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

Pieles,Skins

主演:玛卡蕾娜·戈麦斯,洪·科塔哈雷纳,安娜·波沃罗萨,卡罗琳娜·邦,坎德拉·佩尼亚,卡门·马奇,伊洛伊·科斯塔,塞康·德拉罗萨,华金·克莱门特,哈维尔·博多

类型:电影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肌肤》剧照

肌肤 剧照 NO.1肌肤 剧照 NO.2肌肤 剧照 NO.3肌肤 剧照 NO.4肌肤 剧照 NO.5肌肤 剧照 NO.6肌肤 剧照 NO.13肌肤 剧照 NO.14肌肤 剧照 NO.15肌肤 剧照 NO.16肌肤 剧照 NO.17肌肤 剧照 NO.18肌肤 剧照 NO.19肌肤 剧照 NO.20

《肌肤》长篇影评

 1 ) 畸形的是我们吗?不,是世界

《肌肤》这部电影其实我以前已经看过两三遍了,但还是能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然后把它找出来再重新看一遍。

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我的地方除了开头结尾的很抓耳的歌曲之外,还有大片大片的粉色和紫色营造出来的童话般的氛围下,重口味的各种身体或者心理畸形的社会边缘人的故事。

他们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人天生身体缺陷

Laura,天生没有双眼,有一对美丽的粉色钻石当作眼睛,从小就在妓院工作。

Samantha,肛门和嘴颠倒位置,一直受到侧目和欺辱。

Ana,面部畸形,但并不自卑,可以直面自己的缺陷。

Vanesa,软骨发育不全(也就是侏儒),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后天外貌缺陷

Itziar,太过于肥胖而从来不敢让别人摸自己。

Guille,因为意外事故毁容,一直想攒钱做整容。

心理缺陷

Alexis,有恋童癖,在孩子出生之后就离开了家。

Cristian,因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得了身体完整认同障碍症,想把自己的腿锯掉变成美人鱼。

Ernesto,喜欢畸形的人。

这部电影用最梦幻的色彩讲了五段有关于畸形的故事。

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先天还是后天,这些不同都让他们成为了社会中不被认可的存在。

导演对于这件事的探讨很巧妙,他以几个先天身体畸形的人为主角(这种畸形甚至是夸张猎奇且不存在的),从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衍生出了不同的剧情线,引出其他人的故事,从而引发了观众对于这些有所缺陷的人群的思考。

举例来说,其实Laura、Samantha和Ana代表了三种对于自己有缺陷这一事实的不同态度。

Laura拒绝承认自己的畸形,以为只要有了粉色钻石的眼睛,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被对待,所以在接客的时候从不摘下;Samantha自卑于她的畸形,但她还是倔强地不戴头套,想要以自己的真正样子融入社会,想要被爱,可却受到了伤害;Ana觉得外貌根本无关紧要,她根本不想融入健全人的社会,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和同一世界的人在一起。

而电影里除了表达残障人士对于自己的不同态度之外,还有许多现实但时刻存在的社会问题。

比如残障人士的生育权,比如青少年因为缺少家庭关爱导致的心理疾病,比如肥胖等问题带来的外貌焦虑和社会脱离。

这部电影之所以叫做肌肤的原因,可能就是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的皮囊对于我们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界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虽然经常在呼吁不要外貌歧视和外貌焦虑这些口号,可我们不得不承认,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外貌带给我们的影响是无法被忽视的。

那些残疾人在生活中就是会被有意无意的歧视;那些肥胖的、长得不太好看的人就是会被莫名其妙地欺负。

这是病态的,畸形的,但也是无能为力的。

就像电影一开头那个裸体的老妇人说的那句话:“有些人来到这世间便是为了受苦”。

这是对的吗?

当然不是。

每个人生而平等,为什么有些人就要承受这些痛苦。

可这是我们能改变的吗?

至少现在不能。

在这个鼓吹颜值至上的流量社会,那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都有可能会被当作被孤立的理由。

即使不赞同,但有时也会被裹挟在其中,失去做自己的勇气。

电影的最后十分钟,让我禁不住有些热泪盈眶。

每个人都有了好的结局,得到了爱,得到了理解,得到了自我认同。

可我知道,这仅仅是电影而已。

像是梦幻的粉色紫色调一样,只是一个虚幻泡沫里的美好期望。

而生活里的真实故事,大多是悲剧,且永不结束。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不管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这些与其他人的“不一样”都并没有什么错。

因为正是这些不同才造就了现在此时此刻的我们,造就了能与这个被趋于同化的社会相对抗的我们。

所以即使很难,也不要丢掉自己,就耐心等待一个更好的世界来临吧。

 2 ) 请大笑请大哭请拥抱请倾诉请倾听请信任请爱

(简评写不下3.0,没有分析情节和人物隐喻版)会是我的永生难忘,但是不推荐所有人去看。

不推荐儿童(或心理状态仍旧为儿童的成人)看。

他们的世界太美好单纯,正处于具有所谓“魔幻思维”的时期,看了会被吓到,以为面部畸形或者任何一点错误都是人间地狱;不推荐心理上的优等生看。

用凡俗分数的顺风顺水来冲刷自卑感受的人,他们逃避而不自知,很难理解“这世界是恐怖的,人类是恐怖的”,更没法认同那句“没法逃避只能面对”;不推荐迫切渴望得到救赎的人看。

过于迫切,会选择比惨,立竿见影,让人心生感恩,但是他们心里知道,爱上自己的真正原因永远不该是“我比他/她更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创意和视觉艺术服务于一个令人动容的目的——不安把疏离和漠然碾得粉碎,好让同理心在这骨灰上生长。

最开始可能是同情,最后我们会明白,我们,人类,已在“自卑的流行病”(布琳·布朗)里受尽磨难。

“我的骄傲将你伤透”其实就是在呐喊:请大笑请大哭请拥抱请倾诉请倾听请信任请爱。

如果,我是说必然,还是要受伤的,只是不再那么容易被伤透(电影观察到最深的伤害往往来自家庭恋人等亲密关系的事实),受伤之后呢,还是:请大笑请大哭请拥抱请倾诉请倾听请信任请爱。

在我的理解里,肌肤就讲的这么个道理,这个道理也是幸福的理想之地。

ps导演是有创意的导演,也是敢创作的守望者。

 3 ) 畸形的是外表,坚强的是内心。

3星,这是一个以怪咖与猎奇为噱头的影片,但影片结尾完成了一个心灵与抱团取暖的闭环故事。

片中的盲女虽然悲惨但一直善意的对待每一位客人。

胖女非常自卑但依旧渴望找到不嫌她胖的人,恋童男因为羞愧自己的癖好不敢见儿子,人鱼儿子则以为是自己身体的原因才被父亲抛弃了,屁股女孩渴望碰到喜欢自己真实面目的人,审美相反的男人虽然经历失败依然坚持自己的审美。

脸畸形女抛弃了以丑取人的观点大胆的走上了街,焼脸男捡够了钱做了整容开始了新生活,侏儒女厌烦了取悦观众他人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影片里的众多角色是畸形的是残缺的,但他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展开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了彼此之间的幸福依靠。

 4 ) 生活在你我之间被遗忘的“圈外人”

一位父亲因为自己的恋童癖而选择离开刚刚出生的儿子,缺少父爱的孩子一味地想要锯掉双腿,染上美丽的头发变成美人鱼,仅仅是因为记忆中父亲的膀子上有一个美人鱼的刺青,或许在医生的眼中男孩他其实并没有病,他只是一个缺少爱的普普通通的男孩。

失去双眼的女孩,天生就没有眼睛,她唯一的生活就是接客。

影片开始时小女孩在歌声中成为了一名妓女,最后也在歌声中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她的受欢迎其实也是对人心的一种反射,人们在别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会下意识的放纵自己,就像影片中的那些客人一般。

嘴巴长到菊花上的女孩在电视上看到了男女激吻的场景,她选择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

还好最终她遇到了一位恋畸癖的男人。

脸部被大火毁容的昔日卷发帅哥,曾经和母亲相依为命的丑女,他们的爱或许仅仅是一场交易,一场性与生活的交易,他们爱的不是双方的人,更多的是他们的外貌。

这部2017的电影在人性上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揭露了人性的险恶,但也体现了那些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圈外的畸形人们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希望人们的对他们的接受。

电影的导演作为一名新晋的导演,非常大胆的选用了这个以畸形人为话题的题材,透过一个接着一个的人物情节串联起来了整个故事。

另外本作的bgm着实令我感动,完全摒弃了西班牙的热情奔放,反而多了一些波兰式的感伤。

 5 ) 特殊人群友好互助大会

剧里的畸形人由于外在条件的影响备受人们欺负,她们通过彼此的努力争取新的生活。

包括爱穿高跟鞋的果体老太、无双眼的女孩,所以她爱用钻石点缀双眼、嘴和肛门互换的女孩,一次她被两个前头发的小混混纠缠,慌不择路情况下碾压了紫发男。

这个紫发男想成为美人鱼所以爱自残双腿;巨胖无比的餐厅服务员、侏儒怀孕女、半边肿瘤脸的女孩、脸部重度烧伤的男人、

找回信心的紫发男

 6 ) 导演是个奇才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

我惊呆了,导演从一个很刁钻的、很重口的、很独特的角度来隐喻人性,剧中的脑洞大开,让我自惭形愧,编剧是个鬼才,导演是个奇才。

我只能这么理解,刻画的角度很新颖。

看似重口味,其实从人的非刻板印象角度去寓意“人性”,更能真实的去表达出来其中的内涵,从另类中、从夸张中、从极端中去描绘,去渲染间接而又通达,其实影片还想表达现代社会的包容性,慢慢的去接受不同思想,不同性质的个体生命。

为什么不给五星呢?

不太敢给,说实话目前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重口味的电影,但是其中所表达的内涵还真的让人反思,所以一星给编剧,两星给导演,四星给剧情,五星暂时还接受不了😁😁

 7 ) 为谁而活,这是一个难题

我把故事讲一遍吧,对影片难以理解或难以接受的可以看一下,引发了思考我就不配图了。

17年前一个父亲因为孩子的降生无法克制自己的恋童癖而选择离开妻子和孩子,去找了一家妓院解决生理问题,接待他的是一位盲女劳拉Laura,并且送给了她无法摆脱掉的钻石。

17年后,劳拉Laura总是接到一位胖女人——伊西娅尔 Itziar,后来因为财务问题,胖女人偷走了劳拉Laura的钻石,后来良心发现又还了回去,而被伊西娅尔 Itziar偷走钻石后,劳拉Laura才发现原来现在的一切不是她想要的快乐,选择了将钻石留给伊西娅尔 Itziar,自己也走到了外面的世界。

那位恋童癖父亲的孩子——紫发男孩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因为从小得不到父爱,加之母亲不断的抱怨,心理出现的疾病,因为他太想见到他的父亲,所以在一张父亲的照片上看见了美人鱼的纹身,想象自己应该是美人鱼,就能得到父爱,得到快乐,于是在某一天晚上故意让车压断自己的双腿。

开车的这个女孩是一个菊花与嘴互换位置的人——萨曼莎 Samantha,他的父亲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她,比如让她出门遮着脸,而萨曼莎追求的是“正常人”的生活,最终在受到凌辱后,选择自杀而晕倒的她,遇见了同样想自杀的埃内斯托 Ernesto,因为他外表健全,却遭到了自己喜欢的外貌畸形的女孩儿安娜 Ana的拒绝,因为安娜 Ana认为,埃内斯托 Ernesto喜欢的只是外貌畸形的女孩,而不是她。

安娜 Ana遇到的另外一个人吉尔 Guille是一个面目有严重创伤的人,他捡到了很多钱,想去做整容手术,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也让安娜 Ana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遵循内心的感受,让自己快乐。

为大家制造快乐动画的侏儒瓦妮莎 Vanesa,自己却十分孤独,一直希望有一个孩子,人工授精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同样的疾病,他的经纪人亚历克西斯 Alexis带着接着来的报酬希望她能坚持下去,瓦妮莎 Vanesa将钱扔向窗外,亚历克西斯 Alexis坠楼身亡。

BTW吉尔 Guille捡到了那些钱。

最后安娜 Ana追随了自己的快乐;劳拉Laura和伊西娅尔 Itziar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吉尔 Guille拿着钱做了整形手术;瓦妮莎 Vanesa坚持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萨曼莎 Samantha与埃内斯托 Ernesto相吻在了一起;克里斯蒂安 Cristian在另一个世界终于变成了美人鱼。

这是一部看起来口味很重的电影,充斥着裸体,恋童癖,妓女,畸形,心理疾病等,但其实导演指出的背后的东西很简单,无论如何,都要遵从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快乐。

但是简单的背后却令人深思,快乐的同时,有没有底线,这个底线可能有关道德,甚至有关死亡。

将问题抛到特殊人群,就是想将问题尖锐化,个体化,对比一下,这些问题却存在于社会中表面健全的人心里,充斥在整个社会。

如果说,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死亡的基础上,一个人的快乐建立在生下畸形儿的基础上,那么这些人的快乐是否对其他人产生影响,一味的追求“自我”的同时,是否忽略了他人的存在,答案一定是的。

追求是我们的权利,为谁而活,这是一个难题。

2017年5月4日13:58:30

 8 ) 《肌肤》之下

在机缘巧合之下,看完了这部怪诞的电影。

天生没有眼睛的性服务者,肛门和嘴巴长反的少年,渴望成为美人鱼的少年,半张脸垮掉的女人,外表灼伤毁容的男子,痛恨自己有恋童癖倾向然而无力改变的父亲,极度肥胖自卑的女人,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侏儒女……这部电影里的人每个人都是那样的奇特,一方面,他们天生怀有某方面的畸形而比常人饱受更多的苦难;另一方面,与影片里描画的正常人比起来,他们似乎更正常,更出于弱势地位。

(在这部影片里,同样都是被腐蚀忍受痛苦的身体,他们似乎更易被救赎,也更接近幸福。

)影片最开始是恋童癖的父亲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天性,选择来到提供特殊服务的地方寻求帮助。

他选择在这里释放自己的天性。

他是善良的,至少比外面很多道貌岸然的人要善得多。

他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但他希望伤害最少的人。

就是在这里,他要了当时还是孩子的没有眼睛的女孩。

女孩的歌声清亮悠扬,唱尽了她所有的童真。

恋童癖父亲在要她之前送了她两颗钻石当她的眼睛,他对她说:“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还是不看的好。

”他对她说了这句话,给了她世界上最美的眼睛,也让她从此成为真正在黑暗中行走的人。

说回那个恋童癖父亲。

他在那栋提供特殊服务的房子里做了他认为最伟大的决定:既然他不得不屈服于自己的本能,那么他将永远离开,以此来保护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远离自己的魔抓。

当他在做思想斗争的时候,那个老板(后来发现其实是半张脸垮掉的女人的母亲)说了这样一段话:“埃及文明持续了三千多年,在那三千年中不知有多少人出生,死亡,为奴一生,从不知晓其他生活的可能。

有些人来到这世间便是为了受苦,如果他们生而如此,也就无所谓了,因为这是他们的宿命。

”她说的是在这间房子里隐藏着的所有为生活所迫的畸形人,然而在这大千世界,谁人没有异于常人的特异之处需要隐藏呢?

十七年过去了,恋童癖父亲出于对自己儿子的保护,始终在外漂泊,从未见过自己的儿子。

然而他的儿子却并没有像他所盼望的那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是患有严重的自体认知障碍。

他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变成美人鱼。

这样的他简直逼疯了他的母亲,这个女人难以承受自己的丈夫在自己生产当天抛弃妻子的痛苦,更无法忍受自己的儿子每天想要砍掉自己健康的双腿。

她一直沉湎于自己的痛苦中自怨自艾,她不能理解也不愿理解自己的儿子——生活中总需要一个人来承担所有的过错和罪责。

显然这位母亲将自己的痛苦很大的一部分输送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在父爱缺失、母爱畸形的环境下长大,他太渴望得到父爱,他无法理解父亲的离开。

他用一个少年有限的联想,将父亲离家、母亲暴躁的一切缘由归到了自己的头上,他用尽所有力气去了解自己的父亲,想象自己的父亲,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父亲喜爱的模样。

他因此希望成为一条美人鱼——那是父亲右臂上纹着的图案,想必是父亲喜爱的图案。

如果是这样,是不是就不会被父亲抛弃了呢?

在这个小家中发生的悲剧可以说是源于爱与不理解。

但这种不理解又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父亲无法亲口说出自己恋童,母亲无法亲口说出自己不能面对被抛弃,儿子无法亲口说出自己渴望被爱……每个人都在死守着自己的秘密,每个人都以为可以通过自己的牺牲换来生活的美满。

然而现实却可能恰恰相反。

而且更具悲剧性意味的是,改变悲剧的开头,悲剧就可以避免了吗?

我想未必。

如果那位恋童癖父亲没有离开,只怕儿子还是想成为一条美人鱼。

绕不开的宿命,真具有讽刺意味。

再说说其他几位主演的故事。

那个半张脸垮掉的女人,也就是提供特殊服务老板的女儿(说不定正是因为她女儿的残缺才给予老板这样的灵感)虽然没有正常人的容颜,但因为她一直在母亲的庇护下长大,从未离开过自己的房子,她对于这个世界怀有某种过于崇高的幻想。

她一开始同一个喜欢畸形的正常男人交往,却因为这个男人一些别人看来或许是出于真爱的行为而反过来质疑他对自己的爱:“我不仅仅是个畸形人,你爱的是我的人还是我的长相?

我不觉得你爱我。

你之前从未有过伴侣,因为你根本不屑于认识女人、了解女人。

在你内心深处,你压根不在意我是个婊子还是好人。

因为你只对我的长相感兴趣,这是种病。

人这副皮囊可以改变,可以动手术让它变形,外貌根本无关紧要。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说这样一段话似乎也是长得好看的人的特权。

在电影中,这段话被一个外貌畸形的女人说出来,听起来更真诚,更令人动容。

但这就是全部吗?

当然不是。

这个女人目前还处于女孩的阶段,她的世界里除了母亲就只有爱情,而爱情于她而言是神圣无杂质的。

她因此拒绝了这个“只喜欢她皮囊”的正常男人,爱上了脸部灼伤毁容的毁容男。

她深爱他,同他做爱,深信他们两个是为彼此而生的。

女孩终究是要长大的,她要知道爱情毕竟不是天上那道虹。

女孩也毕竟是聪明的,因此她长大的过程没有太多的矛盾和冲突。

心中拥有美好的女孩在看到世界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的时候,她选择了理解和接受。

因此,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当她知道毁容男一直希望恢复容貌的时候,她心目中纯粹的爱情再一次破灭了,然而这一次她选择了成长。

她不再像对待正常男人时那样苛刻、质疑爱情的纯粹,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小粉屋,奔跑在清晨的街道。

这一次,她终于打开心门,真正迎接整个世界。

她留给毁容男最后的信是她完美的蜕变:“吉耶,我出去散步了。

平时我早上从不出门,当然下午也不。

但今天我需要一点新鲜空气。

我整晚没睡,这有助于思考。

我想你应该留下那些钱。

我只有一个请求,用这些钱做合适的事。

让你自己快乐起来,无论那是什么,无论那意味着什么。

我也决定要快乐起来,但我要独自启程,第一次没有我妈妈,也没有男人的陪伴。

这么一说一定会让你震惊,吉耶。

但你和我并不是为彼此而生的。

”粉红色的房子在她身后,而她终于勇敢奔向更广阔的世界。

那么,那个被她质疑过爱情纯粹性的“喜畸男”就真的不配拥有爱情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喜畸男失恋后跑到桥上想要自杀,却命运地邂逅了身处绝望中的肛门女。

肛门女那句“不要伤害我”实在让人心碎,道尽了她生命的苦难。

但最后喜畸男和肛门女走到了一起。

喜畸男甜蜜亲吻她的肛门的时候,画面虽然重口,但还是蛮感人的。

这也是对垮脸女那翻质疑最好的回击:爱你,难道不包括你的容颜吗?

电影中有很多不一样的人,这些人怀抱着各自的残缺、伤痛、故事努力地生活着,每一个人在最后也都拥有了最好的结局:渴望被爱的肛门女最后和喜畸男在一起;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女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想变成人鱼的男孩再没从自己的梦中醒来;极度肥胖的女人和无眼女终成眷属;毁容男恢复了自己的容貌;垮脸女走出了自己的城堡。

每个人的结局又都隐含着各自可预见的悲剧:肛门女和喜畸男的爱情最后一定是肛门女自身悲剧命运的循环(从她和他父亲的相处可以看出,他父亲也是喜畸男一类的人,而她母亲最后一定为了自由的生活而献身。

);软骨发育不全女人的孩子必定怀有和她相同的病;人鱼男孩的母亲想跟恋童癖父亲“再努力一下”恋童癖父亲的脸色意味深长……所有的不幸都隐藏在眼下的幸福之中,然而即便可以预见不幸,这些人,也依然会坚持眼下的选择!

至于故事里所有的“正常人”,他们与这些“畸形人”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的畸形并没有外表的异类那么简单!

【写于2017年5月6日】

 9 ) 再次感叹西班牙电影果然不同凡响

第一次无法用语言来描述一部电影。

当初选片只因为女主是Macarena Gómez,她主演的每部电影几乎都看过,最喜欢的就是芭比杀手这部影片最开始时,还在震惊于编剧脑洞之清奇,镜头之重口但是,看到中间时就已经意识到,不能将它归类为那种为了单纯用视效博眼球的cult片其实当看到离家出走的父亲露出胳膊上的美人鱼纹身时,就已经开始泪崩了当影片末尾,主题曲响起时,整个人哭得不能自已……以至于当那个满天落咸鱼的镜头出现时,自己坐在电脑前又哭又笑简直不行了OTLLL再次感叹西班牙电影果然不同凡响,居然能把一部cult片拍得如此温情治愈,直击人心。

这是今年个人看过的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10 ) 误解,理解

《肌肤》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给这部电影打分需要很小心,因为给低了,自己貌似成了个充满歧视与偏见的人,可我又不想昧着良心举着善良的大旗给高分从而体现自己多么高尚,所以我必须诚实的说,前半段,我非常非常非常不适,甚至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配色,跟这些猎奇的角色都只是导演的工具而已,一直到电影结束我也认为导演是夹带私货,所谓弱势群体不过是导演操控的马戏团里的小丑,根本是为了博眼球而已,可为什么我还是愿意给三星?

因为我觉得即使如此,电影的剧情本身,尤其是后半段,巧妙的人物关系与角色内心的刻画,让我理解了这类群体的不易,而除此以外,无论电影的风格还是造型,我统统不认可!

我曾经试想过,如果在路上遇到这类人的时候,我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首先我得承认,第一反应我肯定会吓一跳,譬如这种夸张的嘴巴跟屁股对调的设定,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如果我是这类群体看到这部电影,我一定认为有被冒犯到,其次,当我从惊吓中恢复,第一时间我会很羞愧,我的异样可能让对方很难过吧,虽然接下来我不知道该如何弥补,但我的认知告诉我,不要表现出任何猎奇的举措,那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

电影中最特别的角色,在我看来是那个一心想要变成美人鱼的男孩,所有的角色都是天生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缺陷,只有他一心想要变得残缺,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心里有缺陷,因为父亲心理也有问题,而男孩一心想得到父亲的爱,才导致的悲剧,那如果按照这个思路,那这个设定就很奇怪,既然是一部关爱特殊群里的电影,那除了畸形的身体,父亲这种畸形的癖好是不是也是需要被接受呢?如果接受了,那男孩的悲剧又如何理解?

感觉有点本末倒置!

前后矛盾。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我大概8,9岁,冬天的某个周末,约好跟比我大一岁的小伙伴去浴室洗澡,大中午,澡堂里没什么人,我们洗的差不多的时候,忽然,小伙伴的同学来了,因为不认识,我们简单的打了招呼,后来,我们决定再去池子里泡一泡,这时看到池子里坐着一个大爷,我们坐在他附近,然后同伴小声的说,你知道吗?

这个大爷是他同学的爷爷,眼睛看不见,你信不信?

水池的地方雾气很大,我也看不清大爷的脸,而且我以为是朋友跟我开玩笑,我就用手在老头面前下意识的挥了一下,没想到,恰巧他的同学进来了,正好看到我挥手的一瞬间,于是只听到他破口大骂了一句“xxx”,然后用毛巾向我这边扔过来,毛巾狠狠的打在了我前面,水花一下溅到我脸上,眼睛,嘴里,那一刻真的非常的羞愧,我很想解释,又百口莫辩,只能赤裸裸,傻愣愣的站在水里看着眼前朦胧的身影,我觉得自己极其渺小,虽然从头到尾我没有一丝歧视或是去伤害他爷爷的念头,但那一刻,我确实是做了那样一个动作,误会也好,无知也罢,现在想想,我是能理解那个男孩的愤怒的,换作是我,也许一样激动,这个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能说明一些问题,至少我个人理解,有些误会与偏见或许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他们自身的敏感,还有每个人的认知都有可能让这种误解越来越深,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我觉得这部电影加深了误解又充满能量,误解的是满足所谓正常人的猎奇心理,我觉得对于那些生理或心理缺陷的人来说,充满恶意,消费着他们的缺陷,而电影的能量又让原来就懂得尊重的人更加坚信,即使缺陷再严重,也是值得被理解,被接受!

很矛盾,也完全取决于哪种角度!

以上是我个人对电影的理解!

最后我想对那个大爷以及向我扔毛巾的男孩说一声“对不起!

”,原谅我儿时的无知!

理解万岁吧!

《肌肤》短评

就,很难受 ps 希望导演下次能拍点,更正常的

6分钟前
  • Carp_
  • 较差

难道这就是佛家的臭皮囊,原声不错。

9分钟前
  • Carf
  • 还行

高中就听说的片子真怪诞不得不说,disgusting

13分钟前
  • 网⃢上⃢邻⃢居😢
  • 还行

导演年纪轻轻、妖气冲天,角色畸形重口、恋情多元无界,爱这一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电影中从不缺席,但这部强调自信自尊自爱,马卡龙色表现手法,我服!

16分钟前
  • ※尹
  • 还行

丑吗?还挺美

18分钟前
  • 推荐

太猎奇了,接受无能

21分钟前
  • 叁🦅大好き
  • 较差

1.哪怕你的菊花长在嘴上,有了爱,我的舌头也能轻探菊花,甘如蜜汁;2.一部小温暖、小清新、小治愈的重口味电影。

2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极尽做作的猎奇,可能我还是更愿意看多兰吧……

26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少女粉,基佬紫,钻石眼,菊花嘴,玫瑰壁纸,人鱼胸针。

31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本店供应鸡汤

35分钟前
  • zitsunari
  • 还行

很艺术,钻石眼太美。 最后一段泪目

37分钟前
  • 爱蹭饭的杨小弟
  • 力荐

奔腾的想象力创造出视觉风格强烈的隐喻世界,而疯狂的影像因为有着简洁有力的叙事支撑而没有流于猎奇本身的陪衬。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个体对于生活的不懈渴求,超越身体局限的强大共情,让整个散发光芒的故事成为对世俗偏见的一记痛击。

4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看到那一个个跪舔的评论,和只要自己国家拍不了,只要自己以前没见过的双标嘴脸。我就必须得来拉拉分。一个个见过几天社会,上过几天学,就在那给垃圾套上各种哲学。。呕

44分钟前
  • 脚下的脸印
  • 很差

这应该是一部我看过的,最让我有强烈生理不适感的电影,色彩用得很强迫症。

46分钟前
  • 伊杭
  • 较差

太做作了

47分钟前
  • jj73浅之
  • 较差

重口味超现实主义

50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稍有不适,并没有看出什么深意

52分钟前
  • 毛栗老弟弟
  • 较差

清新重口版水形物语,看的版本是俄同步翻译版,那个嘴的特效也太贴图了。总体来说应该是成人童话的隐喻吧。

57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还行

残酷而温柔,温柔得令人心碎。我真的太喜欢这个导演的风格了。看的时候并没有感到猎奇和生理不适,因为在另类的表达形式背后,那种残缺感是很平凡和真实的。患身体认同障碍想截掉双腿接上鱼尾的怪异男孩儿,其实是看到父亲手臂上人鱼纹身的照片后,在潜意识里把美人鱼的形象和缺失的父爱联系在一起,认为父亲很喜欢人鱼,如果他变成美人鱼父亲也会喜欢他,而不会再弃自己而去。面部畸形的女人拒绝她死心塌地的追求者,因为追求者爱上的终究只是她畸形的皮囊。但当她重度烧伤的男友决定整容时,曾经认为他们是为彼此而生的女人却发现自己爱上的也只是他和她容貌平等时的模样。各个角色、线索之间的关联构建得非常巧妙。每一个人物的故事线都很饱满。主题曲Alguien Cantó的女声和钢琴伴奏版动听极了。

1小时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

1小时前
  • 较差