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与安娜

王贵与安娜,我的金婚时代

主演:林永健,海清,奚美娟,涂松岩,冯嘉怡,孙岩,林晓凡,王博谷,常玉红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王贵与安娜》剧照

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2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3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4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5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6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3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4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5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6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7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8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19王贵与安娜 剧照 NO.20

《王贵与安娜》剧情介绍

王贵与安娜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美丽俊俏的上海女孩安娜(海清 饰)周身散发着挥之不去的小资情调,这份独特的气质在那个革命年代里显得尤为突出。她阅读那个年代被禁止的外国名著,幻想着一份浪漫的爱情。然而现实与梦想往往存在巨大的反差。安娜所在工厂的人事科长帮她介绍一门亲事,对方是科长来自农村的表侄,名叫王贵(林永健 饰)。虽说是当时难得一见的大学生,又是个大学教员,但王贵长相平平,土不呛呛,令安娜大失所望。虽则如此,安娜的妈妈(奚美娟 饰)和周围亲戚邻居们对王贵则青眼有加。经过一波三折,王贵与安娜终于走到一起。不过,生活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本片根据女作家六六的同名小说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妮可·布朗·辛普森的谋杀案最爱的你缉拿杨枪枪伪钞之徒天堂鸟蒙上你的眼勇者、辞职不干了雅多维尔围城战神盾局特工第一季刺杀灰喜鹊梵蒂冈少女:艾曼纽拉·奥兰迪失踪案第一季小胆大英雄神秘工作别哭,我的爱人少女邂逅绿豆花路过未来失恋博物馆机器人少女Z他和她的秘密致命传承逃学神探DAYS寂寞星球暗色天堂双生陌生人别跟狗较劲龙女降妖记白发牛奶树下

《王贵与安娜》长篇影评

 1 ) 看到安娜放弃自己的大学梦就弃剧了

前面糊涂结婚可以理解,生孩子生二胎都能理解,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不能保证自己的坚持是对的但是安娜有了自己的梦想之后,也付出努力了,结果就因为厂里故意不给转档案就妥协了,回去以后就安心生儿子,还说考个屁的大学,生儿子去了看到这我还想着后面生完了会不会继续坚持梦想,结果连着看了四五集,她还没考大学我就彻底明白了,她真放弃了一个放弃自己梦想的人,已经彻底老了,即使是年轻人的身体,但她的思想已经和她妈、王贵妈一模一样了。

以后不管什么剧情我都不感兴趣了,因为她的生活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2 ) 对婚姻的浅见

这是一部2008年的剧,那个时候我还小,却也跟母亲看过,有点印象,长大后,我自己又看了几遍,昨天又重温完一遍,回来写下这篇剧评。

从我的角度来说,这部剧是讲爷爷辈故事的电视剧。

王贵与安娜的结合,有时代的原因,但我也看到了他们个人的因素。

或许是自身家庭的原因,我认为那个时候能走到一起的大多不是爱情,就算是我们父辈,我觉得因爱情走到一起的也是极少。

我来自西北的小县城,我的上述见解是我这二十年来所见的感触,或许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因爱情走到一起的人会比较多吧。

王贵与安娜的结合,安娜起初是不愿意的,他们的婚姻磕磕绊绊,但还是迎来了幸福的晚年,总的来说,他们是幸福的。

王贵是幸福的,安娜幸不幸福我不知道,也行她并不幸福吧,毕竟她是拥有那种贵族精神的女孩,她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她永远追求精神世界的进步。

然而,我还是羡慕这样的婚姻生活的。

我认为结婚,不是与爱情结,是与生活结。

有人会反驳,爱情就在生活之中啊,是吗?

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资格去反驳与我不同意见的人,毕竟我没有经历过婚姻,我的见解都是从书中,从影视剧中,从前人经验所谈那里得来的。

我们见到过因爱情走到一起,却最后不欢而散的,也见到过没有爱情的婚姻,却能长长久久白头偕老。

爱情究竟是什么,没人说的清,那婚姻又是什么?

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婚姻就是生活,是两个人因不可排斥的因素在一起生活的结果。

喜欢一个人,看一眼就是如此,过一辈子也是如此。

爱情与婚姻在人类历史上是长久的,但因人而异,他们又是短暂的。

不要盲目的追求爱情,也不要被爱情冲昏头脑,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婚姻远远比爱情更加复杂,也更令人困惑。

在如今这个时代,王贵与安娜式的结合也许再逐渐减少,但是我还是希望所有的结合,都能有王贵与安娜一样幸福的结局。

 3 ) 我的父亲母亲

2009年8月15日前言: 刚看完《蜗居》,然后知道编剧六六还有一部电视剧《王贵与安娜》,闲着没事就找来看了。

《王贵与安娜》有点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续集的味道,如果当年的教书先生洛昌羽与漂亮的乡下姑娘昭帝儿结合在一起也许就成了今天看到的王贵与安娜。

就如同网友戏称《革命之路》是《泰坦尼克号》的续集一样。

谈到这些,就不得不牵扯进一个概念——婚姻,以及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

傻人有傻福,长相寒碜的农村穷小子兼大学教授找到了一个城市大户人家的小姐,所谓才子配佳人。

可是总少了些花前月下和浪漫情怀,原来理想中飘满梨花花瓣的梨园还充斥着粪便的味道,不仅脏而且臭。

——《王贵与安娜》 某个暑假的中午,在东莞那间几十平米的房间里,妈妈给我讲了她和爸爸怎么对上眼的故事,她说那个时候的爸爸长得很英俊,脸上白里透红。

经常穿着一双干净的解放鞋、白色的丝袜、黑色的灯芯绒裤子和好看的中山服,并且还有拿着一把“钩把伞”,话不多。

但是,沉默是金,妈妈迷上了这个帅小子。

我发现妈妈讲这些的时候脸上简直光芒万丈,眼神也变得纯情了许多。

原来像妈妈这样的农村妇女也有一段如此浪漫的纯情少女时代,只可惜呀,少女迟早有变成老妇女的一天。

两年后,爸妈结婚了,然后生孩子,我和弟弟;爸妈刚结婚的时候家里穷得要命,爷爷奶奶偏心,对家里照顾甚少;后来在我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家里盖了房子,上世纪90年代起在农村流行盖平顶房,我家是村里第一批盖起房子的人家,结果欠了一万多块钱债;1998年,妈妈交待好家里的事情就跟着爸爸到东莞去了,这一去就是10年,今年遇上金融危机,外面形势不妙,于是爸爸妈妈乖乖回家;再到现在,以前建的房子过时了,家里准备重新建,眼看要好起来的日子又变得虚无了。

我的父亲母亲爸爸爱打牌打麻将,走火入魔,脾气比较暴躁,爱面子。

妈妈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形象,优点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缺点是执拗、一根筋、目光短浅,急性子。

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来形容也不算很过分。

在处理金钱的问题上两人存在巨大的分歧,并且矛盾一般是不可以调和的,因此,两人吵架不仅动嘴还动手,充满家庭暴力。

妈妈舍不得乱花一分钱,舍不得买贵衣服,去年春节从东莞回来买了一件90多块钱的衣服心疼得不得了;也舍不得给自己买好吃的,要是我和弟弟在她会去买点水果,而且买的水果大部分是处理后的,单价超过3块的水果她绝对不会买。

而爸爸呢,则刚好相反,花钱大手大脚,出手也大方。

爸妈吵架我和弟弟跟着没少受苦,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我和弟弟的忍耐极限;我曾经很多次无助地跟他们说过,你们干脆离了算了,离了就不用这么看对方不顺眼;几乎每次回家都会哭一次,我不知道是我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他们太能吵,吵了几十年都不厌烦也不累。

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妈妈认为她的做法是为家里好——爸爸做了让她不满意的事情就唠叨个没完,我以前也觉得爸爸做事过分、无药可救,后来了解了真相才发现妈妈评价爸爸的事情带着很强的主观偏见,根本不会设身处地客观地陈述事实。

我试图跟妈妈解释,并且为了帮助她如何有理有利地处理爸爸打牌的事情,我和弟弟给她出了不少主意,我们曾经有过三个人坐在家里讨论对策再论证其可行性长达几个小时的记录,后来发现这是在做无用功,因为爸爸的做法往往会更加过分,计划赶不上变化,于是就放弃了理论先行行动在后的做法。

于是妈妈自己想办法,就是忍,或者“眼不见为净”,但人的忍耐是有极限的,妈妈一般忍不了多久,“火山”还是会迸发,于是吵架又成了免不了的家常便饭了。

只是一直对妈妈不公平的是,我和弟弟经常压住她不让她多说,我有时候还会不耐烦发点小脾气,但马上又会觉得自己这样做对妈妈太过分,她跟我抱怨仅仅是想找个人倾诉而已,我要忍受并且认真倾听,事实上根本无法做到。

在上学期的某一次我终于忍受不了妈妈把一切事情说得很悲观很绝望就把电话挂了,虽然事后心里很愧疚,马上又道了歉。

而爸爸呢,在对待妈妈爱唠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显出男人应该有的包容和大度,对此,我和弟弟都非常失望,所以干脆不和他交流,尤其是弟弟。

爸爸是个会把生活过得很懒散很随性的人,他凭兴趣做事,并且做事的时候不喜欢被人说三道四,也不擅于做解释,尽管某些时候妈妈说的话是冤枉他的,但是他就是因为“我不想跟你说”、“我懒得跟你解释”、“我警告你,你最好别再说了,否则有你好看的”保持沉默,于是误会越来越深,矛盾老是化解不了。

我就非常不明白,为什么两口子过日子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互相谅解,消除矛盾,非得搞得家里人都跟着受罪。

所以他们一吵架就觉得自己很委屈,恨他们不会为孩子考虑,况且都这个年纪了吵架还有什么意思。

也许是我不懂他们吧,在我逐渐懂事期间都很少跟他们接触,尤其是内心的对话,应该是隔阂越来越深,我和爸爸妈妈很客气地相处,现在也是这样;我听不下爸爸妈妈对我说的重话和批评,不管是善意的还是误解的,我听了之后都会像心被刺扎了一样难受,所以说只要他们一吵架我就坚持不住,眼泪只会哗啦啦地流。

我觉得自己真没用,读了十多年书,也没学会如何和爸爸妈妈很好地相处,忍受他们的吵架和都不完美的性格。

我只学会了逃避,因为在我的初中和高中六年时间里是他们闹的最凶的时候,而我没在身边,我觉得自己是躲过了不知多少劫难,所以后来只要他们一吵架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

很多时候看着同学朋友亲戚的爸爸妈妈和谐相处、相敬如宾,我就非常羡慕,非常向往能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但是马上又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出现:那是别人的爸爸妈妈,跟自己不亲;只有自己的爸爸妈妈才跟你最亲,会讲一些很贴心的话,会原谅你犯的错误,会接受你对他们大声说话甚至发脾气;你出远门了,他们会电话打个不停关心你是否安全到达、生活过得好么、缺不缺钱花。

别人的爸爸妈妈家庭关系再好,你都从他们那里得不到这些。

所以,还是认命,谁叫我是他们的女儿,他们是我的父母亲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活,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其实按照我的想法,家里的日子是可以很平稳很幸福地过下去的,大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也不用家长操太多的心,而且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的话,家里的最大开支就是目前供我上学了和弟弟的一些花费,其次就是吃;房子可以晚点建,又不像在城市,担心房价上涨,担心房贷,担心养老保险,担心哪天上马路不小心被撞了……所以如此看来,家里应该算已经脱贫了,那既然脱贫了为啥还要把日子过得这么非人哉呢?

我不知道是不是爸爸妈妈更年期都到了,一下子接受不了自己即将踏入老年人行列这一残酷的现实,还是他们遗传有问题,骨子里充满了暴力因子?

不得而知,我是找不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了。

我不明白的事情还有,爸爸妈妈吵这么吵吧,但就是从没听谁说过要离婚;吵了架也不见谁会想到道歉什么的,怄几天气,互不搭理,几天时间一过,又恩爱如初。

但是呢,这疙瘩还是留着在,时间一长,看待问题和评价对方时就会依靠陈见和以往的经验,这样呢,往往矛盾没有解决,彼此误解更深,谁都没法解开!

电视剧里经常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一点不假,虽然还有下文,“没有婚姻,那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反正我是很害怕结婚的,我爸爸妈妈的典型案例让我对婚后能够拥有幸福生活的美好想法大打折扣。

所以呢,现在想想妈妈跟我说的她那浪漫的恋爱进行曲我就觉得他们的结合真是个错误,这进行曲唱到后来就愈显得与前面不搭调不协调。

但是,没办法,逃离了初一,逃不了十五,谁叫他们是我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呢。

这次赌气从家里跑出来,虽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胜利感——我觉得我如果走了他们要是觉得心里难受想让我回去的话,那我就胜利了。

而事实也正是我胜利了,在县城的第二天妈妈打了20多个电话,后来实在不忍心继续挂掉,就接了,我冷言冷语,妈妈在电话那头哭了,她说:“好妹子,你明天回来吧,过几天再走。

”我决心已定,谁都动摇不了,于是狠下心撒了谎,说我已经买好了晚上的票,然后不争气的是,我流眼泪了。

现在坐在电脑前敲下这些文字,我的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昨天中午妈妈打了电话过来,问学校食堂开餐了没有。

我以为我可以忍住不接她的电话,不叫她妈妈,但是不行,心理太脆弱,如果这要这样绝情对妈妈来说太残忍了,于是恢复和谐友好建交。

这是两代人的矛盾,爸爸妈妈他们自己的矛盾以及我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前者是引发后者的主导因素,当矛盾一旦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就引发了一场以我、爸爸和妈妈为主角的家庭内部战争,我们三方互为敌人,所以我们既是战争的发动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那和平谈判呢?

我们似乎更崇尚语言暴力、冷战和偶尔的肢体冲突(这招适用于爸爸妈妈身上)。

于是我想到了王贵给安娜写那份保证书的情景: 王贵:“保证书,1976年10月5日,王贵同志与安娜同志的家庭纠纷中,失手打了安娜一记,对这个错误,王贵感到很痛心,保证以后永不再犯,就这样吧。

” 安娜妈:“‘就这样吧’是我说的,不用写上去。

” 王贵:“划掉,划掉。

” 安娜在一边笑。

把这个场景的主角还原成我和我的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的,我可能会提议我爸爸来写这么一份保证书,但我爸很有可能是绝对不会写的;即使我爸写了,我也像安娜妈那样插科打诨了一句,我妈也会装矜持吝啬那个赞许带原谅的笑容,于是矛盾还是没有化解,这样,到了我家里,写保证书也没用。

这就是电视剧和现实生活的差别。

再回到《王贵与安娜》,这是一部有关生活细水长流的电视剧,真实温馨。

 4 ) 小日子,大道理

象它的名字一样实在的剧。

那些柴米油盐,那些生活琐事,真实得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亲切。

不经意的言语之间,却处处充满生活的真谛。

实在比有些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的所谓大片强了不知多少。

太喜欢安娜了,那么美好,那么善良,坚忍,大气,懂得满足。

她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的幸福”,所以,为了肚里的孩子,她放弃了自己一生的梦想;为了家庭,她放弃了刻骨铭心的爱情。

换来的是磕磕绊绊,却温暖踏实的四十年。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可这样的四十年,不枉此生。

 5 ) 我心目中的安娜

开始我听到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因为是杨千嬅演的《安娜与武林》的电视剧版,看了以后才知道是《金婚》的另一个版本。

我认真的把这部电视剧看完,这是一部浪漫的爱情和现实的生活溶在一起的电视剧,但浪漫和生活在电视剧里,我感觉不冲突,很融洽。

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很感动,安娜生病的时候,刘波来看她,还用手不停着捏着橙子,然后把管子插在橙子里给安娜。

这些举动让我感到刘波很体贴,很温柔。

刘波让安娜跟他一起走的时候,安娜拒绝了,刺客安娜 认为自己不是曾经只知道浪漫的女孩,现在她有家庭、孩子、王贵。

刘波这样的人物是每个女孩心目中的理想对象,他潇洒、帅气、贴心、痴情。

哪个女孩不喜欢。

但安娜放弃了,她选择了王贵。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用《白桦林》作为主题歌,用手风琴做背景音乐。

让人听了感觉无比的欣慰。

 6 ) 平淡的水酿成了陈年的好酒

王贵很土,明明是教西方文学的大学英语老师,吃起饭来却毫不斯文的“淅沥呼噜”,还爱唱土得掉渣的河南梆子;王贵长得也不好看,作为一个大龄未婚男青年,二十七岁的时候已经看起来像安娜的叔叔。

可王贵对人实成,他对安娜对孩子对丈母娘对家人好了一辈子;他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在业务上积极进取,让我着实感叹他的好。

这戏我看下来是越来越喜欢王贵,觉得嫁个王贵那样的就满足了!

本来并不是很喜欢海清的,觉得她在《玉观音》里演的钟宁太凶,在《蜗居》里演的姐姐导致了海藻的不幸。

可是安娜确实是个可爱的角色。

她和我还有很多同龄的女生一样,有着小资情调,爱穷讲究,有洁癖,还有说话不饶人的一张“刀子嘴”。

她经常爱说王贵这不对那不对,可不知不觉中她也认同了王贵所说的“粪香”;宁愿自己不吃肉,也要让孩子和王贵吃上。

为了家庭,她迁就照顾王贵农村的一大家人,她牺牲了上大学的理想,放弃了与初恋情人刘波的爱情。

她一直说,自己不爱王贵,可是她不知道,她对王贵的“爱”,已经渗透到了他们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戏的另一大特点是让人体会到平凡朴实的婚姻家庭生活的通俗哲理。

许多台词与独白都字字珠玑,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在心底细细品味。

最欣赏的是安娜的妈妈,虽然是个只念到小学六年级的家庭妇女,却将婚姻家庭的幸福哲学融入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每次王贵与安娜闹矛盾时,安娜的妈妈总会充当调解员的角色,她的话被安娜听进去了,引导着安娜和王贵的婚姻驶向幸福的彼岸。

一次次把我们感动的眼泪哗啦啦有人说,看了这片真想回到八十年代的小城市去生活。

是啊,二十多年前,虽然物资生活匮乏些,可人与人之间的朴素的真情真是叫人温暖平和。

王贵一家最初居住的“筒子楼”,邻里之间相处时那么融洽;王贵每天骑着单车上下班的情景,好像爸爸从前一样;片子里还出现了和我小时候家里拥有的一模一样的台灯和钟表,好亲切……原著小说的作者六六是安徽合肥人,父亲是安徽大学理学院教授,母亲是上海人,她本人作为安大子弟毕业于安大国际贸易系。

于是,这部片子里又出现了很多熟悉的名词儿和场景:安娜的梦想是考我的母校“科大”,而“科技大”被本地方言戏称为“裤子大”,还有我们熟悉的“三孝口”,“三里庵”,“逍遥津公园”…… 这也成为我喜欢这片的又一原因。

 7 ) 评论

可能我年纪太小看不出其中的温情,事实上我从这部电视剧中只看出了——一个骄傲的女子渐渐被庸俗黑暗的生活消磨得没了骨气。

从安娜妥协地不再去考大学而是去生孩子之后,安娜就已经和王贵他妈从本质上来说没什么区别了。

王贵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到死安娜也没有把他的恶俗和自私看出来,不能不说安娜其实也很愚蠢。

明明被人骗了一辈子,到死了还觉得这种生活是自己所向往的……无语。

人是有适应性的,一旦你适应了某种环境而且对此毫无怀疑,那么你就失去了获得更好生活的机会和权利。

安娜就是这样。

安娜的妈妈太自以为是,以为女儿一辈子平平淡淡嫁一个“庄稼汉”才“幸福”,跟着刘波绝对吃苦。

你女儿吃不吃苦是她自己的事情,不为生活而搏斗所得到的幸福是廉价而低贱的。

一副封建家长做派还当自己是一个老好人……继续无语。

平平淡淡?

Y的你以为谁都能做陶渊明啊?

 8 ) 关于80后的一段经典台词

【安安】:你们这些80后啊,已经很好了。

比比我们这一辈,再比一比父母这一辈,你们不要太享福啊。

在工作上面,我帮你顶着,在家里有你妈妈帮你顶着,你每个月只挣那么一点点的工资,却吃喝不愁,却净消费了,房子贷款也不用换,父母呢,自然会帮你买好;这女人就像换衣服,你们有什么可抱怨的呀。

【二多子】:我们的痛苦你们看到了吗。

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像我们这么可怜的一代,如果没有你们领导的扶植,父母的帮衬,那不是很多人都要的忧郁症了?

 9 ) 评论王贵与安娜

对这部电视剧感兴趣,是因为听说是在武汉大学里拍的,一路看下来,关于武大的场景真是少之又少,有点失望。

整个电视剧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前部分两星星,中间四星,后部分也只有两星,所以综合只值三星。

前面关于安娜和王贵走到一起的那一段很假,这也是大部分电视剧的通病,为了制造矛盾,哗众取宠,先抛出一个根本不可能的“结果”,让观众感到意外,然后却无法自圆其说,只能设置一大堆的巧合来为这个“结果”服务。

刚开始看这个“结果”还觉得意外,但是加上这些巧合后才发现不出现这个“结果”那才叫意外呢。

导演和编剧总把观众当傻B,其实他们自己才是傻B。

中间关于安娜矛盾的感情和追求理想(考大学)的表现是这部电视剧中最出彩的地方。

年轻时我们都有过自己的理想,有的追求过,但失败了,有的因为懦弱不敢追求,有的甚至连追求的机会都没有,理想这个东西总是一副很屌的样子,像太阳一样高高在上,不管地上的人是哭是闹是喜是悲,也只是默默的挂在天上,毫不理会。

后部分是最垃圾的,也是电视剧的通病,无病呻吟,没事找事。

小事能搞成大事,要是真有大事那就成了2012。

票子、房子、升学、就业,这些我们老百姓真正头疼的问题在电视剧里都是小问题,成天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唧唧歪歪,强烈要求拍一部真正反映我们农民工生活现状的电视剧!!

电视剧的结尾还留了个关于王贵得病扣子,在我看来这个扣子实在是幼稚。

垃圾,但是最垃圾的是居然我还都看完了

 10 ) 一点看完王贵与安娜过后的感叹

首先要说王贵与安娜这部剧制作的还可以,主人公都很善良,剧也很有年代感,场景还原的不错,演员演技十分真实,有些场景很搞笑,比如安安要把弟弟喂胖那个场景,有些场景也很感人,比如刘波最后得到安娜否定的答案之后痛苦的离开的场景。

总之呢,自己觉得这部剧算得一个中上等的剧 自己呢也是看这部剧看了好几遍,不过,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90后观点有些不同有些时候也是为安娜没能实现的爱情和学业梦想可惜。

可以看出安娜是很聪明的,转干考试能都考满分也是很牛逼了,学习上很有天赋,本有机会深造试试,可惜妈妈不同意,丈夫背地里阻挠,不像现在很多上了几年班的人也会为梦想重考好大学,甚至为追求梦想考四五次的也大有人在,不过安娜要比某些现实中都回不了城的女知青要幸福多了吧,所以自己只是为安娜的爱情可惜,但也羡慕她和一个爱她的人走到了金婚。

有时候看有些关于知青历史的书和电视剧里提到的一些知青回城的情节真是有些感叹时代的变动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时代有错,无错😐,那时候中国就处在那样一种社会中,有的有天赋的知青或许比安娜的命运还要不济吧,安娜的妥协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 ,自己真是感叹现在生活的好时光,也感叹现在的中国也开始如此重视教育了。

安娜也是一个听父母话的孩子吧,那个时代的人也应该大部分是这样的,当然也有像安娜老师那样不妥协的,但毕竟是少数吧。

安娜作为家中比较大的女孩又是经历过知青生活的女子骨子里可能刻上了一种要懂事的烙印,后来的生活里也是对妈妈说的一些话言听计从,但是安娜等到结婚之后才发现妈妈骗了她,但安娜也不敢在回头了吧,她觉得王贵也算得一个靠的住的一个依靠。

有时候对于一个懂事的人,特别是对于一个懂事的女人来讲,在迈出了婚姻的第一步之后或许就真的不敢在改变了,这样性格的人或许现在也有,不光是婚姻,工作也是一样,在妥协中和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相处了一辈子发现自己干的也不错,上了一个不喜欢的也不是十分厌恶的专业之后发现自己学的也不错 ,深造时也选了同样的专业。

感觉王贵和安娜感情就像如此。

不过,自己觉得还是觉得那个年代的人比较单纯和善良,安娜本心里有十分大的动摇,但她还是坚持着选择了家庭,遵从了母亲的意愿,也是怕孩子会遇到后妈,自己也很担心。

她也有廉耻之心,她也十分怕丈夫问起她和刘波。

王贵当然也是善良的,他对安娜包容,他虽然也对别的女人动过心但也是有理智的。

刘波也是一个善良的单纯的人吧,最后得到了安娜的答复之后也没有死缠烂打强迫安娜,而是默默离去,甚至是有些太单纯了,也死板,他真的就相信了安娜妈妈骗她的那封信了,他也可以先结婚看看吗,他能保证安娜在未来就会抛弃家庭接受他吗,他既然一开始都没抓住为什么后来还要找安娜呢,或许自己问的有些多,不过这种不想为自己的感情生活掺杂一点杂质的男人还是有的吧,让我想到了金岳霖,不过刘波对安娜的感情还是更虚无了些 ,要是那个时代有电话有微信可能就更好了吧,刘波就算最后没有得到安娜肯定的答复,也能以一种知己的方式得知安娜的消息。

可惜呀🤔,就假想刘波在回到美国之后也结婚了吧,找了一个不讨厌的人。

这种婚姻自己感觉也就是上个年代的人才会有,现代社会压力节奏那么快,加上有些部分的拜金主义,走出世界的机会也会变多,如果换作现在社会中的城市女子,就算是换作现代社会中的父母,会不会就会更加青睐刘波在美国的这个身份了呢,也未可知。

现在的这种崇尚自由,快节奏的生活会不会给王贵与安娜的生活中加入一些负面因素呢😶,也不一定。

还有现代的择偶观,🤨,有房有车家里孩子少这些因素。。。。。。

自己联想的有些多了哈哈哈。

让自己很有感触的一部戏。

《王贵与安娜》短评

那个老教师,真的三观很差。

5分钟前
  • 小蜜蜂
  • 较差

昨天那一集。“小姐”小女孩被送回农村被家乡的奶奶嫌弃了。哭了。

10分钟前
  • Fan要坚强
  • 推荐

王贵 安娜 安安 王志远(多多),一直到最后一集才知道多多的大名~

11分钟前
  • 谜尚
  • 力荐

so disgusting

15分钟前
  • JOJO不是jojo
  • 很差

还行吧

19分钟前
  • 冰冷的十一月
  • 推荐

爸妈都很喜欢的,他们那个时代的片子。

24分钟前
  • 很仙的侠女
  • 推荐

凭啥不给考大学!

29分钟前
  • Lión
  • 还行

剪了一张纸,看了两套电视剧

31分钟前
  • shyv
  • 还行

不错的剧~六六不错的

35分钟前
  • 雪夜难行
  • 推荐

林永健很有意思

36分钟前
  • 小鱼
  • 推荐

挺接地气的电视,挺生活化的,不错

38分钟前
  • 不要不开心哦
  • 还行

暑假和胖兔子看电视剧~

42分钟前
  • edwardyang
  • 推荐

看完这部电视剧被海青彻底迷倒了。而且六六的作品也很不错,揭示3了一个很浅显但让人难以活得的道理:真正的幸福其实就是生活的点点滴滴。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47分钟前
  • 米饭
  • 力荐

家人设计女主不能上大学和恋人在一起,男主这么丑还中途出轨,这配置最后居然能HE,恕我接受不了这恶臭剧情。

50分钟前
  • 楚兰亭
  • 较差

安娜其实永远也没法全部接受王贵,最后能好好的也是因为安娜已经改变了自己不是以前的那个有小资情调的她了

55分钟前
  • 福宝
  • 还行

不如别叫王贵与安娜了,就叫“一位聪明善良善良心地好有教养有追求有理想有能力原本可以大放异彩的白富美被又丑又穷又矬又邋遢又大男子主义的出轨家暴凤凰男拖后腿毁了一辈子的故事”

60分钟前
  • knightley
  • 很差

俏皮可爱,人物饱满

1小时前
  • 东宝株式会社
  • 推荐

当时觉得王贵好丑,年纪小小,不懂事

1小时前
  • yolanda
  • 还行

嘿嘿。

1小时前
  • 贯叶金丝桃
  • 还行

666呀

1小时前
  • 拉普索達達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