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母亲》
深秋小屋 | 影视《平行母亲》。
文/整理:深秋小屋 配图:网络、视频截图注:文中“☞”可点击到另一篇相关联的小屋推文。
今天的故事,从两个准妈妈说起。
1Janis是一位奔四的独立女摄影师,事业正上轨,却突然怀孕了。
孩子的父亲是个已婚男人。
男人得知后,要求Janis打掉孩子。
于是两人就此分手了。
2在临盆之际,Janis在同一个病房里,遇到了同一天生产的年轻女孩Ana。
两人都是第一次生孩子,于是相互鼓励打气。
女孩Ana刚20岁出头,怀孕是因为参加朋友聚会喝多后,被男生们轮奸导致。
她既害怕又觉得肚子里的小生命是无辜的,百般纠结下最终决定生下孩子。
而孩子的父亲究竟是谁,她也不知道。
在经历了一番痛苦后,两人各自生下了一个女儿。
出院前,两位准妈妈彼此互留了联系方式。
3随着时间的推移。
Janis总觉得孩子长得不太像自己。
孩子的爸爸,她的那个渣男前男友“回心转意”想来看看自己的女儿。
但,当看到婴儿时……
前男友对Janis严肃的说道——
两人再次为了孩子大吵一架,分道扬镳。
前男友的质疑,让Janis恼羞成怒,但她自己心里也忍不住犯嘀咕。
这娃,长得跟孩子她爸or自己真的是一点不像啊
于是,她悄悄在网上购买了DNA检测。
取一些自己和孩子的唾液,再寄回样本,就可以亲子鉴定了。
结果出来▼亲子鉴定报告孩子跟你没有血缘关系!
这让Janis大为震惊!
一时无法接受!
如果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
5Janis怀疑当初可能是医院抱错了孩子,把自己的孩子给了Ana,而Ana的孩子给了自己。
说来也巧,Janis在一间经常去的咖啡馆遇到了Ana。
Ana最近就在这家咖啡馆打工。
两人寒暄了一阵后,Janis便邀请Ana到自己家来看宝宝。
但是,当Janis问起Ana的孩子时。
Ana痛哭流涕。
说着,Ana拿出女儿的遗照给Janis看。
Janis看着照片,内心七上八下复杂至极。
她提出让Ana来当她孩子的保姆,可以支付她比咖啡馆打工更丰厚的酬薪。
Ana很喜欢Janis的孩子,欣然同意了。
6两人开启了“同居”模式。
白天Janis去摄影棚工作,Ana在家带孩子。
晚上Janis回到家,两人一起准备晚餐,Janis还会教Ana做菜。
带孩子、做饭;带孩子、做饭……带着、做着,就日久生情了……
顺理成章从两间房变成了一间房,两张床睡成了一张床。
从友谊升华成情侣。
两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和美好。
但是,幸福归幸福,Janis依然充满疑虑。
她找了个借口,提取了Ana的唾液,做了亲子鉴定的比对。
结果显示▼亲子鉴定报告血缘关系为99.999%!
再一次的震惊,带来的是崩溃。
这好几个月以来的一把屎一把尿……Janis早就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
要不要把真相告诉孩子的亲妈Ana?
Janis开始陷入了纠结之中。
与此同时,Janis的前男友又联系上了她,要和她一起合作项目。
Janis开始思考起她和Ana以及孩子之间的未来。
最终理智战胜了她。
她把真相告诉了Ana。
Ana拿出聚会上自己被强奸的那伙人的合影。
其中一个男子的长相和眼前Janis的小孩的长相实在太像。
Ana情绪激动起来——
说完,Ana就带着女儿,不顾Janis阻拦,毅然决然离开了。
7两位准妈妈的这段情缘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但故事并未结束。
影片穿插着在三十年代西班牙独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其政权下被迫害失踪致死的十多万老百姓的背景故事。
在后世人的努力下,当年部分被埋葬在乱坟岗的失踪人口被挖掘并联系后代亲人,重新安葬故里。
导演☞阿莫多瓦这次又拿“姬情”、“生母”、“养母”的人物关系来表现人类的“追寻祖谱”、“血缘之亲”。
这部电影叫《平行母亲》(Madres paralelas),于2021年9月上映。
由西班牙奇才导演阿莫多瓦执导。
影片获得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和第79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
主演之一☞佩内洛普·克鲁兹(PenélopeCruz)也是西班牙著名演员。
这位如今奔五的美女,依然风韵犹存。
凭借《平行母亲》佩内洛普·克鲁兹还获得第56届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饰演Ana的是生于96年的西班牙新人女演员米莱娜·斯米特(Milena Smit)
在成为专业演员之前,米莱娜·斯米特曾做过地铁服务员、售货员、保姆、办公室助理以及模特。
西班牙影视作品经常给我们悬疑和反转感,72岁的导演阿莫多瓦讲述两个母亲的故事时,想告诉我们什么?
主要谈谈影片的主题,刚开始我以为是讲婚恋和女权,后来以为是换子疑云,又以为是同性家庭,又以为是要大团圆结局,然而阿莫多瓦给了观众一个大反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引出一段沉重的西班牙历史,一段过去的伤痛。
如何对待这个历史。
原来答案就在女主角这里,女主曾经纠结于恋情,纠结于亲子鉴定,纠结于母亲身份,纠结于双性恋情,纠结于失去双个孩子,但她也许从自身利益出发,都一一放下了,轻装前行。
引用一段阿莫多瓦接受采访时说:"我必须承认,我有点忘记了我的政治倾向,并致力于最终享受那些被遗忘的东西。
”,这个国家对于过去那段沉重历史的态度是,搞清楚,不追究,一起前行。
本片的主题值得回味,然而艺术制作的水平一般,缺乏渲染氛围的色调,有人说是莫兰迪色系,但又太鲜艳。
镜头调度多样性,镜头语言平铺直述,缺少电影的质感,类似电视剧的观感。
推荐指数80/100,应该看看。
期待已久的《平行母亲》,最初的海报可谓真是阿莫多瓦风格,大红色,抓眼球的乳汁构图,后来应该是没过审换成现在的。
又见红上衣蓝牛仔裤,阿莫多瓦也太会搞布置了,室内设计高手,连那辆绿色的铃木越野车看着都想拥有,加上马德里的街景,西班牙的阳光,几位御用的演员的熟面孔,新女主的产后新造型每套 look 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故事一开始,女摄影师詹尼斯给法医人类学家阿图罗拍照片,顺便就咨询起了自己家乡的历史遗址挖掘项目,两人渐生情愫。
之后怀孕的詹尼斯在医院遇到了另外一位年轻的单身母亲,两人互相关照直到生产完毕,并且留下了日后的联系方式。
詹尼斯想要的是一个自己的孩子以及家乡历史战争遗迹能够顺利挖掘的心愿,但是事与愿违。
孩子的身世出了问题,历史遗迹挖掘的事情也暂时搁浅。
孩子的身世到底是怎么回事?
詹尼斯最后搞清楚了,这个时候安娜也再次进入了詹尼斯的生活,而其实安娜才是孩子的生理母亲,要不要告诉安娜就成了一个困扰詹尼斯的问题。
詹尼斯的家族历史,她提到过两次。
一次是和阿图罗在一起的时候,她说祖母可以独自抚养母亲,母亲可以独自抚养她,而现在她也可以独自抚养自己的孩子。
第二次是和安娜在一起的时候,两人正好听到摇滚女歌手詹尼斯·乔普林的那首Summertime,詹尼斯谈及自己的祖母,祖父参加战争之后就再没回来,自己母亲是一位嬉皮士,甚至跟詹尼斯·乔普林一样,因为嗑药死在了27岁,而自己叫做詹尼斯也是因为詹尼斯·乔普林。
阿莫多瓦视角下的女性,充满力量,她们经过生活考验,依旧昂扬向上。
《平行母亲》其实讲了一个挖掘历史真相的故事,通过詹尼斯和安娜这两位母亲生活的交织,最后得出,还是要把实话说出来,还是要面对现实,还是得去把历史记忆找出来,挖掘下面是什么?
给家人一个交代,搞清楚历史的渊源,当初参与战争的人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挖掘历史遗迹是考古工程,首先要有启动资金,走政府文件等手续,毕竟不是在自家菜园子里挖萝卜,再一个,挖出来的历史可能要推翻现有的一些事实,甚至要改写历史,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些麻烦事。
电影中,詹尼斯如果说出孩子身世的真相,就意味着承认孩子不是自己的,意味着面临失去孩子的风险。
詹尼斯牵头阿图罗挖战争遗址的事情,也是劳神伤财。
这个时候,What do you really want 就显得尤为重要,詹尼斯最后遵从了内心。
相反,安娜不太愿意触碰伤痛,她更希望着眼于未来。
安娜来自一个保守的家庭,关于自己怀孕的事情,父亲觉得丢人,所以让她远离家乡生产。
詹尼斯说安娜应该去起诉那些侵犯她的人,安娜只是摇头,说有很多需要顾及的东西。
挖掘真相和历史会带来痛苦和麻烦,会面临失去和生活重组。
然而失去会换来新生,新陈代谢,自然规律。
詹尼斯勇敢面对了一切,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才能重获自由。
后来,阿图罗来电,历史遗址挖掘的项目获取了批准,他们即将前往家乡挖掘历史。
故事最后,所有人都一起走到了战争遗址的挖掘现场,詹尼斯,阿图罗,安娜,好友埃琳娜,还有家乡的亲人,他们看到了历史,面对了自己的现实。
(完)
我给你煮碗面吃Wechat ID: Lamotta_yajie
家庭历史文艺片。
我理解是真相永远不会被永远掩盖,总有一天会重见天日,所以一定不要去隐瞒,勇敢去承认误会造成的事实,这样的人生才会迎来转机,才能重获新生。
最后累累的白骨变成了躺卧的现实中人,说明一切都会循环往复,死亡预示着新生……女主再一次研讨会上认识了搞人类学研究的专家,两个人互生情愫。
女主希望专家帮助她发掘掩埋在一片空旷原野的自己曾祖父的骸骨。
曾祖父是因为被当时的长枪党抓走后被杀害的,家人想找回他的骸骨好好安葬,落叶归根。
两个人讨论很开心,感情越来越深,终于跨过了友谊的界限。
很快女主就怀孕了,但是专家说自己有妻子,现在不需要这个孩子。
于是女主果断与其分手,生下了孩子独自扶养。
她生产期间认识了临床的未婚先孕年轻女孩,女孩的父母离异,她和母亲生活,但是母亲又忙于演绎事业,无法照顾女儿和才出生的外甥女,但是女孩好像一下子长大好多,并不依赖母亲。
专家一天突然打来电话,要看望女主和女儿,女主答应了。
但是专家看过之后,觉得孩子并不是他的,建议女主去做亲子鉴定。
女主一开始很抗拒,但是经过好几个朋友看过之后,她也心生怀疑,而且怀疑日盛。
终于她从网上买来了测试的器材,采取了自己和孩子的口腔粘液。
经过测试,这个孩子竟然真的不是自己的孩子。
她一开始非常惊讶,想告诉专家和自己一个病房的女孩,但是电话都没有打通。
为了掩人耳目,不让这件事败露,她果断地换了手机号码,想躲起来。
但是女孩阴差阳错地在自己家附近的简餐厅遇到了自己一个病房的女孩。
女孩也是为了找她才来到这里打工的。
经过了解,女孩孩子因为新生儿窒息猝死了。
于是她一开始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女孩。
只是把女孩弄到家里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出去上班了。
但是当专家告诉她已经找到赞助,可以挖掘骸骨时,她就把孩子的事告诉了女孩,女孩很生气,她瞒了她这么长时间。
但是后来她也理解了她,和女主重拾往日的友谊。
女主也和离了婚的专家有了新的孩子。
经过走访,女主和专家得到了确切失去亲人家庭的情况。
并通过作业,挖出了亲人的骸骨。
亲人们一起来到自己亲人的骸骨边,一同瞻仰他们,感怀历史,蛮感人的……女主身材不错,但是有点老态了。
平行的概念一直没有捕捉到。
女孩要带走女主孩子时,我以为会有激烈的争斗,但是一切都很平和,感觉女主并不很想夺回这个养育多日的孩子,是负罪感嘛?
还是她早已另有打算,就是想把孩子交给女孩,水到渠成地和专家在一起。
最后那个人形替代不错,很有隐喻感,让历史和现实勾连起来……
依然导演风格的基本水准作品,由于故事较为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该片可以被看成是“平行”和“母亲”两个话题的交叉产物,但又不得不说“母亲”本身的概念就已包容了民族记忆的引申,还是很高明的手法。
首先,整体故事的创意很妙,或者说有趣。
虽然作为社会新闻并不罕见,不过依然可以在对每一个女性角色的刻画上力求真实。
于是,生活的真实性和荒诞感,让“母亲”的定义落回到女性本身对生命和情感的继承力量上,更加突出人性本身。
在不断撕裂和躲避的剧情进程中,并没有常见的治愈式“缝合”,而是一种自然风化的隐隐作痛。
这也得夸夸演技,算是御用女主的Penélope,在这里果然还是发挥的细腻有态度,依然很美。
女配发挥稳定,部分情绪的表达很真切。
虽然一开始,对于历史性部分内容的插叙令人频频疑虑,以至于结尾背景突然转化时,感觉恍惚,或者显得刻意。
但基于前面母亲的部分讲述足够充分后,一切关于民族和历史的“开封”和“重生”都令人豁然开朗。
关于平行和母亲,其实我个人并不了解电影是否有更明显的侧重。
关于女性的部分,无疑是更成功的,也导致我认为这并不是带有政治目的的作品,而依然是如同过往作品一样,对人的关怀更重。
家庭方式、自我道德、母亲身份,这些问题被好好安置在电影之中,足以让母亲的概念更具有“辽阔”的意义。
电影结尾那组女性拿着照片的群像镜头,真的很具有力量。
这是一种导演对生命的挚爱吧。
最后还要提一句,家居真的太会选了,非常带货。
最后的最后,8.5分。
(文中图片原图均来自豆瓣)「不语」,公众号“不著”每周四影视单元,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搜索"willyi_")个人喜好,欢迎讨论,拒绝骂战
竟意外的好看抓人,阿莫多瓦近年风格日趋自然,探讨的主题总离不开衰老,寻根,以及如大地般永远把自己给出去永远去滋养的女性,而佩罗兹贡献了她最好的表演也彻底施展了她男女通杀的魅力。
Janis和佩罗兹有几分像,独立时尚cosmopolitan,她和男人只想要轻松自在的关系,在得知意外怀孕后也只是告知男方自己会把孩子生下来的决定。
她爱得坦荡舒服而自我。
Ana是未成年酒后意外怀孕,也有个永远自由自在逍遥追求演员梦想的母亲。
两人在成为母亲的产房相遇,相惜,相爱,最终相互扶持。
而另一条线则是Janis孜孜不倦地为寻觅在西班牙内战里的被乱葬家人的尸骨。
新生与寻根总是川流不息。
男人在贡献完精子后然后缺席,而女人则继续相互依赖。
三人行,单身母亲,出轨出柜的男男女女,只有在阿莫多瓦的电影一切都如此正当与自然。
就像阿莫多瓦一直这样描述他和佩罗兹的关系:当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她就说她很爱我,以后等我老了会照顾我,我希望当我老了时,她能来做我的母亲。
母亲,从不只与孩子相连,她更是极致的奉献,同情,坚韧,与历史血脉传承相连。
从这一点,女性就代表了正义而母性更是人类的高贵品格。
如果阿莫多瓦带有审判和嘲讽姿态的电影世界里存在某种恒定不变的内核,或许便是聚焦在镜头之下一群视生命和爱情为信仰的人物。
并且,这种信仰和爱至少有一半分给了西班牙女性这种性格中兼具狂野和内敛的对象。
阿莫多瓦的视觉审美与人性深处的激情密不可分。
90年代颇具辨识度的浮夸坎普风呈现了一种欲望,禁忌和情色的集合体,激情来自对天性的释放和疯狂的体验,以及叛逆熟女形象对保守秩序的刺激。
而近当代的一批创作逐渐脱离奇异图像和性元素的凝视进入了更深刻的身份性别等社会文化议题,从探讨什么是激情转向了为什么激情之于女性非但不是坏事,甚至以此挖掘出一个群体内在的喜剧本质。
继讨论跨性别及伦理关系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和《对她说》,到关于时间和人生的佳作《痛苦与荣耀》,这一组感性与反思的DNA再次转译给了《平行母亲》。
这便是阿莫多瓦始终烙印于脑海中的概念:即西班牙传统中对希望与生命的执着来源于女人所有的可能性。
它独特的风情、人文和历史都将跟随女性血液和情感的涌流不断地膨胀、收缩和输出。
即便弗朗哥的独裁统治早已结束,西班牙内战的阵痛依旧持续至今。
阿莫多瓦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沉默正义》(2018)讲述了受难者家属对政府的艰难申诉之路。
在《平行母亲》中,导演借乱葬岗挖掘项目为契机继续回应了内战历史造成的普遍创伤,以及它如何缠绕,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人的生活。
电影中提到的“历史记忆法”也与昔时政府出台的“遗忘协定”形成对抗和讽刺。
后者是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令民众漠视真相甚至遗忘了探索真相的方法。
克鲁兹饰演的摄影师雅妮丝便起到一种连接过往与当下的路径作用。
她从外婆那里继承了乱葬岗遗骸的史料档案,在推进项目时与法证人类学家展开婚外恋导致怀孕。
作为占据电影叙事中心的女性角色,雅妮丝向上接替了长辈未竟的愿望,又以母亲的身份向下诞育了新的继承者。
战争史实的传承和生命的启示交织在一起,《平行母亲》更接近一个包裹在女性意识中的战后创伤-重建电影。
在阿莫多瓦的视觉语言中,过往与伤痕不是幽灵回魂,不是赛博格科幻或纪念碑式的记忆存储。
它类似候鸟返巢的漫长回归或蜷缩于母体内的迟缓孕育过程。
只有依靠充足的弹性空间,导演才能游刃有余地处理笼罩在历史和记忆中基于个体的经验和情感冲突。
《平行母亲》对历史实验性的处理源于非常规的叙事策略。
突如其来成为人母的经历打断了挖掘尸骨这条线索。
雅妮丝作为家族第三代单亲妈妈遇到了少女妈妈安娜。
镜头变成在两个新手母亲的境遇间不断跳跃:喂奶,沐浴,更换尿布,安排保姆以及兼职工作。
为人母的喜悦与烦恼呈现出一种民主转型后当代西班牙典型民生状态的现实主义写真。
与之相对的是国家民族矛盾被隐去后的无力感和边缘感的底色。
直至电影过半,历史的谜团依旧在照片墙上悬而未决。
但人们没有停止谈论过去的遭遇和感受。
当雅妮丝讲述外婆和母亲的往事,当安娜回忆自己被强暴的遭遇,当特蕾莎成为“Doña Rosita the Spinster”1戏剧的主演,当女性幸存者口述抓捕现场,她们每一次都是在讲述历史和舔舐回忆中的伤口。
导演选择以母亲的名义走向历史,选择了一个必然要承受生理和心理创伤的群体,让历史和生命的双重阵痛在观念和视觉上形成共鸣。
“平行”并非仅仅在身份上构成符号性的同步,而是一种在不同代际间形成的最直接的经验参照,也必然是一种回望历史的路径构建。
如果参考安哲罗普洛斯探讨希腊内战的《流浪艺人》,这个作品是地方动乱和革命进程贯穿个体命运的典型表现,战争对小人物的生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如戏团的艺人们不断流转在各个地区求生的状态,此时的历史有关人类的游弋、流浪、逃离和迁移,呈现一种来自身体和生理的强烈的剥离感和被支配感。
但是在地缘格局瓦解重建后的当代赛博格社会,历史已经变成由图片,符号和文本等适应流媒体性介质构成的平面且轻量化的信息流,《平行母亲》中这一主题受到冲刷和稀释显然是其物质性在当下被异化的一种体现。
因此人的命运感也不再从历史中得出结果。
恰恰是一个身体中诞生出另一个生命的存在和进化意识更能够驱使人的能动性。
阿莫多瓦没有采用编年史式的历史图景,甚至回避了复杂的政治色彩和关系,转而主张将个体作为时间和物质的凝聚媒介,以人为载体将过去带入当下。
在新(人)与旧(史)争夺注意力的时候,充分而开放的分享和讨论让战争与记忆依旧保持着在场感。
雅妮丝工作和养育之余继续跟进挖掘项目的基金申请,在她碾转于人类学家和安娜前后两段感情时,这段历史事件也扮演了有力的注脚。
特别是厨房爆发的一场对手戏,让酝酿多时的历史创伤重新回归了本片讨论的核心轨道。
摄像机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了教科书式的完美调度,雅妮丝高亢的辩护让阿莫多瓦对战后遗产的观点展现出某种宣言的姿态。
当安娜认为人不应该执着于过去的伤痛时,雅妮丝却坚信一个人必须了解国家的真实历史。
前者代表的年轻世代被教导要着眼未来,抹除难堪的过往。
后者代表的群体,其经验和教育坚持揭露真相和导正历史根源。
雅妮丝和安娜实际就是弥漫在西班牙民间的不同声音。
当代人该如何面对战争和历史,女性又该如何处理发生在自身上的不公正和结构性压迫,在回答此类问题和设置立场时,时间与教育两种力量的博弈变得非常微妙。
上述对手戏曝光的另一个真相便是两个母亲的孩子被抱错调换。
当雅妮丝从基因检测结果中得到那个令人崩溃的结果时,她迅速换掉电话,切断与安娜的往来。
但直到安娜主动找上门,两人后续发生更亲密身体关系的时候。
雅妮丝都对事实闭口不谈。
她的逃避、隐瞒和拖延膨胀成一个巨大的心理和情绪困境,导演便用一个更宏大的历史外力来瓦解这个相互矛盾的诡辩,使得雅妮丝的强势人设和母性情怀从内至外发生了立体式崩塌。
阿莫多瓦镜头下的女人们,不但有着明亮奔放的情欲和灵魂,也像被草率处理的档案一样充满错误和弱点。
其实,这种“行为-历史”层面上的平行重演也只是电影如实将伤口兑现给观众后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基于母亲们对创伤和重建的共识,使得分散的人物关系再次被聚合起来。
从乱葬岗田野考察到产房生育再回到乱葬岗挖掘,结构中与之对照的是被抱错的新生命和被错置的祖先遗骸。
电影的戏中戏以小见大,既给创伤的主题留出足够讨论空间又避免架空历史。
而导演开出的女性主义处方貌似转移焦点,实质带来刮毒效果。
它折射出普遍意义上父系-极权根源下对非自身血统的血脉的排斥,对过往错误的敷衍和养育过程中的缺席。
而只有在一个充满情感教养,开放交流并且不缺乏反省意愿的环境中,历史中的遗漏、谬误和扭曲才会随着时间的酝酿获得导正。
《平行母亲》以女性见证者的口述掀开了内战真相的一角,观众尽可以对其中的局限性和象征性保持怀疑,但显而易见的是阿莫多瓦倾向于探索战争创伤与当下的关联性,这将是抛给年轻一代的问题。
并希望人们警惕一种思考的惯性。
那就是不能将历史视为敌人或作为一种选择性的利用。
假如我们当真忽略了历史,我们自己也并不完整。
注释Doña Rosita the Spinster 是20世纪西班牙著名诗人和戏剧家Federico García Lorca生前创作的最后一批作品之一。
1936年西班牙内战期间,Lorca在家乡Granada被批捕处决。
在女神节说说阿莫多瓦的女性主义是正当其时吧。
同样是女性主题,他和东方的滨口龙介是完全不同的风味。
一个如格拉纳达的阳光,炽热强烈,充满了母性的生命力,和对雄性的批判。
一个如春日樱花沉静地绽放,深邃的优雅似乎独立于世,无须用力和对抗,以化入春泥成就博大包容。
七十多的阿莫多瓦在《平行母亲》中把一个抱错婴儿的俗梗不紧不慢讲出他自己的节奏和走向。
加上双线叙事中的历史政治议题,女性不仅给与了爱,养育了生命,拯救了情人,并还原了历史真相使祖先们(主要是男性)沉冤得雪。
无所不能的女性,再一次是英雄般的存在。
在这个水瓶座的时代,女性力量苏醒的当下,阿导请你继续书写女性的光辉。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幕味儿”要评论佩德罗·阿莫多瓦的新作实非易事。
这位71岁的西班牙国宝级的导演的创作精力和能量实在惊人。
上一部作品《痛苦与荣耀》在戛纳广受赞誉、并让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登上影帝宝座,之后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他从当届的评审团主席卢奎西亚·马特尔手中接下终身成就金狮奖……这些画面如隔在昨,今年6月份,新作《平行母亲》刚刚杀青,并被选为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
最终,本片的主演、阿莫多瓦永远的缪斯佩内洛普·克鲁兹成功抱走“最佳女演员”沃尔皮杯。
《平行母亲》的故事以两位在马德里生活的单身母亲——哈妮丝(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和安娜(米莱特·史密斯饰演)而展开。
哈妮丝在工作中结识了法医人类学家阿杜罗,并拜托他帮忙寻找并确认埋在家乡的“万人坑”墓穴中自己的祖父的骸骨。
意外怀上阿杜罗的孩子后,她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并在医院中结识了同样是单身母亲的安娜。
却没料到,在两人出院后,围绕孩子,两个女人之间发生了更多交集,她们的生活也因此而改变。
佩内洛普饰演的哈妮丝是影片的绝对主角。
在此前访谈中,阿莫多瓦也多次表示,“这部电影几乎是参照佩内洛普而创作的”。
而她在片中的表现也不负众望,怀孕和分娩时的痛苦、照顾孩子时的无微不至均透露出十足的烟火气息,全然不见红地毯和杂志封面上的明星风范。
她与安娜的对手戏更是亮眼。
两位单身母亲从彼此艰难扶持,到渐渐萌生不一样的暧昧关系,再到得知孩子的真实身份后的不舍,心疼和难过,均诠释得丝丝入扣。
而她在安娜和阿杜罗之间的情绪与立场的周转也值得玩味,可以说是其表演的又一高峰,这座沃尔皮杯实至名归。
而随着索尼将《平行母亲》推入颁奖季,多家媒体也纷纷预测其或许能再入围一次奥斯卡。
哈妮丝也承载了阿莫多瓦新的女性叙事的企图。
一方面,她需要确认自己的后代,即自己孩子的真实身份,却无奈迎来了悲惨的结局,另一方面,她又想要找到自己的祖父的骸骨,在这种对过去的追认和下一代人的确认中,她也不断完成对自己身份的再定义——她既是孙女,也是一位母亲,更是一位女性,不断地疗愈自己内心的伤疤。
摄影师的身份设定值得玩味。
表面上,拍照是哈妮丝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更深层意义上,是她观察周围,见证并记录历史的有力武器——或者,是留存那些关于死者的记忆的唯一工具。
因此,与“摄影”有关的元素也贯穿了片头片尾的字幕设计。
换句话说,她不再是那个被动观察者和研究者,而是占据了更大的主动权、成为了凝视他人的人——影片一开始便是哈妮丝对情人阿杜罗拍摄写真,将男性处于被凝视的状态之下——这种被凝视的状态,从阿杜罗拒绝成为哈妮丝所怀的孩子的法律意义上的父亲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男性不在场”,仿佛是阿莫多瓦在嘲笑:你们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成员”组合,也不过如此而已。
如果说哈妮丝手中还有一点选择的权利与余地,那么对安娜的遭遇,更强化了这种“男性不在场”——自己怀孕后,孩子的亲生父亲与自己的父亲从未露面,母亲忙于事业,照顾孩子的重担只能由自己一力承担。
好在她遇上了哈妮丝,给了自己另一个“家”。
她与哈妮丝的拥吻与其说是对爱情的渴望,倒不如说是一种对发自“母性”的关爱的渴求与寻找。
当她得知自己的孩子没有死,自己对孩子的爱与关照,同样出自自己的“母性”时,那份与哈妮丝之间独有的狎昵便消失了,从而转化为两位单身母亲之间的心有灵犀。
即便是像那些献身于艺术事业而没有表现出母性的角色,阿莫索瓦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同情与敬意——当安娜的母亲朗诵起洛尔迦的戏剧《Doña Rosita la soltera》中的一段独白——一改原作中的悲情形象,她这段未被展示的“戏中戏”的角色不再那么顺从于男女情爱,恰好正与安娜的母亲这个角色本人的特质所契合。
影片最后,哈妮丝又怀上了阿杜罗的孩子,不过她似乎仍打算由自己抚养——或者和安娜共同来抚养——这让人想起在《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中,同样由佩内洛普•克鲁兹饰演的罗莎也是一位单身母亲,她生下的孩子由她和其他的女性共同来照顾。
就像阿莫多瓦曾经所言,“家庭是一个基于亲情和爱情的团体,与生理学无关。
”在此前阿莫多瓦的作品中,奇诡的情节与华丽的色彩往往是最为影迷熟知的标签,但这部《平行母亲》和阿莫多瓦此前的作品相比,既没有如《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一般丰富而生动的女性群像刻画以及对“人性”的辩证思考,也没有像《回归》里对于家庭伦理关系的讨论和超现实的暗黑基调,甚至没有《吾栖之肤》一般令人目眩的叙事结构,更遑论早期作品中洋溢着的那股马德里左派电影人的激进与大胆。
但是,该片呈现出迥异于佩德罗以往的作品的思考与视野——在“抚养孩子”和“寻找祖父”的明线下,暗线是对西班牙那段黑暗的历史、那个目前大多数西班牙人都不愿意揭开的伤疤的凝视和回望,即西班牙内战、佛朗哥的独裁统治对西班牙造成的至今难以磨灭的影响。
在西班牙,佛朗哥是一个备受争议、评价毁誉参半的人物。
他于1936年挑起战争,为西班牙带来了3年内战,并使战后的西班牙陷入其漫长的独裁统治时期,国际社会普遍将佛朗哥视为法西斯独裁者。
但西班牙国内,仍有不少佛朗哥的拥趸,他们多是右派人士,认为佛朗哥在二战中保持西班牙名义上的中立立场,避免了彼时破碎不堪的西班牙再度卷入战争,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下,实现了后来西班牙经济的一度腾飞。
在独裁时期内,大约有15万人被秘密处决,其遗体被丢弃在乱葬岗。
哈妮丝辛苦寻找的祖父,便是在这一时期不幸遇害,而这也成为了《平行母亲》最重要的叙事背景之一。
直至1975年佛朗哥去世,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开始推动民主转型,西班牙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才起步。
在西班牙社会民主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佛朗哥政权的历史幽魂仍然笼罩,这段威权统治的种种罪行一直未得到彻底的清算。
2007年,时任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推动的《历史记忆法》问世,首度正式否认佛朗哥政权的合法性,要求在公共场合“去佛朗哥化”,平反、赔偿受难者。
但这项法律被后来上台的保守派党人马里亚诺·拉霍伊否决,并将本来用于落实《历史记忆法》的国会资金撤回——毫无疑问,这直接意味着对那段历史的逃避。
而那些埋在乱葬岗中的遗体,又不知何时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正义。
这也是片中理解阿莫多瓦创作意图的另一处重要情节所在——影片再现了拉霍伊的原话:“历史记忆法,零欧元!
”威尼斯首映后的记者会上,接近一半的时间,阿莫多瓦都在围绕《历史记忆法》和与之相关的议题讨论。
“我相信西班牙社会对失踪者的家庭应该负有巨大的道义责任”。
根据西班牙有关方面的统计,约有11.4万人,甚至超过15万人散落在没有人可以安息的地方。
“已经85年了,在失踪者的这笔债务得到偿还之前,我们无法抛弃这段近代史,以及在内战中经历的一切。
”电影制片人补充道。
除此之外,当下的西班牙,也正面临新一轮的不同程度的社会分裂——还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完全走出,疫情的冲击又使西班牙的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失业率居欧盟前列;独立公投后,加泰罗尼亚独立风波一直难平;而今年7月份爆发的因恐同而发生的塞缪尔·路易斯被殴打致死事件,则让这个在“性别平等”和“LGBT+群体平权”方面世界排名靠前的国家再度陷入舆论谴责的漩涡之中。
于是,阿莫多瓦再度将目光投向历史,投向曾经受过的伤疤——为什么后辈要铭记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过的往事?
为什么要撕开旧日的创伤?
为什么要一遍遍地追溯过往,寻找源头?
为什么历史不容忘却、正义不容诋毁?
哈妮丝只有在通过消化和接受真相来克服自己的创伤和恐惧后,才能展望未来,一个民族也应当如此。
因此,“母亲”获得了双重含义:即生下新生命的女性,以及一个尚未好好安葬亡者的国家。
这带来了影片中最有力的一幕:多位女性怀抱着遗像,并肩走向埋葬着她们的丈夫、或者父辈的墓穴。
当通过哀悼将几代人联系在一起时,个体的私密性和集体的历史性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拥抱。
由此,阿莫多瓦也完成了对于家庭模式、性和身份的讨论——但最重要的是,谈论女性之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因为她们是我们整个社会的基础。
而独自一人的女性必须凭借她们的本能和信念的力量向前迈进,她们放弃,她们学习,她们奉献,她们战斗。
阿莫多瓦曾表示,“就我而言,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我更依赖于我看到的小说和电影,而不是历史书……艺术是了解历史的最好方式。
这就是电影具有重要意义的所在。
”当然,他也承认,《平行母亲》刻意关注了某些问题,但仍然是一部“非政治性的电影”。
无论是否怀有政治目的,在他的作品中,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关怀,永远是第一位的,永远是不可撼动的。
就像卢奎西亚·马特尔给佩德罗·阿莫多瓦的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的最后,她写道:“可现在,佩德罗,极右派在世界抬头,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你。
因为我们穿着比基尼,却仍旧泡在一片漂浮着逝者的海域中。
谢谢你,佩德罗。
”
阿莫多瓦自己說「my mother was always the territory where everything happened」我覺得我看過的每一部他的電影都可以叫「parallel mothers」抑或「parallel women」。
讓我最感興趣的倒不是他的電影,而是他從他母親繼承下來的對女性的執念。
他說他媽媽穿了三十年的黑色衣服「although she was dressed in black when she bore me, in her she was gestating her vengeance towards the dark monochromes obliged by tradition. I was her vengeance」回憶起來我甚至差點忘記了在觀影時最吸引我的國家歷史、共同創傷(trauma)的主題。
既然採訪理他說了他也對此非常感興趣、那我覺得他應該多去鑽研怎麼更有力地敘述這些沈重的人性歷史,再步步高升。
他談及其母親的引用鏈接如下:https://www.google.com/amp/s/variety.com/2014/film/festivals/all-about-his-mother-pedro-almodovar-bears-his-heart-in-lyon-1201333000/amp/
不理解女主的动机,完全不成立
太喜欢整部电影的色调了…温柔而美丽,就像母亲的子宫
女主对感情的选择,跟她与历史的关系是一致的,她选择遗忘、向前看,就可以和00后美满生活,共同抚养“她们的”孩子,但她不肯苟且,选择直面阿莫多瓦常谈的弗朗哥暴政历史,感情也重新洗牌,走向她更想要的结局。没有直面,就没有真实的幸福。说历史叙事和感情叙事断裂的,属于不懂阿莫也不懂感情。男人也是,同时做到诚实和尊重,感情就顺了。阿莫这个老年人,懂00后小朋友的思维和情绪,这个蛮厉害的。
阿莫多瓦电影里我其实最爱看的是那些人物的家,鲜亮的色彩搭配得极好,软装赏心悦目,我常常看着看着就不管剧情,只管神游房子去了。回到这部电影,阿莫多瓦特别喜欢在人物的关系上增加维度,人物往往不多,关系却特别复杂,剪辑利索,情节推动快。老面孔们又一次出现了。结尾处乱坟岗触碰到西班牙的血腥历史,让电影一下子沉甸甸起来。
无需重塑女性,只是再次表白母亲,母亲不是依附某个“孩子”而存在的,她是生命、情感、历史的承继者。母性,是人类至高的品格。
簡介寫得也太保留了,導致看的時候瞳孔地震
同一/不同时空的母亲们的际遇/遭遇。
阿莫多瓦电影的动人之处在于他对每个角色不加评判的爱,以及对人类关系可能性的信念。生活在一个有阿莫多瓦的时代是我们的幸运。
母亲的故事,和寻找父辈的正义,割裂
佩内洛普是不是有点罗圈腿?西方人好容易吐哦 很多电影剧都有人物受到惊吓刺激就跑去吐的场景。两位女主的感情变化好生硬 像多个片段拼在一起的成品。不了解西班牙这段历史 所以不太懂。最后5分钟挖掘这段历史,那女主和女二的滚床单是体现?女主和考古家滚床单是体现?两个报错的孩子是寓意?虽然这段历史不能被忘记 但这个故事和这段历史的联系着实牵强了吧。看完影评 还是get不到。
[NYFF2021] “平行”作为题眼,既指向两位同时生产的母亲间的平行关系,亦暗示着作为个体的小写母亲(mother)与隶属于历史和先祖范畴的大写母亲(Mother)之间的对照——在影片结构上,Janis与Ana之间因际会巧合而错认女儿的经历,乃至随后由其中一位的意外死亡而导致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与亲缘关系,恰恰指向Janis的寻亲行为所必然面对的杂芜与扑朔——在弗朗哥当政期间失踪的十数万人究竟下落几何,即便凭借现代先进的科考与鉴定技术或可探知一二,却也正像两位母亲鉴别女儿生身所面临的曲折所揭示的那样,终究是一团旁逸斜出的根茎网络,而非一棵能够轻易理出因果第序的家族树。历史中充满着“婴儿互换”式的巧合,这些巧合往往由于其奇情与狗血而逃逸历史叙述框架的捕获,然而焉知这些“不入流”的故事会中没有历史真相的投影?
阿莫多瓦这次把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套在了一贯奇情的外壳之下,显得有些笨拙刻意,但是情感又真实动人。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有历史记忆呢(不敢多说了
对阿莫多瓦的好感仅存于服化道
精彩的女性群像,片中呈现了好几对不同意义的母女关系,就好像是我们每个人与这个国家的不同情感写照。
我十分想和Penelope学做西班牙土豆饼
安娜的银色短发太好看了。想请阿莫多瓦当我家的装潢设计师。
情節劇與考古學紀錄(控訴)的不兼容。所以同樣的劇本,換了導演的名號,真的還會有這麼多好評嗎
集体不在状态
家装满分,大红就得配大绿啊,剧情有点难懂,最后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親子鑒定與掘地驗骨,一組姿勢鮮明卻十分生硬的平行。前面一度像《回歸》那樣純粹又自然:不需要大聲疾呼的母系同盟,對話中女人真正成為生活的正常主體。更美妙的是鏡頭的那些對“親密感”的捕捉,對家庭這個概念的自然轉化,使得影片一度處在十分舒適的區域。但,女人們不需要sexually interested來真正愛彼此!而阿莫多瓦顯然也需要更好的方式讓兩個層次更自然interwoven。目前電影的割裂感就像馬里亞納海溝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