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溪2》~导演:克瑞格·麦克林~一部澳大利亚惊悚片,没有看过狼溪1,这部2不错,14年的片子~影片大概的可分为三段情节,每段都有杀戮,可是这位澳大利亚导演在讲述事件的时候,却带着澳大利亚清新的风,明显能感觉到导演的年轻,清透中突来的血腥,那个惊悚就显得没有那么凝重,不同于好莱坞,不错~
不过我还是得说,特效真的很不错,比起国产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放给父母看父母都一直纳闷了半天怎么拍出来的,还问我难道真的杀人了吗可能是澳洲电影的风格吧,看惯了好莱坞片子,总觉得这部片子虽然该刺激的地方刺激,但是节奏实在是有点慢,冲突不够剧烈,对话也平淡如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可能有很多人没那么多耐心仔细从头看到尾BT主角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幸免于难的男二号演技也可圈可点,但总觉得缺点啥,可能片子节奏太慢,模糊了我对演员的印象可能是影片刻意营造出来的氛围,总感觉澳洲咋治安那么差,肆无忌惮的猎杀,看麦克地窟里的样子,好歹也搞死上百个了吧,而且肯定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了,连警察也不例外的随意弄死,公路上也在疯狂飚车杀人,居然都查不到凶手?
是不是澳洲警察都是白痴才能当啊?
有些人觉得恐怖,有人觉得不恐怖,当然也有些人觉得还行。
那讨论这个好像就没太大意义了。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部叫恐怖游轮。
剧情中女主人公为儿子的离去而在杀戮、痛苦中轮回。
当时正好自己碰上些痛心的事,老放不下,于是整天在伤痛中度过。
看完电影感觉非常震撼,这TM太恐怖了。
有些事放下了你才可以得到重生,如若老是耿耿于怀只会让自己痛苦中轮回,如果他听不懂就叫他去看这部电影把。
用恐怖的手法去“吓”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弱点才会真正吓得到他。
就好比小时候大人们喜欢用鬼去吓唬我们一样,他一关灯你便会吓得“屁滚尿流”。
有意思吗?
排外,歧视,不,完全是蔑视,太明显了。
地窖问答一场戏,以老歌,澳洲历史和由来,通过杀人者高高在上的口吻极大的展示出作为一个澳洲“本地人”的优越感和对外来者尤其英德的厌恶,极端蔑视仇视外来者,这种杂种片子做个视频当作吐槽也就算了,还一本正经拍个电影出来恶心人,真tm找死。
滚nmd澳洲佬,本来就是囚犯和殖民者的后代,有什么资格蔑视别人?
还杀人,当初没让这帮混账死在异国他乡简直就是对仁慈的侮辱。
澳洲土著快被他们杀完了,现在又杀起他们口中的外来者,一群该下地狱的杂种!
2005年的澳洲著名恐怖片《狼溪》终于出了续集,进一步给澳洲大陆的地貌风光做广告。
美国杀戮片开头让人物一股脑儿出场,《狼溪2》喜欢渐次亮相,互相接故事跟递接力棒似的。
类似的影片有不少,我把这个类型统一称为金庸式叙事,就像金庸小说前几章一样,你无从知道主角是谁。
不过本片还是买了个破绽,男女情侣是一对德国人,其中一个甚至不会说英文,最讨厌看字幕的西方观众,怎么可能受得了从头到尾听德语呢。
这两位让我想到《倚天屠龙记》的张翠山和殷素素,撑了好久,终于没当成主角。
正牌男主上场后,影片一度继承了《决斗》和《魔鬼搭车人》的遗产,小车追小车,大车追小车,在荒凉开阔的公路上演,简直是杀戮版《疯狂麦克斯》,当然麦克斯是不会碾压袋鼠那么恶趣味的。
那几场追杀并非一通乱追乱撞,有内在的层次感,车和车的较量就像人过招一样,此消彼长,应环境影响和运气因素,变数不断,比新世纪的爆炸贝那种干烧钱有美感的多。
即使作为纯动作片也十分出色,大货车冲下悬崖那一幕,比大多数大片都具想象力,金属碰撞的快感酣畅淋漓。
最叫人吃惊的是,影片的预算只有几百万美元。
澳洲俗语说,动若货车,静若飙歌。
前半段风驰电掣闹了一通后,后半段安静下来,终于有了些像样的对白,也给了演员施展演技的机会,双方先是包了房间唱卡拉OK,然后玩了一个智力竞猜,以一种很残酷的方式。
英国帅哥历史知识丰富,填空题对答如流,杀人魔王恼羞成怒,出了一道论述题,终于把帅哥考倒了,可见学霸也玩不过无赖。
不过看了这片,历史课上再也不敢玩手机了,最起码少锯掉几个手指。
我说后半段对白像样,并不是指前面的对白很蹩脚,而是因为那些对白都可有可无,呼救、闲聊,以及各种威胁恫吓,猜也猜得到。
我突然想到,为什么欧美恐怖片明明涵盖各种类型,大众对其的印象却总停留在“血浆杀戮”一种呢——因为只有这个类型没有任何文化差异,持刀追杀、开膛破肚是人人都看得懂的,对白、情节之类,有没有完全无所谓,而那些宗教异端、妖魔恶灵、邪教诅咒、连环凶杀、心理迷局等题材,要么费脑子,要么需要一定文化背景,流行度当然不如血浆片广,导致很多人误解欧美恐怖片只会砍杀。
跟我们熟门熟路的美式杀戮片一比,这部澳洲恐怖片就像一块夹心巧克力,不吃下去永远不知道里面什么馅儿。
导演颇懂得利用成规来制造新鲜感,看到一半,观众多半以为那老头老太是杀人魔一伙儿的(参考《德州连锯杀人狂》),还坏坏地暗示食物有问题,把人耍了一记;主角打翻恶人,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上去补招,也有悖杀戮片的“低智商套路”。
总的来看,这场猫鼠游戏的较量,大致是公平的,双方都没有故意放水,因此具有出类拔萃的真实感。
跟上集一样,恶人是个真正的疯子,就像蝙蝠侠漫画里那些神经失常的对手,他把一切有违人性之举都当成游戏,或生活的一部分,心安理得,乐在其中。
他轰杀老头一家,响起的是《蓝色多瑙河》。
他竟然还是个崇高的“爱国主义者”。
到了结尾,影片还借他之口升华一下,表明此人代表的是一个为数众多的群体,归根结底,这杀戮是两个不同制度和文化的大陆之间的矛盾的一种“外化”,而这种斗争永远不会有结果。
这表示系列片可以一直拍下去,是件好事。
至于由此引发的话题之争,就不劳我这样的纯恐怖片迷操心了。
(文/方聿南)
【狼溪2】等了几年终于出来了,延续了第一部的叙事方式,前面1/3风光大片,然后笔锋一转,血腥暴虐接踵而来。
英德两个欧洲老牌大国就这么被导演克瑞格麦克林恩借电影消遣了一番。
就剧情来说,澳洲的CULT片和血腥片比美国如【致命弯道】系列等的B级片拍得有味道多了,单单前面那1/3的小清新文艺范就比美国净是显摆帅哥美女大胸来得高明。
虽然没有第一部屠杀场面那么残忍,也就是爆头和割头算是惊鸿一瞥,(一直以为麦克是用那把霸气的匕首把猎物先切断脊椎的,这可是麦克的招牌,没想到这集最先投胎的德国小伙背部被捅还能站起来)。
尸解德国小伙时候把他的心肝脾肺肾和大JJ切下来很逼真,不知道是用硅胶还是什么动物的JJ拿来做道具,化妆特效很好,给人那种现场感非常强烈......第一集屠夫麦克只是在矿场里面杀虐,第2集终于在最后剧情把麦克老巢里面的血腥惨况都拍出来了,无数游客驴友被虐待而亡的尸骸随处可见,勉强算是升级了一下血腥震撼场面,看多了欧美血腥屠杀电影的重口控是不会也不可能倒吸冷气的话说回来,屠夫麦克绝对是一个讲信用的好屠夫,说好十个问题答对五个就放人,英国小伙虽然被麦克用电锯锯走了2根食指,可最后已经被抓到打晕了,麦克还是放人了。
(这可能是为了与真实案件的结果对得上号,因为电影还是改编自澳洲连环屠杀外国游客事件的)。
公路汽车追逐时候,麦克开着集装箱货车疯狂撞死碾压袋鼠尤其逼真,导演的玩心真的很重,可以看出袋鼠对于澳洲土著来说真的不值什么钱,所以澳洲国宝只有鸭嘴兽和针鼹鼠,呵呵。
虽然恐怖片里的尖叫一如既往的蠢!
但几场血腥戏码和追车桥段还是十分不错的,尤其袋鼠横穿马路被卡车撞的血肉横飞的视觉效果震撼且扣人心弦。
结局的开放性感觉主角是在做了个梦,也许这家伙是被人暴打一顿,昏了一夜,做了一夜怪梦吧。
这个片子不知在澳大利亚是怎么能够上映的,除了风景宜人,就是这残酷和血腥,尤其对于背包客,绝对是件恐怖的事。
澳大利亚的影片审核标准还真宽。
这片的导演应该是来破坏澳洲旅游业的吧?
遇难的都是外国人啊,变态也是各种敌视外国人。
不过狼溪陨石坑确实美。
变态一边肢解德国小伙一边碎碎念,掏出肺来:“好吧,不吸烟。
”切下大JJ:“卧槽,你是驴杂种吧!
”割开胸口,准备拿出心:“要最快得到男人的心得透过胸口,知道不?
”在割开胸口的过程中遇到了些阻力:“看来要穿过这肋排也真他妈的不简单啊,对吧?
”不小心把心切到了:“噢不!
让你伤心了!
”大货车撞击、碾压袋鼠群。
撞击和碾压的感觉相当真实。
一只袋鼠被英国小伙的吉普撞飞到大货车的车窗上,变态的吐槽瘾又犯了:“卧槽!
吗的!
飞行袋鼠!
”变态化身牛仔,骑马追杀英国小伙。
英国打油诗很挺有意思。
澳洲民谣也挺带感。
变态的问答小游戏。
英国小伙:“和游戏听起来跟大富翁(英国综艺节目)差不多啊”。
变态:“没错!
除了你不能打电话给朋友求救,因为你痛苦尖叫到没空!
”英国小伙乞求英国小伙割自己另一只手的手指,变态:“呵呵,用这只手撸管?
”
就一部血浆片而论,《狼溪2》的基础是很不错的。
故事背景放在澳大利亚,美丽、壮观的国家公园,对很多观众来说,对美国的丛林、西部荒漠、东欧、南美的场景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这个场景能带来不少的新鲜感。
剧情来说,外地游客被猎杀,也算是经典桥段了。
人物,一个擅长使用狙击步枪和砍刀,开着小货车驰骋在澳洲荒漠上的暴力狂,也是很符合逻辑的,远比哪些只是有点畸形,就永远杀不死的主角好得多。
而被猎杀的游客,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俊男靓女,性格各异,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
一开场,老头干掉两个恶警,干脆利落,让人不禁对后面情节充满期待。
然后,后面的情节,血腥倒是血腥,却让人越看越无聊,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单调得令人乏味。
首先是人物没有性格。
几个被猎杀者,不管男的女的,英国德国的,都一样,屁滚尿流。
开场的大量篇幅,那对情侣就是走路,搭车,走路,说话,他们究竟是什么性格,完全没有立起来。
所以直到他们领了盒饭,对他们的印象,仍然一片模糊。
想想其他片子,比如致命弯道,一样的被猎杀,但每个人物都很鲜明。
有的角色自私,有的外强中干,有点坚韧,在绝境下,最后都展示的非常好,观众才能代入其中。
其次是情节设定。
反派强大,可以理解。
但这种从都到尾,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的情节真的好吗?
观众想看的,并不是暴力本身,而是面对暴力,激发主角的潜力,最终反杀对手。
这种一边倒的剧情,让人毫无期待,后面的我只能拖着进度条看了。
这部片子的元素真的是多到爆炸,的电影米克的追杀几乎走遍了所有地形,从小树林追杀到公路,从皮卡换成卡车公路追杀,越野追击男主角进入室内战场,接着骑马追逐到高草丛中,我是觉得真的很刺激。
在故事的最后本以为万事休矣,结果米克却意外的遵守了自己的约定,狠狠地用loser嘲弄了主角一番,也是完全意料之外的小惊喜。
而且这也是头一个我见到的目的如此纯粹的电影,那就是告诫所有背包客滚出澳大利亚。
认真看会气吐血,太白痴了
显然属于此类影片中的佼佼者。不过有saw系列的珠玉在前,后来者难免会黯然失色。
最佳澳洲旅游宣传片【手动狗头】
进入主题比前一部快了不少,追杀场面也很刺激,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又能体会杀戮快感,后程稍显无力,但也是导演想提高电影层次吧。
呃,呵呵。。。
比第一部紧凑,血腥部分更多,澳大利亚风光依旧美丽壮观,还是不错的系列
就三个人,不够凶残啊!也没见露。
比第一部好太多了
上次看这么纯粹的血浆片感觉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相比于第一部的公路风景片,第二部就找到了犯罪惊悚片的门道了,比第一部强,这才是这种类型片该有的样子。
好久不看恐怖片啦
相对第一部来说确实进步很大啊,主角依然蠢而且还像个娘们。不过导演是有多讨厌外国人啊,澳洲本来就是个移民国家么
啥玩意
真实事件改编,缺点是让德国人死得太舒服了,优点是「快问快答」那段真阴险,把玩弄受害者人心的套路拿捏得很到位。
地图炮恐怖片
血腥尚可,剧情老套
3.5星,澳洲电影人玩血腥比美国佬要强悍多了
资金充足了,全套好莱坞模式升级。虽然很好莱坞套路化,还是保留了一些澳洲b级片的生猛。可惜后半段的地下室戏份太拖沓了。
1已经是烂片了,没想到我还看了2,我太2了。
你没事跑了那么远去干嘛,送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