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34,正好单身未婚,电影里每一句台词都像是说给我听,每一个纠结都是我的纠结。
日本社会比中国包容,在国内受到的歧视更多,例如别人不问不会说年龄,不会主动说婚姻状况,不敢轻易跳槽。
我可能会像小麻一样,别人觉得你好幸福呀!
以前是坚定的,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觉得人生有必要这样吗?
自己的生活与他人何干。
现在想努力去尝试,万一合适呢,结婚又有什么不好呢,自由,平等,时而安静不语,时而喋喋不休,生活并不一定非要怎样或是非不能怎样,自己的选择自己付得起责,从不期望婚姻是玛丽苏,也不悲观到婚姻是一地鸡毛。
我在这场电影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几次落泪,好像现在自己就步入了30岁的大门。
很早的时候,我畅想以后的自己能买套很小的房子,尽管很小很小,但我可以用自己的慧心打理好我温馨的家,然后每天努力的工作,赚够爸妈养老和自己养老的钱💰。
这几年来,我越来越现实,从放弃养老预备金到放弃买房,到只愿能做让自己有价值感的工作。
但不变的是,我独自生活的决定。
这个决定因为和原来家庭的矛盾而愈发坚定。
不得不承认,我就像小好一样,是个敏感而怕麻烦他人的人,我愿意帮助别人,但别人的帮助让我很有负担。
如果在我自己家中还要考虑另一个人的想法,那我可能就会感到极端的不适,并且因不自由而窒息。
但这样带来的是一个人受伤时的无助,社会的歧视。
所以我很理解小好的那种隐隐的担忧和电影中淡淡的伤感的节奏……可是影片结束,我又突然想起之前的纪录片《女人30+》。
日本的单身女性情况似乎由来已久,但国内这种趋势正在生成。
纪录片以明星的日常来展现大龄女性的态度和年龄感受。
我在观看过程中感到的是女性的可敬可爱。
各个国家的女性有不同的风格,法国的女子气质一直是我向往的,她们率真,洒脱,自由。
让我看到作为女性,不只有组建家庭这一条道路可走,让我再次坚定独身主义的信心。
我关注的几位韩国女性的生活,都十分丰富多姿,充实向上,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境由心生,你看待环境的视角影响了社会怎么看待你的态度。
比起独身,我追求的是顺应自然,顺应社交的自然。
我可能会结婚,但不是为了他人而结婚,因为我结婚的目的只是为了成就自己。
小麻虽然结婚怀孕,不也在怅惘那个以前自己的影子吗?
结婚不一定不好,独身也不一定好。
但是,委屈自己的心灵,无法在自己的选择中成长就一定是不好的了。
在日本,现在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高达29岁。
有30%的女性在30岁还未结婚,而有18%的女性到39岁还未结婚,另外估计有15%将永久单身。
电影《小好小麻佐和子》就是讲了三个年龄逼近35岁的女青年们的故事。
和中国电影市场上目前火爆的“小妞电影”不同,它不像类似《北京遇上西雅图》、《非常幸运》这些电影,不狗血, 也不励志,却能够让你在想起其中某个细节的时候莞尔一笑。
小好篇小好是个小餐厅的职员,因为热爱料理,所以一直坚持以面点厨师为职业。
她是个有完美强迫症的人,面对种类繁多的咖啡,她会在排队时告诫自己:点东西的时候一定要一次性点完。
店里的同事因为指甲长被店长批评,本来和她无关,她却揣着热心,安慰被批评的临时工小妹。
她也知道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也知道人家并没有那么在乎这份工作,可她还是忍不住去做了。
如果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一定需要珍惜,因为她们总是努力不去麻烦任何人,却始终不忘温暖身边的人。
小好供职的餐厅加上临时工也就只有5个人,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女店员都对唯一的男经理有好感,而男经理似乎只中意小好。
可是再多的好感也抵不过“女追男隔层纱”的同事岩井小姐的直接扑到。
男经理就这样被别人套牢了。
五年没有谈过恋爱的小好,还保留着少女的羞涩和温柔,却似乎注定要一直这样慢慢变成老姑婆。
小麻篇小麻是个标准的office lady,销售业绩是她向上攀爬的指标,一个基层小领导,但在论资排辈的日本企业中,34岁的她也只能算个小前辈。
电影刚开始有一个小细节,等了好久的电梯终于开门,小麻利落地进门,按下了关门键,尽管她已经隐约看见了后面追电梯的人。
小麻独自一个人享受电梯里的私密空间时,心理暗暗说着:我又假装没注意到了,原谅我。
曾经在大的写字楼工作过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上下班和午餐时间都超级拥挤的电梯让人抓狂;而出入不繁忙时电梯却左等右等也不来,终于来了的时候,自己就非常不乐意和那个恰好赶到的人共享,就是见不得别人有“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的好运,即便是等电梯这样的小事情——非常可爱的腹黑啊。
工作中遇到麻烦是无法避免的,尤其作为要承担责任却没有任何权利的小领导。
小麻和她的上司去向一个房地产客户赔罪道歉,客户得到满意的补偿后,问小麻多大年龄,确认她已经是个30多岁的“老女人”时,用看似不带任何恶意的口气调侃到:“这样啊,我这么大的时候已经结婚了。
我们那时候20多岁就结婚了,过了30岁就要孝敬父母了。
这应该算做常识吧。
”小麻明明知道是讽刺,却只能陪着笑脸,按耐住怒火,一边告诫自己,这样的讽刺不算什么,一边又忍不住要安慰自己:我这样做的时候,就是一点点在伤害自己啊。
小麻和一个有妇之夫保持着情人关系,可每次对方无法赴约就用女儿得了腮腺炎做借口。
被领导当众点名皮肤越来越差劲,被客户暗讽一直未婚是想钓个金龟婿的她终于决定改变自己,而她能做的,除了去婚介所登记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靠谱的途径。
小麻终于结婚了,生孩子之前约了小好出来拍照。
她说,我时不时的会想,我所放弃的那一种人生,或许也是有未来的。
她害怕的是成为母亲之后,现在的自己会消失不见,所以希望小好能够帮她记得自己,也曾有过的岁月和形象。
佐和子是个自由职业者——插画师。
和瘫痪失忆的外婆,妈妈,三个女人生活在一起。
偶尔回来探亲的哥哥一家人,直到临走前都不愿意去问候一声卧床的外婆,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必要问候不清楚的人。
佐和子虽然介怀,却毫无办法。
点外卖的时候遇见了小学同学,佐和子和他都已经年纪很大了,一来二往就彼此中意打算结婚。
可在结婚前对方却提出要她去医院开个仍然有生育能力的证明。
佐和子惊讶之余勉强答应,却认真的要求对方也一起去开个证明。
这段有可能的婚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却写满了独自在异乡奋斗的都市女性的心酸。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是在担心工作,就是在担心孤独终老的未来;每每被家里催问的电话,内容不是相亲结婚,就是存款攒了多少了;闺蜜们纷纷嫁作了他人妇,走在街上也越来越少被人注意到。
在人海中,独自一人慢慢变老,在我看来,是一种“高不可攀的孤寂”。
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段话,大意如此:人从出生到老去,一直处于不间断地新陈代谢之中,每一个今天的自己,都是一个不同于昨天的自己。
这样的话,等到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我们还是最初降临于世的那个自己吗?
我的答案是:是的。
因为我始终把过去的每一个“自己”的模样记的真真切切,也对未来的“自己”有些符合心意的设想。
从初生走向5岁,从5岁走向10岁,从10岁走向15岁,从15岁走向20岁,从20岁走向25岁,从25岁走向30岁,然后从30岁走向35岁……我以为30岁没有什么不一样,它只是我在人生旅途中必经的阶段之一,它总会来,而我总要走。
这就是我关于年华逝去的真实想法。
也因此,我有时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人走着走着,就被套上了年龄的枷锁,周边嘈杂的声音也多了起来,比如女人25岁是结婚最好的年纪,最迟不能超过30岁,因为过了30岁,女人就不值钱了。
人,女人,什么时候可以这么随意的用“值钱”来下定义了呢?
就算世道现实如此,我也不承认这样的价值观。
我还是会选择跟从自己的心意,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想过的生活。
就像小好选择成为一个好店长;小麻选择从一个事业女性,成为一个好妻子,好妈妈;而佐和子,选择继续陪伴自己的外婆和母亲。
这是电影的结局,但却并不意味着这就是人生的终点,相反,这是这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
如果存在平行世界,我想,小好,小麻和佐和子还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遇见更多个“未来的自己”。
所以,不论年华走到什么阶段,30岁,35岁还是40岁,甚至70岁,我们都不一定非要活成“某个年纪该有的样子”,不要让年龄给自己设限,只要顺从自己的心意去做选择就好。
我想起46岁的俞飞鸿在接受采访时,有过这样的一段表达,她说:“我不是不婚主义,也不是单身主义,我也不是反对婚姻主义,我不反对任何一切形式。
因为这些都只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
用社会的眼光或标准来桎梏自己,并认为这是你唯一的出路,这是自己的悲哀。
别人的期待是他的期待,跟我是谁没有关系,我从来没有、也不需要扮演自己。
我就是我,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句话的重点,是顺从心意,不设限的做自己。
或许有人会说,俞飞鸿之所以有勇气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她本身有资本有底气,才敢这样洒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普通女性哪敢真的这样想。
可是,连“想”都不敢的人,过的不称心如意,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女性选择的权利,是要靠自己挣出来的。
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当然会迷茫,会冲动,会后悔,会懊恼,但同时我们也会学会坚持,学会试着放下,学会接受更多让自己开心的东西。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学着更加善待和爱护自己,并对昨天的,今天的,以及未来每一天的“自己”释放更多的善意:你好,每一个最亲爱的自己。
【那些值得记下的台词】“至少有一件事不用那么拼命。
”“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是,作为女人,她应该是合格的吧。
”“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往往周围的人看的更清。
”“虽然好像太快了,但我们都不年轻了,所以还是早点定下来。
我父母想抱孙子很久了。
可以的话,能到医院开一个仍然可以怀孕的证明吗?
”(针对这段台词,我不感到心酸,只觉得非常的愤怒)“我时常会想,放弃了的那一种人生,或许也是有未来的。
”“再见了,自己。
很快,就会诞生另一个自己。
”“我想,等真正成为母亲之后,现在的自己一定会消失不见吧。
”“我只是祝福,现在,强烈地祈祷,你的今天,明天,每一天,愿都有爱来包围。
”
小好、小麻、佐和子 (2013)7.72013 / 日本 / 剧情 / 御法川修 / 柴崎幸 真木阳子 三十多岁算是人生的小转折吧,但必须有所成就吗?
必须结婚生子吗?
这些问题都不需要回答,没有什么必须与否。
同样的年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困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没有必要给生活设限。
如果非要给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一个明确的划分,被格式化后的人生可能就毫无趣味可言了吧。
影片中的三位女主在同样的年龄遇到不同的困惑,但没有冲动焦虑,顺其自然地向前走,自我消化,逐渐成长。
没有任何一种选择或经历是完美的,三位都经历着不同的困惑,面对生活困扰,好在还有三两朋友,说说近况,谈谈吃喝,暂且放下其他什么有的没的,在生活的凌乱之外仍有一片温柔之地,这样平淡却真实的叙述也就是日式独有的温暖吧。
影片的平淡并没非清汤寡水,而是如实展现着生活,没有波澜壮阔,潺潺流水般的叙述简单的故事,平却不淡,别有韵味。
向往爱情同时向往自由,充满困惑却仍努力生活。
虽然年龄在增长但很多事仍然无措,这恰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
忙碌后来一场放松身心的聚餐,正是努力工作一天的精神支撑;拿太紧的就适当放下,累了倦了一起大哭一场。
最让人眼泪直下的是三人一起看望佐和子的外婆时的温暖场景。
佐和子的爱不会因外婆的老去而流逝,在对外婆的爱这一方面,因哥哥的不在乎而生气,却在朋友的到访后遇到温暖。
在外婆给出回应的那一瞬大家都笑的如此开心,这就是爱,就是生活以及生命的温暖之处了。
影片简单温柔地讲述将近中年的三位困惑女子的生活以及友谊,似水的日子有波澜也有平静,不论做了什么样的选择,生活在继续。
在得失俱存中选择美好的片段去记忆,在酸甜苦辣里仍然有爱与关怀陪伴。
就像那等了很久的三人于森林的聚会,再次会面,大家再不同,也还是爱着你的人心里那个最好的你。
这是一部讲述大龄、未婚、普通女性的故事……她们像小雏菊一样平凡但是馨香。
小好,性格可爱,有真实能力的女孩子,她擅长研发菜品,对老板忠心,懂得尊重自己的职业。
小好单身,大概因为她内向与被动的性情。
小好禹禹独行的内心独白让我心痛,她担忧孤独终老……小好可以改变一下穿着,她的穿着过份朴素与古板,没有衬托出她的才情与纯真。
我相信如果她更外向一点点,更善于打扮一点点,知道要让自己的美丽去释放与产生吸引力的时候,她是不会一直孤寂的。
小麻,职场上是精明的女销售,重视业绩远胜于利用职场之便为自己寻觅对象。
在果断放弃与已婚男的纠结感情后,小麻选择去婚介相亲,我认为小麻做的对,她当然应该给自己机会创造新的生活,怀孕让小麻的形象温柔不少,但也让她担忧,“最后还是这样了”。
小麻要的是上进心,她想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被生活埋没,但其实靠卖地产那样的销售打工永远成为不了自己,成为自己的女性需要有创造力,比如作家画家哪怕家庭主妇,为别人创造一种精神价值,结婚生子耽误不了她们!
但她更应该相信,不管她在做什么,她的价值独一无二。
佐和子,佐和子在感情上是不凑合的,放弃了感觉不对的结婚机会,这才是对的。
佐和子和妈妈相处的不错,也把奶奶照顾得干净妥帖。
这些女子呀,她们自己就能散发馨香。
岩井小姐,做事的时候暗自把难做的事推脱给别人,利用职场之便为自己寻觅结婚对象,主动调到夫婿,在说说笑笑间就把小好拒之婚礼的门外,这样的女子真是“聪明”,然而我看不出她有什么自身价值。
一个女人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错失结婚,只是没有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恋而已。
不等于得不到真“爱”。
一个人更应该好好生活,保持你性格与形象的健康美好,更细致的去生活,为自己为周围的环境带来馨香!
2024年,继续我的1000部电影计划!
大家好,我是亿亿!
今天给大家推荐1000部电影的第70部:《小好、小麻、佐和子》
小好,小麻和佐和子三个女孩是闺蜜,她们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的地方在于她们都近35岁,还没有结婚,不同的是每个人所处的状况不一样。
小好,因为热爱料理,所以一直在一家餐厅工作,后来被老板荣升为店长。
小好喜欢他们餐厅的经理,那位经理对她也很有好感,可两人都不够主动,被餐厅里的另一位店员井岩小姐捷足先登,就这样,五年没有谈过恋爱的小好依旧单着。
她后来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还去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仿佛人生就此不同。
果然,独立的姐姐又飒又可爱。
小麻是个职业女性,一直很努力地在工作,销售业绩是她的人生指标,另外,小麻和一个有妇之夫是情人关系,后来想通之后,果断地删了那人的电话,断绝了来往。
她最终舍弃了一些东西,追求了另外的一种生活,就是通过婚介结了婚生了孩子,她有时也会在想,她所放弃的那一种人生,或许也是有未来的。
佐和子是一位自由职业者,她是一名插画师,和瘫痪的外婆、妈妈三人生活在一起。
他哥哥一家看起来有些冷漠,偶尔会回来看望她们。
点外卖的时候偶遇小学同学,一来二去打算谈婚论嫁,结果男方要求她去医院先开一个生育证明,佐和子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就让男方也去开一个,结果这婚事就凉了。
佐和子因为要照顾家人,很少能自由的离开家,她有时甚至很羡慕家里的猫咪,想出去就出去,想回来就回来。
从三人的故事当中,或许让一些在外打拼的女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年龄稍微大一点,就被家人逼着相亲,如果谈论的不是结婚生子,那么内容一定是存了多少钱。
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是不是就这样孤独终老了?
走在街上,忽然会觉得很孤单,身边的朋友闺蜜都结婚,自己还是一个人。
而为了结婚放弃职场的女孩们呢?
想想当初在职场的自己,可能也会有好的未来,结婚也未必是好的归宿!
看到三个女孩,一起出去野餐,一起去住酒店,互相勉励、互相关心,真好!
女孩之间的情谊更细腻、更动人!
朋友有时真的很重要!
亲人不懂你,爱人不理解你,可是某些时候朋友能!
不管哪一种选择,我都希望女孩们能勇敢地做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很喜欢电影里的风景、美食,还有一些小物件!
周末,放松放松,看一些让自己心情愉快的治愈系电影吧!
电影:《小好、小麻、佐和子》国家:日本上映时间:2013年导演:御法川修主演:柴崎幸、真木阳子、寺岛忍豆瓣:7.7-over-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片名:《小好、小麻、佐和子》导演:御法川修
最喜欢韩国版海报 把看电影的时间从夜里调整到清晨,毕竟到了三十多岁夜有点熬不动了。
对于怎么合理安排一天中的事情,怎么兼顾工作、育儿和自己的一点精神领地还在不断磨合。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就会遇到不同问题需要处理,会有不同心态,有时焦虑有时烦恼,但好好想想周围自己正在拥有的,也许已经值得感恩。
这也是《小好、小麻、佐和子》在今天清晨向我传达的,也许它想说并不是这些,只是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心境解读吧。
小好做的料理真好吃呀 小好、小麻、佐和子三个好友,时常聚在一起,野餐,涮锅,四处玩玩,更多的时间她们各自生活。
身在都市,三十多岁的年纪,没有结婚,甚至没有遇到可以托付的人。
其实“可以托付的人”这个说法很老派,对于每个独立的人,并不存在谁的人生托付给谁,像昨天看的茉莉那样托付人生在另一个人身上其实是极为危险的。
可能用“陪伴”更合适。
小好、小麻、佐和子在这个年龄里遇到的问题的是没有找到合适陪伴的人,也就更没有结婚的人选,所以感到压力和寂寞。
当然也有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困惑。
好在,不管走到人生哪个阶段总有那么几个人,在身边可以倾诉给你鼓励。
后来三人中第一个结婚的小麻,在拍孕照时说:我所放弃的那种人生,也许也是有未来的。
无论结婚与否,每一种选择所通往的人生,都一定会有快乐与烦恼。
人总是身在围城。
小好做的料理真好吃呀(好像说过一遍了?
) 小好在餐厅工作,热爱料理,会做各种美食,做事认真,性格稳重。
妈妈会寄来吃的,大概是催促结婚无果,又开始提醒她要存钱。
小好也会默默关注喜欢的人,但因为慢热被动,被活泼主动的同事捷足先登。
明明只要争取一下就能扭转局面,但是她没有。
没有开始就结束的恋情,让小好失落了一阵。
明明互相爱慕,小好真让人捉急 小麻是公司白领,非常努力的工作,在工作中会被年长的领导问及不结婚的原因,也会被年轻的同事谈论皮肤的衰老。
这些都令她默默抓狂。
34岁的她身在一段无法启齿的恋情中,对方已婚对她也不认真,经常用各种借口推脱约会,这样委曲求全尊严尽失的恋爱令小麻难堪,她决定结束这段关系。
电影中多次运用的画面“倒置” 佐和子是插画师,不用坐班,居家工作,和妈妈以及瘫痪失忆的外婆住在一起。
她时常想,如果自己结婚了只剩下妈妈和外婆,她们一定会很寂寞吧,就这样陪着她们觉得很安心。
她愿意用恋爱的寂寞去交换亲情的陪伴。
但真遇到适龄男子时也会忍不住自然而然的恋爱。
可惜对方谈及结婚时,很现实的提出让她开一张还有生育能力的证明。
于是这场急功近利的恋爱就结束了。
赶紧滚蛋!
小好走在路上忍不住想:“这种寂寞的感觉,我经历过好几次,如今让我感到寂寞的,是什么呢?
就这样下去,变成老太婆。
既没工作也没钱,卧床不起。
连个可以依靠的人也没有的话,怎么办?
我会孤苦伶仃地死去吗?
我至今所选择的,都错了吗?
这样想着,不禁地颤抖起来……” 失恋的小好和小麻在自行车上一起为支撑不住的寂寞哭了一场。
是的,并不是因为失恋本身有多痛苦,而是在这个年纪感受到的情感上的寂寞,是更深刻的寂寞。
但哭一哭也就好了,还可以继续认真工作,还可以一吃好吃的,还可以一起玩。
这样的时候,有朋友陪伴真的很好啊,那种心灵上的安慰,是像世界打开了另一扇窗,告诉你还有那么多事值得高兴。
她们三个在可以看到东京塔的宽敞公寓参观时的轻松愉快让我更加觉得,如果一直不结婚就这样和最好的朋友们相伴到老,大家该恋爱恋爱,失恋了一起哭,哭完了继续认真工作好好挣钱享受生活,人生一定少了很多烦恼吧。
等我们老了就这样住在一起吧 小麻还是选择了相亲,很快结婚怀孕了。
人生怎么选择都有遗憾,冷暖自知,不结婚有不结婚的寂寞,结婚又有结婚的烦恼。
如今家庭幸福的小麻很怀念那个穿着西装奔波于工作的自己。
拍孕照的那天小好来陪她,分享小麻最后完全属于自己的时光。
因为有了小孩的女性就不再属于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也会有变化。
分开时小麻看着小好的背影,向自己的一段人生告别。
“肚子中的宝宝下个月即将出世,安稳幸福的每一天。
这样挺好,就这样就好……这么想着的同时,还有一个我在想着,最终还是成了这样啊!
再见了,自己,很快,会诞生另一个自己。
”
说是打了招呼也听不到,哥哥不愿意去看就在隔壁房间的外婆,小好和小麻却认真的要去打招呼,外婆你好啊我们来看你啦。
这就是最好的感情了吧,比家人还要温暖的朋友们,帮你抵挡了多少寂寞。
小麻有了家庭和孩子,佐和子要陪伴家人,之前三个人坐直升机的约定小好只身前往。
俯视城市景色真好。
也许她们三个无忧无虑野餐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但也没什么遗憾,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状态,能与你们一起感受就好。
最后她们又一起野餐了不是吗,年华逝去也没什么可怕,不结婚也没什么关系,有了孩子失去一部分自我也很正常,经历了人生一段又一段,我们有幸一起老去,看待人生更加通透。
今天我们不歌颂友谊,也不贬低婚姻和职场,因为它们各自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就感受一路以来的陪伴。
太阳晒在脸上,人生有你们在真好啊
▼ ▼▼ ▼▼▼▼ ▼▼谨此送给我的闺蜜们。
365观影记录计划
这里面的一个镜头是两个闺蜜去探望另外一个闺蜜的外婆,然后三个人都围着外婆在笑,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很感动。
中间很多狗血剧,一个女的女一直和有妇之夫交往,然后有妇之夫这种借口拒绝约会一直放她的鸽子,另外两个人也是各种不顺,中间的情节都很灰暗,结局其中一个主角,终于去坐了直升机,坐在空中看东京塔的夜景,城市的璀璨灯火,那个镜头拍得很美,后面是他每天开始安心的在咖啡店里面当店长,踏实生活着。
另外一个闺蜜在怀孕辞职的时候,还是对生活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自己当全职主妇到底对不对,然后一年以后是孩子出生了很开心的和另外一个闺蜜逗着孩子,给了观众一些比较积极的东西,好像意思就是说生活顺其自然就好,不用持那么悲观的预期。
中间的部分我都很不喜欢,可以省略不看,最后的结局很不错,两个闺蜜在逗着孩子,然后收到了另外一个闺蜜的信,信里面讲她坐直升机看东京塔,以及现在的生活感悟,最后是这个闺蜜提着野餐篮,很快乐的向他们跑来,很积极很阳光的样子。
中间三个闺蜜常常在某一个闺蜜家聚餐,然后大家总是会精心做菜,很有生活气息。
但是中间表现闺蜜友谊,就是一起互相的吐槽生活的各种不顺。
这种女人之间的题材,应该表现出女性之间的友谊,互帮互助,也不应该全部都是在表现剩女各种迷茫各种不顺,又是自己喜欢的男人被别的女人抢走,又是自己一再的被有妇之夫欺骗感情,又是自己去相亲,然后相亲男担心自己没有生育能力。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日本电影《小好、小麻、佐和子》(すーちゃん まいちゃん さわ子さん 2013)。
我想写这部电影很久了,但是一直没动笔,它和很多个人私藏的冷门佳作一样,静静地躺在我的硬盘里。
今天特意腾出一天空闲时间,再次翻出来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不能说是感同身受,但感触良多一定是有的。
影片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讲述了三个都市大龄未婚女青年的日常生活和情感状态。
虽然三人的戏份比重各有差异,但是每个故事都精巧玲珑,细腻温婉,云淡风轻地描摹出都市生活的三个好闺蜜各自质朴而又真实的一段人生。
横向比较的话,最接近咱们国产的小妞电影这一类型,但是却完全看不到互撕或者你知我知大家都知的那种狗血情节,甚至连爱情都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但就是这样一部剧情单薄到几乎白纸的电影,却深入人心,精准地把握到都市单身女性面对孤独和适婚所带来的压力时所应有的状态。
不经意间,你就会被这种悠缓的节奏、轻淡的叙事和一股柔和的力量戳中心窝,犹如经历了一场熨帖周身的心灵之旅。
电影开场先用三个短暂的镜头交待了三个女性的职业:森本好子,也就是小好,是一家咖啡店的正式职员。
咖啡店的名字叫Fräulein,查了一下是个德文单词,意为单身未婚的女性,从后面得知老板也是个单身女性,有一个上中学的女儿。
母女的关系很微妙,她们以姐妹相称,直呼其名不用敬语,在女儿看来,她不是合格的母亲,但作为女人,她是合格的。
这个隐喻为影片蒙上了一层寂寥的气氛,十分贴合主题。
小好心思细密,有着近乎完美的强迫症,比如排队点咖啡的时候,心里反复想着,要一次性把东西点完。
快递员敲门都不忘关紧窗户,这样的细节随处可见,某种程度上也映衬出她生活的孤寂。
从接到母亲电话询问男朋友和存款这类代入感很强的日常对话得知,她已经持续了很久的单身状态,东京这样的城市,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样,大龄剩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接着出场的是冈村麻子,也就是小麻,典型的office lady。
作为一个年龄逼近35的办公室白领,导演选取了很多身边人的言语来表现她的境遇。
比如上司嫌她皮肤变差引起身边同事的恐慌,感慨自己到了30岁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呢?
虽然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
小麻被上司带去给房地产客户赔礼道歉,被客户调侃说是不是等着钓个金龟婿。
上司的讽刺则更加直白:我们那时候20多岁就结婚了,过了30岁就要孝敬父母了。
这应该算做常识吧。
应对工作中无法避免的麻烦,她早已熟稔于心,表面阿谀奉承内心却不忘诅咒客户和上司这两个中年油腻男,到了鞠躬的时间趁机伸个懒腰。
在论资排辈的日企,像她这样的基层小领导最在意的是销售指标和公司裁员这类关乎自己切身利益的职场攀爬通道。
在遭到同事、客户和上司的轮番打击后,她也只能按耐住内心的怒火赔笑脸,一边告诫自己这不算什么一边安慰自己。
小麻与一个有妇之夫保持着情人关系,工作上的委屈和年龄带来的压力让她更加急于得到对方的答复,然而每次她想从他那多得一小时,却总是输给以女儿腮腺炎为借口而无法赴约的男人。
时间是怎么样爬过了我皮肤只有我自己最清楚。
这句歌词一语道明了年纪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皮肤也许是最明显而又强烈的信号。
她去了护肤所,医师告诉她有些事情不必过分坚持,于是小麻去了婚介所登记,她向岁月妥协,把自己交给另一种生活。
虽然现实不如人意,但是她以成熟女性特有的冷静和隐忍,去拥抱未知的人生。
纵观全片,这一特点,在三个女人身上均有所体现。
林佐和子,是个自由职业者,从事网站设计等插画类工作。
她和瘫卧在床的外婆以及母亲三人生活在一起。
点外卖的时候偶然遇见了接管父亲餐馆的小学同学,因为双方都年纪比较大了,一来二去互相中意彼此打算结婚。
但是对方提出要去医院开生育能力证明,佐和子勉强应允,也要求对方去开健康证明,就这样,唯一可能把自己嫁出去的机会也不了了之。
之前还羡慕可以随时出去随时回来的小猫,自由自在,担心自己结婚后只剩母亲和外婆俩人,而今又回到了三个女人相依为命的状态。
偶尔回来探亲的哥哥一家人,临走前都不愿去看望隔壁近在咫尺的外婆,佐和子虽然介怀但也无能为力,这点像极了《女人步上楼梯时》中的高峰秀子,家庭对正值风华青春的所她带来的羁绊。
交代完身份职业之后,三个闺蜜一起外出野餐,可能现实和影视剧中塑料姐妹花见多了,电影中她们三个的关系自始至终都保持着牢固的友谊,亲密无间。
她们坐在草地上吃着小好制作的日料,谈论着各自喜欢的结婚对象理想的年龄,互相嘲讽着:结果大家还是都慢慢变成老姑婆了。
外出野餐是她们常有的聚会和生活方式,并且首尾呼应。
影片选取的生活视角很细微,但都十分贴合实际。
闺蜜间互相慰藉,不分彼此,一个都不落下,在小麻步入婚姻的殿堂完成自我生活的蜕变前后,小好都为她提供了坚实的臂膀和精神依靠,尤其夜间坐在小好自行车后座依偎在她单薄娇小又柔软的身躯上,两个女人齐声释放的呐喊划破孤寂的夜空。
友情的陪伴或许不需要你告诉朋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她也能即刻明白你的难过和苦楚。
小麻与过去的告别是相对果断的。
我清晰地记得她曾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有时候在想,我所放弃的那一种人生,也许是有未来的。
她担心自己成为母亲之后,现在的自己会悄然不见,于是叫上了小好一起去拍孕装照,让小好帮她记住自己现在的样子。
吃火锅的时候,小麻问,是不是通情达理的女人都很肤浅啊。
与之交往的那个男人,那么在意时间,却把表落下。
她故意将表调慢一小时,浸入水中,塞进冰箱,这种徒劳的仪式感似乎在向过去自己备胎式的存在彻底决裂,那冷藏起来的一小时,不过是换不回来一段可有可无的感情而将真心和依靠交给另一个合适的陌生人罢了。
大家都只是玩玩,何必认真,所以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一顿快餐。
很快,那些名片夹和竞争对手都成了过去,没有交代工作的后辈,也没有了布置任务的上司,彻底变成一个无业的主妇。
当小麻坐在地铁的孕妇座位上看见穿着西服的职业女性,仿佛看到过去的自己,完成一次物是人非的时空置换。
跟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很快就会诞生另一个自己。
与小麻的屈服于现实相比,小好则显得很执拗。
她跟店里唯一的男经理中田互有好感,但也许是太久没有恋爱了,变得迟钝,被主动出击的同事套走了自己喜欢的人。
每天上班面对着中田和未婚妻同事,这种滋味对她长久的形单影只无疑是雪上加霜。
她会因为同事指甲太长被老板批评而跑去安慰,但对方根本不在乎这份卑微的工作。
她会因为和中田的偶遇而喜不自禁,会因为他的夸赞而高兴一整天。
偏执的小好从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她把所有的孤独和寂寞全都融进了工作和爱好上,也因此被老板提拔为店长。
三十来岁,已经过滤掉了大部分青春的激情,留给自己的生活空间也越发狭窄,在世俗的身份确立观念上,家庭才是这个时期女人的重心。
但是小好始终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也许她没有期待某个人的出现,她想过改变,变成这种人,变成那种人,但那些都是别人,不是她自己。
一位求职者对她说,你的时间算什么,不过是找不到男人所以闲得在这当店长吧。
对于这种挖苦,小好淡然视之。
似乎唯一有力的发泄是在咖啡店的黑板上像写日记那样写下一行简单的标语,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美味的食物,让你想起重要的人。
伸个懒腰偶尔在浴缸里深呼吸。
寂寞意味着不得不单独面对。
工作即幸福。
从期待、失落、煎熬到面对,最后变得内心强大,这一过程是层层递进的。
她在街上踱步,内心自言自语:这种寂寞的感觉,我经历过好几次,如今让我感到寂寞的是什么呢?
就这样下去变成老太婆,既没工作也没钱,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我会孤苦伶仃地死去吗?
我至今的选择都错了吗?
这样想着,不禁颤抖起来。
这是一种需要让人仰望和高攀的孤寂,不会迎合任何人的偏见而牺牲自己内心的坚持。
对于自身以外的人,都同等看待平等相处,宽慰下属,安慰自己喜欢的人,但从不强求,宁可自己一人用精致的日料填满和排遣孤独的挣扎,也不会轻易把自己交付出去。
这是一个性喜孤独,优雅地无以复加的灵魂。
正如小好所说:活得越久,就越能注意到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对于遥远的未来,现在一切都无法定论。
工作、爱情、柴米油盐的稳定生活,无论选择什么都会年华老去。
可以活得不够精彩,可以活得像一座孤岛,但千万不能认输、不能庸俗。
剧本不行啊,演员很努力了。一星給直升机。
好~~~~~鸡汤。你们都三十多岁了才悟出二十多岁就该知道的道理真的有点晚!ps 染谷好可爱啊!!!#春日影展07
开头和结尾相当治愈,中段走了老套路略无聊,以及真的很不喜欢柴姐和阳子姐姐的刘海造型,尤其是柴姐顶着平刘海我真的很想把它掀起来。。。
贴近内心的清新电影。无论哪种选择,总是要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部分。却又享受着自己需要的部分。伴侣随缘,单身也随缘,用力感受小美好。
舒舒服服的电影,讨论的都是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女生都会担心害怕烦恼的问题。活在当下就好,以幸福快乐健康当唯一的目标。
正确的大龄未婚女青年电影啊,与其说是寻找结婚对象不如说是认清自己底线的过程,虽然有点像不能恋爱的理由的设定,但是比起那种突然就幸福了的俗套治愈,还是本片这样的好。染谷将太还打了个酱油,越来越萌他。要说缺陷,就是不相信长成柴崎幸这样的,还会没人要吗!
无论选择的是哪种人生,都有各自风景。比预料中要好。真木阳子演技渐长。
好久没看过这么治愈的电影了,同时也是看过的最棒的关于朋友的电影,但愿我在30岁时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好多情节都很打动人,平淡孤独中带着满满的感动。
纠结过后就晴空万里了
说来说去还是选择的问题。另外,还是好闺蜜,一辈子。柴姐姐演出了一种令人疼惜的味道~
感同身受……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最重要的还是选择的是“自己”的人生。
我要把这部电影诚挚推荐给单身独居又心思细腻的豆友们,这部电影真的非常豆瓣了。(可是我的三星好像显得并不是非常诚恳呢~)
超~无聊!
意外的贴心。给阳子x小幸六颗星嘤嘤嘤。不管选了哪一项,总也会想着没选到那一项。可惜寺岛忍这条线写得较敷衍。矢野显子依然....接受不能。还是东京塔最美!
交往十年还不知道人家外婆失忆中风;配乐难听
居然有辣么一点点代入感............
大龄女青年们的生活,迷茫和选择,这部片子非常的女性化,女生间的情谊太美好,这才是好闺蜜啊!染谷将太酱油打的不错,好可爱,加一星。PS:Arata怎么就变这么平凡的大叔了……年轻时多美貌啊!哎~~~ <80>
四年前,我对即将生活的地方怀有憧憬;四年后,我学着对生活本身怀有憧憬。还好,我还有折腾的机会。2013年看的第二好看的电影。
大龄未婚女性的救赎。
治癒感中透著濃濃的現實感。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所以30出頭還未婚的女性就理應當笑著接受嘲諷嗎?大抵真的如此吧,周圍人每天都在身邊上演著這樣的戲碼,或許,迫于現實所放棄的另一種人生,真的可以抵達成功吧。撒,誰知道呢?ps,小好最後直升機上那段真的太美了~染谷將太也好萌喲~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