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电影院

海辺の映画館 キネマの玉手箱,海边的映画馆,Labyrinth of Cinema,海辺の映画館―キネマの玉手箱

主演:厚木拓郎,细山田隆人,细田善彦,吉田玲,成海璃子,山崎纮菜,常盘贵子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9

《海边电影院》剧照

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2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3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4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5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6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3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4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5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6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7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8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19海边电影院 剧照 NO.20

《海边电影院》剧情介绍

海边电影院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日本广岛县尾道市海边唯一的一家电影院迎来了闭馆,在风雨交加的闭馆夜,通宵上映着日本战争电影特辑,有三位来看电影的青年被突然袭击影院的闪电所包围,时空穿越进入了电影里的世界。江户时代、幕末乱世、戊辰战争、太平洋战争……三人逐渐发现自己正在游览银幕中的战争电影的世界,随着战争历史的变迁,电影技术也从黑白无声发展到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舞台转到了原子弹爆炸前夜的广岛,三位青年能否救下他们遇到的移动剧团,改变命运?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竞雄女侠秋瑾随机约会幸福很囧阴阳路17:监房有鬼爱情陋室一年十二个男人齐天大圣·万妖之城替嫁医女爱情维修站辐射第一季高卢英雄大战凯撒王子犯罪心理:演变第十七季王忠诚死神降临火遮眼替身忠臣藏闯入逃离海月姬~水母公主~陪你漫步这个世界饥饿难耐张治中皇妃大逃亡东北球王超能狗兰尼蝶影惊魂麻甩妈咪今晚是寿喜烧哦为青春点赞判若云泥公寓爱情故事

《海边电影院》长篇影评

 1 ) 真正的反战

中国人经常批评日本的反战电影是“反战败”,即,只着眼于本国在二战期间受到的伤害,相比于反思发起战争,更像是懊悔未能赢得战争。

此说是否准确姑且不论,大林宣彦《海边电影院》作为反战片,则完全超脱了这一言论的范畴。

这部作品直接从军国主义的起源开始追溯,从源头上一路行成批判。

从幕末开始谈战争,给你讲坂本龙马的死,然后不断回溯他在大洋边的“好想去美国啊”——一个纯粹的革命者的死亡,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理想的远去;讲西乡隆盛的死,明治维新最后的进步性彻底被带走,日本一路向着军国主义狂奔;讲新选组的“殉道”,讲白虎队的“牺牲”,年轻人为了已经被历史淘汰的幕府,为了阻挡维新政府,无谓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电影的最后甚至直接明确点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被国家欺骗。

然后是太平洋战争,是侵华战争。

表现侵华战争时,还罕见地出现了731部队的内容。

军国主义如何从幕末,一直走到最后的核爆,国家这台机器如何在不同阶段拖着无辜的民众下水,导演一一呈现出来,并让他们彼此勾连。

在影片中段,大久保利通继龙马与西乡之后死亡时,导演也直接给了一句点题的台词:如果他们都活下来,这个国家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从中国观众更习惯的唯物史观的角度,大概也很难认同这一观点,即便你们活下来,也拦不住军国主义的怪兽,没有近江屋事件,没有西南战争,早晚也有别的事件代替。

但是,这句提问中,能够看出导演对历史,对战争,深切的情感——关于反思的情感:多么希望这一切,从源头上,就能没有发生;多么希望整个国家,整个历史,是另一个走向。

这种反战带给我的,在深刻之外,更多是感动。

 2 ) 只是这样的表演

我能看出的只有这些24分22秒处,原台词:“德川幕府在此后260年间都维持日本和平,与此同时,世界其他角落并不太平”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至1868年江户开城,江户幕府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

日本1609年入侵琉球,1616年入侵台湾,1630年试图入侵菲律宾,1790年至1867年,与俄国在库页岛发生冲突。

25分36秒处,原台词:“1930年与40年代的日本把海外视作机遇与冒险,这引发了战争的爆发与扩大”机遇与冒险简直是探索者对未知的大陆的渴求?

这是海贼王出海了?

36分13秒处,原台词:“如果他们(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和大大久保利通)能活久些,日本会不会完全不一样”西乡隆盛主张的征韩论,即通过外交或军事手段处理朝鲜问题,大久保利通主导台湾出兵,坂本龙马无类似言论。

40分41秒处,中国女孩原台词:“他们认为我父母是八路军特务(所以双亲被日本人杀害了)”因为在伪满洲国,父母被怀疑是八路军的特务所以被杀,自己也被日军凌辱,要是顺民的话就能好好活下去?

57分开始,川岛芳子出现,并杀了两名日本军官,原台词:“正当日本努力团结起其他东亚国家时,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居然在倒卖鸦片”,同时形容她为传奇的公主?

所谓日本努力团结起其他东亚国家的本质是以反殖民之名行新殖民之实,任何无视他国主权与人民意志的“共荣”,皆是侵略的遮羞布,真正的亚洲团结,必须建立在彻底清算历史罪责与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

川岛芳子(1906—1948),原名爱新觉罗·显玗,汉名金璧辉,是清末肃亲王善耆之女。

她自幼被送往日本,由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收养,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成为日本侵华期间的重要间谍和汉奸。

主要卖国罪行参与“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受日本关东军指使,从事间谍活动,协助日军控制东北。

1932年,她参与策划伪满洲国的成立,并协助溥仪从天津逃往东北,成为傀儡皇帝。

策划“上海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川岛芳子受命在上海制造事端,煽动中日冲突,为日军进攻上海提供借口。

担任伪满安国军司令,镇压抗日力量1933年,她被任命为伪满洲国“安国军司令”,协助日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

长期为日本情报机构服务她利用满清贵族身份,渗透中国军政界,为日军搜集情报,并参与策反中国军官。

纯正的狗汉奸1小时12分14秒处,出现小津安二郎和山中贞雄,两人似乎是以正面反战的形象出现在剧中小津安二郎(1903-1963):1937年应征入伍,隶属日本陆军华中派遣军直属瓦斯第二中队,主要在上海、南京、汉口等地执行任务,其部队确属南京占领军序列,此人未在公开场合批评日军暴行或表达对华歉意山中贞雄(1909-1938):1937年入伍,隶属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8联队(参与南京战役的主力部队之一),1937年12月随军攻入南京,其所在部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实施者之一,1938年因痢疾死于中国战场,山中贞雄无明确支持或反对战争的言论存世。

1分51秒22分处,原台词:“在公元五世纪时琉球王国曾统一附近的岛屿,既属于中国也属于日本,但十七世纪初被岛津氏征服,直到日本在1879年设立冲绳县”: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出使臣前往中山国宣谕,正式册封中山王,中山自此开始全面效仿中华文化,国王也因此获赐“尚”姓。

次年,山北及山南两国也主动向明朝进贡,标志着琉球对中原政权朝贡体系的建立。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山北、山南两国,建立起统一的琉球尚氏王朝。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琉球王国发生内乱,户部官员金圆即位,改姓为“尚”,第二尚氏王朝就此开始。

大明嘉靖年间,第三任国王尚真王实现了琉球群岛的彻底统一,岛链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硝烟散去,琉球人过上了安稳日子,一边劳作生产一边朝贡,并趁着明朝实施海禁的贸易真空,在日本、朝鲜和暹罗之间中转货物,积累了大量财富。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日本萨摩藩主岛津家久派出三千大军入侵琉球,琉球国王被迫投降,从此同时向明朝及日本纳贡,日本强迫琉球割让北部五座岛屿,派日本官员参与政务、收缴琉球赋税,还接手并垄断了对明朝的贸易,至此琉球处于日本的实际武力支配下。

崇祯年间,日本趁明朝自顾不暇,勒令琉球只能向其朝贡,但随着清朝强盛,日本又“默许”琉球同时向清朝进贡。

明治时期废藩设县后,琉球国王再度被600余名来自鹿儿岛的警察俘虏,并被降为“琉球藩主”,位列华族之一。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明治天皇强迫琉球停止向清廷朝贡。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3月30日,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琉球首里城,公然宣布“废藩”,并抢走地契、一切文书及账簿,以销毁琉球“自是一国”的历史证据。

同年4月4日,日本宣布将其改为“冲绳县”,琉球王国正式覆灭。

所以琉球直到1609年前和日本没有任何从属、隶属的关系1小时54分54秒处,原台词“盟军入侵后,日本军队残杀了超过八百名冲绳平民”只有八百多?

冲绳战役日军指挥官牛岛满采取“全员玉碎”战术,默许士兵“自行解决生存问题”,实质是纵容劫掠与屠杀。

1945年4月开始,美军攻打日本南门,开始登陆冲绳,根据统计,冲绳本岛上的平民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而如果根据美军统计,此役中有142,058名平民伤亡。

日军禁止平民撤离交战区,甚至将平民驱赶至美军火力范围内,迫使其成为“肉盾”或搬运物资的苦力。

据冲绳县统计,约14万平民死亡中,许多是因日军胁迫而死于美军轰炸或双方交火。

日军向平民分发手榴弹,宣扬“玉碎”思想,煽动集体自杀。

例如,渡嘉敷岛事件中,约329名平民被迫自尽。

日军以“军需优先”为名,没收平民粮食储备,导致大规模饥荒。

许多家庭被迫以树皮、草根充饥,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

日军炸毁水井、焚烧农田,进一步加剧平民生存危机。

日军将使用冲绳方言者视为“间谍”,在庆留间岛、座间味村等地,至少1,000名平民被处决。

例如,伊江岛村民因无法说标准日语被集体杀害。

躲藏于洞穴的平民常被日军以“可能向美军报信”为由杀害,甚至将整座洞穴炸毁。

随着日军溃败,强奸成为“常态”。

据《冲绳战女性受害证言集》,受害者包括幼女与老年妇女,许多被多人轮奸后杀害。

日军强征冲绳女性为“慰安妇”,部分受害者仅12-14岁。

冲绳长期受日本本土歧视(1879年被强行吞并),日军将其视为“可牺牲的边疆”,加剧暴行合理化。

2小时30分14秒开始至2小时40分58秒, 原爆文学的陈词滥调。

2小时43分26秒,原台词:“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国家都在欺骗它的人民”罪恶都是国家的,可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国家会欺骗人民,但人民也在塑造国家。

导演的论断本质是将国家本质主义化,掩盖了三个关键事实:1战前军国主义与战后民主体制的根本差异;2公民社会对权力的制衡能力;3历史进步的可能性(如德国从纳粹到反思的转型)。

当导演用‘始终欺骗’否定一切进步时,他恰恰在重复自己批判的那种绝对主义霸权逻辑——而这才是对历史真正的背叛。

2小时41秒03分,原台词:“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应该,自由地去为他的未来或现在而用力活着。

”2小时45分17秒,原台词:“地球上的人类都有战争的欲望,这也是正是我们无法扭转的过去,但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能力去改写未来,一个不再有战争的未来”还是忘记过去,拥抱未来的老一套说辞日本的反战,根本就不是一个和平思想,而是潜移默化劝人放下仇恨,一切都可以原谅,一切都可以过去,没必要复仇,你要为了以后而好好活着这样它们就能从所犯下的罪行中脱离出来,更是在反战中成了弱小者,侵略者对受害者说反战,为什么不是受害者复仇以后你们自己再去反战,放下仇恨,选择原谅?

真正的反战是跨越国界的苦难与良知,反战电影若只停留在“我们很惨,所以不要战争”的层面,那不过是狭隘的民族自怜。

同时本作在选择受到痛苦的人上也很有意思,我看出来的主要是伪满洲国的小女孩,冲绳岛的冲绳人和广岛人,广岛人是日本本土外,冲绳是被日本吞并的领土,伪满洲国是日本的殖民地。

 3 ) 20201202

昨晚回去以后躺床上,想着想着又哭了,不知道为啥想起了这次影展看的第一部默片解说员的最后,那个踟蹰等待心上人的姑娘,却突然上了去京都的火车,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其实两者毫无关系,却不知道为什么联想到了一起。

大概是因为里面有同样喜爱映画的旧时代少女,一个勇敢拥抱新生,一个却没法再活一次。

不过如果就电影说到电影性,那是基本没有的。

如果都可以用这种类似文章摘抄和纪实重现的方法拼贴电影的话,那头条新闻当仁不让是这十几年来最佳电影。

所以更像是类似纪实的反思纪录片。

100多年前人类电影老祖宗《党同伐异》已经讨论了一样的话题,讨论人类总是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可悲。

战争机器不仅吞没人性、文艺和美,战争又赤裸裸实现人类的欲望、展现人性的载体,所以大概是这样,导演悲哀地预示战争是没可能停止的。

不过我心里却觉得还是有一点点遗憾的。

从戏中对战争的回顾史,我觉得最着眼点、反复发问的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会有战争(×)为什么最后日本会被原爆(√)。

因为戏中对战争的回忆就回顾到了幕末官军和拥幕之战、大政奉还止。

而他对二战的着眼点也主要是太平洋战场。

“是什么令广岛最后被原爆→是什么让日本被拖入太平洋战场→是什么让当时的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是什么让日本热衷于穷兵黔武→是什么让日本相信战争发财” (大概这么归纳总结一下),所以在戏中有一句台词说戊辰会战是一切的起源,是日本后来走上如此悲哀的道路的原因。

那到底还是对自己人残杀自己人的悲哀。

心中隐隐觉得不,不只是这样,不过当然我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而且说到戊辰会战也会令人不由想起当时海军内部所谓的“戊辰会战”,如果当时仅占领东北不扩大战线没有对英美作战,是不是就不会有原子弹?

总觉得这是弦外之音。

常盘贵子在里面演宝塚歌剧团的男役园井惠子,当时随着樱队移动演出到广岛。

她在戏里面说,我以前在舞台上,只注重怎么获取观众的心,看了丸山定夫老师的表演才知道表演是这样的,他就是剧中人,剧中人就是他,所以就一直追随丸山老师了。

啊哈哈。

 4 ) 海边电影院

从标题开始就有“主持人”直接告诉观影者:我们就是说给你听就是演给你看的,我们不假装自己在“电影空间”中,我们要跟你处在同一空间对话。

以完全打碎传统的电影空间和表达方式的手法书写了一部送给电影的情书和给全世界的启示录。

“人们说这是文明开化,在我看来就是野蛮开发。

”同样的话我也跟我朋友说过,希望人们能真正把彼此看作人。

希望世界和平。

阿门。

 5 ) 我看《海边电影院》

今晚,总算看了大林宣彦的遗作《海边电影院》。

这的确是一部“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完成的电影。

看完之后,读了一篇文章,提到大林宣彦50岁的时候,与80岁的黑泽明之间的一番对谈。

黑泽明对大林说:“电影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塑造未来。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能同时用色彩、拼贴以及戏中戏的方式讲述“日本历史+电影史”,实在可见功力。

影片里荒诞、幽默、暴力、性暗示和深情款款并行不悖。

从中国观众的视角来看,最大的感触恐怕不会是宫本武藏或者明治维新中的是是非非,而是这位日本导演对于二战的反思:服从大于理性,把千万人的命运,系于几个人的的身上;而这么做的唯一理由,居然是来自“能否吃饱饭”这么低层次的恐惧。

 6 ) 只是这样的表演

我能看出的只有这些24分22秒处,原台词:“德川幕府在此后260年间都维持日本和平,与此同时,世界其他角落并不太平”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至1868年江户开城,江户幕府共经十五代征夷大将军,历时265年。

日本1609年入侵琉球,1616年入侵台湾,1630年试图入侵菲律宾,1790年至1867年,与俄国在库页岛发生冲突。

25分36秒处,原台词:“1930年与40年代的日本把海外视作机遇与冒险,这引发了战争的爆发与扩大”机遇与冒险简直是探索者对未知的大陆的渴求?

这是海贼王出海了?

36分13秒处,原台词:“如果他们(坂本龙马和西乡隆盛和大大久保利通)能活久些,日本会不会完全不一样”西乡隆盛主张的征韩论,即通过外交或军事手段处理朝鲜问题,大久保利通主导台湾出兵,坂本龙马无类似言论。

40分41秒处,中国女孩原台词:“他们认为我父母是八路军特务(所以双亲被日本人杀害了)”因为在伪满洲国,父母被怀疑是八路军的特务所以被杀,自己也被日军凌辱,要是顺民的话就能好好活下去?

57分开始,川岛芳子出现,并杀了两名日本军官,原台词:“正当日本努力团结起其他东亚国家时,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居然在倒卖鸦片”,同时形容她为传奇的公主?

所谓日本努力团结起其他东亚国家的本质是以反殖民之名行新殖民之实,任何无视他国主权与人民意志的“共荣”,皆是侵略的遮羞布,真正的亚洲团结,必须建立在彻底清算历史罪责与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

川岛芳子(1906—1948),原名爱新觉罗·显玗,汉名金璧辉,是清末肃亲王善耆之女。

她自幼被送往日本,由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收养,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后成为日本侵华期间的重要间谍和汉奸。

主要卖国罪行参与“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建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川岛芳子受日本关东军指使,从事间谍活动,协助日军控制东北。

1932年,她参与策划伪满洲国的成立,并协助溥仪从天津逃往东北,成为傀儡皇帝。

策划“上海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川岛芳子受命在上海制造事端,煽动中日冲突,为日军进攻上海提供借口。

担任伪满安国军司令,镇压抗日力量1933年,她被任命为伪满洲国“安国军司令”,协助日军镇压东北抗日武装。

长期为日本情报机构服务她利用满清贵族身份,渗透中国军政界,为日军搜集情报,并参与策反中国军官。

纯正的狗汉奸1小时12分14秒处,出现小津安二郎和山中贞雄,两人似乎是以正面反战的形象出现在剧中小津安二郎(1903-1963):1937年应征入伍,隶属日本陆军华中派遣军直属瓦斯第二中队,主要在上海、南京、汉口等地执行任务,其部队确属南京占领军序列,此人未在公开场合批评日军暴行或表达对华歉意山中贞雄(1909-1938):1937年入伍,隶属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8联队(参与南京战役的主力部队之一),1937年12月随军攻入南京,其所在部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实施者之一,1938年因痢疾死于中国战场,山中贞雄无明确支持或反对战争的言论存世。

1分51秒22分处,原台词:“在公元五世纪时琉球王国曾统一附近的岛屿,既属于中国也属于日本,但十七世纪初被岛津氏征服,直到日本在1879年设立冲绳县”: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出使臣前往中山国宣谕,正式册封中山王,中山自此开始全面效仿中华文化,国王也因此获赐“尚”姓。

次年,山北及山南两国也主动向明朝进贡,标志着琉球对中原政权朝贡体系的建立。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中山国王尚巴志统一山北、山南两国,建立起统一的琉球尚氏王朝。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琉球王国发生内乱,户部官员金圆即位,改姓为“尚”,第二尚氏王朝就此开始。

大明嘉靖年间,第三任国王尚真王实现了琉球群岛的彻底统一,岛链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硝烟散去,琉球人过上了安稳日子,一边劳作生产一边朝贡,并趁着明朝实施海禁的贸易真空,在日本、朝鲜和暹罗之间中转货物,积累了大量财富。

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日本萨摩藩主岛津家久派出三千大军入侵琉球,琉球国王被迫投降,从此同时向明朝及日本纳贡,日本强迫琉球割让北部五座岛屿,派日本官员参与政务、收缴琉球赋税,还接手并垄断了对明朝的贸易,至此琉球处于日本的实际武力支配下。

崇祯年间,日本趁明朝自顾不暇,勒令琉球只能向其朝贡,但随着清朝强盛,日本又“默许”琉球同时向清朝进贡。

明治时期废藩设县后,琉球国王再度被600余名来自鹿儿岛的警察俘虏,并被降为“琉球藩主”,位列华族之一。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明治天皇强迫琉球停止向清廷朝贡。

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3月30日,日本悍然出兵占领了琉球首里城,公然宣布“废藩”,并抢走地契、一切文书及账簿,以销毁琉球“自是一国”的历史证据。

同年4月4日,日本宣布将其改为“冲绳县”,琉球王国正式覆灭。

所以琉球直到1609年前和日本没有任何从属、隶属的关系1小时54分54秒处,原台词“盟军入侵后,日本军队残杀了超过八百名冲绳平民”只有八百多?

冲绳战役日军指挥官牛岛满采取“全员玉碎”战术,默许士兵“自行解决生存问题”,实质是纵容劫掠与屠杀。

1945年4月开始,美军攻打日本南门,开始登陆冲绳,根据统计,冲绳本岛上的平民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而如果根据美军统计,此役中有142,058名平民伤亡。

日军禁止平民撤离交战区,甚至将平民驱赶至美军火力范围内,迫使其成为“肉盾”或搬运物资的苦力。

据冲绳县统计,约14万平民死亡中,许多是因日军胁迫而死于美军轰炸或双方交火。

日军向平民分发手榴弹,宣扬“玉碎”思想,煽动集体自杀。

例如,渡嘉敷岛事件中,约329名平民被迫自尽。

日军以“军需优先”为名,没收平民粮食储备,导致大规模饥荒。

许多家庭被迫以树皮、草根充饥,甚至出现人吃人惨剧。

日军炸毁水井、焚烧农田,进一步加剧平民生存危机。

日军将使用冲绳方言者视为“间谍”,在庆留间岛、座间味村等地,至少1,000名平民被处决。

例如,伊江岛村民因无法说标准日语被集体杀害。

躲藏于洞穴的平民常被日军以“可能向美军报信”为由杀害,甚至将整座洞穴炸毁。

随着日军溃败,强奸成为“常态”。

据《冲绳战女性受害证言集》,受害者包括幼女与老年妇女,许多被多人轮奸后杀害。

日军强征冲绳女性为“慰安妇”,部分受害者仅12-14岁。

冲绳长期受日本本土歧视(1879年被强行吞并),日军将其视为“可牺牲的边疆”,加剧暴行合理化。

2小时30分14秒开始至2小时40分58秒, 原爆文学的陈词滥调。

2小时43分26秒,原台词:“无论是战前、战中还是战后,国家都在欺骗它的人民”罪恶都是国家的,可国家是由人民组成的,国家会欺骗人民,但人民也在塑造国家。

导演的论断本质是将国家本质主义化,掩盖了三个关键事实:1战前军国主义与战后民主体制的根本差异;2公民社会对权力的制衡能力;3历史进步的可能性(如德国从纳粹到反思的转型)。

当导演用‘始终欺骗’否定一切进步时,他恰恰在重复自己批判的那种绝对主义霸权逻辑——而这才是对历史真正的背叛。

2小时41秒03分,原台词:“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应该,自由地去为他的未来或现在而用力活着。

”2小时45分17秒,原台词:“地球上的人类都有战争的欲望,这也是正是我们无法扭转的过去,但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能力去改写未来,一个不再有战争的未来”还是忘记过去,拥抱未来的老一套说辞日本的反战,根本就不是一个和平思想,而是潜移默化劝人放下仇恨,一切都可以原谅,一切都可以过去,没必要复仇,你要为了以后而好好活着这样它们就能从所犯下的罪行中脱离出来,更是在反战中成了弱小者,侵略者对受害者说反战,为什么不是受害者复仇以后你们自己再去反战,放下仇恨,选择原谅?

真正的反战是跨越国界的苦难与良知,反战电影若只停留在“我们很惨,所以不要战争”的层面,那不过是狭隘的民族自怜。

同时本作在选择受到痛苦的人上也很有意思,我看出来的主要是伪满洲国的小女孩,冲绳岛的冲绳人和广岛人,广岛人是日本本土外,冲绳是被日本吞并的领土,伪满洲国是日本的殖民地。

 7 ) 【转载】舒明:大林宣彦《海边电影院》初探

大林宣彦(1938-2020)的最新作品《海边电影院》原定今年4月10日在日本公映,但因新冠疫情而延期至7月30日。

与肺癌病魔搏斗近四年的大林亦于4月10日不幸辞世,该片遂成为他的遗作。

《海边电影院》拍摄于2018年的夏天,曾在2019年末于东京及广岛的国际电影节上映,今年的台北电影节亦将于7月初放映三场,中文片名改用《大林宣彦:电影藏宝盒》(Labyrinth of Cinema)。

該片的日文原名是《海辺の映画館―キネマの玉手箱》,片長179分鐘。

2019年夏天,广岛县尾道市海边的一座老电影院,在歇业前夕彻夜放映多部日本战争片。

那晚虽然大雨淋漓,却全院满座,忽地闪电大作,三名年轻观众竟被吸入银幕,化身穿越在多场战争之间。

从江戸时代开始,他们经历乱世的幕末时代、悲壮的戊辰戦争、军国主义兴起的关键时刻、日中战争的满洲战场、太平洋戦争的冲縄与原子弹下的广岛等场地。

波澜壮阔的历史与战争的残酷现实,皆清晰地呈现在尾道电影院的观客和《海边电影院》的全球观众的眼前。

《海边电影院》除了用「戏中戏」的叙事方式外,多用角色的对白、角色的旁白和内心独白交代剧情,并有字幕解释一些情节。

常见的是银幕左边的垂直长方形字幕,间中会有占据整个银幕的字幕。

影片的色调和构图十分悦目,画面常常是由下至上替换,有时画面只是银幕正中的一个圆圈。

《海边电影院》在约80分钟后有中场休息,其后影片的节奏比以前缓慢。

这部戏除让人了解日本的历史外,也介绍了日本电影的发展史:黑白的默片时代、打斗激烈的武士片、色彩鲜艳的歌舞片、暴力残酷的战争片和写情细腻的文艺片等。

《海边电影院》台前幕后动员了三百多人,演员也比大林近期的「战争三部曲」——《空中之花 长冈花火物语》(2012)、《原野四十九日》(2014)与《花筐》(2017)—— 为多,有些演员更一人分饰几个角色。

一女三男的主角是13岁穿水手校服的戏院兼职少女羽原希子(吉田玲饰),喜欢她的良善青年马场球男(厚木拓郎饰),戴眼镜常翻查随身小笔记簿的鸟凤介(细山田隆人饰),和头发光亮想当黑帮流氓的团茂(细田善彦饰)。

盲眼的老妇人(白石加代子饰)负责卖票,戏院的老板(小林稔侍饰)亲自放映影片,他的老朋友常戴墨镜的阿爷(高桥幸宏饰)坐宇宙飞船回来尾道看电影。

爷的女儿奈美子(中江有里饰)是一位新闻记者,在影片的95分钟才出现,重会阔别40年的父亲(他离家在太空漫游)。

老板与阿爷两人的独白,皆传达了不少有关电影的讯息。

影片结尾,电影散场后奈美子和父亲乘坐载有锦鲤的宇宙飞船离去。

《海边电影院》内容丰富,出现众多的历史人物,包括片冈鹤太郎扮演的千利休(1522-1591),品川彻扮演的宫本武蔵(1584-1645),村田雄浩扮演的西郷隆盛(1828-1877),稻垣吾郎扮演的大久保利通(1830-1878),亲幕府的武装集团新选组 (1863-1869) 的众武士,戊辰战争 (1868-1869) 中为会津藩捐躯的娘子军与白虎队队员,还有伊藤歩扮演的川岛芳子(1907-1948)等。

至于文艺界方面,亦有手冢眞饰演的小津安二郎(1903-1963),犬童一心饰演的山中贞雄(1909-1938),洼冢俊介饰演的丸山定夫(1901-1945),常盘贵子饰演的园井恵子(1913-1945),和两人的同事、七位移动演剧团樱队的队友。

他们九人皆被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所杀害。

电影中提及的电影人,有《无法松的一生》(1943)的稻垣浩(1905-1980)和阪东妻三郎(1901-1953),以及意大利出生的美国大导演法兰基勃拉(Frank Capra, 1897-1991)。

戏剧家亦有小山内熏(1881-1928)与山本有三(1887-1974)。

本片的演员除上述的17位外,还有成海离子、山崎纮菜、浅野忠信、尾美としのり、柄本时生、入江若叶、根岸季衣、笹野高史、满岛真之介、长冢圭史和寺岛咲等。

其中成海璃子与山崎纮菜,像吉田玲、厚木拓郎、细山田隆人、细田善彦和常盘贵子一样,因为在不同时代的故事里扮演不同的人物,所以每人在《海边电影院》里共分饰了4-7个角色。

《海边电影院》引用国民诗人中原中也(1907-1937)的诗句超过十次,诗人歌颂青春孤独的诗句占据了整个彩色银幕,效果动人。

诗句不是完整的一首诗或一节诗,而是一首诗的警句精选,传达了出众的思想与深刻的感情。

试举三个例子以说明:人道是文明开化,我谓是野蛮开发。

——《野卑时代》至少在临死之时,到时千万别涂脂抹粉,到时千万别涂脂抹粉。

——《盲目之秋》有过几多时代有过茶色战争有过几多时代今夜此处的一番殷盛似降落伞这家伙的乡愁悠啊 悠哟 悠呀 悠哟 ——《马戏团》大林宣彦说:「对我而言,『自由』是创新,是做从来没有人做过的事,作为拍电影的人,怀抱这种创作精神比任何东西都来得重要。

有人说,因为电影面世已久,可以拍的早就被拍过了,再无创新的余地,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们明明还可以做许多前无古人的尝试。

」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的电影馆长Josh Siegel认为:「大林宣彦的风格奇特又诡异,作品中的荒诞幽默、性暗示、暴力、忧郁共冶一炉,使观众神经紧绷,身心交疲。

」相信看过《海边电影院》的观众,都深有同感。

该片从内容到形式,的确包罗万象和匠心独运,借自由奔放的想象,传达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精神,既是大林宣彦的杰作,也是令和时代一定要重看二三次的奇妙电影。

影片的成功,协助大林写剧本的四位编剧,美术指导竹内公一与负责摄影和参与剪接的三本木久城皆有贡献。

 8 ) 风格成背影,映画魂在燃——愿望是‘世界和平’

“未来的事情谁都不知道,不管是2000年还是3000年,我想继续拍下去。

因为只有继续拍下去,这件事才会有意义——知晓那场战争的我,想让那些不知战争为何物的年轻人们,在这所名为 ‘电影’的学校里,去感受那些恐惧、雀跃和感动的故事。

” 文丨Kieslowski.首发丨看电影看到死三个小时于一部电影而言或许长了些,但对于还想创作千年的大林宣彦来说,却短得只像是一个镜头的俯仰之间。

前作《花筐》开拍伊始,大林宣彦就被告知罹患晚期肺癌,将‘战争三部曲’的终章——《花筐》作为生涯遗作看待的他,在拍摄完成后戏谑地调侃自己遗憾没能够在‘适当的时间死去’。

这给了《海边电影院》诞生的机会,作为他的‘天鹅之歌’,对于他的影迷和许多观众而言无疑是值得庆幸的。

2019 TIFF 《海边电影院》剧组再次回到尾道,这个让大林宣彦魂牵梦绕的故乡;再次编织一部关于战争、关于电影的浪漫史诗——《海边电影院》像是他‘尾道三部曲’和‘战争三部曲’的一次交汇,但直到影厅谢幕灯光亮起的瞬间间,‘pika’,我才反应过来——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林导演倾注了比以往任何一部作品更多的赤诚和野心。

1991《两个人》——大林宣彦镜头下的尾道时间拨回2019的某一夏夜,位于尾道的一家海边影院即将歇业,‘最后一夜的放映’为冷清的影厅招徕满了座上宾——负责放映的馆长;售票的失明老妇;乘坐飞船穿梭时空而来的Fanta爷爷;还有三位分别叫毱男、鸟凤介、团茂的青年...画外的旁白交代了13岁的女主希子的来历,她生活在1940年代的尾道,并且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尾道的风貌都没有经历太多的改变。

大林宣彦借此将四十年代和如今两个时间点的尾道在荧幕中交替并置,并以黑白/彩色的不同画面滤镜呈现,现实与历史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

随后,当希子来到影院,时间和空间又同时被打破,大林宣彦让希子穿梭于舞台和荧幕的同时,开启了她和影院观众之间关于‘什么是战争’的超时空对话。

影像与现实开始共舞,很快,三个青年也莫名地被卷入了这趟穿梭于战争电影的时光旅程...

伴随着歌舞段落联结了不同时空,一场几个年轻人与日本战争电影之间的马拉松之旅被打响——影片的前半程,大林宣彦密集地以不同历史场景编排、,像是带观众跳跃式地略览了德川家康的幕府时代-珍珠港海战-鸟羽伏见之战-新选组三人-近江屋事件-江户时代-日俄战争这些历史片段,更是将属于西乡隆盛、川岛芳子和宫本武藏等人的历史性时刻进行放大。

宫本武藏对决佐佐木小次郎场景的拼贴间隙被大林宣彦以大量个人的风格元素填充——不同色彩和形状的画框、反复变换的黑白/彩色滤镜、浮夸的绿幕特效、不自然的动作衔接和人物镜像错位;加上人物在各个历史场景的违和乱入和不断出现的字幕注释;如此自由而肆意的表现对于并不熟知日本历史或是大林宣彦风格色彩的观众来说或许会像是一场观影‘噩梦’,显然,大林导演这部封镜之作的前半场像是在炖一锅杂烩,且炖得格外用力。

燃烧的胶片但如若你体验过他当年在《鬼怪屋》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猎奇式的先锋派视听表现,你或许能够从大林导演的不断暗示——‘谎言之中会有真相’——中理解他可能是在有意为之。

大林宣彦的电影中特有的超现实表现方式从不追求传统的真实性,他曾解释过:真实性并不是我想展示给观众的,激情、努力、革新才是,以及这些因素共同创造出的能量。

可以说,他在《海边电影院》的上半场时间里揉碎了每一个观众对于真实性的期待,不仅如此,他还频繁地借角色之口不停地对电影自身进行指涉——‘这是战争?

还是一场电影?

’、‘电影是真实还是幻觉?

’,看得出,他很努力地试图在观众和这部影片之间划分出一段距离,想让观众时刻都清晰地意识到正在观看一部电影,显然,他想要的说的,不止关乎战争。

——他的赤诚让我相信关于‘世界和平’的童话影片在预设的‘中场休息’后渐入‘佳境’,回到了大部分观众所熟悉的节奏——场景间的穿越因有了主要角色的情感作为衔接而变得连贯;故事的背景板也移置到了于我们而言更为了解的一些历史节点。

大林宣彦依旧围绕着‘战争’这个主题以或虚构或还原的方式布置着那些历史时刻——它们关于会津之战中的娘子军和白虎队;关于太平洋战争前后受到征召令的一家;关于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前夕的樱花移动演剧团...希子作为影片的女主,名字直喻‘希望之子’。

影片中的毱男执着地要保护她活下去,换言之,他在守护和平的希望。

大林宣彦直白而又虔诚地在他这最后一部电影中编织着一个‘世界和平’的浪漫童话,童话的重点往往不在过程多么美好或是离奇曲折,而在于它虽不真实、却依旧有人相信。

《海边电影院》于我而言,是一部我愿意走进的成人童话,并不是因为大林导演的磅礴野心或是他身上猎奇而浪漫的想象力,完全出于如我在开篇所提到的‘82岁高龄下依然保持的赤诚’,而这份赤诚的来源正是他对于电影所具备的力量的信任。

2019TIFF 大林宣彦大林,你几岁了?

才五十!

你的人生至少还有三十年。

如果你还能再活三十年,你能为这世界创造更多的东西,如果你活不到八十岁,你的孩子、你的孙子会继续下去,到我四百岁的时候,该轮到你的曾孙继续拍电影,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有战争了。

我对此深信不疑,所以你要替我将电影拍下去。

1990《梦》制作幕后:黑泽明与大林宣彦的电影对话八十岁的黑泽明和五十岁的大林宣彦对望,眼中是共同对电影具备的力量的笃信。

三十年后的大林宣彦,依旧在践行,用海边电影院里青年从电影中体会‘什么是战争?

什么又是和平’这样一个故事,供荧幕前不曾经历过战争的‘我们这一代’来观照自身;回应着黑泽明。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林宣彦在影片前半场不断通过文本和视觉刺激卖力地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电影’的原因所在,他不止想跟我们诠释战争的伤害、让我们相信和平的童话,还想让我们一同笃信电影的力量——如果下一代仍有幸免于战争的伤害,我们仍可以用电影的力量传递和平。

《花筐》像是《花筐》中男主‘俊彦’的名字和结尾出现的导演椅,大林宣彦在《海边电影院》里也埋藏了关于他个人的线索——男主之一毱男回忆起童年的自己,转动着活动写真机、在胶片上画漫画放映、被外国导演称作内心有着映画魂,想必这些都有着大林宣彦的童年色彩;

还有那个弹奏着诡异的钢琴声出现了两次的老人(应该是大林宣彦本人饰演),大林宣彦像是在借旁白传递着他对年轻人的箴言和对于《海边电影院》的阐释:虽然这是一部奇怪的、现实与幻觉的界线模糊不清的电影,但其中有着他内心的真实情感,如果可以,他想永远地活在这部电影之中

‘永远活在电影之中’线索之间埋藏着他和电影的种种,其间满是对电影的不舍,还有什么比‘大师暮年,赤子之心仍在’更令一个爱好电影的人动容和唏嘘时间无法伫足呢?

伴随着爱、希望、绝望、苦恼、喜悦与孤独,我要继续我的电影创作。

仅此,电影就一定会以明亮、美丽、恬静的微笑表情出现,我便借此了此余生。

我愿就这样慢慢不停地说着、说着,在银幕上给自己的人生画个句号这个句号来得有些早,如果可以加个注释,想必是:用电影通往世界和平。

大林宣彦(1938-2020)

 9 ) 在“终”的字幕前 让我们唱一首歌吧

看完失语。

几乎让人窒息在海量的迷影之潮,表达形式、流露情感太饱满热烈了!

阿巴斯说有一种电影看完会让你昼夜难寐,大林宣彦真是可恶,毕生的硕果都结在这部海边电影院里。

最后一夜的放映里主角先是诙谐又凝肃的战争片,然后转向集体入戏的反思,粗糙的抠像合成与不断越轴、错位、乱入的人物,让人观感跳跃,很有调度情绪的方法,让电影浸润着自由气息的同时,也不让观众完全深陷悲痛;因为真正的主题就像海面的浮光跃金,迫切的显现——希子(希望与承诺这样美好的字眼,无论进行到哪个时代都贯穿全片),最重要的是大林宣彦这个年近八十岁的老头一直传达想用电影改变未来!

在疫情肆虐与国内电影颓靡的当下,这个片子真是集大成,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它就是片中那艘宇宙飞船满载电影星河,驶向永恒,理想炙热。

是的,电影的出现延长人类至少三倍寿命。

是的,电影是时空艺术,连接过去指向未来。

这等格局和愿景,想拍的、来不及拍的、自由的、希望的,都在里面,不愧是遗作,必须五星!

 10 ) 缅怀大林宣彦!最后的对话,谈到黑泽明

在新作《海边电影院》中,大林宣彦重新讨论了日本战后电影经常涉及的一个主题:临近战败的日本。

这部电影将故事背景放在原子弹爆炸前夕,三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穿越回到广岛的老影院。

在那个影像世界里,展现年轻的生命和宿命般的结局。

大林宣彦用残酷的现实和色彩斑斓的画面,以及简单明了的对立传达了反战信息。

2019《海边电影院》自两年前确诊肺癌晚期,被医生诊断只剩三个月生命后,大林宣彦一边与癌症抗争,一边完成这部179分钟的作品。

《海边电影院》在2019年11月1日首映,作为东京国际电影节导演作品回顾展的一部分。

而在首映前两天,日本政府于10月29日授予大林宣彦文化勋章,这也是日本文化界最高荣誉之一。

2019《海边电影院》在位于东京郊区的工作室见面时,大林宣彦比我记忆中的他虚弱了不少,但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精神也很好。

这位81岁的老人声音沙哑但坚定,对新作是“百分之百满意”。

“我从来不担心我能不能完成它,”他说,“当然,我有技术团队来帮忙处理CG问题。

2019《海边电影院》Q:这部电影蕴藏的生命力,与黑泽明《八月狂想曲》、黑木和雄《如果和父亲一起生活》等这些名导晚期较为温和安静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您可以就此谈谈吗?

A:黑泽明一直想做艺术家,但却成了一名导演。

艺术家们往往是独立创作,所以黑泽明也一直想拍个人的电影。

但他也知道,独立电影养不活自己,所以没办法只能去给东宝拍片,去东宝工作必须要考虑市场,意味着失去创作自由。

黑泽明举个例子,1954年的《七武士》,蜚声内外的名作,但却并不算是真正的黑泽明电影。

黑泽明想拍出农民草根般的坚韧,但最后东宝以市场原因逼他重剪。

最后出来的就是一部颂扬武士精神的电影,这跟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但票房的确很好,自此也名扬天下了。

1954《七武士》另外还有1961年的《用心棒》,我们这些影迷们都知道黑泽明是为了钱才拍这部电影的。

但正是因为这些商业电影的大获成功,才让黑泽明有足够的资本,去拍《电车狂》这一类非商业电影。

当时他还跟我说,“大林,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

我用了28天就拍出你惯用的电影风格了。

1970《电车狂》黑泽明在后期创作的《电车狂》《梦》《八月狂想曲》,还有像《袅袅夕阳情》这些作品中,才拍出了真正想拍的东西。

他跟我说过,“虽然是小成本电影,但其中的哲学和理念都是我自己的。

《八月狂想曲》是用电影公司创作投资总额的零头拍的,所以创作上很自由。

1991《八月狂想曲》他还说,“大林,你现在大概可以理解我的处境了吧?

终于可以用自己的钱来拍电影了。

而你从入行开始就一直都是这么创作的,真好!

我终于可以像画家作画一般去创作自己的作品,单纯地用自己的哲学理念去创作。

”不过黑泽明是一个特别情绪化的人,很容易激动,我认为他最好的电影应该是1985年的《乱》,由仲代达矢主演。

1985《乱》Q:那黑泽明对您有什么创作上的影响吗?

A:很多年前我和黑泽明有过一次谈话,那年他80多岁,我50多。

他说,“我希望还可以像现在这样继续再拍10年电影,然后你可以接力,再拍20年。

如果你也未能完成,还会有我的儿子、孙子或者曾孙辈。

战争会随时发生,但实现和平则需要400年。

”从那以后,这就成了我的主题,我的口号。

黑泽明曾经说过,电影无法改变历史,但可以塑造未来。

所以要继续创作,这也是过去十年我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1990《黑泽明与大林宣彦的电影对话》Q:但为什么您的电影一直是围绕着70年前的二战呢?

这是无数电影人都拍过的题材了。

A:因为年轻一代日本人对战争知之甚少,包括广岛事件。

向从未经历战争的年轻人传达战争现实,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

2017《花筐》Q:但我认为,您表现现实的方式带着天马行空的自由,这种自由在您的作品中随处可见。

A:对于我来说,“自由”就是做一些以前没人做过的事情,这点很重要,对于电影人而言是最重要的。

有人说,电影发展这么长时间,能拍的东西大概都已经拍完了吧,再没有什么可做的。

我觉得那是胡说八道,还有很多事情是从未有人做过的。

而且,我觉得作为一个历经世事的老人,有义务有责任去传递些信息。

这也是我努力活着拍电影的原因。

诚实而自由地表达自己,不说谎,这就是我的电影人生。

Q:您的作品在文本上有很多文字游戏,你是不是常常需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

A:与其说是文本上的文字游戏,不如说是视听游戏。

这对我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就像将所有“字”拆解成单个音节,然后重新构建,马上可以得出一个新的词义。

用相同的词根,构造出不同的词语,形成不同的词义,双关语就是横向思维的语言学实践。

当人们纵向思维时,追求的仅仅是语义。

只有横向思维时,才可以摈除字面意思,通过声音发现细节,解开言语的表象。

我有个爱好就是读百科全书。

2017《花筐》Q:您对一语双关的概念似乎带着某种实验性。

我听说您在拍摄过程中经常改剧本。

A:剧本完成和电影正式拍摄之间通常会有时间间隔。

如果在剧本一年前写好后,马上进行拍摄,那彼时的我是可以完全按剧本拍的,但这部电影只反映一年前的我。

在一年里,个人和世界都可以发生巨大的改变。

我的作品应该体现出变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之前的工作就实现了预见性。

如果一个作品不具备预见性,光是讨论昨天发生的事情那有什么用呢。

1988《幽异仲夏》Q:看到您的电影中大量使用绿幕时,我突然领悟到,您是将多个时空都拼接到同一个构图中。

A:这是个很有见地的想法。

大多数人会觉得,与其费那么大功夫去做特效,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拍外景。

Q:所以您的绿幕抠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A:我电影中所有场景都会用CG合成,而且现在的特效跟一年前做的肯定不一样。

而且我还会用以往的胶片结合今天的合成技术去创造出一个新的画面。

在我的电影里,连接成影像的是帧,不是镜头。

2017《花筐》Q:你独特的电影语言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A:归根结底,每个人必经的生命历程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吧。

在我的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二战期间我其实是个好战的男孩。

我一直认为如果日本战败,一定会有人帮我完成剖腹。

假如日本战败了,我们都应该剖腹自裁。

但七岁的时候,这种用武士刀划破自己身体的死法,着实让我感到害怕。

隔壁屋的老头曾经出于好意对我说,如果日本战败,他会帮我在剖腹时斩首。

不过战争一结束,他就跑到大街上高呼“和平万岁”。

1998《感官新世界》成年人总是自欺欺人,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学到的。

日本曾经坚持的大东亚共荣在一夜间变了天,美国人才是对的。

民众睡醒后被告知,日本原来坚持的正义是错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继续生活呢?

我这一代人无法成为战时、战前和战后的一部分。

2017《花筐》我们曾被灌输,如果战败了,日本必会灭国,但现在日本不也还继续存在吗。

日本投降的时候,我还是一名二年级学生,我们国立学校的教科书第一页就写着,学校是用来培养那些愿意为大日本帝国英勇献身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在投降后还苟延残喘了两年,所以说日本真的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

1988《幽异仲夏》Q:你认为自己既不属于战前、战时,也不属于战后这代人。

A:我想所有出生在1935-40年间的人都是这样的。

寺山修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日本短歌,讲述没有什么祖国值得他为之奉献生命。

如果投降的时候,我们都死了倒也落得清静,可惜没有人来杀了我们。

寺山修司日本的成年人背叛了我们,让我们活了下来。

只要还活着,我们的生命就背负着创造和平的责任。

寺山也是这样,他拍电影,写剧本,写评论。

在生命最后的五年里,他基本上把时间都用在报刊政论上。

寺山修司Q:所以你的电影也带着越来越浓厚的政治色彩,回想起《鬼怪屋》,其实你的政治倾向从那时起就已经很明显了。

A:这是我的电影的秘钥,《花筐》就是最好的例子。

40年前就想做了,但当时无人问津。

当时有很多类似《大白鲨》这样的电影,而且东宝想找一些像我这种还比较受欢迎的电视剧导演去拍电影,吸引多一些日本观众进影院。

2017《花筐》然后我就带着《花筐》的剧本给他们看,他们说,制片厂的签约电影导演会去拍这种电影,你还是去拍鲨鱼吃人的灾难片吧。

”然后我去问我的女儿千茱萸,《鬼怪屋》就是这么来的。

也就是说,《鬼怪屋》和《花筐》的剧本核心本质上是相同的。

常盘贵子的角色叫江马圭子,和《鬼怪屋》中爸爸新女友的角色是一样的。

1977《鬼怪屋》我就是那时开的窍,突然领悟到了电影风格这回事。

换汤不换药,同一个母题可以来回用。

同一个理念,装到艺术电影里肯定没有装到恐怖电影里,更受观众追捧。

从那时起我就决定,无论拍什么类型的电影我都只表达一个主题。

1977《鬼怪屋》后来终于在《空中之花 长冈花火物语》中把握到我的中心主题。

那是在311大地震之后,对于经历过战争的人而言,那是失败的重演。

我曾抱着幻想,以为日本人会变得不那么物质主义,会更有同情心。

2012《空中之花 长冈花火物语》所以拍完《空中之花 长冈花火物语》后,我又紧接着拍了《原野四十九日》,我以为日本会放弃核发电,会朝更好的未来发展。

遗憾的是,都没有发生。

日本经济基本上就是军工工业体系,要是没有战争,日本政府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2014《原野四十九日》Q:所以在创作《原野四十九日》的时候,你对日本还是很乐观的,到了《花筐》的时候,这种心态就变了是吗?

A: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拍完《花筐》后,我又去重看《原野四十九日》,觉得当时在思维上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2014《原野四十九日》Q:你觉得个人理念在最近这几部电影中是不是更加具体了?

A:《花筐》的文本之所以不断变化,是处于个人原因。

在这段期间,我的好朋友高畑勋因为肺癌离世,这对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打击。

高畑勋和我一样,高畑勋没有拍过直接呈现战败的电影,但他把个人战争经历烙在作品中。

正如他的《萤火虫之墓》,今天再去回看它,你就会明白,故事的真实背景其实是战后,而不是战时,是为了在战争过后铭记战争而作的电影。

1988《萤火虫之墓》高畑勋在《萤火虫之墓》中想表达的是哥哥的利己主义,最后害死妹妹的故事。

但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把它解读成哥哥竭尽全力拯救妹妹的电影。

高畑勋以前一直说,我没想过要去拍这么“政治正确”的电影。

我们这代人可以完全理解这一点。

采访| Mark Schilling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译者| 小飞侠;转载请注明

《海边电影院》短评

这样的片居然也能有7.5分?豆瓣不是向来严格么??说实在的,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电影还很新奇,有点连环画的感觉,穿插了各种纯色的背景,然后,看了半个小时,啥也看不懂,也不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一看后面还有两个小时,天啊,能把这样无聊的东西拍三个小时也是人才,最简单的叙事都完成不了,恕我真的不能给这样的电影打高分

4分钟前
  • 爱吃菜的小豆豆
  • 较差

就是很想上去给他们一巴掌say好好说话

6分钟前
  • 新团员
  • 很差

今年第一部没看完就删了的电影吧,看不来

7分钟前
  • 丑久怪
  • 很差

反战主题,画面风格绮丽。但是像我这种对日本近代史一无所知而且几乎不看日本电影的人完全get不到电影的好。

12分钟前
  • 海上的卡妇卡
  • 还行

前面看得很混乱,大量历史人物故事+极快的转场非常晕,不懂历史确实吃力。后面的战争部分,人性的善恶、悲伤、唏嘘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带出的pikapika等等串联起来时,觉得真是妙。总体感受,1. 是不是导演太想在这部电影里承载太多内容了;2. 主角妹妹真的很灵,后来才知道那颗痣居然是画的;3. 黑道和尚有点像张艺兴🤦‍♀️;4. 再见常盘贵子和成海璃子有点亲切。最后,感谢日本影展,导演RIP.

13分钟前
  • 大尾巴狼
  • 还行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第一次看这么奇怪、无厘头、情节很跳跃的日本电影了,也很努力地坚持看完了,看之前买了杯星巴克咖啡带进影厅,中间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下盹,对日本战争历史也是很不熟悉,不过到了影片最后半个小时,有被导演的用心打动,用这么一部影片寄托着的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年轻人的鼓舞,挺感动的。片子里也有不少妙词佳句,全片始终贯穿着战后反思,世界上的年轻人啊,一定有自己现在应该去做的事啊,要努力去实现世界和平啊,爱和宇宙一样大;过去的历史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未来的历史是可以掌握在我们手中,电影是一门可以从中学到不少东西的工具……

18分钟前
  • Hello_Way
  • 还行

https://anon.to/kTOEnh1v92这直白破坏整体质感。但换个心态,电影也不过是一个载体,作为遗书,把一生未竟的念想全数收录,已经确是毫无余裕的处境了。那问题来了,电影难道就不能直抒胸臆地好吗?还是电影就还是那一层不容道破的视听现实

20分钟前
  • 雲豆子散步
  • 推荐

受不了的是剧本构架的支离破碎、演员表演的浮夸敷衍、镜头剪辑的乱七八糟。这简直就是一部灾难性质的PPT电影,居然还拍了3个小时。匪夷所思!

21分钟前
  • heima624
  • 很差

紧凑的三小时串起电影史和战争史的大林宣彦遗作,剪辑切换之快犹如迅速翻阅连环画,更像是一幅流动的胶片。“如果有一天我们能重逢,就找一个雨天,在濑户内海结婚吧”。希望这种反战题材的电影能有更多的导演接力下去。【百老汇·东方新天地·东瀛日本新片展】(PS:顺便祝自己生日快乐)

26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预告片五星,但电影本身太差了,不管是节奏还是服化道具,这些个大导演到最后时刻都想拍一部最体现自己功力的电影留名青书,可惜越想越不行,基本用力过度,变成小丑自嗨,黑择明如是,大林也如此,最近的宫崎骏更这样

28分钟前
  • 春日千里
  • 很差

信息量好大。。。。得留着再刷

31分钟前
  • 骨亠
  • 还行

分数:45 话剧、舞蹈、歌剧……欧美风、印度风…… 乱,什锦大拼盘,看的乏味,欣赏不来,不对胃口,片子时间还特长,最后睡着了💤

33分钟前
  • 髙雲謙
  • 较差

得知这部电影是大林宣彦导演的遗作,特地前去膜拜,很快被他浓烈的个人风格和节奏抓了进去,整个感官体验迷幻又独特,“我想知道我是谁”“也许电影能教我”年轻女孩就此穿越了许多个战乱年代直到原子弹在广岛投下,这里也是导演的故乡。伴随他成长的经历不难发现他对和平与爱的渴望和追求,就算用粗糙繁杂戏谑的方式讲述着伤痛也呼吁着和平,一定有很多留下来的影像启发过他,而今我们也看到了他所留下的影像,一起来作这历史的见证。#东瀛新风映画季@百美汇 20210110

35分钟前
  • 旺小福
  • 推荐

通篇感觉是动起来的漫画,廉价绿幕特效和分镜和独白、旁白,中原中也。剧情线把近代史和电影史串起来。最后总结陈词车轱辘话讲太多遍有点烦。妹妹太可爱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40分钟前
  • 还行

常盘贵子在这样的电影里真的是好接地气好熟,导致有一种电视剧质感她那一段。可见这种手账式电影还是要找“生”一点的演员。我最喜欢火车那场戏,好强悍,超越了时空的想象力,一个早时间线上不可扭转的场景,被做成了一个空间的舞台,在内容上将前面的部分统领起来,重新打破意象再说一次故事,这真的是有沉淀的创作者才写得出拍得出,这也是真正的电影是激昂的幻梦,同时言之有物。

41分钟前
  • Morning
  • 推荐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抛开大林宣彦遗作的滤镜来看待这样一部极度风格化的作品,喜欢的人会为之疯喜落泪,不喜欢的人能感之枯燥乏味,对我来说属于后者。这无关好坏对错,只是纯粹不喜这般密集轰炸三小时的文学性解说的表达方式,也疲于在粗犷特效和跳剪拼接的画面下反复跳跃。电影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也具有它自己的时空界限,更希望能将电影还给光与影。在日本近代战争史和电影史当中,三位男主从当下现实的窥探者一步步成为电影/过去现实的介入者,最后为背后的种种谎言“介错”。可当发出“大家首先身而为人”的呐喊的时候,可否深究国家每每走上侵略这条路的根源是什么。仅仅将战争片形容为国家式的黑帮片,然后挑开历史疮疤,将症结归于民族的国民性,告诉大家人类的爱和宇宙无限大,那么反思之下埋藏的是否不过是自悯?

45分钟前
  • 在下三水
  • 较差

是导演个人对日本电影史中他喜欢的部分致敬,并且掺杂他对反战之愿望(这一块说太大了有点不喜欢),怀旧特效其实还挺喜欢的。如果非常想了解日本电影史还是建议去东京京桥的国立近代博物馆电影史展系统了解,和中国电影的开始有一点很像,中国从京剧电影开始,日本是歌舞伎电影开始。确实非常《千年女优》的模式,尤其其中一部分还有个小角色叫千代子。

46分钟前
  • Pierre Douce
  • 还行

阴间色调,台词爆满,看得我头都炸了,只看了一半不到,看不下去了。

48分钟前
  • 春山
  • 还行

不存在反战的战争片,因为连死都有美感。

53分钟前
  • 固埃
  • 还行

它仍旧追逐着难以捉摸的少女幻影(留给印象的最后的美好光影)我们不再逃离:主动陷入影像/幻想-对抗消逝在时代里的「空间记忆」。在色彩背后翻转的虚假幻象,是最后的一次造梦,重复的话语掺杂了中原中也の匂い,也许是最后的迷恋。在恍惚的视线里打散时间本该停滞的位置,具象化的诗句中的你我相互凝视中,试图搅动着沉淀的思绪,抓住彼此的眷恋,耳畔边的呼喊与细语只能再次临摹着温热的怀抱,在无法改变的悲剧里缓慢地失去。庆幸的是他还在映画的光影中弹奏着乐章,只是再也看不到他背对着的面容...

56分钟前
  • NanSL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