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的农场旅行

Tom à la Ferme,汤姆在农庄(台),基密农场(港),汤姆在农场,牧场心旅,Tom At The Farm

主演:泽维尔·多兰,皮埃尔-伊夫·卡迪纳尔,利斯·罗伊,伊夫林·布洛初,曼努尔·泰德罗斯,雅克·拉瓦雷,安妮·卡伦,奥利维尔·莫林,约翰妮·列维尔,马蒂厄·罗伊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3

《汤姆的农场旅行》剧照

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2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3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4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5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6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3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4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5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6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7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8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19汤姆的农场旅行 剧照 NO.20

《汤姆的农场旅行》剧情介绍

汤姆的农场旅行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男友因车祸意外去世,汤姆(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驱车前往男友家人所在的偏远农场参加葬礼,才得知原来男友母亲并不知道儿子的性取向。男友哥哥弗朗西斯(皮埃尔 - 伊夫·卡迪纳尔 Pierre-Yves Cardinal 饰)恐同而暴力,他威胁汤姆不得透露与弟弟的真实关系,并野蛮的将汤姆囚禁在农场。始料未及的是汤姆渐渐喜欢上农场生活,而弗朗西斯和母亲在与汤姆的接触中也陷入一场心理游戏… 《汤姆的农场旅行》讲述一位年轻同志参加男友葬礼,发现自己与男友的关系是秘密,然后更进一步发现恋人的母亲与哥哥也有自己的秘密;由于他的意外出席,引发哥哥不惜使用暴力也要隐藏的动机。这是一部心理惊悚片,全片以层层剥丝的方式来挖掘当事人隐晦的相互关系,风格冷僻,过程令人不寒而栗。电影由年轻加拿大导演多兰自编、自导、自演、自剪,并自做服装设计,再现了他的多兰美...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特工小萌妻步步杀机莱茵金雪耻女孩蝙蝠侠:血脉恩仇生命之路月亮心愿温暖的村庄9号秘事第五季王者之路该死的歌德金鸡浪子燕青叛逆性百万亚瑟王猎犬行动久违的问候复仇之剑卫校男生:青春反击战白粉飞第五季文森特与世界的尽头木乃伊战士图书馆员第一季湄洲岛奇缘致深爱你的那个我魔力果乐岛之拯救行动穿越时空爱上你精灵女孩小卓玛国际市场我的邻居是EXO双重任务

《汤姆的农场旅行》长篇影评

 1 ) 孤独使人变态

看了原片又过来了,男主压根不是爱上男友的哥哥,只是因为哥哥和死去的男友很像,至于男友的哥哥,就是个变态,暴力,毫无同理心(他被母亲和被迫就在农场的生活压抑太久,这点我同情他,但是他就是个变态,控制欲欲极强,看起来似乎是爱上男主,才不是!

压根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接触他,所以男主来了,正好可以控制他,让他陪自己留在农场!

后来弟弟的女炮友来了,他想要控制她的做法和之前对男主一样!

所以他只是希望有个人陪他,一起守着这该死的人生!!!

什么爱!

要真的是爱,怎么会一点悔改的意思都没有!

最后去追男主时还是那种疯狂的语气,我毫不怀疑他是在骗男主,如果男主没有逃脱,百分百会被打个半死!

)。

这一家子都是有点不正常,哥哥的母亲也是那种暴力手段、强迫命令式的和孩子、其他人互动。

觉得炮友小姐姐好无辜……扇哥哥那一下太爽了!!!

还有,虽然哥哥不爱男主,但是吧,确实可能,注意,是可能,是深柜。

毕竟跳舞那一段,以及好几次他差点就是要亲上去了,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他太寂寞了,必须有个人承载他作为一个人的欲望和爱的投射,不管是男是女都行。

 2 ) 《Tom's Farm Trip》

那些说多兰在炫技的人,这部已经是最克制最收敛的了好吗。

走进爱人的生活,又其实担负不起现实,顾影自怜的那份感情孱弱无比,现实的真实惨烈又近乎疯狂,两相对照,虐和爱都到极致。

不敢面对那张裂口脸,多兰也有他的另一面,说不得,碰不得。

特别喜欢你们这些打着艺术的名义泄私欲的导疲。

我的天,这个哥哥简直恐同十恋母十弟控十深柜十暴力,打你的时候又简直分分钟就是要把你绑起来亲吻你,强奸你,真是暴力中满满的都是性暗示。

真是一家子都是神经病啊,然后神经病都相互想通过彼此来找寻自己!前半段暴力的背后充满了赤裸裸的性张力和性暗示啊看得基友们都好想被强暴,然而全片也的确在解析暴力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段,暴力男穿着美国国旗外套,片尾字幕升起, 我真是厌倦了你 被打被虐满身伤痕都欲罢不能一副痴汉摸样,一听说有被撕脸毁客的危险就立马驱车狂逃。

你们知道导液有多爱自已的美貌了吧。

你想要他的吻。

他想要你的命。

只能说真的……给人一种恐怖片的感觉,病态,压抑的同影[傲慢]

汤姆的农场旅行 (2013)7.62013 / 加拿大 法国 / 剧情 惊悚 同性 / 泽维尔·多兰 / 泽维尔·多兰 皮埃尔-伊夫·卡迪纳尔

 3 ) 三个精神病的狂欢

Tom因为男友的死前去参加在他老家的追悼会。

在偏远的老家Tom遇到了死去男友的哥哥Francis以及母亲。

Francis的狂躁症,母亲的躁郁症让Tom无法离开,被困于农场。

最后顿悟,终于逃出农场。

看完电影,发现其实三位主要角色都对应着某种精神疾病。

母亲有着躁郁症。

经常打骂Francis,详见于好好地吃着饭突然扇了孩子一巴掌;喜怒无常,情绪波动大;责怪Tom以及一名不重要的配角。

而Francis则有暴躁症也有一定程度的恋母情结。

他对身边的事物掌控性强,例如破坏Tom的车子,打骂Tom,和Tom玩窒息,似乎要把身边的一切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身边。

而男主Tom则有很严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他久而久之地习惯了母亲的喜怒无常以及Francis的粗暴对待,即使身上都是淤青还是衷心地呆在农场里做农活。

虽然最后得知男友前任的悲惨遭遇觉醒,不过也因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在农场里呆了三个星期之久。

三位角色的精神疾病实际上都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和周围人的关系。

母亲的躁郁症来源于最喜欢的小儿子的早日离家,没有音信,也不和家里人沟通。

久而久之这种思念演化为一种偏激,即使日夜相处的Francis也不能使她高兴,所以她经常喜怒无常,情绪变动宛如翻书。

而Francis长期和母亲相处,在母亲的躁郁之下激生了自己的暴躁症。

来源则是家庭的束缚,在探戈情节Francis则透露出这个家庭就是suck,并且开始dream母亲死后自己如何打理农场的事项。

恋母情结使得他想要控制周围的一切例如Tom和那位女性配角,即使用暴力对待他们也要让他们使自己的母亲开心。

而Tom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源可能有两个,一是男友的去世让他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只能以“找代餐”的心理方式去寻找一个类似Tom的人(从他对Francis的感情可以看出),另外一点则是一种爱的迁移,对男友的爱太满,以至于迁移到了他的家人以及出生的地方-农场。

这两点也造就了他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即使被语言,行为的粗鲁对待,他仍然愿意呆在农场,以补全自己对男友的思念。

Tom对男友的爱是促使他留在农场的原因。

“今天一部分的我已经死了,没有什么能填补我残缺的空白。

”为了填补残缺的空白,他选择了踏向男友老家的路程,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只为经历他的一切去体验他的一切。

这种补全的需要使得即使只有三个星期,他对农场以及Tom家人的情绪都由最开始的“陌生”到最后的“依赖”,甚至劝说不重要的女性角色留在农场。

而这种补全变味的转折点大概有两个,第一个是女性好友揭示男友的情史,让Tom发现到自己在男友的心里也不是那么的重要,自己只是众多床伴的其中一个罢了,所以这种补全是毫无意义的;第二则是Francis对男友的前男友的暴力行径,直接导致毁容的结果让Tom觉醒:呆在此农场只会葬送自己的后半生,乃至自己25岁的生命本片为同性片,但同性题材涉及甚少,只有背景写到Tom和男友是同性恋而已。

而在电影的过程中,Tom似乎对Francis有着一种奇怪的情愫。

我觉得暂时不能归纳为喜欢,而是一种精神疾病裹挟下的寄托。

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如前所说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种补全自己对男友感情的需要;第二点是对男友爱情的转移。

Tom也说过Francis很像男友,只是暴力行径截然不同而已。

这种感情是脆弱的,所以在得知了男友的情史以及Francis对男友前男友的暴力行径之后,情感寄托随着斯德哥尔摩的消散而解离。

而聊到这里,Francis对Tom的情绪也是值得品味的。

Tom想要Francis的爱情,但Francis只想要他的痛苦以缓解他的痛苦。

他被困于农场,在母亲躁郁的情绪折磨之下自己也逐渐变得暴力,暴躁,对周围的事物充满敌意。

被酒吧等娱乐场所禁止。

本就没有抒发感情的Francis在控制Tom之后,则把他当作自己的玩物。

因为只有Tom在他身边,自己对他有控制的时候,他能缓解家庭以及外层环境带给自己的痛苦。

这是一种痛苦的转移。

 4 ) 可怜的汤姆的冒险奇遇记

很多人在讨论弗朗西斯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节?影片只交代了弗朗西斯的父亲早早去世并未交代死因。

30岁的弗朗西斯与母亲阿加特生活在一起,只想让她开心。

母亲经历了丧子之痛,大儿子的表现特别奇怪,他想要汤姆说谎来隐瞒真相,而母亲对于真像应该是不知道的。

从酒吧老板得知的真相是弗朗西斯曾暴力对待了弟弟出柜的对象,他撕开了那个人的嘴,这种暴力倾向和恐同的心理使他伤害了弟弟和母亲,弟弟16岁就离开了家庭。

弗朗西斯却一直留在母亲身边,弗朗西斯陷于一种罪恶感之中,同时对于母亲的责怪也是心理默默忍受。

同时他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十分缺爱同时表现地十分高傲,强壮冷酷的外表却又有敏感的内心......吸食毒品后对汤姆展示了压抑的内心。

汤姆完全是一个单纯甚至有些简单的人,男友去世的痛苦让他甚至发疯,从萨拉的讲述中可以知道,可怜的汤姆,被骗的死去活来。

一个人傻乎乎的来到农村,逐渐发现这个家庭的真相,被弗朗西斯拿捏着——从打算逃跑到劝说萨拉留下来,他讨厌乡村生活,却又在在弗朗西斯的绝对雄性力量下臣服,在弗朗西斯的示好中产生一种情欲的幻想。

萨拉来了之后,弗朗西斯隐瞒的真相差点暴露,弗朗西斯主动说去把萨拉送走,在被弗朗西斯和萨拉“赶”下车以后,一个人去酒吧喝酒的时候得知了真相......后面汤姆还是在农场的房间醒来,在叫唤阿加特没有回应后终于又下定决心离开。

这次他的终于回归理性(逃跑的时候还要把西装收拾好,后面又因为影响速度将其又抛弃了)森林的那场戏中,汤姆充满的是恐惧,同时又有弗朗西斯内心的挣扎。

单纯的汤姆这时已经清醒了,他知道弗朗西斯只是一个有着变态控制欲的危险的男人,对于他的内心埋藏的更多的秘密他不敢再去触碰。

他驱车逃走了,在加油站看到了那个嘴被撕开的男人,脑中闪过弗朗西斯的画面——他扭过头,带着一直平静的表情,盯着汤姆......汤姆经历了这段农场的旅行,或者说冒险之后。

在行车的路中,看着两旁闪过的城市夜景,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一次过山车般的体验后,看着路上的行人怅然若失......一向逃跑反方向开去的消防车也似乎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5 ) 综合友友们的评价,内心有感而发

1.哥哥深柜且暴戾,在影片中Francis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开打,主要是受母亲的影响(母亲对francis这么大的人动不动就扇耳光)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当牧师提起小儿子的名字,Francis却让牧师叫全名,因为小儿子名字的缩写是GUY(GAY)。

可见他对弟弟的控制欲之重。

至于Francis的恋母情结怎么来的看了豆友们的分析感觉很有理。

从小母亲就偏爱弟弟,导致Francis形成了畸形的性格,自卑,暴戾,小时候这么帅这么完美却不敢与心爱的女孩表白(这里存疑,也可能Francis不是直男)妈妈的恐同与忽略,导致了他在酒吧把男孩的嘴撕裂,以及他对于内心情感的压抑。

Francis渴望母亲的认可,长大了却被这种渴望禁锢在了母亲的身边。

他的内心其实有着挣扎和动摇的,在和Tom跳舞的时候,他希望母亲去世或者去养老院,可见他对美好生活还是有着向往的。

2.哥哥对于汤姆是有朦胧的感情的,和Tom散步那一段喷香水,明示了Tom在Francis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影片中两人打架时Francis往Tom嘴里喷口水,以及在洗手间中Francis轻扇Tom的脸,都很像恋爱中的两个人进行神圣仪式的prep。

以及最后Tom醉酒醒来,发现两人的床被拼在一起,以及妈妈消失了(我感觉Francis把她杀了?),还有最后的最后(依照豆友们的见解),Francis穿着gay才会穿的花里胡哨的衣服,在树林里大喊,我需要你。

赤裸裸的感情表达。

表明他已经为新生活做好了准备,可惜竹篮打水一场空。

Tom男友的所作所为映射出Francis可能不是纯粹的同性恋或者异性恋,但是在Tom来农场的几天以内,他绝对已经成为Francis心目中最重要的人。

3.Tom的内心情感,他因为男朋友的离世来农场寻找男友的一丝一毫。

但是迷恋上了和男朋友极像的Francis,甚至受虐他的内心都是宽慰的,他陷入了一种病态的受虐者情结中。

明明有机会离开却没有走。

但是好在最后理智战胜了感情,在听完酒吧老板的话之后,汤姆终于意识到Francis的危险性,匆忙离开。

他是一个纯粹的恋爱脑,在听说假女友确实与男友发生过关系后立刻变得hostile,说明Tom内心情感之丰富,感情用事。

4.妈妈是一切一切的始作俑者。

如果妈妈不是这样,根本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事。。。。。。。

 6 ) Going To a Town

对于电影《汤姆的农场旅行》,很多人认为带有悬疑惊悚元素,SM倾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暴力恐同,俄底浦斯情结……而对于我来说,这些一大堆术语名词都只是表现手法,电影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

这位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才貌兼备的青年导演多兰又一次自编自导自演了电影,只是这次这部电影风格明显内敛了不少,也更成熟了。

电影看似节奏缓慢,实则情节紧凑,构思缜密精巧,经得起推敲和考究。

汤姆“今天,我的一部分已经死去,然而我却,哭不出来,因为我已经忘记,“悲伤”的所有同义词。

现在,没有了你,我所能做的惟有,找人,取代你。

”电影的开头,汤姆在纸上写下来的这一段话,还有后来在男友妈妈面前借莎拉之口冷静却又大胆露骨地道出和男友的性生活,都可以看出他对男友的感情之深,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千里迢迢驱车来参加男友的葬礼。

汤姆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源于对男友深切的爱。

男友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失去男友后的他是不完整的,他必须找人取代男友,来填补他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的空白,这样他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男友的哥哥弗朗西斯浑身散发着雄性魅力,又拥有和男友一样的气味和声线,仿佛男友的另一个存在,他不就是取代男友的最佳人选吗?

加上在荒凉得近乎禁欲的偏僻农场,压抑的氛围,人性的欲望被放大,汤姆不经意间被男友哥哥吸引已是必然。

所以,无论弗朗西斯殴打他,虐待他,还是嘲笑他,他都默默忍受了,因为这种对男友哥哥的迷恋能使他暂且消解因失去男友而感到的痛苦失落,虚无疏离,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微弱却鲜活的存在。

为了化解因失去男友所产生的孤独感,汤姆甘愿受虐,甘愿被囚禁。

(虽然一开始想过逃离,但是后来他已经习惯了,而且拒绝了莎拉逃跑的建议。

他回答萨拉说:“你自己看,这个地方,是真实的,一切都那么真实。

”)

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很赞同有些人认为多兰在这部电影中大量的面部特写是为了展现他精致绝美的脸庞,是他自恋的表现。

我认为面部特写其实是为了突出他平静表面背后的悲痛与绝望。

尤其当他说弗朗西斯身上有男友的气味,连声音也一模一样的时候,眼睛和鼻子泛红,眼泪平静地流下,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和言语,却让人立即看出他对男友真挚深沉的爱,甘愿受酷似男友的弗朗西斯的虐待也显得合情合理了。

弗朗西斯如果说汤姆的孤独感始于男友去世,那么弗朗西斯的孤独则早在他当年冲动之下把和弟弟暧昧的男孩的嘴撕破那一刻就已经出现,那也是他孤独一生的开始。

因为这件暴力事件,他弟弟为了逃避现实,离家多年,音讯全无,自己一个人挑起管理农场和照料妈妈的重担,过早的失去了自由。

他的妈妈也不喜欢他,从他妈妈因为他弟弟的去世伤心欲绝,热情接待他弟弟的朋友汤姆;保留着他弟弟的所有东西;而对于他,他妈妈能因为汤姆受伤而抽他耳光,丝毫不在汤姆面前给他留点面子就可以看出妈妈偏爱弟弟,而对他的感情是很淡薄的。

也因为这件暴力事情,他被小镇里的人排斥,从参加葬礼的人数之少;不被允许进入酒馆;便利店外害怕他的人;带汤姆去医院看病小镇其他居民异样的眼光;司机不肯载莎拉靠近他家这些细节都可以看出。

可以说,弗朗西斯这个人物的人性张力最大,得不到妈妈的爱,没有朋友,被小镇的居民排斥,长期以来的孤独感使得他在厌恶汤姆同性恋的身份的同时又看到了陪伴的可能。

他化解孤独的方法是极端的,他囚禁虐待嘲笑汤姆,只是为了汤姆留下来;而他也有温情的一面,在为母牛接生后他帮汤姆清洗血迹,为其包扎伤口,随后和他跳探戈时更是向其敞开心扉,说出了自己多年来的心事。

汤姆似乎也打算长久留下来了,喂牛,清洗农场等融入到他单调枯燥的生活中去。

在和汤姆相处的过程中,他的孤独感暂时消除了,他终于体会到有人陪伴的滋味,他以为汤姆的陪伴是长久的,于是在发现汤姆逃走后,他瞬间崩溃了,焦急地驱车寻找汤姆,在丛林里更是声嘶力竭地说:“对不起,你别走,我不会伤害你,你不能这样对我。

我需要你好吗,我需要你留在这里,你太让我失望了,我绝对不会这样对你,我想要做一个更好的人”。

其实,他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只是他化解孤独的方法极端才让我们对这么一个角色产生了厌恶,如果当初他没有一时冲动撕破那个男孩的嘴,那么现在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而已,可能和汤姆的男友一样,凭借帅气的外表,得到很多女孩的芳心。

只是,没有如果,有些事情一旦做错了,这个世界不会给你改正和赎罪的机会。

孤独是人类的本质,对于艺术家们来说,孤独可能是他们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敏感细腻的他们因为有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发泄渠道,于是他们在孤独中得到了升华,创作出深入本质,挖掘人类微妙情感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王家卫,基耶斯洛夫斯基,塔可夫斯基等。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较之以前无需再为生计过多奔波,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而此时如果精神领域出现了孤独感,他们会本能地寻找刺激和外物来填补这种由情感缺失而带来的孤独感(汤姆缺失了爱情,弗朗西斯则缺失了亲情和友情),无论汤姆的受虐还是弗朗西斯的施虐都不过是发泄内心孤独的方式而已。

结尾,歌曲Going To a Town响起,汤姆已经驱车驶回了大城市。

此时,昏黄颜色的演职员表出现,车窗外,大城市灯红酒绿,高耸的建筑物,喧闹的大街,醉生梦死、肆意挥霍青春的都市现代人,冰冷漠视的眼神,现代人的孤独与空虚感一览无遗。

歌曲Going To a Town风格沉郁哀伤,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人们试图通过逃离城市,到静谧的小镇去感受自然来化解现代人的孤独感。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汤姆已驾车从小镇回来,却仍然带着深深的孤独感。

即使去了小镇又怎样?

汤姆最终还不是又回到了城市,虽然还是厌倦城市的喧嚣,但又能怎样?

只要内心虚无的情感得不到释怀,无论身处城市还是小镇,孤独感一直都会存在,不会因为地点等外物的变更而有所改变,归根结底,现代人的孤独感是人性的,内心的悲剧。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Tom at Farm》,一开始我不是很喜欢《汤姆的农场旅行》这个中文译名,认为可以直接译成《汤姆在农场》,可是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就内容和主题上说,《汤姆的农场旅行》这个译名更好,汤姆去男友家其实也算是一次旅行,一次启程寻找化解孤独之道的农场旅行。

在导演这部电影之前的一次访谈中多兰曾经说过:”对我来说,我的电影知识相当有限,但这其中对我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王家卫,我的影片有他的痕迹。

之后通过其他电影,我试图发展自己的风格。

”王家卫的很多电影都体现了现代人的孤独感这一主题,色彩的鲜艳运用也始终如一,保持自己的色彩美学。

而在这部电影中,多兰同样表现现代人的孤独感这一主题。

只是在色彩上,多兰采用了沉闷昏暗单调的色调,另外配上空旷的道路,大片的玉米地,荒凉的农场,隐忍猜不透心思的角色,哀伤的配乐等艺术性元素。

同时影片又具备了能迎合商业性需求的悬疑惊悚元素和被某些观众解读出来的所谓的SM,暴力恐同,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俄底浦斯情结等。

虽然我并不赞同这些解读,但是无疑这些被解读出来的元素,再加上多兰的美貌,使得这部电影吸引了不少观众。

而相比之下,王家卫的电影局限在文艺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观众群体就显得狭窄了很多。

如果说多兰在此前电影《幻想之爱》中模仿了王家卫《花样年华》中的桥段,借鉴了王家卫大胆运用色彩,使用大量慢镜头等拍摄手法,那么在《汤姆的农场旅行》这部电影中多兰已经成熟了很多,也慢慢地脱离了王家卫的影响,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多兰已在王家卫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那就是他的电影能把艺术性和商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而这无疑也是当今艺术片导演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艺术电影娱乐化。

即在坚持电影艺术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由于电影面向的是广大观众,存在受教育程度,个人喜好,知识构成方面的差异,所以在电影的表现方式上必须要把观众接受度这个因素考虑进去,否则,失去了观众群的电影,无论其文学性,电影美学思想多有魅力,终究会退出电影历史舞台。

如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左岸派”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等就是因为不能迎合大多数观众审美需求而在短暂辉煌后惨淡落败。

电影从来就不只是导演的事情,电影离不开观众,特别是在当今观众电影修养参差不齐的现实背景下,为了艺术电影的发展,导演做出一定的妥协也是必然的。

在刚过去没多久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多兰凭借电影《只是世界尽头》二度获得”评审团大奖”。

虽然备受争议,但正如他曾经所说“我的电影就是我的生命”,争议和质疑阻止不了这位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导演去追求自己纯粹的电影梦。

也希望他能做到如他在领奖台上所说:不管别人怎么想,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 River Lee 2016.5.25

 7 ) 三星半、烂尾的1/3

多兰的野心太杂了;其实到2/3的时候此电影已经构成了建构—解构的完美铸造,作为保守的象征符号的乡村环境,恐同且有暴力倾向的兄长,擅长精神操纵和打压的母亲,当一滩泥沼般的生活死死吞噬了汤姆,对男友的怀念和受虐的天性让他无限靠近这可怖的一切,并且最终用甜美的主观将它们扭曲了;牛犊的死亡,母牛诞仔流出的鲜血,谷仓里的探戈舞,脖子上留下的淤青的指痕;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与情感的力量,弗朗西斯的人物设定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多兰把他放置在了凝视的目光中,所以才发展出与汤姆的具有张力的互动。

可是离开了酷儿的审美的真正的恐同劳保是并不会拥有挑动观众官能感的能力的;多兰让弗朗西斯以暴力又强壮的形象出场,却是始终被汤姆的想象控制且润色的;当弗朗西斯发出死亡威胁,汤姆却能甜蜜地感受到其中的性暗示意义;其实做到这一步已经成功了,这是一个主调沉重且内核轻谑的故事,把进步的反面放置在进步的审美中鞭打和调教,真的足够了——然而,多兰生怕观众不能理解其中隐喻的含义,反而酒吧老板的口述和多年前受害者的出现,来点名保守的暴力在现实中是无法忽视的赤裸裸,而汤姆也在这样的启示下丢弃行李一路奔逃,从他曾经构建起的天堂中逃走;这样的安排真的合适吗?

我绝不相信多兰真的是一个在乎现实的人,因为这部电影在极大部分时候讲述一个梦境,一个因为欲望、意念、身份认同、情感流动而牢固得如同现实的梦境,牢不可摧,也没必要摧毁,因为它越发坚强,便显得与之对抗的事物越发丑恶。

但是多兰最终还是以一个极其散漫的、笔触随意的发展毁坏了它本该有的定力。

要是汤姆带着笑容地留在农场里生活,最终死在无数他曾抱起的小牛犊的尸体中该多好啊。

有时候避免讲述直接的残酷并不是逃避,而是我们需要讲述的其实并不是这个。

但是依然是一部很好的酷儿电影,值得一看。

 8 ) 斯德哥尔摩才是王道

其实哥哥深柜的形象塑造得非常好,一见面赤裸上身撑在tom的椅子上,以及tom撇了一眼他的身体马上不自在的回过头。

压迫性的力量展示、性挑逗、羞涩和慌张都在几个动作间表现的淋漓极致tom还爱前任吗?

未必。

自从哥哥给他看了那张亲吻照,他的初恋梦就碎了。

他以为的前任,是对他一往情深的,是一个美好浪漫的形象。

所以在前任死后他才会念念不忘。

现在发现所谓的爱也不过是一个泡沫,一个幻觉,也就没有再留下的理由。

所以,他才会直接说“我要告诉你妈妈所有真相后离开这里”Tom在洗手间的时候被打了三次并没有躲, 他默默忍受,他为了丧礼不得不忍受。

可是,后来他开始慢慢迷恋上这种力量上的压迫感和征服感在麦田里被扑倒吐口水的时候, 他被有力的胳膊紧紧抱着,深深明白了力量的巨大悬殊,在他眼里那个男人是不可战胜的 ,不可违逆的,同时,暴力所伴随的雄性荷尔蒙也被发挥到了极致。

于是他在饭桌上说: 他喜欢被有力的臂膀抱着,喜欢闻他的汗味,他想象射在脸上的快感。

可以看出tom死去的前任是个很温柔的人,那哥哥就是完全的反面, 暴力 乖虐 孤僻。

怎么可能认错?

怎么可能当成替身呢?

虽然一遍遍自我催眠地说“你闻起来很像他”“你说话的声音很像他”但是还是骗不了自己,在喝酒的时候还是会想起来他们跳过的探戈,他把他拉起来 盯着他的眼睛 他们的距离越来越暧昧 他爱上了那张乎自虐的暴力感。

一部美好的斯德哥尔摩电影。

暴力 性张力都拿捏的刚刚好。

仅仅把它解读成简单的替身梗简直是亵渎

 9 ) 自恋的农场,过去的旅行

我是看了Unescapable的豆瓣影评有感而发,注册了豆瓣,写下这些感受的。

具体可以点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676780/很同意汤姆的受虐是自恋的禁锢,那么妈妈对过去的缅怀和现实的麻木呢?

哥哥控制不住的暴力倾向,和他心里不断想改变的冲突呢?

这些不都是自恋的禁锢么?

像汤姆,接受不了至爱的离开,所以他通过不断寻找弟弟爱人的生活碎片来延续弟弟爱人的影子。

哥哥的声音,气味,都能刺激他对弟弟爱人相关信息的强化。

哥哥对他的感情投射,偶尔的柔情也能灌溉到汤姆渴望的内心。

所以说,虽然后面汤姆知道弟弟对他不忠,哥哥有暴力倾向且仇恨同性恋,他也选择延续这种对爱人的迷恋和对自己感情的自恋。

这个影片我是在B站看的,大量的鬼畜攻,美受,恋母,sm,斯德哥尔摩之类的弹幕,一路看一路笑,直到汤姆突如其来的转变到来,就看到一个评论吐槽说:他怎么突然清醒了?

其实我也想吐槽这个。

但我又能接受这个。

人的清醒就像从梦中惊醒一样。

突如其来,又顺理成章。

妈妈陷在过去兄弟俩小时候的美好时光里,她陷在过去的泥沼里,就像佛经中那个掉进井里的人,被甜美的蜜所诱惑,麻木了自己逃跑的心。

所有陷在过去泥沼中的人,都是自己加工,美化,改装的记忆和思想的俘虏。

他们可以不断寻求这方面的刺激,直到死亡的到来。

妈妈不想逃了。

可妈妈又那么聪明。

她知道汤姆的伤是哥哥弄的,她知道汤姆跟弟弟的关系不是这样的,最后是她给了汤姆,弟弟的日记。

也许是妈妈选择不改变,但是,她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给汤姆选择改变的机会。

哥哥和弟弟都是妈妈的孩子。

哥哥延续了妈妈不改变的一面。

弟弟体现了妈妈要改变的一面。

说到哥哥,他爱不爱汤姆?

这个是B站最多弹幕纠结的问题(笑)。

怎么定义爱?

需求是不是爱?

哥哥对汤姆有强烈的需求。

他在小树林也喊了,我想要你留在这。

没有父亲的家庭,哥哥努力想填补这个缺空,所以他努力的保护家人,守护妈妈和弟弟。

当他发现弟弟是同性恋时,哥哥的做法是,撕烂那个勾引他弟弟的恶心同性恋的嘴巴。

这种做法,造成了弟弟的不原谅和出走。

哥哥心里很愧疚,所以为了填补弟弟的缺空,他加倍地想补偿妈妈。

他很努力,但是他的努力造成了当地人对他的排斥,弟弟的出走,和妈妈的遗憾。

一个人横冲直撞,三十多岁都没有爱人。

哥哥还是陷在过去关系的缺空里,他拼命想填补这个缺空,又造成了现在的,更多的缺空。

在这里我想说,妈妈真是很聪明,她理解哥哥的努力,所以她没有拆穿后面哥哥逼迫汤姆一起表演的戏。

当她发现汤姆的伤口时,她打了哥哥,这个更加是点赞!

哥哥想要改变。

他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努力。

所以他在小树林喊道:我要成为更好的人。

我要改变。

他还是不懂。

童年时,父亲这个角色的缺空,对哥哥的一生都造成了影响。

他知道家庭有这个缺空,所以他想让自己强大,去补充这个缺空。

一个孩子,如何能成为一个父亲呢?

这种“我努力就会有改变”的想法,好天真。

正因为这种天真,哥哥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跟孩子一样,好恶分明。

我爱的,和爱我的,都是好的。

我不爱的,和不爱我的,都是不好的。

所以当地人对哥哥有排斥时,哥哥用这个来防御自己。

当弟弟跟男孩子相爱时,哥哥维护弟弟,却去暴力伤害那个无辜的男孩。

也许,哥哥心里总有”我不够好“的自卑。

所以总想着”我要更好“。

这让我想起小孩子在父母离婚时往往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这是一个孩子的自恋。

觉得全世界应该对他负责,他也要对全世界负责。

在小树林哥哥对汤姆喊话的时候,汤姆一直在哭。

汤姆哭,是他想要走出过去,走出自恋。

加油站的裂口小哥出现了,没有让我产生恐惧,影片中的汤姆,他也没表现出恐惧。

汤姆甚至回忆起葬礼时哥哥的身影。

他还是想他。

过去造就现在,而未来又是现在造就的。

汤姆就是想走出过去,这个农场是他的过去和现在,却已经不是他的未来了。

汤姆哭哭啼啼,战战兢兢,磕磕碰碰地走出了农场。

我也想哭哭啼啼,战战兢兢,磕磕碰碰地走出我的过去。

 10 ) 要看到电影的最后一秒啊 喂!

看了豆瓣的不少评论 真是就想问一下 有几个看到电影最后一秒的 片尾曲结束的那最后几秒到底看了吗 多兰找来的演员实在是太美型了 佛朗西斯这么帅 男的女的都想上啊 难怪在b站让人从头yy到尾画幅在这部就有改变 只不过没有《妈咪》那么惊艳 而且这配乐简直就是恐怖片的标准啊 但是实在是太密集了 一个接一个一个接一个 让人感到疲惫和嘈杂 总的来说 这部电影情感的表达跟其他作品相比较为克制 但在这些克制下又能够激发深深的欲望 其实这要是别人我可能就给三颗星 可谁让我是多兰的脑残粉呢 多给一颗!!!

《汤姆的农场旅行》短评

Trying to be sexy - tango scene is superb for a few seconds. Bravo. But overall weakness not only is achieved from hollywood-quality sound effect but excessively dramatic arrangement that often seems a bit forced.

4分钟前
  • PETE.
  • 还行

382nd 法文中心放映。多兰味儿最弱的一部,几度看得昏睡过去。个人观感此类豆瓣7分左右的三大系电影和5分左右的CULT片质量相差无几。看完那一刻决定放弃集齐法文放映的剩余2部多兰作品。姐夫性张力爆棚,没有给姐夫来个强吻或正面全裸戏太可惜了。

6分钟前
  • 93个Aguilera
  • 较差

可以,这很暧昧。

10分钟前
  • 外出偷狗
  • 推荐

我爱多兰!塞了很多东西的一部电影,同性之爱、暴力因子、欲与虐、家庭关系,还有处女作就有的“弑母情结”。跳舞那段太诱人了,而四人围,一连串的特写用得大胆而出色。悬疑惊悚元素的加入,慢中有快的叙事节奏,更加冷冽的风格,各种小细节都显示了多兰的愈发成熟。祝《妈咪》戛纳好运~

11分钟前
  • 斯 琰 🌈 🍭
  • 推荐

3.30@ HKIFF. 都不要说了。你们这些直男还在分析什么技法什么内涵,鱼唇!你们根本就不懂多兰巨巨。就凭厕所、包扎伤口、跳tango三场戏,巨巨去ljj写文一定是大手中的大手,独霸周榜月榜半年榜。好吗。

15分钟前
  • isolde
  • 推荐

Xavier小哥儿你这么自恋你家里人知道吗 ? 三星半 魁北克人好意思说自己讲的是法语吗 ? 你们讲的简直就是魁北克语吧 !? 于是法国人很戏谑地在上映时标注了 "原声 法语字幕"

17分钟前
  • X.Lee
  • 推荐

说实在的真心一般 故事太单薄了 一直靠场景来撑完全撑不起 全片多兰一直在打磨自己所谓的精致 这部电影比前两部还自恋 他的才华体现还是在处女作

19分钟前
  • 达文西
  • 还行

1/这哪儿是农场,纯纯精神病院了。北美的电影很经常拍一个封闭的小镇,人逐渐疯掉的过程。2/导演太懂了,太懂太懂了。3/我总觉得他就是下一个库布里克(指人的形象跟着作品改变)

24分钟前
  • 璐璐的阳台🌰
  • 推荐

多兰第四部 氛围不错 竟然拍了部惊悚片…如果汤姆留在农场和变态大哥相爱相杀 就给满分…明明都心甘情愿留下又跑掉是哪一出…就是自我否定啊 明明就不成立…

29分钟前
  • doherty
  • 还行

#220904法文中心

31分钟前
  • 互联网幽灵
  • 较差

plot is broken

33分钟前
  • concerto
  • 较差

看得我头皮发麻...

36分钟前
  • Pzin
  • 还行

一般,莫名其妙的,虽然依然爱着我男神,但实在是对这部无感,总觉得情感不对,还是太感性化了

41分钟前
  • 囍弗斯
  • 还行

导演还是一如既往地辣么自恋

44分钟前
  • mzqz
  • 推荐

多兰导演真是自恋得越来越让围观群众没脸看了,双人舞那场戏的慢镜头+特写+高潮脸简直……咳咳,我觉得导演是不需要男朋友了反正伊每天视奸镜子中的自己大概都会很开心╮(╯_╰)╭。

47分钟前
  • 咸鱼の森
  • 还行

仿佛看到了吴青峰歌词一般的体感

50分钟前
  • ·
  • 较差

开篇的旁白写字和俯拍一望无际农田的长镜+配乐一下子抓住眼球,通篇张力十足:暴力糅杂迷惑隐喻SM各种理还乱里突然他冲了出去,看一眼毁容少年回到正轨。大概因为恐同又深柜的心理无法有代入感,看得有些吃力。多兰真是天才美少年!

53分钟前
  • faygwy
  • 还行

四星全部给Dolan一副享受多重复杂的被虐情绪 拿捏得特别好

55分钟前
  • Nin
  • 推荐

多兰仔在自我迷恋的路上越走越远,一丝不苟的大特写,永恒的弑母主题,装逼的长镜。用了一种模糊的讲述,给想象空间留白,是疯是魔还是痴狂。多兰仔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地步,感觉大于故事。喜欢那个宽高比变动的设置。

58分钟前
  • 鴍諌🌈
  • 还行

性张力爆棚,拆解暴力与欲望之间的角力,暴力倾向必有因,飞蛾扑火必有果,“sex and violence, which one is gonna make you cry?"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