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硬伤让人忍不住想吐槽吐槽。
严重剧透++++++每拍一次照片就死一个人简直可以说是死亡相机了。
从女主给水开始就想疯狂吐槽,又不是有剩余的情况下,六个人一瓶水还要给别人喝,别人喝完理所当然揣兜里竟然也不要回来?
都这么大灾难了不去空屋捡物资反而要去挖山药?
好嘛,一个山药差不多砍断挖出来得了,结果把自己爸给挖没了吧。
非要上厕所,这种时候了不找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就行了非要往远处走,好嘛又没一个。
这看的我简直要以为是不是灾难片错误示范了。
中间那段一直以为是邪教,没想到最后结果是美好寓意被疯狂打脸,直接给人整蒙了。
女主那个腿伤看的是真的难受,从第一集就在吐槽怎么还不包扎小心截肢结果最后真给截了就舒服了。
海上飘着那段大叔莫名其妙死了之后还敢继续大开着拉链睡觉,这心大的简直没谁了。
不过按理来说不是会尸体腐烂一段时间后才会引来动物分食么?
为什么那么快就差不多了?
kite求救那段太有汤浅政明的风格了!
全片最喜欢的场景一个是五人rap一个是春生跑步还有一个就是kite求救了。
汤浅政明+好听的音乐+最后结尾的感人竟然让人忘记前面各种bug,私以为可以给到7分。
即便经历了2020上半年一场空前的浩劫,《日本沉没2020》仍然不溶于这个时代。
或许这也不难理解。
疫情造成的死亡和经济损失,虽然远远超过了一场真正的现代战争,但痛苦和死亡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医院。
每个人或多或少为这场灾难愤怒、痛苦和悲伤,站在往昔繁华却因为疫情空荡荡的街道,想必任谁的心中都会生出灾难感。
但闾巷虽空,楼宇仍在,人们都相信,也都知道,「日常」总有一天会回来。
好像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吧,小说开头讲到医院把普通人跟死亡隔开了。
有了医院之后,绝大多数痛苦的呻吟以及不忍直视的死亡都发生在离普通人日常很远的地方(除了医患和家属)。
日常的「此处」和痛苦的「彼处」有着明显的界线。
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产生什么样的情感,进入现代的人类社会,生老病死有了明确边界。
片头曲使用的是坂本龙一前些年的作品跟肉眼无法目睹的新冠病毒不同,小松左京在1970年代想象的这场灾难要简单明白得多。
《日本沉没2020》里,前一秒还在跟同伴开心地玩闹,后一秒地动山摇,楼宇碎裂,身边人已经被断壁残垣压得血肉模糊,不知生死。
在这样既没有道理,又没有意义的浩劫面前,并不存在大脑思考的余地。
与其说恐惧,不如说惊愕。
与其说要逃去安全的地方,不如说,总得做点什么。
没有人能确定哪里是安全的,也没有人真的知道该做什么,只是不能停在原地而已。
在这种近乎膝跳反应的本能驱使下,此处和彼处的界线瓦解了。
汤浅政明在《日本沉没2020》里,突兀地加入了「邪教」总部的故事。
这一段剧情看似莫名其妙,其实意指尤其明确。
战后经济腾飞,高度富足、安定、自足的日本列岛,难道不就是这个与世隔绝的宗教总部最好象征吗?
外来者在这里不愁衣食,教育也好,医疗也罢,万事无忧,每天晚上还有派对狂欢,简直是现成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
无怪乎不论是现实中的外国人,还是动画中的外国人,都向往着这个地方。
然而就在主角一家进入「邪教」总部之初,汤浅政明也用一场夜戏在观众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
相信不管是谁,看到这黑黢黢的场面,都会觉得这地方怪怪的,肯定有点问题。
不详的预感最终成为现实,而现实中日本列岛最大的不安,正是动画中毁天灭地,不知何时会到来的自然之怒。
《日本沉没2020》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不新鲜,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
说到底,无非是用日本人共同的灾难经历和想象,「再次确认」身为日本人的民族认同:「是啊,这就是我们日本人,灾难总是与我们相伴」。
之所以说是再次确认,是因为这种想象的共同体,其实是日本人近代以来的持续发明,贯穿了整个20世纪。
曾经的铃木大拙也好,冈仓天心也好,柳宗悦也好,都是这块拼图的一部分。
当然了,或许是因为Netflix 的国际平台吧,影片还是为这种民族想象,加入更符合当代世界主流价值观的调味料。
如果看网上的反馈,会发现许多人对《日本沉没2020》的故事无法接受。
这也正是标题所说它「反时代」的地方。
如果不算最终话,这部10集的动画从开始就一路下行。
在我有限的观影经验里,还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剧集,像它这样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压抑。
即便像上文所说看上去挺明亮的「邪教总部」篇章,焦虑感仍然明确地伴随观众。
少年漫画里的主角总是被逼入绝境,但在绝境中,他们总是能打出一套天马流星拳。
《进击的巨人》里,故事也是一路压抑(至少前两季都是这样),主角们也是死少当赢,但毕竟他们还在战斗。
而在《日本沉没2020》,主角不是每一集收服一个伙伴,而是几乎每一集都死去一个伙伴(如果不是死去两个的话)。
所以,这不是一部讨喜动画。
它没有反击,没有高潮,没有胜利。
有的只是毫无防备的死亡。
就像有人不满意主角的父亲死得莫名其妙,其实在空前的灾难面前,谁又不是死得莫名其妙,毫无意义呢?
311地震时,躲在仙台机场航站楼楼顶避难的人们,看着被海啸冲走的城市,想必也无法理解眼前一切。
公平地说,或许是汤浅政明在年初的《别对映像研出手》里发力过猛,全心投入的关系(我的小人之心),《日本沉没2020》的制作水平确实显得平庸了。
动画中「汤浅特色」的画面表现并不多,汤浅迷失望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如上面所讲,这部动画作为观影体验中的独一份,仍然值得一看。
事实上,如果不是由财大气粗的Netflix出资,这样完全不考虑观众感受的作品,在日本动画业界恐怕永远不会出现。
对于《日本沉没2020》的负面评价如果没有考虑这一点,我认为也是有失公允。
东京陷落,一个求生的队伍组成:以一家人为中心,一家四口组成为:女儿国家预备运动员、父亲野外生存达人、母亲游泳健将、儿子游戏达人。
故事随着他们踏上求生之路开始。
女儿的名字叫步,她的妈妈告诉她,别害怕,你的名字叫步,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继续一步步往前走。
儿子的名字叫纲,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永不气馁。
所有灾难都相似,但是和欧美着重描绘灾难来临时的世界倾覆不同,这部改编自日本作家小松左京的动画作品显示了他非同一般的人性观察。
看很多人说节奏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日本影视的节奏就是和欧美不同,两者糅杂在一起,在叙事上对看惯了哪一类的爱好者都不友好也是情有可原。
把这部片子分为灾难片也许并不合适。
作者应该深沉的爱着自己的国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一个单词,而是对这片土地以及在这个国家的人。
他在向我们展示这个民族的性格,也在试图从割裂的过去中找寻这个民族的特性。
那段几个人围在一起讨论,以rap形式发泄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想法和不满的情绪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他确实是想象了一次灾难。
比柯南厉害得多那种巨无霸灾难。
୧(๑•̀◡•́๑)૭。
沉了整个日本。
优秀优秀优秀。
动画很细腻。
第一集就让我印象深刻,当时女儿看见了两个老人家坐在路边,她问父亲“我们还有水吗?
”父亲说“只有一瓶了”,但还是毫无保留地给了女儿,看着她跑向了两个老人。
镜头推移,老人说着谢谢喝了半瓶水,然后自然地把剩下的水塞进了包里。
女儿气馁和抱歉地跑回父母的身边,父母却笑着,早有所料一般,拍了拍她的肩膀。
父亲的突然死亡是我没想到的,起初以为这是父亲一个全员打怪,但没想到,第一集父亲就被炸了。
他前面危险的野猪事件也挺过来了,但是居然在挖山药这件事上,因为自己的尽善尽美,就这么被炸了,而且镜头还非常逼真,那个炸的手臂就这么喷了处去……故事从父亲炸得血肉模糊正式开始。
日本这个民族,他们的工匠精神、服务态度一直在国内被反复提及。
日本的明治维新作为西学东进的成功代表也不断刷着存在感。
让很多人忘记了二战的时候,这个国家被战火怎样地摧残过。
一战的时候,幕府维新派们又曾经如何奋斗过。
历史在他们身上的烙印,被盛开的富士山樱花所掩盖。
以至于我看了这个片子才想起来,确实啊,日本也是伤痕累累的国家,他们也会有纯粹的血统主义,他们的后代也会嫌弃这片土地和自己这个民族,他们的先辈也会牢牢记得侵略和被侵略。
末日把一切问题暴露,这场旅途是一场崭新的自我认知。
美国的末日是一场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我国的末日小说倾向于赤裸裸的人性挣扎和军人的光辉伟大。
但是日本的这场末日,却是残忍又温柔的。
竟然体能会到”想要和大家在一起,只要大家在一起就好。
“这种心意。
在他们的这场旅途中,每个离去的人,都在为留下的人争取生的机会。
留下的人走在他们用生命铺就的路上,继续向前。
这里面或许不止是保护,大概还有传递和传承。
为什么在危难之中,那些勇敢善良的人还是选择保护弱者。
为什么懦弱无能的人,历经重重苦难之后,她走向了坚强。
人活着,就是有意义的啊。
就是,不要拍照了。。
少拍照吧。
前提:我的打分只是个人口味,不具有参考意义卑微的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感觉大家都没有太多人探讨。
这部动画到底客观来讲好不好我现在也不好讲了,我个人来说,收获到了我意料之外的收获感到非常的感动和感谢汤浅。
首先我的感观是,这部片子的重点比起“沉没”更多的是“日本”,这也是我心目中它升华的地方。
这就导致,可能很多地方探讨到了很多很隐晦深刻的日本社会和文化的问题,这些我认为可能需要对社会文化以及日本有一定了解和思考的观众才更有共鸣和代入。
这是我难得在动画作品里看到非常直接戳开日本社会国民各种问题直接讨论的一次,也是我一直期待看到的内容。
尤其是大家可能觉得不太硬核莫名其妙的rap,我看完倒觉得很有意思,它本质是提供了一个大家直接发表对日本和世界文化差异的看法的机会,能了解到日本人讨论这个而且聊的不算浅,我很开心。
还有大家诟病的包括莫名其妙的发便当这点吧。
我个人还是能接受的,而且我也很少能在哪怕是影视作品中这么密集深刻地看到对死亡的刻画和讨论。
说实话,我经历过家人的突然离世,身边朋友也有各种不幸,这些死亡真的千奇百怪,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有医疗事故,有突发性猝死,有被大浪卷走尸骨无存,有被绑架撕票。
但是活下来的人要如何面对呢?
尤其是这样悲剧的灾难,大量生命在逝去,又是一场生存拉力赛,每天都有可能有人无法存活被淘汰。
但是2020,它有给出它认为的出路,那就是活下去,走下去。
我真的很感动,因为现实中的人,都是这样带着伤口,又前行下去了。
当然也有一些我也不是很明白也希望得到探讨的内容,比如女主的伤口比如新兴宗教。
虽然我还不太懂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但是我仍然觉得很奇妙很生动。
无论是那个mother(这个代号真的挺妙的)还是剧中的每一个角色,其实都挺鲜活的,他们有很多背景故事都还值得被品被挖掘。
弟弟看起来一直是个聪明的休学儿童,女主是一个青春期不成熟的少女,学长看起来遇到过挫折封闭了自己。
我觉得,人物的刻画真的在这样的容量里面作为群像剧挺成功的。
“日本”要沉没了,但是日本是什么呢?
看动画片的时候我得到了这样抛来的问题。
是一座火山地带的岛?
是在东方的“日出之国”?
是日本的各种令人喜爱的文化?
还是形形色色的面孔和故事呢?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沉没了当然是灾难的,但是对于灾难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他国人民呢,最后一集我看完的感想是,日本仍然是世界的财富,我怎么舍得日本就这样消失了。
我真的很喜欢绝境之中绽开希望之花这样悲剧中获得平静这样主题的作品。
所以真的很感激汤浅监督能在这样不容易的一年和有限的题材里,尽力交付这样的回答。
监督推特说,大家就当作一个娱乐来看吧,是啊,我觉得我看的过程中基本都没太能料到剧情发展,于是就一口气看完了。
然而,能让我一口气看完的新季度新动画剧目,一年都没有几个啊。
再次感激。
很难想象这个片子的编剧只有一个人,因为几乎每一话都在宣扬不同的主题,导致整体观感无比凌乱。
奔着汤浅,日本沉没的电影看这片,没看过原著,不过这个故事实在称不上高明。
人设方面,这个片既无法让观众带入任何一个人,也没能成功的塑造出主角的人格。
不管是激烈的灾难片如《后天》,还是温柔的灾难片《生存家族》,起码人物、剧情都是承接现实生活的。
不论是要强调灾难面前人性的变化,还是突出表现灾难的可怕,人都不能太过于异化。
而主角一行人,甚至很多擦肩而过的路人身上都堆积了太多设定,导致观众始终处于一个隔岸观火的角度,无法感同身受。
随之而来的就是剧情的跳脱。
虽然作为汤浅的粉丝,基本习惯了他不着边际的演出,但是这不意味着能够接受肆无忌惮的主线剧情。
这片的主线剧情则完全是迎合人设走向设计的。
我大胆推测一下整体的写作流程:先设定好人物,以及技能,还有独特的敏感记忆点。
比如前辈:忧郁男孩儿,女主仰慕,眼前死妈,短跑健将(400米算不算,不清楚)。
然后设定出场。
然后设定便当。
其他的就不重要了,串起来就行。
发便当就更加随意了,一是为了推动剧情,比如孩子他爸,如果不便当,这个团队太强了。
但是普通的办法搞不死他,那就为了挖山药捅未爆弹吧;二是为了表达观点,比如日本沙文主义的人工岛民,作者看不惯,直接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把岛引爆了;三是烘托气氛,别管是嗑药老大爷、美籍南斯拉夫人、圣光市众人、前辈、孩儿他妈,以及吐了便当的kite,便当都领在高潮,感觉就是联欢晚会里炸场子的伙计:“各位父老乡亲们瞧好了,小的不才,给大家表演个小节目,叫领便当。
”四就是被迫惨烈了,比如教练夫妇,船票都搞定了,最后只因为没了主角光环加持,只能和一船人下去领便当,第一集结尾直升机下起了死人雨,不禁感叹载重能力之强悍,海上男儿老大爷更是,虽然能看出来受伤了,但是为啥一眨眼就被吃掉了半个身子?
还特意查了一下海鸥吃什么,只能说希区柯克太害人了。
前期迷惑于女主奇奇怪怪的心路历程,后期则因为主线的暴走,完全掩盖了人物内心的不合理。
明明看的是日本沉没,却总感觉要么就是在看中学生小家子气的日记,要么就是看民间大百科书籍,最后强行塞给你一个旅行册,五味杂陈。
追完了刚刚完结的动漫日本沉没,从个人的角度看,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把汤浅政明拉下神坛的番。
首先给各位不知道汤浅的朋友科普一下,他曾担任樱桃小丸子的动画设计,蜡笔小新的动画监督。
之后导演的作品乒乓,恶魔人,还有去年的别对映像研出手,都是不那么火但口碑很好高分作品。
众所周知,汤浅的作品以画风怪异,但剧情与分镜精彩著称。
不同于jojo画风的怪却精致,他很多作品的画风都是作画潦草不加以细致描绘,转而将精力用在分镜与剧情上。
这使得画质不再成为一个问题而是成为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
然而个人感觉这种特点,在这部最新的7月番里,不但没有成为亮点,反正成了症结所在。
首先,这是一部由网飞买下播放权的作品,按说经费不会太缺。
然而独特的画风演变而成的画面崩坏已经影响到了观感。
纵观作品,我甚至有一种在看十几年前flash动画的感觉(好像4399上好多flash游戏都是这个画风23333)。
在很多应该感人,泪目的地方却因为人物脸部极其扭曲而导致观众无法感同身受,更不用提其他诸如远景刻画等很多细致的地方。
其次,在剧情上,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剧情很烂或者平铺直叙的作品,但至少他不算优秀,没有亮点或者爆点。
观众可以确实感受到末世的可怕,悲惨,然而随着剧情推动,作品塑造的女主形象不仅没有激励观众引发共鸣,反而引起了不小的反感。
这同样也是观感下降的一大原因之一。
最后再说分镜,有些镜头确实是水平很高(譬如最后一集的几个旋转镜头),但同样也有些镜头令人迷惑。
只能说是作品的分镜水平没有保持很好的统一,质量不够稳定。
综上,这部作品对于汤浅而言我认为并不及格,还有很多可以打磨的地方。
另外汤浅是否也该尝试或思考,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改善画风,毕竟观众的审美是多元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精良的画质,对一个作品而言,总不会是坏事。
看完就很无语,日本沉没这个大IP想来大家都不陌生吧,前两部影版,尤其是06版已经非常非常优秀了(天灾理论对剧情的推进+主角演技在线+国际环境构想+情感细腻震撼人心+特效牛逼)。
这部动画我不知道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比如小野寺俊夫在影版里是个正正经经的潜水员,为了救国潜入深海安插原子弹炸毁巨石,动画里莫名其妙成了主角的摩斯密码工具人?
且不谈剧情动画里有多狗血了(每集便当一个人的套路我都无语了,06影版里女主角的家人躲过了富士山喷发还活下来了)或许动画存在剧情夸张成分很正常,但是这推进套路和好莱坞灾难片也太像了吧,甚至随着主角的对话我都能猜到接下来是谁领便当。
整个剧后来比较有意思的就是最开始的探索求生+海上漂流,这是影版里没有刻画过的,却还比较吸引人让人不出戏的部分。
但抛开剧情不谈,就说第一集过后动画画面崩不崩。
画面崩到我尿崩。
人物肢体脸庞全部崩盘,看得出来这个动画确实算是高开低走的最好诠释了,预告片里的精致片段基本都是从没崩的那集剪出来的(你懂的,第一集)我是真的十分喜欢《日本沉没》,在此我想说,这真的是一部十分令人无语的改编,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日本沉没》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小松左京的原著与之前的影版,私以为两部影版的改编已经很成功了,实在不需要《日本沉没2020》这个哗众取宠,不合时宜的东西出现去加持这个IP。
基本上是一口气看完的,最后一集明明已经是美好新生活,却一直哭一直哭……看完了搜影评,发现评价很低,有点不解。
动漫看过很多,口味也很挑剔,这篇完全无意中点出来看,从一开始就很感动,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但我必须承认这并不是那种让人不看完不行的紧凑剧情番。
很多人说剧情不合理,不符合原著,是改编系列里最差的,反正我只看过这一次,不了解导演和原著,而且我是看完了说话。
情节很真实,或者说过于真实了,所以不符合大多数屏幕前观众的期待,我可以下这个结论。
本作并不是按照典型的动漫编剧手法编排的,人物之间没有典型的矛盾冲突,也没有明确的主角成长故事,线索和表现并不十分明晰,但在一个地震灾难的背景下,这样才是真实的,是震撼的,是让人流泪的,下面详解。
女主第一集划了腿,拖了10集最后截肢却仍坚持梦想,很多人说迷,原因是通篇对女主的脚伤几乎没有提及,直到最后感染发作。
但现实点想,灾难来了,家人朋友去世了,母亲带病勉强乐观,周围惨的人到处都是,脚上划破在没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不当回事才叫正常。
地震别人死了,你划了脚就一个劲喊,叫人背,什么也不做,这样才合理吗?
本来很多伤口感染死掉的人都是因为不当回事,直到休克了才送医院,结果来不及。
能干的父亲是第一个死的。
的确是情节故意的,在没有任何铺垫的背景下挖着坑就炸死了,这哪里不对了。
确实很吓人,看到那里就和女主一样,整个人就蒙了,还有这种事,可靠的父亲没有任何前提的就没了,但现实里的意外事故哪个不是这么发生的?
非得一直用吓人的背景音乐和画风做提醒,告诉所有人这里要出事了,才能让观众接受吗?
kite的出现时很戏剧性的,这个人设本来就很戏剧性,标准的动漫角色,应该是角色人气里最讨人喜欢的那一类。
有人说在父亲死了之后出场,就像给主角换大腿,他的滑翔机,定位气球,和水用坦克出现太夸张,我反对。
这里确实是艺术处理,也就是偏离现实的部分,虽然事实上油管上的博主表现出来的也就这样……这个人物是很有魅力的,总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出现也很有感觉,一种自由的,随性的,精明强干的外表,也有可爱和嘴倔的小细节也很棒,虽然他会的东西有点太多了。
一个人乘气球在高空的寒风中坚持的样子,的确画风有点崩,却很好的表现出那种激烈和嘶吼,但就此批评画风就太过分了吧?
来说主角人设。
灾难片,不是成长片,用一个接一个死人来表现世界的残酷和人性的坚持,主角的作用是线索,旁观和记录。
女儿和儿子在性格上都有明显的缺陷,很真实,不是动漫主角人设,由此招到观众辱骂。
女主很窝囊,不够坚强,不够勇敢,挑食又乱发善心,但我喜欢这样的女孩。
比坚强勇敢,故作乐观(典型动漫)或者,在灾难中拿起武器只为自己和家人,除此以外心狠手黑(典型电影,看丧尸片,每个都是),一个会发脾气,有点小坚强,会做错误的选择的初中女生要真实太多,现实中的地震海啸之类的真发生,初中生不自暴自弃就算好的吧?
儿子很国际化和现代化,一种典型的新时代青少年的感觉,说英文,玩游戏,活泼,容易兴奋,最后从事电竞也更有感觉,是个非常典型的线索人设,借由他表现出灾难中周围人的状态和生活。
争议最大的,邪教情节。
灵媒母亲,不会说话的孩子,毒品,partty,灾难中的伊甸园。
我用伊甸园这个形容,是因为原作中对它的表现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美好到不真实,总会被破坏掉的感觉,在主角团发现食物中有大麻后就更明显。
争议之处在灵媒最后被洗白了,而观众觉得她是个脸谱坏人应该凄惨的被干掉,那样不就太套路了吗。
但是,为了孩子的话,一个母亲的确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的,为了孩子母亲就无所不能,建立一个一孩子为中心的宗教,建立资源基地——别说资源像开挂,人家有那么多金条,本来就是富翁,而且建立这个独立的自给自足小区也不是灾难后开始,只是灾难后人多了而已,作品里略写的东西,就自己脑补全啊,这也是作品的美丽之处,为什么一定要挑刺儿呢。
还有吸毒的老爷子,用弓箭射主角团的情节真实无比,就是一边赶人,一边又不想伤人,一个臭脾气的老头,不代表是个坏人啊,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倒是那个机械狗像开挂了似的,差评。
综上,评论们对情节的质疑可以概括为:当剧情出乎意料(不符合自己套路的预计)时就想给作者寄刀片的情绪,以贬低和挖苦的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误导没有接触过真实作品的新人。
没看过电影的人,完全不知道原著的人,我可以负责任的推荐这部动画,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写在最后,我知道长篇文只有开头和结尾被看的多。
要说2020年可真是魔幻的一年,澳大利亚大火、南极融化、非洲蝗灾、新冠肺炎接踵而来,真的搞得全球一团乱,反观二次元的世界也不太平,这不,最近上线的日本沉没2020就挺应景,在A站看了三话后,引起了我的吐槽欲望,接下来就简单说一说
如果说第一话让我们看到了灾难面前家人的安危是坚持的希望,那么后续两话在人物塑造和剧情表现上着实有些拉跨。。。
首先,作为一家之主,打野之王的爸爸能力非常出众,看到他遇事的乐观以及勇敢就觉得心安,按道理来讲这种角色起码要贯穿到剧情中段吧,谁能想到才第二话就领了便当。
我当时真是?????
当然还有搞种族歧视的(这点又应景了),只有纯日本人才能上船,导致女主以及她的弟弟妈妈都无法登船。
并且在逃难路上,女主把全家唯一一瓶矿泉水递给口渴的老夫妇,但他俩喝了几口并没有要还回去的意思,这一段剧情展现出了人类在灾难到来时的自私形象。
好吧,来到第三话,如果非要说爸爸的死是场意外,那女配的死也要整的这么离奇?
我当时就觉得贼离谱,上个WC就突然GG了,直到我看了Acer的科普,嗯嗯我承认编剧赢了
其实人物的死亡并不是我吐槽的点,只是想吐槽女主一家在面对身边亲朋好友接连死亡的反应,这种简单的悲痛过后又重燃信心的刻画,让人物显得非常单调(喂,你好歹把人家埋了再走嘛)
当然剧情这样的设定会显得特别现实,抛开细节问题,这部番剧确实让我感受到了灾难所带来的复杂,先打个4星吧
刷完《日本沉没2020》,感觉看这番时还是把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忘了的好,除了背景没什么共通之处。
总体上的感觉是龙头•犬身•凤尾,第一集和九十集不错,中间剧情特别迷,有为了煽情而便当的嫌疑。
有几点我特别想吐槽:1.步的腿像是为了剧情截一样。
我小学时曾读过描写唐山大地震的《凤凰城》,女主秦家兰在地震中仓促包扎,为救邻居家的妹妹和瞎眼的弟弟耽误治疗感染气性坏疽截肢,后来身残志坚成为田径运动员。
步的故事像是对这个桥段的拙劣模仿,2020年的日本不是1976年的唐山,步家人健在,完全有条件消毒包扎,哪儿至于拖到截肢?
姐姐在父母双亡后带弟弟在大海上漂还不够励志吗?
有必要非得截肢吗?
2.航一郎挖的是什么品种的山药,一人多深的坑还没挖到……3.小野寺和田所是怎么想的,事关日本灾后重建的重要资料不给政府藏山洞里,还不多告诉几个人留个纸条啥的,小野寺要不是有工具人光环罩着早完了。
还有都什么年代了还存硬盘,日本都沉了也不怕电脑被水泡了,百度云不香吗?
可怜的春生学长啊!
4.Kite的主角光环挂……算了,这跟前三点比不算啥。
然而这部剧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神社的彩灯、步和刚的海上漂流、五人rap都在诠释一句话“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是等待与希望”。
另外汤浅政明×坂本龙一×牛尾宪辅,音画值得一看。
我推荐大家都不要看
疫情才是当年最大的灾难
拍的啥啊
女主的性格太聖母了……不喜歡,而且這劇情完全沒有吸引人的地方。
我这辈子看过最迷的动画 谢谢netflix啊
剧情很难看,五集弃。
确实是日本人喜爱的题材 期待后面
倒也不能算是烂,就是满满的平庸……而且说实话女主大多数集里都太不招人喜欢了。而后面获救的流程也有点太依靠巧合和运气。(每当看到主角一脸扭曲的样子,就知道是汤浅政明的风格……………………)
莫名其妙的自救路程,主角牺牲部分更是刻意,大概想表达在灾难面前主角光环也起不了作用。
一部动画完整地再现了这个伟大亚洲民族的文化自信,很荣幸当年留学选择了这里。
高开低走的典型了。
这剧情也太莫名其妙了……
先不说剧作问题,非常低效且不高明地展现一个关于日本民族集团性的主题,最大的问题是非常割裂地,写实的影像与情绪倾泻一直没办法同调——汤浅的情绪情感表达是外显的、表征的,是不受制约的变形、崩坏与恶趣味的融合,但当这一切被写实封住,踏入了他所不擅长的领域时,动画人物的表演与过于直接的台词与情节安排都难以匹配,就连无影作画的演出都显得不合时宜。恰恰,《日本沉没2020》是汤浅前所未有高度写实风格的动画,汤浅用了十集证明了他不适合写实风格的动画。
这真的是汤浅政明吗……………………日式主旋律旅游宣传片???
前两集大震惊……结果,实在不好意思叫汤浅政明呀,平庸之作。
绝体绝命都市5
作画有这——————么崩,太可怕了真的不是画风问题就是彻底崩坏,几团色块在屏幕上动来动去的感觉。这剧情是个啥啊????我从头到尾都在想这特么都要沉没了到处都淹了还能保证信号和电力供应,这是说日本政府超绝牛逼的意思吗,那十集这个政府P都没出现是个啥情况。莫名其妙的人物莫名其妙的发展,有几集简直是一个模板出来的,主角团中一人牺牲自己然后片尾曲播放公工具人吧都是……exm能走点心吗,这么大件事全世界全日本就俩学者知道就俩学者研究闹呢?中间那个邪教竟然真的是要创造更好的世界什么玩意儿啊,地震海啸就他们那地儿没事儿?还得等后续再震才GG???女主这个腿这么久了就不想着治一下吗,她身边的其他人受伤都治疗了救她硬挺着搞得最后要截肢???什么东西啊这都是。
简直是从第一集吐到第十集槽点太多。开始以为是严肃现实主义题材,看到中间的圣光市感觉出了一股子公路片的神棍感,我倒觉得就这样混杂下去观感倒也不赖,然而最后就还真是严肃现实主义题材(???)。那么只能严肃地看这段剧情,但是要注意,一切尝试营造以精神力和信仰为基础的乌托邦的行为都是扯淡,还以为最后会反一反。何况剧中圣光市已经约等于邪教,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看到完全没有对类似团体的负面描写还是头一遭。而且整几集的内容对推动剧情完全没作用,我就不明白这大麻和吗啡是为了什么用?这爱是为了什么做?当然我倒是完全不反感这些描写,但这也是一点嬉皮的影子也没拍出来啊(捂脸)。至于一些设定上的看似硬伤我都觉得简直是小事。
谢谢汤浅 我真的太久没有听过这么喜欢的吉野了 古賀春生是个远远超越预期的精彩角色。|和crybaby看完的心慌又绝望正相反|开局就很hardcore 牛尾的配乐从第一集就又很画龙点睛|这次的九集对我来说可能冲击不输上次 十集的演出和上次也有平行感但这次是一个迎风而上直往明天的故事|等缓缓再来二刷认真品原声。
山药爸爸滑水妈妈没被打趴下姐姐跑得快邻家哥哥飞得高网红风筝……“来拍着团圆照吧!”(working title大概是《死亡写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