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让我如此迷恋的日剧短短的剧集 但是每一集都是一个故事 每个人都有一段藏在心底的秘密每一份食物 都是满满的治愈系如若你想遗忘回忆,我用橡皮帮你擦去,请安心的进入梦乡清晨的那道阳光,不知是否会让你坚强你离开的日子 我用食物温暖自己
2-5,诡异啊,觉得偏离了味道了。
2-6,这集更加的重口。
女猪脚的父亲常年不回家,住外面写小说。
女猪读大学兼做电话上门的有技术的女人。
结果老爹打电话叫了自己的女儿......女儿找工作面试,碰到了自己的客人......很重口很狗血。
结局当然是女猪顺利上班,而且全家又团聚了......是CCAV1的编剧吗?
科幻啊。
想念1的感觉。
在深夜食堂,不靠谱的客人还真是多。
特地前来点一份莫名其妙的餐点;直接甩料然后任由老板自由发挥做出什么就吃什么;直到两个愣头青的大学生有样学样递上一盒菠萝罐头,恶搞的欢乐气氛终于到达顶峰。
菠萝没法做成主菜;罐头也无法取代新鲜水果。
如此说来,愿意舍近求远地选择菠萝罐头,确实少见。
果然有故事,两个学生为了给社团拍的电影选景,无意间在树林里发现成堆的罐头,既然没有过期,就顺了几个回来。
此时才走进的客人似乎错过了故事,却没有错过菠萝。
这个年轻的漂亮女孩似乎是第一次来,很少有这么心不在焉的食客,有那么多菜肴可选,她却偏偏恋上别人盘中的菠萝,因为——看上去很好吃。
略微任性、稍许放肆,可是,她是那种让人不愿拒绝的女生。
乌发、粉裙、雪白的手和脸、拖长话音时甜美而娇憨,一切混合在一起似乎恰到好处。
至于她瞳仁中偶尔闪过的空洞,谁又会去在意呢?
女孩成为食堂的常客,微醺时自言自语是她一个人的游戏。
因为年轻,因为美,自然会有人来打断她。
两个拍电影的大学生,都把她视为自己的最佳女主角,不约而同地邀她参演电影。
年轻人的热情带点儿笨拙,正如三个人的游戏因为拥挤其实最困难。
女孩才不在意,为什么不应允呢,不过是一部独立电影而已。
电影开拍时,女孩消失了,拍摄地正好在罐头成堆的树林里。
两个学生有些沮丧,好在提起电影,干劲还在,他们可是要打算拍出《Stand By Me》那种味道的电影呢。
没有人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只是有人幽幽问起,可知你们的电影拍摄地正是最有来头的闹鬼地?
真实的故事,比电影剧本来得残酷:曾有个年轻女生死在树林里,因为炽热的师生恋,她执意玩火,焚尽自己,也毁灭别人。
幽会现场的罐头空盒成为禁忌热恋的唯一见证,人们忘了她也忘不了她留下的痕迹。
她的爱情,化成久远的传说,模糊但不会消失。
一切都是真的,不然讲述者怎么会将女生身着粉裙的模样描摹的如此栩栩如生。
突然之间,两个学生慌张起来,那么消失的女生是谁?
她身穿粉裙,她言辞诡异,她青睐罐头的味道,她明明未赶来拍摄又神奇地出现在拍摄录像带中。
人不可怕,鬼不可怕,人鬼难辨,才让人瑟瑟发抖。
清晨,食堂老板正要收起招牌,女孩拖着行李出现在巷口。
晨曦在她周身围了一层柔光,她美丽、健康又安静,虽然还是身穿粉裙,但她不是女鬼。
让人叹气的俗烂故事像轮回一般周而复始。
这个女孩也陷入无望的师生恋。
爱情强烈,但没有出路,无意中听到别人的故事,她找到一个不复存在的知己,顺便给自己套上另一个人格,她在树林里供奉罐头祭拜亡者,纪念别人、怜惜自己,在一个悲剧的故事中安插自己的情绪,她怎么跳脱得出来?
两个年轻人的电影剧本让她终于明白自己感情的荒唐,她想要有始有终,爱情大概结束了,但是她既然从来不曾真正拥有自己,也就无法完全放弃自己。
至于未来,她想不了那么多,远方永远是最适合的逃避之所,她要一个人离开,去旅行。
果然,没有鬼,惟有怀念。
坐在柜台前的讲述者,说的是亡者之音,更是自己的一片真情,他爱着去世的女孩,一直爱。
那时,他以为自己敌不过成熟的中年人,现在,他已经成为最彻底的中年人,爱人却永远消失了。
爱情,不属于离去的她,也不属于活在记忆中的自己,但是,还是想她,想念最初的美好,想像永无可能的重逢。
活着,才能重逢。
独自远行的女孩终于回到食堂。
她的肤色很健康,再无半点苍白,她穿着格子外衣牛仔裤,打扮得干脆利落,她的笑容爽朗灿烂,她没有过去、只有现在。
小妮子请老板灭了灯,自顾自点亮一盏罐头灯,然后轻声细语开始讲述她的旅途。
她曾经以为,为了爱情理应飞蛾扑火,现在明白,真正的温暖只需豆粒大的火苗就已足够。
她走了很远的路,看了广阔的海,在艰辛的劳作中知道了人生的复杂和世界的丰富,困囿在小情小爱中是多么狭隘多么枯竭。
爱情美好,它不会像罐头一般封闭而僵硬;爱情久远,它不会打上过期日期提醒人们倒数计时。
为诗人这个角色着迷:神秘,又会很童趣地把食物排列或是做成小玩具。
帮助别人把写错字的蛋糕修正后,自得地用手指压碎半个蛋壳的样子竟然有点可爱。
看到他和算命师对话后远行去寻找自己前世的情节时,这种好奇到达巅峰,迫不及待想要了解他的故事。
诗人总是出现在别人故事的背景里,适时吟诵一首俳句。
看到S2E10的时候,才知道他原来一直在深夜食堂等待自己曾经的爱人。
又是一个再相见已物是人非的,令人唏嘘的故事。
他一直一直地等待,到最后还是倔强地等在雪里听着一门之隔的欢声笑语。
当饺子店老板娘冲出来的时候,我心里无比急切地喊着“快走快走”,希望他们能终成眷属。
但是急切想要带给她惊喜的家人们先回来了。
年少时期热烈的爱情最后还是无法战胜红尘中琐碎的羁绊和平淡的温馨,这种即将失而复得又眼睁睁看着它消逝的瞬间是最酸楚的。
我对诗人这个角色一直有许多偏爱与怜惜,可能是他在店里孤独却又自得其乐的样子让我想到自己,所以格外地希望他能幸福,或者至少不再受到伤害。
所以看到留在神龛前的钻戒与去往斯德哥尔摩的两张机票时我哭了。
看到是头等舱时哭得更厉害了,因为诗人担忧漫长的旅途会使他的爱人感到疲惫,因而早就有所安排。
他一直思念着爱人,为两人的再会而准备着,最后却只能独自远走。
他此刻人生的全部故事,只有曾经的爱情与八年的等待,所以可以抛下其余一切远走高飞,然而这生命中唯一的渴望坍塌碎裂了。
最难过的是老板说“从此再也没有见过他了。
”,我知道诗人不会再出现了。
了无挂念的他会去往哪里,不再等待着谁的他还能悠然地面对孤独吗?
看到结尾的蛋壳画,奶油蓝天空中白色的小飞机,柔和的充满希望的感觉。
又哭了。
我真的好希望好希望能再见到他,想要再见到他拥有了新的故事与热爱的样子。
但是,他与过去的羁绊,他在深夜食堂的故事,都结束了。
和诗人先生在深夜食堂:东京故事第四集的首尔蛋包饭小店里再相见了!
还是一身和服系着围巾头发蓬松的样子,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享受着美食小酌,适时为别人的故事吟咏一首俳句。
看到他潇洒地扇着扇子的样子,我又开心起来啦!
真棒!
我爱网飞!
深夜食堂2 (2011)9.22011 / 日本 / 剧情 / 松冈锭司 山下敦弘 小林圣太郎 野本史生 / 小林薰 安田成美敲响了零点的钟声,人们来到这里。
当晨曦来临,人们各自离开。
他们经历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拥有不一样的辛苦与不易。
当大多数人在夜半时分熟睡在家中的床榻,他们在这一方U形天地,或得到疏解,或得到抚慰。
这不是一篇影评,这是一篇剧中食物的记录,并致力于逐一复刻,端上自家的餐桌。
- [x] EP01 🔺章鱼小香肠
所以黑帮大哥为什么独爱章鱼小香肠
我的复刻✌️(香肠不对🐙效果不够)- [x] EP02 🔺〔炸鸡块〕鸡块用姜/蒜/盐/黑胡椒调味,放入蛋液中再混合淀粉抓捏均匀,放入180°C/350°F的油锅炸至发白捞出,再调高油温复炸至金黄色。
(配酒highball:威士忌+冰块+气泡水)
论遇到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软饭男一定要尽早离开- [x] EP03 🔺〔酒蒸蛤蜊〕热锅放入蒜瓣和辣椒爆香,放入蛤蜊,倒入适量清酒,盖上锅盖焖至蛤蜊开口,开盖放入一块黄油,淋少许酱油,出锅前撒葱花。
(吃完蛤蜊的汤汁可以浇在饭上)
小时候被欺凌的阿丈成年后是空手道老师哦
我的复刻✌️- [x] EP04 🔺〔干烧比目鱼鱼冻〕干烧比目鱼的汤汁静置隔夜结成冻,用勺舀出来。
将鱼冻放在热米饭上,鱼冻因热量化掉。
食堂支店开业啦
比目鱼焯水后浸冷水,去除干净鱼鳞有助于去除鱼腥。
- [x] EP05 🔺〔烤秋刀鱼片〕烤秋刀鱼加热,放上紫菜/芝麻/花椒/葱花,盖在饭上。
🔺〔日式烤沙丁鱼〕沙丁鱼罐头放些洋葱丝,直接放在烤网上加热至沸腾,煮一会释放鱼的香味。
🔺〔菠萝咕老肉〕
🔺〔蛋黄酱金枪鱼饭〕罐头金枪鱼+洋葱碎+芥末蛋黄酱+味噌搅拌均匀,盖在饭上,撒葱花。
- [x] EP06 🔺〔奶油炖菜〕鸡肉切块裹面粉,热锅热油,放入鸡肉煎至两面金黄,淋入清酒煮沸转至汤锅,放入切块的胡萝卜/蘑菇/芜菁/土豆/花菜翻炒均匀,倒入没过食材的清水煮至沸腾,加高汤精,再倒入面粉糊/牛奶和黄油煮至浓稠,装盘后撒青豆,淋淡奶油。
叫了上门小姐却发现是自己女儿是种什么体验- [x] EP07 🔺〔腌白菜〕白菜在腌之前先风干半天提升口感和甜味。
一层白菜一层盐,根据个人口味放入昆布和辣椒,用重物压实。
撇开情情爱爱去努力工作实现价值才是王道- [x] EP08🔺〔凉面〕油面煮好浸冰水再沥干水分有助于去除多余油脂和口感爽弹。
鸡蛋充分打散,热锅热油小火,倒入蛋液摊成饼,出锅切成丝,火腿/胡萝卜/黄瓜切丝,豆芽焯水,番茄切块。
面条放入碗中,依次铺上食材,淋面汁,拌匀吃。
因为爱所以可以不怕冷也不在乎你是个在逃犯
我的复刻✌️- [x] EP09🔺〔土豆炖肉〕牛肉片/土豆/胡萝卜/洋葱炖煮入味,盐/粗砂糖/酱油调味,装盘后放焯过水的荷兰豆。
以为骗局被揭穿了却不成想骗局还没结束- [x] EP10🔺〔煎饺〕
当我们重逢你已是别人的妻
最近看深夜食堂,心情大好。
第一次舍不得连续性地看一部电视剧。
所以只好每天晚上睡前一集,慢慢的品味。
午夜之时,看得肚子咕咕叫,也真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啊。
深夜食堂的老板是个脸上有伤疤的沉默的男人。
独自一个人,每天十二点开店,一直到次日早上七点。
菜单只有猪肉酱汤套餐一种。
但他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做他们想吃的菜,只要他会做,只要他有材料。
当然,你也可以自带材料,要求老板做特别的菜。
小餐馆有千奇百怪的客人:黑社会小头目,脱衣舞女郎,女大学生,小姐,跆拳道老师,上班族......那些特殊的味道,舌尖的记忆,很容易就让人重温那些深藏的回忆,唤醒那些自以为早已熄灭的感情。
而我,也忆起那些小时候的味道:稀饭奶奶小时候身体不好,多病,奶奶就经常给我煮粥,所以我叫她稀饭奶奶。
小学三年级以前,我们家,我大伯一家,还有婶婶一家都在奶奶家吃饭,一大家人,吃饭特有气氛。
我吃饭很慢(被称为贺磨得),有时候最后碗都快洗完了我还没吃多少,稀饭奶奶怕我饿着,就会从电饭煲里挖一大勺热呼呼的带锅巴的白饭,加上一点猪油,加上一点盐,然后给我揉一个饭团。
猪油的香味更衬托出米饭的清香,再加上有韧性的锅巴特殊的香味,美不盛收啊。
奶奶的香辣螃蟹是全家人的最爱。
荠菜汤,荠菜饺子,是至今为止我生命中难以超越的美味。
奶奶知道我喜欢吃洋芋,直到现在,每次奶奶知道我回去,都会给我炸洋芋条,加上一点辣子面和花椒面,赛过麦肯的薯条啊。
奶奶做的菜,有一种味道叫做家。
外婆的香粽外婆呢,因为很注意保健,所以实行“三少政策”,少油,少盐,少辣。
所以口味和奶奶家差别比较大,我小时候没少抱怨。
可外婆包的粽子可是堪称一绝,吃过的人之后都没法吃别的粽子了。
粽子的馅尤为关键,一大块肥瘦均匀的酱油肉加上香香的咸鸭蛋黄。
糯米+酱肉+鸭蛋黄,神奇组合, 一口咬下去,让人飘飘欲仙啊。
那个味道,叫中秋。
外公的香香猪油在外公外婆以前家厨房那个大柜子的第二层,一直有一个神圣的搪瓷口钢,白底淡粉红的边上面有花,有盖,有把的那种。
里面呢,存放着猪油。
我呢,在外公的指引下,很有幸的参与了N次的神圣的炼猪油的全过程。
首先,要到菜市场买新鲜的猪板油,白花花的那种,之后切成放入锅中加水先煮(外公说加水出油率才高),之后呢在耐心等待下油就慢慢出来了。
出来的油可以逐步地盛到神圣的口钢中。
之后的之后,最后的精华部分:著名的油渣们就新鲜出炉啦。
我的各种耐心肯定不是没有目的的,外公会将油渣放入一个小碟子里,撒上一点盐,在他眼神示意之后,我俩就开始瓜分了。
那个味道一个字叫香,两个字叫香香,三个字叫香香香!
在我肚子饿的时候,外公会切一片馒头片。
馒头呢,一定要是当时粮食局卖的。
然后用厨房里的那个小电炉,小火慢烤,直到微微发黄,之后立刻涂上一点点猪油,撒上一点盐。
咔嚓一口咬下去,一切都在不言中啦。
还有一次,外公买回来椰子。
这也是本小姐人生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椰子。
喝完椰汁之后,我和外公决定要把椰子肉从椰壳上掰下来之后用搅拌机做椰蓉。
一切都近乎完美地按照计划进行。
可在最后地时刻,我已不再记得具体是我,还是外公的失误:我们在没有盖上盖子的情况下启动了搅拌机。
瞬时间。
椰蓉飘飘。
宛如仙境。
而我和外公呢,都因为对方全身白茫茫而哈哈大笑。
这,应该算是我人生中很浪漫很诗意的瞬间之一吧。
妈妈和糊猪肝记得妈妈以前偶尔会做卤猪肝,说是吃了对眼睛好。
我好像也不觉得她的卤猪肝特别好吃。
有一次,妈妈在锅里卤着猪肝我们俩就下楼去院子里打羽毛球了。
一时兴起,就吧那小猪肝忘到了九霄云外。
在妈妈的尖叫下,我们俩一时醒悟。
我家当时住在5楼,我还记得我俩当时在楼道狂奔的样子。
当我们俩气喘吁吁地赶到家时,还算及时,不过,锅已在冒烟。
卤猪肝着锅底的一面已经糊掉了,造型上来讲,比较像烤猪肝。
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还是尝了尝。
结果,非常的好吃。
很入味,微微焦糊的部分有特别的香味和质感,完美的介于卤猪肝于烤猪肝之间。
我们三下两下就把全部扫光光。
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常常缠着妈妈做这种糊猪肝,妈妈也努力尝试复制此美味,可是,好像再也没有成功过。
有些意外的美好,不可多得。
爹和薄荷冰水经历了可怕的晕车,在沙桥吃过糟辣子炒肉之后,本小姐第一次到了昆明。
爸爸带我在市中心随便逛了逛。
那时候有点怕爸爸,特别是单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变得超级无敌霹雳的乖巧。
爸爸问我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就装佯的摇头,心里却为自己的口是心非而有一些小小的懊恼。
走得有些累了之后,爸爸给我买了一瓶矿泉水。
在当时矿泉水还是比较小奢侈的,我记得很清楚那是一瓶薄荷味的矿泉水,包装是绿色的上面有只小兔子的那种,我在网上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牌子:太乙。
那瓶薄荷矿泉水是冰的,但它冰的很特别,不是一整快的冰,而是有很多很多的碎冰片。
喝一口,凉凉的薄荷水中会有好多片薄薄的小碎冰片。
小碎冰片源源不断,让我和爸爸觉得特别的神奇和开心。
各种不快一扫而光,我和爸爸有说有笑,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薄荷冰水。
一直喝到最后一口,薄荷冰水里面还是有碎冰片。
我和爸爸之后怀念这瓶冰水N多次。
对于我们。
它绝对是神奇的。
快乐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神奇。
这一部的菜都挺好做的,第一集最简单,没想到脆皮肠不仅可以下火锅,还可以这样做成小章鱼,又简单又可爱
我一直觉得《深夜食堂》的好处是说不出的。
好比一个口重的食客遇见一个手重的厨子,整顿饭吃下来大汗淋漓,最后端上席来的那道汤,有意无意忘记放盐,食客只喝了一口,顿时长吁一口气,浑身的毛孔都舒张开了,除了赞一声“鲜”,所有其他表达都算无能为力。
介绍好友看《深夜食堂1》是个有趣的经验。
我觉得撕心裂肺、血液逆流的,她都觉得平淡无奇;她看得眼泪狂飙、念念不忘的,我摁着脑门想了半天,问她,是不是说得BALABALABALA,她无奈的敲打我:“错啦,你把前因后果都给记颠倒了。
”《深夜食堂2》的开局,情绪浓烈几近完美。
我本能的反应是记下点儿什么吧,这样,短暂的感动才不会在时间和生命的消磨中完全遗忘。
但是,几乎是从第二集开始,每每看完一整集,我都会生出同样的感观:矮油,这样就算完了?
我并不喜欢第二季的某些故事。
但我深知:描摹一个平淡的故事是难的。
这对编剧、导演、演员来说,都有极其苛刻的要求。
甚至于,幕后人员的才华、努力和灵性,都无法使最终结果真的完满。
有时,把剧集中的旁枝末节都削去,故事的脉络轻简难言。
但是,几乎在每个故事中,都有创作者着力浓墨重彩的点滴,有时是一个片段,有时简直只有一个镜头。
就是这些点,像一颗颗铆钉,把一些几乎是无所依托的故事,牢牢铆在深夜食堂的背景上。
第二集中,看着女生的睡容,我真的感受到时间停滞的安宁;她那猥琐男友最终登上舞台,灯光亮起,观众席上坐着一群为小女生出头的黑社会哥们儿,个个眼神儿犀利、给力,镜头静了几秒,我每次看到这里就完全笑翻;第三集中的老母亲揪住医生放狠话要挟,她的目光确实让我感到恐惧……有很多次,我的记录就是从这些细琐的点开始。
但是,好吧,某些我最喜欢的细节,反而真的没有记下来、写进去。
我从来不觉得《深夜食堂》是关于美食的剧集,通篇的故事说的都是人。
对我而言,观看剧集,就像坐在食堂柜台前,没有点任何酒菜,只是安静的旁观别人的故事,偶尔故事中的人自私、狭隘、甚至猥琐。
是,也许故事本身着实不堪,那又怎样?
我不知道谁的真实生活中会找不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苦痛和烦闷。
正如,众人之中,谁会不熟悉深夜?
几乎有一整年的时间,我都不看报纸。
各种消息、讯息,自然会以最快的速度从别的渠道蜂拥而至,有时我一言不发,有时连冷笑都觉得是浪费力气。
夏天的某个夜晚,我低头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抬头告诉身边的人,哪里哪里发生了重大的事故。
我们愣怔在那里,无能为力的感觉让我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邻居家的电视音量开得正放肆,那些永远可有可无的电视剧声浪嘈杂,堵塞整个夜晚的空间……《深夜食堂2》中的某一集提到《伴我同行》这部电影。
我只看过斯蒂芬•金的原著小说《尸体》。
那之后,偶尔,真的只是偶尔,我会找出那本小说,翻到最后的段落。
同行的几个小伙伴终于四分五裂,主人公和唯一的挚友耗尽全部力量挣脱命运本来的秩序,他们似乎成功了,但是挚友因为仍存善良,在一场旁人的纠纷中无辜丧命。
主人公那时刚入中年,已经结婚,妻子正在怀孕,他从报纸上看到消息,一个人开车走远,为自己的朋友嚎啕大哭。
是的,偶尔需要重温绝望的味道,我会返身重读这个段落,好像自己也坐在那辆车上,有时坐在后座,有时坐在副驾驶座,看着那个成熟的中年人痛哭流涕。
或者,有时,自己才是坐在驾驶座上的那个人。
听人说,某些事不得长久,但依然值得拥有。
顿悟:这世界一贯操蛋,但依然值得人们善良以对。
我喜欢的是,在一个人的深夜食堂,老板于沉默之中保持了最完好的善良。
他旁观了每个顾客的人生,却从不介入,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刻表达自己的善意。
我想,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如此,点亮一盏灯,照亮桌台杯盘,不觉枯寂、没有急躁,安然渡过一个又一个的深夜。
有些时候,姿态张扬是用来骗人的。
由此说来,走进食堂的那位作家不仅醒目,简直是刺眼了。
他当着编辑和大家的面,大喇喇地撕着自己的书稿,然后直接塞给老板让他丢掉。
他喝自己的酒,说不一样的话,每次截下别人的话茬又快又利,若无其事地回给人家一闷棒。
他看起来和别人不同,或者说,他希望如此而已。
只是,当他掏出手机,说是又收到女儿的近照,他的笑容稍带暖意。
可是,为什么不回家呢?
出了店门,他坐在月光下,也许泛起酒意,并说不出什么特别清晰的弃家理由,只是觉得这么多年一步一步走到如今,回家?
好没面子吧。
真巧,食堂里的最后一份奶油炖菜,偏偏让她赶上了。
这女孩子长得真喜兴,嘻嘻哈哈的,和店里的客人们熟络地打招呼。
但是,哪里好像不大对劲……她的套装大了半码,让她看起来像偷穿妈妈服装的小孩子;她的首饰很浮华,闪亮但是夸张,和她气质不衬,甚至有些滑稽;她的容妆太浓烈,虽说打扮得很精心,但脂粉污了好颜色。
她是在风俗店打工的女孩儿,这么年轻……她的吃相特别孩子气,但是,说起童年时自家母亲做的奶油炖菜,她的声音却缓慢低沉下去:家庭的拮据、母亲的艰辛、自己小小年纪时的悲伤疑虑……不,打住打住,她是最能拿捏得清情形的人呐,不怕闻者有心,只是身边还坐着客人,她只需要制造热烈欢乐的气氛就好,工作的时候,不能悲伤。
不是不辛苦,但是,天亮了,半醒半迷糊的她伸个懒腰,要换衣服去学校呢——她果然还是个孩子,也只有这个时候,她流露出小女生的腼腆和恬静。
她握起手指给老板看手掌上的痣,无名传说,若是手指触不到掌上的痣便是无福之人呢。
她无限惋惜地自嘲着,小时候可不是这样,但父亲离家后……原来,忧伤由来已久,成长的艰辛全是有原因的。
大概因为父亲不在身边,有了好消息,女孩子第一时间赶来告诉食堂老板,大学即将毕业、工作已经内定、她的打工生活就要结束了。
她扎起朴素的马尾,穿周正的职业套装,微笑着离开,模样清秀又端庄。
人们总说更好的明天一定会到来,却说不准在那之前,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裂纹,把昨天和明天撕裂,把希望和失望交替。
因为她的打工,内定工作取消,她不得不继续在风俗店做下去。
这一天的客人,看似很寻常。
不,其实进了屋,她还来不及看清他的脸。
只是,桌上的照片实在太熟悉,那是她的全家福……没错,客人、父亲、张扬而无为的作家,瞬间重合在一起。
多讽刺的意外。
但是,似乎也不算意外。
知父莫若女。
父亲还满嘴谎话希望为自己挽回最后一点颜面,女儿却一针见血地戳穿他,把他的伪善、他的空虚、他的不负责任统统吼出来。
几乎是条件反射,他一掌掴了过去,其实,大概他也不大清楚,只是觉得父亲理所当然保有这样的权力;然后,相隔不到半秒,女儿一掌回了过来,十几年的辛酸和苦痛突变成暴怒,她有正当的情绪和理由……这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深夜食堂,平静又稳重。
作家坐定,给大家介绍,旁边这位正是他的女儿。
除了食堂老板,一众客人被惊掉了下巴。
他们果然是父女,情形如此尴尬,俩人看起来不羞也不臊,其他客人避之不及,一溜烟地跑了个干净。
父女相对。
老爸点燃香烟,很好,女儿也来一支。
互相揶揄打趣,原来你是这样的孩子啊,没错啊,你本来也是不负责任、不了解女儿的老爸啊;打工的事情,你老妈若是知道会气得要死哦,噢,那老爸你现在已知道了怎么没去死?
你希望老爸死?
无所谓呀,反正你离家多年生死没差……夹枪带棒的对话没有持续多久,父亲道歉了,如果不是他,女儿也许不至沦落至此。
道歉并不轻率,但却刺伤了女儿。
没有父亲,她也努力活到现在,她唯一可倚靠的就是自己的乐观,现在这样,不是她没有办法,而是,她已做了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
与其愧疚地惋惜她眼下的生活,不如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包容、接纳、理解自己的女儿。
她哭着破门而出。
有些事情,让旁人接纳也许简单,自己接受反而困难。
女儿在另一工作应征现场中,惊讶地发现面试官正是自己的熟客,她落荒而逃,被立即拦下。
为什么要跑呢?
应征还未结束。
可是,如此知根知底,她已然不适合这份工作。
没有适合与否,只有选择还是放弃。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规则,不必被小小的迷信乱了心智,幸福大概与太多人们不知道的因素有关,但是,和你掌声的痣毫无瓜葛,如果一定要信……两手交握,盖住手掌,没有人会真的触不到自己掌中的痣。
原来,所谓幸福的捷径,如此简单。
人们都以为浪子回头是多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其实没有,回转身站到幸福的那边,这与自尊无关,与面子无关。
坐在家人的身边,就抵得过寒冷,关于甜蜜和温暖的一切话语,不必开口就会心知肚明。
这,才是回家的意义。
前十集里大家都巴望着了解老板和诗人的关系,后十集里大家都感叹故事似乎褪色。
《深夜食堂》的规则是,一旦这个人与食物的故事被公开,人物也就失去了鲜活。
于是后十集的评论和简评里充满着“不要讲老板的故事呀”的呐喊。
大家都舍不得离开食堂吧。
十一集开始老板变得八卦了O(∩_∩)O不像前十集里那么酷——对于所有人的故事都是彻底淡然和任其自然——显得那么超然。
十一集开始,老板的眼神里多了温情,言语中多了探问。
好几次,都是所有人退散,老板与客人一对一,倾听客人的独白。
十四集鱼冻,当有客人要道出郁美的身份,老板用眼神制止了。
诗人的故事里,老板甚至出言阻止。
食堂老板多了八卦,“深夜食堂”也有了番外篇。
除了定食,食堂里还多了高杯酒;除了“深夜食堂”本尊,竟然还有人擅自开设了分店。
于是超然世外的老板来到了凡间,多了人味的“深夜食堂”也失去了脱俗的气息。
不好看了么还是更像是真实的生活了呢。
矛盾在于。
既希望继续看到“深夜食堂”,听到铃木常吉的《思ひで》(blog的第72首歌),跟着镜头的摇动深入东京新宿夜景。
又不希望这个故事继续下去,最终败坏于真实。
PS1:十一集开始城市场景用到了特殊的拍摄方法,结尾那位高唱“青椒肉丝”的小妹也蛮可爱的。
PS2:好在,即使没有电视看,也可以看漫画充饥O(∩_∩)O
就喜欢最后一集
深夜食堂做饭这个主题是挺温馨的但是内核垃圾甚至有的做的饭也让人毫无兴趣
片子本身很淡,一大半的味道是靠观众的心理经历去填补的。特别适合睡前观赏:边泡着脚边嗦着泡面,抚慰一下俱疲的身心,然后——第二天接着被虐……
第一季好歹有几集是温暖的,这季纯狗血,日本的风俗业文化太恶俗了,部分男角色令人作呕,女人出现不是卖身就是寂寞找男人🤮
喜欢《深夜食堂》,从第一个流水般东京夜晚的长镜头开始,从温暖的男声旁白和那首悠扬的曲子开始,从小林薰不疾不徐地将食材放入锅中开始.....深夜12点到凌晨6点开门的居酒屋,晚归而怀揣不同心事的人们聚在一起,吃着简单的饭菜,梅子茶泡饭、山药饭、玉子烧、章鱼烧...满满的人情味,治愈
用这部剧结束2011。不错的。
多了些调味,可惜是添加剂。
不如第一部犀利
竟然还能第二部……反正比黄小厨强
居然一口气看完了
我觉得这一部一般。。。
这季女主们都很可爱
远比不上第一季,美食做的没有食欲了,故事也写得不好,一个个年轻漂亮的女性角色被刻画成了什么鬼?第二季的主题是边缘人物吗?这种莫名的男性凝视下的女性角色让人异常恶心。
嗯,配饭,配饭……
完全不如第一季,但是看到小田切让叔离开的时候,还是会流眼泪啊……絮絮叨叨的终于讲完了这个故事。且就当作一个交代好啦
对第二季深深失望,水准急转直下,狗血剧情接二连三,直到最后一集总爆发。小田切让只要打酱油就好啊,讲什么狗血过往啊!什么饺子店的大婶老板娘啊!完全不配啊!!还再也没回来!呸!不要拍第三季了拜托!
觉得深2和前十集比起来差了些什么,感觉更刻意,少了些恬淡的自然。也就没有原来那么温暖,个人认为是故事脚本的原因。
不如第一季,三星半。
如果我有一个吃不胖的体质,我也要去深夜食堂吃尽人间冷暖。
愈治愈,愈伤感。 时隔一年,片头那个熟悉又苍凉的曲子一响起,心里立马升起一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