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名警察,虽然没有主人公的走投无路,却也是高考失败,被填来保底的公安院校录取,为了一份比较安稳的工作,走上从警之路…… 曾经在派出所工作多年,警察的使命感、责任感都只是嘴上的口号,但作为一名年轻人,还是能做到认真工作的……当社区民警时受过不少委屈,后来到其他岗位工作,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个以前社区里的居民,拉着我问是不是调走了,怎么好久没看到我了,还说以前我给她调解过一个纠纷,她一直很感激,其实我都已经不记得她的名字……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平凡社区民警的“使命感”!
以上经历和live是不是有点像,虽然更平凡更普通,但却是很有共鸣!
这就是一个普通警察看live,真实而感同身受…… 写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我现在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宣传警察的警察,每天想着怎么讲好警察故事。
是的,我们有的时候把故事写的像比惨大会,有的时候又写的像无所不能……我们似乎没有想过警察为什么要无私奉献,为什么要忠诚履职,要知道这些要求都是道德高线,并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做到的!
live告诉我们警察首先是个普通人,他们要谋生,要升职;他们为了工作会面临离婚;他们面对各种无理投诉,会软弱会妥协;他们并不是生来就有使命感的!
他们的使命感来自于做错很多事以后的一次成功;来自于救助了一个即将消失的生命;来自于被帮助人的一个感谢;来自于同事间的鼓励帮助!
这些都存入了主人公的使命感储存库,才让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强烈使命感的警察!
整部剧泪点满满,每次哭完都会感叹这就是生活!
但live的成功在于流完泪之后仍能暖心一笑,仍会看到希望,更会为警察喝彩…… 我们身边的警察何尝不是如此,然而我们应该如何写好他们的故事,此刻我怀有这样强烈的使命感……
这些韩剧套路我真的会谢满满的小心机1. 避孕药警告!
当男警察理直气壮问怀孕老婆“为啥不吃药”时,我只想……兄弟,套是烫手吗?
避孕药伤身的是她,爽的是你。
最后一句“我的错”嫌疑人跑了要被降薪第一反应问老婆为什么不吃避孕药?
2. 警车睡觉男警察一边喊“忙到裂开”,一边在警车后座打呼震天响。
别人出警他出梦,还对女二or 女三说“别人会出警,在这里等就行了”老婆挺着孕肚做披萨,怀孕+带俩娃+开店(虽然他也有去店里帮忙➕慢慢洗白)3. 月薪140万の普信男发言租着房、老妈还是个“儿宝女”,最开始男主还知道自己条件不如男二,后来怎么了?
忘记自己条件差了?
就这配置还敢质问女主:“你不喜欢我?
” 救命!
这是什么新型PUA话术?
喜欢你就得放弃留学,陪你在泡菜汤里捞未来?
别写感情戏挺好看的,感情线一坨当男主说出“不和明虎争”,我直接笑了,您倒是想争,但人家明虎脸上写着“我有能力”啊!
所以女主选男主的理由难道是…热爱扶贫文学??
整体确实很好,没有宏大叙事,把基层派出所警察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娓娓道来~美中不足(或者正面形象的需要),整体有些理想化和童话化。
首先,不是一个好剧不能理想化或者成人童话,比如最近看的韩剧《至上之法》和《非常律师》。
这种剧设置很明显存在脱离现实的理想化,定位既是如此,就不会再令人质疑。
但live的故事相对真实,更希望展现基层警察的工作日常,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一些理想化,会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分不清理想与真实!
为什么说它理想化?
以最后一集为例,塑造了一副中上层警察都卑鄙、底层派出所警察都正直的形象,这是极度不合理的。
如果上层大都这样,底层有少数抗争可能,但必然也会有很多人依附。
至少从各种韩剧里看韩国文化和社会,感觉异常诡异,各行各业下层善良勇敢甚至有信念感,上层都是卑鄙无耻…这种社会中正直勇敢形象应该参见《秘密森林》中的男主,包括最后结局也理应如此—作为上层的斗争工具,挥之即来,没用就闲置
“它太丧了。
”看完这部剧我脑子里最直观的感受。
一定要让善良的人承受着莫须有的骂名,为职业受累却依然要有使命感,这是这部剧群像做的最成功,也是最失败的地方,它没办法让人共感,只充满了不理解和怜悯。
一星还扣在蹩脚的爱情戏份和女性角色刻画的不足上。
明虎的恋爱全程像参与了又没参与,就是个推动情节的工具,光洙的角色的爱情起源也很莫名,作为后来居上也很突兀(真的不如做好哥们)。
对于柔美的女警线最后劝留也很无语,会学习经历过基层的女警出国读书才能回来改变这种悲惨底层现状和女性警官总被拿来挡枪的现实,结果就是没出去,留下来一直痛并“快乐”着🙂。
另外女主的同期也是刻画的很薄弱,一遇到血腥案件需要躲回家平复这种剧情也很让人无语🙂。
结果是改变了么?
改变了,基本全员调岗贬职。
这就是生存。
越写越生气,三星吧。
尚秀因为救被害人和同事而用枪打了嫌疑人,因为近期发生的警察事情使民众失去了对警察的信任。
媒体和民众都站在嫌疑人一方,认为廉尚秀过度使用枪支,没有尊重犯人的人权。
警察署长为赢回民众的信任自然也不会顾及一个实习生的命运。
他们决议辞退廉尚秀,廉尚秀被停职调查、吴杨春重伤接受治疗,上层和外界都站在对立面。
同组的同事们也都充斥在无能为力的愤慨中。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想必尚秀也会自我怀疑吧,不知道自己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自己的使命感是否还能让自己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呐。
幸好还会有所长和同事能提供帮助,派出所里因为这个案件,跑现场的警察不愿再使用手枪,觉得与其抓到犯人还不如先保障自己无事。
当你越努力,反而麻烦越多的时候想必大家都会选择堕落吧。
幸好生活里还有光,静吾在经历了这么多事后也最终做出了决定。
(继续在派出所里历练一年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
妈妈的鼓励应该会给尚秀力量吧
失心疯的狗
所长和组长在署长那里为尚秀争取的了机会。
到了要参加惩戒委员会的日子。
面对一心只想自保的科长的逼问,尚秀的处境着实让人感到心寒。
一心救人到最后却被问为什么不考虑犯人的人权和安全。
试问作为一名合格的警察难道不应该先要保护被害人的安全吗?
当组织不能作为自己的后盾时,还有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坚定信念地努力为了组织和民众去付出。
吴杨春在惩戒会上深深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无力感,他是那么的热爱自己的工作,但面对如此这般的情形,作为一个做了二十年并有强烈使命感的模范警察。
却得不到组织和民众的信任,不能庇佑按照自己教导而努力的后辈,可想他有多么的无助和痛苦了。
是只顾自己升官发财的领导,是为警察组织抹黑却逍遥法外的同事,是不理解实情认为理所当然的大众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追究尚秀。
可喜可贺
一切又回归了原来的模样。
依旧忙碌依旧平凡。
是啊生活还在继续,所以必须拼到最后!
韩剧《live》已经接近尾声,媒体的吹捧和刷屏暂且落下帷幕。
前一阵子看过太多太多关于《live》的安利,“神剧”“职场剧”“又丧又燃”等标签被贴在它的身上,但很少有人关注过,作为一部以警局为背景的剧,《live》在警察这一群体上所想要展现的内涵。
从这个角度出发,于是,我看到了一群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在我的印象中,荧屏中的警察总是意气风发的,犀利的目光扫过犯罪现场的每一个角落,将手铐咔哒一声铐在犯人手上,高傲地说着“你有权保持沉默”。
然而《live》中的警察却不一样。
他们当警察并不是为了无法平息的正义感,而只是为了谋生;他们在抓捕嫌疑人时自己也总是会头破血流;他们看到流血的犯罪现场也会害怕、难受;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处理醉汉在警车中留下的呕吐物和处理打架纠纷……最关键的是,他们处处受限,如履薄冰。
作为基层警察,他们拿着微薄的薪资却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
无论休息与否,警报一响马上就要出发;抓捕嫌疑犯时从早上奔波到深夜;苦口婆心地劝阻厮打在一起的少年……同时,他们还要面对触法少年的复仇,直面危险的犯罪分子。
年长的警察们身上无不带着大大小小的伤,甚至有的已经殉职。
即便如此,舆论从来不会在意他们抓了多少犯人,只会抓着他们的失误不放。
安组长多次向上级申请成立专案组不得,因而耽误了抓捕犯人的时机被媒体围攻。
当学生家长问起如何防范性侵时,实习警察韩静晤诚实地提议加强性教育等却惹恼了家长被投诉,差点转不了正。
在最后两集中,吴良村发现受伤昏迷的受害者,呼叫增援时被躲在暗处的凶手用刀刺中多处倒地。
赶来增援的廉尚秀来不及瞄准立即向犯人开枪,犯人不幸抢救无效死去。
于是民心愤愤,言辞激烈,仿佛犯人是无辜的而警察就应该殉职才对。
而新闻中对受伤的吴良村警卫的报导,仅仅一句“手术成功没有生命危险”,全然不顾被刺伤多处的他是如何的九死一生,并因被刺伤膝盖韧带也许再也跑不了步当不了前线警察。
在年轻警察们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是自己也会开那一枪的时候,前辈们却无奈地说道:
在惩戒委员会的审判会上,作为廉尚秀的师父兼见证人,吴良村带伤出席,也痛哭道:“到底是谁拿走了我的使命感?
”这虽然是虚构的情节,有夸大和煽情的成分,但仍可以反映出现实中的痛处。
警察与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任何权力不对等的双方之间的矛盾,是每个地方都面临着的问题。
警察群体是一个早已被“污名化”的群体,处境相似的还有医生、教授等等。
在媒体镜头前,他们从官方上光辉伟岸的整体形象变成一个个的个体。
于是,更多的丑闻也曝光出来,暴力、渎职的警察,性侵的“叫兽”、无良的医生,将警察、教授、医生等整个群体的名誉拉黑。
这些群体本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与其说他们是在服务民众,不如说是他们享有帮助人们的能力与权力。
于是,民众天然地一边敬畏尊崇他们,一边提防警惕他们。
随着信任的消释和权威的解体,尊崇所剩无几,提防与制约却越来越多,人们还美名其曰“民主监督”。
于是,渎职与失德的个体暴露得更多了,与此同时,这种约束也束缚住了一些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个体。
雪上加霜的是,纵然失德个体在最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他们对整个群体带来的名誉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无怪乎在剧中,发现同事参与了非法赌博时,所长咬牙切齿道,“我们这么努力挽回警察名声有什么用啊,搞这种事的臭小子们,把我们警察的威信都搞得一塌糊涂的!
”现实中,我们的大学老师也曾批判过那些追逐名利不顾学问的学者,骂他们不知礼义廉耻,搞坏了所有学者的名声。
事实上,所有的职业与行业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
但因为警察、医生、学者这些职业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正义感与情怀,同时拥有着更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当他们之间出现败类时,会引起更加激烈的舆论诘责。
对这些行业的规范与制约固然应该更慎重与严格,但必要的信任与放权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个难以处理的矛盾,但这个矛盾要如何化解仍旧是个未知数。
剧中就此展现了问题但也没有给出答案。
庆幸的是,剧中的警察大多还是未改初心,尚未泯灭的正义感与抓到犯人的成就感激励着他们熬过各种各样的不公与困难,让他们始终坚持在岗位上。
可现实中,我不知道被污名所累的正义还能坚持多久。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鱼姬YuJee,搜索关注即可免费获得一个公众号。
不给满分,不代表这部剧拍得不好。
现实压抑,过于形象的表达了当代作为警察的无奈。
而这部剧不仅仅是述说了一批拥有国家饭碗的世人,拆开每一个人物的缩影,剪辑拼凑,就正是各行各业当代人的参照。
是你不够努力吗?
还是做得不够人情世故?
一级一级的压制,绝没有你想象的简单明朗。
权利,金钱,地位,象征性的是这一切,在目前看来,依然如此重要。
我们试过很多种工作,尝试过融入新的社会群体之中。
或许是为了混口饭吃,也或许,是为了那微不足道的理想主义。
三尺之境 过于理想化的生活,不切实际。
过于安逸的日常,也总在出乎意料。
我们仿似晌午的燕子,疲惫不堪,只愿有一处阴凉。
没有所谓的理所当然,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机遇。
在想偷懒时,请背身看看那汪洋大海,挨挨挤挤着,下一秒,或许就能席卷而来。
作为曾在公安一线奋战过的人看了之后也许比一般人更加感同身受。
千辛万苦入警,幻想着电影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场景接手大案要案?
抱歉,现实会给你从头到脚一盆凉水浇透,醉酒闹事、邻里纠纷,规定执法却被质疑滥用公权,认真负责却遭到打击报复…一地鸡毛的琐碎会让你怀疑自己从警之初的梦想究竟是搭错了哪根弦。
这一切的一切并非仅仅发生在电视剧里,而是真正存在于现实当中的。
但当坚守了多年想要放弃时,却发现这份职业早已经融入了血脉,成为一辈子难以忘怀和丢舍的始终。
的确,许许多多的人选择了这份职业,并非所谓的初心不忘——也许是为了父母的期盼,也许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就是这么微小的缘由,或许有着伟光正,但绝不是无缘无故的。
这就是现实。
联想到公安的宣传工作,莫非我们除了卖萌卖惨之外,再无其他可以言说或是公之于众的心声?
却不知民警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便会有烦恼欢乐,一味的正面宣传和过分推广其实效如何值得深思。
抛却韩剧固有的煽情和用力过猛之外,本剧给陷入此宣传困局的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
吴杨寸对安蔷薇说,什么时候孩子们长得这么大了呢?
原来是你把他们抚养大了。
这部剧最打动我的,就是刻画了安蔷薇这样一个职场女性角色,她不是刚入职场的青年,而是一个有年迈父母和青春期儿女要照顾的,整天被家族的事情缠身,即使这样也全力做好自己职场角色的中年女性。
因为很多人的母亲,包括我的母亲,都是这样平凡又忙碌的职场女性,既要照顾家庭,也想在职场里实现自己的价值。
可惜很多时候我们都把她们的付出当做了理所当然。
因為大家狂推這部韓劇《live》,更用2018神劇來形容,所以昨天就開看。
第一集我覺得不差也沒有好到令我大愛。
今天看第二集(尤其是在看完我捲福今年的新劇後),更覺得整個節奏的拖沓,以及過度完美詮釋警察形象,讓我一度想放棄,所幸最後五分鐘救回一些,決定明天再看第三集。
對職場深刻描述,以及鬆馳有度的戲劇張力表現,我還是大推《未生》,不但故事完整,導演敍事能力強,演員水平一致,最重要是整體舖陳有節奏,好看。
這部嚴格說起來,只是持平之作。
做作式装逼,对这部高分脑残韩剧无感
让人咋舌的矫情情节,莫须有的政治吹捧,不真实的执法人员和环境,披着光明的外衣,以及虚假的职业尊严,喊最响的口号挨最毒的打,在现实情景和意淫情景反复横跳让人感到不适,不管是劝架时被人推到一旁,射击电击枪后发现是孕妇还是议员酒驾到最后被蜀长放了,尽管公务员鞠躬尽瘁,有的是人逍遥法外,比起律政英雄,和legal high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种是似而非的模糊不清的褒贬让我不知道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没有人因为这个剧想要当警察,因为太苦了没尊严,但是矫情怪除外,就算没有尊严就算被民众殴打唾弃,监察局施压但我还是要做因为责任感这种呵呵信念来舔国民的话…那真是塑造弱者文化,我真不知道警察还有出去巡逻顺便送喝多的人回家这项服务
颜值是硬道理 以前喜欢郑有美 越来越觉得她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很无趣
派出所警察群像塑造得很好,每个人都鲜活生动,不足就是年轻男女主感情线有点矫情和尬,完全没火花…跳过感情线其他部分很好看!
本来韩剧一般16集就难免有两集是拖时间的这剧竟然还延长了两集就更加拖了。喜欢前半,讨厌后半。前半的求职新人等各种心态都写得都到位,对警察这职业虽然也有韩剧固有的骟情但也不讨厌。后半郑有美一对的恋爱相当烦人(我讨厌李光洙,顺便也讨厌了他演的这个角色了连带觉得郑有美也不喜欢了),案件等也没有前半有魅力,感觉已经陷入编剧的自我陶醉而不追求合理性了。不过年纪大的夫妻个性很讨好,有些社会问题也不错,竟然还提了安乐死啊,所以还是四星吧。
表演很好,整体就还行吧,角色塑造和情节构成都很一般,很多时候都挺煎熬的,我只能说这21个小时它从来没拴住甚至靠近我的心
很丧却很努力的活着,五星庆祝终于有剧可以追了
如果迷雾是最后烂尾,live是中间就不行了
女主真的是警察界的一朵白莲花,长颈鹿做男主一点代入感也没有,男女主感情线开始得莫名其妙,最喜欢的人物是崔明宇小天使~
慢吞吞的,感觉看不下去,先弃了。为郑有美李光洙成东日的阵容打6分。
拖沓。依旧老套路。
好看!卢编剧+金导演就是质量的保障。第一集完全可以当十分精彩的独立电影来观赏。这部可以骄傲的成为民警这一职业的形象宣传作品了,此剧会大火,bgm也好好听!
开头两集切入警察面的示威群体的心理还比较有趣,之后流俗。价值观输出不靠金句。
最近韩剧严肃片好多 搞政治运动了?相比别的故事稍逊 韩国就只有这几个演员了吗 排列组合 看得腻死了 李光洙说长太高即使有肌肉也不会显得多挺拔 郑有美长得真硬啊 人中这么长这么深 看到这张脸只能想到无情坚毅果敢自尊心爆炸这种词汇 真是吓人 关键这嘴脸看着跟我真像!讨厌!
平淡 完全的生活 流水账
为什么韩剧总是把我喜欢的冷门歌曲选作配乐啊,网易云音乐评论涌入一堆:看了XX来找这首歌的赞我,太讨厌了吧!
演技超自然的 Yumi 继 朱悦梅 韩夏天 之后 ,希望 能 收 多 一个 完全不同类型 的 经典角色 …
Excuse me?派出所救火?
卖惨卖得毫无诚意!
婊子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