计为开放式的餐厨区和工作区。
这里显然也替代了起居室的功能,让父母在家工作时更便于照顾小孩子。
【有自然采光的起居室】作为距离主要光源(庭院)较远的区域,起居室和卧室上方预留了L字形天窗,让起居室和卧室都能有柔和的自然光线。
【没有墙壁的双床卧室】孩子小的时候,家中的安全性和亲密感超越了对家人间隐私的需求,于是有了不设墙壁,方便照顾幼儿的双床卧室。
孩子稍长些,则可以把空间腾出,加建墙壁,做一个步入式衣橱。
影片中的许多细节中,也可以感受到设计师的温柔用心:
虽然对《未来的未来》片中空间的相当着迷,但倘若要我切身住进这样的房子,也难免会感到辛苦吧。
毕竟做两趟卫生就要上下160级台阶了……可是说到底,居住的自在只能在居住者的体验中找到,这种有点麻烦却又独一无二的舒适感才是《未来的未来》里居住的真正诗意吧。
关于穿越型故事的创新,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日本动漫为此提供了诸多解答。
在《你的名字》中,故事融合了穿越时空与性别交换的元素,并深刻探讨了情感主题。
同样,在《天气之子》中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
这几乎已成为日本动漫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类型。
穿越时空育2胎的笑与泪《未来的未来》电影日记_哔哩哔哩_bilibili《未来的未来》描绘了一个穿越时空的情境,过去的家人与未来的家人都汇聚到现代,共同参与一个家庭抚养孩子的过程。
这一主题初看之下颇为奇特。
一方面,观众会感受到这是一部温馨的电影,它通过故事情节解决了许多产子焦虑与二胎焦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它又令人心生酸楚,因为以一个家庭自身的力量去抚养二胎,同时不忽视一胎的感受,几乎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这种温馨与怜悯感交织在一起时,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产生自己的犹豫与抉择。
这种犹豫与抉择实际上基于观众的立场。
对于那些无需担忧此类问题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将这部电影视为一种美好的幻想,因为幻想中的问题不会成为现实。
然而,对于那些在凌晨时分需要守候着一个刚出生仅十几天、迟迟不肯入睡的孩子的人来说,他们在观看这部电影时会感受到其中的诸多心酸,以及那些通过时空穿越方式展现的极为不切实际的现象。
但无论如何,《未来的未来》做到了一点,即在提前预知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风险问题的情况下,同时让观众收获了一些温馨的结局。
1. 建筑设计与剧情的奇妙融合今天是2025年1月26日,我计划与出生第17天的儿子一起录制这篇关于《未来的未来》的电影日记,这是我们的第二次节目录制。
上次一起录制的节目是《鸳鸯楼·惊魂》,而这次的主题与《未来的未来》更为契合。
既然他不愿意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而是想躺在这里听我讲述,那就让他听听我的声音,同时出现在镜头中。
我们一起来聊聊刚刚看完的电影《未来的未来》。
我标记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在一些网络平台上,我看到了关于这个电影里建筑师家庭的三维复原模型。
这个复原模型展现了《未来的未来》中这一家人空间的智慧布局。
那段时间我正在进行游戏场景设计,想要还原一个电影或动漫中充满智慧的场景空间。
在筛查和选择的过程中,我找到了这部电影《未来的未来》。
故事的设定围绕一个建筑师家庭展开。
这个家庭在一个狭小的场地上巧妙地划分了后室、前院和前室。
在这三个区域中,后室主要用于家庭成员的交互,院落则是孩子们与自然空间畅想的场所,前院则是孩子们玩耍以及守望父母回归的地方。
这样的功能设定在《未来的未来》的美术设定中并非凭空而来。
我不知道现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建筑,但这样的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符合剧情需要,而是很好地结合了现实生活中的需求。
剧情中,刚开始外婆吐槽说与建筑师生活的家庭的房子就不能设计得正常一些吗?
但实际上,这种“不正常”正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他们最为友好。
友好之处体现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看到几次空间的穿梭,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未来,都发生在这个院子里。
而特定的触发点就是小男孩走到某个位置,并带有一定情绪时,就会发生时空穿梭。
院子的后半部分是全家的卧室区域,主要发生家庭成员的互动,包括他的二胎妹妹长大后穿梭回来与他们一起将两个供奉的仙人像放回柜子的惊险场景。
前室的功能主要是孩子的玩耍空间。
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的玩具火车等物品都摆放在前室,这也是他自己的儿童空间。
在这个剧情中,妹妹一直没有进入这个空间,哥哥一直独自在这里玩火车,并从自己的窗户上擦去雾气等待家人的归来。
这可以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在这个内心世界里,他一直比较孤独。
剧情中最后一次穿越发生在小男孩想要离家出走后遇到长大的自己的那一刻。
他以为家人都已经离他而去外出度假了。
但他没有跟上的原因是他脱离了自己独自玩耍的前室空间,而实际上他的妹妹在前室等待,他的爸爸和妈妈则在路边收拾车辆。
因此,这个建筑的设计与故事的发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如果现实中存在这样一个狭长的地块,并用于构建类似的房间,其便利性恐怕难以与故事中的描述相提并论。
大量的楼梯设计,尤其是在后室即父母生活空间中的楼梯,实际上对儿童并不友好。
尽管前室中的楼梯设计较少考虑儿童友好性,但在此建筑中,楼梯的布局显然没有充分照顾到儿童的安全与便利。
2. 母亲、外婆与孩子的命运轮回除了我因特定动机观看这部电影外,另一个令我感到巧合的是,这部电影为我提供了一个关于家庭关系问题的清单。
这个清单不仅涵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还涉及了处理所有家庭关系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
例如,影片中的小男孩在一次穿越中遇到了年幼时的母亲。
那时的母亲尚未变得像现在这样对环境和卫生有着极高的要求,而是带着小男孩一起将东西弄得乱七八糟。
然而,在这一幕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小男孩的外婆是如何严厉斥责他的母亲的,对母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这种斥责最终导致母亲在潜意识中也不自觉地对自己孩子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紧接着,下一幕中,外婆却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愤怒,反而对母亲说起了自己曾经的辛苦。
影片中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往往容易忘记彼此曾经的经历,尤其是每个孩子在长大后都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被当作孩子而受到歧视的过程。
这种规律导致那些曾经歧视过孩子的母亲在成为外婆后,又紧接着开始歧视下一代孩子,这无疑是一种残酷的现象。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性地记住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而忘记自己在情绪上犯下的错误。
这或许是人的一种保护机制,但这种机制在母亲训斥孩子的过程中一再出现。
最终,母亲只能自我辩解道,自己其实已经变好了,并且也不容易。
当然,影片中的父亲也有自己的问题。
这些问题源于日本家庭社会的分工所导致的结构性问题。
当父亲开始尝试像某些优秀作品中的父亲一样承担家庭主夫的角色时,他享受到了这种角色所带来的社会红利,如良好的名声和名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却常常忘记自己的职责,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导致女儿的婚期一再推迟等问题频发。
因此,在影片结尾时,这对父母互相调侃道,自己也不算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
故事就这样以温馨的方式结束。
3. 日本动漫的“美化现实”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存在着许多琐碎而复杂的问题。
但我认为,大部分观众并不会从这部电影中看到这些琐碎的内容。
他们只会看到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能够给予他们力量的故事。
这也正是我一直强调的日本动漫对全球观众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在输出一些客观且冷冰冰的内容时,融入了一种美好的、不真实的、抽离的、艺术化的对现实生活的赞扬和美化。
例如,宫崎骏的大量动画作品都是基于一个冰冷的问题给出一个美好的解释。
观众在观看后思考时,往往会发现自己原来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父母或大环境有着不满。
这种不满的挖掘过程,实际上是在引导观众去认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仅有十几天带孩子经验的人,我观看了《未来的未来》这部电影。
在观影过程中,我虽然没有遭遇二胎问题,也未遭遇影片中那种几乎导致女儿婚期延后好几年的问题。
然而,这部电影却让我感受到了问题清单存在的可能性。
当然,故事最终将所有的症结和问题的矛头都指向了一个核心: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根源。
这种说教意味相当强烈,它要求我们去追溯根源,了解妈妈因看到小鸟被伤害而不喜欢小猫的那一刻,了解家里小狗与母亲分离的时刻,以及曾曾祖父和曾曾祖母因何种奇特原因走到一起。
正是这些家庭家谱中的独特融合,才造就了我们现在的存在。
这种设定较为传统,它将所有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问题的关键都指向了家庭。
然而,在现实中,家庭虽然重要,但所有的责任和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个人家庭本身。
家庭更像是一本家谱中陈列的奖状,那些希望参与家庭事务的人会来这里领取这些奖状。
而颁发这些奖状的人,往往是带孩子的父母,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因此,这种结构和最终结果给人一种较为刻板的感觉。
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影过程中,我的小朋友因距离上一次吃奶已差9分钟接近两个小时而不愿继续参与录制,发出了啼哭声。
以上便是关于电影《未来的未来》的观影日记。
最后,让他看一下镜头吧。
《未来的未来》作为细田守的新作,自上映以来收到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人觉得细田守的叙事水平大大不如从前,剧情突兀,另外还是孩童的主角全片都十分呱噪,让人烦躁。
但是也有人觉得故事描写了平淡的日常生活,吵闹又不失温馨。
首先就个人观点,对于《未来的未来》这部作品我想要给满分。
细田守向来擅长描写亲情,他的故事没有曲折离奇,没有热血沸腾,总是平铺直叙地向我们讲述生活,让人感动。
故事从四岁孩子小君的视角展开,家里有了新生命的到来,在小君的眼里并没有作为哥哥的担当,他关注的是曾经父母倾注在自己身上全部的爱意,突然转移到了一个陌生的生物身上。
小君开始大吵大闹,乱发脾气,这都是出于妹妹未来的嫉妒,嫉妒未来夺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
他淘气,他折腾,不过是渴望引起父母的关注,哪怕是承担来自大人的愤怒和批评。
剧情设置了几段看似毫不相关的穿越故事,这些故事却见证了小君一步步的成长。
最初的两个故事小君与宠物狗“悠子”、来自未来的妹妹“未来”的相遇,故事发展看似没头没脑,小君却在其中体会到了陪伴与快乐。
妹妹的出生给小君带来了孤独,明明家人都在身旁,却无论如何吵闹,父母的目光始终都在妹妹的身上。
正是与悠子和未来的相遇,让小君和他们一起做了一些看似荒唐,但却无比快乐的事情。
第三个故事是我最喜欢的,小君穿越回到过去,遇到年幼的妈妈,发现曾经的妈妈也有着跟自己相同的烦恼。
每个孩子都渴望父母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当有另一个生命分享了这份宠爱,孩子的无理取闹都是相似的,父母的苦心和难处只能等他们长大之后才能够真正的理解。
这段故事里有几处切实地触动了我,当回到现实的小君学着大人的模样安慰熟睡的妈妈,说明孩子并不只有不懂事,他们有着另一种特别的“成熟”与温柔。
还有小君学着小时候妈妈的做法将愿望的纸条放在了妈妈的鞋子里,而妈妈在看到纸条后一改之前否决的态度满足了小君的愿望,这是母子之间的一次心灵的沟通。
第四个故事简单来讲就是小君遇到了曾外祖父,从而学会了独立面对困难,并最终战胜了困难,总体来说无功无过。
最后一个故事则是讲小君离家出走,在车站迷失了方向,当被问起家人的名字时,他下意识将未来排在家人名单之外,而最后在未来面临危险的时候,小君选择了保护妹妹,同时从心底真正认同了未来是自己的家人。
电影几个故事没有特殊的亮点,但是转念一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些穿越的故事,小君的父母何时才能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呢。
电影将孩子的情感描写的淋漓尽致,孩子的心理其实很简单,大人不要总把孩子当作“孩子”,适当的关心与陪伴很重要。
家人的关系正是在生活的琐碎与吵闹之间不断磨合,而紧密联系起来的,这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
久违的会心一笑和感动,我们都是结婚了有了孩子后才真正成为大人,导演早就说了是拍给自己的后代看,谁不希望彼此敞开心扉细说过往?
了解了彼此都曾有过的经历、才能打破年龄的隔膜,成为历史会开飞机的先辈也能给予你勇气去学会了踩单车。
这明明就是童话版的人类补完计划吧……导演傻的可爱[難受]久违的会心一笑和感动,我们都是结婚了有了孩子后才真正成为大人,导演早就说了是拍给自己的后代看,谁不希望彼此敞开心扉细说过往?
了解了彼此都曾有过的经历、才能打破年龄的隔膜,成为历史会开飞机的先辈也能给予你勇气去学会了踩单车。
这明明就是童话版的人类补完计划吧……导演傻的可爱[難受]
一星扣给小训性格成长部分设计的不够好吧。
从头到尾是一家人互相成长互相成全的故事吧。
但主要描述的是小训成长的故事,每次在家里遇到不顺心的事,小训就穿越到过去或未来,去寻求答案。
这一部分,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成长着的我们,在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都会跟内心中的自己对话,去寻找一个答案,一个让自己能接受这件事,好好面对它,好好生活的理由。
因为片名是未来的未来,在看片子之前,期待的是未来的姐姐,和现在的弟弟展开的大冒险,没想到不是,原来只是小训一个人的成长故事,所以在穿越里,出现了未来的妹妹,过去的妈妈和过去的曾祖父。
所以啊,只能说是片名起得不好。
其实故事还好。
看到有的人说没有共鸣,没有细节的触动。
但想想小孩子,或者想想小时候的我们(大概也是想不起来的吧),难道不都是像小训一样,遇到不如意的事就大吵大闹,无论如何也要满足自己,哪怕这件事情解决了,遇到了下一件不如意的事,不也是会重蹈覆辙吗?
所以小训才在这90mins里,一次又一次的吵闹,或许细田把他自己儿子的故事写进来了233333。
但确实不够细腻,小训在一次次遇到挫折后,除了这件事情解决了,是不是有更多的不同?
整体看下来就像是一个个小故事,小小的小训,一次又一次的不满,又一次次解决掉这件事,但是小训除了眼前的这件事,还有没有别的感悟?
不知道,影片没有表现出来,这是觉得不够细腻的地方。
另外不够满意的是,每次在院子里穿越的镜头,总觉得不够吸引人啊,太平平无奇了。
总体下来,会觉得喜欢,一方面是因为看到可爱的小孩子就不可自拔地被吸引住,另一方面,关于家庭那种刀也斩不断的影响,表现得不错。
小君不断的与过去时间未来时间的家人相遇,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这部动画无论是以大人角度还是小孩角度都能让我能理解他们,只是个小孩的小君有在"现在"好好爱着家人们哦,好喜欢这个故事,有装载一家人记忆的树,有特别的房子,有可爱的狗狗,有平凡普通的一家人,对我来说,是温暖的故事,还有就是我真的好喜欢太爷爷哈哈,太爷爷年轻的时候太帅啦,和太奶奶的故事好青涩哦,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小孩,不完美的大人,理解彼此,支持彼此,关爱彼此就是最好的爱。
我可以合理怀疑上白石萌歌是资源咖走后门被硬塞到这部电影的,一个将近20岁的少女来配音4岁的小男孩,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画风没毛病,故事情节还算有新意,就是声优质量真的离谱得让人不敢相信这是最近几年日本大热动画导演的作品。
另外路人甲乙丙的声音也处理得十分潦草,完全没有以前看宫崎骏和高畑勋那一代导演的作品的那种细腻质感,就像随便找一两个声优配完就算了感觉。
不过,你要说这部电影粗制滥造吧,但看看声优演员表,好家伙,都是大红人大卡司,但为啥会让电影变成这样的效果?
我想只有主创团队最清楚,他们到底在做的是一部能传世的电影?
还是只靠营销哗众取宠的工业流水线半制品?
日本观众们的超低评分足以说明一切。
#电影未来的未来# “万事开头难”“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抬起头注视前方真的好喜欢这个电影呀好有感触“未来”是妹妹的名字爸爸说有“指示的意义”后来是未来的未来在指示着哥哥成长孩子的成长孩子的教育真的是门大学问啊比如小君非要穿黄裤子但是黄裤子在洗衣机里爸爸就给他穿上了蓝色的裤子小君一直在给爸爸妈妈闹妈妈就说蓝裤子也好看但是这种措辞往往是说服不了孩子的刚好妈妈穿的也是蓝色的衣服如果这个时候说“小君穿的是和妈妈一样颜色的衣服呢”或许结果就会不一样因为小君真的很爱很爱他的妈妈还有一句台词很有感触“你不能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每个人都在为这个暑假的快乐努力,想要留下个好的回忆你不能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是裤子重要还是回忆重要”小孩子还是理解不了吧小君不喜欢妹妹觉得妹妹抢走了爸爸妈妈的爱可是妈妈每次忙到脚底朝天烦躁到不行冲小君发火后会特别愧疚说“我怎么能又凶他呢”妈妈也会在小君睡着后亲亲他脸蛋说“小君真是我的宝贝”妈妈给外婆说如果不是结婚她到现在也不会收拾屋子成年人的世界啊也是在被逼着成长就好像妈妈说爸爸变得温柔了在小君出生前脾气特别坏爸爸也说妈妈也变了之前很敏感,非常容易烦躁说没想到我们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妈妈说是因为孩子们的出现吧你看啊每个人都在为了家庭慢慢磨合慢慢变成幸福的样子爸爸妈妈的小时候和我们一样啊妈妈也会因为弄乱东西被外婆凶爸爸也会因为学不会骑自行车边哭边练也不知道摔了多少次爸爸小时候身体弱初中还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在得知小君自己学会骑车后激动到掉眼泪说“我们小君可真厉害,小家伙可真棒”妈妈小时候心心念念想要养的猫长大之后也没有养到因为她看到了猫咬死了从巢里掉下来的燕子之后就不那么喜欢猫了还有曾外祖父和曾外祖母的传说是真的她们是一见钟情瘸着腿的曾外祖父跑赢了擅长跑步的曾外祖母你那么努力我怎么忍心让你输曾外祖父在出海的时候出意外捡了一条命残了一条腿如果曾外祖父不那么努力的想要游上岸如果曾外祖母没有故意放慢脚步就不会有后来的小君和未来就像这样 是无数细小的事情叠加起来才造就了现在的我们我们经历的每一个日常也许就是一个个连续的奇迹小君在未来小时候喜欢喂她吃香蕉所以未来的未来也喜欢吃香蕉了还有那个狗狗悠子他也觉得是小君的出现抢走的爸爸妈妈的爱明明他是和自己的妈妈告别来到了小君家所以小君和悠子总是同款表情嫉妒 非常的嫉妒之前的小君真的一件人事都不干捉弄妹妹甚至拿玩具打妹妹幸好后来他很喜欢他的妹妹好好生活呀珍惜当下保持可爱保持热爱☀️☀️☀️
《未来的未来》这个动画电影真是太棒了。
他有两条线,一条是小男孩的成长,一条是爸爸妈妈的成长。
超细节,超真实,但又超具想象力。
先说老大这条线。
二胎未来出生后,爸爸妈妈全力照顾老二,老大的呼唤被忽略,老大的需求被压缩,老大没有办法处理这个不满足,情绪变得仇视妹妹未来。
这个也是最最常见的有了二胎之后老大的心里状态以及家里普遍出现的情况。
大人总会以小的更小更需要照顾更要小心为由要求和限制了之前老大的状态,因为小的更需要照顾更占用爸爸和妈妈多一点,老大也不是很大,自然需求会不被满足。
但是,神奇的就是老大的成长,每一次离经叛道的发泄都有新的感悟。
从超现实的情节中他获得了成长,分别遇见了未来的未来,曾经的曾祖父,小时候的妈妈。
经过这些,再回到显示,他长大了很多。
而这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有相对应的结构对应。
现实中,想成长就难的很多了。
如果爸爸妈妈不成长,又没有超现实的情节帮助孩子,那孩子的心理失衡将一生存在。
再说爸爸妈妈成长这件事。
爸爸是建筑设计师,从老二出生后就是自由职业,担负起照顾未来的责任。
这个男人不是从刚开始就是这样的。
电影开头,妈妈不留情面的吐槽:我知道你和周边大妈说你在家带孩子,表现的好像很称职很伟大,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是未来出生以后才做了一点点。
也就是说老大小君出生后并不是这样。
妈妈继续说:希望你不要再像以前一样什么都依赖我。
这是多少新手妈妈的现状呀,丧偶式育儿的家庭模式我们也很常见。
好在剧中的爸爸不再那样,尽管依然打翻了饭碗、喂奶孩子哭闹、家里收拾不停,但,他在成长。
结尾,一家人准备出游的时候,妈妈说:你现在温柔了很多,以前,工作的时候总是生气。
而爸爸也说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了但离好妈妈还是有点距离。
而妈妈很满意的说只要不是最差就好了。
婚姻仿佛就是这样,慢慢的,大家再长大一点,就变得更好一点。
能够给很多正在纠缠,又爱又恨的年轻夫妻一点能量:大家都会成长,也许未来是会和谐的。
如此这般,真好。
《未来的未来》故事不是很惊艳,说实话感觉也有点扯,而且感觉有些剧情不现实,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
不过,“就像这样,无数细小的事情叠加在一起才造就现在的我们。
对这句话感触挺深的。
是啊,生活不就是由一连串的小事连接起来的吗?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我和你有牵绊,你和他有牵绊,之后,我和他也有了牵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张人际关系的大网,你遇到的这些人里,有好人:有坏人,有你喜欢的,有你不喜欢的,但是不管如何我们都应深知: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见的人,我们要经历的事都是注定好了的,心怀感恩接受就好。
不管咋样,好好生活就好啦!
2021.5.30
请个专业配音好不好……全程出戏什么鬼
不说剧情了,这次的画风怎么这么不好看……所有角色都是一张成人的脸,小孩儿就算了连狗都是,狗不仅有人的眉毛还长得像西岛秀俊,好可怕啊!虽然(此处隐去)但也不用这样吧!
猜想是细田守生二胎后产生的创作灵感,果不其然,不过这故事对我这个细田粉来说不太满意,倒是觉得他的作品在动画技术方面越来越娴熟了。观影过程中时常联想起他曾经的作品:海报、未来的“未来”…→《穿越时空的少女》;东京车站、栎树家族谱奇幻空间…→《夏日大作战》;小君变成狗狗狂奔乱跳、小君与童年的妈妈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狼的孩子雨和雪》;初次穿越时的“王子殿下”身处的背景建筑…→《怪物之子》;戴“草帽”的小君…→《海贼王剧场版6:狂欢男爵和神秘岛》;兄妹…→《数码宝贝大电影》!期待已久,在奥斯卡收获最佳动画长片提名后刚好能观影,真是开心!-2019.01.25 看过→想看 2017.12.15:《穿越时空的少女》续集既视感?……看到条目创建者是「熊猫仔」,惊喜一下!嘻嘻。。
我们一生要经历太多“第一次”,很多时候只能摸索着前进——毕竟生活不是电子游戏,没有回档和重开,一旦出发,永无回路,没有九十九条命供玩家肆意挥霍。有时我想:“如果能够随意穿梭于过去和未来,那成长应该会简单一点吧。”《未来的未来》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它藏着许多问题的答案和一个秘密。四岁的男孩如何成为未来的哥哥?大人又如何成为(称职的)父母?细田守以切身的经历和瑰丽的想象力将答案藏在《未来的未来》中,等待着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去寻觅自己为之困扰的问题的答案。如果未来细田君的孩子看到这部电影,他们会发现,其中满藏着一个父亲对孩子深沉而细腻的爱,而这份爱,就是这部电影的终极秘密。
当代教...教育片……就是不断重复 「闹情绪-超越时间空间被教做人-成长 」这个套路 仅此而已
我永远喜欢并且誓死捍卫细田守的创作源泉——家族与羁绊 但这部作品有点儿勉强 缺少一气呵成还多了点对前作的复刻。我甚至觉得,这部作品并不是给我们看的,是细田守写给老婆,写给儿子,写给故去的亲人的一篇日记而已。“好啦,我们知道你过得很幸福了,再享受一段时间,就继续在动漫的世界里出发吧。”
我就说为什么曾祖父的声音如此好听,一看配音,福山雅治 !
没想到细田守的作品我也有拖快进过完的一天;如果男主的配音不是这么 不 能 忍 的话也许还能当放空脑子的东西看完。(上次感觉这么糟糕的选角还是很多年前的琴之森剧场版)。其它——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一个出彩点。残念
小男孩的配音实在太让人出戏了,完全就是一个老女人躲在后面装嫩,分分钟让人想砸电视。我明白动画电影可以天马行空,但这熊孩子一发作就穿越是什么逻辑?导演想讲的道理我明白,只是他这么讲实在是不舒服,感觉就像一个人在自说自话,全程只顾着把自己当上帝了,这是拍电影还是做提线木偶?这样的创意,找个好编剧会死吗?★★
尽管拿了奥斯卡提名,但无疑是细田守最不招人待见的一部,没有奥寺佐渡子的辅佐,真是孤掌难鸣。最喜欢回到母亲童年的一段,像换了文艺腔的哆啦A梦,曾外祖父一段几处画面有简洁质感的美,惊鸿一瞥,让我忽然怀念起辉夜姬物语。
这小朋友怎么可以那么惹人厌呢…明明应该awww翻全场的桥段在我身上完全不奏效…还是这类治愈系看太多了??看小朋友反复穿越穿到我有点神经奔溃…能好好讲故事么…
二胎家庭的熊孩子成长之心路历程,只不过比别人家的多了一段奇幻之旅。老实说,这个成长的过程,并未见到太多的合理渐进,美则美矣,但好大一个空洞。
真的惊喜,满满的惊喜!谁说细田守这回彻底放弃剧情专攻技术了,只是剧情变得更加单纯了——像一棵树的主干上枝干四处舒展,像铁道干路上的支线不断延伸。片名叫《未来的未来》,从未来前往当下,从当下去往过去,用【家族】的概念将故事中所有时空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妹妹拉着哥哥在图书馆观看过去的回忆(尤其是把狗狗视为重要家庭成员)那段眼睛一下就湿润了。不大满意的一点或许是这片太明显教育00后/10后了,它属于这个时代,但终究不属于我。
对于见过巅峰的创作者,我们会期待他带来更多的冲击与启迪,期待他将非凡的自我认知与世界认知展现给观看的人,期待他跳出世俗的禁锢,为我们描绘出美丽的人生、爱恋、憧憬、眷顾。然后,我想不通,为何拥有巅峰之力的细田守,制作了一部“山腰作品”,仿佛小津拍了一部山田洋次——不是说后者不好,放在宽广的电影时空,山田有其存在的必要——这种通俗化充满了无力自述价值的违和感。人设讨嫌,剧情跳脱,叙事缺少往昔的灵气而变得任性,脑洞的添加完全是无责的扩容并更显出作者在讲述上面的无力。整部片像是一个丢失了能力创作者的“就这样吧”,一次天与地的自我跌落。
四岁小哥哥一哭闹或者一有隔阂就穿越到家族历史中解决问题然后成长,也没有很差,庭院中的树木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想法很好,也挺温情但是受不了小孩子哭闹
虽然说是幻想片不需要太讲逻辑,但既然要从小男孩的视角出发,主创有没有要尊重一下人物角色呢?完全是从大人的逻辑去意淫小孩的世界,三岁小孩说着三十岁大人才会说的台词以及上白石萌歌违和感爆棚的声线,这难道不是一部恶趣味满满的伪儿童成长片吗?
超萌的kun酱
忘记在哪看的了 应该是还是JK的时候看的。很扯淡的角色和故事
当之无愧的大师手作,一个开场的调度就让人惊叹。超乎想象的体验,意料之外的精彩,以为是一个改变与认同的穿越故事,没想到是一个奇幻甚至魔幻的现实成长故事。放弃传统的线性叙事,采用分段分幕的节奏,每一幕戏都是主角小朋友一个阶段的成长,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走到家的含义中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肉感与动作,孩子的想法和反应,都是绝对极致的生动,导演一定有着深切的体验和超人的记忆。最喜欢与儿时母亲相遇的戏份,沉静、梦幻,老旧回忆中的古朴质感触之可及,淅沥的雨、寂寥的街、空气中弥散着陈旧木头清香的屋子,孩子尽情释放的疯闹,青灰色的影调,门的仰角,屋子里传来恍惚二十年前的哭声与责骂……把静完完全全呈现出来了。而且为数不多的3D视效结合运用得真好,真的是锦上添花。内心的孩子好像突然长大了,也许他只是做了一场梦吧。
基本上从车站那一段开始渐入佳境了,没有风评说的那么糟糕。其实细田守就是想给你们看他的育儿片… 互相扶持的夫妇,一同成长的兄妹,宽敞的宅子和可爱的汪酱,是平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